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三角形精品练习题

合集下载

新苏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认识三角形》题及答案解析一(精品试卷).doc

新苏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认识三角形》题及答案解析一(精品试卷).doc

苏教版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册第7章《平面图形的认识(二)》7.4 认识三角形填空题1.在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和锐角三角形这三种三角形中,有两条高在三角形外部的是三角形.2.如图,对面积为1的△ABC逐次进行以下操作:第一次操作,分别延长AB,BC,CA至点A1,B1,C1,使得A1B=2AB,B1C=2BC,C1A=2CA,顺次连接A1,B1,C1,得到△A1B1C1,记其面积为S1;第二次操作,分别延长A1B1,B1C1,C1A1至点A2,B2,C2,使得A2B1=2A1B1,B2C1=2B1C1,C2A1=2C1A1,顺次连接A2,B2,C2,得到△A2B2C2,记其面积为S2;…;按此规律继续下去,可得到△A5B5C5,则其面积S5= .3.如图,AD是△ABC的中线,如果△ABC的面积是18cm2,则△ADC的面积是cm2.4.如图,AD是△ABC的中线,△ABC的面积为100cm2,则△ABD的面积是cm2.5.在△ABC中,AD是中线,则△ABD的面积△ACD 的面积.(填“>”,“<”或“=”)6.如图,在△ABC中,已知点D,E,F分别为边BC,AD,CE 的中点,且S△ABC=4cm2,则S阴影= cm2.7.已知方格纸中的每个小方格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A,B两点在小方格的顶点上,位置如图所示,在小方格的顶点上确定一点C,连接AB,AC,BC,使△ABC的面积为3个平方单位.则这样的点C共有个.8.要使五边形木架(用5根木条钉成)不变形,至少要再钉根木条.9.在△ABC中,已知两条边a=3,b=4,则第三边c的取值范围是.10.两根木棒的长分别为7cm和10cm,要选择第三根木棒,将它们钉成一个三角形框架,那么第三根木棒长xcm的范围是.11.以10cm,8cm为两边,第三边长为整数的三角形共有个.12.已知三角形的三边长为3,5,x,则第三边x的取值范围是.13.若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是5,a,7,则a的取值范围为<a<.14.一个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2厘米和9厘米,若第三边的长为奇数,则第三边的长为厘米.15.甲地离学校4km,乙地离学校1km,记甲乙两地之间的距离为dkm,则d的取值范围为.16.三角形的两边的长分别为2cm和7cm,若第三边的长为奇数,则三角形的周长是cm.解答题17.如图,是一个食品包装盒的表面展开图.(1)请写出这个包装盒的多面体形状的名称;(2)请根据图中所标示的尺寸,计算这个多面体的侧面积和全面积.(侧面积与两个底面积之和)18.如图①所示,已知直线m∥n,A,B为直线n上的两点,C,D为直线m上的两点.(1)写出图中面积相等的各对三角形;(2)如果A,B,C为三个定点,点D在m上移动,那么无论D 点移动到任何位置,总有与△ABC的面积相等,理由是.解决以下问题:如图②所示,五边形ABCDE是张大爷十年前承包的一块土地的示意图,经过多年开垦荒地,现已变成如图③所示的形状,但承包土地与开垦荒地的分界小路(即图中的折线CDE)还保留着.张大爷想过E点修一条直路,使直路左边的土地面积与承包时的一样多,右边的土地面积与开垦荒地面积一样多.请你用相关的几何知识,按张大爷的要求设计出修路方案.(不计分界小路与直路的占地面积)(3)写出设计方案,并在图③中画出相应的图形;(4)说明方案设计的理由.19.我们把能平分四边形面积的直线称为“好线”.利用下面的作图,可以得到四边形的“好线”:在四边形ABCD中,取对角线BD的中点O,连接OA、OC.显然,折线AOC能平分四边形ABCD 的面积,再过点O作OE∥AC交CD于E,则直线AE即为一条“好线”.(1)试说明直线AE是“好线”的理由;(2)如下图,AE为一条“好线”,F为AD边上的一点,请作出经过F点的“好线”,并对画图作适当说明(不需要说明理由).20.探索:在如图1至图3中,△ABC的面积为a.