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法概论简答题-范本模板
税法.简答题(1)

第一章税收原理部分1.如何理解税法的内涵。
税收是政府为了实现其职能(或满足公共需要),凭借政治权力,按预先规定的标准,对一部分产品(或收入)进行强制、无偿征收的过程及结果,体现为一定的分配关系。
税收的主体是政府,客体是一部分产品或收入,目的是为了实现政府的职能,依据是政治权力,特征是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本质是为了体现分配关系。
2.如何辩证认识税收的特征。
税收有三个特征: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1)强制性:税收的征收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来进行的,而一般的经济分配是以各生产要素的所有者为主体根据财产所有权来进行分配的,两者的分配依据不同。
税收的强制性是指国家以社会管理者的身份,用法律的形式,对征纳双方权利与义务的制约。
国家对不同所有者都可以行使征税权而不受财产所有权归属的限制。
2)无偿性:税收的征收是针对具体的纳税人而言的,不具有返还性。
税收的无偿性是指国家征税对具体纳税人既不需要直接偿还,也不付出任何形式的直接报酬。
它使税收明显地区别于国债等财政收入形式,决定了税收是国家筹集财政收入的主要手段。
3)固定性:是指国家征税必须通过法律形式,事先规定纳税人、课税对象和课征额度即开征税收的规则规范。
也称税收的确定性。
这一特征,是税收区别于财政收入其他形式的重要特征。
3.定额税率、比例税率、累进税率三者产生的顺序以及对应的税种体现,如何理解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
1)在税收最开始产生的时候就出现了定额税率,它与财产相关联,源于当时人们对于公平的认识比较狭隘,认为平均就是公平;当进入了商品交换时期,定额税率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要求,于是比例税率产生;而累进税率是到了19世纪初期才提出的,是因为当时的帕累托最优理论和边际理论为其提供了理论依据,人们对于公平的理解上升到了一定的层面。
2)定额税率对应于财产税,是指每个计算单位的课税对象固定征收一个税额;比例税率对应于商品税,是指对同一个课税对象,不分数额的大小,规定相同的征收比例;累进税率对应于所得税,是指按课税对象的数额大小划分若干等级,不同等级的课税数额适用不同的税率,数额越大,税率越高。
税法简答)

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36.简述税收按征税对象不同的分类(1)流转税类,以商品或劳务流转额为征税对象的税种,如增值税。
(2)所得税类,以所得额为征税对象的税种,如企业所得税。
(3)资源税类,以自然资源为征税对象的税种,如资源税。
(4)财产税类,以财产价值为征税对象的税种,如房产税。
(5)行为目的税类,以特定行为或特定目的为征税对象的税种,如印花税。
37.简述增值税制度中对视同销售货物行为的销售额确定方法(1)按纳税人最近时期同类货物的平均销售价格确定(2)按其他纳税人最近时期同类货物的平均销售价格确定(3)按组成计税价格确定:组成计税价格=成本×(1+成本利润率)组成计税价格=成本×(1+成本利润率)+消费税税额=成本×(1+成本利润率)÷(1-消费税率)38.简述消费税的纳税环节(1)生产销售应税消费品环节。
(2)委托加工应税消费品环节。
(3)进口应税消费品环节。
(4)零售应税消费税环节,适用金银首饰和钻石及钻石饰品。
(5)批发应税消费品环节,适用于卷烟。
39. 简述个人所得税的特点(1)将纳税人区分为居民纳税人与非居民纳税人(2)在征收制度上实行分类征收制。
(3)在费用扣除上定额和定率扣除并用。
(4)在税率上累进税率和比例税率并用。
(5)在申报缴纳上采用自行申报和代扣人缴两种方法。
6.简述增值税出口退税的实质及其退税政策的基本形式。
我国增值税出口退税实质是对出口货物实行零税率,避免对出口货物重复征税。
(2分)出口退税政策的基本形式有:出口免税并退税;(1分)出口免税不退税; (1分)出口不免也不退。
(1分)37.简述营业税征税范围的基本规定。
(1)在我国境内提供除加工、修理修配以外的应税劳务行为,如交通运输、建筑、金融保险、邮电通信、文化体育、服务等 (3分)(2)在我国境内转让无形资产的行为 (1分)(3)在我国境内销售不动产的行为 (1分)38.简述居民企业和非居民企业的认定方法及其纳税义务。
税法简答题

