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用气发声与训练——科学用嗓
科学练声的训练方法

科学练声的训练方法任何乐器发声都是由动力、振动体和共鸣器三部分组成,人体发声也不例外。
人发声的动力是由肺部呼出的气息,发声体是喉头内部的声带。
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科学练声的训练方法,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让声音更有磁性的3种练声法1、气息训练法气息是人体发声的动力、发声的基础。
气息的速度、流量、压力的大小与声音的高低、强弱,长短以及共鸣情况都有直接关系。
所谓控制气息,就是要学会腹式呼吸法。
腹式呼吸首先要做深呼吸,将空气吸入肺底部——横膈膜处(腰部),一般采用鼻子吸气,吸入横膈膜处,使肋骨自然向外扩张,腹部感觉发胀时,小腹逐渐收缩;吐气时要保持横膈膜的扩张状态,这一点很重要,不要一吐气横膈膜就“轮陷”了,一下子气息泄掉,声音就失去了气息的支持,致使头几个字有气息支持,后面的字无气息支持,讲起话来前强后弱、上气不接下气,不仅费力,而且声音难以持久。
气息训练的步骤如下:(1)坐直,静心,躯干略前倾,头正,肩松;(2) 小腹微收,舌尖抵住上腭,如闻花般地从容吸气,感觉气流好像沿脊柱而下,后腰部逐渐有胀满感。
(3) 两肋向外扩张,小腹逐渐紧张,吸气至七八成满;控制一两秒,然后缓缓吐气,气息均匀而缓慢地流出。
(4)反复进行上述练习,呼气时间要逐渐延长,以达到25-30秒为合格。
(5)请早晨早起练习,效果更佳2、胸腔共鸣训练法气息发音的方法虽可省力,但要让声音更加抑扬顿挫、铿锵有力、响亮而磁性,还必须学会胸腔共鸣的发声方法。
给大家总结了两套简单实用的胸腔共鸣训练法,希望大家按照实施步骤和方法,仔细体会,反复练习,二个月的坚持,你就可以欣赏到自己充满磁性魅力的悦耳声音了。
1、单音训练法:发音之前先做好闭口打哈欠状。
在气息推出的同时,胸腔打开,嘴里发长元音[ i: ](或[u:][ ][ ][ a: ]皆可),并尽量拖长(30秒-60秒)。
意念中想象体会胸腔打开状(可想象手风琴的风箱张开或雄鹰展翅……)多次反复练习就能获得胸腔共鸣的效果。
唱歌用气发声方法

唱歌用气发声方法
唱歌时, 用气发声是非常重要的技巧。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用气发声方法:
1.深沉呼吸:在开始唱歌前,通过深呼吸将空气吸入腹部,然后用腹部肌肉将空气推出。
这种呼吸方式可以帮助你更好地利用气息并提高声音的控制力。
2.腹部支撑:在唱歌时,不仅要依赖气息,而且要使用腹部肌肉将声音推出。
保持腹部肌肉紧张,并在持续发声的同时保持腹式呼吸。
3.咬字发音:在唱歌时,注意清晰地发音。
用舌头和嘴唇的组合来发出正确的音标和音节。
4.节奏控制:根据歌曲的节奏来控制呼吸。
不要过度减少或浪费气息,而是在适当的时候呼吸,以保持连续的声音输出。
5.发声练习:通过发声练习来加强用气发声技巧。
例如,使用各种音阶和音程练习来提高声音和气息的控制力。
请注意,以上方法是一些建议,具体取决于个人的体验和声音类型。
如果你想提高唱歌技巧,最好找一位专业的声乐教师指导你正确的用气发声方法。
科学发声训练教程

科学发声训练教程在现代社会中,语言交流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需要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见。
