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别对待暗能量、分别对待暗物质的报告之三

合集下载

暗物质与暗能量研究新进展_蔡荣根

暗物质与暗能量研究新进展_蔡荣根

暗物质与暗能量研究新进展◇蔡荣根 周宇峰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北京100190收稿日期:2010-5-5 修回日期:2010-5-12本文作者:蔡荣根,研究员,c a i r g @i t p .a c .c n ;周宇峰,副研究员,y f z h o u@i t p .a c .c n 。

研究资助:国家973计划项目(2010C B 833000)。

摘 要 本文简要回顾了暗物质和暗能量研究的历史。

重点综述了暗物质实验探测的最新进展和理论研究动态,对各种可能的暗能量模型进行了比较介绍。

最后对我国暗物质和暗能量方面的研究进行了介绍和展望。

关键词:暗物质 暗能量中图分类号:O 4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412(2010)03-0003-07D O I :10.3969/j .i s s n .1009-2412.2010.03.001一、引 言 20世纪的几个重大发现彻底改变了人们对于宇宙的认识。

20年代末,哈勃发现我们的宇宙不是静态的,而是在膨胀。

这一发现开启了现代宇宙学的研究;90年代末,美国的两个超新星(S N e )研究小组根据他们的观测数据发现我们的宇宙正处于加速膨胀之中。

宇宙的加速膨胀表明宇宙中存在着暗能量;而早在30年代Z w i c k y 通过对星系团中星系的速度弥散度的研究,推断出宇宙中存在着大量的暗物质。

目前的天文观测表明,宇宙中可见的重子物质仅占宇宙总能量组成的4%左右,看不见的暗物质占23%,而宇宙中占能量组成73%的成份是以看不见的暗能量形式存在的。

暗物质是什么?暗能量的本质是什么?这些是当前宇宙学家和理论物理学家面临的重大问题。

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先生认为理解暗物质和暗能量是21世纪科学的大挑战。

目前世界上的科技强国都在集中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研究暗物质和暗能量。

例如,美国国家图1 天文观测对宇宙中暗物质和暗能量的限制[1]研究委员会在2002年由19名权威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联合执笔的报告中列出了新世纪要解答的11个科学问题,其中“什么是暗物质”和“暗能量的性质是什么”被分别列在第一和第二位。

宇宙终极答案 42

宇宙终极答案 42

宇宙终极答案 42宇宙的终极答案到底是什么?这可能是人类历史上所有学者都想要知道的答案。

从古至今,有无数的学者都曾经尝试去回答这个问题。

那么,这个问题到底有答案吗?宇宙终极答案是“42”?著名的英国作家道格拉斯·亚当斯在其著名的科幻小说《银河系漫游指南》描写了一个著名的桥段,大概的意思是:老鼠建造了一部超级电脑,名字叫做深思。

老鼠们问这台超级电脑:生命、宇宙以及万物的终极答案到底是什么?经过了整整750万年的计算之后,超级电脑深思告诉老鼠的后代,生命、宇宙以及万物的终极答案是:42。

“42”到底有什么含义?至于道格拉斯·亚当斯为什么要写“生命、宇宙以及万物的终极答案是:42”?实际上,并没有人知道,甚至可能只有他自己才知道。

或许,这个数字“42”只是他随便写下来的一个数字,并没有任何含义。

由于科幻小说《银河系漫游指南》在广大科幻迷心目当中的地位十分崇高。

因而,“42”被广为流传,成为了一个“梗”。

每当有人问起宇宙的终极答案时,都会有人直接回答:42。

甚至在国外的一些搜索引擎上,曾有一段时间搜“宇宙的终极答案是什么”或者“一切的答案是什么?”,搜索的结果显示就是:42。

不仅如此,甚至有很多人开始为“42”找各种牵强的理由,甚至找到了人类历史上和“42”有关的各种巧合,比如:马拉松的总长度是42公里195米等等。

曾经有人问过道格拉斯·亚当斯,“42”到底有什么含义?道格拉斯·亚当斯的回答是这样的:首先,这是一个玩笑。

我需要先找到一个简单并且很简短的数字,然后直接选择这个数字就可以,并没有刻意的安排。

那些二进制,十三进制,吐蕃赞普之类的推测其实全都是空穴来风,并不是真实的。

实际上,当时的情况是:我正坐在写字台边,看着花园,想了想,“42”就可以。

于是,我就把他打了出来。

生命、宇宙和万物的终极答案到底是什么?如果我们抛开“小说”,就只谈如今人类认知中“生命、宇宙和万物的终极答案”,那么这个答案最有可能是什么?其实也有很多人在思考这个问题,甚至还在继续往“42”上去凑,他们凑出了“42个问题”,这“42个问题”都是科学前沿研究的问题,也就是目前科学家还不知道的“42个问题”。

