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学生写作能力培养论文

合集下载

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写作能力论文

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写作能力论文

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写作能力是学生语文能力的综合运用的具体表现,是判断语文教学水平和学生语文能力的主要标准,现在中学生的写作能力有很多不令人满意的地方:素材缺乏、内容空洞、情感缺乏、层次不清、条理不强,不能给人一气呵成之感。

这都充分暴露了目前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了改变这种学生怕写、老师怕教的现状,近年来我一直在教学中探索,改变突破口。

下面,我结合我的教学实践,浅淡一下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一、选择学生自己命题,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

目前,在各级各类的语文考试中,命题作文出现的频率很少了。

特别是近几年,几乎是“活题作文”的天下,针对此种现状,培养学生的命题能力,可真是迫在眉梢。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的学习,将会扼杀学生对学习的欲望。

学生的兴趣可以使整个教学过程积极化,使学生具有高昂的求知欲,产生丰富的想象力。

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保持学生对写作的兴趣,把命题作为突破口,进行学生命题、学生作文的探索。

首先要有步骤地将各种文体的命题方法进行指导,然后在教学课堂内利用简短的时间,开展命题比赛活动,规定学生在一定时间内,出好一组作文题,看谁的命题多,命题好,赛后选出最佳文题供全班同学写作训练用,可谓集思广益。

例如:在一次议论文的写作训练中,我给学生提出了下列要求:在十五分钟内,请每位同学联系当前的社会规律或自己的生活实践,拟出一道议论文题,形式不拘。

结果,学生的情绪高涨,出题速度快得令我意外,少则三五题,多则近十题,有的文题还确实有价值。

如:①有的学生说“反正升学无望,混个毕业证了事。

”请就此话发表见解,以《析“混”》为话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议论文。

②社会上有人说:“生多少孩子有什么关系,反正我养得起。

”你认为这种说法对吗?请以《生多生少有何关系》为话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议论文。

③有人说:“天大地大不如钱大,爹亲娘亲不如钱亲”请你以《娘亲不如钱亲吗》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议论文。

浅谈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

浅谈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

浅谈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在现代教育中被赋予了极高的重要性。

写作是一项综合性的能力,不仅与语言表达能力有关,还与思维逻辑、创造力和综合分析能力密切相关。

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有助于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学习能力。

本文将浅谈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

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需要从语言基础的培养开始。

学生需要有一定的词汇量和语法知识作为写作的基础。

这就要求学校和老师注重词汇和语法的教学,建立系统完善的语言基础知识体系。

教师可以通过讲解、练习和作业等方式,帮助学生加强对词汇和语法的掌握。

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逻辑和组织能力。

写作需要有条理和逻辑,能够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思路。

为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和逻辑思考,培养他们的思辨和分析能力。

教师还可以教授写作结构和写作技巧,如段落结构、引言和结尾写作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组织文章内容。

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还需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欲望。

写作是一种创作性活动,需要学生有自己的思考和创新。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富有启发性的写作题目,引导学生进行写作创作。

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多读书、多写作,培养他们对写作的兴趣和热情。

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需要注重实践和反馈。

写作是一种实践性的活动,只有通过实践才能提高写作能力。

教师应该给予学生足够的写作机会,可以是课堂写作,也可以是课外写作。

教师还应该对学生的写作进行及时的反馈和指导,帮助他们发现问题并加以改进。

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需要从语言基础的培养开始,注重培养思维逻辑和组织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欲望,并通过实践和反馈来提高写作水平。

这样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学习能力。

浅谈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

浅谈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

浅谈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写作是一项重要的语言能力,对于学生来说,良好的写作能力不仅可以帮助他们在学术上获得成功,还可以提高他们在社会生活中的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许多学生在写作方面存在着各种问题,如语言表达能力不足、逻辑思维能力薄弱等。

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阅读、写作技巧和写作实践三个方面探讨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

一、阅读对写作能力的培养阅读是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途径。

通过大量的阅读,学生可以积累丰富的词汇和表达方式,了解不同的写作风格和结构,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阅读还可以拓展学生的视野,增加知识储备,丰富思想内涵,这对于写作素材的积累和写作观点的丰富都具有积极的作用。

