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信息工程大学839物理化学2020年考研专业课初试大纲

合集下载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23考研大纲:839物理化学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23考研大纲:839物理化学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23考研大纲:839物理化学
1500字
很抱歉,但是我没有办法提供关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23考研大纲的具体信息。

我的数据库中只有有限的信息,无法提供特定学校和年份的考试大纲。

不过,一般来说,物理化学作为考研科目,其教学内容涵盖物理学和化学的知识体系。

以下是物理化学的一般大纲,供您参考:
一、物理化学基础知识
1. 基本量和单位
2. 物质的组成和结构
3. 热力学与热学定律
4. 物理学和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二、化学动力学
1. 化学反应速率、速率常数和速率方程
2. 反应机理和反应级数
3. 速率方程的积分和微分形式
4. 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5. 反应动力学的实验方法和测定技术
三、量子化学
1. 光的性质和粒子性
2. 热力学参数的量子理论
3. 原子和分子的结构与性质
4. 原子和分子光谱学
5. 电子结构的计算方法
四、物态和溶液化学
1. 导电理论和离子力学
2. 溶解度与溶度平衡
3. 溶液的浓度和活度
4. 混合溶液和电解质溶液
5. 界面现象和胶体化学
五、电化学
1. 电极过程动力学
2. 电解过程和电化学动力学
3. 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
4. 电解概念和电化学计量
六、理论热力学
1. 热力学基本概念
2. 理想气体和理想气体混合物
3. 固体和液体的热力学
4. 化学平衡和反应热力学
5. 化学平衡和平衡常数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的考试大纲需要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官方发布为准。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考试大纲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考试大纲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考试大纲科目代码:804科目名称:地理信息系统原理第一部分:大纲内容一、基本概念1、掌握地理信息系统的定义、构成、基本功能、特点2、了解地理信息系统的历史、发展趋势、前沿热点二、地理信息系统的数据结构1、理解地理空间及其表达2、了解GIS空间数据不同方式的分类,掌握空间数据主要数据源及其优缺点,理解地理空间数据的基本特征、空间数据的拓扑关系3、掌握栅格数据结构及表达、矢量数据结构及表达、两种数据结构中的主要结构类型的数据组织方式、栅格数据和矢量数据结构的不同点及其在地理信息系统中的应用4、了解空间数据结构建立的过程三、空间数据的处理1、掌握空间数据的坐标变换、矢量栅格数据转换、空间数据的内插方法、空间数据的压缩2、理解源空间数据的融合、和空间拓扑关系的编辑四、地理信息系统空间数据库1、理解空间数据库的特点2、掌握关系数据模型3、了解地理信息系统中常用的空间数据库技术及其发展历程4、了解空间数据的元数据、空间数据库索引和空间数据库引擎5、了解常用的几种时空一体化数据模型五、空间分析原理与方法1、掌握空间叠合分析、邻近度分析、网络分析、数字地面模型分析的概念、原理方法及应用2、掌握各种空间分析方法的综合应用六、地理信息系统应用模型1、掌握GIS应用模型的构建过程2、掌握GIS适宜性分析模型3、理解地理信息系统在气象领域中的各项应用,并且会使用GIS建模思想、综合应用GIS 各项功能构建气象GIS模型4、了解发展预测模型、区位选择模型、交通规划模型、地学模拟模型七、地理信息系统设计与评价1、理解地理信息系统的设计方法、地理信息的标准化2、了解地理信息系统的评价方法八、地理信息系统的输出设计1、掌握地理信息系统产品的输出形式2、掌握空间数据的共享;空间数据可视化与显示第二部分:说明1、基本要求:地理信息系统原理包括地理空间数据的获取、地理空间数据模型及其表达、地理空间数据管理、空间分析及应用技术等基本内容。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20考研大纲:838材料科学基础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20考研大纲:838材料科学基础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20考研大纲:838材料科学基础考研大纲频道为大家提供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9考研大纲:838材料科学基础,一起来学习一下吧!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9考研大纲:838材料科学基础考试科目代码:838考试科目名称:《材料科学基础》第一部分:大纲内容一、材料的结构(15%)1.掌握典型金属的晶体结构;2.熟练掌握晶空间点阵、晶胞、阵点的概念,3.掌握向指数和晶面指数的概念、画图计算;4.掌握配位数、致密度的概念;5.掌握合金中的相的相关概念。

