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摩擦力问题专题复习资料

合集下载

高三一轮复习----摩擦力共23页PPT

高三一轮复习----摩擦力共23页PPT

60、人民的幸福是至高无个的法。— —西塞 罗
1、最灵繁的人也看不见自己的背脊。——非洲 2、最困难的事情就是认识自己。——希腊 3、有勇气承担命运这才是英雄好汉。——黑塞 4、与肝胆人共事,无字句处读书。——周恩来 5、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使人精确。——培根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高三一轮复习----摩擦力
56、极端的法规,就是极端的不公。 ——西 塞罗 57、法律一旦成为人们的需要,人们 就不再 配享受 自由了 。—— 毕达哥 拉斯 58、法律规定的惩罚不是为了私人的 利益, 而是为 了公共 的利益 ;一部 分靠有 害的强 制,一 部分靠 榜样的 效力。 ——格 老秀斯 59、假如没有法律他们会更快乐的话 ,那么 法律作 为一件 无用之 物自己 就会消 灭。— —洛克

高三数学:摩擦力问题专题复习资料

高三数学:摩擦力问题专题复习资料

高三数学:摩擦力问题专题复习资料一、背景知识在研究摩擦力问题之前,我们需要掌握以下基本概念:1. 摩擦力的定义:摩擦力是两个物体接触时对彼此运动的阻力。

2. 摩擦力的分类:静摩擦力和动摩擦力。

静摩擦力是物体相对运动之前的摩擦力,动摩擦力则是物体相对运动过程中的摩擦力。

3. 摩擦力的计算:可通过公式或者摩擦力表进行计算。

二、静摩擦力问题1. 静摩擦力的定义和特点- 静摩擦力的概念:静摩擦力是物体相对运动之前的摩擦力,其大小和方向与施加在物体上的力有关。

- 静摩擦力的特点:当施加在物体上的力小于等于最大摩擦力时,物体保持静止,静摩擦力等于施加在物体上的力;当施加的力大于最大摩擦力时,物体开始运动,静摩擦力变为动摩擦力。

2. 静摩擦力的计算方法- 使用公式:静摩擦力的大小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静摩擦力 = 静摩擦系数 ×物体所受力的垂直分量。

- 使用摩擦力表:可以直接查找物体的静摩擦力值,根据施加在物体上的力的大小,得到静摩擦力。

3. 示例问题问题:一个物体质量为2kg,施加在该物体上的力为10N,已知静摩擦系数为0.5,求该物体的静摩擦力。

解答:根据公式,静摩擦力 = 静摩擦系数 ×物体所受力的垂直分量。

代入数值,静摩擦力 = 0.5 × 10N = 5N。

三、动摩擦力问题1. 动摩擦力的定义和特点- 动摩擦力的概念:动摩擦力是物体相对运动过程中的摩擦力,其大小和方向与施加在物体上的力有关。

- 动摩擦力的特点:动摩擦力一般小于等于静摩擦力,且与物体相对运动的速度有关。

2. 动摩擦力的计算方法- 使用公式:动摩擦力的大小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动摩擦力 = 动摩擦系数 ×施加在物体上的力的垂直分量。

- 使用摩擦力表:可以直接查找物体的动摩擦力值,根据施加在物体上的力的大小,得到动摩擦力。

3. 示例问题问题:一个物体质量为2kg,施加在该物体上的力为10N,已知动摩擦系数为0.3,求该物体的动摩擦力。

备战高考第一轮复习摩擦力知识点总结

备战高考第一轮复习摩擦力知识点总结

备战高考第一轮复习摩擦力知识点总结阻碍物体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力叫做摩擦力。

以下是整理的摩擦力知识点总结,请考生学习。

1、摩擦力定义:当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的表面上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时,受到的阻碍相对运动(或阻碍相对运动趋势)的力,叫摩擦力,可分为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

2、摩擦力产生条件:①接触面粗糙;②相互接触的物体间有弹力;③接触面间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

