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公务员考录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合集下载

我国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问题及对策分析

我国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问题及对策分析

我国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问题及对策分析公务员的录用对于国家和公共部门都是至关重要的。

公务员的质量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公务员录用时的严格把关。

因此,公务员录用制度是我国公务员制度的重要内容也是核心内容。

但是,我国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在很大程度上还不完善,存在许多问题,为此,针对我国公务员录用制度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相关对策的分析。

首先阐述我国公务员考试录用的现状,进而分析我国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中存在问题的具体原因,最后提出改进我国公务员录用制度的相关对策建议。

标签: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对策1我国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现状1.1公务员考试分为中央和地方两种形式国家公务员考试是指:中央、国家机关以及中央国家行政机关派驻机构、垂直管理系统所属机构录用机关工作人员和国家公务员的考试。

地方的公务员考试是指:地方各级党政机关,社团等为招录机关工作人员和国家公务员而组织进行的各级地方性考试。

中央和地方考试各自单独进行,不存在任何从属关系,考试可以根据考生自身情况来选择报考的政府机关,考生也可以同时报考中央和地方的适合自己的政府部门,互相不会影响,也不会牵制。

中央公务员考试和地方考试性质一样,都属于招录考试,考生根据自己所报考的职位按时参加国考或省考。

考试通过了笔试,体检,面试之后,就可以被录取为自己之前所报职位的任职人员。

1.2考试流程(1)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第一,需要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第二,需满足年龄要求。

一般要求18周岁以上,35周岁以下。

但是对于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可以放宽到40周岁。

第三,需要遵纪守法,拥护我国宪法。

第四,个人需要有良好的品行。

第五,身體条件良好,可以履行相应工作的职责。

第六,工作能力符合职位的相应要求。

第七,无特殊要求的,至低需要具备大专以上文化程度。

第八,符合职位要求的其他任职资格要求。

(2)基本报考流程。

首先,查看各地人事考试网发布的考试公告、职位表。

其次,根据职位表的要求选定自身满足任职资格条件的职位,比如:学历,专业,基层工作经验等。

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建议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我国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建议一、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存在的问题1 立法层面上存在的问题首先,我国公务员法规目前还不完善,对公务员录用的程序、方法等的规定都比较宽泛,在现实操作中经常根据实际调整,加上中国法治观念还没有真正形成,传统的人情观念根深蒂固,地方政府对公务员法规的遵守和执行情况还有待检查。

其次,中国自2006年正式实施《公务员法》以来,社会现实发生了很大变化,《公务员法》某些方面已经不再适用,但是我国立法机关一直没有对《公务员法》进行完善,这也造成了法律和现实之间的差距,降低了公务员法规的可操作性。

2 考试技术方面存在的问题我国公务员考试技术的科学性不足。

首先,考试主要采用的手段是笔试和面试笔试和面试能够考察的方面有限,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考生的综合素质,对于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反映有限,而且也不能很好的考察其思想品德,而这些对于成为一名优秀的公务员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

其次,考试的内容过于庞杂且不是很合理。

公务员考试中,经常出现偏题、怪题,而且重记忆,轻理解,轻应用。

这就导致考试的分辨力不高,无法真正选拨出优秀人才,选拔出的有很大一部分是擅长考试、擅长死记硬背的书呆子。

再次,考试成本过高。

由于报考公务员的人数很多,每年公务员考试中花费的人力、物力、财力极其庞大,而且公务员考试中,一半以上的人是“陪考”,这些人在公务员考试中花费的财力精力最终打水漂,大大加大了就业成本,不利于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

