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心情烦躁抑郁可能是帕金森病的前兆
老人性格暴躁的原因

老人性格暴躁的原因1、老人性格暴躁的生理原因1.1、更年期会导致情绪变化如果家中的老人正处于50-60的更年期期间,不管是身体状况还是心理状况都会发生变化,此时烦躁易怒也是正常的,过了这段时间就好了。
1.2、血压方面的问题如果老年人患有高血压,那么这个疾病会引起人的情绪上烦躁易怒。
而且易怒又会导致高血压病情加重。
所以如果患有高血压,应该先治疗高血压。
1.3、动脉硬化也会导致易怒如果老年人有三高,心脑血管疾病,产生了动脉硬化这样的老年病、富贵病,那么一定会引起脾气上的易怒的。
也要对症治疗。
1.4、老年痴呆症的前兆如果发现老年人最近不仅易怒,而且容易忘记事情,丢三垃圾,非常情绪化,甚至哭闹。
那么他很有可能是老年痴呆症的前兆。
2、老人性格暴躁的心理原因2.1、接受新鲜事物较少,大脑缺少应有的刺激,因而大脑和神经系统的敏感力和反应力明显减退,脑细胞缺乏活力,大脑退化速度加快,思维能力下降,逐渐形成记忆力锐减及老年痴呆等一系列症状。
2.2、由于病态心理障碍,往往把家庭中发生的微小事情看得过重,长期挂在心头,得不到及时排遣消除,内心郁闷烦躁,缺少生活乐趣,这些因素都是精神性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消化道疾病以及多种癌症的发病诱因。
3、老人性格暴躁的其它原因3.1、心胸比较狭窄。
这类老人凡事喜欢斤斤计较,别人稍微触犯了他,如无意中踩了他的脚,或不慎把脏水弄到他身上,他就不肯原谅,要大发脾气,甚至大骂一通。
有的则对别人过于苛求,没有达到自己的目的,就要发火。
3.2、虚荣心过强。
有些老年人常常以“长者”、“老者”、“过来人”自居,在生活中处处要设法维护自己的尊严和权威,一旦有谁冒犯了他,伤了他的面子,就会大动肝火,发起脾气来。
3.3、性格变异。
老年人经常性地发脾气,实际上是心理衰老、性格变异的反映。
这些老年人进入老年期后,社交能力逐渐减弱,自我封闭性增强,遇事固执过敏,急躁易怒,情绪波动大。
1、老年人或多或少会遇到一些不顺心和不开心的事情,心理承受这情绪的压力,甚至委屈无处发泄,长此以往,必将影响到老人的身体和心理健康。
老年护理学综合练习200题

老年护理综合练习200题单项选择题1.世界卫生组织关于年龄的划分,下列哪项不正确?A. 35岁以下为青年人B. 45~59岁为中年人C. 60~74岁为年轻老人D. 75~89岁为老老年人E. 90岁以上为长寿老年人答案:A2.世界卫生组织对发展中国家老年人的年龄划分标准为A. >45岁B. ≥60岁C. ≥65岁D. ≥70岁E. ≥75岁答案:B3.世界卫生组织对发展中国家老龄化社会的划分标准为A. 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例的7%以上B. 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例的7%以上C. 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例的8%以上D. 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例的10%以上E. 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例的10%以上答案:D4.下列关于人口老龄化趋势的说法哪项不正确?A.人口老龄化是人口年龄结构的老龄化B. 发达国家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10%以上为老龄化社会 C. 老年人口重心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 D. 高龄老人增长速度快 E. 老年妇女是老年人口中的多数答案:B5.中国人口老龄化最严峻的时期是A. 2005~2010年B. 2010~2015年C. 2015~2020年D. 2020~2030年E. 2030~2050年答案:E6.联合国提出,将以下哪项作为全球解决老龄问题的奋斗目标?A. 经济发展B. 社会福利C. 小康社会D. 健康老龄化E. 扶助老人答案:D7.