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麦养猪的方法

合集下载

人工授精时对母猪刺激的作用——丹麦的经验

人工授精时对母猪刺激的作用——丹麦的经验
原作者: asa m ek IF nvn a be rr S
21 0 1年 1 1月2 5日出版
一பைடு நூலகம்
4 一 4
@阅 技一 禽 学 轱占
张佳 译 自《 aaa l e e c nd P mc}  ̄
中图分类 号 :85 ¥ 1. 9
文献标 识码 : c
文章编 号 : 0- 79 0 0- 4- 1 1 06( 1) 04 2 0 2 16
产蛋数
原题名 :ogr rd c o c s L ne ou tnc l p i ye
图 0 后 产蛋母 产蛋 频率 3o 1 周龄 纯系 鸡的 分离
了年遗传进展率。然而, 通过基因组选择可以逐步降低
第3 1卷第6期 总 17期 7
f ma eec e pcv 文) r gnt r e i  ̄ o ip s te

4 一 2
@目 技一 禽 学 轱占


丹麦的经验
年 9月 1 5日 文章编号 :0 1 0 6 ( 1 )6 0 4 - 1 0 - 7 92 1 — 0 2 3 0 0
曲向 阳, 火春 译 自 姚 中图分类 号 :843 ¥ 1. 文献标 识码 : c、
目前 已建立 的人工授精技术包括 : 的子宫颈 内 传统 授精 、 子宫颈后授精及子宫 内深部授精 。 在丹麦 , 事实上 传统 的子宫颈 内授精是 唯一的授精技术 , 文仅讨 论 故本 在进行子宫颈 内授精在 生产 中, 常在人工授精前 或在 人 工授精过程 中以不 同的方式给予母猪刺激 。当然 , 有 也 的猪场在人 工授精 时并不使 用诱情 公猪对母 猪进 行刺 激, 据说母 猪在授精 时也表 现 的很 冷静 , 有少量 的精 仅 液 倒流 出来 ;一些 猪场 在人工授 精时利 用公猪进 行刺 激, 同时配种人 员将手放 在母猪 背上辅 助刺激 ; 还有一 种更普 遍 的观点认为 , 在执行授 精操作 时 , 不但 需要使 用公猪进行刺激 , 而且配种员应 积极 地采取一 系列动作

丹麦猪人工授精

丹麦猪人工授精

丹麦猪人工授精1.人工授精的发展(Development of AI)人工受精简称AI,最早在1900年由俄罗斯的伊万洛夫开创,之后在1930年进行了更多的研究。

早期的工作是在美国的密苏里开展的。

之后1948年在日本,1950年在西欧。

约1955年时人工授精进入英国。

约1980年丹麦开始进行人工授精。

在2006年全世界50%的母猪都是进行人工授精的,现在在丹麦大概一周要对104000头母猪进行人工授精。

2.如何训练后备母猪发情(How to introduce the gilts for heat)后备母猪在25-26周龄时进行第一次刺激,同时考虑后备母猪体重,要求要达到100公斤。

此时母猪已经性成熟,能够进行妊娠。

在开始刺激5-10天后,50%-70%后备母猪开始发情,通过一天一次让公猪进入母猪的圈舍,进行发情前的刺激。

通过观察和进行标记,并在纸上记录下来。

这样就可以知道在三周后哪些母猪可以再次发情。

在18-21天后,后备母猪第二次发情时进行配种,在丹麦,在第二次发情时配种,每胎母猪可多产一头仔猪。

3.配种前如何进行刺激(Stimulation before mating)在刺激强度低的圈舍,没有任何刺激发情的因素,饲料是相同的,不能与公猪的接触,也不进行转群,混群。

