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麦养猪业现状考察
丹麦畜牧业发展介绍

丹麦畜牧业发展介绍丹麦是传统的农业国家,以作物种植、家畜饲养为主。
几百年以来,农业一直是丹麦的主要产业,虽然从事农业的人口持续的下降,农业在丹麦的社会里仍然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畜牧业在丹麦农业中占主导地位,产值约占农业总产值的3/4。
丹麦是畜牧业强国,在世界上以其专业化、机械化、规模化和高效率著称,特别是劳动生产率居世界前列(饲养1万头生猪平均仅需3个劳动力),素有“欧洲食厨”之称。
畜牧业又以养猪为主,产值占畜牧业的40%。
因此,专业化养猪是丹麦畜牧业的重中之重。
丹麦作为世界猪肉的四大产地之一,占有世界市场17%的份额。
丹麦养猪业是世界公认的“高科技产业”,基因生物技术、电脑自动控制系统等在生猪业中得到广泛应用,在猪群疾病控制、饲养管理、遗传育种等养殖管理技术方面世界领先。
丹麦的畜牧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1、养猪业和猪肉生产业丹麦号称“猪肉王国”,专业化养猪十分发达,历来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猪肉输出国之一。
丹麦是一个仅536万人口的国家,但猪肉产量次于中国、美国、德国、西班牙、法国、巴西等大国,位居世界第七,而出口量世界第一,在国际市场上具有强劲的竞争力。
最近几年,丹麦一直是世界最大的猪肉出口国。
1994年,丹麦的猪肉出口突破了77万吨,一举超过荷兰,成为世界猪肉出口第一大国;近几年里,猪肉出口维持在70万吨以上,创汇维持在22到23亿美元的水平,继续在欧盟和在世界上高居首位。
丹麦猪肉出口的主要对象是欧盟国家,占64%左右。
1/3的猪肉出口到欧盟以外的地方。
丹麦的猪肉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1.83%左右,占世界猪肉出口总额的23%。
据丹麦统计局统计,丹麦全国养猪场数量逐年减少, 2001年降为14387个。
其中,生猪出栏量超过1万头的农场有136个。
2001年生猪存栏数为1261万头;生猪屠宰量为2091万头;生产猪肉183.75万吨,其中85%供出口,出口额达288.9亿丹麦克朗(约合34.81亿美元),占丹麦出口总额的7%,占农产品出口的54%。
丹麦畜牧业产业化考察报告

属 海洋性 温带 阔叶林气候 , 月份 平均气 温 为 0℃左 一
右 , 月份 为 1 七 6℃, 降水 量为 6 0 0 年 0  ̄8 0mm, 年 全 日照 1 0 。丹 麦全 国人 口 5 0万 , 民约 占总 人 0h 7 8 农 口的 3 全 国 分 1 %, 4郡 、 7 2 5个 县和 格 陵兰 、 罗 群 法
3 丹麦 畜牧 业基 本情 况
丹 麦畜牧 业 产 值 中养猪 业占 5.%、乳 牛业 占 37
3 .%、 牛 业 占 1 .%, 余 为 养 貂 、 马 和 家 禽 45 肉 18 其 养
丹麦大体上介 于北纬 5 o 5。 间, 4到 8之 位于 欧洲 北
部 波 罗的海 至北海 的 出 口处 , 是西欧 、 欧 陆上 的交 北 通枢 纽, 被人们称 为“ 西北 欧桥梁 ” 。领土 由 日德 兰半
期 间共 参观 考 察 了丹 麦 农理会 、丹 育 公 司及所 属种
猪场 、丹 农种子 公 司及所 属科 研 实验 室 、种 子试 验 田 、 农种 子公 司直 属最 大 的种子 精选 加 工厂 、 丹 乳制
总产值 的 比重高 达 6 %,畜产 品 出 口额 占农 产 品出 6
口总额 的 7 %,农 场 主 的收 入 中 7 %来 自畜牧 业 , 8 7 2 %来 自种植 业 ,种植谷物 主要 是为 畜牧业 服务 , 3 年
