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型英语教学案例分析(仁爱版七年级下Unit8)

合集下载

仁爱版英语七年级下册Unit 8 Topic 2《The summer holidays are c

仁爱版英语七年级下册Unit 8 Topic 2《The summer holidays are c

仁爱版英语七年级下册Unit 8 Topic 2《The summer holidays are coming》(SectionB)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仁爱版英语七年级下册Unit 8 Topic 2 The summer holidays are coming (Section B)》主要围绕暑假计划展开。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学会谈论自己的暑假计划,并能用一般将来时表达将要做的事情。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进一步巩固一般将来时的用法,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一般现在时和一般过去时,但对于一般将来时的掌握还不够熟练。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帮助学生巩固一般将来时的用法,并通过各种操练活动,让学生能够在实际情景中灵活运用。

三.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掌握一般将来时的基本结构“will + 动词原形”。

–学生能够用一般将来时谈论自己的暑假计划。

2.能力目标:–学生能够在小组活动中用英语讨论自己的暑假计划。

–学生能够提高自己的听说能力和合作能力。

3.情感目标:–学生能够培养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增强自信心。

–学生能够学会关爱他人,尊重他人的想法。

四. 教学重难点•一般将来时的用法。

•如何谈论自己的暑假计划。

•一般将来时的结构“will + 动词原形”。

•如何正确运用一般将来时进行真实的交流。

五. 教学方法1.任务型教学法:通过设定各种真实的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运用英语。

2.情境教学法:通过设定各种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英语。

3.交际教学法: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让学生在实际交际中提高英语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仁爱版英语七年级下册。

2.多媒体设备:电脑、投影仪、音响等。

3.教学素材:与暑假相关的图片、视频等。

4.教学卡片:一般将来时的结构“will + 动词原形”。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谈论自己的暑假计划。

仁爱版英语七年级下册Unit 8 topic 2 section B 教学设计

仁爱版英语七年级下册Unit 8 topic 2 section B 教学设计

仁爱版英语七年级下册Unit 8 topic 2 section B 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仁爱版英语七年级下册Unit 8 topic 2 section B主要讲述了在公园里的一些活动,如骑自行车、散步、跳舞、打太极拳等。

本节课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掌握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活动词汇,并能够用英语进行简单的交流。

本节课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连,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具备一定的听、说、读、写能力。

但学生在语言运用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尤其是在口语表达和听力理解方面。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提高他们的英语综合素质。

三.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能够听懂、会说、会读本节课所学的词汇和句子。

–能够用英语简单描述人们在公园里的活动。

2.能力目标:–能够运用所学词汇和句子进行简单的交流。

–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健康的情感态度。

–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信心和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掌握本节课所学的词汇和句子。

•能够用英语描述人们在公园里的活动。

•正确运用所学词汇和句子进行交流。

•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景教学法:通过设定公园里的情景,让学生在实际语境中学习、运用英语。

2.交际教学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交流,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3.任务型教学法:通过完成具体任务,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解决问题的能力。

4.游戏教学法:运用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公园里的相关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准备本节课所学的词汇和句子的卡片。

3.准备录音机、耳机等教学设备。

4.准备小组活动所需的任务单。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展示公园里的图片,引导学生谈论他们在公园里的活动。

学生可以自由发言,表达对公园活动的看法。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或实物展示本节课所学的词汇和句子。

仁爱版英语七年级下册Unit8topic1sectionC说课稿

仁爱版英语七年级下册Unit8topic1sectionC说课稿

仁爱版英语七年级下册Unit 8 topic 1 section C 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仁爱版英语七年级下册Unit 8 topic 1 section C 主要讲述了一篇关于环境保护的短文。

通过阅读这篇短文,学生可以了解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以及我们每个人应该如何为环境保护做出贡献。

教材通过丰富的语言输入,引导学生提高环保意识,培养他们关爱地球、保护家园的责任感。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具备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

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也接触到了一些环保的知识,对环保有一定的认识。

但部分学生可能在词汇量和语法知识方面还有所欠缺,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加以关注和引导。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掌握 Section C 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型,理解文章大意,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能力目标:学生能够运用所学词汇和句型,进行简单的环保话题交流。