物理学中的暗物质和暗能量的理论研究

物理学中的暗物质和暗能量的理论研究

物理学中的暗物质和暗能量的理论研究暗物质和暗能量是物理学中的两个重要概念。

它们并不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所熟悉的物质和能量,因为它们无法被直接观测到。

然而,它们对于解释宇宙的演化和结构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暗物质和暗能量的理论研究的现状和未来方向。

一、暗物质我们知道,物质在引力作用下会相互吸引,从而形成各种天体。

不过,天体之间的引力作用是不够的,宇宙中应该还有不少物质存在,但它无法被直接观测到。

这种不存在于日常生活中的物质就被称为暗物质。

那么,暗物质究竟是什么?目前物理学家们还不能给出准确的答案。

但是,研究表明,暗物质可能是一种新的粒子,它们不参与强力和电磁相互作用,只参与弱相互作用和引力相互作用,因此难以被探测到。

目前,科学家们正在进行暗物质的探测研究。

最传统的方法是观测宇宙学的现象,比如宇宙微波背景辐射和宇宙射线等。

这些观测可以揭示宇宙大尺度的结构和成分。

此外,一些实验设备也被用来探测暗物质。

例如,世界上最大的实验设备之一,欧洲核子中心的大型强子对撞机(LHC),正在进行探测暗物质的实验。

未来,随着技术的发展,我们有望更好地理解并探测到暗物质的本质。

对于暗物质的研究,将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宇宙的结构和演化。

二、暗能量暗能量是另一个物理学中的重要概念。

它是用来解释宇宙膨胀加速的原因。

我们知道,以前人们认为宇宙的膨胀速度在不断减缓,而现在的研究表明,宇宙的膨胀速度在不断加速,这被称为宇宙加速膨胀现象。

暗能量就是解释这种现象的一种理论概念。

暗能量是负压力的一种形式,其特点是,越来越快的扩张会不断增加宇宙中的暗能量。

由于暗能量具有反重力作用,因此它会推动宇宙的膨胀速度不断加速。

但是,即使到目前为止,科学家对暗能量的了解仍然十分有限。

暗能量的本质和它如何影响宇宙的膨胀仍然是一个未解之谜。

三、未来展望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研究的深入,未来有望更好地了解暗物质和暗能量的本质。

一些新技术和实验设备的发展,如欧洲空间局规划的“暗能量普查卫星”等,将可以提供更加精确的数据,从而推动我们对暗物质和暗能量的理解。

物理学中的暗物质与暗能量

物理学中的暗物质与暗能量

物理学中的暗物质与暗能量暗物质与暗能量是物理学中一个极为重要的概念,也是关于宇宙存在的两个重要问题。

在人类对宇宙的探究中,我们了解到宇宙中只有大约5%的物质是可见的,剩下的95%是我们无法直接观测到的“暗物质”和“暗能量”。

那么,什么是暗物质和暗能量呢?它们为什么会在宇宙中存在?本文将为您详细解释相关的知识点。

一、什么是暗物质?暗物质指的是宇宙中一种不存在热电波辐射,无法被直接观测到的物质。

然而,它能够通过相互作用与可见物质组成宇宙的物质结构。

暗物质和可见物质的差别在于它们的组成物质不同:可见物质是由原子构成,而暗物质是由一些微弱粒子组成,这些粒子不与光子相互作用。

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无法直接观测到它们。

那么,为什么暗物质能够被推测出来呢?在爱因斯坦提出广义相对论之后,研究人员发现,行星的轨道和星系的运动与可见质量并不相符合。

也就是说,通过对星系运动的观测,我们知道了星系内除了可见物质之外,还有一些相当可观的物质质量存在,不断地影响星系的未来命运。

研究认为这些影响是由一些我们无法观测到的物质——暗物质引起的。

暗物质存在的证据还包括通过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观测,研究者发现,在宇宙早期的膨胀中,暗物质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