济 的重 要 组成 部分 , 别 是 自 1 特 9世纪 以来 , 麦 曾 丹
是 欧 洲著 名 的谷 物 生产 国和供 应 国 , 欧 洲粮 仓 ” 有“ 之称 。1 纪 8 代 开始 , 9世 0年 由于 美 国、 拿 大和 阿 加
运作 模式 和 管理理 念 , 应丹 麦英 贤公 司方 面 的邀请 ,
丹麦养殖业发展概述及启示

的1. 6 %。两个合作社年屠宰生猪占 6
丹 麦 出栏 生 猪 的 9 .%。在 屠 宰设 40
间 ,地 理位 置独 特 。如今 的丹 麦是 工农 业 发达 的资本 主 义 国家 ,全 国
一
备方面,早在6 年前 ,丹麦屠宰合 0 作社就联合成立 了一家公司(F ) SK, 专 门从事屠宰设备的开发和研究 。
我 国签订双边检疫补充条款
的 国家 ,我 国 于 20 年 1 09 1
猪 育种在 世界上 的领 先地
月开始允许从丹麦引集
3 个丹麦 ;二是畜牧业产值占农业 总产值的9 %。在畜牧业产值 中 , 0
养猪业 占4 %,牛奶业 占2%,肉 0 6
▲图2 没有围墙的核心种猪场。 兰、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一流
丹 麦养 猪业 和猪 肉产 业 的平稳
常州康乐农牧有限公司、重庆六九 种猪育种公司 、安徽大 自然种猪育 种公 司、天津惠康农牧有限公司 、 广州力智农业有 限公司等企业委托 代 理从 丹麦进 口种猪 ,组织 了 l 3 位企业老总、技术场长于 2 1 年 1 00
月2 2日至 2 5日前 往丹 麦 挑选 种 月
、
猪 肉出 口世界 第一 ,长 白
目前,该公 司的软硬件设备不但能
满足丹麦屠宰厂需求 ,还销往世界
各地 ,包括 中 国。 二 、风 力发 电世 界 第一 。清洁 能源风 机 制造 技术 占领 全球研 发制
高点
种猪 世界 闻名 丹 麦 全 国母 猪 存 栏 数 为 110 1 万 头 , 全 年 至 少 屠 宰 250万 头 0 猪 ,年 产猪 肉 12 8 吨 ,年 人均 5. 万 2
@ 圈
骨裹养殖韭发展概述及庭示
丹麦、法国养猪业考察报告

正实现 了变废 为宝、 化害 为利 , 经济效 益 、 生态 效益 和社会效益显著 。对 当前 “ 五水共治 ” 和2 0 1 4年实 现养猪排 泄物 的生态与持续管理 ,促进畜牧业可持 续发展 都具有现 实和长远 的借鉴作用 。 ( 2 ) 调研发现 , 松州畜牧专业合作社养猪排 泄物 生物转化利用 的 3 种生态模式还有诸多方面需要完
2 5 0 1 O O )
2 0 1 4年 3月 2 0 . 一 3 0日参加 了由山东畜牧业协 会和华育 ( 上海) 畜牧 科技有 限公司共 同组织 的欧洲 猪业考察, 主要考 察了丹麦和法 国的种猪核心场 、 人 工授精站、屠 宰加工场及猪场粪污处理工艺 。现将 考察学 习情况报告如下 。 1 丹 麦养猪 业考察 纪要 3月 2 1日考 察 了丹麦 猪业研 究 中心 , T r i n e V i g T a ms t o r f 就研 究中心 的整 体情况给大家 做 了详细介 绍 。丹麦育种 体系最初 是养猪户 自己发起成 立 的, 并不是政 府组织 的, 种猪研 究 中心 是一个 云集专 家 的组织 , 涉及生猪 的品种及遗传育种 、 营养及 繁殖 、 生产体系及环控科技、疾病 防治等各个环节 。丹麦 猪业研 究中心董事会 由 1 2个生猪 产业链 中的代表 组成 , 这l 2 个成 员包括种猪核心场 、 扩繁场 、 商 品猪 场及屠宰场的代表, 由他们 决定丹麦生猪育种方 向 与发 展 , 如育种 结 构 ( 核 心群 及种猪 数 量) 、 育种 目
学, 2 0 0 1 , 2 9 ( 3 ) : 3 7 3 — 3 7 4 , 3 8 9 .
