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感觉统合训练的操作

合集下载

感觉统合家庭训练方法

感觉统合家庭训练方法

感觉统合家庭训练方法感觉统合家庭训练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平衡训练:可以通过走平衡木、马路沿或花池沿等方式,训练孩子的平衡感。

2. 蹦跳训练:让孩子在家中蹦跳,或玩捉迷藏等游戏,有助于提高孩子的身体协调性和平衡感。

3. 滚毯子训练:让孩子平躺在垫子上,在垫子上滚,每天每次滚5分钟,可以提高孩子的注意力。

4. 掷球训练:让孩子扒在地上,头抬起来,双手抱一个球,向墙上推球,再双手接球,有助于提高孩子的手眼协调能力。

5. 刷子脱敏训练:加强肌肤的接触刺激,减少触觉防御。

先刷脚趾、脚跟,然后渐渐过渡到刷脚底中心部位。

如果孩子抗拒,可每次只擦一下,反复尝试,直至孩子习惯这种触觉刺激。

6. 转椅游戏:调节中心与平衡力。

7. 互动式投篮:可以训练孩子的手臂运动能力、手眼协调能力以及与人互动的能力。

家长和孩子轮流投篮,家长投完后把球捡起来给孩子投。

8. 上下楼梯训练:让孩子一步跨上一个阶梯,连续上或下楼梯,有助于增进孩子的平衡能力。

成人站在孩子面前或后面,伸出双臂或双手的拇指,让孩子抓住拉孩子上楼梯。

9. 双脚轮流跨过绳子:让孩子双脚轮流抬高跨过绳子,有助于提高身体平衡能力。

必要时口头提醒孩子注意脚下的绳子,避免绊倒。

建议用有弹性的圆形橡皮绳。

10. 单脚站立训练:让孩子能扶着椅子或家长手握的棒子单脚站立约5秒,有助于平衡能力的提高。

孩子掌握了技能后,改用棒子。

家长双手握住棒的两端,孩子刚抓住中间重复以上步骤。

以上是一些感觉统合家庭训练方法,通过这些方法可以加强孩子的感知能力、平衡能力、协调能力等各方面能力。

但每个孩子的状况不同,具体的训练方法可能需要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感统训练运动项目

感统训练运动项目

感统训练运动项目感统训练是一种针对儿童感觉统合发展的训练方式,通过一系列的多样化的运动项目,引导儿童更好地开发、利用各种感觉,有助于提高儿童身体协调、平衡、空间认知能力,并促进神经系统的发育。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感统训练运动项目。

1.平衡类运动项目(1)单脚站立:让孩子将脚掌紧贴地面,然后抬起一只脚,让其尽量保持平衡,左右轮流进行。

可以在脚下放一个软垫子等类似物品,以增加难度。

(2)平衡板练习:孩子在平衡板上站立,可以双脚同时着地,也可以单脚着地。

(3)单脚跳:让孩子尝试单脚跳,可以是同脚连续跳,也可以是左右脚交叉跳。

(4)走平衡梁:让孩子在一条平衡梁上来回行走。

(5)跨越障碍:在地上摆放一些障碍物,让孩子跨越障碍。

2. 空间感统训练项目(1)空间追逐:利用各种器材和场景进行空间追逐游戏,让孩子在游戏中感知和掌握空间距离、位置、方向等知识。

(2)抛接球:让孩子在不同的位置、方向、速度等条件下接球,以提高其空间感知能力。

(3)飞行榜:孩子站在一个大板子上,边缘有一些小板子,孩子需要把小板子扔到另一边后,再迅速跳到另一个板子上取回扔出去的小板子。

(4)箱式游戏:在一个狭长的大箱子内进行各种训练,如爬、滚、翻、跳等,以练习孩子的空间感知和身体控制能力。

(5)空间感知迷宫:孩子需要在迷宫中找到出口,途中可能需要翻越障碍和穿过一些窄道,以提高孩子的空间感知与身体控制能力。

3. 触觉训练项目(1)感觉识别:孩子可以在一盒子中摸出不同颜色、大小和形状的球,以锻炼孩子的触觉识别能力。

(2)多层次享受:将不同纹理的物品放在一个盒子中,让孩子伸手去摸并说出每个物品的手感。

(3)拼图游戏:利用拼图来训练孩子的手艺术能力,同时通过触觉进行对拼图形状、大小、位置等方面的认知。

(4)夹东西:训练孩子的手指动作控制能力,可以利用各种夹子和的物品来进行训练。

(5)塑料布:将塑料布放在地上,使用不同的颜料和各种贴物,让孩子进行各种涂色、贴物的手工艺术活动。

儿童感觉统合训练教案(总)

