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定价博弈论模型
定价策略与市场竞争的博弈模型研究

定价策略与市场竞争的博弈模型研究在市场经济中,定价策略是企业重要的决策之一。
通过合理的定价策略,企业可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竞争优势,并获得更高的利润。
如何制定有效的定价策略,并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一直是学者们关注的热点之一。
定价策略的研究领域有很多,其中最常见的是定价博弈模型。
博弈论是一种研究人们在决策过程中互相影响的数学方法。
在定价博弈模型中,企业把竞争对手的定价行为考虑进来,以此来制定自己的定价策略。
在定价博弈模型中,有两个主要的博弈策略:霸权定价和价格战。
霸权定价策略是指企业通过降低价格来争夺市场份额,以此来获得更多的利润。
而价格战则是指企业之间为争夺市场份额而不断降低价格,最终导致价格下降,利润减少。
霸权定价策略和价格战策略各有优势和劣势。
霸权定价策略在短期内可以获得较高的利润和市场份额,但一旦其他企业也采取了类似的策略,市场就会出现价格竞争,利润空间会大大减少。
而价格战策略则可能导致企业进入恶性竞争的循环,最终导致行业利润整体下降。
除了霸权定价和价格战策略,还有许多其他的博弈模型。
例如,合谋定价模型是指多个竞争对手通过协议制定统一的定价策略,以共同获得更高的利润。
然而,由于合谋行为可能违反反垄断法规定,所以在实际中很难实施和监管。
此外,还有很多其他因素会影响定价策略的选择。
例如,市场需求的弹性、产品质量、品牌形象等。
市场需求的弹性越大,价格对需求的影响就越大。
产品质量和品牌形象对消费者的购买决策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企业在制定定价策略时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
除了以上的因素,还有更复杂的博弈模型。
例如,Stackelberg模型是指一个企业在制定定价策略时可以预测竞争对手的反应,并作出相应的决策。
这种模型可能需要更高级的数学方法来解决,但往往能更准确地预测市场竞争的结果。
定价策略与市场竞争的博弈模型研究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通过对不同定价策略的研究和比较,企业可以更好地制定自己的定价策略,提高竞争力和利润。
十大经典博弈论模型

十大经典博弈论模型博弈论是一门研究决策者之间互动的学科,其应用范围广泛,涉及到经济、政治、生物学等领域。
在博弈论中,经典博弈论模型是基础和核心,以下是介绍十大经典博弈论模型:1. 囚徒困境博弈模型囚徒困境博弈模型是博弈论中最为著名的模型之一,也是最为典型的非合作博弈模型。
该模型主要讲述的是两个囚犯被抓后面临的选择问题,如果两个人都招供,那么都将受到较重的惩罚;如果两个人都不招供,那么都将受到轻微的惩罚;如果一个人招供而另一个人不招供,那么招供的人将受到宽大处理,而另一个人将受到较重的惩罚。
2. 零和博弈模型零和博弈模型是博弈论中最为简单的模型之一,其特点是参与者之间的利益完全相反,即一方获得利益就意味着另一方的利益受到损失。
在这种情况下,参与者之间的互动往往是竞争和对抗的。
3. 博弈树模型博弈树模型是一种用于描述博弈过程的图形模型,它可以清晰地展示出参与者在不同阶段的选择和决策,以及每个选择所带来的收益和风险。
4. 纳什均衡模型纳什均衡模型是博弈论中最为重要的概念之一,它指的是一个博弈中所有参与者都采取了最优策略的状态。
换句话说,如果所有参与者都遵循纳什均衡,那么任何一个人单方面改变策略都将无法获得更多的利益。
5. 最小最大化模型最小最大化模型是一种解决零和博弈问题的方法,其思想是在所有可能的情况中,选择让对手收益最小的情况,从而实现自己的最大化收益。
6. 帕累托最优解模型帕累托最优解模型是一种解决多人博弈问题的方法,其核心思想是通过合作和协商,使得所有参与者都能获得最大的收益,而不是只有某个人获得了最大的收益。
7. 博弈矩阵模型博弈矩阵模型是一种常用的博弈论分析工具,它可以清晰地展示出参与者在不同策略下的收益和风险,从而帮助参与者做出最优决策。
8. 拍卖模型拍卖模型是博弈论中的一个重要应用领域,其目的是通过竞价的方式,让参与者以最低的价格获得所需的商品或服务。
