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观课量表

合集下载

学生学习课堂教学观察量表(全套)

学生学习课堂教学观察量表(全套)
时间:地点:被观察者:观察者:
学科:课题:
维度
课堂观察点
课堂实录
等级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中体现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师教学过程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体现的教学重点与难点,以及对重点、难点的处理
学生学习过程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了解、理解教学重点及教学难点的把握及掌握的程度
师生互动过程
师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交流、对话体现教学重点与难点以及对重点、难点的处理情况
学生自主学习形式有哪些?
各有多少人?
学生的学习资源(印刷材料/实物与模型/
多媒体/教师/学生)有哪些?
各有多少人?
学生的自主学习有序吗?
学生有无自主探究活动?
学优生、学难生情况?
达成
学生清楚这节课要干什么?
学生能用自己的话解释、
表达核心知识和概念吗?
有多少人?
学生能用核心技能和方法解决新的问题吗?
有多少人?
时间:
学科:
地点:
被观察人:
课题:
观察记录
维度
观察点
课堂摘录
评价
教师
提问
1.问题类型
2.准确程度
3.合理程度
学生
回答
4.准确程度
5.合理程度
6.积极程度
互动类型
7.师生互动
8.生生互动
教师对互动过程的推进
9.以问题推进互动
10.以评价推进互动
11.以非语言推进互动
言语互动时间
12.时间长短
13.合理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上有什么感受、
认同、领悟?
学生的当堂作业有哪些?
完成情况?
反馈过程、行为、方法、结果如何?
评价

听课评课观察量表精选版

听课评课观察量表精选版

听课评课观察量表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GB-LBS98YT-BS8CB-BSUT-BST108】
听课观课量表(3组) 课堂教学观察表一:(全程监控)
课堂教学观察表二:(教学设计)
总评:
建议:
课堂教学观察表三:(学生课堂发言)
1. 记录学生发言的次数,叫到一次,在其相应的位置上划一笔,也可用箭头记
录,主动发言记向上的箭头,被叫发言记向下的箭头。

2. 学生之间的自由辩论,小组讨论后的发言人发言,或离开座位的表演和活
动,可用符号“▲”表示,还可用符号“→”表示教师在教师里行走的路线图,从而正确反映出教师的顾及面。

说明:每项得分分ABC三等级,分别赋值5分,3分,1分。

课堂观察量表及目标

课堂观察量表及目标

课堂观察量表及目标课堂观察量表及目标1.针对问题制作的课堂观察量表。

(1)教材运用的等级量表。

课堂教学教材运用观察量表(表1)(2)课程资源的等级量表。

课堂教学课程资源观察量表(表2)(3)教师行为的等级量表。

课堂教学教师行为观察量表(表3)[5分制:优:5分;良,4分;好,3分;一般,2分;尚可,1分。

](4)学生行为的等级量表。

课堂教学学生行为观察量表(表4)[5分制:优:5分;良,4分;好,3分;一般,2分;尚可,1分。

](5)师生互动的等级量表。

课堂教学师生互动观察量表(表5)(6)教学评价的等级量表。

课堂教学教学评价观察量表(表6)(7)提问行为的观察量表。

各种提问行为类别频次观察量表(表7)(8)课堂教学教师专业发展的观察量表。

课堂教学教师专业发展观察量表(表8)注:细目等第、总体印象,分为:好、较好、一般、较差。

观察评价人:。

2.分析观察量表得到的结论。

(1)专业知识相对欠缺,不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

具体体现:一是条件性知识不足。

即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等方面的专业理论知识没有得到及时的调整与更新;二是不善于或不主动积极地积累大量的专业案例知识和可供借鉴、反思的实践案例;三是策略性知识欠缺。

即在具体的教育教学情境中不能够灵活运用原理规则,不能高效地整合和优化教育教学过程:四是作为一名专业的学科教师.不具备相当水平的当代科学和人文基本知识。

新课程倡导综合实践活动。

这必然要求教师形成跨学科的知识结构。

新课程还强调现代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因此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的相关知识对教师专业发展也很有必要。

(2)专业技能基本过关,但有些技能需要完善。

具体体现:备课技能、课堂教学技能、教学方法技能、教学语言表达技能、教学媒体选用技能、学法指导技能、检查学习效果技能等常规技能基本达到要求,能够引导学生的学习活动.控制课堂气氛和学生的注意力,使教学活动顺利实行。

但对于一些特殊的技能如教学评价技能、教学研究技能和教学反思技能等,在这些技能上反映出来的优化教学设计的能力、实施新课程教学评价的能力、课程开发能力和实施综合课程的能力、科研能力、反思能力等则明显不足。

