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园景观建筑最全分析27页PPT
合集下载
《拙政园留园》课件

2
水、石、植物相互映衬
拙政园的设计融合了江南水乡和汉唐园林的特色,凸显石、水、植物三者之间的 关系。
3
环境、气氛统一设计
拙政园设计的重点是创造一种园林环境,包括声、色、味、触等气氛营造。
园林的建筑特色
无锡坊
无锡坊是拙政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条仿江 南设建的商业街,集文化、娱乐、饮食、购物 于一体。
园林历史与背景
明朝建造
拙政园始建于明朝时期,由著名 的政治家、文学家和艺术家苏震 西所建。
荣庆主持修建
清代荣庆园主持修建并重建拙政 园,其概念设计和园林布局得到 升华和丰富。
世界文化遗产
2000年,拙政园被列为世界文化 遗产,是中国四大名园之一。
园林的设计与布局
1
三分天下设计法
拙政园根据“三分天下”的设计法来布局。天、地、人三者的平衡是拙政园的核心 理念。
3
古建艺术的杰出代表
作为中国的古建艺术的杰出代表,拙政园对于后世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拙政园留园的世界遗产地位
登上“世界遗产”榜单
在2000年世界遗产大会上,拙政 园随着其他苏州园林一同被列为 “世界文化遗产”。
中国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 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评价
拙政园被列入国家重点风景名胜 区,成为一项被全世界公认的宝 贵遗产和文化精华。
园林设施与修缮
1
白虎池
白虎池是拙政园中的重要景点之一,池水绵延且风光大美,经年不衰。
2
园林修缮与补充
1996年开始实施的大规模修复,拯救了这座园林的生命,也是当前专业知识和工艺的又一次 突破。
3
立言斋
立言斋是拙政园中独具一格的文化场所,由苏州园林博物馆管理,内设有丰富多彩的图书、 文物和展览。
留园空间分析 ppt课件

开朗,视觉,心理,都有循序渐进的过程。
于 景物,建筑的渗透让整个空间序列更连贯,起承
转和,更加流畅,自然。
一层次
层 框 二层次次
景
2020/11/29
34
漏 漏景是从框景发展而来。漏 景 景若隐若现,含蓄雅致。漏
景可以用漏窗、漏墙、漏屏 风、疏林等手法
一层次
漏 景
二层次
2020/11/29
35
对景
26
2020/11/29
27
四.空间序列手法
2020/11/29
28
留
园
空
间
序
列
空间主体——高潮迭起,让人在期待和寻觅 中突然发现所寻找的东西,有豁然开朗的感 觉。
2020/11/29
分 区
29
2020/11/29
30
五.区域内手法的应用
2020/11/29
31
整体感受
一
手
法
展示区域为中部景区,为全园的精华所在,通过高
尔雅》:山渎无所通者曰溪,又注川曰溪。曲溪,
亦2即020/曲11/29水,此处为借用,沿用至今。
10
始建于明代。建筑临水,二层,单檐歇山造,楼 只有前半爿,下为过道,狭长,进深仅三米左右, 南北长十余米,约一百一十三平方米。
2020/11/29
11
2020/11/29
西 楼 位置在
五峰仙馆 之西,刘 氏时曾名 西爽,今 俗称西楼。 建筑为单 檐歇山造, 和曲溪楼 相通。
低,远近,虚实,收放营造恰到好处的空间体验。
2020/11/29
32
主从关系的展现,在不同视角也在转化。
主
从 面积不大的湖边,建筑通过高低,远近,朝向来
于 景物,建筑的渗透让整个空间序列更连贯,起承
转和,更加流畅,自然。
一层次
层 框 二层次次
景
2020/11/29
34
漏 漏景是从框景发展而来。漏 景 景若隐若现,含蓄雅致。漏
景可以用漏窗、漏墙、漏屏 风、疏林等手法
一层次
漏 景
二层次
2020/11/29
35
对景
26
2020/11/29
27
四.空间序列手法
2020/11/29
28
留
园
空
间
序
列
空间主体——高潮迭起,让人在期待和寻觅 中突然发现所寻找的东西,有豁然开朗的感 觉。
2020/11/29
分 区
29
2020/11/29
30
五.区域内手法的应用
2020/11/29
31
整体感受
一
手
法
展示区域为中部景区,为全园的精华所在,通过高
尔雅》:山渎无所通者曰溪,又注川曰溪。曲溪,
亦2即020/曲11/29水,此处为借用,沿用至今。
10
始建于明代。建筑临水,二层,单檐歇山造,楼 只有前半爿,下为过道,狭长,进深仅三米左右, 南北长十余米,约一百一十三平方米。
2020/11/29
11
2020/11/29
西 楼 位置在
五峰仙馆 之西,刘 氏时曾名 西爽,今 俗称西楼。 建筑为单 檐歇山造, 和曲溪楼 相通。
低,远近,虚实,收放营造恰到好处的空间体验。
2020/11/29
32
主从关系的展现,在不同视角也在转化。
主
从 面积不大的湖边,建筑通过高低,远近,朝向来
留园造园艺术解读PPT课件