(1)如图1,延长△ABC的边BC到点D,使CD=BC,连接DA.若△ACD的面积为S1,则S1= (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2)如图2,延长△ABC的边BC到点D,延长边CA到点E,使CD=BC,AE=CA,连接DE.若△DEC的面积为S2,则S2=(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并写出理由;(3)在图2的基础上延长AB到点F,使BF=AB,连接FD,FE,得到△DEF(如图3).若阴影部分的面积为S3,则S3= (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像上面那样,将△ABC各边均顺次延长一倍,连接所得端点,得到△DEF(如图3),此时,我们称△ABC向外扩展了一次.可以发现,扩展一次后得到的△DEF的面积是原来△ABC面积的倍.应用:去年在面积为10m2的△ABC空地上栽种了某种花卉.今年准备扩大种植规模,把△ABC向外进行两次扩展,第一次由△ABC扩展成△DEF,第二次由△DEF扩展成△MGH(如图4).求这两次扩展的区域(即阴影部分)面积共为多少m2?21.探究规律:如图,已知直线m∥n,A,B为直线m 上的两点,C,P为直线n上两点.(1)请写出图中面积相等的各对三角形:.(2)如果A,B,C为三个定点,点P在n上移动,那么,无论P点移动到任何位置,总有与△ABC的面积相等.理由是:.答案:填空题1、钝角2、解:连接A1C,根据A1B=2AB,得到:AB:A1A=1:3,因而若过点B,A1作△ABC与△AA1C的AC边上的高,则高线的比是1:3,因而面积的比是1:3,则△A1BC的面积是△ABC的面积的2倍,设△ABC的面积是a,则△A1BC的面积是2a,同理可以得到△A1B1C的面积是△A1BC面积的2倍,是4a,则△A1B1B的面积是6a,同理△B1C1C和△A1C1A的面积都是6a,△A1B1C1的面积是19a,即△A1B1C1的面积是△ABC的面积的19倍,同理△A2B2C2的面积是△A1B1C1的面积的19倍,即△A1B1C1的面积是19,△A2B2C2的面积192,依此类推,△A5B5C5的面积是S5=195=2476099.3、94、505、=6、解:∵点E是AD的中点,∴△BDE的面积是△ABD的面积的一半,△CDE的面积是△ACD 的面积的一半.则△BCE的面积是△ABC的面积的一半,即为2cm2.∵点F是CE的中点,∴阴影部分的面积是△BCE的面积的一半,即为1cm2.7、分析:首先在AB的两侧各找一个点,使得三角形的面积是3.再根据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相等,过两侧的点作AB的平行线,交了几个格点就有几个点.解:如图,符合条件的点有4个.8、解:再钉上两根木条,就可以使五边形分成三个三角形.故至少要再钉2 根木条.9、解:三角形两边的和>第三边,两边的差<第三边.则4-3<c<4+3,即1<c<7 .10、3<x<17 11、1512、2<x<8 13、2<a<12 14、9 15、3≤d≤5 16、16解答题17、解:(1)根据图示可知形状为直六棱柱.(2)S 侧=6ab ,S 正六边形=3 3 2b ², S 全=6ab+3 3 b ². 18、分析:(1)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底乘高除2,可知△ABC 和△ABD ,△AOC 和△BOD ,△CDA 和△CDB 面积相等.(2)因为平行线间的距离处处相等,所以无论点D 在m 上移动到何位置,总有△ABD 与△ABC 同底等高,因此它们的面积相等.(3)可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和平行线的性质进行设计.这里就要添加辅助线.连接EC ,过D 作DF ∥EC 交CM 于点F ,连接EF 然后证明即可.解:(1)△ABC 和△ABD ,△AOC 和△BOD ,△CDA 和△CDB .(2)总有△ABD 与△ABC 的面积相等,理由是平行线间的距离处处相等;(3)如图所示,连接EC ,过D 作DF ∥EC 交CM 于点F ,连接EF ,则EF 即为所求直线.(4)设EF 交CD 于点H ,由(1),(2)知S △ECF =S △ECD ,所以S △ECF -S △ECH =S △ECD -S △ECH ,所以S △HCF =S △EDH ,所以S 五边形ABCDE =S 四边形ABFE ,S 五边形EDCMN =S 四边形EFMN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完整)四年级上册数学三角形的认识练习题