说明:三个条件缺一不可,特别要注意相对的理解。

3、摩擦力的方向:①静摩擦力的方向总跟接触面相切,并与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

②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跟接触面相切,并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

说明:(1)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不能等同于与运动方向相反。

滑动摩擦力方向可能与运动方向相同,可能与运动方向相反,可能与运动方向成一夹角。

(2)滑动摩擦力可能起动力作用,也可能起阻力作用。

4、摩擦力的大小:(1)静摩擦力的大小:①与相对运动趋势的强弱有关,趋势越强,静摩擦力越大,但不能超过最大静摩擦力,即0fm但跟接触面相互挤压力FN 无直接关系。

具体大小可由物体的运动状态结合动力学规律求解。

②最大静摩擦力略大于滑动摩擦力,在中学阶段讨论问题时,如无特殊说明,可认为它们数值相等。

③效果:阻碍物体的相对运动趋势,但不一定阻碍物体的运动,可以是动力,也可以是阻力。

(2)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滑动摩擦力跟压力成正比,也就是跟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表面的垂直作用力成正比。

公式:F=FN(F表示滑动摩擦力大小,FN表示正压力的大小,叫动摩擦因数)。

说明:①FN表示两物体表面间的压力,性质上属于弹力,不是重力,更多的情况需结合运动情况与平衡条件加以确定。

②与接触面的材料、接触面的情况有关,无单位。

③滑动摩擦力大小,与相对运动的速度大小无关。

5、摩擦力的效果:总是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但并不总是阻碍物体的运动,可能是动力,也可能是阻力。

说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大小、物体运动的速度和加速度无关,只由动摩擦因数和正压力两个因素决定,而动摩擦因数由两接触面材料的性质和粗糙程度有关.摩擦力知识点总结的全部内容就是这些,希望考生可以考上理想的大学。

2024年高考物理摩擦力知识点总结

2024年高考物理摩擦力知识点总结

2024年高考物理摩擦力知识点总结
如下:
1. 摩擦力的概念:摩擦力是两个物体接触并相对运动时产生的一种阻碍运动的力。

2. 静摩擦力和动摩擦力:当物体间相对运动刚刚开始时,摩擦力称为静摩擦力;当物体间相对运动时,摩擦力称为动摩擦力。

3. 摩擦力的计算:静摩擦力的大小与两个物体间的压力有关,可以用静摩擦力的最大值F_max = μ_s * N来计算,其中μ_s是静摩擦因数,N是物体间的压力;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两个物体间的压力和表面间的滑动速度有关,可以用动摩擦力的大小F = μ_k * N来计算,其中μ_k是动摩擦因数,N是物体间的压力。

4. 滑动摩擦和滚动摩擦:滑动摩擦是指两个物体表面直接接触并相对滑动时产生的摩擦力;滚动摩擦是指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上滚动时产生的摩擦力。

5. 利用摩擦力解决问题:在题目中,可以通过分析物体受到的力的平衡或者不平衡情况,利用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来解决问题。

例如,在斜面上,可以利用摩擦力的大小与斜面夹角以及物体的质量之间的关系来计算物体在斜面上的加速度。

6. 减小摩擦力的方法:可以采取以下方法减小摩擦力:涂抹润滑剂、减小物体间的接触面积、改变物体的形状和材料等。

总之,摩擦力是高考物理中重要的知识点之一,掌握摩擦力的概念、计算方法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必不可少的。

在备考过程中,建议多做相关习题和实践操作,加强对摩擦力的理解和应用。

第 1 页共 1 页。

摩擦力(讲义及答案)

摩擦力(讲义及答案)

摩擦力(讲义)一、知识点睛1.滑动摩擦力(1)概念:两个相互的物体,当它们发生时,在上会产生一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叫做。

(2)方向:总是与物体的方向。

(3)产生条件:、、。

(4)大小:由接触面所受压力、接触面粗糙程度决定;也可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根据二力平衡求得。