在刺激强度高的圈舍可以让后备母猪与公猪进行接触,增加光照,还可以转入新的同伴。

后备母猪的转群可以带来积极的应激,这有利于后备母猪的发情。

积极的刺激是通过后备母猪的转群或混群引起的,还有就是在相对稳定条件下进行的刺激,相对稳定的条件包括足够的空间,与公猪的接触,一天16个小时200个勒克斯的光照。

与公猪的接触是后备母猪进行第一次的发情的最重要因素。

这取决于公猪的性欲,公猪的年龄,公猪与母猪的接触距离,每次接触持续的时间和一天接触的次数。

公猪与母猪的直接接触是后备母猪第一次发情的最佳刺激,可以将后备母猪转入公猪圈舍或反过来,这都是比较好的方式。

丹麦养猪育种新动态

丹麦养猪育种新动态

根据 20 0 4年对外 已销售种猪 80 0 计算 , 0 头 在 周边地 区已逐步形 成 了一个 3 万 头规模 I 系商 品 0 I 猪群 。I系猪 内外应用 面总计达 年产 6 万头规模 。 I 0 4 . 猪 人工授精 站 对 罗牛 山配套 I系猪 的推 .4 2 I 广起着配套 和促进作用 。 5 小结与讨论 51 罗牛 山配套 I 系猪是从 2 纪 9 . I 0世 0年代 后期 由国外 及台湾 引进 的种猪 ( 种 ) , 猪 中 经过调查 和观 察筛选 出的丹 系杜 洛克 、 台系杜洛 克为父系 终端父 本, 丹系长 白与丹系大 白 、 加系大 白正反交为母本组 成 的多种模式新 一代杜长大 、 杜大长综 合杂交 繁育 体 系。在热带高温高湿气候环境下 .以一般规模化 猪场生产用饲料饲养 ,6 — 6 10 15日龄达 10k 体重 . 0 g 日增 重 8Og 右 ; 0 左 胴体瘦 肉率稳 定 。 平均在 6 % 8 6 %, 9 肉色红亮 , 系水力强 , 未见 P E肉 ; 系长大母 S 母 猪与杜洛克配套产活仔数 l 以上 0头 比之过去的杜 长大在多项性能上有显著的改进和提高 。 。 5 2 世 纪末 。 国各种 配套繁育 体系猪的生产性 . 0 2 各 能较高 , 源于各 品种 原种猪经过选 育各 种性状 不断 提高和升 级 。以我国不 同时期引进的大 白猪胴体瘦 肉率为例 ,0世纪 6 2 0年代 到 7 0年代初从英 国引进 的大 白猪瘦 肉率 为 5 %。0年代从美 国引进 的大 白 7 8 猪瘦 肉率为 6 %左 右 ,0年代 引进 的英 、 、 、 0 9 加 丹 美 等 系大 白猪 的瘦 肉率跃升 到 6 % 7 %( 6 0 我国标准 ) 。 同一 品种地域 之间 的性状 差距缩小 , 表现均衡快 速

沪江英语:国家冷知识之丹麦,45个你可能不知道的有趣事实

沪江英语:国家冷知识之丹麦,45个你可能不知道的有趣事实

Hello,欢迎来到环球冷知识~世界那么有趣,当然要看看,这一期我们来说丹麦,这个出了安徒生的童话王国。

有哪些奇特的冷知识呢?Denmark ['denma:k] 丹麦#1 王子去做模特了现在,王室成员有工作已经不稀奇了。

荷兰的国王兼职开飞机,沙特的王妃去时尚杂志当编辑,英国之前也有公主去纽约做投行。

而丹麦的王子跑去做模特了,走T台的那种。

(P.S. 他们家不卖丹麦蓝罐曲奇)我们这里说的是王位的第七顺位继承人,尼科莱王子 Prince Nikolai of Denmark(有时候也翻译成尼古拉斯王子)之前他的一张登船侧脸曾在网上火了一把,现在已经是个名气不错的网红了。

从2018年开始,尼科莱王子就常常出现在大牌的秀场上,同时也拍杂志封面,以及一些品牌的宣传照。

之前还跟着服装品牌杰克琼斯来上海外滩走了一次秀。

英大我去Instagram上搜了搜,发现他已经有不少主页了呢。

只不过现在只找到了粉丝运营的页面,似乎没有本人的官方页面。

感觉确实是这块料啊。

不过他目前暂时歇业了,因为今年7月他跑去上大学了,入读了哥本哈根商学院 Copenhagen Business School,读的专业是工商管理与服务管理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and Service Management#2 他的母后是中国人尼科莱王子的妈妈是中国人,出生于中国香港。