课堂观察量表

课堂观察量表
⑤学生的互动习惯怎么样?出现了怎样的情感行为?
自主
①学生可以自主学习的时间有多少?有多少人参与?学困生参与情况怎样?
②学生自主学习形式(探究、记笔记、阅读、思考)有哪些?各有多少人?
③学生的自主学习有序吗?学生有无自主探究活动?学优生、学困生情况怎样?
④学生自主学习的质量如何?
达成
①学生清楚这节课的学习目标?
对话
①提问的学生分布、次数、知识的认知难度、候答时间怎样?是否有效?
②教师的回答方式和内容如何?是否有效?
③对话围绕哪些话题?话题与学习目标的关系如何?
指导
①怎样指导学生自主学习(阅读、作业)?是否有效?
②怎样指导学生合作学习(讨论、活动、作业)?是否有效?
③怎样指导学生探究学习(教师命制探究题目、指导学生围绕学习内容自命题目并自主探究)?是否有效?
课堂观察量表(1)——学生学习的维度
时间__________讲课人__________评课人__________课题__________
视角
观察点
结果统计
评价反思
准备
①学生课前准备了什么?是怎样准备的?
②准备的怎么样?有多少学生作了准备?
③学优生、学困生的准备习惯怎么样?
倾听
①有多少学生能倾听老师的讲课?对哪些问题感兴趣?
②有多少学生能倾听同学的发言?对哪些问题感兴趣?
③倾听时,学生有哪些辅助行为(笔记、查阅、回应)?有多少人?
互动
①有哪些互动行为?学生的互动能为目标达成提供帮助吗?
②参与提问、回答的人数、时间、对象、过程、质量分析?
③参与小组讨论的人数、时间、对象、过程、质量分析?
④参与课堂活动(个人、小组)的人数、时间、对象、过程、质量如何?

课堂观察量表

课堂观察量表
课堂观察量表1
——学生学习的维度
时间 课题讲课人评课人
视角
观察点
观察结果
评价反思
准备
①学生课前准备了什么 是怎样准备的
②准备得怎么样 有多少学生作了准备
③学优生、学困生的准备习惯怎么样
倾听
①有多少学生能倾听老师的讲课 对哪些问题感兴趣
②有多少学生能倾听同学的发言 对哪些问题感兴趣
③倾听时, 学生有哪些辅助行为 记笔记/查阅/回应 有多少人
2.课堂教学语言用辞是否浅显易懂;
3.对教室秩序的管理是否到位;
4.学习前是否就学习目标与方法与学生讨论;
5.能否通过评价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效调控学习气氛;
6.能否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7.对学生反应的注意;
8.对学生突如其来问题及状况的处理;
9.能否通过恰当评价引导对学习主题的深入思考;
10.能否认真听取学生的意见,并与学生平等交流;
③课堂生成了哪些目、资源教师是如何处理的
关爱
①学习目标是否面向全体学生是否关注不同学生的需求
②特殊学习困难、疾病学生的学习是否得到关注座位安排是否得当
③课堂话语数量、时间、对象、措辞、插话、行为叫答机会、座位安排如何
特质
①该课体现了教师哪些优势语言风格、行为特点、思维品质
②整课堂设计是否有特色环节安排、教材处理、导入、教学策略、学习指导、对话
6.积极思考,深入探询;
7.合作学习中,能否与同学有效合作,能否照顾其他同学的学习需要;
8.学习中,能否对老师和同学提出的观点大胆质疑,提出不同意见;
9.学习中,能否应用已经掌握的知识与技能,解决新问题;
10.学习中,能否反思自己的学习行为,调整学习策略;

课堂观察量表(四个维度)

课堂观察量表(四个维度)
②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人数、时间怎样课堂气氛怎样
③师生行为(情境设置/叫答机会/座位安排)如何学生间的关系如何
创新
①教学设计、情境创设与资源利用有何新意
②教学设计、课堂气氛是否有助于学生表达自己的创新性思维如何处理
③课堂生成了哪些目标/资源教师是如何处理的
关爱
①学习目标是否面向全体学生是否关注不同学生的需求
互动
①有哪些互动行为学生的互动能为目标达成提供帮助吗
②参与提问/回答的人数、时间、对象、过程、质量如何
③参与小组讨论的人数、时间、对象、过程、质量如何
④参与课堂活动(个人/小组)的人数、时间、对象、过程、质量如何
⑤学生的互动习惯怎么样出现了怎样的情感行为
自主
①学生可以自主学习的时间有多少有多少人参与学困生的参与情况怎样
评价反思
目标
①预设的学生的学习目标是什么学习目标的表达是否规范和清晰
②目标是根据什么(课程标准/学生/教材)预设的是否符合该班学生
③在课堂中是否生成新的学习目标是否合理
内容
①教材是如何处理的(增/删/合/立/换)是否合理
②课堂中生成了哪些内容怎样处理
③是否凸显了学科的特点、思想、核心技能以及逻辑关系
时间讲课人评课人课题
视角
观察点
结果统计
评价反思
环节
①本节课由哪些环节构成是否围绕教学目标展开
②这些环节是否面向全体学生
③不同环节/行为/内容的时间是怎么分配的
呈示
①怎样讲解讲解是否有效(清晰/结构/契合主题/简洁/语速/音量/节奏)
②板书怎样呈现的是否为学生学习提供了帮助
③媒体怎样呈现的是否适当是否有效
②特殊(学习困难、疾病)学生的学习是否得到关注座位安排是否得当