( 1 ) 调 研表 明 , 松 州 畜牧专 业合 作 社等 3个 单 ( 文中沼液、 沼渣、 有机肥成分由松阳县农产 品质量 位采用 养猪排泄物 生物 转化利用 的 3种 生态模式 , 检验测试中心检测提供 ; 本文得到浙江大学动物科学学
丹麦养猪业持续稳定发展的动力

1丹麦养猪业概况
位 于 北 欧 的丹 麦 王 国 面积 4 . k 2 口 5 0 。依 靠 先 3万 m , 人 3万
丹麦养猪和屠宰联合会 名 : 丹麦熏 肉和肉制品委员会) 是 养猪业唯一专业化的农民 自助协会组织。该会承担着种猪育种 、 生猪饲养 、 屠宰 、 市场 营销 、 检疫防疫 、 猪舍建设 、 动物福利等各方 面的协调和组织实施_作 。下设有肉品研究所 , 1 二 开发猪肉新产品
了 25 4 0头 曾祖代 和 4 0 0头祖 代 种 猪 , 展 交 叉 繁 殖 , 30 开 以兰 德
”-# + - -“ ”+ 一+ 一+ 一 + “+ 一 十 一+ 一+ 十 一+ 一—卜 “ 十 一— — 一。—f — 卜 — 十一 十 。 一‘ 。 —_ —卜 十 十 卜 ’
一
8 6 一
@围 牧一 禽 学 轱占 丹麦养牾业持续稳定发展的动力
张明峰
( 甘肃 省平 凉市农 业科 学研 究所 , 肃 武威 7 4 O】 甘 4(( ))
摘 要 : 麦养猪 业在 激烈 的 市场 竞争 中不 断发展 、 丹 长盛 不 衰 , 动 力就在 于其成 熟 的育种技 术 、 根本 高效 的产 业体 系 完善 的 体化 服务 、 高素质 的 养殖人 员 、 的 生产技 术 , 其养 猪 业在 产供 销一 体化 、 学饲 养 、 作组 织 、 品安 全 、 创新 致使 科 合 食 咨询 服
究 和推 广 。邮 箱 :5 3 9 q .o 9 52 4 @ qc m 02
+ ・ ・ + 一+ + _-4 一+ - < ” + ”+ *+ ”+ 一+ 一+ + ・+ *+ + 一 + 一+ ・ ・ - + ”+ “+ 一+
作者简介 : 张明峰 ( 6 ) 高 畜牧师 , 1 2 男, 级  ̄ 9 主要从 事农林牧应用技术研 该公司在全国建立 了 4 个核心群种猪场和 12个扩繁场 , 3 6 饲养
丹麦突破母猪年产仔数

产 仔数 、非生 产性 天数 以及仔 猪 出
生 率等 方面。 丹麦 的养 猪工业 已经 采用 了完全 不 同的方法 , 即通过 延
去 1 年 中, 国家 养猪 委员 会提 出的 记录显示 ,到2 0 年9 0 0 4 月为止的1 个 2 育 种计 划 已经成 功地 提 高 了窝产仔 月中 ,每 头 母猪 平 均 提供 断奶 仔 猪 数 35 窝( .头/ 见图 1。这 为 实现每头 3 .头 。 这 一数 据 是从 每 窝产 活 仔 ) 05 母猪年 产3 头 仔猪 的 目标供 了可能。 1 .Z 、 断 奶仔 猪 1 .头 以及母 猪 0 4o ' 25
1 2
( ( 养猪 进展》 中文版2 0 年,第1 06 期
维普资讯
头的限制
后 备母 猪是 从专 门的繁 育 Ch ita s n e rsi n mi d 的 者 那 里 购 买 , 根 据 日龄 初 产母 猪 的 平均 哺 而不是 体重 决定价 格。 同 乳 期 为3 天, 这 与 2 时 每 头 后 备 母 猪 保 证 至 整 个 猪 群 的 平 均 少有 1 对 乳 头 。 最 初 的 值一 一 不超 过2 天 3 5
活仔1 .头,平均泌乳期为2 天。 31 9 和 其他大 多数丹 麦生产者 一样 , 亨 里克 已经 采 用 了新 的管 理方法 来 使 他 的母 猪 的遗传 潜 力最 大化 。他
专门化的后备母猪培育
丹麦 日德 兰半 岛上 阿尔博 格市 认 为 ,在 后备 母 猪初 产 之前 ,应 该 附近的C r t nmid Mut i 是 保证 其足 够 成熟 。这 一点是 最 为重 hii s n e sa lse it
尽 管绝 大多数 的仔猪 断奶后 会 仔猪 数 比较 恒 定, 同时确 保仔 猪达
丹麦养猪育种新动态