二、晶体的缺陷(15%)1.熟悉晶体中各种类型缺陷的的概念;2.理解柏式矢量的物理意义和特征;3.掌握刃型位错和螺型位错、弗兰克-瑞德位错源的相关概念;4.掌握位错的攀移和滑移、派纳力的概念;5.理解刃型位错和螺型位错应力场的分布特点;6.掌握单位位错和不全位错的概念;7.熟练掌握位错反应能够发生的条件。

三、纯金属的凝固(15%)1.熟悉纯金属的凝固过程、结晶的热力学条件;2.掌握均匀形核和非均匀形核的能量条件;3.掌握过冷度、结构起伏、能量起伏、临界形核功、形核率、光滑界面和粗糙界面的概念;4.掌握晶核长大的机制。

四、二元相图(50%)1.掌握固溶体匀晶转变的特点和相关概念。

2.熟练掌握杠杆定律和相律;3.深刻理解固溶体平衡凝固和非平衡凝固过程中溶质的分布规律;4.熟练掌握二元共晶相图组织转变过程、组成和相组成的计算;5.掌握共晶转变、包晶转变、亚共晶、过共晶、伪共晶、离异共晶、不平衡共晶的概念;6.深刻理解铁碳相图中不同成分的合金凝固时的转变过程,熟练掌握铁碳相图中典型合金的相组成和组织组成的计算,一次渗碳体、二次渗碳体、三次渗碳体的计算。

五、三元相图(10%)1.掌握浓度(成分)三角形、直线定律、重心定律的使用;2.掌握三元匀晶相图等温截面图、变温截面图的分析和绘制;3.掌握简单三元简单共晶相图等温截面图、变温截面图的分析和绘制,组织分析;4.熟悉固态不互溶三元共晶相图。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考试大纲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考试大纲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考试大纲科目代码:803科目名称:自然地理学第一部分:大纲内容1地球①掌握恒星的概念,熟悉太阳及太阳系的各大行星。

②理解地球的运动规律。

③熟悉地球坐标。

④理解地球的形状、大小及其地理意义。

⑤了解地球圈层结构,理解构造运动的特点、基本方式及地质构造。

⑥掌握海陆分布及地球表面的基本特征。

⑦掌握火山、地震的概念,了解火山分布。

2大气和气候①知道的主要大气成分,掌握大气垂直结构,了解各气层的特点。

②掌握大气的主要物理性状、温度、大气湿度、大气降水的概念。

③掌握作用于空气的多种作用力的作用及其表达方式。

④熟悉大气环流和局地环流的概念,了解大气环流的特点。

⑤了解影响中国的主要天气系统。

⑥掌握气候、气候系统的概念。

熟悉气候形成因子。

⑦了解地质时期、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史实,熟悉近代气候变化的特点。

3海洋和陆地水①了解地球上水的分布,掌握水循环和水平衡的概念。

②了解海水的组成,知道海水温度的分布特征。

③理解海洋潮汐现象及洋流的形成,熟悉各大洋的主要洋流。

④了解海平面变化的史实。

⑤了解海洋资源,理解海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⑥掌握河流、水系、流域的概念,熟悉水情要素径流计量及其表达式。

⑦了解河流的补给形式和特点,知道流域水量平衡。

⑧熟悉河流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影响。

⑨掌握湖泊、沼泽的概念及成因。

熟悉地下水物理和化学的特征,了解地下水运动。

⑩掌握冰川概念,理解冰川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4地貌①理解地貌成因,熟悉地貌类型,了解地貌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