然而,很多人在发声时会遇到一些问题,比如声音嘶哑、发音不准确等。
这些问题不仅会影响我们的交流效果,还可能对我们的健康造成影响。
因此,科学发声训练变得越来越重要。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一些科学发声训练的方法和技巧。
一、正确的呼吸方式正确的呼吸方式是发声的基础。
我们需要通过鼻子吸气,让气体进入肺部,然后通过肺部的肌肉收缩,将气体排出体外。
在发声时,我们需要将气体从肺部推出,通过声带的振动产生声音。
因此,正确的呼吸方式对于发声非常重要。
正确的呼吸方式应该是腹式呼吸。
腹式呼吸是指在吸气时,膈肌下降,腹部向前凸出,使得肺部能够充分扩张,吸入更多的氧气。
在发声时,我们需要将腹部肌肉收缩,将气体从肺部推出,产生声音。
因此,腹式呼吸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控制呼吸,产生更加清晰、响亮的声音。
二、正确的发音方式正确的发音方式是发声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不同的语言有不同的发音规则,我们需要根据自己所要学习的语言,掌握正确的发音方式。
在英语中,有一些常见的发音问题,比如“th”音、长短音节的区分等。
我们可以通过练习口型、舌位等方法来改善发音。
比如,对于“th”音,我们可以将舌头放在上齿龈后面,轻轻咬住舌尖,然后吐气,发出清晰的“th”音。
在汉语中,也有一些常见的发音问题,比如“sh”、“ch”、“zh”等音的区分。
我们可以通过练习口型、舌位等方法来改善发音。
比如,对于“sh”音,我们可以将舌头放在上齿龈后面,舌尖轻轻抵住下齿龈,然后吐气,发出清晰的“sh”音。
三、正确的发声姿势正确的发声姿势也是发声的重要方面。
我们需要保持良好的姿势,才能够产生更加清晰、响亮的声音。
我们需要保持挺胸抬头的姿势。
这样可以使得气体更加顺畅地进入肺部,产生更加清晰、响亮的声音。
我们需要保持松弛的肌肉。
紧张的肌肉会影响呼吸和声音的产生,因此我们需要保持松弛的状态,让声音更加自然、流畅。
科学发声与嗓音保护

contents
目录
• 科学发声技巧 • 嗓音保护方法 • 嗓音问题及应对 • 嗓音训练与拓展 • 嗓音问题预防与日常保健
01 科学发声技巧
发声原理
声带振动
发声时,声带在气流的作用下产生振动,进而产生声音。
声波传播
声音通过空气传播,受到共鸣腔的调制,形成不同的音色和音调。
声带调节
声带放松
通过练习发声前的放松动作,减轻声带的紧张度,避免声音出现沙 哑或失真。
音准与音调
通过练习唱准音准和音调,提高声音的准确性和美感。
声音表现力训练
音色变化
通过练习改变音色,使声音更加丰富和有层次 感,增强表达力。
语速控制
通过练习控制说话速度,使表达更加流畅和自 然,避免过快或过慢。
音量调节
通过练习调节音量大小,使声音更加适应不同的场合和需求。
营养补充
适量补充维生素A、C、E等营养素,有助于 增强声带的抵抗力和修复能力。
定期进行嗓音检查
定期嗓音检查
通过专业的嗓音检查,可以及早发现声带异 常或嗓音问题,以便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防治 。
自我监测
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观察自己的嗓音状况,如出现 持续的声音嘶哑、喉咙疼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检 查。