税法简答题1、增值税视同销售的货物有哪几种情形?答:(1)将货物交付其他单位或者个人代销;(2)销售代销货物;(3)设有两个以上机构并实行统一核算的纳税人,将货物从一个机构移送至其他机构用于销售,但相关机构设在同一县(市)的除外;(4)将自产或者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非增值税应税项目;(5)将自产、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集体福利或者个人消费;(6)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者购进的货物作为投资,提供给其他单位或者个体工商户;(7)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者购进的货物分配给股东或者投资者;(8)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者购进的货物无偿赠送其他单位或者个人。
2、什么是增值税专用发票,增值税专用发票开具的要求有哪些?答:增值税专用发票是由国家税务总局监制设计印制的,只限于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领购使用的,既作为纳税人反映经济活动中的重要会计凭证又是兼记销货方纳税义务和购货方进项税额的合法证明;是增值税计算和管理中重要的决定性的合法的专用发票。
开具要求:(1)项目齐全,与实际交易相符;(2)字迹清楚,不得压线、错路;(3)发票联和抵扣联加盖财务专用章或者发票专用章;(4)按照增值税纳税义务的发生时间开具。
3、营业税的免税项目有哪些?答:(1)托儿所、幼儿园、养老院、残疾人福利机构提供的育养服务、婚姻介绍、殡葬服务;(2)残疾人员个人为社会提供的劳务;(3)医院、诊所和其他医疗机构提供的医疗服务;(4)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提供的教育服务,学生勤工俭学提供的劳务;(5)农业机耕、排灌、病虫害防治、植保、农牧保险以及相关技术培训业务,家禽。
牲畜、水生动物的配种和疾病防治;(6)纪念馆、博物馆、文化馆、美术馆、展览馆、书画馆、图书馆、文物保护单位举办文化活动的门票收入,宗教场所举办文化、宗教活动的门票收入。
4、关税原产地规定中全部产地生产标准指的是什么?答:全部产地生产标准是指进口货物“完全在一个国家内生产或制造”,生产或制造国即为该货物的原产国。
税法简答题

增值税征税范围(一)一般规定:1.销售货物,2.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
3.提供应税服务。
4.进口货物。
(二)几个特殊项目(1)货物期货(2)银行销售金银(3)典当业的死当物品销售和寄售业带委托人销售寄售物品(4)集邮商品的生产,以及销售的集邮商品(三)几个特殊行为1.视同销售行为2.混合销售行为3.兼容非应税劳务4.混业经营增值税行为5.代购货物消费税(一)征税原则(1)特殊消费品。
对人类健康、社会秩序、生态环境等方面造成危害的特殊消费品,如烟、酒、鞭炮、烟火等。
(2)奢饰品、非生活必需品,如贵重首饰、化妆品等。
(3)高能耗及高档消费品,如小汽车、摩托车等。
(4)不可再生和替代的资源类消费品,如汽油、柴油等。
(5)具有一定财政意义的产品,如汽车轮胎等。
(二)具体规定1.烟2.酒及酒精3.化妆品4.贵重首饰及珠宝玉石5.鞭炮烟火6.成品油7.汽车轮胎8.摩托车9.小汽车10.高尔夫球及球具11.高档手表12.游艇13.木制一次性筷子14.实木地板营业税一,“在我国境内”的界定1.提供或者接受应税劳务的单位或者个人在境内。
2.所转让或者出租土地使用权的土地在境内。
3.所销售或者出租的不动产在境内。
二、应税行为的界定营业税的应税行为是指有尝提供应税劳务、有尝转让无形资产或有尝转让不动产所有权的行为。
三、特殊行为的税务处理1.视同发生应税行为2.混合销售行为3.兼营行为个人所得税1.工资、薪金所得2.劳务报酬所得3.稿酬所得4.特许权使用费所得5.利息、股息、红利所得6.财产租赁所得7.财产转让所得8.偶然所得9.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10.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11.其他所得。
税法简答题

1.简述我国现行增值税的概念和特点答:增值税是对在我国境内销售货物或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及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就其取得的货物或应税劳务的销售额,以及进口货物的金额计算税款,并实行税款抵扣的一种流转税。