2.滑动摩擦力的测量(1)原理:(2)方法:将木块放在水平长木板上,用水平拉着木块,使木块运动,则木块所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就等于。

3.实验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1)探究因素:(2)实验方法:(3)实验结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有关,与其它因素无关。

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压力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4.静摩擦力(1)概念: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有时,在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的力,这种力叫做静摩擦力。

(2)方向:总是与物体的的方向。

(3)产生条件:、、。

(4)大小:由外界条件决定,可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根据求解。

5.摩擦的利用:增大摩擦力的方法有、摩擦的防止:减小摩擦力的方法有、、第 1 页二、精讲精练【板块一】摩擦力1.如图一个冰壶在冰面上由右向左滑行,请简要分析冰壶所受摩擦力的方向、作用点、施力物体。

2.如图,物体沿粗糙斜面滑动,画出斜面对物体的摩擦力示意图。

(1)(2)(3)(4)3.请简要说明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测定木块所受摩擦力的方法,并解释原理。

4.如图所示,一个重为G 的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在水平向右的拉力F 作用下,沿水平面向右作匀速直线运动,已知G=40N,F=10N。

求:(1)求运动过程中物体受到滑动摩擦力f 的大小。

(2)如图所示,当换用F=160N 的水平力将物体按在竖直墙壁上,这时物体恰好沿着墙壁匀速下滑,那么它所受到的摩擦力是多少?方向如何?第3题图第 2 页第 3 页 5. 物理兴趣小组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时,提出了以下几种猜想:A .滑动摩擦力与压力的大小有关B .滑动摩擦力与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C .滑动摩擦力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为了验证以上猜想是否正确,该小组利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 实验数据如下:的,要使水平拉力大小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相等,木块必须保持 运动状态。

摩擦力专题很全(含参考答案)

摩擦力专题很全(含参考答案)

摩擦力专题1.如图所示,位于水平桌面上的物块P ,由跨过定滑轮的轻绳与物块Q 相连,从滑轮到P 和到Q 的两段绳都是水平的.已知Q 与P 之间以及P 与桌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都是m ,两物块的质量都是m ,滑轮的质量、滑轮轴上的摩擦都不计.若用一水平向右的力F 拉Q 使它做匀速运动,则F 的大小为 ( )A .mg mB .mg m 2C .mg m 3D .mg m 42.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木块的在质量为M 的长木板上滑行,长木板与地面间动摩擦因数为1m ,木块与长木大小板间动摩擦因数为2m ,若长木板仍处于静止状态,则长木板受地面摩擦力一定为:A .mg 2mB .gm m)(211+m C .mg1mD .mgmg12m m+3.如图1-B-8所示,质量为m 的工件置于水平放置的钢板C 上,二者间动摩擦因数为μ,由于光滑导槽A .B的控制,工件只能沿水平导槽运动,现在使钢板以速度ν1向右运动,同时用力F 拉动工件(F 方向与导槽平行)使其以速度ν2沿导槽运动,则F 的大小为A 等于μmgB mgB.大于.大于μmgC 小于μmgD mgD.不能确定.不能确定4.用一个水平推力F=Kt(K 为恒量,t 为时间)把一重为G 的物体压在竖直的足够高的平整墙上,如图1-B-5所示,从t=0开始物体所受的摩擦力f 随时间t 变化关系是中的哪一个? 图1-B-65、水平皮带传输装置如图所示,O1为主动轮,O2为从动轮。

当主动轮顺时针匀速转动时,物体被轻轻地放在A 端皮带上,开始时,物体在皮带上滑动,当它到达位置C 后停止滑动,直到传送到目的地B 端,在传送过程中,若皮带与轮不打滑,则关于物体受的摩擦力和图中P 、Q 两处(在O1O1、、O2连线上)皮带所受摩擦力的方向的正确说法是()①在AC 段物体受水平向左的滑动摩擦力,P 处皮带受向上的滑动摩擦力。