与专业人士交流
饮食调整
避免过度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 多食用富含维生素和水分的食物, 如水果、蔬菜等,以保持声带的 健康状态。
适度用嗓
避免过度用嗓,如长时间讲话、 唱歌等,用嗓后适当休息,给声 带充分的恢复时间。
嗓音保健食品与饮品
多喝水
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有助于滋润声带,保 持其柔软性。
保健饮品
如蜂蜜水、胖大海泡水等,具有润喉、清嗓 的功效,可以缓解嗓子的不适感。
最佳练声与练气息的方法

最佳练声与练气息的方法练声与练气息对于歌手、演员和演讲者等需要运用声音表达的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良好的声音控制和有效的气息管理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传达情感和提升表现力。
下面是一些最佳的练声与练气息的方法。
一、练声的方法:1.声音放松:在开始练声之前,你需要松弛并放松你的声音。
你可以通过张嘴大声呼唤或发出放松的声音(比如“啊”或“呼”)来达到这一点。
这样做可以帮助你摆脱紧张和不良的嗓音习惯。
2.喉咙锻炼:喉咙是人声的起源,因此需要特别关注。
可以通过发出滚动的“R”音来锻炼喉咙。
此外,张开嘴巴并用力发出长音可以让喉咙伸展和放松。
3.声带锻炼:声带是产生声音的重要部分。
你可以通过模仿动物的叫声或唱歌来锻炼你的声带。
此外,用稳定的声音发出各种音调和音阶,也能有效地锻炼声带。
4.声色练习:利用你的声音的不同色彩对练习声音的灵活性和表现力至关重要。
比如,你可以通过模仿不同的情绪(如愤怒、快乐、悲伤等)来练习使用不同的音调和节奏。
5.咬字练习:清晰的发音对于有效地传达信息至关重要。
你可以通过念口鼻音或用舌头和嘴巴发出清晰的音调来练习咬字。
此外,使用舌头、嘴唇和咽喉的不同位置发出不同的音调,也能帮助你改善发音。
二、练气息的方法:1.深呼吸:深呼吸是放松身心和提高气息容量的重要方法。
你可以坐或站直,慢慢吸气,尽量让空气填满你的肺部。
然后,缓慢地呼气,将空气完全排空。
每天练习几分钟,可以帮助你更好地掌控呼吸。
2.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方法:这种方法通过同时使用呼吸和声音来练习气息。
你可以坐或站直,深呼吸到位后,用力发出一个长音。
然后,缓慢地吸气直到你感到气息充满了你的胸腔和下腹部。
重复这个练习,直到你可以更长时间地保持音调。
3.音乐练习:通过唱歌来练习气息是非常有效的方法。
选择一些需要长时间持续呼气的歌曲,比如流行歌曲或健身操音乐。
尽量练习保持稳定的呼气,并注意不要喘气或中断呼吸。
4.腹式呼吸:腹式呼吸是练习气息管理的重要方法。
科学用嗓 美化声音

科学用嗓美化声音(练习部分)(一)口腔肌肉操练: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功”,如同舞蹈演员要长期艰苦的练习压腿,下腰,跳跃一样。
舞蹈老师汪洁曾告诉我,在舞蹈界有这样一句话:“你一天不练功,自己知道;一个星期不练功,同行知道;一个月不练功,观众知道。
”可见,练习基本功对一个专业的重要性。
那么,我们是不是也应该针对有关发声的肌肉进行持久的锻炼呢?主要是操练我们口腔咬字器官的,包括下颌,软腭,唇,舌都是我们重点锻炼的部位。