二、什么是暗能量?与暗物质相对应的就是暗能量。

相对于暗物质而言,暗能量更加神秘、难以理解。

在物理学中,暗能量指的是导致现代宇宙加速膨胀的一种能量,这种能量占宇宙总体能量的近七成。

人类对暗能量的探究其实也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期爱因斯坦提出广义相对论之后。

当时爱因斯坦引入了一个问题:为什么宇宙不会收缩呢?此后许多学者认为,暗能量是爱因斯坦“宇宙常数”的一种形式,用于解释宇宙不断膨胀的情况。

但是,迄今为止,我们对这种能量仍不是完全理解,因此我们称之为暗能量。

三、暗物质和暗能量的差别所在虽然暗物质和暗能量都是我们不可见的能量,但它们在本质上是有所不同的。

暗物质是存在于宇宙中的大量的物质,这种物质只能用重力作用来推测它们的存在,但是它们的存在足够强大可以影响宇宙的演化方向。

理解黑暗物质和暗能量

理解黑暗物质和暗能量

理解黑暗物质和暗能量近年来,人们对黑暗物质和暗能量的研究越来越深入,但这两个概念始终还是比较抽象的。

那么,什么是黑暗物质和暗能量呢?它们又有什么特性和作用呢?本文将从理论模型到实验结果,从宇宙到粒子,一步步为大家揭开这个谜题。

一、黑暗物质黑暗物质首先是通过天文学观测而发现的一种奇怪物质。

在20世纪80年代,天文学家利用体积观测到了许多沿银河系周围运动的恒星。

因为这些恒星的高速运动,被人们称为高速运动星轨道问题(或银河系旋转问题)。

根据牛顿力学和运动定律,这些恒星应该逃离银河系。

然而这些恒星没有离开,它们笼罩在黑暗物质的引力场内,也就是说,黑暗物质的质量在恒星周围组成了巨大的引力场帮助恒星运动。

这个引力场唯一的理解就是,这些恒星受到了由银河系外黑暗物质团块所组成的引力场的作用,而这个物质是天文学家从其他物质计量中未能观测到的,因此被称为“黑暗物质”。

在宇宙中,也有不少明显跟恒星和尘埃不同、但又有明显跟白矮星、中子星和黑洞也不同的天体,例如对恒星束缚更为强烈、重力波和引力透镜现象中表现出清晰不同、在回响和消光方面表现不同等。

它们所显示的明显星系外物质在天文学上被认为也是黑暗物质。

黑暗物质的密度是银河系等天体的可见物质的5倍以上,同时,更长的星系运动、更高的温度分析和更远的银河系中的黑洞应该包含更多的黑暗物质,该数据已卓有成效地预测了哪些邻近星系的数量和星系结构,而且成功地证实了耗散运动(星系形成和并行)是由于大量存在的黑暗物质形成引力场而出现的。

二、暗能量暗能量是相对于黑暗物质而言的,指导致宇宙加速膨胀的一种source,同时它也是宇宙能量守恒原则在引力方程中的表现形式。

暗能量由于我们无法观测到,所以被称为“暗”能量。

对暗能量最早的观测是由两组独立的天文学家完成的,又因为这个现象而被称为“偏远II超新星实验”。

它是研究暗能量的重大里程碑,奠定了关于暗能量存在的事实,并且得到了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奖励。

值得一提的是,暗能量是推动宇宙加速膨胀的主要力量。

暗物质与暗能量

暗物质与暗能量

暗物质与暗能量什么是暗物质暗物质(Dark Matter)是一种比电子和光子还要小的物质,不带电荷,不与电子发生干扰,能够穿越电磁波和引力场,是宇宙的重要组成部分。

暗物质的密度非常小,但是数量非常庞大。

自从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以来, 人们就一直尝试用引力理论来解释各种天体的运动规律, 在这个过程中, “暗物质”的概念很早就已经形成了。