其特点如下:/或者按书上的答也行(1)征税范围广,税源充裕;(2)实行多环节征税,无重复征税;(3)具有“中性”效应;(4)税收负担具有转嫁性;(5)采用购进扣税法、凭增值税专用发票进行税款的抵扣;(6)分别纳税人采用不同的计算方法。
2.简述不同增值税抵扣凭证进项税额的抵扣时限:见教材第59页答:(1)自2010年1月1日起,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销售货物取得防伪税控系统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公路内河货物运输业统一发票和机动车销售统一发票,必须自该专用发票开具之日起180内到税务机关认证抵扣。
(2)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进口货物,取得的2010年1月1日以后开具的海关完税凭证,应当在开具之日起180天后的第一个纳税申报期结束以前向主管税务机关申报抵扣。
3.简述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开具时限答:(1)采用预收货款、托收承付等结算方式的,为货物发出的当天(2)采用交款提货结算方式的,为收到货款的当天(3)采用赊销、分期收款结算方式的,为合同约定的收款日期的当天(4)将货物交付他人代销,为收到代销清单的当天(5)将货物从一个机构移送到另一个机构用于销售的,按规定应当收增值税的,为货物移送的当天(6)将货物作为投资提供给其它单位或个体经营者的,为货物移送的当天(7)将货物分配给股东的,为货物移送的当天1.在计算企业的应税所得额时准予从收入额中扣除的税金有哪些?答案:消费税、营业税、资源税、土地增值税、出口关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房产税、车船使用税、土地使用税、印花税等。
2.简述确定企业应纳税所得额时税前扣除项目应遵循的基本原则答案: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有:(1)权责发生制原则;(2)配比原则;(3)相关性原则(4)确定性原则;(5)合理性原则3.简述针对关联方交易,税务机关合理调整企业应纳税所得额的方法答案:税务机关可以按下列顺序和确定的方法调整:(1)按照独立企业之间进行相同或类似业务活动的价格进行调整;(2)按照再销售给无关联关系的第三者的价格所应取得的收入和利润水平进行调整;(3)按成本加合理费用和利润进行调整;(4)按照其他合理方法进行调整。
模板税法概论习题及答案.doc

财务管理本科专业税法概论习题班级:姓名:学号: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有关税法概念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税法是国家制定的用来调整征纳税主体间权利与义务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B.制定税法的目的是为了保障国家利益和纳税人的合法权益C.税法的特征是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D.税法是国家凭借其权利,利用税收工具参与社会产品和国民收入分配的法律规范的总称2.下列关于税收法律关系的陈述中,正确的是( )。
A.税收法律关系中享有权利的当事人主要是国家税务机关B.在税收法律关系中权利主体双方法律地位不平等C.税收法律关系中最实质的东西是权利和义务当事人的确定D.税收法律关系的内容是税法的灵魂3.我国确定纳税人采用的原则是( )。
A.属地原则B.属人原则C.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D.属地兼属人原则4.在税收法律关系中,最实质性的要素是( )。
A.税收负担B.征税对象C.权利与义务D.税收法律事实5.下列项目中,属于税务机关义务的是( )。
A.依法征管B.进行税务检查C.对违法行为进行处罚D.依法受理税务复议申请6.税收法律关系产生、变更消灭的决定性因素是( )。
A.税收法律法规B.宪法C.税收法律事实D.税收基本法7.下列税种中,适用超率累进税率的是( )。
A.企业所得税B.个人所得税C.城建税D.土地增值税8.按照税法的基本内容和效力的不同,可以将税法分成( )。
A.税收基本法与税收普通法B.税收实体法与税收程序法C.国际税法与国内税法D.中央税法与地方税法9.《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在税法不同类型中属于( )。