我们把口腔咬字器官肌肉练得发达、灵活,这样我们咬字清晰了,说话音量就不用很大,嗓子的负担就减轻了。
实践也证明了:早上起床后,你用几分钟活动口腔,将这几个部位的肌肉尽量伸张,收缩、喷弹,可以使你一天的咬字器官都达到较积极的状态。
下面介绍几项有关的训练方法供大家选练。
1、抬头张嘴、哈欠张嘴、惊吓张嘴。
(不要小看这些不出声的练习,“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我们就是一点点在打造我们发声的武器)抬头张嘴:要领:首先在意念上把我们的嘴分成上嘴、下嘴两半,然后放松,用手固定着下巴,靠抬头的力量把上嘴打开,同时吸气,保持片刻后用低头的力量带动上口腔往下合拢。
目的:拉伸牙关,放松下巴,养成讲话时下巴不用力,让上口帮助说话的习惯。
注意:下巴千万不能跟着上嘴的动作一起扬起,每次张嘴都要张到极限,下巴一定是放松的,不要把下巴练硬了。
还要注意舌头的放松,不要张嘴的动作舌头也跟着蜷缩起来,要懒洋洋的平躺在下口腔。
(建议每天练习十到二十分钟,可分多次来练,练到能大幅度打开又能完全放松,每天可以只练五分钟,再加上以下的练习。
)哈欠张嘴:更向里面锻炼了。
要领:自然打一个哈欠,在你自然打哈欠,当你软腭上举达到最佳状态的时候,你保持住,悬挂起来,这时候你的气息是保持的,不吸也不呼,但你要想着吸气的那种感觉,我们吸气时呼吸的通道,也就是共鸣通道是打开的,呼气时关闭,只要你保持那种吸气的状态,就能保证腔体的通畅,开放。
目的:练你软腭的上举,共鸣腔的打开。
科学发声训练方法

科学发声训练方法科学发声训练的方法一:基本训练影响音质的要素有以下几点:呼吸、横隔膜、声音共鸣、口腔各部位灵活性。
人类的发音器官一般分为三个部位—呼吸器官,喉头和声带,咽腔和鼻腔人类的声音是有呼吸的气流造成的,气流是声音的原动力,正常的呼吸是语言流畅的基本条件。
1、呼吸器官主要是由肺、胸腔、横隔膜三部分来分担责任的。
肺:人的声音就是靠肺排出的气流。
经由支气管、气管达到喉头,冲击声带、咽头,擢用与口腔鼻腔等发音器官形成的。
2、咽头与声带:声带藏在咽头里面。
两条声带可以左右,也可以闭拢,中间的通道叫"声门"。
从肺呼出的气流通过关闭着的声门是,就引起了声带的震动,发出声音。
3、咽腔、口腔和鼻腔:是声音要的共鸣器官,声波从声带所发出的微弱而单纯的声音,经过这些共鸣器官的调节作用,不仅音量加大了,而且音色也丰富了科学发声训练的方法二:用气训练和发声练习(一)用气训练:(15分钟)目的(1)提高音质。
呼吸的正确与否,是决定声音好坏的关键,气不足,声音暗淡无光。
用气过猛,又损坏声带。
如果使用得当,不仅音色优美,音量也会大的惊人(2)学会调整呼吸,缓解紧张,放松心态。
位置:A:舒适地做在椅子里,闭上眼睛,均匀地呼吸,全身放松不动。
头部放松、面部肩部、后背、腰部、大臂小臂、手指、大腿小腿。
脚趾,全身没有任何紧张。
听一段音乐,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美妙的音乐上。
B寻找呼吸支点。
继续闭眼,全身放松不动,去感觉自己身上还有什么地方在活动,请把手放在那位置上。
C方法:在椅子上做直,背部伸直,肩部放松,下额微收,双手掌心向上防在膝上,双目自然禁闭,先将体内的气呼出,然后慢慢地、均速的呼入,吸气时,腹部凸起,腰部同时张掌开。
不是向上挺胸,而是向上掌开,感到腰带渐紧,特别是后腰,有向后撑开的感觉,控制片刻后,在慢慢的呼出,呼气时,切忌一下把气放出,而是要控制住腰部,慢慢的呼出气来,呼气的感觉好象是慢慢的叹气。
教师嗓音的科学发声训练和保养

教师嗓音的科学发声训练和保养教师嗓音的科学发声训练旨在提高发音质量、减少声音疲劳并增强声音的持久性。
