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工大电路答案-1

合集下载

哈尔滨工业大学电工学——1

哈尔滨工业大学电工学——1

结点:三条或三条以上支路相联接点 回路:电路中一条或多条支路所组成的闭合电路
注 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应用于结点 基尔霍夫电压定律应用于回路
返回
b
支路:ab、ad、… ...
I1
I2
(共6条)
a
I6 R6
c
I4 I3
I5 d
+ E3 _ R3
结点:a、 b、… ... (共4个)
回路:abda、 bcdb 、… ... (共7 个)
第1章 电路的基本概念基本定律
哈尔滨工业大学
电工学教研室
返回
目录
1.1 电路的作用与组成部分 1.2 电路模型 1.3 电压和电流的参考方向 1.4 欧姆定律 1.5 电源有载工作、开路与短路 1.6 基尔霍夫定律 1.7 电路中电位的概念及计算
1.1 电路的作用与组成部分
1.1.1 电路的作用
I
+
E1 -
_
U1 R01
+
+
U _
µçÔ´
解 (1)电源
+
U=E1-U1=E1-I01
_
E2 -
E1=U+R01I=220+
0.6×5=223V
R02 U2 (2)负载
+ U=E2+ U2=E2+R02I
¸ºÔØ
E2=U-R02I=220- 0.6×5 R01=217V
返回
(2)由(1)中两式得 E1=E2+R01I+R02 I 等号两边同乘以I 得 E1I=E2I+R01I2+R02I2 223×5=217×5+0.6×52 +0.6×52 1115W=1085W+15W+15W
EB-RBI2-R1I1+US=0

哈尔滨理工大学电路1-9章习题答案

哈尔滨理工大学电路1-9章习题答案

第一章(电路模型和定律)习题解答一、选择题1.KVL 和KCL 不适用于 D 。

A .集总参数线性电路;B .集总参数非线性电路;C .集总参数时变电路;D .分布参数电路2.图1—1所示电路中,外电路未知,则u 和i 分别为 D 。

A .0==i u uS ,; B .i u u S ,=未知;C .0=-=i u uS ,; D .i u u S ,-=未知3.图1—2所示电路中,外电路未知,则u 和i 分别为 D 。

A .S i i u =∞=, ;B .S i i u -=∞=, ;C .S i i u =未知, ; D .S i i u -=未知,4.在图1—3所示的电路中,按照“节点是三条或三条以上支路的联接点”的定义,该电路的总节点个数为 A 。

A .5个;B .8个;C .6个;D .7个5.在图1—4所示电路中,电流源发出的功率为 C 。

A .45W ;B .27W ;C .–27W ;D .–51W二、填空题1.答:在图1—5所示各段电路中,图A 中电流、电压的参考方向是 关联 参考方向;图B 中的电流、电压的参考方向是 非关联 参考方向;图C 中电流、电压的参考方向是 关联 参考方向;图D 中电流、电压的参考方向是 非关联 参考方向。

2.答:图1—6所示电路中的u 和i 对元件A 而言是 非关联 参考方向;对元件B 而言是 关联 参考方向。

3.答:在图1—7所示的四段电路中,A 、B 中的电压和电流为关联参考方向,C 、D中的电压和电流为非关联参考方向。

4.答:电路如图1—8所示。

如果10=R Ω,则10=U V ,9-=I A ;如果1=R Ω,则 10=U V ,0=I A 。

5.答:在图1—9 (a)所示的电路中,当10=R Ω时,=2u 50V ,=2i 5A ;当5=R Ω时,=2u 50V , =2i 10A 。

在图1—9 (b)所示的电路中,当R =10Ω时,2002=u V , 202=i A ;当5=R Ω时,1002=u V, 202=i A 。

哈工大电机学教材答案

哈工大电机学教材答案

第一章磁路1-1磁路的磁阻如何计算?磁阻的单位是什么?答:磁路的磁阻与磁路的几何形状(长度、面积)和材料的导磁性能有关,计算公式为R =1,单位:兀匕1-2铁心中的磁滞损耗和涡流损耗是怎样产生的,它们各与哪些因素有关?答:磁滞损耗:铁磁材料置于交变磁场中,被反复交变磁化,磁畴间相互摩擦引起的损耗。

