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病患者抑郁与认知功能等相关研究
帕金森病患者认知功能障碍与抑郁临床分析

论著帕金森病患者认知功能障碍与抑郁临床分析梅俊华陈国华张晓琴周景芬李俐娟摘要!目的探讨帕金森病(PD)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及抑郁的特点及关系。
方法对50例PD 患者和42例对照组进行认知功能及抑郁评定和分析。
结果PD 组同对照组相比,简易精神状况检查(M i n iM enta l Sta te Exa m i natio n ,MM SE)及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 ontreal Cog n iti ve A ssess ment ,MOCA)量表各因子分,除语言因子分外均有显著性差异(P <0.05),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 a m ilton depressi on sca le ,HA MD)均分和抑郁自评量表(Se lf-rating Depress i on Sca le ,SDS)均分均有显著性差异(P <0.05),抑郁严重程度与认知功能损害成正相关(r=0.438)。
结论PD 患者存在认知功能障碍与抑郁,抑郁可能是导致认知功能下降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帕金森病;认知功能障碍;抑郁中图分类号:R 74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351X(2010)05036503S tudy on depr ession and cogn itive i m pa irm en t i n P a rk inson s,disea se ME i J an hua,CHEN Guo hua,Z HA NG Xiao qi n,Z HOU J ing f en ,LI li jua n .Depart m ent ofN eurology ,the F irstH osp ital ofW uhan ,Wuhan 430022,Ch i naAbstra ct !O bjectiveTo assess the cognitio n f uncti on and depress i on in Pa rkinso n s 'd isease (PD ).M ethods50pa ti ents with PD and 42health persons were eva l uated with MM SE ,MOCA ,SDS ,HA MD and there lati on of exam i natio n resu lts were analyzed .R esu lts There were s i gnificant diffe rences i n the totalMM SE scoreand MOCA score ,the si gnificant d ifferences i n all factors expcet speech factor (P <0.05),depressi on i n PD(HA MD ,SDS)was si gn ifi cantl y h i ghe r t han that i n nor m al controls ,t he Cognitive functio n i n PD was si gn ificant d ifferences bet ween depressi on(P <0.05),C onc l u sionDepress i on and co gn iti ve i m pa ir m ent exist in pati entsw it h Parki nson s 'd i sease(PD)and depressio n m ay resu lt i n cog n iti ve i m pa ir m ent .C or r espond i ng au thor :ME I Jun hua ,Em ai:l X i ao m e ijh @163.co m K ey wor ds !Pa rk i nso n s 'd isease ;Cog n iti ve i m pa ir m en t ;Depressi on作者单位3武汉,武汉市第一医院神经内科(梅俊华、陈国华、周景芬等);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神经内科(张晓琴)帕金森病(Parkinso n s 'disease ,PD)是一种好发于中老年的常见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60岁以上人群发病率为1%[1]。
帕金森病患者的抑郁与认知功能障碍相关关系分析

h hrhnta i nr a ot l H MD ( . 2 8 .C giv nt ni P [ S (8 7±12 , 兀’ 1 . 4 . ) i e ta tn om l nr s A g h c o 72± . ) ontef ci D MM E 2 . i u o n . ) V (9 1 - 6 , 5