美国开始颁发老年护理专科证书的时间是A. 1955年B. 1965年C. 1975年D. 1980年E. 1985年答案:C8.美国提出用“老年护理学”概念代替“老年病护理”概念的时间是A.1957年B. 1967年C. 1977年D. 1987年E. 1997年答案:D9.下列有关老化生物学理论的主要观点,错误的是A. 生物老化影响所有有生命的生物体B. 生物老化不受非生物因素的影响C. 生物老化过程不同于病理过程D. 机体内不同器官和组织的老化速度各不相同E. 生物老化可增加个体对疾病的易感性答案:B10.下列哪种理论认为衰老在机体是按照类似计算机编码的程序来进行的?A. Walford的免疫理论B. Orgel的差错灾难理论C. 神经内分泌理论D. Harman的自由基理论E. Hayflick的基因程控理论答案:E11.下列哪种理论认为机体自我识别功能障碍,可诱发一些严重疾病,加剧组织的老化?A. 持续理论B. 免疫理论C. 分子交联理论D. 长寿和衰老理论E. 差错灾难理论答案:B12.下列哪种理论认为老化是由于体内抗氧化防御系统功能减退,产生氧化应激损伤而引起的生理功能障碍?A. 自由基理论B. 神经内分泌理论C. 持续理论D. 活跃理论E. 体细胞突变理论答案:A13.下列哪项不属于老化的生物学理论?A. 持续理论B. 分子交联理论C. 自由基理论D. 神经内分泌理论E. 免疫理论答案:A14.下列哪种理论强调老年人应该用一定的时间和精力来回顾和总结自己的一生,进行自我整合?A. 人格发展理论B. 人类基本需要层次论C. 隐退理论D. 角色理论E. 次文化理论答案:A15.下列哪种理论认为成功老化也是一种有制度、有秩序、平稳的权力与义务的转移?A. 次文化理论B. 预期寿命和功能健康理论C. 年龄阶层理论D. 活跃理论E. 隐退理论答案:E16.护士可以依据以下哪种理论指导老年人从事一些有意义的工作,继续发挥专长?A. 隐退理论B. 活跃理论C. 持续理论D. 次文化理论E. 角色理论答案:B17.活跃理论和隐退理论的缺欠促成了哪种理论的产生?A. 角色理论B. 持续理论C. 年龄阶层理论D. 活跃理论E. 隐退理论答案:B18.下列不属于老年人健康史评估内容的是A. 现病史B. 家族史C. 过敏史D. 外伤史E. 有无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答案:E19.洗漱沐浴属于下列哪类功能状态评估的项目?A. 日常生活能力B. 功能性日常生活能力C. 操作性日常生活能力D. 高级日常生活能力E. 以上都不是答案:A20.老年人社会健康评估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角色评估B. 家庭评估C. 职业评估D. 环境评估E. 文化评估答案:C21.以下不属于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评估内容的是A. 焦虑B. 抑郁C. 认知功能D. 日常生活能力E. 应对方式答案:D22.下列不属于老年保健重点人群的是A. 独居老年人B. 丧偶老年人C. 高龄老年人D. 精神障碍的老年人E. 经济困难的老年人答案:E23.老年保健最初起源于A. 美国B. 英C. 日本D. 意大利E. 中国答案:B24.对长期住院老人实施“轮换住院制度”的是A. 中国B. 美国C. 英国D. 意大利E. 日本答案:C25.老年保健任务的完成需要依赖A. 家庭服务B. 托老所C. 综合医院服务D. 社区服务机构E. 完善的医疗保健服务体系答案:E26.我国要真正实现“老有所医”,主要依靠A. 个人力量B. 家庭力量C. 集体力量D. 国家力量E. 国家、集体、个人合理分担答案:E27.李某,男,患有缺血性脑卒中3年,右侧肢体功能障碍,但能够借助拐杖行走,日常生活能力下降,患者喜欢居住在家中生活。
老人性情大变的原因是什么

老人性情大变的原因是什么老人性情大变的原因是什么?你知道吗?据了解,心理医生提醒,老年人出现沉默寡言或失眠加重,有可能是精神心理疾病的初期症状,家人必须加以重视。
心理医生提醒,老年人出现沉默寡言或失眠加重,有可能是精神心理疾病的初期症状,家人必须加以重视。
那么下面我们就去关注一下老人性情大变的原因吧!据统计资料显示,目前,在65岁以上的老人中,精神心理疾病的患病率日益增高,严重威胁着老年人的身心健康。