9. 逆向选择模型逆向选择模型是一种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的方法,其核心思想是通过知道对方的信息,来预测对方的行为和决策,从而做出最优策略。
产品质量_成本博弈模型_定价策略

2001年8月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第8期 文章编号:1000-6788(2001)08-0029-05产品质量-成本博弈模型:定价策略黄映辉(大连海事大学国际商务学院,辽宁大连116026)摘要: 产品质量信息的不对称使消费者付费失去了可信的基础.非诚实型企业依据其低成本优势c1-c0的程度,选择“低质量-低质量”或“高质量-低质量”战略.与质量优良相联系的高生产成本使诚实型企业在博弈中处于不利境地,因而必须作出两类决策:价格竞争还是非价格竞争、始销优惠抑或高价位销售.两期模型分析了不同竞争手段和定价取向的应用条件,并推导出始销优惠价格折扣率k的确定方法.关键词: 产品质量;产品成本;博弈;产品定价中图分类号: F27 文献标识码: A A Game M odel of Product Quality/Cost:the Strategies of PricingHU AN G Ying-hui(Inter natio nal Business Schoo l,Dalian M ar itim e U niver sity,Dalian116026,China)Abstract: T he asy mmetr y o f t he info rmat ion of the pro duct quality makes t heconsumers lose t heir tr ust w o rthiness to pay for a pr oduct.T he no n-honest fir ms selectthe“lo w-lo w”or“high-lo w”quality st rateg y a cco rding t o the c1-c0,that is,the low ercost of the pro ductio n.In the game of the quality,t he honest fir ms ar e in anunfavo rable sit uat ion beca use of the hig h cost that is r elat ive t o the high qualit y.T her efor e,it must make t wo st rateg ic decisions——the pr icing co mpet itio n o r t he non-pricing com petitio n,and the low-price reta ils o r the hig h-price r etails.While t he tw o-stag e models hav e been scrutinized thr ough t he differ ent competitio n str ateg ies and t heapplied co nditions o n pricing tendency,the o ptical discount r ate,k,has been derivedfr om the theo retical analysis.Keywords: pro duct quality;pr oduct co st;g ame;pro duct pricing1 引言产品质量是消费者自愿支付的基础,亦是生产企业产品定价的依据.优质优价原则被人们所公认.然而,对同一件产品的质量认定,消费者相对于生产企业在时间上是严格滞后的,若产品性质属于“经验品”(使用后才知道质量)或“信任品”(使用后也不完全了解质量如何)情况就更严重.信息的不对称引发不同经济主体为参与人的两类博弈:企业和消费者之间,企业应该显示怎样的和怎样显示质量信息才能使消费者购买;企业和企业之间,企业选择怎样的质量战略和价格策略以将对手逐出市场.根据质量战略的不同,可将企业分为:1)以质量取胜企业,自始至终生产优质产品;2)追求短期利润最大化企业,开始若干时期生产高质量产品,最后一期选择低质量水平(此类型可能仅存在一期),捞一把关门大吉或转向其它产品.以下简称前者为“诚实型企业”,后者为“非诚实型企业”.显然,时间是区分竞争双方不同质量行为的主要标度,有限次重复博弈是分析此类经济问题的基本方法,其中二期模型以其简明又不乏深刻为学者们所常收稿日期:1999-12-24用,且有不少经典题例.