这个序列的安排一般必有前奏、起始、主题、高潮、转折、结尾, 形成内容丰富多采、整体和谐统一的连续的流动空间,表现了诗一般 的严谨、精练的章法。在这个序列之中往往还穿插一些对比的手法、 欲抑先扬或欲扬先抑的手法,合乎情理之中而又出入意料之外,则更 加强了犹如诗歌的韵律感。
青 衣
2021/3/25
8
一进大门,留园的建筑艺术处理就不同凡响:狭窄的入 口内,两道高墙之间是长达50余米的曲折走道,造园家充 分运用了空间大小、方向、明暗的变化,将这条单调的通 道处理得意趣无穷。过道尽头是迷离掩映的漏窗、洞门, 中部景区的湖光山色若隐若现。绕过门窗,眼前景色才一 览无余,达到了欲扬先抑的艺术效果。
陈从周
青 衣
2021/3/25
2
留园
青 衣
2021/3/25
3
留园 座落在苏州阊门外,明代始建,时称“东园”
。清代嘉庆年间对其修茸扩建,并取“竹色清寒,波光澄 碧”之意,将园名改为“寒碧山庄”。清光绪二年又为常 州人盛旭人购得,又加以改建、扩大,更名为“留园”, 其音取意“长留天地间”之意,面积大约2公顷。
青 衣
2021/3/25
明瑟楼
16
青
衣
涵碧山房和明瑟楼
2021/3/25
17
可 亭
六角青形的可亭造型精致,既是作为山景的点缀,同时也是一处居高临下的 驻足观衣景的场所。
2021/3/25
18
闻木樨香轩是位 于中部花园假山 上的一个单檐歇 山造方形轩,是 中园最高建筑。 四周遍植桂花, 每到仲秋季节, 微风送来阵阵桂 花的香气,故得 此名。轩前的一 幅对联是:“奇 石尽含千古秀, 桂花香动万山 秋””青。
园中有湖石峰十二,其中冠云峰最为突出。
留园空间分析

一道风景,再融入古典园林的景
色中,让人回味无穷。
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留 园 漏 窗 情
留园的冬天,还在苏州园林 的墙边,温暖如花窗里探出的那一缕阳光。
配置植物
孤植
这是一棵比较高 大的枸骨树,树形 美观、
生长旺盛、成荫效果
好,加上满树火红的 果实,与背景结合,
形成良好的观景效果。
对植
此处用对植的手法,将两棵 高大的乔木作为配景,衬托了 亭 子以及曲廊,给人对称平衡的 感觉。ຫໍສະໝຸດ 北部平面图北部景观
以盆景为主
富有人文气息假山石
修剪整齐的盆景分布在幽径两侧
富有人文气息的假山
三、小品及植物配置
留园小品多样,亭台楼阁,桌椅游廊,为
园子添加趣味与意境
留园西部景区,大面积密植枫树 以形成葱郁的枫林。配置方法取
自然形式,宛若自然山林
亭
可亭,为六角形亭,位于假山山顶,居高 临下的驻足观景场所。在亭中南望,可见 “涵碧山庄”与“明瑟楼”。
意直 境而 的求留 层曲园 出折有 不。着 穷每虽 ,经由 产过人 生一作 一次, 种曲宛 玩折自 味,天 不便开 尽可的 的产艺 妙生术 趣一境 。种界 新, 的在 境格 界局 ,上 随忌 着平 “ ”
小桥的曲折铺设,道路的蜿蜒曲折,不同方向的景物都不同,让游客产生步移景异
感悟、总结
苏州留园注重山水写意,平面布局自由流畅。水体绿化 及亭台楼阁坐落其中,布局精巧细致,疏密有致,出其 不意。 随意地穿插于建筑与景观之间的廊道,不但对人流起了 导向性的作用,更加强了全园的整体性与随意性。 弯曲的廊道、假山奇石、田野小径等小品无一例外地都 在吸引着人流至全园。 入口处的处理更为别具匠心。平庸无奇的走道,充分利 用了尺度的缩放。方向的变换及光线和虚实的变化对比, 打破了两侧为高墙限制所造成的沉闷单调感。并通过欲 扬先抑的手法更加有效地突出了园内主要景点。
留园建筑特点分析ppt课件

