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描写对人物性格的作用
环境描写对表现人物形象的作用

环境描写对表现人物形象的作用
环境描写是文学作品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通过对自然、社会、历史等方面的描绘,为读者呈现出一个真实而生动的场景。
在小说中,环境描写不仅可以营造出一种氛围和情感,更能够对人物形象的塑造产生深远的影响。
首先,环境描写可以展现人物的性格特点。
比如,在一个荒凉的沙漠中,主人公为了生存不得不面对种种困难和挑战,这种艰苦的环境会让他变得更加坚强和勇敢;而在一个繁华的城市里,主人公可能会因为物质的诱惑而变得浮躁和自私。
因此,通过环境描写,读者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性格特点。
其次,环境描写还可以突出人物的命运和遭遇。
在某些情况下,环境的变化会对人物产生直接的影响,比如自然灾害、战争等。
这些事件不仅会给人物带来身体上的伤害,更会在心理上留下深刻的烙印。
通过环境描写,作者可以让读者更加真切地感受到人物的痛苦和挣扎,从而加深对人物命运的关注和同情。
最后,环境描写还可以反映出社会的风貌和文化背景。
不同的地域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都会有所不同。
通过环境描写,作者可以将人物置于特定的社会环境中,让读者更好地理解人物的行为和思想。
同时,环境描写也可以反映出作者对于社会现实的关注和思考,具有一定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环境描写的四种作用

环境描写的四种作用环境描写是文学作品中常用的手法之一,它能够通过对环境的描写来传达作品的主题、氛围和情感。
下面将介绍环境描写的四种作用,并且拓展这些作用的具体内容。
1. 背景铺垫:环境描写可以用来为故事或情节铺垫背景。
通过描写环境的自然特征、地理位置、社会背景等,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融入故事情节。
例如,在一个写实主义小说中,作者可以通过描绘下雨的城市街道和湿漉漉的天空来创造出一个悲伤、沮丧的氛围,为故事的发展做好铺垫。
2. 情感交代:环境描写可以通过运用形容词、比喻和象征等修辞手法来表达人物的情感状态。
例如,在一篇写爱情的散文中,作者可以通过描写美丽的海滩、温暖的阳光和轻柔的海风来表达主人公的幸福和快乐。
同时,作者也可以通过描绘阴暗的森林、狂风暴雨和急剧下降的温度来传达主人公的孤独和绝望。
3. 主题强调:环境描写可以用来加强作品的主题。
作者可以通过描绘环境中的细节来展示作品所探讨的主题或思想。
例如,在一篇关于环境保护的文章中,作者可以通过描绘污染的河流、破败的工厂和逐渐消失的自然景观来强调环境破坏的严重性,并呼吁读者积极参与保护环境。
4. 展现人物性格:环境描写可以通过与人物形象的对比来展示人物的性格特点。
例如,在一部小说中,一个守旧保守的人物可能居住在一个陈旧、拥挤的房子中,而一个开放进取的人物可能居住在一个现代、宽敞的公寓中。
通过环境的描写,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
总之,环境描写在文学作品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它可以为故事铺垫背景、表达人物的情感、强调作品的主题以及展现人物的性格特点。
通过巧妙运用环境描写,作家能够让读者更深入地体验和理解作品中所要表达的情感和思想。
环境描写的作用

环境描写的作用
环境描写在文学作品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它不仅仅是为了衬托人物和情节的发展,更是为读者提供了一个立体的场景,能够让他们身临其境地感受到故事中的情景。
首先,环境描写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故事的背景和情境。
