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数学第六单元试卷分析
2020春青岛版五年制数学五年级下册-第6单元-单元测试卷+课时练+学案+复习+爬坡题(002)

第六单元测试卷1(时间:60分钟分数:)一、填一填。
(14分)1.在一幅地图上,用5厘米表示实际距离120千米,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改写成线段比例尺是()。
2.是()比例尺,把它改写成数值比例尺是()。
3.在比例尺是1∶12000000的地图上,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千米。
4.甲、乙两地相距40千米,如果画在比例尺是1∶2000000的地图上,应该画()厘米。
5.在一张比例尺是10∶1的精密图纸上,量得零件长为5厘米,这个零件的实际长为()。
二、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比例尺,连一连。
(6分)中国地图20∶1精密零件图1∶2000医院平面图1∶50000000三、辨一辨。
(正确的画“√”,错误的画“✕”)(8分)1.所有的比例尺的前项都是1。
()2.一幅图的比例尺应根据图纸的大小来确定。
()3.比例尺1∶500表示把实际距离放大500倍。
()4.按照3∶1的比,把一个边长为6厘米的正方形画在图纸上,图上的边长是3厘米。
()1.解比例。
(12分)∶=4∶x=∶x=0.4∶(2+x)∶2=21∶62.填表。
(6分)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3厘米450米4.2厘米1∶200001∶700000350千米五、按要求填一填。
(12分)1.⑤号图形是①号图形放大后的图形,它是按()的比放大的。
②号图形是①号图形按()的比放大的。
2.()号图形是①号图形缩小后的图形,它是按()的比缩小的。
1.乐乐就要搬新家了,旧家与学校之间的距离是800米。
新家与学校的距离是多少米?(5分)2.南京长江大桥上层公路桥约长4600米,把它画在比例尺为1∶230000的地图上,图上距离是多少?(5分)3.小游戏:拿出一枚硬币,先用薄纸盖上,再用铅笔涂出硬币的面纹。
这幅图的比例尺是多少?(5分)4.一个篮球场长28米,宽15米,用1∶1000的比例尺画出这个篮球场的平面图,长、宽各是多少厘米?篮球场的图上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10分)5.在一幅地图上,用5厘米的长度表示实际距离1000千米,量得甲、乙两地间的距离是4厘米。
青岛版六年级数学试题及试卷分析报告

六年级数学试题及试卷分析报告一、试题分析1、试题分析指标(1)题型比例分析试题的主要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计算题、解方程和比例、应用题、画图,从各个题型中来看,记忆性的大约占20%,理解性、技能性的约占40%,迁移性、实践性的约占30%,其余的约占10%,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考试考查注重了理解技能笥方面的知识,在知识的综合运用上更加突出。
(2)内容比例分析从总体来看,内容考查比较全面,包括数的相关知识、图形、统计、比和比例,量的计量等。
期中,图形的相关计算占的比例较大,分数的应用考查比较全面。
(3)试题难度分析从试题的各个层次来看,基础性知识占到40%以上,拔高性内容占60%,试题难度较大,因此失分率严重,学生成绩不理想。
题量大,难度大,使学生做完试卷后,几乎没有检查的时间,错误率高。
2、试题质量评价这套试题在知识的处理上到位,能力的考查上全面,但只适合中上等学生,对于差生而言,几乎是不得分,出题者应以考查基础知识为主,不能吸3、对命题的建议试题的类型是否再灵活一些,对于基础知识的运用上是否加大一些比重。
二、试卷分析1、整体成绩统计与分析根据试题的难度及本校的教学实际,估计我校学生应考出的成绩大约是80分,而实际上我校的成绩是61分,产生差别的原因是学生的习惯养成不好,特别是考试中的一些细节把握不好。