西方国家在考试技术上比中国先进,普遍采用分级考试的方法,而且考察手段多样,除笔试、面试以外,还普遍采用情景模拟、心理测验、笔迹辨析等辅助方法。

中国在这方面应该多多借鉴西方国家的经验。

3 录用方面存在的问题首先,考试录用的适用范围窄。

我国目前公务员考录的适用范围只限于担任主任科员以下非领导职务的公务员,而担任领导职务或副处级以上非领导职务的公务员可以采用调任或交流的办法,不必通过考试。

我国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析_王星

我国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析_王星

部分 , 是我国政治体制 改革系统工程中的一个子系统 离 开了系统的 整体联动 , 单靠公务 员考试录用制度本身的孤军深入 会 因基本的 、 直 接 的外部条件的缺位而无法达到预期成效
得在考试 、选 拔 、任用和人事记录方面搞虚伪的或不正当的陈述 、记 录、 证明、 评 分 、裁决或报 告 。 考试 机关人 员或其他工作人员不得妨碍
整体素质 , 从而 大大提高面试的信度和效度 , 能更好地 体现公平 公正
公开原则 , 是对择优录取的极大便利 。
三 建立更祈机制 , 逐步实现公务员队伍的年枉化
用 的现象较突 出 , 从而 影响了录用 考试的科学性 , 使考试的区分功能
受到削弱 。 其次 , 录用考试制度 的模式不够稳定 。 考录制度推 行以来 , 没有 形成规 范化 、科学化的成 型模 式 , 政策变化不定 , 给考生带来不便 , 也 不利于考 录制度的发展和取信于 民 。
实施 。 第三 , 技术支 持系统 。 我 国 目 前还 没有设置专 门的 、 权威性 的公
是 由组织部 门和任免机关来决定 , 造成定职权 与任职 权分离 , 结果是
职数限额经常突破 , 达不到任职资格条件的人被视为特殊而破格提
拔 , 这就 为买官卖官提供了条件 。 由此可见 , 只有健全相关法 律 , 严格
执法 , 才能使公务员选拔任用机制按 照预期的轨道正常运行 。 没有监 督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 , 这在当今世 界己经成为被人们普遍认可的公
理 。
二 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技术层面的缺失
首先 , 公 务员录用 考试的科学性存在不足 。 考试的科学性是考试 录用制度的生命线 , 是择优录用 , 保障考录工作更加公正的基本前提 。 但 目前这方 面还存在着 较突出的问题 。 一是考试手段比较单一 , 录用 考试的主要手段是笔试和 面试 , 对 国外普遍采用的情景模拟 、 心 理测

我国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存在问题研究

我国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存在问题研究

我国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存在问题研究公务员考试是我国公共管理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选拔优秀人才、保障政府公信力的重要手段。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我们也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一些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存在的问题。

本文将就此展开探讨。

一、公务员考试中竞争程度过高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快速增长,公务员的需求量也在快速上升。

而一些高薪、高福利和稳定的公务员职位也成为了许多人意向的首选,这就导致了公务员考试竞争程度越来越高的问题。

比如,每年的国家公务员考试,往往会出现几十人竞争一个职位的情况,尤其是在一些一线城市、省会城市和区县的行政机关,更是需要经过层层考试和筛选才能录用。

这种情况下,一些考生为了能够顺利通过公务员考试,不仅要付出大量的精力和时间,还需要投入大量的经济成本来进行培训和准备。

这导致了一些优秀人才因为无法承受培训和专业准备的成本而错失了录用机会。

同时,也给了一些不法机构和个人以经济上的利益,诱导和鼓励考生走偏门、作弊等不端行为。

因此,公务员考试中竞争程度过高的问题,需要探寻更加公平、公正的考试制度。

二、公务员考试中缺少多元化的选拔方式在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中,笔试和面试是主要的选拔方式,而且笔试往往占据了重要的部分,这就导致了笔试成绩好的考生往往可以轻松通过面试,而面试成绩好而笔试成绩不够好的考生则会失去录用机会。

但是,事实上有些人的实际能力未必与笔试的成绩相符,他们因为各种原因未能在一时之间充分发挥出来,而作为一个公务员,实际应具备的不仅仅是单纯的书本能力,更需要具备实际操作能力、综合素质以及诚信等方面的考核。

因此,我们可以考虑加强口试、实操、职业测评等多种方式的考核,通过多元化的选拔方式来真实的反映出候选人的综合素质。

同时,也可以适时开展考察培训生活,考查其在面对社会热点问题时的思维模式是否公正、科学。

三、公务员考试中招录的缺陷在公务员考试中,有些地区会因为缺乏优秀的人才而采用“包打听”的方式进行招聘,即一些部门和领导通过网络、熟人等渠道了解到人才的具体情况,从而实现与其联系,并在考试中作出照顾。