②掌握风化的概念和类型,熟悉块体运动与重力地貌的特征。

③理解流水的作用及流水地貌。

④掌握岩溶作用及岩溶地貌的概念,熟悉岩溶地貌的特征。

⑤了解冰川地貌的主要特征。

⑥了解风沙作用概念,熟悉风沙地貌类型及其特征。

⑦掌握黄土概念,熟悉黄土地貌类型及其特征。

⑧熟悉海洋地貌类型及其特征。

5土壤①掌握土壤、土壤肥力的概念,理解土壤在地球环境中的地位和作用。

②知道土壤的物质组成及其相互间的作用。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考试大纲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考试大纲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考试大纲考试科目代码:T45考试科目名称:农学概论第一部分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一、课程目标农学概论是围绕作物高产、优质、高效生产,讲述作物生长发育规律及其与外界环境条件的关系,以及作物的病虫害防治、土壤与营养、种植制度、遗传育种等基本知识的一门综合性课程。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掌握作物生长发育规律,掌握生态环境条件对作物生长发育和产量品质的影响,掌握作物病虫害发生的一般规律和防治技术及原理,掌握作物生产中的种植制度和栽培技术,明确作物遗传育种的基本原理,了解农业新技术的发展,能分析和解决作物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指导农业技术推广。

二、基本要求掌握农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包括农业、农学、作物生长发育、产量、品质、作物种植制度、作物育种及种子产业、作物生产技术、植物保护以及作物生产现代化的概念,作物起源与分类、作物生长发育与产量品质形成、作物生长发育与环境条件、作物种植制度、作物生产技术、植物保护的基本原理,以及运用基本理论解决农业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二部分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第一章绪论掌握农学、农业的概念,农学的性质及特点,作物生产的地位与作用。

了解作物生产发展的目标和途径。

第二章作物的起源、分类与分布掌握栽培作物的特点,主要作物的起源中心,狭义作物的概念,作物分类方法。

了解作物传播方式和我国种植业分区。

第三章作物的生长发育与产量、品质掌握作物生长、发育、作物生育期、生育时期、作物温光反应特性、顶端优势、种子的休眠等概念,掌握主要作物的生育时期,掌握作物产量、品质、作物群体、群体结构、密度的概念,明确作物产量形成特点以及各产量构成因素的关系,群体结构的组成、分布,提高作物光能利用率的途径,作物品质的指标、类型以及影响作物品质的因素。

掌握作物产量构成因素和提高作物产量的途径,掌握作物品质及评价指标。

理解环境因素影响作物产量和品质的机理。

了解作物器官生长的相关性,种子萌发过程及要求的环境条件,作物各器官的形态特征、组成、功能、变态及生长过程。

2020《物理化学》考试大纲

2020《物理化学》考试大纲

2020年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物理化学》考试大纲第一部分考试说明一、考试性质物理化学是理学院化学系硕士生入学选考的专业基础课之一。

考试对象为参加理学院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准考考生。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一)答卷方式:闭卷,笔试(二)答题时间:180分钟(三)考试题型及比例(均为约占)选择题10-20%简答题20-30%计算及应用题 60-70%(四)参考书目傅献彩,沈文霞,姚天扬,侯文华编,物理化学(第五版,上册),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傅献彩,沈文霞,姚天扬,侯文华编,物理化学(第五版,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第二部分考查要点(一)基本概念和术语热力学平衡态;系统与环境;热力学能;功;热;焓(反应焓、生成焓、燃烧焓);热容;状态函数;反应进度;吉布斯自由能;熵;亥姆赫兹自由能;偏摩尔量;化学势;稀溶液的依数性;逸度;逸度因子;活度;活度系数;理想溶液;实际溶液;标准平衡常数;经验平衡常数;化学反应亲和势;标准摩尔反应吉布斯函数;相与相律;原电池、电解池;阴阳(正负)极;电极电势;接触电势;极化、过电位;分解电压;电流密度;电解质溶液;离子迁移数;摩尔电导率;反应速率、基元反应、质量作用定律;速率常数;活化能;量子效率;表面自由能和表面张力;润湿;吸附量;亚稳态;胶体;电泳、电渗;ξ电位;表面活性剂;临界胶束浓度(CMC)。