经验公式P h二C h fB;V。

与铁磁材料的磁滞损耗系数、磁场交变的频率、铁心的体积及磁化强度有关;涡流损耗:交变的磁场产生交变的电场,在铁心中形成环流(涡流),通过电阻产生的损耗。

经验公式p h' c Fe f 1.3B:G。

与材料的铁心损耗系数、频率、磁通及铁心重量有关。

1-3图示铁心线圈,已知线圈的匝数N=1000,铁心厚度为0.025m (铁心由0.35mm的DR320硅钢片叠成),叠片系数(即截面中铁的面积与总面积之比)为0.93,不计漏磁,试计算:(1)中间心柱的磁通为7.5 10上Wb,不计铁心的磁位降时所需的直流励磁电流;(2)考虑铁心磁位降时,产生同样的磁通量时所需的励磁电流。

解:寫磁路左右对称.可以从中间轴线分开,只考虑右半磁路的情况:铁心、气隙截面 A =A. = 0.025 1.25 10 - 0.93m2=2.9 10 - m2(考虑边缘效应时,通长在气隙截面边长上加一个气隙的长度;气隙截面可以不乘系数)气隙长度丨乂 = 2: =5 10 ^m铁心长度丨二7.5-1.25 卜 2 • 5 -1.25 -0.025 2cm =12.45 10 ^m①7 5汉10 °铁心、气隙中的磁感应强度 B = B 厂T =1.29T°2A 2X2.9 況10(1)不计铁心中的磁位降:B r 1 29气隙磁场强度H 7Am=1.0106A「m°血4兀心0='6 4磁势F| =F . = H .丨.=1.0 10 5 10 A =500 AF I电流I = 0.5 AN(2)考虑铁心中的磁位降:铁心中B =1.29T 查表可知:H =700 A m铁心磁位降F Fe=H 丨=700 12.45 10,A=87.15AF] =F • F Fe=500 A 87 .15 A =587 .15 AF|0.59 AN1-4图示铁心线圈,线圈A为100匝,通入电流1.5A,线圈B为50匝,通入电流1A,铁心截面积均匀,求PQ 两点间的磁位降。

哈工大电工技术试题及答案

哈工大电工技术试题及答案

哈工大电工技术试题及答案本文为《哈工大电工技术试题及答案》。

第一部分:理论知识1.如何定义电工技术?电工技术是一门关于电力系统、电力设备和电力设施的技术学科,涉及电力的产生、传输、分配以及各种电力设备的设计、安装、运行、维护和管理等内容。

2.列举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定义和单位。

电流:电荷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截面的物理量。

单位为安培(A)。

电压:单位电荷在电场中所具有的能量大小。

单位为伏特(V)。

电阻:导体对电流阻碍的程度。

单位为欧姆(Ω)。

3.简述直流电和交流电的区别和特点。

直流电:电流方向始终保持不变的电流。

特点是稳定,电流方向一致,通常用于电池供电等场合。

交流电:电流方向周期性变化的电流。

特点是变化频率较高,能够远距离传输,在实际电力系统中广泛应用。

4.什么是电流的分流和合流?分别用公式表达。

电流的分流是指电流在分支电路中按照电阻大小分配的现象。

根据欧姆定律,电流的分流比例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表示:I1 = (R2 / (R1 + R2)) * II2 = (R1 / (R1 + R2)) * I电流的合流是指电流在串联电路中汇总的现象。

根据欧姆定律,电流的合流情况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表示:I = I1 + I25.简述欧姆定律的原理和公式。

欧姆定律描述了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

根据欧姆定律,电流与电压成正比,与电阻成反比。

其公式为:I = V / R其中,I为电流,V为电压,R为电阻。

第二部分:应用题1.某直流电路中,有一个电阻为30Ω的分支电路,一个电阻为50Ω的分支电路。

已知总电压为60V,求两个分支电路中的电流和总电流。

根据分流公式:I1 = (50 / (30 + 50)) * I = 20 * II2 = (30 / (30 + 50)) * I = 12 * I根据合流公式:I = I1 + I2 = 20 * I + 12 * I = 32 * I根据欧姆定律:60V = I * (30 + 50)Ω = 80Ω * I解方程可得:I = 60V / 80Ω = 0.75A所以,I1 = 20 * I = 20 * 0.75A = 15A,I2 = 12 * I = 12 * 0.75A = 9A,总电流为0.75A。