教师在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时,应该引导学生多读好书,培养阅读兴趣,拓展阅读范围,让学生从阅读中感受到写作的魅力,从而提高写作能力。

写作技巧的培养是学生写作能力培养的关键。

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语言基础,包括词汇量和语法结构。

教师应该注重语言基础的培养,让学生掌握正确的语言表达方式和写作技巧。

学生还需要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结构化表达能力。

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和结构化表达能力,让学生能够清晰、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思想。

学生还需要学会运用修辞手法和修辞语言,提高文章的表达力和说服力。

教师在写作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技巧,让学生能够驾驭不同的写作形式和风格,提高文章的质量。

写作实践是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

通过大量的写作实践,学生可以巩固语言知识,提高写作技能,培养写作习惯,提高写作自信心。

教师在写作教学中应该注重写作实践,引导学生多写好文章,多总结好经验,多展示好作品。

教师还可以通过写作指导、写作训练、写作评价等方式帮助学生提高写作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提高和进步。

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需要从阅读、写作技巧和写作实践三个方面进行全面的培养。

教师在写作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基础和逻辑思维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技巧和表达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习惯和写作自信心,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如何培养学生写作能力论文

如何培养学生写作能力论文

如何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摘要: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

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本文结合教学实践,探索作文教学的方法,教学生会积累写作素材,消除学生写作畏难情绪,从而提高其写作能力。

关键词:学生;写作能力;培养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16-152-02宋代朱熹说:“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

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

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心实感。

”那么,如何做才能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从而提高其写作能力呢?笔者认为要培养中学生的写作能力,教师必须根据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从教学方法上对学生进行引导和培养,主要有以下几条途径:一、启发诱导,培养兴趣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兴趣即热爱,人往往对自己感兴趣的事做起来格外卖力。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是学生探求知识的原动力,也是创作的精神源泉,可见,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对于点燃学生创新的火花至关重要。

所以,教师一定要想方设法,激发学生写作的欲望与兴趣。

例如,激励学生多阅读,多写随笔。

中学生都有自我表现和被肯定的需要,无形对学生的写作兴趣有促进作用,将学生的作品张贴上墙,这样可以吸引大批的文学爱好者,为他们喜欢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也可以在写游记类文章时,先引导学生进行实地旅游参观,这样学生写作的兴趣也会更浓,并且有东西可写,不断的激励和表扬,对学生的成绩进行肯定,使他们长期乐于写作。

二、感悟生活,积累素材达尔文说:“我既没有突出的理解能力,也没有过人的机智,只是在觉察那些稍纵即逝的事物,并对其进行精确观察的能力上我可能在众人之上。

”作文源于生活,无材可写的根源是不善于观察。

培养学生的学术论文写作能力

培养学生的学术论文写作能力

培养学生的学术论文写作能力学术论文写作是大学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培养学生的学术论文写作能力对其日后的学术研究和职业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如何培养学生的学术论文写作能力以及其重要性进行探讨。

一、培养学生学术论文写作能力的重要性学术论文写作能力是大学生必备的核心能力之一。

首先,学术论文写作是学术研究的重要成果之一,对于学术界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其次,培养学生学术论文写作能力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思辨能力。

此外,学术论文写作还是培养学生科研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的有效途径。

二、培养学生学术论文写作能力的策略1. 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批判性思维是学术论文写作能力的基础。

学生需要具备分析问题、搜集、整理和评估信息的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课堂教学、研讨会、阅读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批判性思考,并给予及时的反馈和指导。

2. 提供写作指导和范例为了培养学生的学术论文写作能力,教师可以提供写作指导和范例。

可以通过任课教师、学术辅导员、学习中心等渠道提供针对性的写作指导,指导学生掌握学术论文写作的基本结构、语言风格和逻辑性。

同时,提供优秀学术论文的范例,让学生学习并模仿。

3. 注重实践和反馈学术论文写作能力的培养需要实践和反馈的过程。

学生应该有机会进行实践,如通过参与科研项目、学术会议和论文志愿者等方式积累写作经验。

同时,教师和同行专家应该给予学生及时的反馈和指导,帮助他们发现问题并加以改进。

4. 培养团队合作能力学术论文写作往往需要团队合作,因此培养学生团队合作能力也是重要的一步。

学生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讨论、分工合作、互相学习和互相检查,从而提高学术论文的质量和效率。