(二)基本定律与理论1. 基础热力学:热力学第零、第一、第二、第三定律;盖斯定律(反应热计算);基尔霍夫定律;盖斯定律;卡诺循环;卡诺定理、熵增原理;焦耳-汤姆逊效应(节流膨胀);热力学基本方程2. 多组分系统:拉乌尔定律和亨利定律;稀溶液的依数性;相律;分配定律;3. 电化学:法拉第定律;能斯特方程4. 动力学、界面与胶体化学:化学反应的速率理论;气体反应碰撞理论、过渡态理论;光化学反应: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量子效率;多相反应:菲克第一、第二定律;催化作用原理;吸附理论和等温方程式—弗兰德利希、郎缪尔吸附、BET吸附;弯曲液面的附加压力及拉普拉斯公式;双电层理论(三)基础知识及应用1. 基础热力学:熵等热力学参数计算;克劳休斯-克拉佩龙(Clausius-Clapeyron)方程;吉布斯-亥姆霍兹(Gibbs-Helmholtz)方程;反应热(燃烧热、中和热等)的测定。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考试大纲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考试大纲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考试大纲考试科目代码:T12考试科目名称:地球系统导论第一部分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一、课程目标:以自然地理学为基础,从了解掌握部门地理入手认识地球的基本规律。