现代意义下的暗物质概念是瑞士天文学家家弗里兹·兹威基(Fritz Zwicky)早在1933 年研究后发星系团中星系运动的速度弥散时就提出来了。

他根据所测得的星系速度弥散并应用维理定理得到了后发星系团的质光比, 发现其比太阳的质光比要大400 倍左右。

1934 年,他在研究星系团中星系的轨道速度时,为了解释“缺失的物质”问题而正式提出了暗物质的概念.但当时并没引起太多的关注,直到40 年后,人们在研究星系中恒星的运动时遇到类似的困难: 人们发现如果仅考虑可见( 发光) 物体彼此之间的相互吸引力,那么各式各样的发光天体( 包括恒星、恒星团、气状星云,或整个星系) 运动的速度要比人们预想的快一些。

暗物质存在最直接的证据来自于漩涡星系旋转曲线的测量。

通常测量的旋转曲线在距离星系中心很远的地方会变平, 并且一直延伸到可见的星系盘边缘以外很远的地方都不会下降。

如果没有暗物质存在, 很容易得到在距离很远的地方旋转速度会随距离下降: v(r)= GM(r)! r ∝1!r因此, 平坦的旋转曲线就意味着星系中包含了更多的物质。

2003 年,Wilkinson 微波背景各向异性探测( WMAP) 、Sloan数字巡天( SDSS) 和最近的超新星( SN) 等天文观测以其对宇宙学参数的精确测量,进一步有力地证实了暗物质的存在.这在人类探索宇宙奥秘和物质基本结构的道路上无疑是一个光辉的成就.最新数据显示,在宇宙能量构成中,暗能量占72%,暗物质占23%,重子类物质只占了5%左右.暗物质的探测暗物质的探测可以分为如下3 种方法。

暗能量和暗物质的区别是什么

暗能量和暗物质的区别是什么

暗能量和暗物质的区别是什么很多人会认为暗能量和暗物质是一样的。

它们是同一个意思,其实不是的。

那么暗能量和暗物质的区别是什么呢?暗能量和暗物质有区别暗能量是暗物质所产生的一种力(能量),(就像地球、引力一样,)。

暗能量和暗物质是一种不可见的、能推动宇宙运动的能量,宇宙中所有的恒星和行星的运动皆是由暗能量与万有引力来推动的。

根据"普朗克"探测器收集的数据,科学家对宇宙的组成部分有了新的认识,宇宙中普通物质和暗物质的比例高于此前假设(30%),而暗能量这股被认为是导致宇宙加速膨胀的神秘力量则比想象中少,占68.3%。

暗能量是宇宙学研究的一个里程碑性的重大成果。

支持暗能量的主要证据有两个。

一是对遥远的超新星所进行的大量观测表明,宇宙在加速膨胀。

按照爱因斯坦引力场方程,加速膨胀的现象推论出宇宙中存在着压强为负的"暗能量"。

暗物质(Dark Matter)是一种比电子和光子还要小的物质,不带电荷,不与电子发生干扰,能够穿越电磁波和引力场,是宇宙的重要组成部分。

暗物质的密度非常小,但是数量庞大,因此它的总质量很大,它们代表了宇宙中84.5%的物质含量,其中人类可见的只占宇宙总物质量的10%不到(约5%)。

暗物质无法直接观测得到,但它能干扰星体发出的光波或引力,其存在能被明显地感受到。

暗物质存在的最早证据来源于对球状星系旋转速度的观测。

现代天文学通过引力透镜、宇宙中大尺度结构形成、天文观测和膨胀宇宙论研究表明:宇宙的密度可能由约70%的暗能量,5%的发光和不发光物体,5%的热暗物质和20%的冷暗物质组成。

介绍暗能量暗能量是驱动宇宙运动的一种能量。

它和暗物质都不会吸收、反射或者辐射光,所以人类无法直接使用现有的技术进行观测。

暗物质暗物质(Dark Matter)是一种因存在现有理论无法解释的现象而假想出的物质,比电子和光子还要小的物质,不带电荷,不与电子发生干扰,能够穿越电磁波和引力场,是宇宙的重要组成部分。

暗物质与暗能量

暗物质与暗能量

暗物质暗物质 Dark material【Jeremiah P. Ostriker和Paul Steinhardt 著Shea 译】几十年前,暗物质(dark matter)刚被提出来时仅仅是理论的产物,但是现在我们知道暗物质已经成为了宇宙的重要组成部分。