根据 20 0 4年对外 已销售种猪 80 0 计算 , 0 头 在 周边地 区已逐步形 成 了一个 3 万 头规模 I 系商 品 0 I 猪群 。I系猪 内外应用 面总计达 年产 6 万头规模 。 I 0 4 . 猪 人工授精 站 对 罗牛 山配套 I系猪 的推 .4 2 I 广起着配套 和促进作用 。 5 小结与讨论 51 罗牛 山配套 I 系猪是从 2 纪 9 . I 0世 0年代 后期 由国外 及台湾 引进 的种猪 ( 种 ) , 猪 中 经过调查 和观 察筛选 出的丹 系杜 洛克 、 台系杜洛 克为父系 终端父 本, 丹系长 白与丹系大 白 、 加系大 白正反交为母本组 成 的多种模式新 一代杜长大 、 杜大长综 合杂交 繁育 体 系。在热带高温高湿气候环境下 .以一般规模化 猪场生产用饲料饲养 ,6 — 6 10 15日龄达 10k 体重 . 0 g 日增 重 8Og 右 ; 0 左 胴体瘦 肉率稳 定 。 平均在 6 % 8 6 %, 9 肉色红亮 , 系水力强 , 未见 P E肉 ; 系长大母 S 母 猪与杜洛克配套产活仔数 l 以上 0头 比之过去的杜 长大在多项性能上有显著的改进和提高 。 。 5 2 世 纪末 。 国各种 配套繁育 体系猪的生产性 . 0 2 各 能较高 , 源于各 品种 原种猪经过选 育各 种性状 不断 提高和升 级 。以我国不 同时期引进的大 白猪胴体瘦 肉率为例 ,0世纪 6 2 0年代 到 7 0年代初从英 国引进 的大 白猪瘦 肉率 为 5 %。0年代从美 国引进 的大 白 7 8 猪瘦 肉率为 6 %左 右 ,0年代 引进 的英 、 、 、 0 9 加 丹 美 等 系大 白猪 的瘦 肉率跃升 到 6 % 7 %( 6 0 我国标准 ) 。 同一 品种地域 之间 的性状 差距缩小 , 表现均衡快 速
丹麦现代养猪业考察报告

丹麦现代养猪业考察报告四川省畜牧食品局赴丹麦、挪威考察团1.丹麦畜牧业概况丹麦位于波罗的海和北海之间,国土面积4.3万平方公里,人口550万,是工农业发达的北欧国家。
2009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6.3万美元,世界排名第五位。
丹麦农业和畜牧业在世界上以其专业化、机械化、规模化和高效率著称,特别是劳动生产率居世界前列。
全国现有耕地271万公顷,从业人员12万,占总人口的2%。
每年创造的农业总值可以养活3个丹麦,生产的农产品2/3用于出口,农产品出口额占丹麦全部货物出口额的13%,素有“欧洲食厨”和“猪肉王国”之称。
丹麦高度发达的农业以畜牧业为主。
2009年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90%左右,畜牧业产值中养猪业占40%、奶牛业占26%、肉牛业占15~20%,丹麦农业人口收入的77%来自畜牧业。
丹麦是世界公认的“养猪王国”。
2009年全国有养猪场5819个,出栏生猪2740万头,屠宰加工生猪2500万头、出口活猪200多万头,猪肉产量152万吨,人均占有量280千克。
猪肉产量次于中国、美国、德国、西班牙、法国、巴西等大国,位居世界第七。
尽管猪肉产量仅占全世界的1.8%,但却是世界上最大的猪肉出口国,猪肉出口量占全球猪肉贸易总量的30%,年创汇33亿美元,出口量位居世界第一。
猪肉产量的80%出口到欧盟和日本、美国、中国等。
在出口的产品中,充分考虑各国居民的消费习惯,里脊肉主要出口到日本、猪排主要出口到美国,内脏、头、蹄等出口到中国市场。
2.丹麦现代生猪养殖业的主要特点2.1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水平高丹麦2009年出栏生猪2740万头,而整个国家却只有550万人口,平均每人要出栏5头猪。
丹麦生猪出栏量持续增长,猪场数量逐年有所减少。
