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绘本《谁咬了我的大饼》资料
《谁咬了我的大饼》绘本故事PPR课件

家庭亲子互动活动建议
活动目标
通过家庭亲子互动活动,增进家长和 孩子之间的感情交流,培养孩子的家 庭责任感和感恩意识。
活动准备
绘本《谁咬了我的大饼》、制作大饼的 材料和工具、家庭成员的头饰或服装等。
家庭亲子互动活动建议
活动过程
家长和孩子一起阅读绘本《谁咬了我的大饼》,引导孩子理解故事情节 和角色特点。
教学效果评估
通过课堂表现和课后反馈,可以看出本次课程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孩子们不仅理解了故事内容,还学会了如何与他人分享和合作。
家长反馈收集与改进方向
家长满意度调查
大部分家长对本次课程表示满意,认 为课程内容有趣且富有教育意义,能 够激发孩子们的阅读兴趣。
改进方向
针对部分家长提出的建议,如增加更 多的互动环节、加强课堂纪律管理等, 我们将在未来的课程中加以改进和完 善。
作者介绍
本故事的作者是一位热爱儿童文学创作的作家,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扎实的文 学功底。她希望通过这个故事,传递出友谊、信任和包容的美好价值观。
02
绘本内容解读与赏析
画面风格及特点分析
鲜明色彩运用
绘本采用大胆且饱满的色彩,通 过强烈的对比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营造出活泼、生动的视觉效果。
夸张造型设计
角色和物体的造型都采用了夸张和 变形的艺术手法,使得形象更加生 动有趣,符合儿童的审美趣味。
02
家长可以定期与孩子进行亲子共读,让孩子感受到阅读的乐趣
和家庭的温馨氛围,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和习惯。
鼓励孩子自主阅读
03
家长可以鼓励孩子自主阅读,让孩子自己选择喜欢的绘本进行
阅读,提高孩子的阅读能力和自主性。
小班绘本谁咬了我的大饼PPT课件

决问题的办法。
尊重他人劳动成果的意识培养
1 2
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
他人的劳动成果是付出努力和时间的结晶,应该 得到尊重和保护。
不随意破坏或侵占他人劳动成果
不仅要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还要避免随意破坏 或侵占他人的劳动成果。
3
学会感恩和回报
对于他人的帮助和付出,应该心怀感激之情,并 学会以适当的方式回报。
THANKS
感谢观看
语言表达
鼓励孩子们在游戏中运用 绘本中的语言,进行对话 和表演,加深对故事的理 解和记忆。
手工制作大饼活动安排
材料准备
提前准备好面粉、水、酵母等制 作大饼所需的材料,以及擀面杖
、烤盘等工具。
制作步骤
通过PPT展示大饼的制作过程,并 现场指导孩子们动手制作大饼,培 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分享交流
06 课程总结与延伸
关键知识点回顾总结
绘本故事理解
通过讲解和互动,孩子们能够理 解《谁咬了我的大饼》的故事情
节和角色关系。
动物咬痕识别
孩子们学会了观察和比较不同动 物的咬痕特征,培养了观察力和
分辨能力。
情感与表达
通过故事中的角色和情节,引导 孩子们体会和表达各种情感,如
惊讶、疑惑、愤怒等。
家长参与孩子成长的建议
诚实有助于解决问题
在面对问题和困难时,诚实地面对并寻求解决之道,往往能更有效 地解决问题。
学会承担责任和道歉的勇气
勇于承担责任
01
当自己的行为对他人造成不良影响时,应该勇于承担责任,不
推卸、不逃避。
学会道歉
02
道歉是承认错误并表达歉意的一种方式,它需要勇气和真诚的
态度。
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班绘本《谁咬了我的大饼》