暗物质的总质量是普通物质的6倍,在宇宙能量密度中占了1/4,同时更重要的是,暗物质主导了宇宙结构的形成。

暗物质的本质现在还是个谜,但是如果假设它是一种弱相互作用亚原子粒子的话,那么由此形成的宇宙大尺度结构与观测相一致。

不过,最近对星系以及亚星系结构的分析显示,这一假设和观测结果之间存在着差异,这同时为多种可能的暗物质理论提供了用武之地。

通过对小尺度结构密度、分布、演化以及其环境的研究可以区分这些潜在的暗物质模型,为暗物质本性的研究带来新的曙光。

大约65年前,第一次发现了暗物质存在的证据。

当时,弗里兹·扎维奇(Fritz Zwicky)发现,大型星系团中的星系具有极高的运动速度,除非星系团的质量是根据其中恒星数量计算所得到的值的100倍以上,否则星系团根本无法束缚住这些星系。

之后几十年的观测分析证实了这一点。

尽管对暗物质的性质仍然一无所知,但是到了80年代,占宇宙能量密度大约20%的暗物质以被广为接受了。

在引入宇宙暴涨理论之后,许多宇宙学家相信我们的宇宙是平直的,而且宇宙总能量密度必定是等于临界值的(这一临界值用于区分宇宙是封闭的还是开放的)。

与此同时,宇宙学家们也倾向于一个简单的宇宙,其中能量密度都以物质的形式出现,包括4%的普通物质和96%的暗物质。

但事实上,观测从来就没有与此相符合过。

虽然在总物质密度的估计上存在着比较大的误差,但是这一误差还没有大到使物质的总量达到临界值,而且这一观测和理论模型之间的不一致也随着时间变得越来越尖锐。

当意识到没有足够的物质能来解释宇宙的结构及其特性时,暗能量出现了。

暗能量和暗物质的唯一共同点是它们既不发光也不吸收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别对待暗能量、分别对待暗物质的报告之三:介绍刘辰楼“荦谧加速能”科学的重大五规律,与爱因斯坦们“恶煞暗能量”推想的严重五错误。

【一】爱因斯坦们“恶煞暗能量”推想的严重五错误之一:将有条件的场客加速远离,当成了无条件的场客加速
远离。

换言之,将有条件的场客加速远离,当成了所
谓“宇宙速胀”。

【二】刘辰楼“荦谧加速能”科学的重大五规律之一:爱因斯坦们所谓“宇宙速胀”,是没有的事;而“有条件
的场客加速远离”,是确有的事。

【三】爱因斯坦们“恶煞暗能量”推想的严重五错误之二:试图自所谓“爱因斯坦方程”,求解“暗能量”。

【四】事实上,所谓“爱因斯坦方程”,原本不能成立。

【五】“爱因斯坦方程”不能成立的原因,是;等号前方的微分张量,不能等于等号后方的非张量。

【六】刘辰楼“荦谧加速能”科学的重大五规律之二:克服了爱因斯坦们“恶煞暗能量”推想的严重五错误之二,
才能解出“荦谧加速能”(荦能额与谧能额)。

【七】刘辰楼“荦谧加速能”科学的重大五规律之三:无客速的场客,不会加速远离;客速不够大的场客,也不
会加速远离。

【八】爱因斯坦们“恶煞暗能量”推想的严重五错误之三:不问场客“加速远离所需的初速值”。

【九】场客盘速{(Rcosθ)φ速}为零、场客局纬速(Rθ速)也为零时,刘辰楼的场客局速算式,表明:R加速度
〒-(荦能额对R的偏导数)c平方exp(4荦能额+2
谧能额)+(3荦能额对R的偏导数+谧能额对R的偏
导数)R速平方。

【十】加速远离,就是:R加速度>0。

【十一】所以,“加速远离所需的初速值”,其平方,R 速平方>{(荦能额对R的偏导数)/(3荦能额对R
的偏导数+谧能额对R的偏导数)} c平方exp(4荦
能额+2谧能额)。

此式适用于场客没有“太极质,旋
蓄质”的情况下。

【十二】爱因斯坦们“恶煞暗能量”推想的严重五错误之四:以为“场客速值的上限”是固定的c。

【十三】刘辰楼“荦谧加速能”科学的重大五规律之四:刘辰楼的场客局速算式,为:R速平方〒c平方exp
(4荦能额+2谧能额)-(mc/客质)平方exp(6荦
能额+2谧能额)。