哈尔滨工业大学自动控制元件及线路 第一章 习题答案

哈尔滨工业大学自动控制元件及线路 第一章 习题答案

0.118 N m
3)
Tc1
0.03 N m
,
I1
Tc1 Kt
0 .03 0.219
0.137 A
Tc 2
0.04 N m
,
I2
Tc2 Kt
0.04 0.219
0.183 A
U a RIa Ke
U a RIa Ke
Tc 0.03 N m, I a 0.137 A T c 0.04 N m, I a 0.183 A
Ra I a1
Ke
2n01 60
110
80 0.055
2
4600 60
Ke
110
Ke 0.219 V s/rad, Kt 0.219 N m/s
1) U a
70
,
Ua
Ke
2n02 60
70
n02
70 60 2K e
70 60 2 219
3050
r/min
,或
02
70 Ke
1
长,电机就会发热导致损坏。所以直流电机必须在磁场正常时才
能加上电枢电压。
综上所述,为了避免磁通很低时接通电枢电压,电磁式直流电
动机起动时应先接通激磁绕组,然后再接电枢电压。停机时,应
先断开电枢电压,然后再切断激磁绕组。
13.
Ua
Ra I a
Ea
Ra
Tem Kt
Ke , U a不变时,Tem
增加,必有 下降,即,
2)
m
Ra J KeKt
200 3.7 10 6 0.19 0.19
0.02 s
3)

m
Ra J KeKt

m与U

电路难点与习题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章节课后题库2024年哈尔滨工业大学

电路难点与习题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章节课后题库2024年哈尔滨工业大学

电路难点与习题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题库2024年哈尔滨工业大学1.对称三角形接法的三相负载,若一相负载内部开路,则与其相连的端线流过的电流将变为零。

()答案:错2.在一个对称正序的三相供电系统中,一个Y形连接负载的线电压滞后其相应的相电压30o。

()答案:错3.欲实现放大倍数为 - 100的放大电路,应选用()答案:反相比例运算4.若一组对称正序的三相电压中A相电压为10cos(100πt+45°)V,则C相电压为()。

答案:10cos(100πt+165°)V5.答案:6.答案:50J7.答案:10Ω8.答案:20Ω9.在RLC串联电路中,当端电压与电流同相时,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答案:10.如果取节点电压为变量时,下列那些方程将自动满足()答案:KVL11.答案:50V12.处于谐振状态的RLC串联电路,当电源频率升高时,电路将呈现()答案:电感性13.答案:14.答案:-3V15.答案:1J16.答案:17.下列有关电流参考方向的叙述正确的是()答案:电流的参考方向是人为任意假定的方向18.如果取回路电流为变量时,下列那些方程将自动满足()答案:KCL19.答案:13.2W20.提高感性负载的功率因数通常采用的措施是()。

答案:在感性负载的两端并接电容21.答案:3s22.答案:5A23.正弦电流电路中某节点连接了三条支路,各支路电流的有效值分别为1A、2A和3A,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答案:三个电流的相量可以画在一条线上24.已知电容两端电压u=5cos(2t+90)V,电容系数C=0.5F,则电容电流的最大值相量为()答案:-5A25.答案:5个26.答案:先串联谐振后并联谐振27.下列关于正弦量有效值的说法正确的是()。

答案:正弦量的有效值就是其在一个周期内的方均根值28.已知一端口正弦电压,电流有效值分别为10V,2A,电压超前电流的相位差为30°,则该一端口的等效阻抗为()答案:Z=5∠30°Ω29.下面关于回路电流的叙述正确的是()答案:可将某回路独有支路的支路电流作为其回路电流30.答案:6A31.答案:30V32.已知某支路阻抗为Z=3+j4Ω,流过电流的有效值为2A,则该支路吸收的平均功率为()。

电力电子技术_哈工大第3章习题(1)

电力电子技术_哈工大第3章习题(1)