A.既是实体法,又是普通法B.既是实体法,又是程序法C.既是实体法,又是基本法D.既是程序法,又是普通法10.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税收基本法是税法体系的主体和核心B.个人所得税法属于税收实体法C.税收征收管理法属于税收普通法D.国际税法就是外国各个国家制定的税法11.有权制定税收法律的机关是( )。
第一章税法概论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税法概论习题及答案第一章税法概论一、术语解释1、税收制度2、课税对象3、税法4、起征点5、税制体系二、填空题1、以课税对象划分税种分为_____、收益额、______、资源和人身等五大类。
2、税率的三种主要形式包括______、累进税率和______。
3、税收法律关系包括______、客体和______三个要素。
4、按照税收能否转嫁,税收可分为_____和_____。
5、扣缴义务人是指税法规定的,在经营活动中负有_____并向国库_____义务的单位和个人。
6、税收法律关系的保护方法主要包括行政手段和_____。
7、减免税规定是对特定的_____和特定的_____所作的某种程序的减征税款或免征税款的规定。
8、累进税率是随征税对象数额增大而_____的税率。
9、纳税人是指税法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_____和_____。
10、比例税率在具体运用上又分为_____、差别比例税率、______和有起征点或免征额的比例税率。
三、判断题(判断对错,并将错误的改正过来)1、违章处理是对纳税人违反税法行为所采取的行政处罚措施。
2、税法关系主体之间权利与义务是对等的。
3、纳税人就是负税人,即最终负担国家征收税款的单位和个人。
4、我国现行流转税包括增值税、关税、车船使用税、营业税和消费税。
5、我国的税收诉讼法规仅在《税收征管法》中作了具体规定。
6、课税对象是税收制度的基本要素之一,是税区别费的主要标志。
7、在处理国际税收协定与国内税法不一致的问题时,国内税法应处于优先地位,以不违反国内税法为准。
8、我国现行税制是以流转税、所得税为主体,其他税与之相互配合的复合式税制体系。
9、税收法律关系主体指的是税收法律关系主体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对象。
10、计税依据是税目的计量单位和征收标准。
四、选择题1、税收法律关系客体包括以下几类( )。
A.货币B.纳税主体C.实物D.行为2、累进税率又可分为以下几种形式( )。
税法简答题

税收的内涵:1,税收是国家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重要工具,其本质是一种分配关系。
2,国家征税的依据是政治权利,它有别于按要素进行分配。
3,国家课征税款的目的是满足社会公共的需要。
税法的功能:1,税法是国家组织财政收入的法律保障。
2,税法是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法律手段。
3税法对维护经济秩序有重要的作用。
4,税法能有效地保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
5,税法是维护国家利益,促进国际经济交往的可靠保证。
税法的基本原则:税收法定原则,税收公平原则,税收效率原则,实质课税原则。
税法的适用原则:法律优位原则,法律不溯及以往原则,新法优于旧法原则,特别法优于普通法原则,实体从旧程序从新原则,程序优于实体原则。
我国税收的立法原则:从实际出发原则,公平原则,民主决策原则,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原则,法律的稳定性连续性与废、改、立相结合原则,税法的分类:1按职能作用分:税收实体法,税收程序法。
2按基本内容和效力分:税收基本法,税收普通法。
3按征收对象分:流转税税法(增消营关),所得税税法,财产行为税税法(房印),资源税税法(资城),特定目的税法。
4按主权国家行使税收管辖权的不同:国内税法,国际税法,外国税法。
增值税的特点:保持税收中性,普遍征收,税收负担由商品最终消费者承担,实行税款抵扣制度,实行比例税率,实行价外税制度。
视同销售货物行为:1将货物交付其他单位或个人代销。
2销售代销货物。
3设有两个以上机构并实行统一核算的纳税人,将货物从一个机构移送至其他机构用于销售,但相关机构设在同一县(市)的除外。
4将资产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非增值税应税项目。
5将资产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集体福利或者个人消费。
6将资产委托加工或者购进的货物作为投资,提供给其他单位或者个体工商户。
7---分配给股东或者投资者。