儿童感觉统合训练教案(总)

儿童感觉统合训练教案(第一部分)一、教案简介本教案旨在帮助儿童进行感觉统合训练,通过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活动,提高儿童的自信心、注意力、自我控制能力和社交能力。

本部分包含五个章节,主要针对视觉、听觉、触觉、前庭和本体感觉进行训练。

二、教学目标1. 增强儿童对视觉刺激的敏感度,提高观察力和注意力。

2. 提高儿童对听觉刺激的辨识能力,增强音乐感知和语言表达能力。

3. 培养儿童对触觉的适应能力,改善触觉敏感或迟钝现象。

4. 加强儿童前庭功能的锻炼,提高身体协调能力和空间感知能力。

5. 提升儿童对本体感觉的认知,增强身体意识和运动协调能力。

三、教学内容1. 视觉训练:通过寻找隐藏图形、拼图、颜色分类等活动,提高儿童的视觉分辨力和注意力。

2. 听觉训练:通过听觉分辨、音乐游戏、语言表达等活动,增强儿童的听觉辨识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触觉训练:通过触觉分辨、泥塑、沙盘等活动,改善儿童的触觉敏感或迟钝现象。

4. 前庭训练:通过平衡游戏、旋转运动、跳跃等活动,锻炼儿童的前庭功能,提高身体协调能力和空间感知能力。

5. 本体感觉训练:通过攀爬、跳跃、舞蹈等活动,提升儿童对本体感觉的认知,增强身体意识和运动协调能力。

四、教学方法1. 游戏化教学:将训练内容融入趣味性、互动性强的游戏中,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

2. 分组合作:采用分组形式,让儿童在互动中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3. 个性化指导:针对每个儿童的实际情况,给予个性化的指导和建议。

4. 家庭延伸:鼓励家长参与,将训练内容延伸至家庭,提高训练效果。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儿童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兴趣和积极性。

2. 评估儿童在各项训练任务中的表现,如视觉分辨、听觉辨识等。

3. 收集家长反馈,了解儿童在家庭中的训练情况和进步。

4. 定期进行总结,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以满足儿童的需求。

儿童感觉统合训练教案(第二部分)六、教学内容1. 视觉训练(续):通过视觉追踪、记忆游戏等活动,进一步锻炼儿童的视觉协调能力和记忆力。

儿童感觉统合失调和家庭感统训练八十二种方法

儿童感觉统合失调和家庭感统训练八十二种方法

儿童感觉统合失调和家庭感统训练八十二种方法儿童感觉统合失调是一种神经发育障碍,表现为对感觉输入的处理和整合能力受到影响。

而家庭感统训练是一种综合性的治疗方法,旨在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和训练,帮助儿童重新建立对身体感觉的适应和整合能力。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家庭感统训练方法,共82种。