第3章直流-直流变换电路习题(1)第1部分:填空题1.直流斩波电路完成的是直流到的变换。

2.直流斩波电路中最基本的两种电路是电路和电路。

3.斩波电路有三种控制方式:、和,其中最常用的控制方式是:。

4.脉冲宽度调制的方法是:不变,时间变化,即通过导通占空比的改变来改变变压比,控制输出电压。

5.脉冲频率调制的方法是:时间不变,变化,导通比也能发生变化,从而达到改变输出电压的目的。

该方法的缺点是:的变化范围有限。

输出电压、输出电流中的不固定,不利于滤波器的设计。

6.降压斩波电路中通常串接较大电感,其目的是使负载电流。

7.升压斩波电路使电压升高的原因:电感L,电容C。

8.升压斩波电路的典型应用有和等。

9.升降压斩波电路和Cuk斩波电路呈现升压状态的条件是开关器件的导通占空比为;呈现降压状态的条件是开关器件的导通占空比为。

第2部分:简答题1.画出降压斩波电路原理图并简述其工作原理。

2.画出升压斩波电路原理图并简述其基本工作原理。

第3部分:计算题1.在题图3-1所示的降压斩波电路中,已知E=100V,R=10Ω,L值极大,E M=20V,T=100μs,t on=50μs。

1)画出输出电压u o,输出电流i o,流过器件V的电流i V以及流过二极管VD的电流i。

VD2)计算输出电压平均值U o,输出电流平均值I o,器件V上的平均电流I,及二极管VD上V。

的平均电流IVD题图3-12.设计题图3-2所示的Buck变换器。

电源电压Vs=220V,额定负载电流11A,最小负载电流1.1A,开关频率20KHz。

要求输出电压V o=110V;1)L值和C值极大时,采用脉宽调制控制方式,求开关T的导通占空比及在1个开关周期中的导通时间。

并画出此时流过器件T的电流i T以及流过二极管D的电流i D的波形。

2) 要求最小负载时电感电流不断流,且输出电压纹波小于1%。

计算输出滤波电感L和电容C的最小取值。

题图3-23.图3-3所示Boost变换器,输入电源电压E=30V,输出电压被控为恒值u o=60V,开关V的频率f s=20kHz,电流I omax=20A,电流I omin=2A。

哈工大模电习题册答案

哈工大模电习题册答案
【2-1】 填空:
1.本征半导体是
,其载流子是

。两
种载流子的浓度

2.在杂质半导体中,多数载流子的浓度主要取决于
,而少数载流子
的浓度则与
有很大关系。
3.漂移电流是

作用下形成的。
4.二极管的最主要特征是
,与此有关的两个主要参数是


5.稳压管是利用了二极管的
特征,而制造的特殊二极管。它工作

。描述稳压管的主要参数有四种,它们分别
IDB
VDB
R
UY IR
9k
图 2.10.7 题 2-8 电路图
解:
(1) VDA 导通, VDB 截止
10V
ID B 0 , I D A I R( 1 9 ) ( k
1 m A )
UY IR R 9V
(2) VDA 导通, VDB 截止
ID B 0, I D A I
R
6V 10k
0.6mA
IR
VCC
UD
解:
图 2.10.5 题 2-6 电路图
该电路利用二极管的负温度系数,可以用于温度的测量。其温度系数-2mV/℃。 20℃时二极管的正向电压降 UD=660mV,50℃时二极管的正向电压降
UD=660-(230)=600 mV 因为二极管的正向电压降 UD 是温度和正向电流的函数,所以应使用电流源以稳定电流,
使二极管的正向电压降 UD 仅仅是温度一个变量的函数。 【2-4】 在图 2.10.7 中,试求下列几种情况下输出端对地的电压 UY 及各元件中通过的电
流。(1)UA=10V,UB=0V;(2)UA=6V,UB=5V;(3)UA=UB=5V。设二极管为理想二极 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答案1.1解:图示电路电流的参考方向是从a 指向b 。

