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血片苯丙氨酸荧光测定及质控资料讲解
L-苯丙氨酸质量标准和检验规程

目的:规范检验操作,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可靠。
适用范围:适用于L—苯丙氨酸的检验.责任者:化验员。
名称:L-苯丙氨酸(L-Phenylalanine)化学名:L—α-氨基—β—苯丙酸(L-α-Amino-β-phenylpropionic Acid)结构式:分子式:C9H11NO2分子量:165。
19 CAS: 63—91-2一、中国药典2005年版(CP2005)本品为L—α-氨基-β-苯丙酸。
按干燥品计算,含C9H11NO2不得少于98。
5%。
在热水中易溶,在水中略溶,在乙醇中不溶;在稀酸或氢氧化钠试液中易溶.检验操作规程:1。
性状:本品为白色结晶或结晶性粉末;无臭,味微苦。
1。
1取本品适量于白色干净纸上观察,可轻闻其味道。
2。
比旋度:本品比旋度范围为-33。
0°至-35.0°2.1样品溶液:取本品1g,精密称定至0。
0001g,加水溶解并稀释成50ml的溶液(每1ml 中约含20mg的溶液)。
样品溶解一定要完全,可用超声机助溶,溶解完溶液需澄清.2.2空白溶剂:取溶解样品用超纯水适量.2.3测定:用读数至0。
001°并经过检定的旋光计检测。
将测定管用空白溶剂冲洗数次,缓缓注入空白溶剂适量(注意勿使发生气泡,测定管两端的玻璃镜片要擦拭干净),置于旋光计内校正读数,即空白溶剂的旋光度要为0.校正完毕以后用相同的方法检测样品溶液并记录下来,用同法读取旋光度3次,取3次的平均数。
2.4计算:比旋度=V×αL× m× (1-W)式中:V-—稀释倍数;α——所测旋光度的均值;L——测定用管的长度(dm)m——称样量;W--样品的干燥失重量2。
5以上溶液及测定的过程一定要调节温度至20℃±0.5℃3.鉴别:本品的红外光吸收图谱应与对照的图谱(光谱集983图)一致。
4.酸度:本品的pH值应为5。
4~6.0。
4.1pH计校正用标准缓冲液的配置。
苯丙酮尿症诊疗指南【2019版】

90. 苯丙酮尿症概述苯丙酮尿症(phenylketonuria,PKU)是由于苯丙氨酸羟化酶(phenyalanine hydroxylase,PAH)缺乏引起血苯丙氨酸(phenylalanine,Phe)浓度增高,并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苯丙酮尿症是高苯丙氨酸血症的主要类型。
病因和流行病学PAH 基因变异导致PAH 活性降低或缺乏是PKU 的主要病因。
苯丙氨酸是人体必需氨基酸,其代谢所需的苯丙氨酸羟化酶(PAH)活性降低或缺乏,使苯丙氨酸不能转化为酪氨酸(tyrosine,Tyr),酪氨酸及其他正常代谢产物合成减少,血液中Phe 含量增加,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发育。
同时次要代谢途径增强,生成苯丙酮酸、苯乙酸和苯乳酸,并从尿中大量排出,苯乳酸使患儿的尿液具有特殊的鼠尿臭味。
PAH 缺乏症发病率在不同种族和地区有差异。
爱尔兰约为1/4500,北欧、东亚约为1/10 000,日本约为1/143 000。
我国平均发病率为1/11 800。
根据血Phe 浓度将PAH 缺乏症分为:轻度HPA(120~360μmol/L) 、轻度PKU(360~1200μmol/L)、经典型PKU(≥1200μmol/L)。
临床表现PKU 患儿在新生儿期多无临床症状,出生3~4 个月后逐渐出现典型症状,1 岁时症状明显。
出生数月后因黑色素合成不足,其毛发和虹膜色泽逐渐变浅,为黄色或棕黄色,皮肤白。
由于尿液、汗液含有大量苯乳酸而有鼠尿臭味。
随着年龄增长,逐渐表现出智能发育迟缓,以认知发育障碍为主、小头畸形、癫痫发作,也可出现行为、性格等异常,如多动、自残、攻击、自闭症、自卑、忧郁等神经系统表现。
婴儿期还常出现呕吐、湿疹等。
辅助检查1.血苯丙氨酸测定(1)荧光定量法:检测干血滤纸片中Phe 浓度,正常血Phe 浓度<120μmol/L (2mg/dl),血Phe 浓度>120 μmol/L 提示高苯丙氨酸血症。
最新: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实验室检测技术规范专家共识