5. 培养文献检索和引用能力学术论文的写作需要学生具备良好的文献检索和引用能力。

教师可以教授学生如何使用学术数据库、图书馆资源等进行文献检索并掌握合适的引用方式。

同时也要加强学生对学术诚信和知识产权的认识。

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写作能力培养论文

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写作能力培养论文

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摘要: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

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

写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语文教学的难点。

关键词:小学语文写作能力培养小学作文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难点。

是小学语文教师感到十分棘手头痛的课题。

也是小学生最不愿意完成的功课。

传统的语文教学往往是从小学中年级开始进入作文教学。

其实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就开始重视作文教学了。

从学说完整通顺的一句话到书写句式的造句都是作文入门的开端。

然而小学生的语文功底差。

观察能力低。

更没有组织和驾驭语言能力,作文时经常是下笔无话可写。

或者是茶壶煮饺子——有话吐不出。

即使是东凑西拼勉强完成一篇习作。

也是内容空洞。

条理分不清,或者是词不表意。

马头牛嘴对不上。

让教师无法修改,苦不堪言。

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呢?笔者就自身的教学经验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培养小学生的写作兴趣兴趣,是学习的一种内在动力,学生对写作有了兴趣,才会有写作文的自觉性和心理动力。

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的核心因素,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兴趣,学习便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勤奋的探索,执着的追求。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也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精神状态下,绕有兴趣地学习,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是小学作文教学的第一步,也是作文教学成功的向导。

那该如何去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呢?虽然培养学生写作兴趣的途径有很多,但我认为通过鼓励与赞美,培养他们的写作兴趣,是极为简单而有效的一种方法。

对于小学生来说,鼓励与赞美非常重要,特别是在作文讲评课上,针对于写得好的习作,我们可以给予高度的赞美。

而对于写得一般甚至更差的习作,我们不能投其以冷漠的目光,一棒打死人。

而应该用老师那种特有的理解去鼓励他们:“你能行、加油”!一句极为普通的话就会让他们感动得落泪,让他们觉得自己的写作能力虽然还不行,但至少老师对他们还是认可的,所以就有了那种“下次我还要写”的决心。

学生写作能力培养论文

学生写作能力培养论文

浅议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摘要:诗圣杜甫在说起自己的写作经验时曾经说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要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绝对离不开阅读的积累。

毛主席在谈论写作的源泉时也提到过生活是写作的主要来源。

因此,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对于生活的细心观察和体味也是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方面。

本文从这些方面入手,初步讨论对于中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作文;能力;创新意识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19—0072—01小学生对于“写作”的认识没有系统的了解,很多人认为,写作就是“垒汉字”,由于这种思想的引导,很多学生的作文就好像是白水煮白菜,没有丝毫的兴味。

而且由于初中阶段学生的阅读积累不够,平时对于生活也缺少敏锐的观察,因此,作文素材单一,水平提升也比较困难。

但是,作文是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方面,作文的水平可以体现学生的整体语文素养和知识水平,因此,在初中阶段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

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我认为中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可以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学习日记,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生活其实写文章可以很简单,就是将自己观察到的生活用自己的语言写出来即可。

但是,如何观察生活,怎样发现生活中的与众不同就是当前初中学生普遍欠缺的一个方面。

一直以来,为了培养学生对于生活的观察我们都会让学生养成记日记的习惯。

但是,收效甚微。

学生依旧不能把握生活观察的技巧,写作依旧没有提升。

这不是写日记本身没有效果,而是教师缺少对于学生日记的“管理”技巧。

很多学生的日记说白了就是“急就章”。

等到老师要检查了才匆匆的东拼西凑,自然谈不上什么生活的敏锐观察了。

因此,提升日记的写作质量是培养学生观察生活能力和积累写作素材的一个关键。

其实让学生写日记主要要培养学生写作日记的兴趣。

学生不喜欢写日记一般是不知道自己该写什么,该怎么写,因此将这个活动视为浪费时间的行为。

为了改善学生的这个观点,教师在布置日记的时候可以给予学生一定的指导。

全方位培养学生写作能力论文

全方位培养学生写作能力论文

全方位培养学生写作能力【摘要】写作是一种综合性很强的智力活动,一个人知识范围大小,认识水平高低,思维品质优劣,以及观察能力、阅读能力、想象能力、创造能力、表达能力都直接或间接地决定他的作文水平的高低。