通过详细而生动的描写,读者可以了解故事发生的地点、时间、社会背景等重要信息。
比如,在一个废弃的城堡里,可以描绘出破旧的石墙、荒草丛生的庭院,让读者感受到一种荒凉、寂寞的氛围,从而更好地理解主人公的孤独和无助。
其次,环境描写还可以烘托人物的性格和情感。
环境是人物行为和内心的外在表达,可以通过描写环境中的细节来反映人物的内在状态。
比如,当主人公身处一个郁郁葱葱的花园时,可以描写花草的芬芳和蓬勃生机,让读者感受到主人公的愉悦和幸福。
此外,环境描写还可以增加故事的真实感和可信度。
通过生动的描写,读者可以感受到环境的真实存在,进而更加投入到故事中。
比如,在一个炎热的夏日午后,可以描绘出烈日炙烤大地的场景,让读者感受到酷热的气温和闷热的空气,从而更加真实地体验到故事中人物的感受和情绪。
总之,环境描写在文学作品中的作用不可忽视。
它不仅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故事的背景和情境,还可以烘托人物的性格和情感,增加故事的真实感和可信度。
通过精心的环境描写,
作家可以将读者带入一个立体而有趣的世界中,让他们沉浸在故事中,享受阅读的乐趣。
小说环境描写的作用与概括人物形象

小说环境描写的作用与概括人物形象环境描写在小说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不仅能够为读者创造一个立体的虚拟世界,还能够通过描写环境来表达作品中的主题和情感。
此外,环境描写还能够概括人物形象,使读者对人物有更深入的理解。
首先,环境描写能够创造一个立体的虚拟世界,使读者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故事中发生的一切。
通过描写细致的环境,读者可以感受到天空的湛蓝、阳光的温暖、树叶的沙沙声等,这些细节都能够为读者创造一个逼真的场景。
环境描写可以通过视觉、听觉、嗅觉等感官来传递信息,让读者能够感受到故事中人物的情感和心情。
例如,在一个昏暗的街道上行走时,描写街灯微弱的光线、阴冷的空气和不远处传来的汽车喇叭声,会给读者一种孤独和恐惧的感觉。
通过环境描写,读者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故事中人物的心境和情感。
环境描写还可以表达小说中的主题和情感。
通过描写环境,作家可以通过环境的外观和氛围来反映故事的主题。
例如,在一个荒废的农田上,描写残败的庄稼和冷漠的人们,可以表达出农村落后和社会冷漠的主题。
环境描写还可以通过环境的景色和氛围来表达情感。
例如,在一个美丽的花园中,描写鲜花的盛开和鸟儿的歌唱,可以让读者感受到喜悦和宁静的情感。
通过环境描写,作家可以通过环境的变化和细节来表达故事中人物的情感和心情。
最重要的是,环境描写可以概括人物形象,使读者对人物有更深入的理解。
环境描写可以通过人物所处的环境来揭示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内心世界。
例如,在一个喧闹的市场中,描写人物镇定自若地穿行于人群之中,可以表达出人物冷静和沉稳的性格。
环境描写还可以通过环境中的物品和细节来揭示人物的个性。
例如,在人物的房间里,描写书籍的堆积和墙上挂着的画作,可以表达出人物的文化修养和艺术情趣。
通过环境描写,读者可以对人物有更深入的认识,从而更好地理解和关注故事的发展。
总之,环境描写在小说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不仅能够为读者创造一个立体的虚拟世界,还能够通过细致的描写来表达作品中的主题和情感。
环境描写5个作用

环境描写5个作用一、可以营造一个氛围,让读者能更快地陶醉其中特定的环境描写可以让作者将非常自然精致的景象营造出来,从而营造一种气氛,将读者带入到小说中来。
比如在描写某个城市的时候,可以通过描述其风光,细节,声音等来反映该城市的特色。
另外,在描写某个关键的环境时,可以加深读者对该故事情节的理解,使其更具想象力。