心理医生提醒,老年人出现沉默寡言或失眠加重,有可能是精神心理疾病的初期症状,家人必须加以重视。
老年人心理问题易被忽视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精神心理科、睡眠中心主任潘集阳指出:“很多人认为,老年人变得沉默寡言或出现失眠等异常是身体机能衰退的正常表现,其实这可能是老年人心理出现问题的征兆。
”潘集阳表示,判断老年人是否存在心理问题,可留意以下几方面——性格变得怪异,对子女漠不关心,对任何事物不感兴趣,无端恐惧焦虑等。
“举例来说,原来性格外向活泼的老年人现在不愿意出门,即是性格变化;或现在和过去的表现大相径庭,或跟同龄人的行为有很大的差异。
家人应该及时发现并给予帮助,让患者及时就诊,得到正确的治疗,就不会发展到病情恶化甚至自杀的一步。
”他同时提醒,老年期精神疾病往往容易与其他疾病混淆而导致误诊。
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减退,大多有慢性基础疾病,伴有血管、血压多种相关的病变,“老年期各种病交织一起,医生很难识别,治疗起来就更难。
若得不到及时的诊治,会贻误了最佳的治疗时机。
”老人“睡不好”,家人要留心潘集阳提醒,不少老年人睡眠时间变短,他们自己及家人都不以为然,觉得老年人睡不着、早醒是正常现象。
人老了都这样,但其实,这可能是抑郁症的征兆。
老年帕金森病患者抑郁的研究

升趋势 。最新流行病学调查 显示 , 中国 6 0岁以上帕金森病患 病 率仅次于英 国 J 。老年 P D患者 在其疾病 的演 变过 程 中, 相 有
当多 的患 者 出现 情 感 障碍 , 抑 郁 情绪 最 常 见。2 0 其 0 7~2 0 08 年, 我们应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 ml ndpes n,H MD) a io ersi t o A
帕金森病 ( akno , d es ,D) P risn S i aeP 是一种常见 的神经 系统 s 变性疾病 , 病程迁延 , 以治 愈。近年来 , 难 该病 的患病率 明显 上
发生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 .4 , < .1 ) 9 11 P 00 )。男女间 2
抑郁得分差异无显著性 。 老年 P 患者组H MD D A 得2—5 ( 0 1 O 2 .8±
2 O例, 平均 年龄( 5 2 4 7 ) ; 程 ( O 5 6 .0± . 4 岁 病 1 .0±4 0 ) . 5 年。主 要症状包括震 颤 (9 5 ) 肌 强直或 动作缓 慢 ( 8 6 ) 失 灵 6 .% , 1.% ,
巧和/ 或写字障碍 (2 6 , 1 . %) 步态 障碍 ( 0 5 ) 1 . % 。对 照组为 本 院健康体检者 , 神经 系统疾病 及严重 的 内科 疾病 史 , 无 神经 系
柳州 55 0 ; 贺州市人 民医院神经内科 ) 4 05 ①
采 用汉密 尔顿抑郁量
( 广西壮族 自治 区龙泉山医院神经 内科
[ 摘
要 ] ① 目的 探讨老年帕金 森病( a i o , d e eP ) P r n n s i a , D 患者抑 郁的发 生率 、 点及其相 关 因素。( k s ss 特 方法
帕金森病的名词解释

帕金森病的名词解释
1.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一种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特征为肌肉僵硬、震颤、运动减少和姿势不稳等症状。
2. 腹侧被盖区(substantia nigra):位于大脑中央区域,负责生产多巴胺等神经递质,帮助控制肌肉运动。
3. 多巴胺神经元(dopaminergic neuron):负责产生多巴胺的神经元,是帕金森病中受损的重要细胞类型。
4. 皮层(cortex):大脑的外层组织,负责信息处理、思维和运动控制等多种功能。
5. 焦虑(anxiety):一种情绪状态,表现为紧张、担忧、胸闷等不适感觉。
6. 维持治疗(maintenance therapy):对于慢性疾病而言,指持续使用药物或其他治疗手段,以使病情得以稳定或缓解。