3.情感目标:学生增强环保意识,培养关爱地球、保护家园的责任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Section C 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型。

2.难点:文章中一些长难句的理解和运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任务型教学法,引导学生通过完成具体任务,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图片、视频等,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采用分组讨论、小组竞赛等形式,调动学生积极性,提高课堂参与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一些环保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环境保护,激发学习兴趣。

2.阅读理解:学生自主阅读文章,回答相关问题,检查对文章大意的理解。

3.词汇句型学习:教师引导学生学习重点词汇和句型,学生进行模仿练习。

4.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如何为环保做出贡献,每组给出建议。

5.小组竞赛:各小组展示自己的环保建议,其他学生进行评价,教师给予奖励。

6.总结:教师总结课堂内容,强调环保的重要性,提醒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做起。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课题:Unit 8 Topic 1 Section C2.重点词汇:列出 Section C 中的重点词汇3.句型:展示 Section C 中的关键句型4.环保意识:提醒学生关注环保,培养环保责任感八. 说教学评价1.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参与度。

仁爱版英语七年级下册Unit8topic2sectionD教学设计

仁爱版英语七年级下册Unit8topic2sectionD教学设计

仁爱版英语七年级下册Unit 8 topic 2 section D 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选自仁爱版英语七年级下册Unit 8 Topic 2 Section D。

本节课主要讨论了与朋友聚会相关的话题。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动词短语have a party, play games, eat food等,并能够运用这些短语描述朋友聚会的情景。

同时,学生还能够学会如何用英语询问和表达聚会的时间、地点和活动内容。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英语基础,能够听懂并运用简单的英语进行交流。

但部分学生对于动词短语的运用还不够熟练,需要老师在课堂上进行针对性的讲解和练习。

此外,学生对于真实语境中的英语交流还需要加强,因此需要老师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

三.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掌握动词短语have a party, play games, eat food等,并能够正确运用这些短语描述朋友聚会的情景。

2.能力目标:学生能够在真实语境中运用所学知识进行交流,提高英语口语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学会关爱朋友,珍惜友谊,培养良好的社交品质。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掌握并运用动词短语have a party, play games, eatfood等描述朋友聚会的情景。

2.难点:学生能够在真实语境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进行交流,提高英语口语表达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真实的生活场景,让学生在实际语境中学习并运用英语。

2.交际教学法:引导学生进行生生、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3.任务型教学法:通过完成具体任务,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并巩固所学知识。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多媒体课件、录音机、磁带、教学卡片等。

2.教学资源:相关的朋友聚会图片、视频等。

3.课前准备:提前让学生分组,准备好相关话题的讨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视频展示朋友聚会的场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仁爱版英语七年级下册Unit 8 topic 2 section C 教学设计

仁爱版英语七年级下册Unit 8 topic 2 section C 教学设计

仁爱版英语七年级下册Unit 8 topic 2 section C 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仁爱版英语七年级下册Unit 8 topic 2 section C主要讲述了一家人去公园游玩的故事。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学习一般现在时的用法,以及如何描述日常活动和习惯。

本节课的语言点包括一般现在时的构成(主语+动词原形),以及如何用一般现在时描述人的性格和爱好。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英语的基础知识,具备一定的听、说、读、写的能力。

但是,对于一般现在时的用法和如何描述日常活动和习惯还不够熟练。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理解和运用一般现在时,以及如何用英语描述自己的日常活动和习惯。

三. 教学目标1.能够听懂、会说、会读、会写一般现在时的句子。

2.能够用一般现在时描述自己和家人的日常活动和习惯。

3.能够理解并运用本节课的重点词汇和短语。

四. 教学重难点1.一般现在时的用法。

2.如何用英语描述日常活动和习惯。

3.本节课的重点词汇和短语的运用。

五. 教学方法1.任务型教学法:通过设定各种真实的任务,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2.情境教学法:创设各种真实的情境,让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学习和运用英语。