(完整)四年级上册数学三角形的认识练习题

(完整)四年级上册数学三角形的认识练习

四年级上册数学三角形的认识练题
1. 以下哪个图形是三角形?
- A. ⬛️正方形
- B. ⬛️长方形
- C. ⬛️三角形
- D. ⬛️正五边形
2. 内角之和与一个三角形内角相等的直角形叫做什么?
- A. 基本图形
- B. 正方形
- C. 正直角形
- D. 二边相等的直角形
3. 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条边相等,叫做什么?
- A. 锐角三角形
- B. 直角三角形
- C. 钝角三角形
- D. 等腰三角形
4. 以下哪个图形是等腰三角形?- A. ⬛️
- B. ⬛️
- C. ⬛️
- D. ⬛️
5. 以下哪个图形是等边三角形?- A. ⬛️
- B. ⬛️
- C. ⬛️
- D. ⬛️
6. 以下哪个图形是直角三角形?- A. ⬛️
- B. ⬛️
- C. ⬛️
- D. ⬛️
7. 以下哪个图形是钝角三角形?
- A. ⬛️
- B. ⬛️
- C. ⬛️
- D. ⬛️
8. 在以下哪个图形中,直角的两边长度相等?- A. ⬛️
- B. ⬛️
- C. ⬛️
- D. ⬛️
9. 在以下哪个图形中,一个内角大于90度?- A. ⬛️
- B. ⬛️
- C. ⬛️
- D. ⬛️
10. 以下哪个图形的每一个内角都是锐角?
- A. ⬛️
- B. ⬛️
- C. ⬛️
- D. ⬛️
请注意,以上只是数学三角形的认识练习题,答案可能因具体情况而异。

新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三角形的初步认识练习题

新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三角形的初步认识练习题

新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三角形的初步认识练习题1. 这些图形中哪些是三角形?请将所有三角形用线段连接出来。

图1:[A] [B] [C] [D]图2:[E] [F] [G] [H]图3:[I] [J] [K] [L]图4:[M] [N] [O] [P]2. 请写出下面图形中的三角形的名字。

图1:__、__、__图2:__、__、__图3:__、__、__图4:__、__、__3. 在下面的图中,用一条线把每组三角形的相同边连接起来。

图1:[A] [B] [C]图2:[D] [E] [F]图3:[G] [H] [I]图4:[J] [K] [L]4. 请数一数下面图形中的三角形有多少个?图1:__个图2:__个图3:__个图4:__个5. 请在下面图形中找出相同的三角形,并用相同的颜色标记出来。

图1:![Triangle 1](image1.png)图2:![Triangle 2](image2.png)6. 请在下面的图形中找出三角形的相同部分,并用相同的符号标记出来。

图1:![Triangle 1](image3.png)图2:![Triangle 2](image4.png)7. 请将下面图形中的三角形按大小排列,从最大到最小。

图1:[A] [B] [C]图2:[D] [E] [F]图3:[G] [H] [I]图4:[J] [K] [L]8. 下面的图形中是否有等边三角形?如果有,请画出来。

图1:[是/否]图2:[是/否]图3:[是/否]图4:[是/否]9. 请观察下面图形,填写它们的边长。

图1:![Triangle 1](image5.png)边长AB:__边长BC:__边长CA:__图2:![Triangle 2](image6.png)边长DE:__边长EF:__边长FD:__图3:![Triangle 3](image7.png)边长GH:__边长HI:__边长IG:__图4:![Triangle 4](image8.png)边长JK:__边长KL:__边长LJ:__10. 请写出一个你见过或想象过的特别的三角形,并描述它的特点。