当时间t <2s 时电流从a 流向b,与参考方向相同,电流为正值;当t >2s 时电流从b 流向a ,与参考方向相反,电流为负值。

所以电流i 的数学表达式为2A 2s -3A 2s t i t <⎧=⎨>⎩答案1.2解:当0=t 时0(0)(59e )V 4V u =-=-<0其真实极性与参考方向相反,即b 为高电位端,a 为低电位端;当∞→t 时()(59e )V 5V u -∞∞=-=>0其真实极性与参考方向相同,即a 为高电位端,b 为低电位端。

答案1.3解:(a)元件A 电压和电流为关联参考方向。

元件A 消耗的功率为A A A p u i =则A A A 10W 5V 2Ap u i === 真实方向与参考方向相同。

(b) 元件B 电压和电流为关联参考方向。

元件B 消耗的功率为B B B p u i =则B B B 10W 1A 10Vp i u -===- 真实方向与参考方向相反。

(c) 元件C 电压和电流为非关联参考方向。

元件C 发出的功率为C C C p u i =则C C C 10W 10V 1Ap u i -===-真实方向与参考方向相反。

答案1.4解:对节点列KCL 方程节点③: 42A 3A 0i --=,得42A 3A=5A i =+节点④: 348A 0i i --+=,得348A 3A i i =-+=节点①: 231A 0i i -++=,得231A 4A i i =+=节点⑤: 123A 8A 0i i -++-=,得123A 8A 1A i i =+-=-若只求2i ,可做闭合面如图(b)所示,对其列KCL 方程,得28A-3A+1A-2A 0i -+=解得28A 3A 1A 2A 4A i =-+-=(b)答案1.5解:如下图所示(1)由KCL 方程得节点①:12A 1A 3A i =--=-节点②:411A 2A i i =+=-节点③:341A 1A i i =+=-节点④:231A 0i i =--=若已知电流减少一个,不能求出全部未知电流。

(2)由KVL 方程得回路1l :1412233419V u u u u =++=回路2l :15144519V-7V=12V u u u =+=回路3l :52511212V+5V=-7V u u u =+=-回路4l :5354437V 8V 1V u u u =+=-=-若已知支路电压减少一个,不能求出全部未知电压。

答案1.6解:各元件电压电流的参考方向如图所示。

元件1消耗功率为:11110V 2A 20W p u i =-=-⨯=-对回路l 列KVL 方程得21410V-5V 5V u u u =+==元件2消耗功率为:2215V 2A 10W p u i ==⨯=元件3消耗功率为:333435V (3)A 15W p u i u i ===-⨯-=对节点①列KCL 方程4131A i i i =--=元件4消耗功率为:4445W p u i ==-答案1.7解:对节点列KCL 方程节点①:35A 7A 2A i =-+=节点③:47A 3A 10A i =+=节点②:5348A i i i =-+=对回路列KVL 方程得:回路1l :13510844V u i i =-⨯Ω+⨯Ω=回路2l :245158214V u i i =⨯Ω+⨯Ω=解:由欧姆定律得130V 0.5A 60i ==Ω对节点①列KCL 方程10.3A 0.8A i i =+=对回路l 列KVL 方程1600.3A 5015V u i =-⨯Ω+⨯Ω=-因为电压源、电流源的电压、电流参考方向为非关联,所以电源发出的功率 分别为S 30V 30V 0.8A 24W u P i =⨯=⨯=S 0.3A 15V 0.3A 4.5W i P u =⨯=-⨯=-即吸收4.5W 功率。

答案1.9解:(a)电路各元件电压、电流参考方向如图(a)所示。

由欧姆定律得S /10cos()V /2A 5cos()A R i u R t t ωω===又由KCL 得S (5cos 8)A R i i i t ω=-=-电压源发出功率为S S 210cos()V (5cos 8)A (50cos 80cos )Wu p u i t t t t ωωωω=⋅=⋅-=- 电流源发出功率为S S S 10cos()V 8A 80cos()Wi p u i t t ωω==⋅= 电阻消耗功率为222[5cos()A]250cos ()W R R p i R t t ωω==⨯Ω=(b) 电路各元件电压、电流参考方向如图(b)所示。