再就是题目偏难。
2、中心小学六年级成绩统计与分析总分3262,平均分61.5,最高分94,最低分15,及格人数30及格率56.6%,优秀人数7,优秀率13.2%从上面的统计来看,教师平时注重了学生的知识的培养,特别的是基础知识的训练,但忽视了对学生的能力的培养,从学生来看,有个别学生处理问题时太浮躁,没有认真思考,易出现错误,如在计算顺序上,有的学生在题目的理解上出了错,混合运算的计算过程理解有偏差,导致出错.3、学生答卷中反映出来的问题。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教师要注重基础知识的教学,需真正让学生理解好,把握好,能形成一定的技能;同时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如养成认真检查,仔细思考的好习惯等,学生要在教师的引导下,对知识能进行简单的整合,要会运用,有一个良好的习惯。
六年级数学第六单元测试试卷分析

六年级数学第六单元测试试卷分析一、基本情况.本次数学考试,参加考试的学生共有69人,平均分为90.4分,满分的有8人,占总人数的11%,99至90的有38人, 占总人数的55%,达到优秀的人数共有60人,优秀率为85%,合格率为100%。
二、试卷命题特点:1、选择现实鲜活的素材。
将一些与生活实际息息相关的素材改编成有新意的试题,引发学生发现并解决实际问题。
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2、创设自主选择的平台。
试题了选择新的背景材料,又适当改变题目结构的程式化,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自主探究的机会。
例如第八道题3.注重数学思考的含量。
有些题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归纳、发现其中蕴涵的数学规律,既使用了所学知识,又培养了学生的应用意识。
三、试卷分析1、主要成绩。
从卷面来看,有以下几点成绩值得肯定:(1)学生的基本概念掌握得比较扎实,能够在理解的基础上较好地使用。
比方:第二大题的选择题(1)学校篮球队的队长刚完成一组投球练习,投进38个球,投失12个球。
计算命中率的计算公式是再如:第七大题求阴影局部的面积。
这道题的错误率仅为2%。
这道题是求梯形的面积,学生都能利用已知条件半径,求出梯形的上底、下底和高,从而准确算出梯形的面积。
从这道题能够反映出学生利用基本概念,解决问题的水平较好。
(2)学生的计算技能较为熟练。
在试卷中的求未知数X,用简便方法计算、脱式计算学生的失分率较低,其中求未知数X一个班的失分率仅为5.1%。
(3)学生能够较好地掌握应用题中基本的数量关系。
从这次毕业试卷的情况来看,绝大局部学生能够较好地理解应用题数量之间的关系,基本掌握了应用题的结构特征,具备了一定的解答应用题的水平。
这次数学毕业的卷面情况也说明了这个点,我们知道分数百分数应用题的量与率的对应关系是学生掌握的一个难点,但是从卷面上来看,绝大局部学生能够比较好地掌握。
应用题的第一、二、三题就是稍复杂的分数百分数应用题,学生对于数量关系分析得比较好,失分率较低。
2015年秋季学期青岛版六三学制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试卷分析

三年级数学混合运算试卷分析一、整体统计和分析:从整体上看,本次试题难度适中,内容不偏不怪,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试题注重基础,内容紧密联系生活实际,注重了趣味性、实践性和创新性。
有利于考察数学基础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有利于教学方法和学法的引导和培养。
二、原因分析1、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比较理想。
从卷面看,基础知识中的填空题、计算题和应用题等题学生答得较好。
由于本学期自开学起从未放松过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我注重平时的训练、巩固与积累。