最新: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实验室检测技术规范专家共识摘要我国遗传代谢病筛查实验室众多,在仪器配置、检测方法、阳性切值、管理流程及质量控制等方面存在差异,不同实验室间的检测结果难以比较。
为实现同质化管理,提高筛查质量,中华预防医学会出生缺陷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会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学组和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临床检验中心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室间质评专业委员会,联合制定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实验室检测技术规范共识,为全国筛查实验室提供质量管理标准,促进筛查技术的规范化应用。
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是指在新生儿期对严重危害新生儿健康的先天性、遗传性疾病实施的专项检查,涉及多学科、多部门,由筛查管理、实验室检测、诊治随访三大部分组成[1,21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实验室检测分为检验前、检验中和检验后3个环节,参与的机构和人员较多,且各筛查实验室在仪器配置、检测方法、阳性切值、管理流程及质量控制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不同实验室间的检测结果难以比较,迫切需要对筛查实验室检测流程进行规范,以实现不同地区间的同质化管理,切实提高筛查质量[3,4]O为此,中华预防医学会出生缺陷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会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学组和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临床检验中心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室间质评专业委员会组织专家,参考国内外最新文献及我国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实践经验,制定了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实验室技术规范共识,以督促各实验室加强质量管理,提供标准化的筛查服务,促进遗传代谢病筛查相关技术的规范应用。
本共识适用于承担新生儿高苯丙氨酸血症(Kyperpheny1a1aninemia,HPAX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congenita1hypothyroidism,CH∖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congenita1adrena1hyperp1asia,CAH\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1ucose-6-phosphatedehydrogenase,G6PD)缺乏症,以及使用串联质谱法对多种遗传代谢病进行筛查的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中心。
串联质谱法两种扫描方式检测干血滤纸片上氨基酸含量的精密度和准确度

a
and
clinical evaluation
assay
highly
sensitive
PCR—revel3[,e hybridization
of
for detection
and identification
anogenital
human papillonmvims.J Clin Microbiol,1999,37:2508-2517.
方法学评价方面的研究。本文旨在通过分析中性丢失法和 多反应监测法检测干血滤纸片上氨基酸含量的精密度和准 确度性能验证情况,选择最适扫描方式,为实验室开展该项 目检测提供方法学依据。 一、材料与方法 1.标本来源:美国疾病控制中心质控部门提供的 2009年度用于大规模室间质评的定值质控纸片,批号分别 为921、922、923、924。定值纸片上含有5种定值氨基酸,分 别为蛋氨酸(Met)、异亮-亮氨酸(Leu—tie)、苯丙氨酸(Phe)、
other HPV types.J
Dis,2001.183:8-15.
of 27
【5]Gravitt PE,Peyton CL,Apple RJ,et a1.Genotyping
papillomavims types by
using
human
a
L1
consensus
PCR products by
single・hybridization,reverse line blot Micmbiol,1998。36:3020-3027.
本岛津公司),APl2000型质谱分析仪(美国ABI公司),
万方数据
主堡捡笙医堂盘查垫!Q生垒月筮塑鲞筮鱼翅£坠!』!坐丛鲤:』婴!垫!Q,!些箜:盟璺§ 96孔板氮吹仪(北京众益中和生物技术有限公司)。5种氨 基酸同位素内标(2H3.Met
苯丙氨酸定量检测试剂盒(荧光法)说明书