比如当故事主人翁进入一朵风铃时,可以描写里面的绿茵,芳香,縠纹等来让读者真正的亲身感受到这个环境的美丽和迷人,从而让读者陶醉其中,将其带入到小说的世界中去。
二、可以表达作者情感环境描写可以帮助作者表达自己的情感,当故事情节非常激烈时,可以将紧张、安静、凄凉、恐慌等情绪融入描写中,让读者能够更加清晰地感受到作者所表达的精神气象。
比如在写苍凉的山林时,作者可以描写葱翠的叶子,低落的晚霞以及安静的萤火虫等,从而表达对苍凉美的情绪。
又如在描写夜晚的时候,可以把清新的空气、漆黑的夜幕、月夜中闪烁的星光等都展现出来,从而将作者情绪融入环境描写之中,把气氛表达出来。
三、可以加深读者对故事情节的理解环境描写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故事情节,比如在描写某个关键的环境时,可以描述不同的声音、光照、色彩、气味等,以便让读者真正地陷入到故事之中去,加深对故事的感受。
比如在描写叙述文面谈中的背景环境时,可以通过描写空气的湿润度,风的冷暖劲头,树叶的落脚绿意等来表达出当时的气氛,使读者能够真正地感受到背景环境对故事反复营造出来的特定情绪。
四、可以增加文章诗意环境描写可以增加文章的诗意,让文章变得更加生动有趣。
比如在描写某个小河或山间景观时,可以运用一些象征性的词汇,把流动的水声,苍劲的山林,怒放的河流,鸟语花香,春秋更迭以及留给读者的隐秘情怀等表达出来,从而营造出一种诗意的气氛。
五、可以更好地表现人物性格在描写一个人物的时候,环境描写也非常重要,可以通过描写环境来表现人物的内心情绪。
比如在描写的时候,可以用描述一片繁花似锦的草原来表现某个人物的生机勃勃,描写一片狂野的野外来表现其豪放不羁,描写一处坚忍不拔的沙漠来表现其坚强不屈等,从而使人物的性格更加生动有趣。
环境描写的作用

环境描写一、环境描写的作用:1、交代背景;2、渲染气氛;3、烘托人物的心情;4、反映人物的性格或品质;5、为下文作铺垫,推动情节发展;6、深化作品主题。
二、渲染环境气氛烘托人物心理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篷隙向外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
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
——(鲁迅的《故乡》)这段环境描写渲染了农村一片萧条、苍凉、冷清的气氛,烘托了主人公悲凉的心情,为全文一开始就定下了抑郁深沉的抒情笔调。
•“月亮出来了,冷冷的”。
——《羚羊木雕》•“冷冷的”月光与“我”的伤心的色调是一致的,恰当地衬托出“我”的心情。
环境描写包括社会环境描写和自然(景物)环境描写。
在我们平时写作中,最常见、最常用和最能为文章添彩的莫过于自然环境描写,因此,我们今天的目标是:1、掌握并能运用一些景物描写的方法。
2、通过欣赏名家作品,学习如何适时地在自己的文章里运用景物描写来烘托人物心理;景物描写训练:晴空万里,云漫不经心地挪动着,为秋日增添几分活泼,我的心情也正如这活泼的秋日,愉悦而又晴朗。
走在家乡的小路上,感受着温暖的阳光,心情格外地舒畅。
……阳光下,那片绿色上闪耀的晶莹的水滴,是爷爷的汗水,那柔和的微风,是爷爷的笑容!……天空那边,几朵白云在愉快地挪动,是不是也在耕作呢?——《向爷爷学习》作者在描写景物时,是如何表现轻松愉快的人物心情?天如墨,水如泪。
我迈着沉重的脚步行走在风雨中,秋雨淅淅沥沥地下着,丝丝的细雨顺着屋顶滑落下来,砸在我的头上,冰冷的水流在我的脸上,流到我的脖子上,我的心里,给我本就有点苦闷的心增添了几分冷清。
——《行走在风雨中》作者在描写景物时是如何表现主人公失落伤心的情怀?目标:情景交融•要根据不同的心情选取有代表性的景物,抓住特征进行描写。
•恰当地运用修辞 (主要是拟人、比喻)和联想。
•在景物前面加上暗示人物感情的修饰词。
•从不同的感官角度描写景物(色彩的明暗、形态情态、动静)。
环境描写五大典型作用

环境描写五大典型作用
1.增强情感表达:环境描写能够让读者更加深刻地感受到故事背景所带来的情感,比如炎热的夏天、冰冷的冬天等等。