v utd terl i f xmiao eut w saa zd l e a a ,h e t no a nt nrsl a nl e.Reut D pes ni D HA ao e i s y sl s ersi P MD (6 8± . )w ss icnl o n 1. 0 6 a i f at n gi y
P risnSdsae P .Me d D pes nadcgiv ntni 1pt nswt D a d6 om ot l w r — a no’ ies( D) k  ̄o s ersi n o t ef ci 7 ae t i P 4nr a cnr s eee o n i u o n i h n l o
【 e od] Pri o’ds s; Dpe i ; Cgiv ip ret K yw rs a n n i a ks S ee er s n so oni a n tem i m
帕金森病 ( akno’ dsae P 是 一种 常见 的 中枢 神 P risnS i s ,D) e
治疗效果 。研究 P D患 者 的抑郁 与认 知损 害 的关系 , 提高 对
患者 的生 活质 量 、 促进患 者康 复有重要 的临床 意义 。
T L( 14±37 ]w sovos erd dta a i om l o t l MMS (7 5±2 3 ,V T( 4 9±5 1 , O O 1. . ) a biul dgae n t t nnr a nr s[ y h h c o E 2. . ) F 1. .) T [
共情护理联合心理干预对帕金森病伴抑郁患者情绪及认知功能的影响

共情护理联合心理干预对帕金森病伴抑郁患者情绪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摘要】目的:探析共情护理联合心理干预对帕金森病伴抑郁患者情绪及认知功能的影响。
方法:选取2022年10月~2023年5月我院收治的104例帕金森病伴抑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共情护理联合心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情绪和认知功能。
结果:观察组的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MoC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给予帕金森病伴抑郁患者实施共情护理联合心理干预可以改善不良情绪和认知功能,值得推广。
【关键词】心理干预;共情护理;帕金森病;抑郁;认知功能帕金森病患者通常会伴有姿势步态异常、震颤、肌强直、多汗、便秘等表现,其中部分患者受到巨大压力的影响会伴有抑郁症状,导致病情加重,因此,实施有效、针对的护理措施十分重要[1]。
本次研究主要考察帕金森病伴抑郁患者的护理效果,具体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取2022年10月~2023年5月我院收治的104例帕金森病伴抑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2例,年龄62~81岁,平均(68.80±2.46)岁,男27例,女25例;观察组52例,年龄61~82岁,平均(68.65±2.50)岁,男28例,女24例。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
1.2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包括调整病房温度、康复锻炼、用药指导、科学宣教与饮食指导等,在此基础上观察组采用共情护理联合心理干预,包括(1)综合评估:对患者的一般资料与病情进行详细的了解,制定针对性的护理方案,并在后续治疗中逐步规划护理细节。
(2)换位思考:为了帮助患者及其家属了解疾病的相关情况,如并发症、发病机制、注意事项等,站在患者的角度思考其提出问题,了解其情绪、想法,建立共情环境,帮助其加深对疾病的认知度,告知因该病病程相对长,应学会调整不良情绪,适当时给予鼓励和安慰。
帕金森病认知功能障碍的神经心理学研究的开题报告

帕金森病认知功能障碍的神经心理学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帕金森病是一种慢性进展性神经系统疾病,通常表现为肌肉僵硬、震颤、运动困难等症状。
除了运动症状外,帕金森病患者还会伴随着认知功能障碍。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帕金森病对日常生活和社会经济造成的影响越来越大。
因此,帕金森病认知功能障碍的研究具有重要的临床和社会意义。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神经心理学的方法,系统评估帕金森病患者的记忆、执行功能等认知能力,并探讨其与临床表现的关系,为进一步优化帕金森病的治疗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三、研究内容(一)研究对象从XX医院神经内科门诊和住院部选取一定数量的帕金森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符合以下条件:1、符合帕金森病诊断标准;2、无认知障碍前期症状如轻度记忆障碍、轻度执行功能障碍等。