使学生能够了解地球系统科学当前进展和热点问题。

运用科学的、系统的思想和方法,研究地球系统及其子系统的组成、结构、功能、空间特征、时间动态,以及各子系统之间相互作用的基本过程、驱动力量和基本规律。

为学生今后从事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教学工作、生产实践或领导岗位奠定基础。

二、基本要求:要求考生对基本概念有较深入的了解,熟悉地球系统与自然地理各分支部门的研究内容,对地球系统研究有较为深入的理解,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自然现象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二部分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一、地球与地质基础1.认识宇宙和天体;了解太阳和太阳系,认识太阳活动,掌握太阳常数的概念;2.理解地球的自转、公转、岁差、章动和极移的概念和意义3.理解地球的形状、位置和运动的地理意义4.熟悉经线与经度、纬线与纬度等概念5.了解地球圈层分布及内部构造和外部构造6.熟悉海陆分布、地球表面基本特征7.了解地壳的化学成分与矿物质;8.知道构造运动的特点与基本方式;了解地质构造9.了解板块构造学说、槽台学说、地洼学说、地质力学学说的基本观点和相应的证据10.了解火山与地震的基本特征及规律11.了解地质年代及地壳演化简史二、大气与气候1.熟悉大气成分、大气结构、大气热能2.掌握气温、大气湿度、蒸发和凝结、水汽凝结现象、大气降水概念和基本规律3.理解大气的水平运动、环流及主要天气系统4.理解气候与气候系统;熟悉气候带与气候型三、海洋与陆地水1.熟悉地球上水的分布;掌握水循环与水量平衡的基本规律2.了解海水的温度、密度和透明度3.熟悉潮汐与潮流、波浪;熟悉洋面流与水团运动4.认识海洋资源;理解海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5.理解河流、水系与流域、水情要素、河川径流、河流补给、流域水量平衡等概念;理解河流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影响6.了解湖泊与沼泽的基本特征7.了解地下水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成分;了解岩石的水理性质及地下水的动态和运动9.了解冰川成冰作用与冰川类型;理解解冰川分布及冰川对环境的影响四、地貌1.了解地貌的成因及基本类型;理解地貌在环境中的作用2.了解风化作用与块体运动3.理解流水作用,熟悉坡面流水与沟谷流水地貌及河流地貌;4.理解岩溶作用及喀斯特地貌;了解其发育过程与地域分异5.熟悉冰川、冰缘地貌及冻土地貌6.认识风沙地貌与黄土地貌7.了解海岸与海底地貌;五、土壤基础与土壤地理1.掌握土壤及土壤肥力概念;理解土壤圈在地理环境中的地位和作用;了解土壤形态、物质组成及相互作用2.熟悉成土因素学说、成土因素、土壤形成的基本规律及主要成土过程3. 知道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的重要性六、生物群落与生态系统1.理解原核生物界、原生生物界、植物界、真菌界、动物界的基本特征2.掌握生态因子作用的一般特点;理解生态因子与生物对象股关系及生物对环境的适应3.掌握生物物种、生物种群与生物群落的概念及分类4.理解生态系统的概念;熟悉生态系统的组成、结构与功能,了解陆地和水域生态系统5.了解农业生态系统及城市生态系统6.了解生物多样性概念,认识生物多样性的价值,知道全球生物多样性概况及受威胁现状及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七、自然地理综合研究1.理解自然综合体、地理系统、地理耗散结构,熟悉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与能量基础及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物质交换规律2.理解地带性分异规律及非地带性分异规律,理解地域分异尺度和地域分异规律的相互关系3.熟悉自然区划的原则及方法;了解等级系统.认识人类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及地理环境对人类不合理行为的反馈,懂得人地关系的协调发展第三部分有关说明与实施要求1、考试目标的能力层次的表述本课程对各考点的能力要求一般分为三个层次用相关词语描述:较低要求——了解、认识、知道;一般要求——理解、熟悉、会;较高要求——掌握、应用。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考试大纲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考试大纲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考试大纲科目代码:F44科目名称:宏观经济学第一部分大纲内容第一章国民收入核算1.了解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异同2.掌握国民生产总值的概念3.掌握支出法核算GDP4.理解用收入法核算GDP5.理解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净值、国民收入、个人收入和个人可支配收入的概念6.掌握两部门经济的收入构成及储蓄—投资恒等式7.理解三部门和四部门的收入构成及储蓄—投资恒等式8.理解名义GDP和实际GDP第二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1.理解均衡产出的概念2.掌握消费函数、边际消费倾向3.理解平均消费倾向、边际储蓄倾向和平均储蓄倾向4.了解相对收入消费理论、生命周期消费理论和永久收入消费理论5.掌握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6.掌握投资乘数及其公式推导7.理解三部门经济的收入决定8.掌握政府购买乘数、税收乘数、政府转移支付乘数、平衡预算乘数第三章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1.理解实际利率与投资的关系2.掌握资本边际效率的含义3.了解资本边际效率和投资边际效率4.掌握IS曲线及其推导5.理解影响IS曲线斜率的因素6.掌握IS 曲线的移动7.掌握流动性偏好及货币需求动机8.掌握流动偏好陷阱9.掌握货币需求函数10.理解货币供求均衡和利率的决定11.掌握LM曲线及其推导12.掌握LM曲线的三个区域13.掌握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的利率和收入14.理解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非均衡关系15.掌握均衡收入和利率的变动第四章宏观经济政策分析1.掌握财政政策的效果2.理解凯恩斯主义的极端情况下的财政政策效果3.掌握挤出效应4.掌握货币政策的效果5.理解古典主义极端情况下的货币政策的效果6.了解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混合使用的效果第五章宏观经济政策实践1.掌握宏观经济政策目标2.掌握财政的构成及财政政策的工具3.掌握自动稳定器4.了解功能财政和预算盈余5.了解赤字与公债6.掌握货币创造乘数7.了解超额准备金和超额准备金率8.掌握货币政策及其工具第六章总需求—总供给模型1.理解总需求曲线和总需求函数2.掌握总需求曲线的推导3.掌握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变化对总需求曲线的影响4.理解短期和长期宏观生产函数5.了解劳动的需求函数6.掌握古典总供给曲线、凯恩斯总供给曲线、常规总供给曲线7.掌握总需求曲线移动的后果8.掌握总供给曲线移动的后果第七章失业与通货膨胀1.理解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和周期性失业2.理解自然失业率和自然就业率3.理解失业的经济学解释4.了解失业的影响5.掌握奥肯定律6.掌握CPI和PPI7.了解通货膨胀的分类8.掌握通货膨胀的原因9.理解通货膨胀的经济效应10.掌握菲利普斯曲线及其政策含义11.理解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12.掌握长期菲利普斯曲线第八章开放经济下的短期经济模型1.理解汇率及其两种标价方法2.理解汇率制度3.了解自由浮动制度下汇率的决定4.了解蒙代尔—弗莱明模型及其应用第九章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理论1.掌握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概念2.掌握经济增长的核算3.理解经济增长的因素4.掌握新古典增长模型5.了解具有技术进步的信古典增长模型6.了解内生增长理论7.理解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8.掌握经济周期的含义9.了解经济周期的特征10.了解乘数—加速数模型11.了解实际经济周期理论第二部分说明一、基本要求要求考生熟悉基本概念和定理,并系统、深入理解整个宏观经济理论的框架和内在逻辑,熟练掌握宏观经济学的主要分析方法、工具和手段,理论联系实际,运用所学经济理论分析、解释和处理现实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考试大纲
科目代码:839
科目名称:《物理化学》
第一部分:大纲内容
一、化学热力学(20%)
1. 掌握热力学的一些基本概念,如系统、环境、功、热、状态函数等,掌握热力学第一定律和内能的概念。