她就是1995年曾经轰动一时的那位“华人王妃”文雅丽 Alexandra Manley其实说她是“母后”不准确,她并不是王后,而是王妃,因为他的老公也只是王子,并不是国王。

丹麦现任的君主是尼科莱的奶奶——玛格丽特二世 Margrethe II她是中国改革开放后首位访华的西方国家元首,被称为“中国人民的老朋友”,后来在2014年再次访华,打破了丹麦君主一生中只访问一个国家一次的惯例。

中间挥手的就是玛格丽特女王图片来源:视觉中国此外,文雅丽现在也不是王妃了,是前王妃。

国内外养猪现状

国内外养猪现状

1 国外养猪业现状养猪业是畜牧业中发展较快的产业之一。

世界猪存栏数,1975年为6.84亿头,1995年达9亿头;2004年为9.50亿多头,其中中国4.80亿多头,占世界猪存栏数的一半。

2006年世界猪肉总产量1。

05亿吨,比1980年增长一倍.美国的养猪业高度发达,是资金和技术高度密集的产业.目前,美国已是全世界猪肉生产大国之一,生猪存栏量和猪肉产量仅次于我国居世界第二位,也是世界上第二大猪肉出口国。

特别是进入21世纪后,美国养猪业逐年提高,2001年为例,生猪存栏为5980万头,生猪屠宰总量达到9950万头,猪肉年产869万吨,这些数字都占世界产量的10%左右。

美国生猪的年销售额达到10亿多美元,整个养猪行业为美国提高80万个左右的就业机会。

2010年,生猪存栏为6393万头,猪肉年产882万吨。

预计2012年达到964万吨.综合分析,国外养猪业具备以下几方面的发展特点:1.1种猪资源优势明显长白猪、杜洛克猪、约克夏猪都属于世界著名的猪种,全球分布广泛。

控制出口种猪是世界养猪强国的典型特征。

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种猪出口国,有核心群母猪700—2000头。

丹麦2006年—2007年共出口种猪7万头,而2010年—2011年增加到20万头。

加拿大现有种猪场630个(原种猪场250个),登记的纯种猪有10万头,长白猪、杜洛克猪、约克夏猪分别占37%、15%、44%。

1.2规模化养殖1970年美国共有养猪场87。

1万个,平均出栏商品肉猪100头;1975年有64.7万个养猪场,平均养殖规模为87头;1994年养猪场减少为20。

8万个,平均出栏商品肉猪为458头;2005年减少到6。

94万个养猪场,平均养殖规模增加到871头。

据统计,1992年养猪规模在1000头以上的养殖场占全美国的84。

2%,其出栏的商品猪头数占全美国的22%,1000-2000头的养殖场占8.9%,出栏商品猪头数占全美国的20%,2000头以上的养殖场占6.9%,出栏的商品猪占全美国的58%。

丹麦现代养猪业考察报告

丹麦现代养猪业考察报告

丹麦现代养猪业考察报告四川省畜牧食品局赴丹麦、挪威考察团1.丹麦畜牧业概况丹麦位于波罗的海和北海之间,国土面积4.3万平方公里,人口550万,是工农业发达的北欧国家。

2009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6.3万美元,世界排名第五位。

丹麦农业和畜牧业在世界上以其专业化、机械化、规模化和高效率著称,特别是劳动生产率居世界前列。

全国现有耕地271万公顷,从业人员12万,占总人口的2%。

每年创造的农业总值可以养活3个丹麦,生产的农产品2/3用于出口,农产品出口额占丹麦全部货物出口额的13%,素有“欧洲食厨”和“猪肉王国”之称。

丹麦高度发达的农业以畜牧业为主。

2009年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90%左右,畜牧业产值中养猪业占40%、奶牛业占26%、肉牛业占15~20%,丹麦农业人口收入的77%来自畜牧业。