(二)研究方法1、临床表现评估:使用MDS-UPDRS评估帕金森病患者的临床症状表现,包括运动、非运动症状等。
2、认知能力评估:应用常用的神经心理学测试工具,如MMSE、MoCA、TMT等,系统地评估帕金森病患者的认知能力,包括记忆、执行功能、注意力等方面。
3、数据分析:采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并建立回归模型,分析认知能力与临床表现之间的关系。
四、研究意义1、对于临床:通过评估帕金森病患者的认知能力,早期发现认知功能障碍,有利于及时优化治疗方案,尽可能地控制病情进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2、对于科学研究:本研究通过神经心理学的方法,探讨帕金森病认知功能障碍的病理机制和临床表现之间的关系,为帕金森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策略。
五、研究计划1、文献综述:2021年秋季2、研究方法设计:2021年秋季3、研究对象招募和临床评估:2021年冬季4、认知能力评估和数据统计:2022年春季5、数据分析和论文撰写:2022年夏季。
帕金森病与认知功能障碍

步态障碍 ,人们 日 益认识到非运动功能障碍的表象 和症状 ,作 为帕金森病 的一部分 。帕金森 氏
病 ( P D )非运动功能障碍包括不仅有认知功能障碍及痴呆症 ,而且有情绪障碍 ,精神症状 ,睡
眠障碍,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 。这些非运动功能障碍使 P D患者增加残疾和生活质量下降 ,并伴
有往往左旋多 巴或多巴胺治疗无效。非痴呆帕金森病患者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是常见的,发生在 2 0 — 5 O 左右 。然而 ,不同的研究由于方法上 的差异 ,缺乏统一 的 P D - MC I 诊断标准。帕金森氏 病合并痴呆 ( P D D )的发生 ,估计患病率之 间的 2 4 — 3 1 。已越来越认识到 ,P D - MC I 作为一个
独 立 的实体 和一 个潜 在 的前 驱状 态 的 P D痴 呆 ( P D D) 。因此 ,重 要 的是要 首先 突 出 P DD 的几个
特点。在临床上 ,P D D患者的认知障碍 ,典型地反 映了 “ 皮层下痴呆”的特征 。非记忆障碍的 认知领域 :例如 ,执行功能 ,注意力 ,视觉空 间功能 ,和动作行为。然而 ,P D D的认 知功能 , 可能是异 质性 的,有些病 人可 能会表 现 出更 多的 “ 皮层性 ”的特点 ,表现记 忆和 语言受 损 。
功能障碍和发病初期的认知功能障碍 ,其他因素 ,如年龄大,病 程持续时间较长 ,P D的最初发
病年龄 。运动障碍的严重性 ,强直型运动障碍 ,也一直与风险增加有关 。即使在 P D诊断的最初 时间 ,亦可有认知功能障碍 的发生 ,并是异质性 的。进一步了解 P D - MC I ,其临床亚型 ,神经生 物学基础 ,相关的危险因素和进展速度是必需 的,是为 P D - MC I 和P D D神经保护干预和认知功 能下降的症状靶向治疗提供依据。
文拉法辛对帕金森病后抑郁及其认知功能的影响

【 btat Obet e oepoetee et o el ai o edpes esm tm n ont nfnt no P r A s c] r jci T x l f cs f na x nt ersi y po s dcgio ci f a- v r h v f n h v a i u o
r p, t e pain s t k l c b gou h te t a e p a e o, HAM D , M M S n d 3 we e me s e b f r nd a tr4 n d eg t we ks fr t e t o E a P 00 r a urd e o a fe a ih e h e o w
w r s n c t c sd i ma a oei t o t u P<0 O ) o cuin V na x a rv h ers v e g f n yn e h h i nh og r . 1 . n ls elf i C i oeted pes e C o a n n mp i
Th fe t fVe l f x n O e De r s i e S mp o n g ii n Fu c o f r i s n S Die s Z NG We ,HU eEf cs o n a a i n t p e sv y t ms a d Co n t n t n o k n o s a e h o i Pa HA i
知 功能。
文拉 法 辛 可 改 善 帕金 森病 患者 抑 郁 症 状 和 认
【 关键词】
文拉 法辛 ;帕金 森病 ;抑郁症状 ;认知功能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 编号 】10 5 7 2 1 】0 0 8- 9 1( 00 8—14 0 0 3- 2
帕金森病脑深部刺激治疗对认知和抑郁状态影响的队列研究