20多年来,生猪出栏量翻了一番,但养猪户数从1984年的52172户减少到2009年的5819户;1989年出栏200头以下的猪场有21256个,到2009年减少到986个;1989年出栏5000~10000头的猪场有140个,到2009年增加到923个,实现了规模化经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丹麦养猪业现状考察应丹麦绿带公司(Green Belt Demark)和挪威康斯堡(Kongsberg)市政厅的邀请,2010年9月9日—18日,以四川省畜牧食品局杨昌明局长为团长的考察团一行6人对丹麦和挪威两国的现代畜牧业情况进行了为期10天的访问考察。
考察团先后与丹麦农业和食品委员会(The Danish Agriculture & Food Council)、丹麦丹育国际(DanBred International)生猪育种公司、挪威康斯堡市(Kongsberg)市政厅进行了深入交流,实地考察观摩了丹麦绿带(Green Belt)、丹育国际和丹麦索拉旺(Solvang)种猪场。
对丹麦的生猪生产情况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所见所闻所思,受益匪浅。
一、丹麦畜牧业概况丹麦位于波罗的海和北海之间,国土面积4.3万平方公里,人口550万,是工农业发达的北欧国家。
2009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6.3万美元,世界排名第五位。
丹麦农业和畜牧业在世界上以其专业化、机械化、规模化和高效率著称,特别是劳动生产率居世界前列。
全国现有耕地271万公顷,从业人员12万,占总人口的2%。
每年创造的农业总值可以养活3个丹麦,生产的农产品2/3用于出口,农产品出口额占丹麦全部货物出口额的13%,素有“欧洲食厨”和“猪肉王国”之称。
丹麦高度发达的农业以畜牧业为主。
2009年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90%左右,畜牧业产值中养猪业占40%、奶牛业占26%、肉牛业占15~20%,丹麦农业人口收入的77%来自畜牧业。
丹麦是世界公认的“养猪王国”。
2009年全国有养猪场5819个,出栏生猪2740万头,屠宰加工生猪2500万头、出口活猪200多万头,猪肉产量152万吨,人均占有量280千克。
猪肉产量次于中国、美国、德国、西班牙、法国、巴西等大国,位居世界第七。
尽管猪肉产量仅占世界的1.8%,但却是世界上最大的猪肉出口国,猪肉出口量占全球猪肉贸易总量的30%,年创汇33亿美元,出口量位居世界第一。
猪肉产量的80%出口到欧盟和日本、美国、中国等。
在出口的产品中,充分考虑各国居民的消费习惯,里脊肉主要出口到日本、猪排主要出口到美国,内脏、头、蹄等出口到中国市场。
二、丹麦现代生猪养殖业的主要特点(一)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水平高。
丹麦2009年出栏生猪2740万头,而整个国家却只有550万人口,平均每人要出栏5头猪。
丹麦生猪出栏量持续增长,猪场数量逐年有所减少。
20多年来,生猪出栏量翻了一番,但养猪户数从1984年的52172户减少到2009年的5819户;1989年出栏200头以下的猪场有21256个,到2009年减少到986个;1989年出栏5000-10000头的猪场有140个,到2009年增加到923个,实现了规模化经营。
同时,丹麦最大的合作组织——农业和食品委员会中,设立了养猪、食品安全与疫病、食品研究、环境能源、行业政策与营销等7个职能部门,分别负责相关事务。
此外,各猪场按自身条件进行分工,在丹麦的5819个猪场中,有种猪场547个、商品猪场2185个、自繁自养场3087个,实现了专业化,确保了高效生产。
在生产管理中,充分利用现代设施,饲喂全部实现自动化。
猪每天的进食量由计算机控制,根据不同生长期定时、定量喂养,实现了标准化。
饲养一千头肉猪,仅需0.3个劳动力。
良好的饲料条件和先进的设施设备,不仅保证了极高的生产性能,而且大幅度提高了生产效率。