我国公务员录考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我国公务员录考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学新 界 人/
家 公 务 员 的 录 用 考 试 ,由 国 务 院 人 事
部 门 负 责 组 织 。 地 方 各 级 国 家 行 政 机 民 政 府 人 事 部 组 织 。 因 此 ,我 国 公 务
住 宿 费 用 以 及 所 购 买 的 资 料 费 用 也 不 在 对 国家 各级 公务员 的考 试录 用 中 , 是 一 个 大 数 目 ,这 样 下 来 , 考 试 所 承 对 某 一 职 位 的 报 考 条 件 往 往 是 由 用 人 境 比 较 贫 寒 的 考 生 来 说 ,较 高 的 考 试 中 的 不 正 之 风 开 了方 便 之 门 。 这 样 一 费 用 可 能 使 他 们 无 力 承 担 而 丧 失 考 试 来 ,把 大 多 数 本 来 有 资 格 报 考 这 个 职
不 认 可 ,考 生 参 加 公 务 员 考 试 所 获 得 法 进 人 公 务 员 队 伍 ,这 给 用 人 单 位 带 试 卷 、人 员 组 织 费 用 以 外 的 所 剩 资 金 的 成 绩 , 只 能 作 为 被 招 考 单 位 是 否 录 来 麻 烦 — — 有 能 力 的 人 用 不 到 , 新 手 的 使用 。这样 ,从 某种 程 度上来 看 , 用 的 一 个 标 准 ,如 果 考 试 结 束 没 有 被 又 不 能 马 上 用 。 考 得 好 的 人 ,不 一 定 各 级 招 录 机 构 如 同 一 个 牟 取 利 益 的 机
员 录 考 制 度 目 前 依 然 是 多 头 组 织 、 多 头 管 理 , 公 务 员 考 试 分 散 化 ,没 有 形
成全国统一的公务员录考格局 。 2 1 中央 和 国 家 机 关 与 各 省 、 自 .. 2 治 区 、 直 辖 市 的 考 试 时 间 、 内 容 不 一 致

我国公务员考录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公务员考录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47思想政治教育2020年第2期总第207期No.2. 2020Sum 207一、我国公务员考录制度的实践状况及成效(一)我国公务员考录制度流程逐渐完善一是国家公务员考试的竞争是公平的,在公开考试中,以考试成绩为依据,确定其优势和劣势,择优录取。

二是坚持了品德和才能相统一原则,在公务员的招聘中,应该从品德和才能两方面去衡量应试者,不应该对他们持有偏见。

三是坚持了按职位选人原则,公务员职位应该根据工作性质,确定职位的要求,以确定申请人是否适合这份工作。

次外,我国公务员考试录用的程序已经基本完备,有了特定的工作流程,包括发布招考公告、报名并对报名者实行资格审查、笔试、面试、考核与体检、公示拟录用人员名册、对新招人员进行试用等几个环节[1]。

通过不断的实践,我国的公务员考录测试水平和管理水平日趋完善,在考录过程中也重视提高测试和管理水平,以此来保证考录工作规范化运行,把人才进入的关口把好。

(二)我国公务员考录制度的形态日趋健全我国公务员在考录制度过程中开始打破地域界限和身份界限,给符合条件的报考人员提供公平竞争的机会,在以前的考录制度中只有少量国家分配的中专毕业生和军队转业干部才能进入机关,并且报考的条件也有限制,这种地域、身份以及一些相关的政策对于公务员考录制度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原则的实现带来极大影响[2]。

自考录制度实施以来,我国在打破地域、身份界限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并使公务员考录制度取得了全方位的进步。

二、我国公务员考录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我国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通过不断的实践与探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从科学的角度去看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一)制度体系不够完善一是制度本身不完善,虽然我国的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经过实践取得了可贵的经验,但许多工作还处在探索时期,组织管理的规律还不清晰。

经验不丰富,个体环节还缺少具体的比较规范的要求。

二是管理体制不健全。

我国公务员招生机构缺乏权威性,并且职位偏低,权力交叉。

公务员考核制度的弊端及对策

公务员考核制度的弊端及对策

公务员考核制度的弊端及对策篇一:国家公务员考核制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目录1、我国公务员考核制度概述:2、当前我国公务员考核中的问题:2.1、考录制度存在问题2. 2激励机制存在问题2.3公务员监督机制存在问题2.4考核内容缺乏量化指标,难以保证考核结果准确2.5考核中流于形式和极端民主化的现象同时并存,影响着公务员考核制的健康发展。