本文试将之具体应用于分析诚实型企业在与非诚实型企业的市场占有博弈中产品定价的基本思路,并导出可实际应用的始销优惠价格折扣率的计算方法.2 诚实型企业产品定价的两难选择消费者相信产品质量优良从而愿意为之付费的基本模式有:1)事后确认,通过试用亲身感受到消费产品带来的效用增量;2)事前信念,对接收到的产品价格信息和广告信息进行理性判断,得出欲购买之产品属于高质量的结论.有的放矢,企业的营销策略就相应有三类:1)始销优惠,诱使更多的消费者购买试用;2)高价位销售,消费者会理性地认为,高成本与高质量相联系;3)铺张性支出(例如广告、社会捐助、企业形象等),人们大多相信,大手笔企业必定实力雄厚,其产品质量亦会有保障.上述定价思路各有理论解说,在营销实践中也各有成败典例.对信奉“用户至上、质量第一”的诚实型企业而言,产品定价却成了两难选择:高价销售,消费者不愿试用;低价推销,会被误认为质量低劣.更具有威胁的是大量(短寿命企业或企业产品经常变换)追求短期利润的非诚实型企业的存在(在这里毫无谴责的意味,只要不搞假冒伪劣此类型企业在经济学意义上完全正当合理,其经营战略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甚至是值得称道和模仿的).在消费者未能获得完全质量信息的背景下,诚实型企业若制订差异化高价格,自己就会被逐出市场;若执行与非诚实型企业相同的低价,经营亏损就不可避免.不完全信息使非诚实型企业在与诚实型企业的质量博弈中处于主动地位,但它与消费者的购买博弈却可能出现两种结局:被拒绝或赢得市场.诚实型企业的理性选择显然是“等待”:当预见竞争对手不久便会被消费者否定,就应隔岸观火、以高价位销售自己的高质量产品;当有趋势表明非诚实型企业将占领市场时,就要以相同的低价参与数量竞争,耐心等待消费者经过试用获得质量信息、从而将非诚实企业逐出市场,随之再以高价位销售自己的产品.显然,对诚实型企业而言,了解竞争对手的质量战略选择、即在怎样的条件下非诚实型企业会被消费者接受(或被拒绝),是其产品定位于高售价抑或低售价的决策前提.3 两期模型:非诚实型企业的质量行为设在每一时期(t=1,2)企业可选择低质量(s=0)或高质量(s=1),单位产品生产成本分别为c0和c1(0≤c0≤c1);企业清楚产品的质量s如何,而消费者只有试用后(即要到第2时期)才能知道;b为消费者对产品质量的偏好;p t为产品价格;若消费者购买可获得效用U=bs t-p t,否则U=0;企业为“诚实型”的概率x1,“非诚实型”的概率(1-x1);诚实型企业两期均生产高质量产品,而非诚实型企业则有两种战略可以选择:“低质量-低质量”和“高质量-低质量”;企业知道自己和竞争对手属于何种类型,消费者只能依据信息来推断;在第1期消费者都认为产品质量s=1故而购买,两类企业可分别获得单位产品利润 =p1-c0和 =p1-c1,第2期是否购买则取决于经过试用后对产品质量的评价和对企业类型的认定(即预测企业在第2期将提供低质量还是高质量).消费者因此而分为“善良型”和“精明型”两类,当第1期买到高质量产品时,前者便断定这是诚实型企业所为,而后者则意识到这也有可能是非诚实型企业的长远计谋.确信欲得到的产品属于高质量(s2=1)是消费者作出第2期购买决策的前提,而可获得正效用则是购买的必要条件,即U2=bs2-p2=b-p2≥0.因此,企业无论属于何种类型只能将产品定价为p2=b.设市场利率为r.非诚实型企业与消费者之间购买博弈的基本环节和主要结果如表1所示.非诚实型企业实施“低质量-低质量”或“高质量-低质量”战略的无差异条件:消费者为善良型时p1-c0=p1-c1+b-c0 1+r或30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1年8月表1 非诚实型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购买博弈企业两期供给的产品高质量-低质量s =1 s =0c =c 1 c =c 0高质量-低质量s =1 s =0c =c 1 c =c 0低质量-低质量s =0 s =0c =c 0 c =c消费者第1期试用结论高质量高质量低质量消费者推断企业类型诚实型(善良型消费者)诚实型 概率x 1非诚实型概率1-x 1(精明型消费者)非诚实型消费者预测第2期质量高质量高质量 概率x 1低质量 概率1-x 1低质量消费者第2期购买决策购买购买 概率x 1拒绝 概率1-x 1拒绝企业第1期单位利润p 1-c 1p 1-c 1p 1-c 0企业第2期单位利润p 2-c 0x 1p 2-c 00企业两期单位总利润p 1-c 1+b -c 01+r p 1-c 1+x 1b -c 01+r p 1-c 0企业第1期定价意愿p 1≥c 1-b -c 01+rp 1≥c 1-x 1b -c 01+rp 1≥c 0 同理,消费者为精明型时c 1-c 0=x 1b -c 01+r 企业为诚实型的概率0≤x 1≤1,因此单位产品生产成本之差c 1-c 0的值域可被上述两个无差异条件分成三段区间(如图1所示).