1.提供具有不同质地的物品,如毛巾、海绵、绒布等,让孩子触摸并区分。

2.给孩子提供一些颜色鲜艳的乐高积木,让他们用手指进行拼搭。

3.使用气球,让孩子通过吹气和放气的动作来提醒嘴部感觉。

4.让孩子用手指在沙子或米粒中绘画或取出具有不同形状和大小的物品。

5.鼓励孩子在操场上进行爬行和攀爬活动,以增强他们的身体平衡感和肌肉协调能力。

6.可以使用滚筒,让孩子通过滚动来刺激身体感觉。

7.制作各种不同质地和形状的贴纸,让孩子在身体各个部位贴上,增强触觉感受。

8.在室外进行跑步、跳跃和踢球等活动,提高儿童的动作敏捷性。

9.提供不同声音的乐器,让孩子尝试用手指敲击或拉弦,增强听觉感受。

10.利用各种水果和蔬菜,让孩子尝试触摸、闻味和尝试口感,促进嗅觉和味觉感受。

11.使用香蕉、玩具汽车等物品进行推挤或按压,刺激触觉感受。

12.利用气球、吹嘘口哨等活动,让孩子尝试不同的吹气动作,增强口腔感觉。

13.带孩子去海滩、湖泊或河边等水边地方,让他们踏水或泼水活动,增强平衡感和触摸感受。

14.在草地上进行翻滚和翻身活动,增加身体的深压感受。

15.提供不同温度的物品,如冰块、暖水袋等,让孩子感受温度变化。

16.使用各种不同形状的杯子和容器,让孩子尝试倒水、倒砂等活动,增加手部和身体的感觉统合。

17.利用大块拼图、乐高积木等让孩子进行精细动作训练,提高手-眼协调能力。

18.在操场上举行跑步比赛,让孩子参与,提高平衡和动作协调能力。

19.让孩子用海绵和水漂玩具擦拭家具、地板等,增加触感统合。

20.提供多种颜色和形状的画笔,让孩子进行描画和上色活动,提高手部控制能力。

2—3岁儿童感统训练方案

2—3岁儿童感统训练方案

2—3岁儿童感统训练方案2-3岁是儿童感统训练的关键时期,感统训练是指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和游戏来刺激儿童的感觉系统,帮助他们发展身体协调性、平衡感和空间意识等基本感觉能力。

本文将介绍一份适合2-3岁儿童的感统训练方案。

一、触觉刺激触觉是儿童感官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触觉刺激可以促进儿童的身体认知和感觉统合能力的发展。

以下是一些适合2-3岁儿童的触觉刺激活动:1. 按摩游戏:用柔软的毛巾或羽毛轻轻按摩儿童的手臂、腿部和背部,增加他们的触觉感受。

2. 感觉箱:准备一个盒子,内放有不同材质的物品,如棉花、砂纸、丝带等,让儿童伸手去触摸,感受不同的触觉刺激。

3. 水中游戏:在浴盆或水池中为儿童准备一些玩具,让他们用手触摸水的温度和质地,增加触觉刺激。

二、平衡训练平衡感是儿童感官系统中的重要能力之一,对于儿童的身体发展和日常生活中的动作协调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适合2-3岁儿童的平衡训练活动:1. 走钢丝:在地上铺一条细长的毛巾或绳子,引导儿童尝试在上面保持平衡行走,可以逐渐增加难度,如加入转弯和跳跃动作。

2. 单脚站立:引导儿童尝试单脚站立,可以在旁边提供支撑,逐渐延长站立时间,增加平衡能力。

3. 踩气球:在地上放置几个气球,引导儿童用脚踩爆气球,增加平衡感和足部肌肉力量。

三、空间意识训练空间意识是儿童感官系统中的另一个重要能力,通过空间意识训练可以帮助儿童更好地理解和利用自己的身体空间。

以下是一些适合2-3岁儿童的空间意识训练活动:1. 空间迷宫:使用床单或家具搭建一个简单的迷宫,引导儿童在其中穿行,培养他们的空间意识和方向感。

2. 身体绘画:在室内或室外的墙壁上放置纸张,引导儿童用全身进行绘画,让他们感受身体在空间中的移动和控制。

3. 障碍挑战:在室内或室外设置一些简单的障碍物,引导儿童跨越、穿过或绕过障碍物,增加他们对空间的感知和运动控制能力。

通过以上的触觉刺激、平衡训练和空间意识训练活动,可以帮助2-3岁儿童发展和提高他们的感官系统能力。

儿童感统训练方法

儿童感统训练方法

儿童感统训练方法儿童感统训练是一种通过刺激感觉系统,促进儿童感知、运动和认知发展的方法。

感统训练可以帮助儿童提高注意力、专注力、平衡能力和协调能力,对于儿童的身体和大脑发育都有积极的影响。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儿童感统训练方法,希望能对家长和教育工作者有所帮助。