2. 熟练掌握理想气体在恒温、恒压、恒容及绝热过程的△U、△H 、Q 及W的计算。

3. 理解赫斯定律和基尔霍夫定律。

4. 掌握由生成焓、燃烧焓计算化学反应热效应的方法。

5. 了解自发过程的共同特征,理解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意义,理解熵的物理意义。

7. 掌握可逆过程的设计,掌握△S的计算方法,熟练掌握△G的计算方法。

二、多组分系统热力学(5%)
1. 了解活度的概念,掌握多组分系统的组成表示法,掌握偏摩尔量和化学势的定义。

2. 理解拉乌尔定律和亨利定律。

3. 掌握稀溶液的依数性,理解化学势与温度、压力的关系。

三、化学平衡(15%)
1. 了解化学反应等温式,了解从化学势导出标准平衡常数。

2. 理解均相和多相反应的平衡常数表示式。

2. 熟练掌握反应的标准摩尔反应吉布斯自由能、标准平衡常数及平衡组成的计算方法。

4. 掌握温度、压力和惰性气体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四、相平衡(10%)
1. 了解相平衡研究的意义,理解相律的推导过程,掌握相律在单组分系统中的应用。

2. 掌握几个重要概念,如相、相图、自由度、组分数和相律,理解相图中各相区、线和特殊点所代表的意义,了解其自由度的变化情况。

3. 理解Clausius-Clapeyron方程。

4. 了解p-x图和T-x图,理解蒸馏(或精馏)原理,掌握杠杆规则在相图中的应用。

五、化学反应动力学(20%)
1. 了解化学动力学的研究对象和动力学曲线。

2. 掌握宏观动力学中反应速率的表示法,掌握基元反应、非基元反应、反应级数、反应分子数、速率常数的基本概念及质量作用定律。

3. 掌握简单级数的反应如零级、一级反应速率方程的特点,了解二级反应速率方程的特点。

4. 理解从实验数据求反应数率常数和反应级数的方法,掌握由速率方程计算速率常数、半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