非诚实型企业根据成本信息c 1-c 0确定自己的质量战略,其具体选择由表1和图1的结论可概括如下.图1 非诚实型企业的质量选择 1)当企业的成本优势很大,即c 1-c 0≥(b -c 0)/(1+r ),在第1期就提供低质量,捞一把利润 =p 1-c 0后停产.2)当企业的成本优势很小,即c 1-c 0≤(x 1b -c 0)/(1+r ),执行“高质量-低质量”战略,可获总利润 =p 1-c 1+(x 1b -c 0)/(1+r ).3)当企业的成本优势居中,即(x 1b -c 0)/(1+r )≤c 1-c 0≤(b -c 0)/(1+r ),在第1期随机选择质量水平.设 为非诚实型企业在第1期提供高质量产品的概率,则在第2期消费者依据Bay es 法则认为该企业是诚实型的可能为x 2=x 1x 1+(1-x 1)a 而非诚实型企业决策“高质量-低质量”的前提是所获利润不少于选择“低质量-低质量”,即有p 1-c 1+x 2b -c 01+rp 1-c 0或31第8期产品质量-成本博弈模型:定价策略x2 c1+r(c1-c0)b故x1x1+(1-x1)a c1+r(c1-c0)b得ax11-x1bc1+r(c1-c0)-14 诚实型企业:处境与对策上述分析说明,非诚实型企业的质量战略依赖于其成本优势c1-c0的强弱.根据产品质量只有经过试用才可鉴别和消费者事前并不知道企业类型的假定,购买者对诚实型企业和非诚实型企业生产的同类产品均支付同一价格.也就是说,非诚实型企业的质量战略选择(亦即其成本优势如何)决定了诚实型企业在质量-成本竞争中的处境.表2总结了诚实型企业和非诚实型企业的质量战略及其博弈结果.表2 诚实型企业和非诚实型企业的质量-成本博弈成本差c1-c0的值域0,x1b-c01+rx1b-c01+r,b-c01+rb-c01+r,∞诚实型企业两期产品质量和价格高质量,高质量≥c1, b高质量,高质量≥c1, b 高质量,高质量≥c1, b非诚实型企业两期产品质量和价格高质量,低质量≥c1-b-c01+r, b高质量 概率低质量 概率1-低质量≥c1-x1b-c01+r, b低质量,低质量≥c0, b产品市场均衡价格c1-b-c01+r, b c1-x1b-c01+r, b c0,b企业质量博弈结局诚实型企业被高成本逐出市场诚实型企业被逐出 概率1-x1非诚实型企业被逐出概率x1非诚实型企业被低质量逐出市场诚实型企业战略对策始销优惠(高折扣)始销优惠(低折扣)高价位销售 由表2可知,诚实型企业只能依据竞争的具体情景决定自己的战略取向:1)当企业有可能被与高质量相联系的高成本逐出市场时,只能针锋相对、以更低的价格迫使非诚实型企业退出(或根本不进入),即实施“始销优惠”方案;2)在竞争对手的低质量将导致其很快会被消费者抛弃的情况下,自始至终坚持高价位销售无疑是明智的选择.5 始销优惠价格的确定诚实型企业始销优惠的成败受制于两个约束:使竞争对手无利可图;自己的两期总利润非负.因此,诚实型企业的第1期产品定价p1需满足条件p1-c1+b-c01+r≤0 消费者为精明型p1-c1+x1b-c01+r≤0 消费者为善良型p1-c1+b-c11+r≥0 诚实型企业利润非负32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1年8月同理,消费者为精明型时c 11+11+r -b 1+r p 1 c 11+c 0c 111+r -x 1b 1+r 因为c 0≤c 1和0≤x 1≤1,所以上列关于p 1的第一个不等式不能成立,而第二个不等式成立的条件为c 1-c 0≤(1-x 1)b .也就是说,当消费者为善良型时只能被非诚实型企业所欺骗;诚实型企业只有面对精明型消费者才可能采用始销优惠或高价销售进行经营.