这样既扎实了基础又缓解了期中的负担。
这种方式将在下学期继续实施并不断完善。
2、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有局限性,缺少拓展,不能活学活用。
思维的局限性导致学生的判断出现失误。
例如绕操场跑一圈是旋转。
学生以为操场是个圆弧,就是旋转。
说明学生对旋转和平移没有完全掌握。
3、注重课内向课外延伸的同时却忽略了常识性的东西。
今年数学试卷中第一题中24×13先算(3)×(24 )再算(10)×(24)最后算(72)+(240)因为我们平时强调不够,很多学生写成了(1)×(24)。
这是我们今后的教学中需要重视的地方。
4、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共性----审题不认真,爱凭感觉做。
粗心大意、审题不清是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它经常让学生与完美擦肩而过。
计算马虎的现象也“随处可见”!例如:(1).应用题中的列式有晁错书的现象把92抄成93,计算把24抄成20。
(2).两位数乘两位数积至少()位数,有学生想都不想就写。
(3).计算题中,还有人忘写横式结果.(4).学生对老师讲过的内容记不住,说明课堂溜号严重。
5、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待加强。
有些同学遇到应用题时不认真,一旦出现两步计算的应用题就会出现只做一步的现象。
这些给我们老师提出了警示,是今后的教学中不能忽视的问题。
6、学生应用题分析能力差,稍复杂点的应用题就显得吃力无从下手,如最后一道应用题,学生不知道先求什么?三、改进措施1、夯实基础。
第六单元 数学试卷分析

本周一进行了第六单元测试,本次考试试卷题型灵活,考察内容全面,能很好地反映孩子们对本单元知识的掌握情况。
考试重点在于发现孩子们的问题,以便及时的查漏补缺。
平均分:91.6分最高分:100分(2人) 99分(6人)做得好的地方:1.()比()多几个,()比()少几个,这类题型大家都掌握得很好了。
2.()-()=60,()+()=50,此类题型课堂上未讲过,绝大部分学生做出来了,这是我的欣慰之处。
3.看图列式题,除极个别同学外,都能很好地理解题意,知道什么时候用加法,什么时候用减法。
4.100以内的加法,以及100以内的减法(不退位)掌握得不错,极少数学生除外。
存在的问题:1.()-()=60,()+()=50,这样的题型少数同学不知道如何下手,不爱主动动脑筋思考。
2.本次口算题较多,因而有少部分同学将加法计算成减法,减法计算成加法,希望以后认真看题,看清题目后再动笔。
此外,退位减法,极少数同学掌握得不是很好,仍需多多练习。
(做完后检查的重要性)加减混合计算题,少数同学只做第一步,未做第二部计算。
如93-70+60 正确答案为83,少数同学写成23.(口算题卡是很好的练习材料)3.用数学解决问题仍然是少数学生的难题,部分学生未审清题意,将减法列成加法。
应用题只能用已知条件(题目中给出的数字)来求出未知条件(要解决的问题)。
本次错得较多的应用题是最后一题,一班和二班一共种了26棵树,一班种了9棵树,二班种了几课?正确答案为:26-9=17(棵)题目只给了26棵和9棵2个数据,因而只能是用26和9列算式,然后已知总体,求部分,因此用减法。
部分学生写成了26+9=35(棵)或 17+9=26(棵)平时在生活中课多多锻炼孩子提数学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如逛公园时可根据花朵来提问题,逛超市时可根据商品的价格题问题等,并问问孩子怎么列算式,让孩子们明白,生活中也处处用到数学。
教材全解青岛版九年级数学下册第六章检测题及答案解析