1. 触觉刺激。

触觉刺激是一种常见的感统训练方法,可以通过触摸不同的材料、表面和温度来刺激儿童的触觉系统。

比如让儿童用手触摸冰冷的玻璃、柔软的棉花、粗糙的沙纸等,可以帮助他们感受不同的触觉刺激,促进触觉系统的发育。

2. 运动训练。

运动训练是感统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通过各种运动来刺激儿童的运动系统,提高他们的协调能力和平衡能力。

比如让儿童做跳跃、爬行、旋转等动作,可以帮助他们发展身体的肌肉和平衡感。

3. 压力刺激。

压力刺激是一种常见的感统训练方法,可以通过给予儿童适当的压力刺激来促进他们的身体感知和认知发展。

比如让儿童在沙袋上躺着、用力挤压海绵等,可以帮助他们感受身体的压力,提高身体的认知能力。

4. 平衡训练。

平衡训练是感统训练中的重要内容,可以通过各种平衡训练器材和动作来提高儿童的平衡能力。

比如让儿童站在平衡板上、踩着弹簧球跳跃等,可以帮助他们提高平衡感和协调能力。

5. 视觉刺激。

视觉刺激是感统训练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可以通过给予儿童各种视觉刺激来促进他们的视觉感知和认知发展。

比如让儿童观察不同颜色、形状和大小的物体,可以帮助他们提高视觉辨别能力和注意力。

综上所述,儿童感统训练是一种促进儿童感知、运动和认知发展的重要方法,家长和教育工作者可以结合实际情况,选择适合儿童的感统训练方法,帮助他们全面发展。

希望通过本文介绍的方法,能够帮助更多的家长和教育工作者更好地开展儿童感统训练工作,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

一岁平衡功能感统训练

一岁平衡功能感统训练

一岁平衡功能感统训练
平衡功能是人体维持姿势和进行各种运动的基础。

对于1岁的孩子,可以通过以下感统训练来增强平衡功能:
- 爬行:让孩子在爬行垫或柔软的地面上爬行,可以锻炼四肢肌肉和协调能力,增强平衡感。

- 坐姿平衡:让孩子坐在椅子上,双腿着地,保持身体平衡。

家长可以轻轻推动椅子,让孩子调整自己的姿势保持平衡。

- 脚踏车:让孩子骑脚踏车,可以锻炼腿部肌肉和平衡能力。

开始时可以让孩子双手握住家长的手,慢慢地让孩子自己骑行。

- 球类运动:让孩子玩球,如接球、踢球等,可以锻炼身体协调能力和平衡感。

- 平衡木:在安全的环境中放置平衡木,让孩子在上面行走,可以增强平衡能力和勇气。

需要注意的是,每个孩子的身体状况和发育情况都不同,在进行感统训练时,应该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训练方法,避免过度训练或使用不当的训练方法,同时,家长应该在旁边进行保护和指导。

如果孩子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

儿童感觉统合训练教案(总)

儿童感觉统合训练教案(总)

儿童感觉统合训练教案(第一部分)第一章:感觉统合训练概述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感觉统合训练的基本概念。

2. 让学生掌握感觉统合训练的目的和意义。

3. 让学生了解感觉统合训练的方法和适用对象。

二、教学内容1. 感觉统合训练的定义:通过各种感觉刺激,提高儿童的感觉处理能力,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

2. 感觉统合训练的目的:帮助儿童提高注意力、自我控制能力、社交能力和学习能力。

3. 感觉统合训练的意义:对儿童的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法,提高生活质量。

三、教学活动1. 观看感觉统合训练的介绍视频,让学生对感觉统合训练有一个直观的认识。

2. 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感觉统合训练的理解和看法。

3. 设计感觉统合训练的游戏,让学生亲身体验并感受训练的效果。

四、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了解他们对感觉统合训练的理解程度。

2. 观察学生在游戏中的表现,评估他们的感觉处理能力。

五、教学资源1. 感觉统合训练介绍视频。

2. 感觉统合训练游戏材料。

儿童感觉统合训练教案(第二部分)六章:视觉训练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视觉训练的基本概念。