我们考察的存栏纯种猪500头的索拉旺种猪场,圈舍标准,设施先进,饲养规范,环境优良,猪群健康,未发生国内猪场常见的喘气病等,仅雇佣5个工人,年均利润在600万元左右。
(二)良种繁育体系健全,生产性能高。
丹麦十分重视猪种的选育和改良,经过100多年的种猪育种系统科学培育,培育出了瘦肉型猪种长白猪,又名“兰德瑞斯”,是丹麦国宝、世界良种猪之一。
全国建立起了高效的三级良种繁育体系,共有72个核心群参与种猪选育。
第一级核心群存栏长白、大白和杜洛克母猪8600头;第二级种猪繁殖群存栏长白和大白母猪46000头;第三级生产群存栏种猪约100万头。
90-95%母猪采用人工授精的方法,配种的精液全部经过性能测定站测定的种公猪统一提供。
养猪企业普遍饲养良种猪群,母猪年提供断奶成活仔猪数全国平均达25头以上,肉猪平均日增重达900克以上,饲料报酬2.43,胴体瘦肉率在60%以上,肉猪达110千克体重在160日龄以下。
据介绍,在“丹育”公司的5家500—1200头基础母猪的顶级种猪场中,母猪年提供的断奶成活仔猪数达31—33头。
(三)高度重视动物防疫检疫,严格饲料管理。
丹麦建立了完善的兽医系统,包括控制系统、报告制度、应急计划、疑似病例、演习、监测方案等。
自1997年以来,所有通过Padborg and Roedby 边境的卡车都要被清洗和消毒,丹麦境外的访问者对农场的访问必须在到达丹麦48小时后进行,进入猪场前必须全身沐浴清洗消毒,从内到外着猪场统一提供的工作服,带进猪场的相机等也进行严格消毒。
目前,丹麦基本消灭了各种危害生猪健康的传染性疾病,如口蹄疫、典型非洲猪瘟、猪水泡病、伪狂犬病、病毒性脑炎、脊髓灰质炎、结核病和旋毛虫病等。
丹麦国家食品和兽医管理局每月公布各类动物的“I、II”类疫情。
养猪行业也非常重视检疫和防疫工作,极力消灭各种重大动物疫病和人畜共患病,确保了猪群的健康安全,有效控制了疫病的发生,母猪产仔率和仔猪成活率居世界领先水平。
丹麦法律严格禁止在饲料中使用催长剂、荷尔蒙等生长激素。
丹麦农业和食品委员会下属的生猪生产部,承担猪饲料营养的综合研究,通过配合饲料配方的研究和对饲料成份的检测分析,为养猪的农民提供技术咨询和指导,以不断提高生产水平,取得最佳经济效益。
(四)健全食品安全的法制和监管体系。
食品安全是当今食品工业成功与否的关键,丹麦的猪肉生产行业实行了一系列质量保证措施,保证其产品达到世界上最高的卫生标准。
在屡次欧洲各地的食品卫生事件中,均未波及到丹麦。
其关键在于丹麦拥有健全的保障食品安全的法制和高效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
自1996年以来,丹麦从立法、行政管理等方面逐步理顺了食品链上的各个环节的管理和监控,形成了有可追溯性、健全的食品生产、流通监管体系。
该体系有以下几个特点:1)法律法规健全;2)行政监管体制责任明确;3)卫生检疫等食品安全的执法管理实行全国统一的垂直管理体系;4)行业组织的自律对确保食品安全和质量起到了重要作用;5)具有世界一流技术和管理水平的丹麦科王(DANISH CROWN)和STEFF HOUL-BERG两个屠宰合作社年屠宰生猪占全国出栏生猪的94%,是欧洲最大的屠宰联合体,为市场提供了可靠的食品安全与质量保证。
(五)注重环境保护、发展循环经济。
丹麦十分重视环境保护,是开展循环经济实践最早的国家之一。
尽管大量养殖企业遍布全国,但整个丹麦的城乡环境十分整洁干净。
近年来,丹麦加大对环境无害饲养技术的研发力度。
目前主要研究的课题有改进饲料配方减少粪便中氨气的蒸发量,减少母猪饲料中磷含量,促进钙和磷的消化吸收,制定新的粪便标准和动物单位标准等,努力将各种污染减少到最低限度。
为了防止氮流失和污染地下水资源,猪的肥料要经过发酵处理后按规定的时间(春秋两次)施入田间,化肥的种类和数量要严格按照专家推荐的标准施用,肥料和化肥施播后必须填写规定的表格,并通过计算机网络向农业部报告,农业部门定期抽查。
同时,法律对农场的面积和农场主可拥有家畜的数量进行限定。