号称“留园
三宝”之一的大理石天然画
“雨过天晴图”。
只见一面大理石立屏立于墙边,
石表面中
间部分隐隐约约群山环抱,悬
壁重叠,下部流水潺潺,瀑布
飞悬,上部流云婀娜,正中上
方,一轮白白的圆斑,就像一
轮太阳或者一轮明月,这是自
然形成的一幅山水画,这块直
径一米左右的大理石出产于云
南点苍山山中,厚度也仅有15
毫米,真奇怪这么大尺寸的一
PPT学习交流
15
• 曲溪楼
《尔雅》:“山渎无所 通者曰溪,又注川曰溪。” 曲溪,亦即曲水,此处为 借用。建筑临水,二层, 单檐歇山造,楼只有前半 爿,下为过道,狭长,进 深仅 三米 左右,南北长 十余米。其下刘氏曾名 “攸宁堂”,楼名曲溪, 曲溪之名沿用至今。
PPT学习交流
2
(2)立意
明徐泰时创建时,林园平淡疏朗,简洁而富有
山林之趣。至清代刘氏时,建筑虽增多,仍不失深 邃曲折幽静之趣,布局和现在大体相似,部分地方 还保留了明代园林的气息。到盛氏时,一经修建, 园显得富丽堂皇,昔时园中深邃的气氛则消失殆尽。
此园整体是一个圆形的布局, 圆圆的一块土地, 团 团的一汪水面。建筑物与地形融为一体, 活脱脱地显 示出一团和气之象, 如一幅苏州桃花坞年画, 所以 “留园”是滴溜溜地圆的意思。让观赏者进园之后 留连忘返, 多留一些时间。
块大理石是如何完好无损从相
距千里之外的云南运到这个江
南苏州的,真是一个谜。 PPT学习交流
8
• 济仙亭
此亭为廊亭,盛氏 时此亭无名,后因亭 北青枫树边有一石形 如济颠,而俗称济仙 亭。
PPT学习交流
9
• 明瑟楼
水经注:“目对鱼鸟,水木明瑟。”此处环境雅洁清新,有
留园空间分析PPT课件

小组 成员: 陈东 宇、 路涵、 屈澜、 刘小 倩、 李艳 雯、 王位、 李亚 阔
留园 之第 二部 分展 示
目录
一、区域展示 二、区域内建筑单体介绍 三、区域内游览路线 四、留园空间序列的设计手法 五、区域内手法的运用
一.展示区块介绍
二.建筑单体介绍
小 蓬 莱
小蓬莱介绍:此处在水池当中,蓬莱是传说居于海 中的仙山,故借以为名。二面曲桥相连,上面架以 亭式紫藤棚架。此处有黄石,刻有“小蓬莱”三字, 系解放后新题。
远 翠 阁
此处景观与方干诗:“前山含远翠,罗列在窗中。”相 符,借以为名。其下即自在处,刘氏时曾名“空翠”, 后改名含青楼,盛氏时名“远翠阁”。阁实质为楼,其 上三面都置有明瓦和合窗,二层,单檐歇山造。
汲 古 得 修 绠
三.区域内游览路线
留 园 平 面
留 园 分 区
展示区
游 览 路 径 分 析
西
楼 位置在
五峰仙馆 之西,刘 氏时曾名 西爽,今 俗称西楼。 建筑为单 檐歇山造, 和曲溪楼 相通。
清 风 池 馆
水榭向西敞开,平临近水,环境舒适,因《诗经》: “吉甫作颂,穆如清风。”又宋苏东坡《赤壁赋》中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借以为名。 建筑为水轩形式,单檐歇山造。昔署匾曰“清风起兮 池馆凉”。
先运用对景的手法确定主体建筑,主要中心景观的位 置,让每一处都有景可看。为避免一览无余,通过漏 景,框景的手法使景观一层一层被揭开面纱。
高低不同形成的空间
空
对比
间
的
对
比
开敞不同形成的空间 对比——廊子与建筑
院内天井与大院落的 空间对比
地形引起的高度 对比,视线垂直 交流。
建筑高度引起的 对比,立面丰富
留园 之第 二部 分展 示
目录
一、区域展示 二、区域内建筑单体介绍 三、区域内游览路线 四、留园空间序列的设计手法 五、区域内手法的运用
一.展示区块介绍
二.建筑单体介绍
小 蓬 莱
小蓬莱介绍:此处在水池当中,蓬莱是传说居于海 中的仙山,故借以为名。二面曲桥相连,上面架以 亭式紫藤棚架。此处有黄石,刻有“小蓬莱”三字, 系解放后新题。
远 翠 阁
此处景观与方干诗:“前山含远翠,罗列在窗中。”相 符,借以为名。其下即自在处,刘氏时曾名“空翠”, 后改名含青楼,盛氏时名“远翠阁”。阁实质为楼,其 上三面都置有明瓦和合窗,二层,单檐歇山造。
汲 古 得 修 绠
三.区域内游览路线
留 园 平 面
留 园 分 区
展示区
游 览 路 径 分 析
西
楼 位置在
五峰仙馆 之西,刘 氏时曾名 西爽,今 俗称西楼。 建筑为单 檐歇山造, 和曲溪楼 相通。
清 风 池 馆
水榭向西敞开,平临近水,环境舒适,因《诗经》: “吉甫作颂,穆如清风。”又宋苏东坡《赤壁赋》中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借以为名。 建筑为水轩形式,单檐歇山造。昔署匾曰“清风起兮 池馆凉”。
先运用对景的手法确定主体建筑,主要中心景观的位 置,让每一处都有景可看。为避免一览无余,通过漏 景,框景的手法使景观一层一层被揭开面纱。
高低不同形成的空间
空
对比
间
的
对
比
开敞不同形成的空间 对比——廊子与建筑
院内天井与大院落的 空间对比
地形引起的高度 对比,视线垂直 交流。
建筑高度引起的 对比,立面丰富
留园景观案例分析PPT课件