丹麦是世界公认的“养猪王国”。

2009年全国有养猪场5819个,出栏生猪2740万头,屠宰加工生猪2500万头、出口活猪200多万头,猪肉产量152万吨,人均占有量280千克。

猪肉产量次于中国、美国、德国、西班牙、法国、巴西等大国,位居世界第七。

尽管猪肉产量仅占全世界的1.8%,但却是世界上最大的猪肉出口国,猪肉出口量占全球猪肉贸易总量的30%,年创汇33亿美元,出口量位居世界第一。

猪肉产量的80%出口到欧盟和日本、美国、中国等。

在出口的产品中,充分考虑各国居民的消费习惯,里脊肉主要出口到日本、猪排主要出口到美国,内脏、头、蹄等出口到中国市场。

2.丹麦现代生猪养殖业的主要特点2.1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水平高丹麦2009年出栏生猪2740万头,而整个国家却只有550万人口,平均每人要出栏5头猪。

丹麦生猪出栏量持续增长,猪场数量逐年有所减少。

20多年来,生猪出栏量翻了一番,但养猪户数从1984年的52172户减少到2009年的5819户;1989年出栏200头以下的猪场有21256个,到2009年减少到986个;1989年出栏5000~10000头的猪场有140个,到2009年增加到923个,实现了规模化经营。

丹麦猪饲养标准NutrientsStandards2004.

丹麦猪饲养标准NutrientsStandards2004.

丹麦猪饲养标准NutrientsStandards2004.Nutrients Standards营养标准Amino acids氨基酸Sows母猪Finishers生长育肥猪Minerals矿物质Vitamins维生素Vitamin E维生素EThe feed evaluation system in Denmark丹麦猪的营养评价体系In 2002, a new feed evaluation system was introduced in Denmark. This new system is based on the physiological energy value of the nutrients and on standardised digestibilities, and two new feed units have been introduced replacing the old feed unit: FEsv (feed units for pigs including lactating sows) and FEdr (feed units for gestant sows).在2002年,丹麦引进了新的猪营养评价体系。

新营养评价体系的基础以营养元素的生理能量值、标准的消化力和两个新的营养单位即FEsv (包括哺乳母猪在内的营养单位)和FEdr(妊娠母猪的营养单位)。

The content of feed units in the individual ingredients has been calculated on the basis of knowledge of the following factors:各营养元素每饲料单位的含量的计算根据下列基础知识:Digestible crude protein in ileum在回肠的可消化粗蛋白Digestible crude fat in faeces粪便中的可消化粗蛋白Easily digestible carbohydrate易消化碳水化合物Carbohydrate not easily digested (fermentable carbohydrates)难消化的碳水化合物(可发酵的碳水化合物)Extra carbohydrate (included only in the calculation of FEdr for gestant sows and takes into account the fact that gestant sows digest 18% of what is indigestible for finishers) 多余的碳水化合物(只包括在计算妊娠母猪的营养需要和考虑妊娠母猪只能消化相对于育肥猪可消化的多余碳水化合物的18%)Energy loss in connection with digestion (2.8 KJ per g indigestible dry matter at ileum)与消化有关的能量损耗(2.8兆焦/克在回肠中的未消化干物质)The protein evaluation system is based on standardised ileal digestibility for each amino acid.蛋白质的评价体系基础是每种氨基酸的标准回肠可消化力。

猪的养殖技术方法

猪的养殖技术方法

猪的养殖技术方法1、锯木屑养猪法这是德国农民已广泛采用的一种方法。

即在圈内铺10厘米厚的锯木屑,并混入发酵剂。

数天后锯木屑便开始发酵,中心温度可达30℃~40℃,在冬天可节省取暖能源,且用过的锯木屑可作肥料。

据试验,采用该法养猪,猪的生活环境得到改善,不易生病,头均日增重克,且肉质好,水分少。

此法简单易行,成本低,效益好,而且有利于环境保护。

2、多段喂食法欧美等一些国家在传统养猪基础上,通过增加配料次数,使饲粮水平紧随猪的生长需要量的变化而变化。

多段饲喂法要求配好两种基础配合饲料,一种是有微量成分充分混合的营养浓度高的配合料,另一种是营养浓度较低的一般配合饲料,然后根据猪不同生长发育阶段、日龄和品种的实际营养要求,通过改变两种配合饲料的掺对比例,配制出各种营养成分和水平不同的饲料。