b r a i n s t i mu l a t i o n f o r P a r k i n s o n’ S d i s e a s e ( a c o h o r t s t u d y )L I A N G in f — c h u a n , HU X i a o — w a ,
・
脑 深部刺激专题 ・
帕金 森 病 脑 深 部 刺 激 治 疗 对 认 知 和抑 郁 状 态 影 响 的 队列 研 究
梁晋 川 , 胡 小吾 , 周 晓平 , 陈剑春 , 吴曦, 郝斌 , 陈鑫 , 刘 建 民
【 摘 要】 目的
方法
探讨帕金森病 ( P D ) 丘脑底核 ( S T N ) 脑 深部刺 激治疗 ( D B S ) 对认 知和 抑郁状 态的影 响。
【 关键词 】 帕金森 病 ; 脑深部 电刺激术 ; 认知功能 ; 抑郁 【 中图分类号 】 R 7 4 2 . 5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 号】 1 6 7 2 . 7 7 7 0 ( 2 0 1 3 ) 0 3 - 0 1 4 2 - 0 4
As s e s s me nt of c l i ni c a l e f f e c t o n c o g ni t i o n a nd de pr e s s i on o f s ubt ha l a mi c nu c l e us d e e p
Un i v e r s i t y,Sh a n gh ai 2 0 0 4 3 3,Ch i n a
A b s t r a c t : Ob j e c t i v e T o a c c e s s t h e c l i n i c a l e f f e c t o n c o g n i t i o n a n d d e p r e s s i o n o f P a r k i n s o n ’ S
帕金森病合并抑郁症的研究进展

帕金森病合并抑郁症的研究进展帕金森病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神经系统退化性疾病,主要特征为肌肉僵硬、震颤、运动缓慢等。
除了这些运动障碍症状外,大约50-70%的帕金森病患者还伴有抑郁症状。
这种合并症状进一步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加重了疾病的负担。
研究帕金森病合并抑郁症的机制和治疗非常重要。
关于帕金森病合并抑郁症的研究,一方面集中在其病理生理机制方面,另一方面研究治疗方法。
以下是目前的一些研究进展:1. 病理生理机制的研究:- 细胞损伤:研究表明,帕金森病合并抑郁症患者大脑中多巴胺系统的细胞损伤更为严重,尤其是黑质和边缘区。
这种细胞损伤可能是引起抑郁症状的主要原因之一。
- 神经递质改变:除了多巴胺系统的改变,与抑郁症密切相关的神经递质,如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也有改变。
这些改变与帕金森病合并抑郁症的发病机制有关。
- 神经炎症:研究发现,帕金森病合并抑郁症患者体内的炎症反应明显增强。
这些神经炎症可能进一步加重了疾病的发展和抑郁症状。
2. 治疗方法的研究:- 药物治疗:抗抑郁药物是目前用于治疗帕金森病合并抑郁症的主要方法之一。
常用的药物包括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和三环类抗抑郁药。
SSRI被认为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
- 深部脑刺激:深部脑刺激是一种手术治疗方法,通过电极植入患者的脑部特定区域,并定期给予电刺激。
这种治疗方法可以改善帕金森病的运动症状,同时也对抑郁症状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 心理治疗:心理治疗被认为可以帮助患者调节情绪,缓解抑郁症状。
目前常用的心理治疗方法包括认知行为疗法和支持性心理治疗。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帕金森病合并抑郁症的发病机制复杂,治疗方法也不尽相同,因此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需要医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一些研究还在探讨其他潜在的治疗方法,如光照疗法、激光光谱治疗等。
帕金森病合并抑郁症的研究正在不断深入,目前主要集中在病理生理机制和治疗方法方面。
希望通过进一步的研究,能够更好地理解这种合并症状的发病机制,并开发出更有效的治疗方法,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 d p r y t u ;I te te ( 6 2 )p t ns i D w t u e rsi n e an o r 1 i u a e n a m a o n s n h hr 7 4 . % o o 3 ai t wt P i o t pes na dt ym il s w t i.Sm h n — e h h d o h y h hl o s 3 4 . % )p t ns a b o l o nt n H MD w s e a vl c r lt i ul 3 ( 1 3 y a e t h da n r g i o , A a g t e or a dw t MMS n ee rl l df w i ma c i n i y e e h E a dc rba b o o o l