PQF图1-B-8②在AC 段物体受水平向右的滑动摩擦力。

高三二轮复习专题02:摩擦力专题

高三二轮复习专题02:摩擦力专题

摩擦力专题一、 明确摩擦力产生的条件(1) 物体间直接接触(2) 接触面粗糙(3) 接触面间有弹力存在(4) 物体间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这四个条件紧密相连,缺一不可.显然,两物体不接触,或虽接触但接触面是光滑的,则肯定不存在摩擦力.但满足(1)、(2)而缺少(3)、 (4)中的任意一条,也不会有摩擦力.如一块砖紧靠在竖直墙,放手后让其沿墙壁下滑,它满足条件(1)、(2)、(4),却不具备条件(3),即相互间无压力,故砖不可能受到摩擦力作用.又如,静止在粗糙水平面上的物体它满足了条件(1)、 (2)、(3),缺少条件(4),当然也不存在摩擦力.由于不明确摩擦力产生的条件,导致答题错误的事是经常发生的.例1 (1994年全国考题)如图1所示,C 是水平地面,、是两个长方形物块,F 是作用在物块上沿水平方向的力,物体和以相同的速度作匀速直綫运动,由此可知,、间的动摩擦因数和、间的动摩擦因数有可能是(A) 0, 0 (B) 0, 0(C) 0, 0 (D) 0, 0解析:本题中选、整体为研究对象,由于受推力的作用做匀速直线运动,可知地面对的摩擦力一定水平向左,故0,对A 受力分析可知,水平方向不受力,可能为0,可能不为0。

正确答案为(B)、(D).二、了解摩擦力的特点摩擦力具有两个显著特点:(1)接触性; (2)被动性.所谓接触性,即指物体受摩擦力作用物体间必直接接触(反之不一定成立)。

这种特点已经包括在摩擦力产生的条件里,这里不赘述。

对于摩擦力的被动性,现仔细阐述。

所谓被动性是指摩擦力随外界约束因素变化而变化.熟知的是静摩擦力随外力的变化而变化。

例2 (1992年全国考题)如图2所示,一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在水平方向共受到三个力,即、和摩擦力作用,木块图2处于静止状态,其中=10N 、=2N ,若撤去力,则木块在水平方向受到的合力为(A)10N ,方向向左 (B)6N ,方向向右(C)2N ,方向向左 (D)零解析;没有撤去时,物体所受合外力为零,此时静摩擦力大小为8N ,方向向左.撤 图1去以后,物体在作用下不可能沿水平方向发生运动状态的改变,物体仍保拧静止.此时地面对物体的静摩擦力大小为2N ,方向向右.从上述分析可见静摩擦力是被动力.答案应为(D).对于滑动摩擦力同样具有被动性.三、 把握摩擦力大小和方向的计算和判断中学物理只谈静摩擦和滑动摩擦两种(滚动摩擦不讲).其中没有具体的计算公式,是随外力变化的范围值o ≤≤,一般根据(1)平衡条件求;(2)根据物体运动状态,由牛顿运动定律求.而不但可根据上述的 (1)、(2)方法求,还可以用公式计算例3 如图3所示,质量为、带电量为+q 的小物体,放在磁感应强度为B 的匀强磁场中,粗糙挡板ab 的宽度略大于小物体厚度.现给带电体一个水平冲量,试分析带电体所受摩擦力的情况.解析:带电体获得水平初速它在.它在磁场中受洛仑兹力和重力,若,则带电体作匀速直线运动,不受摩擦力作用.若,则带电体贴着a 板前进,滑动摩擦力,速度越来越小,变小,当减小到,又有,它又不受摩擦力作用而匀速前进.若,则带电体贴着b 板前逆。