以下是一些关键的训练方法:呼吸训练:正确的呼吸是良好发声的基础。
教师需要学会腹式呼吸,通过放松腹部肌肉来吸气,然后通过控制腹部肌肉来呼气。
这样可使气息更加均匀,有助于提高发音的清晰度和持久性。
发音器官训练:包括舌部、唇部、下巴和喉咙等部位的训练。
教师可以通过练习绕口令、朗读诗歌、模拟讲话等方式来锻炼这些部位,以改善发音和语言流畅度。
声乐训练:通过学习和练习歌唱,教师能够更好地掌握气息控制和发音技巧。
声乐训练不仅有助于提高教师嗓音的音色和表现力,还可以增强其自信心和教学能力。
要保持教师嗓音的优良状态,以下是一些关键部位的保养建议:喉部:保持喉部放松,避免过度用嗓。
教师在课堂上可采用适当的语调、音量和合适的说话方式来降低声带压力。
口腔: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定期洁牙。
练习打开口腔、抬起软腭等有助于改善发音的动作。
鼻子:注意鼻腔清洁,避免鼻音过重。
教师可以通过捏鼻翼、按摩鼻梁等方式来保持鼻腔通畅。
唱歌技巧对于教师嗓音保养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一些实用的唱歌技巧和方法:音域拓展:教师可以通过练习假声、混合声等方法来拓展自己的音域,从而在授课过程中更加游刃有余地传达教学信息。
声音控制:教师在唱歌时需要注意控制声音的力度和音色,通过练习轻唱、弱唱等方式来保护声带,避免声音疲劳。
呼吸运用:唱歌时需要合理运用气息,练习气息控制和呼吸技巧,从而更好地支持发声。
表情放松:教师需要保持放松的面部表情,尤其是喉咙部分的肌肉,以减轻声音紧张和喉咙疲劳。
教师嗓音的科学发声训练和保养对于提高教学质量、保护教师嗓音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呼吸训练、发音器官训练和声乐训练等方法,教师可以学会更好地运用自己的声音;通过保养措施和唱歌技巧的学习,教师可以保持嗓音的良好状态,从而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希望本文能够为教师们提供有益的发声训练和保养建议,帮助大家更好地传道授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用气发声与训练(四)
科学用嗓
一、导入新课
大家听说过“世界嗓音日”吗?知道是哪天吗?——4.16
二、怎样保护嗓子
中国有句古话叫做,“小时了了大未必佳”,这用在形容人的嗓音上,也是同样适用的。
虽然优美动听的声音离不开天赋,但是如果不注意科学的用声和保护,优美的声音将只会是昙花一现。
因此保护嗓子和训练嗓子同样重要。
嗓子是播音员主持人的饭碗,没有正确的保养和好的用嗓习惯,将会影响我们的工作,甚至有的人练声的方法不正确,造成声带小结或声带息肉。
因此,科学连声科学保养至关重要。
那么,作为播音员主持人日常如何保养嗓子,使声音保持弹性好、干净、饱满、表现力强的特点呢?
(一)要养成保护性训练的习惯。
其实,保护嗓子的秘诀就四个字——科学用声。
因为用声是每天不可避免的工作,如果将科学的发声方法渗透到自己每时每刻的用声中,那么,自然就起到了保护嗓子的作用。
不正确的发声方法,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终将破坏嗓音健康。
科学声音训练法,不是通过大喊来改变声音,而是通过调整肌肉的组合能力来改变声音的,那些拼命喊叫的方式来训练声音的方法是不可取的,这样声带的负担过重,而且咽腔的毛细血管容易被拉破,造成出血的现象。