2.6考核结果等次偏少,而且不重视考核信息的反馈,致使公务员考核的激励作用得不到应有的发挥。

3、解决当前我国公务员考核制度的应对措施:3.1、改进考录制3.2、完善激励机制3.3、建立健全监督机制3.4、要提高认识,加强公务员考核的制度化建设3.5、考核标准要合适,要尽量具体化、数量化3.6、提高考核的功用,充分发挥激励竞争机制在考核中的作用4.、参考文献:摘要公务员考核制度是公务员制度的重要内容之一,自从公务员制度建立以来,我国的公务员考核制度建设有了明显进步,但还不够完善,在考核制度的设计方面依然存在一些问题。

本文主要分析了当前我国公务员考核制度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解决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就我国现阶段公务员的考核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加以分析、从中得出考核中出现不公平现象形成的原因,以及杜绝公务员考核制度中不公平现象的发生,应采取的对策与措施。

关键词:国家公务员制度;问题;对策;考核;制度化一、我国公务员考核制度概述公务员的考核在各国的称谓不一,有的称考评、考绩、鉴定,有的称绩效评估、工作评价等,但考核的内容和作用大致相同。

在我国,公务员考核是指国家主管机关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对公务员的工作表现和工作实绩进行考察的行政组织活动。

它是公务员制度的重要内容,是评价和激励公务员的重要途径,是提高公务员整体素质和行政效率的重要手段。

通过严格的考核, 主管机关可以全面了解公务员的政治表现、工作能力、文化专业知识和工作实绩, 从而为公务员的奖惩、培训及晋级增资等提供科学依据, 使这些工作科学、合理、公平, 做到知人善任、适才适位, 以充分调动公务员的工作积极性, 建立一支稳定、廉洁、高效的公务员队伍。

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oc

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oc

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摘要】目前,由于我国公务员考录制度起步比较晚,缺乏经验的积累,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考录工作的各个环节都暴露出了诸多的问题。

考试固化、监督缺失、考试机制不健全等等这些问题的出现不仅阻碍了公务员的发展,也不利于公务员考录的公平和效率。

本文将从目前公务员考录制度中出现的问题入手,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设性意见,希望对我国公务员考录工作有所启发。

【关键词】公务员考录制度;问题;对策一、我国公务员考录制的基本概述(一)我国的公务员考录制度根据我国《公务员法》的相关规定,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是指:国家行政机关依据有关法律和法规的规定,按照一定的标准和程序,采用公开竞争性的考试方法、严格考察、择优录取、选拔在国家行政机关中担任主任科员以下非领导职务的公务员制度。

[1]公务员考录制度是我国公务员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主要标志,它的建立和完善对于我国国家机关选拨优秀人才、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提高行政效率和管理服务水平、以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当前我国公务员考录制度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一)公务员的报名资格设置问题公务员报名资格通俗的说就是考生报名的门槛,这个门槛怎么设置,关系到公务员考试录用的有效性和公平性。