一般说来,仔猪阶段可以内要一周发生改变一次拌对比例,此阶段主要就是多用高浓度基础协调饲料;架子阶段则内要3周~4周发生改变一次拌对比例,并随体重增加,低淡饲料怱减至,仔猪至出栏存栏大致经7次相同的掺对饲料发生改变。

这种充饥法,能较精确地满足用户猪对营养的须要,提升饲料利用率,增加氮磷的排出,有效地提升养猪经济效益。

3、夜间喂食法猪在20℃~25℃气温下,食欲最强劲,减重也最快。

盛夏白天气温低,影响猪的食欲,而夜间通常在20℃左右,猪的食欲强劲。

因此,必须并使猪在盛夏减重慢,就要发生改变白天进食的传统习惯,实行夜间进食,白天增加活动。

夜间进食在晚上10点和零晨4点左右,每夜喂食2次,白天则可以在上午10点和下午3点各喂食1次0.5%的食盐水,数量不减半,出任猪民主自由饮,同时尽量多喂食些新鲜青绿饲料。

4、倒喂法此法一改为先扎架子后催肥的传统圈养方法,而把混合精料重点资金投入在肉猪生长的前期和中期,后期则使用管制圈养。

核心思想分后三个阶段展开:肉猪40公斤以前,日粮中精料占到45%;40公斤~60公斤,精料仅占到39%;60公斤~80公斤,精料仅占到3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丹麦养猪,赢在哪里?
近年来,我国不断引进国外种猪以及欧美一些国家先进的养猪模式。

然而不同国家、地区存在不同的状况,需要应对不同的问题,是否当地的好模式我们都能适应并消化吸收?
对此,我们采访了斛盛农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丁一先生以及北京斛盛顾问、丹麦养猪服务公司专家毕安那先生。

1 在丹麦,养猪技术是一项能够升级的能力
“我国养猪业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提高从业人员养殖技术水平,国内的培训更注重强调一个模板,传统的填鸭式培训套路,这样培养出来的人对于实际中遇到的问题很难灵活去把控,而丹麦更注重将技术变成一个实实在在的工作能力,工作人员能够根据不同情况发展升级自己的能力,现在需要做的不只是把养猪模式引进,还有如何把丹麦这种人才培养模式在中国落地生根。

”丁一先生如是说。

技术层面分两个角度。

首先企业角度,现在国内的环境比较复杂,市场由于国内公司的输出、国外公司的进入已经形成了国际化市场,这时所有企业面临的竞争就是来自全球范围的;从养户角度,现在的压力不仅仅是环境、行情,而是新理念新模式的颠覆,一旦有一个全新的模式提供环保、高效、生物安全等等,那么这个标准出来以后原来的所有养殖企业都会面临被淘汰的危险,就像柯达胶卷被数码相机取代,这是一个标准的颠覆。

所以养殖企业需要紧绷这一根弦。

北京斛盛就是要借鉴丹麦的理论技术,做一个新标准落地,从而更好地为养殖企业服务。

2 何为适度规模,何为家庭农场
2013年之前的中央一号文件都是鼓励大规模养殖,大规模饲养美国是行内的佼佼者,然而大规模生产效率虽高,但是我国大部分养殖区人口密度大,所以环境方面的压力相当大,这也是为什么2013年开始一号文件开始鼓励适度规模,讲到适度规模就要放眼欧洲。