幼儿园小班绘本《谁咬了我的大饼》活动目标:1、理解故事内容,了解不同动物的牙印是不一样的。
2、尝试用完整的语句表述:“是你咬了我的大饼吗?”“不是我,你看——”3、在看看、猜猜、说说中,感受故事的有趣情节。
活动准备:《谁咬了我的大饼》PPT活动过程:一、引出课题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幅图片,小朋友来看一看。
出示PPT1:看,这是什么呀?(大饼)这块大饼是小猪做的,它做了一块好大的饼,累的睡着了(出示PPT2),等他醒来一看,咦!发生了什么事情?(出示PPT3)被咬掉的大饼牙印是什么形状的?是谁咬了小猪的大饼呢?小朋友猜一猜师:那到底是谁咬了小猪的大饼呢?小猪决定去找一找,问一问。
二、理解故事1、师:小猪找到了谁?(出示PPT4) (小鸟) 小猪问小鸟:“小鸟,小鸟是你咬了我的大饼吗?”小鸟说:“不是我,你看——!”,说完小鸟在大饼上咬了一口(出示PPT5)师:小朋友帮小猪看看,和咬掉的半圆形的牙印一样吗?是不是小鸟咬的呢?小猪说:嗯,果然不一样。
2、师:小猪又找到了谁?(小兔),小猪问小兔:“小兔,小兔是你咬了我的大饼吗?”小兔说:“不是我,你看——!”,说完小兔在大饼上咬了一口。
师:你们看这是小兔咬的,和咬掉的半圆形的牙印一样吗?是不是小兔咬的呢?小猪说:嗯,果然不一样。
3、小猪又找到了谁?(狐狸),小猪问狐狸:“狐狸,狐狸是你咬了我的大饼吗?”小猪是怎么问狐狸的?(请幼儿回答:个别回答和集体回答)狐狸说:“不是我,你看——”狐狸怎么说的?(幼儿回答)说完狐狸在大饼上咬了一口师:你们看这是狐狸咬的,和咬掉的半圆形的牙印一样吗?是不是狐狸咬的呢?小猪说:嗯,果然不一样。
4、小猪又找到谁了?(鳄鱼)小猪会怎样问鳄鱼?鳄鱼会怎么说?鳄鱼在大饼上咬了一口。
师:你们看这是鳄鱼咬的,和咬掉的半圆形的牙印一样吗?是不是鳄鱼的呢?小猪说:嗯,果然不一样。
5、最后小猪又找到了谁?(河马)小猪会怎样问河马?河马会怎么说?河马张开大嘴,轻轻的咬了一小口,看看,大饼被吃掉了一大半。
《谁咬了我的大饼》幼儿绘本故事

《谁咬了我的大饼》幼儿绘本故事《谁咬了我的大饼》简述了小猪辛苦地做了一个大饼,一觉醒来却发现大饼被咬了一口。
他带着问题去求证,结果大饼上留下了各种各样的齿痕。
故事像一个车轮不停地滚动,引出了一个又一个动物(小鸟、兔子、狐狸、鳄鱼、河马),反复叠加的情节、不断放大的细节让人会心一笑。
小猪刨根问底的追查让大家一起分享了它的美食。
故事巧妙地运用了不同动物牙齿的排列和形状特征,谁咬的第一口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每个人都咬上一口,圆圆的大饼变得丰富、有趣。
故事情节轻松诙谐,结局出人意外,能让孩子在阅读绘本中始终充满好奇心,同时也能认识不同动物的牙印特征。
语言绘本故事《谁咬了我的大饼》PPT课件动画

鼓励孩子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和表达故事中的情节和角色,提升孩子 的语言表达能力。
引导孩子学会尊重他人、珍惜友谊
通过故事中不同动物之间的互动和情节 发展,引导孩子学会尊重他人的意愿和
感受。
强调友谊的重要性,让孩子意识到朋友 之间应该相互关心、帮助和支持。
结合故事情节的发展,逐渐展现出情 感的起伏和变化,使读者产生共鸣。
运用夸张、拟人等手法,增强情感的 表达力度和感染力。
03 故事情节详解
开场引入及悬念设置
故事开篇以大饼被咬的事件引入 ,立刻引起听众的好奇心。
通过描述大饼被咬的痕迹和周围 环境,为后续的情节展开埋下伏
笔。
悬念的设置使得听众更加期待后 续的情节发展。
讨论环节
鼓励孩子们积极发言,分享自己的看法和感受,引导他们深入理解故事 内涵。
分组角色扮演,再现故事情节
分组准备
将孩子们分成若干小组, 每组分配一个角色,如小 猪、小鸟、小兔等。
角色扮演
在小组内,孩子们分别扮 演各自的角色,根据故事 情节进行表演,再现故事 中的场景和对话。