7.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一种随年龄增长而出现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特征为记忆力和认知功能退化。
8. 震颤(tremor):一种自发性节律性运动,常表现为肢体或头部颤动。
在帕金森病中常见。
9. 西咪替丁(simetidine):一种抗组胺药物,可减轻胃液分泌和胃酸反流等症状,在帕金森病中可用于治疗抗帕金森药物
引起的副作用。
10. 运动障碍(movement disorder):一类涉及肌肉和神经系
统的疾病,如帕金森病、舞蹈病等,表现为不适当的肢体姿态、运动、紧张等症状。
帕金森的鉴定标准

帕金森的鉴定标准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帕金森病是一种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肌肉僵硬、震颤和运动不协调。
在临床上,对帕金森病的鉴定主要依赖于病史、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
下面将介绍帕金森病的鉴定标准,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这一病症。
一、病史询问1. 发病年龄:帕金森病通常在50岁以上发病,但也有早发型帕金森病,发病年龄在40岁以下。
早期发病年龄者需要警惕家族遗传风险。
2. 发病过程:帕金森病通常起病缓慢,逐渐加重。
患者可能出现手部颤抖、动作迟缓、步态不稳等症状。
3. 症状持续时间:帕金森病症状持续数月至数年不等,可以根据症状的持续时间来判断病情进展情况。
二、体格检查1. 静止性震颤:帕金森病患者通常表现为静止性震颤,即休息时才出现的不自主的手部颤抖,常为“踢毯震颤”。
2. 肌肉僵硬:帕金森病患者的肌肉通常呈“铅管样”僵硬,关节活动度减少,不易屈伸。
3. 运动不协调:帕金森病患者的运动通常表现为动作迟缓、步态不稳甚至“小步快走”等异常。
三、辅助检查症状和体征是帕金森病的主要诊断依据,而辅助检查则可以帮助排除其他疾病,提高帕金森病的诊断准确性。
帕金森病是一种慢性疾病,早期诊断和治疗对于延缓病情进展至关重要。
希望通过以上介绍,让大家更加了解帕金森病的鉴别标准,及早进行诊断和治疗,提高生活质量。
第二篇示例:帕金森病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主要特征为运动障碍,包括静止性震颤、肌张力增高、运动减缓和步态不稳。
帕金森病的确诊需要经过一系列的临床评估和检查,其中鉴定标准对于确诊帕金森病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下面将介绍关于帕金森病的鉴定标准。
一、临床表现的鉴定标准:1. 静止性震颤:帕金森病患者通常在休息时手部发生静止性震颤,频率约为4-6Hz,呈“刀片振颤”样。
2. 肌张力增高:帕金森病患者的四肢肌肉呈现持续性的强直,被动摇动性慢而阻滞。
3. 运动减缓:帕金森病患者的运动速度明显减慢,动作逐渐变得僵硬和不灵活。
帕金森定律是什么

帕金森定律是什么
一、帕金森定律是什么二、帕金森疾病要怎么预防三、帕金森患者饮食注意事项
帕金森定律是什么1、帕金森定律是什么
帕金森定律是时间管理中的一个概念。
帕金森定律表明:只要还有时间,工作就会不断扩展,直到用完所有的时间。
是帕金森为揭露和嘲讽英国政治社会制度中官僚主义组织结构的弊端而提出的。
是帕金森在对组织机构的无效活动进行调查和分析中提出的关于组织机构臃肿低效的形成原因的定律。
2、帕金森的病症预兆
帕金森患者先会在睡眠方面出现不适症状。
随着年龄的上涨,老人的睡眠的时间本来也有所缩短。
那么,就在这短短的几个小时之内,如果中途在有失眠或者其他症状睡不好的话,那对于老年人的健康就有很不好的影响。
在日常生活中,家人也要多本着关心老人的出发点去仔细观察老人。
如果老人出现明显的手发颤、行动不便,不自觉地流口水,再加上睡眠习惯改变,如睡觉时大喊大叫、手脚乱动、常被惊醒;或是原先挺开朗的人,突然不开心、抑郁了,就要小心是不是患帕金森病了。
3、帕金森的危害主要有哪些
3.1、远离社会造成抑郁
帕金森患者由于肢体的震颤、行动的不便,会不自觉的将自己封闭起。
如何区分老年痴呆症、帕金森和老年抑郁?