【关键词】观察能力,阅读能力,想象能力,创造能力【abstract】writing is an integrated, strong intellectual activity, a person of knowledge, high and low levels of awareness and thought quality merits, and observation skills, reading skills, imagination, creativity and expression ability is directly or indirectly determine level of his compositions.【key words】observation ability,reading ability,imagination ability,creative ability作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

对于相当一部分学生来说,写作文不算是一件容易的事,写出好的作文更难。

写作是一种综合性很强的智力活动,一个人知识范围大小,认识水平高低,思维品质优劣,以及观察能力、阅读能力、想象能力、创造能力、表达能力都直接或间接地决定他的作文水平的高低。

中学生作文能力能否优化,有赖于观察、阅读、想象、创造、表达以及从属能力等作文结构能力的协调发展和全面提高。

1.观察能力是基础观察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是作文成功的起跑线。

鲁迅先生说过:“写作时第一需要观察。

”观察能力是指学生借助感觉器官感知生活、体验生活、认识生活并觉察事物特征的能力。

在作文的能力结构中,有了观察能力,就有了作文的心理准备,就有了写作的前提和条件,反之,就失去了写作能力的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中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
摘要:写作是语文教学要培养的四项能力中最高级层次。

古今中外许多著名的政治家、科学家、文学家、军事家等,都具备较强的写作能力,他们通过著述传播自己的主张与理念。

现在,我们要培养现代高素质人才,写作是其必备素质之一。

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必须加强写作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语文;写作;能力;培养;方法
作文既是语文教学的重点,更是最大的难点,长期以来一直困扰着中学语文教学。

在实施新课改的伟大进程中,仍然是我们务必重点要突破的首要课题。

许多教师试图寻找一条捷径,能快速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但都事倍功半。

因为,作文教学没有捷径可走,只能遵循客观规律,要脚踏实地地从点滴培养,逐步提高。

急功近利实乃南辕北辙。

一、培养写作能力必须先从语言上下功夫
高尔基曾说:“文学就是用语言来创造形象、典型和性格,用语言来反映现实事件、自然景象和思维过程。

”“文学的第一个要素是语言。

”人类是先有语言,然后才产生文字的。

很难相信一个语言都不通的人能写出好文章来。

由于文学语言具有形象性,能再现客观现实的生活面貌,创造艺术形象,从而使读者留下关于事物或人物的清晰的印象。

文学语言也和一般语言一样,要求对事物反映得准确,而且要比之一般的语言还要反映得更鲜明、更生动。

优美的文学语言大都具有鲜明而生动的形象性。

现实生活中人们的语言,
原是根据各自的生活经历、文化修养,主要是根据各自的性格特点而具有各自的口吻腔调的,于是作品中人物的语言也要求个性化,就是要求能通过他自己的口吻腔调以表现出他个人的性格特点。

只有熟练掌握了现实生活中的语言特点,才能根据你自己作品的需要叙事、描写和刻画人物形象,使他们更加贴近生活,你的作品也就鲜活起来了。

要使语言准确、合理、生动,必须掌握大量的语言知识。

所谓语言知识,是指语言学知识,具体说,就是指语音知识、词汇知识、语法知识。

词汇丰富了,在作文时我们就有所选择,才能用最准确、最贴切的词来叙述和描写,才能更具体的刻画人物,读者才能更准确地领会你写的文章,而不至于产生歧义,使你的文章能和读者更好的交流;语法通了,你写起文章来才会流畅,得心应手。