摘 要 目的 : 究 帕金 森病 患者抑郁 与认 知功 能、 研 病程 、 脑功 能、 局部 脑血流量 和临床症状等 因素相 关性。
方 法 :O例 帕金 森 病 ( D) 8 P 患者 使 用 汉 密 尔顿抑 郁 量 表 测 试 患 者 抑 郁 状 态 , 易智 能状 态评 分 ( 简 MMS 评 价 患 者 E) 认 知 功 能 , 查 B A 和 ”x 吸 入 法 测 定 脑血 流 量 , 设 正 常 对 照 组 。结 果 : 抑 郁 P 患 者 4 检 EM e 并 伴 D 3例 , 5 . % , 占 38 临 床 症 状 以 运 动迟 缓 和 肌 强 直 为 主 ; 抑 郁 患 者 3 无 7例 , 4 . % , 震 颤 为 主 。伴 认 知 功 能 障 碍 患 者 3 占 62 以 3例 , 占 4 . % ; 时伴 有 抑 郁 和认 知 功 能 障碍 2 13 同 9例 , 3 . % 。H MD值 与 MMS 占 63 A E值 、 大脑 平 均 血 流 量 呈 负相 关 ( = r
XI u AO J n,L e IF i
( eat etfN uo g ,TeS iogH si lfY n p ir t S ag a c y S ag a 2 0 3 , hn ) D p r n e r oy h hd n o t a g ud tc o h n h i i , h n h i 0 4 8 C i m o l pa o s i f t a
一
0 7 、 0 6 , 0 0 ) 与 病 程 呈 正相 关 ( = . 1P< . 1 , 与性 剐 和 年龄 无 相 关性 。伴 抑 郁 P 患者 双 .3 一 . 5P< . 1 , r 06 , 0O ) 而 D
侧 额 叶 、 叶 、 叶 和 中央 区 C F比 无抑 郁 P 患者 显 著 降 低 ( 0 0 00 ) 而 该 区脑 电地 形 图 ( E M) 、 颞 顶 B D P< .5— . 1 , B A O8
.
Reut T eew r 3 5 . % )p t nswi D a e rsina dteep t nsmanyso v me t ead t n s l h r ee4 ( 3 8 s: ai t t P h dd p eso n s ai t e h h e il h w mo e n trai r o
中图 分类 号 :1 4 . 1 48 7
The S u y o l tv t t e pr s i n a d Co n to t d f Rea i iy Be we n De e so n g ii n i h te t t r i s n S Die s n t e Pa i n s wih Pa k n o s a e
17 72
V 1 1 N .0 o 2 o 1 .
Ae o p c e i i e r s a e M d cn
O tOO c 2 1
帕 金 森 病 患 者 抑 郁 与 认 知 功 能 等 相 关 研 究
肖 俊, 李 飞
( 海 市杨 浦 区市 东 医 院 神 经 内科 , 海 上 上 2 03 ) 0 4 8
相对功率显著增加 ( 0 0 P< .5—00 ) . 1 。结论 : D患者抑郁 与认知功 能、 P 病程 、 脑血流量和 脑功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密切相 关, 而与
性 别 、 龄 无相 关性 。 年
关键词
帕金 森病 ; 郁 ; 知 ; ; 部 血 流 抑 认 脑 局
文 献 标 识 码 :A
d i 0 3 6 / .sn 10 9 3 . 0 0 1 . 1 o :1 . 9 9 ji . 0 5— 3 4 2 1 . 0 0 0 s
Abt c 0 jci :os d edpes nadi e t i i on i 、or f i ae ri e c i l sr t bet eT t yt ersi n t rl it wt cgio cus o s s 、ba l tc a v u h o s a vy h tn e de n e ra at i pig( E M) cr rl l dfw ( B )adci cl y po si t gdpt ns i ak snsds c vymapn B A it 、e ba b o o C F n l i m t eae aet wt P ri o i e o l nas m nh i h n — es P ) Meh d :h ontnaddpes no gt css i Dw r t t y n — na Sa xmnt n ae( D . to sT ecgio n ersi f i y ae t P ee e i met tt E a iao i o eh wh sb Mi l e i f S E)adH ml nD pe i el H MD)adw r ea ndb E M adC F ( eih a o e o ) MM n a io ers o Sa f A t sn e n ee xmie yB A n B ”X a tnm t d nl i 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