分享交流
各小组完成表演后,可以 在全班面前进行分享和交 流,互相学习和借鉴。
语言绘本故事《谁咬了我的 大饼》PPT课件动画
目 录
• 故事背景与角色介绍 • 绘本风格与艺术表现 • 故事情节详解 • 语言运用与表达技巧 • 教育意义及价值观传递 • 互动环节与拓展活动设计
01 故事背景与角色 介绍
故事背景描述
01
02
03
宁静的森林小镇
故事发生在一个被大自然 环绕的宁静森林小镇,这 里的居民们和睦相处,过 着平静的生活。
绘本《谁咬了我的大饼》

故事中角色们最终通过诚实面对问题 、相互信任,共同解决了大饼被咬的 谜团,强调了诚实与信任在人际交往 中的重要性。
教育意义及启示
培养观察力
绘本通过细腻的画风和丰富的细节,引导孩子们观察、发 现线索,从而锻炼他们的观察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学会沟通与合作
故事中的角色们通过沟通和合作,共同揭开了大饼被咬的 真相,教育孩子们在生活中要学会与他人沟通、协作解决 问题。
于故事之中。
巧妙的视角转换
通过巧妙的视角转换,展示了故 事中的不同角度和侧面,增强了
画面的立体感和层次感。
平衡的构图布局
画面的构图布局非常平衡,主体 物与背景、人物与道具之间的比 例和位置关系都处理得恰到好处
,使得整个画面和谐统一。
细节描绘与呈现
1 2
细腻的笔触运用
绘本中的笔触非常细腻,通过不同的笔触表现不 同的质感和纹理,如大饼的光滑、动物毛发的柔 软等。
THANKS
感谢观看
引导孩子们使用黏土、橡皮泥等材料,制 作绘本中出现的大饼和动物形象,锻炼孩 子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绘画创作
故事续写
鼓励孩子们根据绘本内容进行绘画创作, 可以是对故事场景的描绘,也可以是对角 色的想象和发挥。
引导孩子们发挥想象力,续写绘本故事, 培养孩子们的逻辑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家庭共读指导建议
鳄鱼
凶猛强悍,喜欢独来 独往,嘴巴宽大而有 力,能够轻易咬碎猎 物。
角色在故事中的作用
小猪
作为故事的主人公,小猪引导着整个故事的发展,通过它的视角展现了整个事 件的经过。
小鸟、小兔、狐狸、鳄鱼
这些角色作为嫌疑人,各自代表了不同的动物种类和性格特点,它们的存在丰 富了故事的内容,增加了故事的趣味性和悬念。同时,通过它们与小猪的互动 和对话,也展现了动物世界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幼儿园小班绘本阅读:谁咬了我的大饼

幼儿园小班绘本阅读:谁咬了我的大饼设计意图:绘本《谁咬了我的大饼》是一个幽默、有趣的故事:小猪一次次地让一些动物在自己辛苦做的大饼上咬上一口,就是想看看动物们的牙印,以此找到那个趁自己睡觉而偷咬自己大饼的动物。
该绘本语言重复简短,画面夸张形象,而且阅读的过程中孩子们自然地感受到了不同动物的不同牙印。
在活动的设计上,我紧紧抓住齿印这个线索,引导孩子们在阅读的过程中观察、比较不同动物在这块大饼上留下的不同齿印,从而帮助小猪找出这个咬大饼的真正小偷,同时我鼓励孩子们学习讲述小动物之间的对话。
对于故事的理解我也是让孩子们在设悬--释悬--设悬--释悬这样的结构下逐步深入,这样的方式也使得重复的故事情节和对话变得生动有趣。
最后联系生活实际,让孩子们参加分享活动,一起品尝饼干,观察比较自己和别人的齿印。
活动目标:1.在看看、猜猜、说说中,感受有趣的故事情节。
2.在理解故事的基础上,感受不同动物的不同齿印,并能进行匹配活动。
3.积极参与活动,大胆地表达自己的理解与想象,体验阅读的快乐活动准备:1.《谁咬了我的大饼》PPT。
2.动物图片及咬过的饼干图片。
活动过程:一、猜测想象,激发兴趣。
1.出示圆形,猜测。
看,这是什么?2.迁移想象。
什么东西是圆形的?二、看看说说,阅读故事。
1.教师讲述故事开头,激发阅读的兴趣。