2. 让学生掌握视觉训练的目的和意义。

3. 让学生掌握视觉训练的方法。

二、教学内容1. 视觉训练的定义:通过各种视觉刺激,提高儿童的视觉处理能力。

2. 视觉训练的目的:帮助儿童提高注意力、阅读能力和学习能力。

3. 视觉训练的意义:对儿童的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法,提高生活质量。

三、教学活动1. 观看视觉训练的介绍视频,让学生对视觉训练有一个直观的认识。

2. 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视觉训练的理解和看法。

3. 设计视觉训练的游戏,让学生亲身体验并感受训练的效果。

四、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了解他们对视觉训练的理解程度。

2. 观察学生在游戏中的表现,评估他们的视觉处理能力。

五、教学资源1. 视觉训练介绍视频。

2. 视觉训练游戏材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 、 大陀螺
• 训练目的:主要训练身体协调、触觉、双 侧协调性、空间感。
• 正确操作:请学员坐在大陀螺中,注意臀 部应位与大陀螺的中心处。手抓住大陀螺 的两侧边缘,保持平衡。
十、 阳光隧道、爬行
• 训练目的: 主要训练本体感、身体协调、 触觉。
• 正确操作:1.让孩子爬在地上,将头钻进隧 道。孩子头在前,脚在后爬进去,然后从 另一面出来。让孩子脚在前,头在后边倒 着爬进去。
六、四点爬姿交替抬脚、手
• 训练目的: 主要训练增强弯曲 本体觉的输入和骨盆控制 能力、下肢控制能力、关注力;一心多用,唱数能力1~10, 倒数能力10~1.
• 正确操作:1、四点爬姿交替抬脚、手及唱数1~10下,动 作示范及数数制约。
• 2、四点爬姿交替抬脚、手及倒数数10~1下,动作示范及 数数制约。
一、拍球
• 训练目的:主要训练手眼协调。
• 正确操作:双手拍球,拍推球,单手拍球, 左右手交替拍球,双手拍双球。
二、 跳 绳
• 训练目的:主要训练身体的协调性。
• 正确操作:练习双脚跳,学习甩绳,双手 拿绳双脚跳。
三、 滑板
• 训练目的:主要训练平衡能力、前庭、协调性、触觉、重 力适应、加速度适应能力。
,不能像其他孩子那样会翻滚、系鞋带、骑车、跳绳、拍球、
• 手脚笨拙等。