设始销优惠折扣率为k ,则有p 1=(1-k )b ,代入上式可得1+11+rb -c 1b 1+r +c 0/c 11+r +1 k1+11+r b -c 1b 上式不仅指出了影响始销优惠的三个决定因素,即高价位销售单位利润率(b -c 1)/b 、市场利率r 和成本差异程度c 0/c 1,而且其结论十分有趣:1)始销优惠折扣率k 不得大于两期总销售利润率、即正常经营时期(高质量成本为c 1、价格等于消费者质量偏好b )销售单位产品利润率的折现值之和,其实际意义是企业必须盈利;2)市场利率r 代表现在相对于未来的重要程度,其值越大,消费者更倾向于现期购买,因此始销优惠折扣率可低些;3)始销优惠折扣率k 随两类企业生产成本差异的程度c 0/c 1而递增,只有这样,才可将非诚实型企业逐出市场.概而言之,始销优惠折扣率与销售利润率相联系,即在(为驱逐对手)必需损失值和预期获得值之间选取.举例:设企业预期销售利润率20%、市场利率8%、成本差异程度c 0/c 1=1/2,则始销优惠折扣率k =29%—39%.6 结论:诚实型企业的产品定价策略1)当消费者都为善良型(第1期得到高质量产品便相信到第2期也会如此)时,非诚实型企业的“高质量-低质量”战略将取胜.诚实型企业无法以价格竞争与之抗衡,只能求助于非价格手段,例如增强产品的易识别差异化特征、铺张性支出等.事实上,消费者全为善良型的情况很少.2)实际市场中的消费者都是精明的.其行为模式为:若第1期买到的是低质量产品,第2期肯定拒绝;即使第1期获得的产品质量优良,也会理性地认为这有可能(概率1-x 1)是非诚实型企业的故意所为,应谨慎决策第2期的购买.3)当两类型企业产品成本之差c 1-c 0≥(b -c 0)/(1+r )时,非诚实型企业执行低质量战略、捞一把而以短命告终.诚实型企业只要坚持高价位为销售p =b 即可.4)当c 1-c 0<(b -c 0)/(1+r )时,非诚实型企业将在第1期提供高质量产品.诚实型企业若泰然漠视就有可能(概率1-x 1)被逐出市场,其对策分为两种情况:若c 1-c 0>(1-x 1)b ,则只能以非价格竞争反击;若c 1-c 0≤(1-x 1)b ,就必须实施始销优惠策略、变被动为主动.始销优惠折扣率k 由高质量产品的预期销售利润率、市场利率和生产成本差异程度三者共同决定,其值必须小于预期总销售利润率、同时令非诚实型企业承受不了而退出市场.参考文献:[1] [法]J 泰勒尔.产业组织理论[M ].张维迎,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2] M ilg ro m P ,Ro berts J.Pr oduct ion,r eput atio n and entr y deterr ence [J].Journal of Econom icT heor y ,1982,(27):280-312.[3] M ilg ro m P ,R og ert s J .P rices and adv ertising sig nals o f pr oduct quality [J ].Jo ur nal o f Po liticalEcono my,1986,(94):796-821.[4] Cacho n P,Zio in H.Co mpet itiv e and co opera tiv e invento ry policies in a tw o-stag e supply chain [J].M anag ement Science,1999,(7):937-953.[5] 张守一.现代经济对策论[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33第8期产品质量-成本博弈模型:定价策略。
基于博弈论的竞争市场定价策略研究

基于博弈论的竞争市场定价策略研究竞争市场定价策略的研究是一个关键的经济学领域,博弈论提供了一种有力的分析工具,能够帮助企业在竞争市场中做出有效的定价策略。
本文将基于博弈论的视角,探讨竞争市场定价策略的研究。
博弈论是一种研究决策制定者如何在相互依赖的环境下做出最优策略的数学工具。
在竞争市场中,企业面临着多个竞争对手,其定价策略会相互影响。
因此,博弈论可以用来分析竞争市场中的价格决策和行为。
首先,研究显示,在完全竞争市场中,最终的价格通常会趋于边际成本。
这是因为在完全竞争市场中,企业无法通过定价来影响市场需求,而仅能通过提供具有竞争力的产品来争取市场份额。
因此,博弈论可以用来解释企业在完全竞争市场中的价格竞争行为。
其次,博弈论还可以应用于寡头垄断市场中的定价决策。
在寡头垄断市场中,少数几家企业控制着市场份额,可以通过定价策略来影响市场需求。
这种情况下,企业之间的博弈策略会对最终的市场价格产生影响。
博弈论可以帮助企业分析竞争对手的定价策略,从而制定出相应的反应策略。
此外,博弈论还可以应用于市场中的不完全信息情况下的定价决策。
在现实生活中,企业往往无法获得完全的市场信息,有时只能依靠猜测和推测来做出定价决策。