有一只很胖的小猪等它醒来,咦?怎么了?会是谁咬了它的饼干?2.感知小猪询问小鸟的故事情节。
(1)教师讲述部分内容。
(2)提问:小鸟咬出了什么形状?原来咬出的是什么形状?是小鸟咬的吗?3.感知小猪询问小兔的故事情节。
(1)感受角色,询问小兔:谁来学学小猪问问小兔?一起来学学呢。
(2)比较齿印:哪个是小兔咬的?比比原来的呢?4.感知小猪询问狐狸的故事情节。
5.感知小猪询问鳄鱼的故事情节。
6.感知小猪询问河马的故事情节。
7.感受有趣的故事结尾:小猪咬的在哪里?原来的牙印在哪里?现在你们能告诉小猪谁咬了它的饼干了吗?这是只怎么的小猪?三、观察齿印,进行匹配。
小班绘本《谁咬了我的大饼》

小班绘本:谁咬了我的大饼丁秀秀活动目标:1、尝试用完整的语句表述:“是你咬了我的大饼吗?”。
2、喜欢绘本,体验绘本阅读带来的快乐。
3、感知一一对应,尝试建立牙印和嘴型之间的关系。
活动准备1、KT板制作大饼。
2、卡片小鸟、小兔、狐狸、鳄鱼、河马。
活动过程一、谈话导入师:瞧,这是什么?(大饼)大饼是什么形状的?你吃过大饼吗?有什么口味?这块大饼是谁做的呢?(小猪)师:小猪做了块又大又圆的饼累的啊睡着了?可是等小猪睡醒了发生了一件事情?大饼怎么了?(咬了什么形状?)师:**是你咬了我的大饼吗?师:***是你咬了我的大饼吗?二、理解故事师:小猪决定去问问它的朋友,我们来看看他的朋友是谁啊(出示小鸟、小兔、狐狸、鳄鱼、河马)师:小朋友你们认识这些动物吗?依次介绍……你们觉得他的朋友里面会是谁咬了它的大饼?幼:我觉得是狡猾的狐狸幼:我觉得是大鳄鱼1、师:小猪也不知道谁咬了它的大饼,于是他就去问了,“小鸟小鸟是你咬了我的大饼吗?”小鸟说:“不是我,不是我,不信你看!小鸟在大饼上咬了一口,啊呜!”(取走大饼一小块)师:小朋友帮小猪看看,是小鸟咬的吗?小鸟咬了什么形状,为什么小鸟咬的大饼是三角形(因为他的嘴巴是尖尖的,小小的三角形,所以咬出来的牙印是三角形)和原来的那个牙印一样吗。
(不一样,)小猪说:哦,果然不是小鸟。
2、师:于是小猪又要去问问小兔。
谁想来帮小猪问问小兔?幼:“小兔小兔是你咬了我的大饼吗?”(教师帮助幼儿一起问问)师:我们一起来问问小兔好吗?“小兔小兔是你咬了我的大饼吗?”小兔说:“不是我不是我,不信你看!”说完小兔在大饼上咬了一口,啊呜!(取走一块),师:你们看看是小兔吗?(小兔三瓣嘴,有两颗大大的门牙)小猪说,果然不是你。
3、师:看来不是小兔咬的,那会是谁呢,我们来问问狐狸吧,“狐狸狐狸是你咬了我的大饼吗?”(幼儿开火车逐个提问)狐狸说:“不是我,不是我,不信你看!”狐狸在大饼上咬了一口,啊呜(取走大饼一小块)”狐狸又大饼上咬了什么形状?和刚刚小鸟要的一样吗?(区分大小)4、最后来问一问谁呢(鳄鱼和河马),女孩子一起来问问鳄鱼吧:“鳄鱼鳄鱼是你咬了我的大饼吗?”男孩子一起来问问河马吧“河马河马是你咬了我的大饼吗?”鳄鱼和河马一起说,不是我,不是我,不信你看,鳄鱼和河马都在大饼上咬了一口啊呜,看看这两个口子哪个是鳄鱼咬的,哪个是河马咬的?小结:小鸟的嘴巴咬出来的一口是小小的三角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班故事《谁咬了我的大饼》教学计划
活动目标:
1.欣赏、熟悉并初步理解故事内容,能够模拟故事中的对话。
2.通过对比了解不同动物的咬痕特征是不一样的,能根据不同的特征进行判断,并感受故事内容中的乐趣,体验阅读和想象所带来的快乐。
活动重点:
理解故事内容,尝试模拟故事中的对话,初步学会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观察、比较情况。
活动难点:比较咬痕的不同,并做出正确的判断。
活动准备:1、材料准备:PPT故事图片;小猪、小鸟、小兔、狐狸、鳄鱼、河马头饰各一个,相应咬过的大饼纸板教具。
2、经验准备:在教室图书角提供有关故事中小动物的图书和图片,幼儿通过图书角的自由阅览,熟悉故事中各种小动物。
活动过程:
一、欣赏图书PPT,教师绘声绘色地讲解故事内容,幼儿欣赏。
提问:
1.这只小猪宝宝可爱吗?你们喜不喜欢它?能给它起个名字吗?