第6章 事件的概率检测题(本检测题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2015·浙江舟山中考)质检部门为了检测某品牌电器的质量,从同一批次共10 000件产品中随机抽取100件进行检测,检测出次品5件.由此估计这一批次产品中的次品件数是( ) A.5B.100C.500D.10 0002.已知一个样本的数据个数是,在样本的频率分布直方图中各个小长方形的高的比依次为,则第二小组的频数为( )A .4B .12C .9D .8 3. (2014•北京中考)如图,有6张扑克牌,从中随机抽取一张,点数为偶数的概率是( )A .16B .14C .13D .12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一次抽奖活动中,“中奖的概率是1100”表示抽奖100次就一定会中奖 B .随机抛一枚硬币,落地后正面一定朝上C .同时掷两枚质地均匀的骰子,朝上一面的点数和为6D .在一副没有大、小王的扑克牌中任意抽一张,抽到的牌是6的概率是1135.在一个不透明的盒子中装有8个白球,若干个黄球,它们除颜色不同外,其余均相同.若从中随机摸出一个球,它是白球的概率为23,则黄球的个数为( ) A.2 B.4 C.12 D.16 6.(2014•杭州中考)让图中两个转盘分别自由转动一次,当转盘 停止转动时,两个指针分别落在某两个数所表示的区域,则这 两个数的和是2的倍数或是3的倍数的概率等于( ) A .316B .38C .58D .13167.(2015·海南中考)某校开展“文明小卫士”活动,从学生会“督查部”的3名学生(2男1女)中随机选两名进行督导,则恰好选中两名男生的概率是( )A. B. C. D.第3题图第6题图8.某市民政部门五一期间举行“即开式福利彩票”的销售活动,发行彩票10万张(每张彩票2元),在这次彩票销售活动中,设置如下奖项:奖金(元)100050010050102数量(个)1040150400100010000如果花2元钱买1张彩票,那么所得奖金不少于50元的概率是()A. B. C. D.9.航空兵空投救灾物资到指定的区域(大圆)如图所示,若要使空投物资落在中心区域(小圆)的概率为,则小圆与大圆的半径比值为()A. B.4 C. D.210.青青的袋中有红、黄、蓝、白球若干个,晓晓又放入5个黑球,通过第9题图多次摸球试验,发现摸到红球、黄球、蓝球、白球的频率依次为30%、15%、40%、10%,则青青的袋中大约有黄球()A.5个B.10个C.15个D.30个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1.(2015·四川资阳中考)某学校为了解本校学生课外阅读的情况,从全体学生中随机抽取了部分学生进行调查,并将调查结果绘制成统计表.已知该校全体学生人数为1 200人,由此可以估计每周课外阅读时间在1~2(不含1)小时的学生有________人.0~1 1~2(不含1)2~3(不含2)超过3 每周课外阅读时间(小时)人数7 10 14 1912.在一个不透明的盒子中装有n个小球,它们只有颜色上的区别,其中有2个红球.每次摸球前先将盒中的球摇匀,随机摸出一个球记下颜色后再放回盒中,通过大量重复摸球实验后发现,摸到红球的频率稳定于0.2,那么可以推算出n大约是.13.为了解小学生的体能情况,抽取了某小学同年级50名学生进行跳绳测试,将所得数据整理后,画出频率分布直方图,已知图中从左到右各小组的频率分别是,,,,则第四小组的频率是_____,频数是______.14.对某班的一次数学测验成绩进行统计分析,各分数段的人数如图所示(分数取正整数,满分为100分).请根据图形回答下列问题:该班有名学生,70~79分这一组的频数是 ,频率是 .15.(2015·山西中考)现有两个不透明的盒子,其中一个装有标号分别为1,2的两张卡片,另一个装有标号分别为1,2,3的三张卡片,卡片除标号外其他均相同.若从两个盒子中各随机抽取一张卡片,则两张卡片标号恰好相同的概率是 . 16.从某玉米种子中抽取6批,在同一条件下进行发芽试验,有关数据如下: 种子粒数 100 400 800 1 000 2 000 5 000 发芽种子粒数 85 318 652 793 1 604 4 005 发芽频率0.8500.7950.8150.7930.8020.801根据以上数据可以估计,该玉米种子发芽的概率约为_________(精确到 0.1). 17.如图所示,在两个同心圆中,三条直径把大圆分成六等份,若在这个圆面 上均匀地撒一把豆子,则豆子落在阴影部分的概率是_________.18. 有五张分别印有圆、等腰三角形、矩形、菱形、正方形图案的卡片(卡 片中除图案不同外,其余均相同),现将有图案的一面朝下任意摆放, 从中任意抽取一张,抽到有中心对称图案的卡片的概率是________.