如何区分老年痴呆症、帕金森和老年抑郁?周末在家休息时听家中老妈说她的一个广场舞伙伴王阿姨被诊断为帕金森,一开始她的家里人怎么也不相信,因为在此之前怎么看王阿姨的表现都像是老年痴呆,还有与王阿姨相识的人说王阿姨这是患上老年抑郁了,由于各有各的说法,王阿姨家里人对此也在心里犯嘀咕,认为大家说的都有理。
其实这种情况的发生非常正常,在日常生活中,大多数人都对老年痴呆、帕金森以及老年抑郁症傻傻分不清楚。
最终,王阿姨儿子一家带王阿姨到了医院进行诊断,最终得出王阿姨患有帕金森。
事实上,老年痴呆、老年抑郁以及帕金森都是几种老年人较为常见的疾病,但在老年痴呆、帕金森两种疾病当中只有老年痴呆是老年人的独有病,而对于帕金森和抑郁症来说年轻人也会有,只是有的发生的较为早一些,像年龄处于30岁至40岁的中年人群都会患有帕金森,而更不要说抑郁症了。
在一定程度上来讲抑郁症已经成为了一个社会性质的问题。
当然虽然抑郁症多见为年轻人,但也会有老年抑郁症的发生。
据相关调查显示大部分老年抑郁症患者常常被当作老年痴呆来进行治疗,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就必须要正确判断老年人是单纯的抑郁症呢还是患有抑郁症的同时伴有痴呆,因为不同病症的治疗方法有所不同。
那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如何区分老年痴呆、帕金森和老年抑郁症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老年痴呆症在临床医学上,老年痴呆症有一个学名叫做“阿尔茨海默病”,简称为AD。
老年痴呆症(阿尔茨海默病)其主要疾病特征是记忆损害,是一种病因隐匿且病情呈进行性发展的一种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
现代化临床医学上以记忆障碍、失语、失用、失认以及行为性格改变和执行功能障碍等特征为主要表现。
目前临床医学上尚未找到老年痴呆症(阿尔茨海默病)的主要病因,多数认为与遗传或者是环境等因素有关。
老年痴呆是老年期最为常见的一种慢性疾病,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情况的不断上升,有越来越多的老年人患有老年痴呆症(阿尔茨海默病),当前我国的老年痴呆症(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人数约800万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3/10
1
刘女士今年59岁,09年莫名的出现心烦,不想吃 饭,睡不着觉,在当地县医院检查,经查体及头颅MRI 检查,诊断为“帕金森综合征”,给予美多芭3/4片,3 次/日,安坦1片,3次/日治疗,症状无明显改善。
2021/3/10
2
2010年,刘女士除心烦,睡眠差外,还出现右侧肢体 不灵活,僵硬,行动迟缓,走路时向前冲。到西安某医院就 诊,诊断为“帕金森综合症”,继续从前美多芭、安坦治疗 ,并给予输液治疗,住院约半月,症状有所好转出院。
2021/3/10
8
刘女士住院之后,与家人经过商议,接受脑起搏器治疗 。完善术前相关检查,未见绝对手术禁忌,王学廉教授为其 实施立体定向双侧脑深部电刺激植入,手术顺利,术后给予 积极治疗。刘女士病情稳定,身体和精神日益康复。
2021/3/10
9
术后一月,脑起搏器开机调控,调整好参数,刘女 士肢体僵硬明显缓解,双腿也恢复力气,走路逐渐恢复 正常,不再需要丈夫搀扶。至于便秘,王学廉教授嘱咐 ,多喝水,多食纤维类的食物,多运动,可改善便秘。
2021/3/10
4
2011年在某医院检查,行头颅MRI提示脑梗塞。近 一年患者出现吞咽困难,声音细微,走路不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 院功能神经外科王学廉教授门诊就诊,根据明确病史及明 显临床症状,门诊以“帕金森病”收住院。
2021/3/10
5
针对刘女士的病情治疗,王学廉教授表示,发病至今 5年,主要症状肢体僵硬、行动迟缓。曾服用美多巴有效 ,现病情加重,不能走路,服药效果不理想,影响生活, 可考虑脑深部电刺激术治疗,缓解僵硬,改善走路,提高 生活质量。
2021/3/10
3
随着时间推移,症状继续加重,再次到当地县医院就 诊,将美多芭加致1.5片/次,症状有所好转。2011年, 刘女士症状加重,几乎不能走路,需要搀扶,双侧肢体僵 硬,习惯往右倾靠在其丈夫身上,严重便秘。到省中医院 就诊,住院月余,认为口服美多芭剂量较大,将美多芭剂 量减至0.5片/次,后加致1片/次,增加泰舒达1片/晚。
2021/3/10
10
2021/3/10
11
2021/3/10
6
脑深部电刺激术治疗,也叫脑起搏器治疗,至今治疗 了近13万人,总体而言,效果佳,可全面改善帕金森病患 者的主要症状,如肢体震颤、肌肉僵直、运动迟缓以及平 衡障碍等。经过数月的刺激,有些患者可明显减少抗帕金 森病药物的剂量,消除或减轻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
2021/3/10
7
脑深部电刺激术治疗帕金森病具有微创、安全、可 发展、可逆、可调的特点,手术不损伤脑组织,不影响 今后其他的新的治疗方法。它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 调节刺激参数,也可以随着患者的病情变化不断调整刺 激参数而达到最佳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