对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探索
01
02
03
传统文化的弘扬
留园景观作为传统文化的 载体,展示了中华优秀传 统文化的魅力,为文化传 承提供了借鉴。
文化创新与发展
留园景观在传承传统文化 的基础上,融入了创新元 素,为文化创新与发展提 供了思路。
跨文化交流与传播
留园景观作为中国文化的 重要代表,促进了跨文化 交流与传播,提升了中华 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详细描述
留园的园林小品种类繁多,包括石雕、石刻、 木雕、砖雕等各种工艺品。这些小品设计精 巧、造型别致,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还是留园历史和文化的重要见证。它们散布 在园中的各个角落,让人在欣赏美景的同时, 也能领略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深厚的文化底蕴
要点一
总结词
留园作为中国古典园林的代表之一,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 涵和历史故事,让游客在游览中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 大精深。
假山
留园内的假山堆叠自然,形态各 异,是构成山水景观的重要组成 部分。
水系
园内水系布局巧妙,溪流、池塘 、瀑布等元素相互交织,营造出 清新脱俗的意境。
建筑景观
古建筑
留园内的亭台楼阁、回廊水榭等建筑 ,造型别致,具有浓厚的历史文化底 蕴。
建筑装饰
留园内的建筑装饰精美,细节处理到 位,展现了高超的工艺水平。
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
和谐共生
留园景观展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 生的理念,强调人类应尊重自然、 保护环境,实现与自然的和谐共
生。
生态平衡
留园景观的生态平衡设计,为现 代人提供了思考人与自然关系的 范例,强调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
性。
可持续发展
留园景观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启 示人们应关注环境的长远发展,
留园景观案例分析PPT优秀版

(二)地形利用
(三)曲径通幽,步移景异 留园内的建筑景观还有表现淡泊处世之坦然的“小桃源(小蓬莱)”以及远翠阁、曲溪楼、清风池馆等。
留园为中国• 大留型古园典是私家平园林地,造占地园面,积23地30形0平方并米,代表清代风格,园以建筑艺术精湛著称,厅堂宏敞华丽,庭院富有变化,太湖石以冠云峰为最,有“不出城郭而获山林之趣”
留园内的建筑景观还有表现淡泊处世之坦然的“小桃源(小蓬莱)”以及远翠阁、曲溪楼、清风池馆等。
它分为西、东体、中等三造区,景三区要各素具特划色分。 , 空 间
留园的平面布局采取不规则的形式,辽阔疏朗与紧凑迂回相结合,构成许多曲折而富有变化的风景。
留园内的建筑开景观合还变有表化现淡丰泊富处世。之坦然的“小桃源(小蓬莱)”园林中能领 略到山水、田园、山林、庭园四种不同景色: 中部以水景见长,是全园的精华所在;东部 以曲院回廊的建筑取胜,园的东部有著名的 佳晴喜雨快雪之厅、林泉耆硕之馆、还我读 书处、冠云台、冠云楼等十数处斋、轩,院 内池后立有三座石峰,居中者为名石冠云峰, 两旁为瑞云,岫云两峰;北部具农村风光, 并有新辟盆景园;西区则是全园最高处,有 野趣,以假山为奇,土石相间,堆砌自然。 池南涵碧山房与明瑟楼为留园的主要观景建 筑。 留园内的建筑景观还有表现淡泊处世之 坦然的“小桃源(小蓬莱)”以及远翠阁、 曲溪楼、清风池馆等。
池西假山上的闻木樨香轩,则为俯视全园景色最佳处,并有长廊与各处相通。 当然这种疏密的对比与变化,不仅体现在平面布局上,而且还关系到园林建筑的立面处理。 现园分四部分,东部以建筑为主,中部为山水花园,西部是土石相间的大假山,北部则是田园风光。 西区以山景为主,中区以山、水兼长,东区则以建筑取胜。 以东区为主,石林小屋附近,屋宇鳞次栉比,内外空间交织穿插,使人有应接不暇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