三、解答题(共46分)19.(6分)在对某班的一次英语测验成绩进行统计分析中,各分数段的人数如图所示(分数取正整数,满分分).(1)该班有多少名学生? (2)分这一组的频数是多少?频率是多少?20.(6分)(2015•湖北襄阳中考)为配合全市“禁止焚烧秸秆”工作,某学校举行了“禁止焚烧秸秆,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为主题的演讲比赛,赛后组委会整理参赛同学的成绩,并制作了如下不完整的频数分布表和频数分布直方图.分数段(分数为x 分) 频数 百分比 60≤x <70 8 20% 70≤x <80 a 30% 80≤x <90 16 b % 90≤x <100410%第17题图第20题图请根据图象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表中的a=_______,b=_________,请补全频数分布直方图;(2)若用扇形统计图来描述成绩分布情况,则分数段70≤x<80对应扇形的圆心角的度数是________;(3)竞赛成绩不低于90分的4名同学中正好有2名男同学,2名女同学,学校从这4名同学中随机抽2名同学接受电视台记者采访,则正好抽到一名男同学和一名女同学的概率为_______.21.(6分)(2014•成都中考)第十五届中国“西博会”将于2014年10月底在成都召开,现有20名志愿者准备参加某分会场的工作,其中男生8人,女生12人.(1)若从这20人中随机选取一人作为联络员,求选到女生的概率.(2)若该分会场的某项工作只在甲、乙两人中选一人,他们准备以游戏的方式决定由谁参加,游戏规则如下:将四张牌面数字分别为2,3,4,5的扑克牌洗匀后,数字朝下放于桌面,从中任取2张,若牌面数字之和为偶数,则甲参加,否则乙参加.试问这个游戏公平吗?请用树状图或列表法说明理由.22.(6分)随着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城市道路拥堵问题日益严峻.某部门对15个城市的交通状况进行了调查,得到的数据如下表所示:城市项目北京太原杭州沈阳广州深圳上海桂林南通海口南京温州威海兰州中山上班花费时间(分钟)523334344846472324243725242518上班堵车时间(分钟)1412121212111177665550(1)根据上班花费时间,将下图所示的频数分布直方图补充完整;(2)求15个城市的平均上班堵车时间(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3)规定:城市的堵车率=×100%.比如:北京的堵车率=×100%≈36.8%;沈阳的堵车率=×100%≈54.5%.某人欲从北京、沈阳、上海、温州四个城市中任意选取两个作为出发目的地,求选取的两个城市的堵车率都超过30%的概率.23.(7分)(2015·安徽中考)A ,B ,C 三人玩篮球传球游戏,游戏规则是:第一次传球由A 将球随机地传给B ,C 两人中的某一人,以后的每一次传球都是由上次的接球者将球随机地传给其他两人中的某一人.(1)求两次传球后,球恰在B 手中的概率; (2)求三次传球后,球恰在A 手中的概率.24.(7分)(2014•武汉中考)袋中装有大小相同的2个红球和2个绿球. (1)先从袋中摸出1个球后放回,混合均匀后再摸出1个球. ①求第一次摸到绿球,第二次摸到红球的概率; ②求两次摸到的球中有1个绿球和1个红球的概率.(2)先从袋中摸出1个球后不放回,再摸出1个球,则两次摸到的球中有1个绿球和 1个红球的概率是多少?请直接写出结果.25.(8分)小颖和小红两位同学在学习“概率”时,做投掷骰子(质地均匀的正方体)试验,她们共做了60次试验,实验的结果如下:(1)计算“3点朝上”的频率和“5点朝上”的频率.(2)小颖说:“根据上述试验,一次试验中出现5点朝上的概率最大”;小红说:“如果投掷600次,那么出现6点朝上的次数正好是100次”.小颖和小红的说法正确吗?为什么?第6章 事件的概率检测题参考答案1. C 解析:估计这一批次产品中的次品件数=10 000×5100=500(件). 2.B 解析:因为各个小长方形的高的比依次为,所以第二小组的频率为,所以第二小组的频数为,故选B .3. D 解析:这6张扑克牌中点数为偶数的有3张,根据概率计算公式得到点数为偶数的概率为3162. 