《三角形的认识》练习题

《三角形的认识》练习题

《三角形的认识》练习题三角形的认识练题请在以下练题中选择正确的答案或完成指定的操作。

1. 三角形是由几条线段组成的图形?- A. 2条线段- B. 3条线段- C. 4条线段- D. 5条线段2. 以下哪种情况不能构成三角形?- A. 三条边长分别为3、4和5- B. 两条边长之和大于第三条边长- C. 两条边长之差小于第三条边长- D. 三条边长之积等于零3. 在直角三角形中,与直角相对的边叫做什么?- A. 邻边- B. 对边- C. 斜边- D. 直角边4. 如果两个三角形的对应边长成比例,它们是什么关系?- A. 相似- B. 等腰- C. 锐角- D. 直角5. 在等边三角形中,每个内角是多少度?- A. 45度- B. 60度- C. 90度- D. 120度6. 以下哪个公式可以用于计算三角形的面积?- A. 长方形面积公式:长 ×宽- B. 正方形面积公式:边长 ×边长- C. 圆形面积公式:π × 半径 ×半径- D. 三角形面积公式:底边长 ×高 ÷ 27. 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边长度分别为5和8,那么第三条边的长度可以是以下哪个?- A. 3- B. 12- C. 7- D. 208. 一个三角形的内角之和等于多少度?- A. 45度- B. 90度- C. 180度- D. 360度完成所有题目后,请将答案记录在下方空白处。

1. 答案:B2. 答案:D3. 答案:B4. 答案:A5. 答案:B6. 答案:D7. 答案:C8. 答案:C祝你顺利完成练习!如果你有其他问题,欢迎随时提问。

认识三角形精品练习题

认识三角形精品练习题

认识三角形精品练习题1. 三角形是平面几何中的重要概念,对于理解和运用三角形的性质非常重要。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认识三角形,以下是一些精品练习题,希望能够帮助大家巩固对三角形的认识。

2. 题目一:已知三边长分别为5 cm、6 cm和8 cm的三角形,求其周长和面积。

3. 题目二:已知三角形的底边长为12 cm,高为9 cm,求其面积。

4. 题目三:已知三角形的一个角为60°,另外两边的长度分别为5 cm和8 cm,求第三边的长度。

5. 题目四:已知三角形的两个角分别为40°和70°,求第三个角的度数。

6. 题目五:已知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分别是30°、60°和90°,问它是什么三角形。

7. 题目六:已知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坐标分别为A(1, 2),B(4, 5)和C(7, 2),求其周长和面积。

8. 题目七:已知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坐标为D(3, 4),另外两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E(6, 7)和F(2, 0),求其周长和面积。

9. 题目八:已知三角形的两边长度分别为3 cm和4 cm,夹角的度数为30°,求其面积。

10. 题目九:已知三角形的两边长度分别为5 cm和6 cm,夹角的度数为45°,求其周长和面积。

11. 题目十:已知三角形的两边长度分别为7 cm和9 cm,夹角的度数为120°,求其周长和面积。

12. 题目十一:已知三角形的两个角分别为90°和45°,求第三个角的度数。

13. 题目十二:已知三角形的两边长度分别为4 cm和6 cm,夹角的度数为60°,求其第三边的长度。

14. 题目十三:已知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坐标分别为G(1, 3),H(6, 2)和I(4, 7),求其周长和面积。

15. 题目十四:已知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坐标为J(2, -1),另外两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K(5, 4)和L(3, 7),求其周长和面积。