由于我国公务员报考条件往往是由用人单位来设定的,这也就为公务员考录中的问题埋下了隐患。

在这种情况下,资格的设定往往根据用人单位的需要,而这种设定很有可能违反平等原则,从而导致资格设定不科学。

[2]资格的设定甚至会为利益所左右,“因人设岗”,从而为私设定资格的现象也时有发生。

有对报名资格做出严格界定,给予了地方重设资格的权利,也就有了很大的随意性,很多招录单位也不能正确的认识各类限制条件,尤其是对于专业和学历。

(二)考试内容的科学性问题目前,面试主要测试考生的综合分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应变能力、计划、组织、协调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不够重视考生的价值取向和思想道德素质,面试测评的内容不够全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公务员考录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陈俊超西南科技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1209班【摘要】本文首先对我国公务员考录制度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总结出“公考热”的五大特点:考生数量庞大、报考岗位冷热不均、高学历人才涌入、出现公考专业户现象、衍生培训产业链等,并具体分析了“公考热”所产生的原因;点出了“公考热”背后所隐藏的四大问题:高素质人才热衷“公考”不利于社会发展、盲目从众导致年轻人缺乏职业规划、年轻人一味求稳丧失进取之心、与“公考”相关的培训行业乱象丛生;最后从打破“铁饭碗”、灵活设定工资福利标准、实行分类管理、完善考录机制四个方面提出了解决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字】公考热隐藏的问题解决的对策建议Study on the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the civil service examination system in ChinaAbstract】:Firstly the status of the civil service examination system in our country is analyzed, summed up the "five characteristics of public exam fever": a huge number of candidates, apply for the post of uneven, highly educated talent influx, appear male test specialist phenomenon, derived training industry chain, and analyzes causes of the public exam fever ""; points out the "four big problems hidden behind the public exam fever": high-quality talent keen "public examination" is not conducive to social development, blind conformity lead young people lack of occupation planning, young people a taste of stability loss of morale, and "public examination" related training industry chaos; finally from breaking "a secure job", flexible setting of wages and welfare standards, classified management, perfecting the examination mechanism four aspects and put forward some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keyword】:public exam fever;The hidden problems;The Countermeasures目录引言 (1)一、我国公务员考录制度现状分析 (1)(一)呈现出的主要特点 (1)1.考生数量庞大 (1)2.报考岗位冷热不均 (1)3.高学历人才大量涌入 (1)4.出现了“公考专业户” (2)5.衍生出培训产业链 (2)(二)“公考热”产生的原因分析 (2)1.就业形势严峻 (2)2.社会期望值高 (2)3.机会均等 (2)4.舆论带动 (3)二、“公考热”背后所隐藏的问题 (3)(一)高素质人才热衷“公考”不利于社会发展 (3)1.造成人才浪费 (3)2.造成成本浪费 (3)(二)盲目从众导致年轻人缺乏职业规划 (3)(三)年轻人一味求稳丧失进取之心 (4)(四)与“公考”相关的培训行业乱象丛生 (4)三、解决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5)(一)要彻底打破公务员队伍“能进不能出”的传统 (5)(二)要彻底改变“吃大锅饭”的传统 (6)(三)要建立各归其位、各司其职的良性管理体制 (6)(四)要完善现有考录机制 (7)结论 (8)参考文献 (9)致谢 (10)引言目前,国际上普遍认同英国是世界上最早实行公务员考录制度的国家,以1870年6月4日英政府颁布的正式确立公开竞争考试制度的枢密令为标志。

然而,事实上我国早在隋朝大业元年(605年)就已开始推行科举考试,这其实可以视为公务员考录制度的前身,比西方早1200多年。

虽然我们在公务员考录制度上有着悠久的历史,但显然,相比于现今世界各国的公务员考录制度,我们并没有明显的优越性,甚至在公平性、择优性、实用性等方面存在许多的不足。

本文试通过分析我国当前公务员考录制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改进的想法。

一、我国公务员考录制度现状分析1994年,人事部依据《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颁布《国家公务员录用暂行规定》,正式建立起“凡进必考”的公务员考录制度。

2006年又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进行了修订和完善,使公务员考试录用工作进入法制化、规范化轨道。

近年来,“公考大军”不断壮大,“公考热”话题逐渐成为社会热点话题。

(一)主要呈现出以下特点:1、考生数量庞大。

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考试录用公务员,以下简称为“国考”)计划招录1.9万余人,报名审查合格人数为152万人,平均每个岗位有77人竞争;2014年广东省公务员考试(以下简称为广东“省考”),计划招录10637人,报名人数25.8万人,考录比约为24.3:1;2014年深圳市计划招考聘任制公务员(以下简称为深圳“市考”)786名,报名人数近5万人,考录比为63:1。

尽管近年来,政府在有意识地调控缓解“公考热”,引导广大优秀人才投身到社会企业,为推进社会发展发挥出更大的作用,但显然效果并不明显,“公考热”甚至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2、报考岗位冷热不均。

2014年“国考”中,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民族理论政策研究室招录2人,最终有14384人报名,竞争比为7192:1;而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等106个职位却无人报名或无人通过资格审查。

