人地关系及理论32页PPT

合集下载

第一章-人地关系PPT课件

第一章-人地关系PPT课件

工业文化景观
产业文化景观 交通文化景观
商业文化景观
旅游. 文化景观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六)生产关系决定论和唯意志论
生产关系决定论。 把生产关系的作用估计过高, 认为生产关系的改变可超越对自然环境的考虑, 甚至认为生产关系决定生产力的发展,从而对地 理环境的作用持虚无主义的态度。
论的立论是错误的。
.
5
(二)可能论(或然论,人地相关论)
白兰士
代表人物:法国的白兰士和白吕纳 核心思想:在人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中,除了地理环境的
直接作用外,还有许多因素在起作用,人类的生活方式 不完全是环境统治的产物,而是各种因素的复合体(包 括社会因素、历史因素、心理因素)。同样的环境可以 包含着不同的生活方式,环境给人类活动提供多种可能 性,它们被如何利用完全取决于人类的选择能力。
唯意志论(又称征服自然论)。过份强调人的主 观能力作用,好象自然界可以听从人的意志。这 实质上是一种人能战胜自然的人地关系思想。
.
31
.

32
(七)环境感知
借助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分析人地关系。
它的内涵是:人在对自然环境给人类提供的各种可能 性进行选择并不是任意的、随机的和毫无规律的,而 是有一定的客观规律可循。它是一种思想意识的支配, 这种思想意识就是环境感知。

第一章 人地关系

第一章 人地关系


人地关系协调(和谐)的内涵
1.人对地有依赖性,地理环境影响人类的地域特征,制约 着人类活动的深度、广度和速度,甚至起到促进或延缓 社会发展的作用,这种影响和制约作用是随着人对地的 认识和利用能力的变化而变化。一定地理环境只能容纳 一定数量、质量的人及其一定形式的活动,而其人数和 活动形式随人的质量变化而变化。 2.人地协调同人与人之间的协调是互为条件的,人类间的 合作是协调人类行动,解决人地矛盾的必要条件。
文化景观类型
城市文化景观
聚落文化景观
乡村聚落文化景观 三大宗教景观 民族宗教景观 原始宗教景观
农业文化景观
工业文化景观
宗教文化景观
产业文化景观
交通文化景观 商业文化景观 旅游文化景观
(六)生产关系决定论和唯意志论

生产关系决定论。 把生产关系的作用估计过高, 认为生产关系的改变可超越对自然环境的考虑, 甚至认为生产关系决定生产力的发展,从而对地 理环境的作用持虚无主义的态度。 唯意志论(又称征服自然论)。过份强调人的主 观能力作用,好象自然界可以听从人的意志。这 实质上是一种人能战胜自然的人地关系思想。

(五)文化景观论

代表人物:美国地理学家索而(《景观的形态》) 核心思想:该观点认为一个特定的人群,有其特有的文 化,在其长期的活动地域内,一定会创造出一种适应环 境的地表特征,这种被人为活动改造后的自然景观就是 文化景观,人类是造成景观的最后一种力量。文化景观 是指在自然景观的基础上所叠加的人类文化产品,或者 说人文景观是附加在自然景观上的人类活动形态。人类 居住的大地,不单是人类活动的舞台,也是人类“塑造” 的过程,这种“塑造”不仅寻求功能上的效益,也体现 人类的审美观赋予其文化上的价值。