13-认识三角形同步练习

13-认识三角形同步练习

认识三角形同步练习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1.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A,∠B,∠ACB是△ABC的内角B.∠BCD是与∠ACB相邻的外角C.∠A+∠BCD=180°D.△ABC的三条边分别是线段AB,BC,AC2.如图,在∠1、∠2、∠3和∠4这四个角中,属于△ABC外角的有()A.1个B.2个C.3个D.4个3.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①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②三角形按边分类可分为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和不等边三角形;③三角形的外角与和它相邻的内角互补;④三角形按角分类应分为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A.①②B.①③④C.③④D.①②④4.已知△ABC的一个外角为50°,则△ABC一定是( )A.锐角三角形B.钝角三角形C.直角三角形D.锐角或钝角三角形5.已知△ABC的周长为13 cm,AB与BC的长度之和为8 cm,AC与BC的长度之差为2 cm,那么这个三角形按边分类是( )A.不等边三角形B.等腰三角形C.等边三角形D.等腰直角三角形6.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①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②三角形按边分类可分为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和不等边三角形;③三角形的外角与和它相邻的内角互补;④三角形按角分类可分为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A.①②B.①③④C.③④D.①②④7.已知a、b、c是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且满足(a-b)·(b-c) ·(a-c)=0,则这个三角形是( )A.直角三角形B.等腰三角形C.等边三角形D.钝角三角形8.如果一条边是两个三角形的公共边,则称这两个三角形为“共边三角形”,图中以BC为公共边的“共边三角形”有( )A.3对B.4对C.5对D.6对9.已知△ABC的三边a,b,c满足(a-b)2+|b-c|=0,则△ABC的形状是()A.钝角三角形B.直角三角形C.等边三角形D.以上都不对三角形的中线、角平分线和高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1.如图,D、E分别是△ABC的边AC、BC的中点,那么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DE是△BCD的中线B.BD是△ABC的中线C.AD=DC,BE=EC D.AD=EC,DC=BE2.如图,已知P是△ABC的重心,连结AP并延长交BC于点D,若△ABC的面积为20,则△ADC的面积为()A.10 B.8 C.6 D.53.如图,AD是△ABC的中线,CE是△ACD的中线,DF是△CDE的中线,若△DEF的面积是2,那么△ABC的面积为( )A.12 B.14 C.16 D.184.如图,在△ABC中,∠B=67°,∠C=33°,AD是△ABC的角平分线,则∠CAD的度数为( )A.40° B.45° C.80° D.85°5. 如图所示,AD是△ABC的角平角线,AE是△ABD的角平分线,若∠BAC=80°,则∠EAD的度数是( )A.20°B.30°C.45°D.60°6.如图,在△ABC中,∠ABC和∠ACB的平分线交于点O,若∠BOC=120°,则∠A等于( )A.30°B.45 C.60°D.70°7.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三条高的交点恰是这个三角形的一个顶点,那么这个三角形是() A.锐角三角形 B.钝角三角形C.直角三角形D.等边三角形8.下列线段一定在三角形内部的是()①三角形的三条中线;②三角形的三条高;③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②③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三角形的角平分线是射线B.过三角形的顶点,且过对边中点的直线是三角形的中线C.直角三角形同一直角边上的中线、高及这条边所对的角的平分线中,高最短D.三角形的高、中线、角平分线一定在三角形的内部10. 如图,在△ABC中,AD是BC边上的高,AE,BF分别是∠BAC,∠ABC的平分线,∠BAC=50°,∠ABC=60°,则∠EAD+∠ACD=( )A.75° B.80° C.85° D.90°11.(6分) 已知AD为△ABC的中线,AB=5 cm,且△ACD的周长比△ABD的周长少2 cm,则AC的长度是多少?12.(8分)如图,AD是△ABC的角平分线,DE∥AB,DF∥AC,EF交AD于点O.请问:DO是∠EDF的角平分线吗?如果是,请给予证明;如果不是,请说明理由.13.(8分) 如图,已知AD是△ABC的边BC上的中线.(1)作出△ABD的边BD上的高;(2)若△ABD的面积为6,且BD边上的高为3,求BC的长.。

小学二年级三角形的认识练习题

小学二年级三角形的认识练习题

小学二年级三角形的认识练习题小学数学练习题:二年级三角形的认识一、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三角形的边数多于四边形的边数。

2. 一个三角形有且只有一个直角。

3. 一个等边三角形有三个等边和三个等角。

4. 一个等腰三角形有两个边相等。

5. 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

6. 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相等。

7. 一个锐角三角形的三个内角都小于90度。

8. 一个钝角三角形的一个角大于90度。

9. 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相等。

10. 一个等腰钝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相等。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个图形不是三角形?A. 正方形B. 矩形C. 五边形2. 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长度分别是3cm、4cm、5cm,那么它是哪种三角形?A. 直角三角形B. 锐角三角形C. 钝角三角形3. 以下哪个图形是等边三角形?A. ABCB. BCDC. CDE4. 已知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分别为60度和60度,则第三个角是?A. 60度B. 30度C. 90度5. 以下哪个图形是等腰三角形?A. DEFB. EFGC. FGH6. 在一个等腰三角形中,两个锐角的度数分别是?A. 45度B. 90度C. 60度7. 两条边长度相等的三角形是?A. 正方形B. 矩形C. 等腰三角形8. 以下哪个图形是直角三角形?A. GHIB. HIJC. IJK9. 一个钝角三角形的一个角大小是?A. 179度B. 90度C. 100度10. 在一个等边三角形中,每个角的度数是?A. 90度B. 60度C. 45度三、解答题(每题5分,共15分)1. 找一种方法证明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