2014年深圳“市考”中,纪委科员职位拟招聘1人,1376人报名,成为最热职位;而金融发展服务办公室主任科员职位出现无人报考的情况。

3、“高学历”人才大量涌入。

目前全国各级的公务员招考,普遍要求为本科以上。

如2014年的广东“省考”,计划招录10637人,本科、本科以上、研究生这三类人员的招录人数为8398人,占总招录人数的79%。

而学历“限下不限上”,大量博士研究生、海外留学生也加入到“公考大军”。

4、出现了“公考专业户”。

在“公考大军”中,有这样一批人,他们频繁参加国家至各级地方的公务员考试,甚至一到“公考季”就要往返各地去参加考试,被称为“公考专业户”。

其中很大一部分是被所学专业牵制,比如公安专业,毕业包分配制度取消后,这类专业的毕业生必须通过考试才能进入公务员队伍,而除了考警察当公务员外,在就业上似乎也没有更好的选择。

除此之外,法学、政治与行政学,以及其他一些针对性较强的专业学科的毕业生都存在类似情况。

5、衍生出培训产业链。

随着“公考热”的火爆,与之相关的各类培训机构也应运而生。

由于考试竞争激烈,考生不得不使尽浑身解数,从报辅导班、买参考书,到置装、做发型包装自己,从而衍生出了一条包括图书、服装、食宿、培训在内的完整产业链。

公务员考试培训市场的这块蛋糕究竟有多大?我们无从考究。

但每逢“公考季”,培训市场异常火爆,来自社会培训机构的“万元包过培训班”、“名师授课”、“专家命题”、“内部资料”等各类宣传花样百出,乱象丛生。

(二)“公考热”产生的原因分析人们形容“公考热”为“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这一点都不为过。

其主要原因有:1、就业形势严峻。

2013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达到699万,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季”;而2014年更是多达727万人,成为“更难就业季”。

随着高校的扩招,就业形势一年比一年严峻,不少人都把报考公务员当作就业的最佳途径,甚至唯一的出路。

2、社会期望值高。

一是职业稳定,公务员是“铁饭碗”,收入稳定,压力又小,工作环境也相对优越;二是工作体面,在当今的社会背景下,公务员的隐形身份地位很高,具有一般大众所默认的“呼风唤雨”的影响力,一般情况下“当官的”也备受尊重;三是福利待遇好,时至今日,公务员依然享受最优厚的社会福利保障,而面向各层次人群的社会福利保障体系依然不够健全。

3、机会均等。

公务员考录制度实行“凡进必考”以来,考试录用制度不断规范,逐步体现公平、公正、公开,尽管近年来不断有地方被曝出“招考猫腻”、“萝卜招聘”等违规现象,但总体来说,公务员考试为人们提供了平等竞争的机会,这种制度也吸引了更多人去报考公务员。

4、舆论带动。

有些人本意并没有毕业后要去当公务员的想法,但“公考”话题为近年来的热门话题,一到“公考季”,社会舆论铺天盖地的讨论、各类培训机构层出不穷的宣传,受身边“公考”人员的影响,加上就业形势的严峻,很多人也由此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加入了“公考大军”,甚至一发不可收拾。

二、“公考热”背后所隐藏的问题(一)高素质人才热衷“公考”不利于社会发展。

1、造成人才浪费。

在如今的公务员队伍中,很多本科生、研究生在普通的工作岗位从事着日常性、服务性的事物,如窗口服务、文件处理等等,做着高中生、大专生也能做的平常工作。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埃德蒙•菲尔普斯曾针对中国的“公考热”表示:“很多受教育程度良好的年轻人,都挤着想去做公务员,这是一种严重的浪费”。

2、造成成本浪费。

一是时间成本,大批毕业生一毕业就积极备考,频繁参加各地考试,甚至在家庭的支持下,干脆成为“公考专业户”,一门心思扑在“公考”上,浪费了大量时间。

二是机会成本,年轻人本该在人生规划上有更多的选择,而“公考热”使他们丧失了更多的可能性。

从社会的角度而言,本该在实体经济或社会事业中创造价值与财富的精英阶层,一股脑地拥向公职服务部门,悖逆了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的基本法则,公共利益最大化就成了问题。

这是“社会发育不全,市场化程度不高,改革力度不够的反映”。

(二)盲目从众导致年轻人缺乏职业规划在“公考热”的舆论带动下,许多应届毕业生将“公考”作为就业第一选择甚至唯一选择,封锁了人生道路上其他的可能性。

如果能根据个人所长、兴趣爱好、性格特点等综合因素进行合理的职业规划,其人生也许会有更多的可能性,也更有利于社会的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