高三总复习摩擦力

高三总复习摩擦力

0≤Ff≤Ffmax.
4.方向:与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方向_____. 相反 相对运动 5.作用效果:阻碍物体间的_________或 相对运动趋势 ___________.
特别提示:(1)摩擦力阻碍的是物体间的相对运动或 相对运动趋势,但不一定阻碍物体的运动. (2)受静摩擦力作用的物体不一定静止,受滑动摩擦 力作用的物体不一定运动. (3)接触面处有摩擦力时一定有弹力,且弹力与摩擦 力方向总垂直,反之不一定成立.
3.木块A、B分别重50 N和60 N,它们与水平地面之 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0.25;夹在A、B之间的轻弹簧被 压缩2 cm,弹簧的劲度系数为400 N/m.系统置于水平 地面上静止不动.现用F=1 N的水平拉力作用在木块 B上.力F作用后( )
A.木块 A所受摩擦力大小是12.5 N B.木块 A所受摩擦力大小是11.5 N C.木块B所受摩擦力大小是9 N D.木块 B所受摩擦力大小是7 N 【解析】 由题给条件知未施加力F时,弹簧的弹力大 小为f=k·Δx=400×0.02=8 N 物块A与地面间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fμA=μNA= 0.25×50=12.5 N
2、摩擦力方向的判断及大小的计算

例题1 如图1-2-1所示,A、B两物 体均处于静止状态,则关于B物体的受力 情况,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 A.B物体一定受3个 B.B物体一定受4个力 C.B物体必受到地面的静摩擦力 D.B物体必受到地面的支持力
5
1.某同学骑自行车前进时,地面对后 轮的摩擦力为F1,对前轮的摩擦力为F2,推自行车 前进时,地面对后轮的摩擦力为F1′,对前轮的摩 擦力为F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F2和F2′,的方向均向后 B.F1和F1′的方向均向前 C.F1和F1′的方向均向后 D.F1的方向向前,F1′的方向向后 【解析】 骑自行车前进前面的向后,后面的向 前;推自行车前进时,均向后. 【答案个水平推力F=kt(k 为恒量, t为时间)压在竖直的足够高的平整的墙 上(如图1-2-10),从t=0开始物体所受的摩擦力Ff 随时间t的关系是下图中的哪一个( B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三地理:摩擦力问题专题复习资料
本文档将为您提供高三地理摩擦力问题的专题复资料。

1. 摩擦力基本概念
摩擦力是物体之间接触时所产生的一种力,阻碍物体相对运动的趋势。

它与物体之间的接触面积、表面粗糙度以及物体间施加的压力有关。

2. 摩擦力的类型
2.1 静摩擦力(Fs):当物体间相对运动趋势为零时,两物体之间所产生的力。

2.2 动摩擦力(Fd):当物体间相对运动时,两物体之间所产生的力,其方向与物体的相对运动方向相反。

3. 摩擦力的计算公式
3.1 静摩擦力公式:
Fs ≤ μ * N
其中,Fs为静摩擦力,μ为摩擦因数,N为物体所受的压力。

3.2 动摩擦力公式:
Fd = μ * N
其中,Fd为动摩擦力,μ为摩擦因数,N为物体所受的压力。

4. 摩擦力的影响因素
4.1 物体之间的接触面积
接触面积越大,摩擦力越大。

4.2 物体表面的粗糙度
表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

4.3 施加在物体上的压力
施加的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

5. 摩擦力的应用
摩擦力在生活中有着广泛应用,例如:
- 阻止滑动:人们行走时,鞋底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阻止人滑倒。

- 刹车:车辆制动时,刹车片与刹车盘之间的摩擦力减慢车辆速度。

- 物体运输:人们用绳索拉动大型物体时,绳索与物体之间的摩擦力使物体移动。

6. 摩擦力问题的解决方法
6.1 减小摩擦力:可以采取以下方法减小摩擦力:
- 平滑物体表面
- 使用润滑剂
6.2 增大摩擦力:可以采取以下方法增大摩擦力:
- 增加物体表面粗糙度
- 增加施加在物体上的压力
希望这份摩擦力问题专题复习资料能对您的学习有所帮助。

祝您学业进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