2. 表现人物性格:环境描写不仅能反映出人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还能揭示出人物的性格特点,比如喜欢热闹的人、喜欢安静的人等等。
3. 增强故事情节:环境描写能够为故事情节提供重要的背景信息,从而为故事情节增色添彩,增强其可读性。
4. 带来视觉冲击力:环境描写常常会用到形象生动的词语,能
够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让读者感受到身临其境的感觉。
5. 建立主题意境:环境描写还能通过环境的特点和氛围来建立
主题意境,比如描写萧瑟的秋天可以体现出岁月的流逝和人生的变迁。
- 1 -。
环境描写的作用及例子

环境描写的作用及例子
环境描写是文学作品中的一种重要的表现手法,它通过对环境的描绘来烘托气氛、刻画人物性格和心理、暗示主题等,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环境描写的作用:
1. 刻画人物性格:环境描写可以借助环境的特点和气息来为人物形象进行修饰和补充,从而增强人物的个性化特征。
2. 烘托气氛:环境描写可以通过气息、光线、声音等方式来塑造氛围,营造出异彩纷呈的情感效果。
3. 暗示主题:环境描写还可以通过生动的描述来引导读者思考主题,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获得更深层次的思考和体验。
下面是几个环境描写的例子:
1. “天边最后一缕余晖渐渐消散,整个山谷陷入了漆黑的夜色。
只有远处的蝉鸣,被突然响起的鬼哭声打断。
”(这段描写通过黑暗、蝉鸣和鬼哭声来烘托出诡异的氛围,为接下来的恐怖故事做好了铺垫。
)
2. “这是一个被阳光照射的小花园,里面种着各式各样的鲜花,有洁白的玫瑰、细腻的牵牛花、艳丽夺目的菊花……”(这段描写通过对花园的形象描绘,展现出它的美丽和生机,为之后的文学作品注入了活力和色彩。
)
3. “浓雾蒙蒙,看不清前方的路,只能听到自己的呼吸声。
狂风呼啸,树叶沙沙作响。
”(这段描写通过浓雾和风声来营造出一种神
秘的气氛,为主人公的冒险旅程增添了一份刺激和危险感。
)总之,环境描写在文学作品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可以通过对环境的描绘来烘托气氛、刻画人物性格和心理、暗示主题等,让读者更好地体验和理解文学作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看《沉沦》主人公如何“沉沦”
作品摘要:主人公就是“他”,是一个典型的留日学生。
离开了家乡,在兄长的介绍下到日本的N高中留学。
但是,他在学校十分孤独,与同学合不来,逐渐患上了忧郁症。
后来住到一户日本的家庭旅馆中,受到房东女儿的诱惑,产生了难以排遣的性苦闷。
在自责心和恐惧心的双重压力下,他搬到了山上的一处叫“香雪海”的园中,彻底地与人世隔绝,与远在国内的兄长也断绝了关系。
再次受到性刺激后,他坐车来到城里,进了一家日本妓院,但他在心中总是感到日本侍女在嘲笑他,身无分文离开妓院,走到海边,绝望地发出了心中的呐喊“祖国啊祖国!我的死是你害我的”后,自杀。
关键词:社会环境自然环境沉沦
《沉沦》是郁达夫的“自叙传”抒情小说,同时它也是这种类型小说的潮流之始。
这类小说所描写的重点是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对他们的心境进行大胆暴露,所以小说情节是次要的,而人物性格塑造是小说的重点,在浓烈的抒情气氛中,人们还是能够触摸到人物的脉搏和灵魂。
而《沉沦》小说中的主人公“他”,就是郁达夫小说中“零余者”的典型形象。
“零余者”是指五四时期歧路彷徨的知识青年,他们都是遭社会挤压而无力把握自己命运的小人物。
下面我将结合《沉沦》中的具体内容谈谈环境对主人公性格的刻画作用。
(一)社会环境决定人物性格方向
郁达夫的小说中有一种特有的感伤美、病态美,小说中的主人公有一种贯穿始终的苦闷情绪,由此而生出许多颓废和变态的心理言行,简而言之,就是小说中人物的性格都有普遍的“时代病”。