2. 画一个立体图形,它的一个面是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

3. 说明一个等边三角形的特点,并给出一个例子。

试卷答案:一、判断题1. 对2. 错3. 对4. 对5. 对6. 对7. 对8. 对9. 对10. 对二、选择题1. A2. A3. A4. C5. A6. C7. C8. B9. B10. C三、解答题(略)祝你顺利完成练习!。

初中数学精品试题:认识三角形(二)

初中数学精品试题:认识三角形(二)

C B A (第6题) 1.1 认识三角形(二)A 组1.如图,CD ⊥AB ,则图中直角三角形有(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2.如图,在△ABC 中,∠B=60°,AD 是△ABC 的角平分线,∠DAC=31°,则∠C 的度数为( )A .58°B .60°C .62°D .92°3.在△ABC 中,D 为BC 上的一点,且S △ABD =S △ACD ,则AD 为△ABC 的( )A .高B .角平分线C .中线D .不能确定4.如图,在△ABC 中,BO ,CO 分别是∠ABC ,∠ACB 的平分线,∠A =50°,则∠BOC 等于( )A .110°B .115°C .120°D .130°5.下面四个图形中,线段BE 是△ABC 的高的图是( )A .B .C .D .6.如图,在△ABC 中,AB =5厘米,BC =3厘米,BM 为中线,则△ABM 与 △BCM 的周长之差是 厘米.★7.如图,在△ABC 中,点D 、E 、F 分别为BC 、AD 、CE 的中点.若S △BFC =1,则S △ABC = . 8.如图, 在△ABC 中, 请作图:①画出△ABC 的一条角平分线CD ;②画出△ABC 中AC 边上的中线BE ;③画出△ABC 中BC 边上的高AF .9.如图,在△ABC 中,AB=AC ,AC 边上的中线BD 将这个三角形的周长分为15cm 和6cm 两部分,求三角形三边的长。

(第1题) (第2题) (第4题) (第7题)B 组★10.如图,在△ABC 中,AB =AC ,P 是BC 边上任意一点,PF ⊥AB 于 点F ,PE ⊥AC 于点E ,BD 为△ABC 的高线,BD =8,求PF +PE 的值.11.如图,在△ABC 中,BO 、CO 分别是∠ABC 、∠ACB 的平分线.(1)若∠ABC=60°,∠ACB=50°,求∠BOC 的度数.(2)若∠A=60°,求∠BOC 的度数.(3)若∠A =α,求∠BOC 的度数(用α的代数式表示).★12.如图,在△ABC 中,E 为BC 上一点,EC =2BE ,D 为AC 的中点. 设△ABC ,△ADF ,△BEF 的面积分别为,,,BEF ADF ABC S S S △△△若12=ABC S △,则BEF ADF S S △△-=_______.★13.如图,在△ABC 中,AD 是BC 边上的高线,AE 是△ABC 的角平分线.若α=∠B ,)(βαβ<=∠C ,用含βα,的代数式表示∠EAD .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认识三角形1、三角形的定义:由3条不在同一直线上的线段,首尾依次相接组成的图形称为三形。

如右的图形就是一个三角形2、 三角形的各组成部分3.三角形表示:“△”来表示一个三角形,如上图中,此三角形可以表示为△ABC ,或△ACB 或△BAC 等等。

4、三角形的分类 1)按角分2)按边分5.三角形三边性质: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第三条边<两边之和试一试:1. △AB C 中,已知a =8,b =5,则c 为 ( ) A.c =3 B.c =13 C.c 可以是任意正实数 D.c 可以是大于3小于13的任意数值2. 下列长度的4根木条中,能与4cm 和9cm 长的2根木条首尾依次相接围成一个三角形的是( )A 、4cmB 、9cmC 、5cmD 、13cm3. 有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能构成三角形的是 ( ) A.1 cm 、2 cm 、3 cm B.1 cm 、4 cm 、2 cm C.2 cm 、3 cm 、4 cm D.6 cm 、2 cm 、3 cm4 、如图,以∠C 为内角的三角形有 和 在这两个三角形中,∠C 的对边分别为 和 5、等腰三角形的一边长为3㎝,另一边长是5㎝,则它的第三边长为6、三角形的三边长为3,a ,7,则a 的取值范围是 ;如果这个三角形中有两条边相等,那么它的周长是 ;7一个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2㎝和9㎝,第三边长是一个奇数,则第三边的长为___________,此三角形的周长为_________.8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两边分别为2.5和5,求这个三角形的周长。