8---无偿赠送给其他单位或者个人。
增值税两类纳税人的认定标准和主要差异:1一般纳税人的认定标准:年应征增增值税的销售额超过财政部、国家税收总局规定的小规模纳税人标注的企业和企业性单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税法概论简答题-范本模板
一、税法的定义和作用
税法是国家规定的有关税收的法律法规的总称,它是国家用于管理税收、调节经济关系的一种重要手段。
税法的主要作用有以下几个方面:
1. 依法征收税收:税法规定了纳税人税收的义务和税务机关的权力,并明确了税款的征收和缴纳程序。
通过税法的规范,可以确保纳税人按照法律规定履行纳税义务,税务机关依法从纳税人获取税款。
2. 调节经济关系:税法通过税收的调节作用,对社会经济关系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税收的差别性和可变性,可以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推动经济发展,保护经济安全。
3. 促进社会公平和公正:税法可以通过税收的分配作用,实现社会财富的再分配,实现社会公平和公正。
通过税收征收方式的选择和税率的调整,可以实现财富的再分配,减少贫富差距,促进社会公平。
二、税法的特征和基本原则
税法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1. 强制性:税法是国家法律法规,对纳税人是具有强制力的。
纳税人必须按照税法的规定履行纳税义务,否则将承担相应的法律
责任。
2. 法定性:税法是国家通过立法程序制定的,必须经过国家权
力机关的决策和批准。
纳税人的税收义务和税务机关的权力都必须
依法规定。
3. 稳定性:税法的稳定性是指税法的适用范围和规定内容在一
定时期内基本保持不变。
稳定的税法有利于纳税人和税务机关的预
测和计划,保护税收秩序的正常运行。
税法的基本原则包括:
1. 合法性原则:税法的征收和使用必须合法有效,符合宪法和
法律的规定。
税务机关行使权力必须依法进行,不得违背法律规定。
2. 公平原则:税收的征收和分配要公平合理,不能有利益输送,不能偏袒特定个体或群体。
纳税人应当依法平等地履行纳税义务,
税法对纳税人的所得和财产要求应当公正。
3. 国际原则:税法要协调国家税收和国际税收的关系,遵循国
际税收规则和国际税收准则。
4. 效率原则:税法的征收和使用要高效,不仅要在最短时间内
实现目标,还要尽量减少税收征收和使用的成本。
三、税法的分类
根据税种的不同,税法可以分为若干种类:
1. 所得税法:用于对个人和企业的所得进行征收的税种,主要
包括个人所得税法和企业所得税法。
2. 增值税法:用于对商品和服务的增值部分进行征收的税种。
3. 营业税法:用于对企事业单位的营业收入进行征收的税种。
4. 房产税法:用于对房地产的所有权进行征收的税种。
5. 资源税法:用于对自然资源的开采和利用进行征收的税种。
6. 关税法:用于对进出口货物进行征收的税种。
以上仅是一些常见的税种分类,实际上税法的分类非常多样化,根据国家的具体情况和税收政策的需要,还可以有其他形式的税法
分类。
四、税法的发展趋势和挑战
税法作为一门法律学科,在全球范围内正面临着一系列的发展趋势和挑战:
1. 国际化发展: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下,税务合作越来越紧密,税务机构之间的沟通和协作变得更加频繁。
国际税收问题的解决需要各国之间合作,税法也需要适应国际化的发展趋势。
2. 数字经济的崛起:随着互联网和数字技术的发展,数字经济产生了巨大的税收影响。
如何在数字经济中确定税收主体、计算税基和征收税款成为税法面临的挑战。
3. 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环境税收作为调节环境污染的一种手段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税法也需要适应环境保护的需要,制定相应的环境税法。
4. 数据化管理的推进:税务机关逐渐推进数字化管理,通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提高税收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税法也需要适应数据化管理的需要,确保税收征管工作的顺利进行。
总之,税法作为一门重要的法律学科,不仅在国内有着广泛的应用,同时也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
税法的适应性发展和创新对于实现税收管理的目标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