这就是社会环境决定人物性格方向。
“五四”思潮的影响波及全国,对于自由、个性解放的追求同样影响了那个时代的年轻人;但是,黑暗的病态社会,使得要求个性解放的年轻一代受到难以排遣的社会压抑情绪。
“他虽然非常爱那学校近旁的山水景物,然而他的心思,总有些反抗的意思,因为他是一个爱自由的的人,对于那些迷信的管束,怎么也不甘心屈服。
”
在留学日本后,另一种大环境对主人公的影响不断上升,人物的命运开始和祖国民族的命运相关联,祖国的贫病落后,使得他在心理上就感觉低人一等,性格中的忧郁更加一重。
“祖国啊祖国!我的死是你害我的!你快富起来!强起来罢!你还有许多儿女在那里受苦呢!”这是小说最后,主人公在自杀前的一段直抒胸臆的呐喊。
在主人公结束自己的生命前一刹那,这一段呐喊嘶声力竭、石破天惊,足见主人公心中强烈的压抑情绪和深埋心中的对祖国的爱恋。
“背景又可以是庞大的决定力量,环境被视为某种物质的或社会的原因”。
小说的社会环境对主人公性格的影响是决定性的,当然这句话是从作者创造人物形象的角度来说的。
因为从哲学上来看,在主人公的视角里应该是主观和内因更加重要。
但是从作者创作的角度来看,必然是大的社会环境,也就是客观和外因更加重要。
所以说社会环境决定人物的性格方向。
(二)自然环境引起人物性格波澜
在“自然环境引起人物性格波澜”这一命题下面,我认为可以分为三个方面。
在《沉沦》这部小说中,自然环境可以作为人物性格波澜的推动者、见证者,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同时,自然环境还是小说中的一条暗线,串连小说的内容,暗示
着小说中的主人公“他”如何一步一步走向沉沦;最后,环境对人物性格的烘托作用也是必不可少的。
下面我就结合作品对以上三点做简要分析。
1,自然环境引起人物性格波澜,推动情节发展。
在第一部分中,有一段很清新、愉快的环境描写,“那枝小草还是颠摇不已,一阵带着紫罗兰气息的和风,温微微的哼到他那苍白的脸上,在这澄清透明的以太中,他的身体觉得同陶醉似的酥软起来”、“他看看四边,觉得周围的草木,都在那里对他微笑。
看看苍空,觉得悠久无穷的大自然,微微的在那里点头”,这两段的自然景物描写很清新,选取的景物是小草、和风、苍空等等,让人不感到一丝压力,仿佛也能吹到那阵带着紫罗兰气息的微风,沉醉其中。
在这一片环境的影响下,主人公原本带有的孤冷和自怨自艾的情绪变得平复起来,发生的这一点小波澜,为下文主人公的性格曲线埋下了伏笔。
2,自然环境是小说的一条暗线。
在这部小说中,自然环境充当了一个很独特的角色就是作品的一条线索,在描写中,自然环境愈加黑暗、死气沉沉,人物性格就愈加孤独、压抑,内心就愈加被压得喘不过气来。
第一部分,自然环境还有小清新的部分;到了后来逐渐变得黑暗沉闷,“火车在暗黑的夜气中间,一程一程的进去,那大都市的星星灯火,也一点一点的朦胧起来,他的胸中忽然产生了万千哀感”,这时主人公已经在慢慢走向沉沦;直到最后,变得孤独绝望,找不到任何生的气息“他在海边上走了一回,看看远岸的渔火,同鬼火似的在招引他。
细浪中间,映着银色的月光,好像是山鬼的眼波,在那里开闭的样子。
不知是什么道理,他忽然想跳进海里去死了”,海边的景色在主人公的眼中已经变成了一种召唤,将主人公性格中的绝望彻底地引了出来,直指死亡。
3,环境对人物性格的烘托,其实在上面的两点中,已经有所渗透,在这里我结合一个具体的例子进行分析。
小说中,主人公从本来居住的家庭旅馆中,搬到了山上的“香雪海”茅舍,对这个地方的描写,原文是这样的“山顶平地的西南是千仞的绝壁,与隔壁的绝壁相对峙,两壁的中间便是他刚走的那一条路。
背临着绝壁,有一件楼屋,几间平屋造在那里。
”“四面并无人声,远远的树枝上,时有一声两声的鸟鸣传来。
”从这几段描写中看,主人公的性格从原来还开着一条缝,到这里的完全向与世隔绝,关闭上自己的心门,孤独冷闭到达一种极点,这是从这段自然环境的描写中所体现出来的。
《沉沦》中的主人公彻底沉沦,最终选择了自杀作为他自己解脱的办法。
《沉沦》这部小说,留给我的不仅是对主人公命运以及国家命运的深沉思考,还有对作品塑造人物方式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