每个农场饲养家畜的数量不超过500个动物单位(1个动物单位相当于1头奶牛、或3头种猪、或30头生猪、或2500只肉鸡)。
但一般农场在达到250个动物单位时,相关部门和机构就要对其环境效应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的结果再决定是否同意其扩大规模,严格按照每公顷土地生猪承载量不得超过42头(即每亩耕地不超过2.8个猪单位)。
通过制定严格的生产规程、环保规定和有效监管,推行种养结合、生态循环的养殖方式,防止了面源污染,为丹麦养猪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六)独具特色的合作社经营体制。
丹麦合作社的发展有一百多年的历史,而合作社的起源是从养猪和乳制品行业开始的。
因此,丹麦养猪行业已经形成高度组织化的生产体系,形成了高水平的专业化生产和一体化服务。
合作社负责种猪育种、生猪饲养、屠宰、市场营销、检疫防疫、猪舍建设、动物福利等各方面的协调和组织实施工作,生猪产业供种、饲料、养殖、加工、营销各环节主体,互相渗透、互为股东,真正形成了利益共同体。
近年,丹麦农业委员会、丹麦熏肉和肉制品委员会、丹麦养猪协会和农业协会合并,成立了农业和食品委员会,委员会由全国5000多家猪场、Danish Crown和Tican屠宰合作社及7个相关职能部门组成,委员会的主要宗旨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养猪行业的代言人,要最大限度地保障该产业农民的利益,代表该行业与相关机构对话;二是与其所属的职能部门和董事会密切配合,制定产业发展战略;三是研究开发新产品,为农场主提供各项技术服务;四是开展产业内部合作,推动养猪产业一体化中各环节的协调与合作等。
三、启示和思考丹麦是一个幅员面积仅4.3万平方公里(相当于我省凉山州)、人口550万的小国,但猪肉产量位居世界第七,出口量世界第一,在国际市场上具有强劲的竞争力,创造了现代养殖业奇迹。
丹麦养猪业的成功经验,让我们看到了差距,值得学习借鉴。
(一)大力发展适度规模养殖。
“术有专攻”是生产力发展的根本前提。
借鉴丹麦发展现代养殖业经验,与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相适应,我省畜牧业必须加快生产方式转变,推进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专业化发展,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
必须推进散养农户向适度规模养殖转变,大力培养和发展养殖专业农户,真正使养殖业成为农户的主业、增收致富的支柱,进而推进生产集中和专业化分工。
(二)加快构建良种繁育体系。
围绕品种优化,完善良种繁育基础设施建设,加大优质种猪的引进、繁育和推广力度,着力构建与现代生猪产业发展配套的良种繁育体系。
重点抓好种公猪性能测定、换种工程和人工授精站点的建设等,不断提高种猪的性能和良种猪的推广面,实现降本增效的目标。
(三)积极发展养殖业合作组织。
丹麦的经验表明,养殖业主的组织化程度越高,业主的收入也越高,他们的利益也越能够得到保护。
我国目前养殖业管理体制的现状是行业组织发展滞后、缺位、咨询服务体系和网络不足,养殖农户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每次市场波动受损失最大的是农户。
必须大力扶持和鼓励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发挥其组织协调、桥梁纽带等功能,把分散农户由自然人转变为法人成员,增强市场经济活动中的话语权和利益博弈权,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四)发展种养结合循环畜牧业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