3.交际法:鼓励学生进行真实的交际活动,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精美的课件,辅助教学。

2.教学素材:准备相关的生活图片和视频,用于创设情境。

3.练习题:设计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公园的图片,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去公园的经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展示教材中的插图,引导学生观察图中人物的活动,询问学生:“What arethey doing?”,引导学生用一般现在时回答。

然后,展示教材中的句子,让学生跟读并模仿。

3.操练(10分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模拟教材中的情景,进行对话练习。

仁爱版七年级英语下册优秀教学案例:Unit8Topic3SectionC

仁爱版七年级英语下册优秀教学案例:Unit8Topic3SectionC
问题导向教学策略能够激发学生的思考,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我会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例如,在教授时间表达时,我可以提问:“你觉得一天中最重要的时间是什么时候?为什么?”学生可以通过思考和交流,得出自己的答案,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三)小组合作
小组合作是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我会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活动。例如,在巩固环节,我可以让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时间段,用所学知识进行表达和描述。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够在合作中学习,提高自己的能力和素质。
1.学会尊重他人:在询问时间时,要注意礼貌用语,尊重他人的时间安排。
2.培养良好的时间观念:通过学习时间表达,让学生意识到时间的重要性,养成良好的时间管理习惯。
3.培养合作精神:在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活动中,学会与同学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4.增强自信心: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发言,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1.能够正确理解并运用询问时间的句型“What time is it?”以及回答句型“It's time for lunch/dinner/school.”
2.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表达日常生活中不同时间段的活动,如“morning”,“afternoon”,“evening”等。
3.能够理解并运用一些与时间相关的表达,如“half past”,“quarter past”,“ten to”等。
2.小组合作学习: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在日常生活中询问和表达时间的方式。这种合作学习的方式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还促进了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3.角色扮演活动: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不同场景下的时间询问和表达。这种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提高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将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仁爱版七年级英语下册优秀教学案例:Unit8Topic2SectionD

仁爱版七年级英语下册优秀教学案例:Unit8Topic2SectionD
五、案例亮点
1.情境创设:通过展示班级同学的合照,我成功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使他们能够主动参与描述人物特征的活动。这种情境创设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和学习,还能够增强他们的学习动力。
2.问题导向:在教学过程中,我提出了一系列引导性问题,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和讨论。这些问题不仅帮助学生巩固了所学知识,还培养了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问题导向教学策略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掌握知识,还能够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问题的引导,学生能够主动思考和探索,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三)小组合作
小组合作是一种重要的教学策略,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在本节课中,我将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让他们互相描述对方的性格特点和兴趣爱好,并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对话交流。通过小组合作,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学习他人的特点,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在课堂总结环节,我通过简短的问答形式检验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掌握程度,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最后,我布置一道相关的课后作业,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编写一篇关于描述一个人的短文,巩固所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整个教学过程中,我注重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积极参与中提高英语语言能力。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们能够熟练运用相关词汇和句型描述人物特征,提高他们的英语综合素质。
(二)问题导向
问题导向是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能够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能力。在本节课中,我将提出一些引导性的问题,如“What ar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 good friend?”, “Can you describe your teacher?”,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人物特征。这些问题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复习和巩固所学知识,还能够激发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7下仁爱英语教学案例设计 Unit 8 T2 SA

7下仁爱英语教学案例设计 Unit 8 T2 SA

Topic 2 The summer holidays are coming.Section AⅠ. Material analysis本话题是第八单元的第二话题,主要学习谈论暑假计划、征询和提出建议的表达。

本节课是第八单元话题二的第一课时,主要谈论假期计划,主要活动是1a和4a。

通过Michael, Jane, Maria和Kangkang 谈论假期计划,学习表示计划或意愿做某事的表达方式及表示祝愿的表达方式; 另外还将帮助学生从地图上复习并认识一些常见的国家如:America, England, Cuba, Canada, Germany等;最后,语音板块学习字母组合ure, ui, tion和字母y的读音规则、复习上节课所学的重音内容以及帮助学生通过音标拼读单词。