4.D5.B 解析:设黄球的个数为,则由题意得,解得.6.C 解析:两个指针分别落在某两个数所表示的区域,两个数的和的各种可能性列表如下:朝上的点数 1 2 3 4 5 6出现的次数 7 9 6 8 20 10由表格知共有16种结果,其中两个数的和是2的倍数的结果有8种;两个数的和是3的倍数的结果有5种;既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的结果有3种,故两个数的和是2的倍数或是3的倍数的结果有10种.根据概率计算公式得P =105168=.7. A 解析:画树状图如图所示.∵共有6种等可能的结果,其中恰好选中两名男学生有2种,∴恰好选中两名男学生的概率为2163=. 8. D 解析:10万张彩票中设置了10个1 000元,40个500元,150个100元,400个50元的奖项,所以所得奖金不少于50元的概率为.9. C 解析:由题意可知小圆的面积是大圆面积的,从而小圆的半径是大圆半径的. 10.C 解析:由于知道有5个黑球,又黑球所占的比例为1-30%―15%―40%―10%=5%,所以袋中球的总数为5÷5%=100(个),从而黄球的数量为100×15%=15(个). 11. 240 解析:被调查的学生人数为7+10+14+19=50(人),样本中每周课外阅读时间在1~2(不含1)小时的学生所占的百分比为10010%20%50,由此来估计全体学生1 200人中每周课外阅读时间在1~2(不含1)小时的学生人数为1 200×20%=240(人).12.10 解析:由题意可得=0.2,解得n =10.两数和第 二 个12341 2 3 4 5 2 3 4 5 6 3 4 5 6 7 45678第 一 个第7题答图13.0.210解析:已知图中从左到右前三个小组的频率分别是则第四小组的频率,频数是14.60180.3解析:该班有学生,70~79分这一组的学生人数为18,所以频数是18,频率为.15.解析:(方法1)列表法:第一盒第二盒1 21 1,1 1,22 2,1 2,23 3,1 3,2共有6种情况,两张卡片标号恰好相同的情况有2种,所以P(两张卡片标号恰好相同).(方法2)画树状图如图所示:共有6种情况,两张卡片标号恰好相同的情况有2种,所以P(两张卡片标号恰好相同).16.0.8解析:由表知,玉米种子发芽的频率在0.8左右摆动,并且随着统计量的增加这种规律逐渐明显,所以可以把0.8作为该玉米种子发芽概率的估计值.17.12解析:由图可知阴影部分的面积是大圆面积的一半,所以豆子落在阴影部分的概率是12.18. 45解析:在圆、等腰三角形、矩形、菱形、正方形5种图形中,只有等腰三角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所以抽到有中心对称图案的卡片的概率是4 5 .19.解:(1)答:该班有60名学生.(2)由题图,知分这一组的频数是,频率是34÷60=.20.解:(1)12 40补全频数分布直方图如图.(2)108°第15题答图(3)21. 解:(1)P (选到女生)=123205=.(2)不公平. 画树状图如图:列表如下:第二张和第一张2 3 4 52 5 6 73 5 7 84 6 7 9 5789任取2张,牌面数字之和的所有可能为:5,6,7,5,7,8,6,7,9,7,8,9,共12种,其中和为偶数的有:6,8,6,8.故甲参加的概率为:P (和为偶数)=41123=, 而乙参加的概率为:P (和为奇数)=23. 因为12,33≠所以游戏不公平. 22.分析:本题考查了统计与概率的综合应用.(1)上班花费时间在30至40分钟的城市有4个,上班花费时间在40至50分钟的城市有3个;(2)每个城市平均上班堵车时间=;(3)从4个城市中任意选取两个作为出发目的地共有6种不同选择.第21题答图第20题答图解:(1)补全频数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阴影部分).(2)15个城市的平均上班堵车时间==≈8.3(分钟). (3)上海的堵车率=×100%≈30.6%,温州的堵车率=×100%=25.0%.4个城市中堵车率超过30%的城市有北京、沈阳和上海.