课堂观察量表(教师行为等级量表)

课堂观察量表(教师行为等级量表)

课堂观察量表(教师行为等级量表)n Checklist for Classroom (Teacher r Level Checklist)Observer:n Point:1.Can the teacher effectively regulate the learning atmosphere?2.Can the teacher effectively stimulate students' interest in learning?Observer's View:3.Is the teacher's language easy to understand。

and is the n effective (clear/structured/relevant to thetheme/concise/appropriate pace/volume/rhythm)?4.Are nonverbal rs (facial ns/movements/body language) appropriate and effective?5.Does the teacher guide students in learning (self-directed。

cooperative。

exploratory learning)。

and is it effective?6.Does the teacher listen to students' comments and provide timely feedback?7.Can appropriate ns (such as n) guide students to think deeply about the learning theme?8.Is the n of media (blackboard。

courseware。

etc.) reasonable and helpful to student learning?9.Is the teacher's demeanor natural。

课堂观察量表样表

课堂观察量表样表

一、学生参与度课堂观察量表
●观察维度:学生学习·倾听/互动
●研究问题:学生课堂参与度如何?
是占应答人数的比例;3.主动应答、质疑、参与讨论可以加以描述
二、知识目标达成课堂观察量表●观察维度:学生活动和教师活动
●研究问题:知识目标的叙写
●观察教师:
观察者:
观察维度:教师和学生
注:提问者★学优生☆一般生●.学困生;提问方式A.预设B.生成;关联度A.紧密B.比较紧密C.不紧密;表达A.很明确B.较明确C.不明确;认知层次A.强化基础B.提升能力C.激发情感
观察者:
观察维度:教师和学生
注:提问者★学优生☆一般生●.学困生;提问方式A.预设B.生成;关联度A.紧密B.比较紧密C.不紧密;表达A.很明确B.较明确C.不明确;认知层次A.强化基础B.提升能力C.激发情感
四、教师教学方式及教学环节时间分配
课堂观察量表
●观察维度:教师教学;环节结构
●研究问题:教师对课堂学习驾驭的研究
五、课件设计及运用课堂观察量表
●量表名称:课件设计与演示观察量表●量表设计:
●观察维度:教师教学呈示●研究指向:是否促进教学目标达成
六、学生学习效果自我测评表●观察维度:学生学习;效果达成
●研究问题:学生参与学习的程度研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课堂观察量表(4)
学生课堂活动参与度观课量表
研究问题:研究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整体情况
时间地点课题课型执教教师
观察者姓名所属类型
观课评估
观察内容次数
A B C
1、师生互动
导入
2、生生互动
3、师生互动




新授
练习
总结4、生生互动
5、师生互动
6、生生互动
7、师生互动
8、生生互动
分析
及建

说明:A代表高效次数B代表有效次数C代表无效次数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观课量表(3)
课堂教学时间观课量表(教学结构记录)
1.使用本记录单请事先准备好计时工具。

“课堂环节”主要记录一节课中大的板块,“具体内容”指各板块中的具体指向。

2.量表设计:

课堂环节时间起始具体内容合计时间号
1课前导入
2探究新知
3巩固练习。

4总结升华
分析及建

情 20-30 分钟() 感 人 态
学生课堂行为观课量表
观察目的: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表现,来对授课教师课堂效果进行评
价,找出问题所在,改进教学方法。

时间
观察者姓名:
地点 课题
所属类

课型 执教教师
学生行为
1.学习兴趣 是否浓厚。

浓厚()人
评价结果
一般( )人
无()人
2.听讲注意
力是否集 中。

20—10 分钟()人
10 分钟以下 ()人
度 能否积极参与教学活动(18)人次
积极参 与
被动参与
3.能否对老师和同学提
不参与




分析
及建









出的观点大胆质疑,提出 不同意见。

4.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能
与同学有效合作,认真听 取别人的意见,取长补 短,完善自己的观点。

5.学生思维的条理性, 能用清晰的数学语言表 达数量关系。

6..能否应用已经掌握的 知识与技能解决问题。

课堂提问有效性观察记录
学校执教人观察人观察点
班级
课题
单位
提问活动有效性观察记录
人数科目
课型
时间
学生参与分布图:
讲台
1234
活动人数活动次数活动面分析

建议
设计意图:本表主要记录课堂提问问题活动的整体情况。

记录学生回答问题的次数;一
个方框代表一个学生,代表教师,代表学生互相评价。

被提问到一次,在其相应的位置上划相应符号,用“正”字纪录。

还可用符号“→”表示教师在教师里行走的路线图,从而正确反映出教师的顾及面。

通过数据可以看出教师设计的活动,是否能照顾到全体学生,提问的
形式是否是多样的,而不仅仅是单一的活动,继而观察学生参与的效果,即学生的反馈。

同时需对问题的形式进行纪录,最后由观察教师提出相应的建议,以帮助授课教师更好地修改其教学活动,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