2.小猪的大饼被人咬了一口,它很着急,它到处询问小动物,它问了那些小动物?(根据幼儿回答出示小动物教具)
3.小猪的大饼究竟被谁吃了呢?(鼓励幼儿大胆猜测)
二、理解故事内容,对比动物牙印。
引导幼儿回忆故事发展情节,并尝试复述故事中的角色对话。
1、师:小猪的大饼不知被谁偷咬了一口留下了一个半圆形的牙印,它很着急,于是到处去询问小动物,它问了哪些小动物呢?(小鸟、小兔、狐狸、鳄鱼、河马) 根据幼儿回答一一展示PPT图片,加深幼儿对故事中小动物的记忆。
2、PPT出示各种小动物咬过的牙印图片,尝试描述咬痕的形状,引导幼儿观察形状与之前的半圆形是不同的。
3、PPT出示小猪自己咬的牙印图片(也是一个半圆形的牙印),引导幼儿对比观察:是否和偷吃大饼的人留下的牙印一样呢?(一样)
然后提问:小猪的大饼究竟是谁咬的?(幼儿自由思考回答)
4、通过提问引导幼儿大胆复述角色对话。
(1)师:小猪是怎样问小鸟的?小鸟又是怎样回答的呢?
幼儿自由发言后,老师引导幼儿学习模拟对话“是你咬了我的大饼吗?”“不是我,不信我咬给你看——”
(还可以请幼儿边说边模仿咬大饼的动作)
最后PPT展示留有尖尖小角的牙印大饼,并学习复述短句“嗯,果然不一样。
”
(2)用同样的方式启发提问,鼓励幼儿模拟复述小猪与小兔、狐狸、鳄鱼、河马的角色对话
(可以根据幼儿掌握情况提高要求,比如模仿各种小动物的语气、动作等)。
三、再次完整欣赏教师们的模拟表演,进一步了解故事内容,并学着完整表达对话。
(表演游戏时要注意:老师要一边扮演一边用语言讲述故事内容,教师的语言要规范、优美。
提醒幼儿看小动物出来的先后顺序图,帮助幼儿记忆。
)
四、活动延伸
与父母一起上网搜集各种动物的牙齿图片,引导幼儿探索各种牙齿的形状及特征,布置主题墙“各种各样的牙齿”。
附故事内容:《谁咬了我的大饼》
小猪做了一块好大的饼,累得睡着了。
等他醒来一看自言自语到:咦,是谁咬了我的大饼呢?
小猪问小鸟:“是你咬了我的大饼吗?”
小鸟说:“不是我,不信我咬给你看——”说着小鸟在大饼上咬了一口。
小猪看到后十分肯定的说:“恩,果然不一样。
”
小猪问兔子:“是你咬了我的大饼吗?”
兔子说:“不是我,不信我咬给你看——”说着兔子在大饼上咬了一口。
小猪看到后是十分肯定的说:“恩,果然不一样”。
小猪问狐狸:“是你咬了我的大饼吗?”
狐狸说:“不是我,不信我咬给你看——”说着在大饼上咬了一口。
小猪看到后是十分肯定的说:“恩,果然不一样”。
小猪问鳄鱼:“是你咬了我的大饼吗?”
鳄鱼说:“不是我,不信我咬给你看——”说着鳄鱼在大饼上咬了一口。
小猪看到后是十分肯定的说:“恩,果然不一样。
”
小猪问河马:“是你咬了我的大饼吗?”
河马说:“不是我,不信我咬给你看——”河马张大了嘴巴……只是轻轻地咬了一小口……小猪惊呆了:“啊?这么大一口啊,看来,肯定也不是你了。
”
这时候小猪的肚子饿得咕咕叫,啊呜,也在大饼上咬了一口。
“吧唧吧唧”,他一边嚼着大饼,一边想:究竟是谁咬了我的大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