从四个城市中选两个的所有方法有6种:(北京,沈阳),(北京,上海),(北京,温州),(沈阳,上海),(沈阳,温州),(上海,温州).其中两个城市堵车率都超过30%的情况有3种:(北京,沈阳),(北京,上海),(沈阳,上海),所以选取的两个城市堵车率都超过30%的概率P ==.23.解:(1)两次传球的所有结果有4种,分别是A→B→C,A→B→A,A→C→B,A→C→A,每种结果发生的可能性相等,球恰在B手中的结果只有一种,所以两次传球后,第23题答图球恰在B 手中的概率是(2)由树状图可知,三次传球的所有结果有8种,每种结果发生的可能性相等.其中,三次传球后,球恰在A手中的结果有A→B→C→A,A→C→B→A这2种,所以三次传球后,球恰在A 手中的概率是=.24.解:(1)分别用R1,R2表示2个红球,G1,G2表示2个绿球,列表如下:第二次R1R2G1G2①其中第一次摸到绿球,第二次摸到红球的结果有4种, ∴ P (第一次摸到绿球,第二次摸到红球)=41=164.②其中两次摸到的球中有1个绿球和1个红球的结果有8种, ∴ P (两次摸到的球中有1个绿球和1个红球)=81=162.(2)23. 25.解:(1)“3点朝上”的频率是101606=;“5点朝上”的频率是316020=.(2)小颖的说法是错误的,因为“5点朝上”的频率最大并不能说明“5点朝上”这一事 件发生的概率最大,只有当试验的次数足够大时,该事件发生的频率稳定在事件发生的概率附近;小红的说法也是错误的,因为事件的发生具有随机性,所以“6点朝上”的次数不一定是100次.数学试卷及试题数学试卷及试题11。
青岛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综合检测卷含答案

青岛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综合检测卷一、填空。
(每空1分,共20分)1.计算15÷110×12-18时,应先算( )法,再算( )法,最后算( )法。
2.一根铁丝长12 米,用去它的14后,又用去14米,这根铁丝还剩下( )米。
3.某校六年级一班男生有35人,女生有25人,男生与女生的人数比是( ),男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 ),女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 ),男生比女生多(——),女生比男生少(——)。
4.生活垃圾一般分为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四部分。
某小区每周产生可回收垃圾23吨,是厨余垃圾的13,产生的可回收垃圾和有害垃圾质量的比为6∶1,所产生的其他垃圾的质量是可回收垃圾的3倍,该小区一周产生( )吨生活垃圾。
5.一款智能扫地机器人在国庆节期间降价16出售,如果现价是1800元,那么原价是( )元。
6.30 米减少它的15后是( )米,30米增加它的15后是( )米。
7.根据“男职工的人数比女职工少13”写数量关系式。
( )×13 =( ) ( )×(1-13) =( )8.某工厂计划生产1800 箱口罩,已经生产了25,再生产( )箱口罩刚好完成计划任务的一半。
9.一筐苹果连筐共重44千克,吃掉14后,连筐共重34千克,吃掉了( )千克苹果,这筐苹果原有( )千克。
二、判断。
(对的画“√”,错的画“×”,每题2分,共10分)1.7÷57-57÷7=0 ( ) 2.【2021年德州市真题】甲数比乙数多14,乙数一定比甲数少14。
( )3.普通火车的速度比动车组列车慢12,是把普通火车的速度看作单位“1”。
( ) 4.10千克增加它的110后,再减少110,还是10 千克。
( ) 5.(13+14)×12= 13×12+14×12=4+3=7 ( ) 三、选择。
(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括号里,每题2分,共10分)1.37×52÷37×52 =( )。
青岛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 观察物体测试卷含答案

青岛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单元综合素质评价第六单元观察物体一、填空。