博弈论中的不完全信息博弈模型可以帮助企业理解竞争对手的行为,预测市场价格的变动,并根据不完全信息制定相应的定价策略。
除了上述应用,博弈论还可以应用于其他竞争市场定价策略研究中的问题,例如价格倾向的分析、价格战的模拟、定价策略的合作与共享等。
这些研究可以通过博弈论的分析来为企业提供指导和建议,帮助他们制定出更为有效的竞争市场定价策略。
总之,基于博弈论的竞争市场定价策略研究是一个重要的经济学领域。
通过运用博弈论的分析方法,可以帮助企业理解竞争市场中的价格决策和行为,并制定出相应的定价策略。
这种研究对于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获得竞争优势具有重要的意义。
基于博弈论的网络购物市场定价分析

关 键词 :网络 购物 ;Hoe ig 型 ;Sak leg 型 ;定 商 所销 售 的某 种品 牌 的价格 ,S 表 每个 消费 者消 费该 商 品所获 tln 模 l tc e r 模 b 代
日J磊 l
若 消 费者 从 任 一销 售 商购 买 产 品所 获 得 的 实际 效 用无 差 异 近年 来 ,网络 购 物市 场 蓬 勃发 展 ,无论 在 用 户规 模还 是 在 ( .U ) U= ,则 购 物 金额 上 都 有 了很 大 的发 展 ,网络 购 物行 业 在经 济 危 机 时更 是 显 示 了其 巨 大 的发 展优 势 和市 场 潜 力 。随 着 互联 网越来 越 发 达 ,网络 购 物 也越 来 越深 入 人们 的生 活 。 网络 销售 的商 品价 格 通 常 会 比传 统 门店 低 ,价 格 低 也是 网络购 物 吸 引消 费 者 的主 要
删
A PPLI A T ON C I
● _
基于博弈论的网络购物市场定价分析
文 /费小燕
摘 要 :互 联 网越来 越发 达 ,网络 购物越 来 越深 入人 们的 生
活 。 网络 购 物的 低价 已深 入人 心 ,网络 销 售商 是 否 只能 一 直 采 取 低价 策 略 来 占有市 场 ,网络 购 物 市场 商 品 的价 格 到底 该 如 何
如何 确定 自己的产 品价格 以获 得最 大利润 。
价分 析
若销 售 商 产 品价格 为P i1 ) 2 i ,2 ,P ,P分别 表 示两 家 销售 ( = 得 的剩 余 ,则位于 X 的消 费者 实际效 用 分别 为 点
Ul — I (—a , =S P—t x ) U2 S- 2 t - 1 b】 = p-[ (_ ) x .
电子商务中的价格战略与定价模型研究

电子商务中的价格战略与定价模型研究在电子商务领域中,价格战略与定价模型是各企业竞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篇文章将探讨电子商务中的价格战略与定价模型的研究成果,以此为基础,帮助企业制定适合自身的定价策略。
一、引言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使得许多传统企业都开始向线上市场转型,面对激烈的竞争环境,制定合理的价格战略和采用合适的定价模型成为了企业成功的关键。
本文将从定价的理论基础出发,介绍电子商务中常见的价格战略并分析其优缺点。
二、价格战略的选择在电子商务中,企业可以选择不同的价格战略来实现其经营目标。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价格战略:1. 市场导向的定价策略在市场导向的定价策略中,企业根据市场需求和竞争状况来决定定价。
这种策略通常需要进行市场调研和价格分析,以保持企业的竞争优势。
2. 成本导向的定价策略成本导向的定价策略基于企业的生产成本和利润要求来决定价格。
企业利用成本优势来吸引消费者,并实现盈利。
然而,这种策略可能会因为忽视市场需求而导致销售不畅。
3. 差异化定价策略差异化定价策略通过根据不同产品特征、目标市场或消费者群体制定不同价格来实现产品差异化。
这种策略可以帮助企业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提高市场占有率。
三、定价模型的应用除了价格战略,企业还需要使用合适的定价模型来确定最佳价格。
1.需求曲线模型需求曲线模型基于市场需求量和价格之间的关系,帮助企业预测销售量并制定合适的价格。
这个模型可以通过市场调研和数据分析来建立,以便企业能够更准确地预测需求。
2.博弈论模型博弈论模型可以帮助企业分析竞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预测不同的定价决策对企业利润的影响。