二、培养写作能力必须开阔视野,积累素材
写好文章,素材是关键。

所谓文学反映社会生活,是指作者进行的创作总得根据一定的社会生活。

这一定的社会生活供作者创作时选择采用,是创作的原始材料,就是素材。

要想写好文章必须积累大量的素材,因为文学作品的真实就来自于社会生活。

我们写的文章是要人看的,要与人交流的,要想引起读者的共鸣,就得是读者熟悉的人和事物,这样读者读起来才会感到亲切。

怎样积累素材呢?这个问题一直是中学生写作的一个难点,也是他们面临的一个难题。

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只有一个,就是要细心观察生活。

文学来源于生活,脱离了生活,文学就没了土壤,就会枯竭而死。

有的
同学一提到写作,脑袋就疼,不知从何处下手,一点东西也写不出来。

究其原因,就是写作的准备工作没做好,你没有积累素材怎么能写出好的文章来?自然手忙脚乱不知所措。

遇到这种情况要静下心来,不要急于去写,根据你要写的题目,认真地去观察生活,观察好了再回来写,这样不就有东西可写了吗?当然,这只能应一时之急,要想解决根本问题,还得长期坚持观察生活,积累大量的写作素材,才能写出好文章,言之有物,写作时就能如探囊取物一样容易了。

三、培养写作能力必须发展学生的思维
文章主题的确立、题材的选择、观点的提炼、表达方式的运用均决定于思维。

那些流传千古的作品都是作者科学思维的高度结晶。

是他们经过了选择、取舍、裁剪,看出了它的意义,准备进一步加工改造形成艺术形象的,这就要求作者有正确的思想观点,能真正把握有意义的题材,能深刻地发掘题材的意义。

在具体作品中,题材本身的意义和作者的思想感情总是在不同方式上结合着的,这就形成作品的意义或者说是作品的思想性,其中最根本的意义就是主题或称为题旨。

主题本是从题材中来的,同时也是作者通过题材所表现出来的主要思想确立的。

高尔基曾说:“主题是从作者的经验中产生,由生活暗示给他的一种思想,可是它蓄积在它的印象里还未形成,当它要求用形象来体现时,它会在作者心中唤起一种欲望——赋予它一个形式。

”文章主题的确立要靠思想来完成,有什么样的思想就有什么样的主题。

这就要求中学生注重自己的思想教
育,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这样,你的文章才会是积极的、上进的、文明的、有益于人类进步的。

四、培养写作能力必须加强阅读训练
阅读的目的是积累知识、开阔视野、借鉴别人提升自己的过程,因此,要提高中学生的写作素质,阅读是关键一环。

文学欣赏是一种艺术的认识,它要从形象的感知开始。

而在阅读文学作品时,读者首先接触的是作品的语言,先要了解语言,才能把握作品的艺术形象。

文学的语言,都是有形象性的。

而语言的形象性都能诉之于想象,也即诉之于形象思维,所以,文学的语言能使读者“瞻言而见貌”,也就是在想象中见到它所描写的形象。

想象的形象也是具体感性的,好像目有所见,耳有所闻,留在脑子里的印象几乎和视觉的或听觉的形象是一样的。

文学作品的形象,由于不受时间和空间、主观和客观等条件的限制,有时不是那么一目了然。

如果一个作品根本没有形象,它就缺乏艺术的基本特征,从而也不能成为艺术欣赏的对象。

反之,一个作品所描写的形象若是具体、鲜明而生动,读者的想象便会在脑子里形成清晰的印象,获得一定的感受,由此进入了欣赏过程。

如我们在读《青春之歌》这部小说时,一开始就在脑子里产生了林道静这个女主人公的印象,好像看到了一个全身穿着白衣,脸色也带苍白的少女,寂寞地坐在火车厢的一个角落里,也就不知不觉地感到有点异样。

这样的对于形象的感受,是艺术认识时初步的心理活动,也是文学欣赏的出发点。

在欣赏过程中,读者既获得艺术享受,又受到思想教育;既开阔了视野,又学
到了大量的知识。

总之,写作能力的提升,乃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我们必须使学生明白此项能力对终生发展的意义,养成勤于写习的习惯,拿起笔来勤写多练,反复修改,做到熟能生巧。

写作无捷径,勤练乃坦途。

(作者单位::辽宁省本溪市第三高级中学 1170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