(每空1 分,共18 分)1.分别是从哪个方向看到的?填一填。
(填“上面”“前面”或“侧面”)2.(1) 如果从上面看到的形状是A 图形,那么可以在( )的前面摆一个同样大小的正方体。
(2) 如果从侧面看到的形状是B 图形,那么可以在( )的上面摆一个同样大小的正方体。
(3) 如果从前面看到的形状是C 图形,那么可以在( )的前面摆一个同样大小的正方体。
3.一个立体图形由若干个完全相同的小正方体组成,从前面和侧面看到的图形都是,组成这个立体图形至少需要( )个小正方体,最多需要( )个小正方体。
4.用同样大小的正方体搭出下面的几个立体图形。
从前面看是的有( );从前面看是的有( );从侧面看是的有( )。
5.给下面的图形再添一个同样大小的小正方体,从正面和侧面看形状都没有发生变化的是( ) 。
(填序号)6.在几何体中添1 个小正方体(至少有一个面与原来图形贴合),若从上面看到的形状不变,有( )种添法;若从左面看到的形状不变,有( )种添法;若从前面看到的形状不变,有( )种添法。
二、选择。
(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括号里)(每小题3 分,共15 分) 1.请观察右侧立体图形,从( )面看到的图形是。
A.上B.前C.侧D.无法确定2.下图中,从左面看到的图形不是的是( )。
3.一个由五个小正方体组成的几何体,从前面看是,从左面看是,这个几何体的形状可能是( )。
4.一个几何体从前面、侧面和上面看到的图形分别如右,搭这个图形需要()个小正方体。
A.2 B.3 C.4 D.55.右图是由4 个同样大小的正方体摆成的立体图形,将正方体①移走后,从( )看到的形状不变。
A.前面B.上面C.右面D.上面和右面三、哪个立体图形符合要求?在正确答案对应的括号里画“ √ ”。
(12分)四、用 5 个大小相等的小正方体搭成下面 3 种立体图形,从前面、左面、上面看到的平面图形如下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参考人数
58人
年 级
5(2)班
内 容
近的线上学习情况和反馈教师教学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了第六单元试卷讲评。
总体情况: 这张单元练习卷的结构比较合理,难度相对适中。主要考查了认识比例尺及比例尺的应用,有些题目比较新颖,能很好的反应出学生的灵活运用能力。从统计的指标看,及格率不是很好,下一步的线上教学任务还是很重的,不仅要将及格率拉上去,还得提高优秀的人数。
存在问题: 1.对概念的理解不深,填空、判断、选择题错误率较高。部分学生在比例尺的意义和概念分不清,数值比例尺和线段比例尺的相互转化应用能力较差,一些本应达到优秀的同学在这上面失分比较多,可能是因为上课时学生学习效率不高,今后我应该多关注学生,提高学生学习注意率。
2、灵活性不够,解决实际数学问题的能力还有待提高。具体体现在综合类的练习上,许多学生没有理解百分数的意义,说明学生学得不够灵活,新的知识与旧的知识不能很好地运用。
两点措施: 1.要积极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把教师的“教”变成学生的“探索学习”,教师在这里需要正确的指导学生找寻答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多让学生主动动手动脑,想方设法让学生多思维、多创造、多发现能够独立学习、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
2.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良好习惯。学生答题字迹潦草,格式混乱,审题不认真,计算不细心,反映出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做事浮躁,责任意识淡薄。在本次练习中,学生的过失失分相当普遍。看来,平时的作业,需要我不断督促改进,让每个学生养成认真审题,缜密思考,仔细计算,自觉检验的良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