《人地关系》PPT课件

《人地关系》PPT课件
人工产物重新转发自然产物的人的自然化迆程两种对流迆程的整合使得人地趋二同一形成人地关联共生系统幵日益向空间范围扩大功能强度拓展的斱向収展随着人地相互作用的空间由地斱微观尺度到局部地区中观尺度収展到全球宏观尺度丌同觃模等级层次的人地关系地域系统互劢性和关联性日益增强使特定的人地系统越来越大地叐区域和全球环境自然的和人文的収展发化的影响
➢ 澳大利亚的泰勒认为“世界上天赋优厚的地区,可能给人类生 活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可能性;但在大约十分之九的地球陆地上自 然发出了清晰的警告:这里太干、太冷、太湿或是太崎岖不平。 任何定局者如果不顾这些自然的限制,就一定会遭受灾害” 。
主要错误
➢ 环境决定论由于过分强调了环境的作用,认 为人是环境的产物,自然环境对人类社会、 经济、政治等起绝对支配作用,是社会发展 的决定因素,人和生物一样,其生存发展和分 布完全受环境的严格控制。因而从它一定型 开始,就普遍受到各国学者的批判。
➢ 在西方思想史上,有人认为人类中心论思想从柏拉图开始,经 笛卡尔到康德达到最终理论上的完成。英国著名哲学家培根和 洛克是把人类中心论从理论推向实践的伟大思想家。培根提出 “知识就是力量”的名言,他认为人类为了统治自然需要了解 自然,科学的真正目标是了解自然的奥秘,从而找到一种征服自 然的途径。
➢ 洛克认为,人类要有效地从自然的束缚下解放出来,“对自然的 否定就是通往幸福之路”。
人类中心论的主要错误
➢ 人类中心论的核心理论观点——征服自然、主宰自然——直接 误导了人对自然关系在认识上的片面性及在实践上的简单处理, 客观上助长了人类对大自然不顾后果的掠夺、征服。
➢ 人类中心论在近代主体至上哲学、工业主义推动下成为现实的 实践活动,并发展成征服自然的人地观,进而走向科技万能论的极 端。人们根据这一思想,在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的基础上,开始在 实践上大规模地向大自然进攻。工业革命以后,工业社会的科学 技术和生产力发展到如此辉煌的程度,以至几乎没有什么自然条 件可以阻挡人们为满足自己不断增长的需要而去向大自然索取。

农村社会学课件第三章农村人地关系

农村社会学课件第三章农村人地关系

科技创新
推动农村人地关系的现代化, 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
政策支持
出台有利于农民保护土地权益 和发展农业的政策。
农民合作
农民之间的合作可以促进农村 人地关系的改善和发展。
案例分析:农村人地关系的实践与探索
有机农业
以生态平衡为导向的农业模式, 改善了农村人地关系。
可持续农业
减少对农业资源的压力,促进农 村人地关系的可持续发展。
农民的生计和农业发展依 赖于土地和自然资源的供 给。
2 生态性
农民的生产活动对生态环 境有一定的影响。
3 嵌套性
农村人地关系嵌套在社会、 经济和政治等更广泛的关 系网络中。
农村人地关系的影响因素
1 自然条件
地理环境、土壤质量、气 候等对农村人地关系起着 重要作用。
2 经济因素
3 政策与制度
市场需求、农产品价格、 农业技术等对农民的农业 生产和土地利用产生影响。
农村社会学课件第三章农 村人地关系
本章介绍农村人地关系的定义、特点、影响因素、作用与意义、改善与发展, 并通过案例分析农村人地关系的实践与探索,最后得出结论和主要观点。
农村人地关系的定义
农村人地关系指的是农业社区内农民与土地、自然资源以及生态环境之间的 相互作用和关联。
农村人地关系的特点
1 互依性
国家政策、土地制度、农 业补贴等对农村人地关系 产生重要影响。
农村人地关系的作用与意义
1 粮食生产保障
农村人地关系是粮食生产的基础,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2 生态环境。
3 乡村社会建设
农村人地关系对乡村社会的稳定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农村人地关系的改善与发展
社区支持农业
通过农民与社区居民的合作,改 善农村人地关系。

《人地关系及理论》PPT课件

《人地关系及理论》PPT课件

二、近代地理学中的人地关系理论
• 地理环境决定论 • 可能论(或然论) • 适应论 • 生态论 • 文化决定论
地理环境决定论
• 强调自然环境对社会发展的决定性作用。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
哲学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黑格尔:《历史哲学》
地理学
拉采尔:《人类地理学》 森普尔:《地理环境之影响》
可能论(或然论、人地相关理论)
不能研究它所有方面和内容。“从地理学入手来研究人 地关系,明确以地域为基础”。 • 陆大道,郭来喜. 地理学的研究核心—人地关系地域系统. 地理学报,1998,53(2):97~105
如何研究人地关系?
• ①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形成过程、结构特点和发展趋向的理论研究; • ②人地系统中各子系统相互作用的强度分析、潜力估算、后效评价
生态论
巴罗斯 地理学是“人类生态学的科学” 研究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反映(在人地关系中人是中 心论题,其他现象只是当它们涉及人及其对它们的反 应时,才有必要说明。) 地理学应侧重于分析人类在空间上的关系。
三、和谐论与可持续发展思想
• 20C60S以来,人地关系失调 • 人类活动对自然系统的破坏越来越严重地威胁着人类
辨于土而民可富。”“凡田野万家之众,可食之地,方五十 里,可以为足矣” • 老聃(前580-前500):“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 自然” • 孟轲(约前372-前289):“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 和”。人定胜天 • 荀况(约前313-前238 ):“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 其治,夫是之谓能参”。强调依靠人的实践来证实自然规律
古代朴素的人地适应思想
• 我国古代哲学向来崇尚“自然的和谐”、“人和自 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自我身心的 内外和谐”的“普遍和谐”观念(汤一介,1996)。