9、画一个三角形,使它的三条边长分别为3 cm 、4 cm 、6 cm.三条重要线段;1、高的定义:在三角形中,从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所在的直线做垂线,顶点与垂足之间的线段称为三角形的高。

注:(1)三角形的高必为线段;(2)三角形的高必过顶点垂直于对边;(3)三角形有三条高。

2、三角形的角平分线1 、定义:在三角形中,一个内角的平分线与它的对边相交,这个角的顶点与交点间的线段称为三角形的角平分线。

2、注:(1)三角形的角平分线必为线段,而一个角的角平分线为一条射线;(2)三角形的角平分线必过顶点平分三角形的一内角;(3)三角形有三条角平分线。

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相较于一点,这点叫做三角形的内心3、三角形的中线1、定义:在三角形中,连结一个顶点与它对边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线。

2、注 1)三角形的中线必为线段;2)三角形的中线必平分对边;3)三角形有三条中线。

三角形的三条中线相较于一点,这点称为三角形的重心重心定理:三角形的三条中线交于一点,这点到顶点的距离是它到对边中点距离的2倍。

该点叫做三角形的重心。

外心定理:三角形的三边的垂直平分线交于一点。

该点叫做三角形的外心。

垂心定理:垂心:三角形的三条高交于一点。

该点叫做三角形的垂心。

内心定理:三角形的三内角平分线交于一点。

该点叫做三角形的内心。

旁心定理:三角形一内角平分线和另外两顶点处的外角平分线交于一点。

该点叫做三角形的旁心。

三角形有三个旁心。

三角形的重心、外心、垂心、内心、旁心称为三角形的五心。

它们都是三角形的重要相关点。

试一试:1 在△ABC中,AD 是角平分线,BE是中线,∠BAD=400,则∠CAD= ,若AC=6cm,则AE=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高都在三角形的内部B 直角三角形只有一条高C 三角形的三条至少有一条在三角形内D 钝角三角形的三条高均在三角形外3.下列各图中的AD 是△ABC 的高吗?若不是,画出正确图形。

4、 在△ABC 中,AD 是角平分线,BE 是中线,∠BAD=400,则 ∠CAD= ,若AC=6cm ,则AE= 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高都在三角形的内部B 、 直角三角形只有一条高C 、三角形的三条至少有一条在三角形内D 、钝角三角形的三条高均在三角形外6、ABC ∆的高为A D ,角平分线为A E ,中线为A F ,则把ABC ∆面积分成相等的两部分的线段是 。

7、如图,AD 、CE 分别是△ABC 的中线和高.若∠B=35°,BC=12cm,则BD=cm, ∠BCE=8、如图,AD 是△ABC 的外角平分线,∠B=∠C=40°,则∠EAC= °,9、∠DAC= °。

图中,直线AD 与直线BC 有怎样的位置关系?答: .你的根据是: .10.在△ABC ,AD 是角平分线,∠B=50°,∠C=70°,则∠ADC= 。

11.说出图中的阴影线的各三角形的面积(每一小正方形的边长为一个长度单位) 12.在△ABC 中,已知∠ABC=60°,∠ACB=50°,BE 是AC 上的高,CF 是AB 上的高,H 是BE 和CF 的交点。

求∠ABE 、∠ACF 和∠BHC 的度数。

AB CDE ED CBAABCD E(第4题图)三.例题精讲:例1. 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28cm ,有一边长为8cm ,则这个三角形的边长是多少?例2、如图,65A ∠=︒,30A B D ∠=︒,72A C B ∠=︒, 且C E 平分A C B ∠,求B E C ∠ 的度数。