换言之,“场客速值的上限”,不
是固定的c,而是cexp(2荦能额+谧能额)。

【十四】爱因斯坦们“恶煞暗能量”推想的严重五错误之五:不问“太极微分几何”。

【十五】刘辰楼“荦谧加速能”科学的重大五规律之五:有了“太极微分几何”,才能解出“荦谧加速能”。

分别对待暗能量、分别对待暗物质的报告之二:“暗物质”的习惯定义与原先用意,两者
都已不能成立。

【一】“暗物质”的习惯定义,已被推翻。

【二】“暗物质”的习惯定义:“暗物质”,是“产生万有引力,而不对电磁波产生作用”之质。

【三】已被严格证明了的刘辰楼万有定律:产生万有引力之质,必对电磁波产生作用,必对电磁波产生引力。

【四】换言之,“产生万有引力”,与“不对电磁波产生作用”,这两者,不相容。

【五】所以,“暗物质”的习惯定义,已被推翻。

【六】实际上,所谓“产生万有引力”,就是“对各种具有客质之物产生引力”。

【七】电磁波,是具有客质之物。

【八】“暗物质”的原先用意,已被证误。

【九】“暗物质”的原先用意:“暗物质”之多,是牛顿质的100倍;
“暗物质”与牛顿质,已把时空吸引成狠壳,将把时
空吸引成绝洞。

【十】已被严格证明了的刘辰楼时空定律:时空不受牛顿质与任何质吸引。

【十一】时空不受牛顿质与任何质吸引,是因为对任何场
主而言,时空都没有速度。

【十二】到此可见,“暗物质”的原先用意,已被证误。

【十三】刘辰楼有质定则:任何科学家的任何实验,都不可能证有“吸引时空之质、塌灭时空之质”类“暗物
质”。

【十四】大科学方向,已经是“太极质,旋蓄质,荦能额,谧能额”的认知方向。

“太极质,旋蓄质,荦能额,
谧能额”的认知,已经作废了爱因斯坦们的“恶煞暗
物质”推想,已经泼冷了爱因斯坦们的“恶煞暗能量”
推想。

【十五】我劝科学家,醒有“荦能额,谧能额”,而去进一步证有“太极质,旋蓄质”,或去发现未曾认知之
质。

【十六】螺旋星尘系,有着离开系心的客速。

【十七】刘辰楼发现了的顺速方引力,会使螺旋星尘快速旋转。

【十八】螺旋星尘快速旋转,既与“太极质”有关,也与“旋蓄质”有关。

【十九】螺旋星尘快速旋转既与“太极质”有关也与“旋蓄质”有关,是因为:刘辰楼顺速方引力加速度〒(R
速平方)(谧能额对R的偏导数)≈(R速平方){ -a
平方cosθ平方/R三方-3aAhsin2θcosθ/R四方}。

【二十】刘辰楼全力〒刘辰楼的非顺速引力+(刘辰楼的顺速方斥力+刘辰楼的顺速方引力)。

刘辰楼全力加
速度〒-(荦能额对R的偏导数){c平方exp(4荦能
额+2谧能额)+(k/R cosθ)平方exp(8荦能额+2
谧能额)}+ R速平方(3荦能额对R的偏导数+谧能
额对R的偏导数)。

【二十一】总而言之,创发自中国的科学革命方向,已经足够圆满地大超大越了爱因斯坦们的“恶煞暗物质”推
想。

分别对待暗能量、分别对待暗物质的报告之一。

【一】从实质上讲——从非鸡毛蒜皮上讲,暗能量共有两种含义。

暗能量的第一种含义是:暗能量=爱郎(爱因
斯坦们)未知之能。

暗能量的第二种含义是:暗能量
=撕灭宇宙之能。

【二】从实质上讲——从非鸡毛蒜皮上讲,暗物质共有两种
含义。

暗物质的第一种含义是:暗物质=爱郎(爱因
斯坦们)未知之质。

暗物质的第二种含义是:暗物质
=塌灭时空之质。

【三】爱郎未知之能,包括荦能额与谧能额。

【四】爱郎未知之质,包括太极质与旋蓄质。

【五】塌灭时空之质,刘辰楼以“太极质,旋蓄质,荦能额,谧能额”否认之。

【六】撕灭宇宙之能,刘辰楼以“太极质,旋蓄质,荦能额,谧能额”对抗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