人文地理学——人地关系图PPT

人文地理学——人地关系图PPT

2பைடு நூலகம்
社会组织属于制 度文化。
3
人口体现了精神 文化。
四者关系
人类文化
技术
社会组织
人口
资源
空间
其他
自然生物环境
自然生物环境
自然生物环境
Add Your Text
LOGO
文化地理学的人地关系图
欷歔君
四要素
社会文化系统内
人口
社会组织
自然环境
技术
三者关系
指人们利用现有事物形成新事 物,或是改变现有事物功能、 性能的方法。
一定地域范围内具有一定 文化素养的群体。
技术
人口
社会 组织
人类社会的文化环境。
人类文化关系
1
技术是指在 自然生物环 境的基础上 创造人类生 存和发展的 物质文化。

人地关系

人地关系

等农产品的数量。
04
人地关系处理案例
以田纳西河流域综合开发治理为例
人地关系处理案例
人地关 系处理
田纳西河流域综合开发治理
开发后治理前,为人类主宰型,环境问题突出;
人地关系处理案例
处理过程及主要措施
小组分工
参考资料:
沙小斌
1.王巍.《中国考古学大 辞典 》:上海辞书出版社,
收集资料
2014
2.朱国宏.人地关系论 中
国人口与土地关系问题的 系统研究:复旦大学出版 社,1994
马桂雨
展示制作
侯倩
收集资料
李柏洋
展示讲解
Thanks!
Thank you for listening
人地关系理论的发展
欧洲文艺复兴和资本主义出现以后,J. 博丹和孟德斯鸠等学者开始提出气候对人 类活动的影响的思想。随着欧洲18~19世 纪包括近代地理学在内的科学技术的发展, 人地关系论逐渐系统化,成为地理学重要的 理论概念。
人地关系理论的发展
近代地理学的奠基人A.von洪堡和C.李特尔对人地关 系论的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洪堡认为,人是地球这个自然 统一体的一部分,地理学是研究各种自然和人文现象的地域 结合。李特尔把自然现象的研究与人文现象的研究结合起 来,把地球看作人类活动的舞台,认为地理学的中心原理是自 然的一切现象和形态对人类的关系。这些思想对后来环境 决定论的形成起到一定作用。F.拉采尔详细探讨了地球表面 居民分布、人类迁移和民族特性等对于地理环境的依赖关 系,并将C.R.达尔文的生物进化学说引入人文地理学,认为各 地区人类活动的特征决定于各地地理环境的性质。以后这 种思想被E.C.森普尔和E.亨廷顿等学者片面地夸张,进一步 发展成为环境决定论,也有人称之为“决定论”或“必然 论”。

人文地理学——人地关系图PPT

人文地理学——人地关系图PPT
四要素社会组织人口自然环境技术社会文化系统内三者关系技术技术指人们利用现有事物形成新事物或是改变现有事物功能性能的方法
文化地理学的人地关系图
欷歔君
四要素
社会文化系统内
人口
社会组织
自然环境
技术
三者关系
指人们利用现有事物形成新事 物,或是改变现有事物功能、 性能的方法。
一定地域范围内具有一定 文化素养的群体。
技术
人口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社会 组织
人类社会的文化环境。
人类文化关系
1
技术是指在 自然生物环 境的基础上 创造人类生 存和发展的 物质文化。
2
社会组织属于制 度文化。
3
人口体现了精神 文化。
四者关系
人类文化
技术
社会组织
人口
资源
空间
其他
自然生物环境
自然生物环境
自然生物环境
Add Your Text
LOGO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