而丹麦又是欧洲养猪的先进代表,95%的种猪用于出口,反应出丹麦养猪技术水平也比较高。

然而,家庭农场PK规模化饲养,是如何胜出?
据毕安那先生介绍,家庭农场是工业化生产的高级形式,不仅仅是流程化高效生产,还代表着更精细化的养殖。

在国外,并不是普通的外行人就可以养猪,需要经过3-5年的培训。

叫“家庭农场”,全家人都在忙养猪这一件事情,这才是家庭农场。

这样一个个家庭农场形成了丹麦的养猪业,具体到每一个家庭单元的养殖都是工业化与精细化并存。

丹麦虽然也搞全产业链,与中国不同,丹麦的全产业链是由多家公司共同合作的。

比如很多猪场投资一个饲料厂,很多育肥猪场投资一个屠宰场,很多屠宰场投资一个销售终端,很多猪场投资一个病死猪无害化处理中心。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丹麦的病死猪无害化处理是法律强制执行的,养户不能自己焚烧处理,而且养户得不到任何处理补贴,处理猪还要给处
理中心处理费用,处理所得的产品(肥料、燃料、肥皂等)销售所得收入将进行分红,由于猪场有处理中心的股份,所以最后猪场在病死猪处理上面的费用都是能赚回来的。

“丹麦的这种模式就是合作社的形式,也是今年一号文件鼓励的家庭农场模式。

然而中国的合作社学了样子,并没有学习到精髓的东西。

只是把规模增加了,养殖水平没有实质的变化。

”丁一先生直言。

3 丹麦养猪,赢在哪里?
技术层面的复制相对容易,然而丹麦养猪并非赢在技术上,整个产业模式都是非常的完美。

上下游各个链条,通过资本紧紧连接、环环相扣,每一个环节都是专业人士在做。

目光转到国内一些大企业,什么环节都要去涉及,然而企业里的人才终究是有限的,很难做到任一方面都很专业。

说到这里不得不提丹麦先进的育种技术,毕安那先生告诉记者,丹麦有一个专门的猪业研究中心,所有的基因等信息通过数据化,丹麦全国的种猪场都受到这个研究中心的监控。

听起来工作量很大,由于丹麦国家比较小,这个体系相对也比较好整理。

所有的这些猪场都是一块试验田,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

我国联合育种也做了很多年,为何一直没有进展?毕安那先生强调,育种更多的是数学工作,建立数学模型进行育种分析,还有一个至关重要的就是管理。

“俄罗斯有一个投入很大的猪场,由于管理无门,结果是一团糟。


毕安那先生认为培育出中系猪并不困难,“首先要拥有世界级的好种源;其次要非常了解数学统计方面的知识;真正了去做的话大概需要100家猪场的数据,所有的基因,父本母本表兄弟姐妹的基因都需要了解,这个工作量很大,从祖代到商品猪需要七年的时间。


听到七年时间,我们都会感慨:这么短的时间就可以吗?比起中国过去三十年一直在发展育种,七年的时间并不长,关键是如何掌握育种的核心技术。

4 资本不懂农业
从资本角度,中国市场是全世界最有钱的国家。

然而中国有钱,钱都用在开发自然资源、房地产、基础设施,任何一个行业,没有资本的注入、导向,都不容易发展。

所以养殖业缺乏资本关注,缺的是一个连接点。

很多资本家的投资是为了上市公司、为了一个亮点,而不是为了发展养殖业而投资。

这样的投资对于养殖业没有任何的推进作用。

同时也有资本关注农业市场,但是由于传统农业周期长利润薄、风险大,亏本的比较多,成功的很少。

很多资本关注农业,可是不懂农业,大部分投资都是投资在传统模式,没有投资更先进的模式,这样并没有增加抗风险能力,只是单纯地增加了资金和平面扩张,但是水平还是原来的。

所以现在需要给关注农业的资本一个出口,保持这些投入进来的钱能赚钱,所以急需一个高效赚钱的养殖模式。

我国养猪历史悠久,是全世界最早驯化养猪的国家,历经几千年的发展,到如今我国发展成了名符其实的养猪大国,却称不上一个养猪强国。

在农牧业代表着落后的传统眼光中,如何将养猪业现代化的同时精细化,是我们这一代养猪人需要做的事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