Ⅱ. Teaching aims1.Knowledge aims能够根据已学语音、音标及发音规则,正确朗读下列词汇并运用于情景对话中:together, interest, Germany, India能够掌握并应用表示意愿或计划做某事的表达方式,如:(1)I want to go to Canada.(2)I plan to go to Australia.(3)I wish to travel around the country.(4)I hope to get together with them.(5)I’d like to visit some places of interest in China.能够掌握并应用表示祝愿的表达方式:I hope you all have a wonderful time.能够从地图上认识一些常见的国家,如:America, England, Cuba, Canada, Germany等;能够正确使用表示意愿和计划的表达方法进行交际(语法上和情境中合理);能够掌握字母组合ure, ui, tion和字母y的读音规则以及通过音标拼读单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任务型英语教学案例分析(仁爱版七年级下Unit 8) 英语教学作为一门语言的教学,其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言语技能,即运用语言的能力,因此其课堂教学具有不同于其他课程课堂教学的特点。

我认为英语的课堂教学应当反映这种特点,采取指导性的学案模式,强调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双向运用。

以用为主,树立一种“大英语教学观”,让英语教学走出课堂,走向社会,走一条“开放”与“搞活”之路。

本人认为教师必须转变另一观念——由以本为本向以用为本转变。

英语教材只是学生学习英语的基础、媒介,学生要学好英语就必须融入英语的海洋,跟上英语发展的步伐。

因此教师应当在教材教学的基础上随时把鲜活的英语输入教学,例如当今流行的email(电子邮件),surf on the internet(网上冲浪)等。

让学生能够感受英语,能够使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思想。

单一、呆板的教学方法容易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而且不能体现语言的生动性,而多种教学方法可以刺激学生的不同兴奋点,抑制大脑疲劳。

无论哪种教法,其基本出发点是学生,学生是课堂的主体。

课堂应当是学堂,是学生学习的天堂。

课堂教学应当充分发挥学生主体的积极性。

英语学习的特点决定了讨论法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特殊意义。

英语课的讨论法应具有更广泛的内容,更自由的民主气氛,不但可以讨论本课的问题,而且可以用英语发表自己的见解。

总之就是让英语真正“活“起来,发挥其应有的工具作用。

现在的英语课堂教学提高了对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要求,要求教师从单纯传授语言知识转变为对学生语言实践能力的培养。

英语课堂教学的“开放”与“搞活”恰恰在这些方面进行了实践,促进了英语教学目的的实现。

然而,英语课堂教学如何改革,怎样改革才能更符合语言学习的规律,更能提高学生的言语技能,仍然需要我们广大英语教师的不懈探索和实践。

初中英语七年级unit 8以对话的形式呈现了反意疑问句,反意疑问句是这一课也是这一单元的重点。

我为本课设计了一个中心任务——用反意疑问句谈论不同季节的天气。

在设计教学任务时,对本课进行了整合,正如新课标中指出,“教师要善于结合实际教学需要,灵活地和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的内容、编排顺序、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适当的取舍或调整”,而且程晓棠教授说过,好的任务型活动应该具有系列性,即在同一个话题下开展不同的活动,下一个活动在前一个活动的结果中产生。