5. 触觉统合失调:表现为紧张、孤僻、不合群、爱惹人、偏食或暴饮暴食
、脾气暴躁、害怕陌生环境、吃手、咬指甲、爱哭、爱玩生殖器等。
感觉统合器材与用途
• 1全功能系列: 滑板爬、趴地推球、吊床、转椅、滑梯
• 2前 庭 系 列: 吊床、转椅、趴地推球、滑板爬、滚筒、滚垫、翻跟
十三、 趴地推球
• 训练目的: 主要训练前庭功能、和身体协 调、触觉、双侧协调性、空间感。
• 正确操作: 请学员趴在地上,面向墙壁 (30-100CM) 推球。头抬高,眼看球,双 脚并拢绷直,双臂抬起,指尖对齐,面向 墙壁连续推球,边推边数数,自己记数。
简单易操作的家庭游戏!
• 1、前翻滚(前庭) • 2、忽上忽下(空间变化) • 3、左转右转(平衡感) • 4、袋鼠跳(前庭、重心) • 5、钻山洞(肢体灵活、手眼协调) • 6、拉马车(平衡力、空间判断力、预防紧张焦虑) • 7、跷跷板(手脚协调) • 8、模仿秀(注意力) • 9、踢皮球(手眼协调) • 10、勺运乒乓球(手部控制、平衡力)
• 2.前进爬行、倒退爬行。
十一、 袋鼠跳
• 训练目的: 主要训练协调性、平衡能力、 本体感。
• 正确操作:把两只脚伸到袋子里面,脚要 踩到底,站在袋子底,双手楸住袋口,像 袋鼠一样往前跳,脚掌先着地,落地屈膝
十二 、 大笼球
• 训练目的: 主要训练前庭功能、触觉,尤 其是触觉。
• 正确操作:双手放在球的两侧抱紧球,头 侧躺,身体放松。有仰、躺滚压转动(老 师从侧面推上球)俯卧滚压、转动。(脚 心多做几次)
1~10的数概念能力。 • 4、交替半跪及正确抬手、交替半跪及正确抬手数数1~10
下。
五、蹲姿、蹲走、蹲跳
训练目的: 主要训练增强弯曲 本体觉的输入 和骨盆控制能力、下肢控制能力、移动能 力。
正确操作:1、扶物蹲姿、独立蹲姿、连续蹲 站。
2、扶物或扶地向前蹲走、向后蹲走,独立向 前、向后蹲走。
3、连续向前蹲跳、连续原地稳定蹲跳。
• 11、投篮(手眼协调) • 12、螃蟹走(前庭、中枢神经的协调) • 13、丢沙包(协调) • 14、青蛙跳(重心、平衡) • 15、呼啦圈(身体协调) • 16、跳绳(运动企划能力) • 17、打水仗、抓痒痒、梳头、擦刷搓身体、大龙
球、海洋球、 赤脚走路、玩沙子(触觉)
• 18、搭积木、拼插玩具、涂颜色、穿珠子、折纸、 扣扣子、用筷子(手眼协调)
• 正确操作:1、把滑板轻轻放在地上,胸腹部趴在滑板上, 头抬高,双脚并拢蹦直,双手放在滑板的斜上方,手掌着 地,连续向前划行。
• 2、双手轻轻放下滑板,跪在滑道平台上,胸腹部趴在滑 板上,头抬高,双腿并拢绷直,双手扶在滑道的两侧,往 下滑时,双手抬平,到地毯上双臂伸直,手五指蹭地控制 滑板速度,滑板停稳后,转身蹬墙往回滑,双手扶滑板两 侧地面站起来,拿起滑板

避球、跳绳、画像
• 7精细动作系列:捏泥、夹珠、穿珠、选豆、画像、手工

(剪纸、摺纸、摺胶管花、绣花、编织、打绳结)
• 8游乐场系列: (推荐项目)滑梯、球池。攀爬、浮桥、秋千、

翘翘板、滑冰、跳舞机、旋转游戏(风车、

飞机、木马、过山车、碰碰车等)
感知觉动作操作方法
一、坐楔形垫
• 训练目的: 主要训练增强弯曲本体觉的输 入
三、跪走
• 训练目的: 主要训练增强弯曲 本体觉的输 入和骨盆控制能力和移动能力。
• 正确操作: 1.动作示范和协助 • 2.诱导下扶物跪走 • 3.扶物前进跪走、倒退跪走 • 4.简单明确的指令加唱游活动,前进跪走、
倒退跪走取物。 • 5.扶持下各单脚半跪姿
四、交替半跪及复诵数数1~10、正确抬手
(一心数用)
• 22各单脚维持站5秒 • 23连续向前蹲跳2下 • 24连续稳定原地及向后蹲跳2下 • 25四点爬姿交替抬脚、手各维持10秒及倒
数数10-1回(一心数用) • 26各单脚原地连续跳5下及各维持5秒姿势
控制并配合数数(一心数用)
运动器材的操作
感觉统合器材目标和操作
目标: 1、提供给孩子丰富的感觉信息,使其建立 复杂的神经网络通道。 2、帮助孩子控制和感觉调统合节失感调 觉信息。 3、帮助孩子对各种感觉刺激做出适当的反 应,促进感觉统合能力(平衡协调能力、 行为能力、组织控制能力、学习能力、集 中注意的能力)的提升。