我们主张用长时间,小声发音,来达到训练的目的。
我们之前学习的控制声调的音高基本保持一致、呼吸训练、运用共鸣腔等等,都是科学的用声方法。
现在,我们首先来打开口腔,怎么放松口腔?——作半打哈欠状态。
接着,我们一起系统回顾一下在准备播音或参加演讲前可以怎样科学练嗓:
1、第一阶段:未曾出声先练气
研究资料表明人在正常情况下,每分钟呼吸16—19次,每次呼吸过程约3、4秒钟,而播音时,有时一口气要延长十几秒,甚至更长,而且吸气时间短,呼出时间长,必须掌握将气保持在肺部慢慢呼出的要领,所以要先做:(1)深吸慢呼气息控制延长练习
其要领是:先学会“蓄气”,先压一下气,把废气排出,然后用鼻和舌尖间隙像“闻花”一样,自然松畅地轻轻吸,吸的要饱,然后气沉丹田,慢慢地放松胸肋,使气像细水长流般慢慢呼出,呼得均匀,控制时间越长越好,反复练习4—6次。
(2)深吸慢呼数字练习
我们把第一步骤称为“吸提推送”,“吸提”的气息向里向,“推送”的气息向外向下,在“推送”同时做气息延长练习。
我们推荐三种练法:
A.数数练习:“吸提”同前。
在“推送”同时轻声快速地数数字“12345678910”,——口气反复数,数到这口气气尽为止,看你能反复数多少次。
B.“数枣”练习:“吸提”同前。
在“推送”同时轻声:“出东门过大桥,大桥底下一树枣,拿竹竿去打枣,青的多红的少(吸足气)一个枣两个枣三个枣四个枣五个……这口气气尽为止,看你能数多少个枣。
反复4—6次。
C.“数葫芦”练习:“吸提”同前。
在“推送”同时轻声念:“金葫芦,银葫芦,一口气数不了24个葫芦(吸足气)一个葫芦二个葫芦三个葫芦……”,这口气气尽为止,反复4—6次。
数数字、“数枣”、“数葫芦”控制气息,使其越练控制越,千万不要跑气。
开始腹部会出现酸痛,练过一段时间,则会自觉大有进步。
坚持一定会有效果,加油~
2、第二阶段:气、声、字的练习
有些播音员,包括一些戏曲爱好者,在喊嗓练声上容易犯急于求成的毛病,恨不能很快地就能喊出又高又亮的嗓音来,急着喊高音,猛喊甚至瞎喊乱喊,这往往是事与愿违的。
我们在研究喊嗓练声时,有意地先练气息不急于发声,是利于发声练习,大家要明确一个循序渐进的规律和持之以恒的毅力。
在这第三阶段,我们建议还是不急于爬音阶喊高音,而从气、声、字结合练起。
这三者关系应排成这样一个顺序:气为音服务,音为腔服务,腔为字服务,字为词服务,词为情服务。
从这个顺序中,我们可以看到字的位置居于中心,前面牵着“音”和“腔”,后面联着“词”与“情”。
当中一塌,满盘皆输。
字音的真切,决定着声音的圆润,“以字行腔”正是这个理儿。
在喊嗓练声中的字、音、气的关系,应是托足了“气”,找准了“音”,咬真了“字”。
具体方法是:用汉语拼音的方法把字头、字腹、字尾放大放缓,以字练声,然后加快,同时练嘴皮子和唇齿牙舌喉的灵活性。
(1)唇音练习:(先放慢,放大念一遍逐渐加快到念绕口令)
八一百一标一兵一奔—北一坡一
北一坡一炮一兵一并一排一跑—
炮一兵一怕一把一标一兵一碰一
标一兵一怕一碰一炮一兵一炮一
(2)齿音练习(方法同上)
四——是四,
十——是——十,
十四是——十四,
四十——是——四十,
不要把十四——说——四十,
也不要把四十——说——十四,
(3)舌音练习(方法同上)
六十六岁刘老六,推着六十,
六只大油篓,
六十六枝垂杨柳,
拴着六十六只大马猴。
(4)喉音练习(方法同上)
山前有只虎,
山下有只猴,
虎撵猴,猴斗虎,
虎撵不上猴,
猴也斗不了虎
(5)舌音牙音练习(方法同上)
街南来了个瘸子,右手拿着个碟子,左手拿个茄子;街上有个撅子,橛子绊倒了瘸子,右手摔了碟子,左手扔了茄子