经重新整合过的教学内容,更好的体现了任务与任务之间环环相连,所有的活动始终围绕大的中心任务展开。

我想通过展示以下不同的教学活动过程来谈一下我的课后思考与启示。

Theme: Dates, months and seasonsFunction: Talking about the weather in different seasonsStructure: Tag questionsMain and difficult points: How to form tag questions and answer themTeaching aids: recorder and computer aidsTeaching aim: Learn to talk about the weather by using tag questionsTeaching process:Step 1. Leading-inDaily report (A story about polar bears)Step 2. Pre-task1.Talk (Make up dialogues about their favourite seasons) / Report (The seasons inone’s hometown / UK / Germany /…)2.Discussion ( The weather in different seasons among different cities in China and the world by reading the map of China / the world )Spring Summer Autumn WinterBeijing Wuhan Kunmin HangzhouEngland Germany Toronto SydneyStep 3. While-task1.Listening comprehension.(Tape listen and answer “What’s the weather like in Sydney now?”)2. Reading comprehension.(Ask and answer tag questions according to the dialogue in pairs )3. Role-play. (Practice the dialogue and then act the dialogue in group of three after listening and repeating the tape.)4. Form tag questions and then answer them according to the truth.5. Brainstorming. (Students are divided into 4 groups, each group try to imagine some words or phrases related to the 4 pictures of the seasons.)6. Competition. (The students from each group try to make as many tag questions as they can, and then answer them.)Step 4. Post-task The resultsGroup1/Spring Group2/Summer Group3/Autumn Group 4 /WinterStep 5. Home work Finish off the rest of the exercises.课后反思:在明确了任务目标后,精心设计恰当而又有效的活动,积极创设能让学生主动交流的语言环境,把课本材料还原成活生生的交际语言,既紧扣了教材,又抛开了教材,然后再回到教材。

让每个学生进入活动角色,积极用英语思维,通过小组合作,把书本知识内化为实实在在的语言交际能力。

由于学生值日报告的内容(关于北极熊)事先是未知的,所以我一边听一边思考,尽快把话题引到天气与季节上,同时也引出了反意疑问句。

对话如下:T: So the polar bear is really lovely, isn’t it?S: Yes. (by most of the students)T: As we now know the seasons are not so obvious and the weather is always so cold, do you like the seasons there?S: Yes. / No. (the answers are quite different)T: That is to say different people like different weather. Now would you please make up a dialogue or say something about your favourite seasons.可见任务型教学不如五步教学法来得相对“可靠”与“安全”,后者在教师控制下,学生所做的事情是教师可以“预知”的。

而前者“再现社会情境的真实性的特点使得活动的结果具有不可预知性和多样性。

因此,教师必须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不断提高自己的应变能力和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接着,我通过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中国与世界地图,并给学生布置任务——通过阅读地图谈论不同城市在不同季节的天气,让学生在任务的驱动下用语言做事,活动符合新课标所倡导的“活动要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内容和方式要尽量真实”的“任务型”教学途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了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

这样便很自然地引出对话的主题——悉尼的天气。

对话如下:T: What’s the weather like in Sydney now ( December )?S: It’s cold / hot.(students have different answers)T: Now let’s discuss when spring / summer / autumn / winter is in Australia ?S: It’s from ….(向学生展示澳大利亚与北京相同月份有代表性的动、植物及风景、人文图片课件)T: That means when it’s winter in China, it’s summer in Australia. So it’s hot now, isn’t it ?(南半球与北半球季节相反)本堂课实际上也是英语课、地理课的整合。

新课标“倡导任务型的教学途径”中提到“活动应积极促进英语学科和其他学科间的相互渗透和联系,使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审美情趣和艺术感受、协作和创新精神等综合素质得到发展”。

教师布置给学生的任务激活了他们先前关于中国地理与世界地理的知识,使原有知识背景与当前信息之间生成更多联系,使所学知识更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并培养了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从而真正做到知识综合。

本课最后一项任务(Competition)比较具有挑战性(或未知性),我除了明确操作步骤,还提示学生运用自己的“前知识”(knowledge about the four seasons)和“前技能”(tag question)。

因此,在完成此项任务前,我设计了“脑力风暴”(brain storm ing),让全班学生群策群力快速联想与春、夏、秋、冬有关的词,使学生既能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又不偏离任务的中心。

本课的高潮分别是开头由学生谈论自己最喜爱的季节和最后两项任务——脑力风暴和看图造句(用反意疑问句造句并回答)比赛。

高潮1:课堂外,学生自觉搜集、整理、归纳材料,自编对话谈论自己家乡及国外的季节,学会了主动学习,从各方面获得信息并加工处理成为自己所需要的语言交际素材,活动“能够促使形式获取、处理和使用信息,用英语与他人交流,发展用英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了自主学习能力;同时,在完成任务中自信心不断增加,当学生所进行的任务使他们当前的语言能力发挥至极点时,英语的习得也扩展到最佳程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