斗、 爬带、滑 梯
• 3触觉系列: 袋鼠跳、羊角球、触觉球、挤压、大笼球、擦浴、风筒、

滚垫、涂料、滚筒、趴地推球、捏泥
• 4本体系列: 跳绳、跳床、乐乐球、拍球、躲避球、翻跟斗、青蛙跳、

跳数字
• 5五感系列: 追视、转眼、听音、嗅物、品味、触肤、吊床、转椅
• 6平衡协调系列:独脚椅、平衡台、平衡木、乐乐球、大笼球、爬袋、躲
儿童感觉统合训练的操作
感觉统合失调
• 是指外部的感觉刺激信号无法在大脑神经 系统进行有效整合,而使机体不能和谐的 运作,久而久之形成种种障碍,最终影响 身心健康。
儿童感觉统合失调表现
• 1. 前庭功能失调:表现为好动,注意力不集中,上课不专心,爱做小动作,很 难与其他同学相处。有些孩子还会出现语言发展迟缓,说话晚,语言表达困 难等。
• 训练目的: 主要训练增强弯曲 本体觉的输入和骨盆控制 能力、下肢控制能力、关注力;一心多用,唱数能力1~10.
• 正确操作:1、诱寻下扶物单脚半跪、交替半跪。 • 2、指令或示范做并一个动作数一个数,要求跟着做和复
诵数数1~10(有语言能力孩子)。 • 3、指令下完成交替半跪及数数动作,此项要求学生具有
五、 独角椅
• 训练目的: 主要训练平衡能力。
• 正确操作:坐在独角椅上不倒,双脚交替 向前抬平,脚从哪儿踢出还收回到哪儿, 边抬边数数,抬一下,数一下。
六、 羊角球
• 训练目的: 主要训练触觉及本体感。
• 正确操作: 请学员坐在羊角球上,双手握 住羊角球往前跳,像坐椅子似的坐稳,双 手拇指向外,四指向内握住两角,两脚放 在球前两侧,轻轻的夹住球,往前跳跃。
• 正确操作:1.制造轻松愉悦的情境 • 2.设计各种学习、游戏与人互动活动 • 3.通过食物,玩具等个别喜好的增强物诱导
二、 高跪、跪起
• 训练目的: 主要训练增强弯曲 本体觉的输 入和骨盆控制能力。
• 正确操作:1.动作示范 • 2.通过食物,玩具等个别喜好的增强物诱导 • 3.与人互动活动 • 4.从扶物到不扶
七、 平衡木
• 训练目的: 主要训练平衡能力。
• 正确操作: 请学员脚尖对脚跟在平衡木上 行走。请迈上平衡木,双手扶平衡木把杆, 眼睛看前方,脚尖对脚跟,一步一步行走。
八、梅花桩
• 训练目的:主要发展幼儿的平衡能力。
• 正确操作:1.双脚站在梅花桩上计时“?”秒 • 2.在规定时间内双脚或单脚站立脚不落地 • 3.在梅花桩上跨越行走脚不落地 • 4.双脚站在梅花桩上屈膝向地面跳,学习跳

2. 视觉统合失调:表现为尽管能长时间地看动画片,玩电动玩具,却无法
流利地阅读,写字时偏旁部首颠倒,甚至不认识字,学了就忘,不会做计算
、抄错题等。

3. 听觉统合失调:表现为对别人的话听而不闻,丢三落四,经常忘记老师
说的话和留的作业等。

4. 本体统合失调:表现为缺乏自信心,消极退缩,平衡能力差,容易摔到
• 19、听声找物、音乐、打电话(听觉)
• ……
讨论
我该怎么做?
结束语
• 世界上有一条很美的路,叫做梦想。 • 还有一堵很高的墙,叫做现实。 • 翻过那堵墙,叫做坚持, • 推倒那堵墙,叫做突破。 • 与其埋怨世界,不如改变自己! • 记住了:强大自己是解决问题的根源!
谢谢倾听!
• 7(指)倒退跪走3步 • 8(指)交替半跪3下 • 9(指)交替半跪及复诵数数1-10(有语言
能力一心数用)
• 10 (指)交替半跪及复诵发音1-10(无语 言能力一心数用)
• 11 (指)交替半跪及自主数数1-10 • 12 (指)交替半跪及诱导建立1-10数量概

下肢能力现有能力(共14项)
• (全部指令下能力及目标;无顺序性可勾选已通过目标)
• 13各单脚稳定半跪姿站立1下 • 14交替半跪及正确抬手、数数1-10下(一心
数用) • 15扶地蹲姿2秒 • 16独立蹲姿2秒 • 17连续蹲站2次 • 18扶地向前蹲走3步 • 19扶地向后蹲走3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