这个模型能够帮助企业更好地理解竞争环境,并制定相应的定价策略以获得最大利润。
3.动态定价模型动态定价模型根据市场供需变化,调整产品价格来实现盈利。
这个模型需要企业时刻关注市场情况,并及时作出价格调整,以保持竞争优势。
四、定价策略与模型的应用案例以下是两个实际案例,展示了价格战略与定价模型在电子商务中的运用:1.亚马逊的差异化定价策略亚马逊通过利用大数据分析和个性化推荐算法,为不同消费者提供差异化的产品定价。
新产品定价博弈模型的探讨

生导 师 。
不可 能 。因此 , 一种 定价策 略应 该考 虑消 费者 的心 理状态 , 该保 护 并 培育 消费 者 有利 的心 理预 期 , 不是 应 而
损 害或抑制 消 费者心 理预期 。当今 我国彩 电市场 疲 软就存 在 着 消 费者 的积极 性 被 挫伤 的原 因 , 即现 在 的低 价挫 伤 了部分 初始 购买彩 电 的消费 者 的热情 , 消 费者 心中形 成还会 继续 降价 的心 理预 期 , 在 对这 一部 分消 费 者来 说 , 们 的初始 消费投 资 没有得 到厂 家的保 护 。那 么消 费者 的购买 动 机何 在 ?怎 样利 用 消费 者 的心 理 他 预 期合理定 价 ?博 弈论为 我们 解决 人与人 之 间相互 关 系 的问题 提供 了崭新 的思路 , 然 博弈 论 理 论本 身 还 虽 有 待完善 的地 方 , 是在解 决具 有博 弈特征 的同题 时博弈论 还 是 比较 有效 也是 极具前 途 的分析 工具 。 但
很 难 实现预期 的收益 目标 , 些 消费 者认为便 宜 没好 货 , 就可 能使 这些策 略失 灵 产品线 定价 是推 出系列 有 这 产品, 产品 线划 开价 格档 次 , 以一分钱 一分 货来适 应 不 同类 型 的消 费者 。成 本是 产 品 线定 价 的 关键 因 素 , 一 开始就 推 出系 列产 品的成本 是 很高 的 。所 以成 本影 响 了采用 这种 策 略 的优 越性 . 至 因为 成 本 过高 而 变得 甚
浅析价格战中的博弈论

浅析价格战中的博弈论引言价格战是市场竞争中常见的一种策略,各个企业通过降低价格来争夺市场份额。
然而,价格战带来的影响往往不仅仅是低价商品的出现,还可能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甚至对企业自身造成重大损失。
在价格战中,博弈论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理论工具,可以帮助我们分析和理解各方之间的策略和决策。
什么是博弈论?博弈论是探讨决策者在面对不同策略选择时的决策行为的一种理论工具。
在博弈论中,不同参与方通过制定策略来达到自己的目标,并在各方选择的交互中形成一种决策结果。
博弈论的核心思想是,决策者的最佳策略取决于他人的决策策略。
价格战中的博弈论分析在价格战中,参与企业为了争夺市场份额,往往会选择降价的策略。
然而,如果所有企业都选择降价,就会导致价格的进一步下降,甚至可能使企业陷入亏损的情况。
这时,博弈论的分析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价格战中的策略选择。
1. 囚徒困境囚徒困境是博弈论中的典型案例之一,可以用来解释价格战中的策略选择。
假设有两个企业A和B都在考虑是否要降价。
不降价时,双方的利润最大;降价时,如果对方也降价,双方的利润都会减少;如果只有一方降价,那么降价方的利润会增加,而不降价方的利润会减少。
这样的情景下,企业A和企业B都面临着一个选择的困境:降价还是不降价?2. 纳什均衡在博弈论中,纳什均衡是指在博弈参与方选择策略的情况下,无论其他参与方选择什么策略,自己选择的策略都是最优的。
在价格战中,如果每个企业都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而不考虑其他企业的行为,那么最终可能会导致价格的进一步下降和利润的降低。
这种情况下,不存在稳定的纳什均衡,每个企业都在追求降价来获得竞争优势,最终可能导致价格崩盘。
3. 合作与共赢尽管博弈论中存在囚徒困境和纳什均衡等概念,但价格战中并不一定只有竞争与降价。
企业可以通过合作来实现共赢的局面。
例如,企业A和企业B可以通过合作,共同制定价格定位和市场策略,避免无谓的价格竞争,提高整体市场利润。
在实践中,一些企业通过联盟、合作等方式来达到共同利益最大化的目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企业竞争中,产品的价格至关重要。