例3.如图,CD 是∠ACB 的平分线,DE ∥BC ,∠B=700,∠ACB=500, 求∠EDC ,∠BDC 的度数。

认识三角形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现有两根铁条,它们的长分别是30cm 和50cm ,如果要做成一个三角形铁架,那么在下列四根铁条中应选取( )A .20cm 的铁条;B .30cm 的铁条;C .80cm 的铁条;D .90cm 的铁条. 2.以下列长度的线段为边,可以作一个三角形的是( ) A .5㎝、10㎝、15㎝; B .5㎝、10㎝、20㎝; C .10㎝、15㎝、20㎝; D .5㎝、20㎝、25㎝.3.已知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是3,8,x ;若x 的值为偶数,则x 的值有( ) A.6个; B.5个; C.4个; D.3个.4.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三条高的交点恰是三角形的一个顶点,那么这个三角形的形状是( )A.锐角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 D.等腰三角形.AB CD E AEDCB5.三角形的角平分线是( )A.射线; B.直线; C.线段; D.线段或射线. 二、填空题6.等腰三角形的两条边长分别为3cm 和4cm ,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 cm .2.三角形的两边分别为4和5,第三边为,则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3.在△ABC 中,AB=9,BC=2,并且AC 为奇数,那么△ABC 的周长是_______.4.△ABC 中,∠A=∠B=∠C ,则三个内角分别为___________.5.一个三角形最多有__________个直角:有________个锐角;有_________个钝角. 6.在△ABC 中,∠A -∠B=15°,∠C=75°,则∠A=__________,∠B=__________.7.如图,∠A =80°,∠2=130°,则∠1=____度8.等腰三角形的两条边长分别为4cm 和9cm ,则第三边长为9.已知,如图,已知AD 、AE 分别是△ABC 的中线,高线,且AB =5cm ,AC =3cm ;则△ABD 和△ADC 的周长之差等于 cm ;△ABD 与△ACD 的面积关系是 . 10.用一根长为15cm 的细铁丝围成一个三角形,其三边的长(单位:cm )分别为整数a 、b 、c ,且a>b>c ,(1)请写出一组符合上述条件的a 、b 、c 的值 ; (2)a 最大可取 ,c 最小可取 .11.如图在△ABC 中,,D 是∠ACB 与∠ABC 的角平分线的交点,BD 的延长线交AC 于E ,且∠EDC=50°,求∠A 的度数.ABD E C 第9题图12.如图所示,AB⊥BC,DC⊥BC,若∠DBC=45°,∠A=70°,求∠D,∠AED,∠BFE的度数.全等三角形一、课标要求(学习本章节需要达到的目的)1、了解全等形及全等三角形的概念;2、掌握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体会通过三角形的平移、翻折和旋转,图形变换的保形性3、掌握一般三角形全等的四种判定方法和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会运用三角形全等解决日常生活中问题;4、会画角平分线,了解角平分线的性质和判定方法二、知识疏理1、三角形全等的有关概念和性质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图形叫做全等形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做全等三角形.互相重合的顶点叫做对应顶点,互相重合的边叫做对应边,互相重合的角叫做对应角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2、一般三角形全等的判定(1)边角边公理(SAS):有两边和它们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角边角公理(ASA):有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3)角角边公理(AAS):有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4)边边边公理(SSS):有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3、直角三角形全等的特殊判定方法斜边直角边公理(HL):有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注意:判定直角三角形全等也可以用SAS,ASA,AAS,SSS。

4、角的平分线的定义、性质和判定定理定义:把一个角分成两个相等的角的射线叫做角的平分线性质: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两边的距离相等判定:到一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CBEBCCAF三、典型例题解析 例1 如图,ABCDEB ∆≅∆,AB=DE, E ABC ∠=∠,则C ∠的对应角为 ,BC 的对应边为 。

例2 如图,ABCEFC ∆≅∆,且CF=3cm ,064EFC ∠=,则BC= cm, B ∠= .例3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 B.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C.若两个三角形全等且有公共顶点,则公共顶点就是它们的对应顶点D.若两个三角形全等,则对应边所对的角是对应角例4 在ABC ∆中,AB=AC,D 是BC 边上的中点,连接(1)求证:ABC ADC ∆≅∆;(2)求证:ADC ∠=ADB ∠090=.例5 如图,在ABC ∆中,090C∠=,AM 平分CAB ∠,CM=20cm ,那么M 到AB 的距离是 cm.例6 如图所示,已知AC 平分BAD ∠,EBC ∠=CDF ∠,求证:AF例7 已知:如图,在ABC ∆中,AB=BC, ABC ∠090=,F 为AB 延长线上一点,点E在BC 上,BE=BF ,连接AE 、EF 和CF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