电压源发出功率为S S S 10V 8cos()A 80cos()Wu p u i t t ωω=-=-⨯=- 由KVL 可得S 8cos(t)210V (16cos 10)V R u u u t ωω=+=⨯Ω+=+电流源发出功率为S 2S [16cos()10]V 8cos()A [128cos ()80cos()]W i p ui t t t t ωωωω==+⨯=+电阻消耗功率为2S 16cos()V 8cos()A 128cos ()W R R p u i t t t ωωω==⨯=解:取电阻元件和网络N 电压、电流为关联参考方向如图所示。

10V对节点①列KCL 方程15A 3A 2A i =-+=-对回路列KVL 方程回路1:l1N 103A 525V 10V i u ⋅Ω+⨯Ω+=-+得N 10V u =-回路2:l2N 53A 5A 5025V u u -+Ω⨯++⨯Ω=-得2280V u =网络N 吸收的功率N N 3A 30W P u =⨯=-电流源发出的功率S 25A 1400W i P u =⨯=注释:根据电流源的特性,图中与电流源串联的电阻只影响电流源端电压或者说只影响电流源提供的功率。

答案1.11解:设各元件电压电流方向如图所示。

23A 0.5A 2.5A i =-=38V 2A 4i ==Ω对节点列KCL 方程节点①: 23A 0.5A 2.5A i =-=节点②:123 2.5A 2A 4.5A i i i =+=+=对回路l 列KVL 方程:21053A 8V i u Ω⨯+Ω⨯+=得32V u =-电压源发出的功率S 18V 8V 4.5A 36W U P i =⨯=⨯=电流源发出的功率S 3A 32V 3A 96W i P u =-⨯=⨯=答案1.12解:4V 1A 4i ==Ω,12A 2V u =Ω⨯= 受控电压源发出的功率 CCVS 32A 31A 2A 6W P i =⨯=Ω⨯⨯=受控电流源发出的功率VCCS 4V 0.254V 0.254V 0.25S 2V=-2W P u u =-⨯=-⨯=-⨯⨯注释:受控电源可能处于供电状态,例如图中的CCVS ,也可能处于用电状态,例如图中的VCCS答案1.13解:对回路列KVL 方程1V2Ω回路1:l111V i ⨯Ω= 11A i =回路2:l122A u ri +Ω⨯=-将6V,u =11A i =代入,解得2r =Ω答案1.14解: 设各元件电流参考方向如图所示。

2V 对回路列KVL 方程:回路1:l212V 2V 1V i Ω⨯=-+ 得21A i =回路2:l22V 1V i Ω⨯=-+得0.5A i =-对节点列KCL 方程:节点①:120.5A i i i =+=节点②:3220.5A i i i i =++=-1V 电压源发出的功率:1V 11V 1V 0.5A 0.5W P i =⨯=⨯=与1Ω串联的2V 电压源发出的功率:2V,122V 2V 1A 2W P i Ω=⨯=⨯=2V 纯电压源发出的功率:2V 32V 2V (0.5A)1W P i =-⨯=-⨯-=受控电流源发出的功率:CCCS 2V 22V 2(0.5A)2W P i =⨯=⨯⨯-=-,实际吸收2W 功率。

答案1.15解:(a)对节点①列KCL 方程得1i i i β=-由KVL 得S 1S S (1)R u u u i R u iR u β=+=+=-+(b)由KCL 得0S i i i =+由KVL 得000S ()()()u ri Ri r R i r R i i =+=+=++(c)由KCL ,i i gR i gu i +=+=2222得221i i gR =- 由KVL 得212212()1R u R i ri R i r R i gR =++=++- 注释:图(c)电路中不含独立电源,其i u -关系为比例关系。

答案1.16解:(a) S 断开时,电压源的电压、电流及功率与右侧电阻的电压、电流及功率 对应相同;S 闭合时,由于中间电阻R 是并联接入电路,故右侧电阻R 的电压、电流及功率不受影响。

但由于所接入的电阻电流和功率与右侧电阻相同,故电压源的电流及提供功率要增大一倍。

(b) S 断开时,两个电阻的电流、电压和功率相同,电流源的电流与两个电 阻的电流相同,电压和功率是每个电阻的二倍。

当S 闭合时,上侧电阻被短路,由于右侧电阻始终与电流源相串联,故右侧电阻R 的电压、电流及功率不受影响。

电流源的电压、电流和功率与右侧电阻的电压、电流和功率相同,电压和功率均降低了一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