本文通过建立完全信息静态博弈模型和动态价格竞争模型来解释生产同类异质产品的两个企业该如何制定自己的价格以使得企业的利润最大化。
1、引言
目前,市场上的技术垄断已经越来越不明显,很多企业都能生产出同类且接近同质的,这样的企业之间的竞争已经越来越白热化。
因为产品属于同类且接近同质,因此价格变成为了影响销售量的最主要的因素。
如何给这样的产品制定价格便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获胜的关键。
生产同类异质产品的企业定价的过程正是各个企业之间的一个博弈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各个企业之间彼此熟知,熟知各个企业的情况,各个企业采取的行动以及产生的效用,因此,我们可以认为这是个完全信息的博弈过程。
参与竞争的企业可能同时选择行动,即各自同时给出自己的价格,也可能是某些企业先行动其他企业看到这些企业的价格后后采取行动,可以进一步分为静态的过程和动态的过程。
本文将分别建立完全信息静态模型和动态价格竞争模型来分析这两种情况,试图给出这两种情况的均衡解。
2、模型的建立及其分析
为使问题简化,我们假设这个市场上只有两个企业,提供同类产品,这两种产品又是异质的,即不能完全替代。
(一)完全信息静态模型
假设市场上只有两家企业,p1,p2分别为企业1与企业2的产品价格,
q1,q2为企业1与企业2的需求量,根据经济学理论,需求量与价格成反方向变化,为简化问题,假设产品的需求量与价格成线性变化,p1,p2 0,需求量与
1
2
解得 。
1p
从而得到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 以及均衡结果 。
))(,( 12*1 pRp )(, 1221 pRpp
= 可以解得反应函数为: p 2 = R 2 ( p 1) 。
t = 1,在博弈的第 1 阶段,企业 1 预期到企业 2 的价格反应函数
p 2 = R 2 ( p 1) ,选择价格 p 1 ,使其利润最大,即求解
max π1( p 1, R 2 ( p 1)) = p 1q 1( p 1, R 2 ( p 1)) - C 1q 1( p 1, R 2 ( p 1))
p 1
*
* * * 对于价格领先博弈模型,有以下命题成立: (1) 若企业的反应曲线向下倾斜,价格领先仍被企业所偏好。
(2) 如果两个企业具有向上倾斜的反应曲线,若有一个企业偏好于价格领先, 另一个企业必然偏好于价格跟随。
(3) 如果两个企业的成本、需求函数相同,且反应曲线向上倾斜,每个企业 都偏好于价格跟随。
3、结果与讨论
本文通过建立博弈模型,希望给出异质产品的定价问题,以使其能在市场 竞争中以价格优势赢得市场。
在第二部分,建立了三个模型。
第一个模型是完全信息静态博弈模型,通 过建立需求函数利润函数来求得其纳什均衡,初步得到一个均衡价格。
该均衡 价格可以作为企业制定价格的初始参考。
并以中国移动和中国为例来进行说明,
不足之处是未能亲自查阅搜集相关数据,仅使用了现有文献中的数据,故说服 性不强。
之后仍然用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的数据,给出了两家企业分别采取降价和 不降价的支付矩阵,可以得知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进入了囚徒困境,竞相降价 是两者的最优策略,然而事实上,两家企业也确实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展开了激 烈的价格战,这两家企业在不断的降价中势必会导致利润降低直至利润为零。
这不只是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两家企业所面临的问题,所有参与竞争的企业都 同样面临这这样的问题,究竟该降价降到何处能获得最大的利润。
5
[2]双寡头企业价格博弈分析姚洪兴,仇国栋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7月,第31卷第七期1047-1050
[3]书,借的
[5]基于价格竞争的中国移动通信市场分析《经济师》2006年第10期45-46
[6]我国移动通信业价格竞争模型及博弈分析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