*(6)十三道辙字音练习
风(中东)一催(灰堆)一暑(姑苏)一去(一七)一荷(波梭)一花(发花)一谢(乜斜) 秋(由求)一爽(江阳)一云(人辰)一高(遥条)一雁(言前)一自(支思)一来(怀来) 俏(遥条)一佳(发花)一人(人辰)一扭(由求)一捏(乜斜)一出(姑苏)一房(江阳)一来(怀来)
东(中东)一西(一七)一南(言前)一北(灰堆)一坐(波梭)
完成书P39练习《二泉吟》。
(二)适当忌食冷饮。
大家者知道,冷食对肌肉的舒展有束缚的作用,本来发声器官的肌肉松驰状态非常好,一旦食入冷食,肌肉受到“冷”的刺激,自然会收缩,从而降低肌肉的弹性,进而,影响声音的产生和美化。
还有,要注意少吃味道重的食物,比如过咸、过甜、过酸的。
但是,大家可以试试晨起的时候用淡盐水漱口,就是在漱口水中加一勺细盐就可以,可以消炎灭菌。
(三)保持湿润的口腔环境。
用嗓护嗓不可偏废。
如果某个时段需要长时间地讲话,可以预先用淡盐水漱漱口, 以保持咽喉的清洁和湿润;如果咽喉出现肿痛、声带充血、声音沙哑或发声困难,就要强迫自己在两三天内尽量减少讲话。
最好是暂时“缄口不言”,医学上叫“禁声”,过一段时间,嗓音就会自然恢复。
播音员主持人平时要多饮水,这不仅是身体的需要,作为播音员主持人,更是保养发声器官的重要措施。
要做到:不要在干燥的环境内待的太久,摆个加湿器或是在房间里放盆水都可以;若有口渴的感觉应及时饮水。
(四)保持口腔温度。
饮水时要选择40摄氏度以上的水饮用,尤其是节目开始前。
同时演播环境,也要尽力保持室温。
(五)注意休息。
播音员主持人声音能否正常表现出来,一个重要原因是身体不能疲劳,保持
上场前的活力,以充沛的活力带来声音的多元变化。
如果,身体疲劳,必将影响声音的发挥。
世界著名三大男高音之一的帕瓦罗蒂就非常注意嗓子的保护。
帕瓦罗蒂在下飞机之前,总会手持一条白色的大手帕捂着喉部和口鼻处,以保护嗓子。
因此,大家也应在生活中注意,每天保证8小时睡眠。
女同学在月经期最好不要进行声乐、播音主持练习或减少练习时间。
许多人在练习中会无意识地清嗓子,这也是一种不好的习惯,因为清嗓子时气流会剧烈地震动声带,造成声带损伤。
另外,入冬后很多家庭有暖气供暖,这很容易使房间里空气干燥,进而增加声带发生病变的几率。
因此最好使用加湿器或在地面上洒些水,以增加空气的湿度。
(六)几个误区:不能吸烟和饮酒或吃辣椒。
一般讲播音员、主持人是不能吸烟的,吸烟会伤害身体,尤其是肺的伤害是相当大的。
其实吸烟和饮酒是不能真正影响人体发声的,首先不能影响声带的变化,又不能影响咽腔、口腔的变化。
也就是我们常看到一些播音员主持人或歌唱演员吸烟或饮酒,但他们的声音都不受影响。
值得提醒的是,在做节目两个小时前是不能饮酒的,因为,若饮酒,口腔、咽腔等重要发声器官的毛细血管会充血,肿胀,肌肉弹性受限制,必将影响声音的产生。
(七)注意环境。
汽车尾气是嗓子的天敌,如果刚刚主持完节目或刚刚进行过发声练习,口腔、咽腔内的毛细血管容易破裂,有时我们感觉不到,如果这时我们外出,不小心吸入汽车尾气,或有污染成份的气体嗓子就很容易感染生病,所以建议大家在嗓子疲劳时要尽量呆在空气清洁环境中,否则是很容易产生咽炎的。
(八)避免药物依赖。
日常喝水时大家多数喜欢喝一些菊花、胖大海,这也很好,但千万不要养成依赖药物的习惯,否则嗓子会经常出问题。
完成书P37练习2、书P40《致橡树》
三、课堂训练
完成书P38的诗词训练以及P41的散文训练。
四、课堂小结
回顾本课学习内容。
五、布置作业
1、课后巩固本课所学内容。
2、完成第1部分第3章课后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