苯丙氨酸定量检测试剂盒(荧光法)说明书【产品名称】通用名称:英文名称:【包装规格】【预期用途】【检验原理】【主要组成成分】【储存条件及有效期】【适用机型】【样本要求】【检验方法】【参考值(参考范围)】【检验结果的解释】【检验方法的局限性】【产品性能指标】【注意事项】【参考文献】【生产企业】【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许可证编号】【医疗器械注册证书编号】【产品标准编号】【说明书批准及修改日期】【产品名称产品名称】】通用名称:苯丙氨酸定量检测试剂盒(荧光法) 英文名称:Phenylalanine Kit (FA ) 【包装规格包装规格】】96人份/盒 480人份/盒 【预期用途预期用途】】用于定量检测采集在S&S 903# 滤纸上的新生儿全血样品中苯丙氨酸的浓度。
适用于新生儿苯丙酮尿症(PKU )的筛查,仅用于体外检测。
苯丙酮尿症(简称PKU )是一种较常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氨基酸代谢病,发病率约1/10,000。
本病可因苯丙氨酸羟化酶缺乏引起,也可因辅酶因子BH 4缺陷引起。
这些缺陷致使苯丙氨酸不能被转化为酪氨酸,导致大量的苯丙氨酸及其代谢产物在体内堆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损害。
其临床主要表现为:发育迟缓,毛发、皮肤及虹膜变浅,癫痫,进行性智力低下等。
由于本病的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对患儿的生长发育、智力发育不受影响,因此被我国列为新生儿疾病筛查项目之一。
检测方法还有细菌抑制法、酶法等。
【检验原理检验原理】】在含有琥珀酸缓冲液、二肽溶液和茚三酮溶液的混合液中,茚三酮可以和苯丙氨酸反应,产生一种荧光物质,其中二肽可提高此荧光反应,琥珀酸缓冲液控制PH 5.8±0.1,可保证理想的荧光值和最大的特异性,加入铜溶液后可以使荧光化合物更加稳定并终止反应。
使用荧光读数仪(激发光390nm ,发射光486nm )测定荧光物质的强弱,即可反映苯丙氨酸的浓度。
【主要组成成分主要组成成分】】名称96人份/盒 480人份/盒 包装琥珀酸缓冲液 (琥珀酸)5ml /瓶 25ml /瓶无色透明玻璃瓶 或白色塑料瓶二肽溶液 (L-leucyl-L-alanine ) 1 ml /瓶 5ml /瓶 茚三酮溶液(茚三酮)2 ml /瓶 10m l/瓶 铜溶液(碳酸钠、酒石酸钾纳、硫酸铜) 25ml /瓶 125m l/瓶96孔微孔板(透明) 1块 5块无色透明塑料袋96孔微孔板(白色)1块 5块 标准血片S 1~S6 (0.24、1.06、2.76、5.32、8.34、13.47 mg/dl ) 1份 2份 铝箔袋质控血片C1、C2 1份2份说明书 1份 质量验证单1份注:标准品或质控血片的浓度若有改变,将在试剂盒内放通知单,同时电话通知。
新生儿遗传性代谢病筛查血片采集技术规范与质量控制

酪氨酸 苯丙氨酸
0 24 48 72 96 120 144 168 (出生后时间) 14
正常足月新生儿一周内干血滴纸片TSH变化动态图
新生儿应激期 筛查时间
新生儿日龄
15
特殊情形的采血时间
• 早产儿 • 低体重儿 • 正在治疗疾病的新生儿 • 提前出院者等
• 应在条件满足时尽早采血,最迟不宜超过生 后20天新生儿
预处理针刺部位
采血者清洗双手,佩带无菌、无 滑石粉的手套和口罩 核实填写的卡片是否与被采血者 姓名一致。 把新生儿头部抬高,使其足部低 于心脏的水平以增加静脉的压力, 增加血流到达针刺部位 按摩或热敷新生儿足跟(一般不超 过42℃) 用75%乙醇棉球消毒针刺部位
针刺取血
待乙醇完全挥发后,使用一 次性采血针刺足跟内侧或外侧, 深度小于3毫米 联合大拇指和食指轻微挤压 针眼周围,使血液自行流出 用干棉球拭去第1滴血 再次轻微挤压、放松、再挤 压,以形成较大的血滴 从第2滴血开始取样
新筛中心实验室
标本递送
晾干标本
血片采集技术规范
1 基本要求
2 采血机构和人员职责
3
血片采集步骤
4 采血工作质量控制
基本要求
采血机构设置:
设有产科或儿科诊疗科目的医疗机构均应当开展 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血片采集
基本要求
人员要求
1、具有与医学相关的中专以上学历,从事医学临床工 作2年以上。
2、接受过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培 训并取得技术合格证书。
新生儿遗传 代谢病筛查 的目的、原 则、方法及 网络运行
滤纸干血片 采集、保存、 递送的相关 知识
新生儿遗传 代谢病筛查 相关信息和 档案管理
采血机构和人员职责
新生儿遗传性代谢病筛查血片采集技术规范与质量控制 ppt课件

• (4)手或其他物质,比如酒精、福尔
马林、灭菌溶液、水等接触滤纸片
.
37
不合格的血样标本(五)
• 血斑出现凝块 • 可能原因: • (1)采血操作时间过长,血液凝固 • (2)不恰当地干燥血样 • (3)用毛细管将血液转移到滤纸上
.
38
不合格的血样标本(六)
• 样本血液太多 • 可能原因: • (1)滤纸同一位置重复滴血滴 • (2)在滤纸的正反面重复滴血 • (3)血液过多,通常使用了某些设备
新生儿因出生体重过低、病重、输血(换血)等未符合采血 条件者。
应在条件满足时尽早采血,最迟不超过生后20天。
.
16
注意事项
• 在采集、处理血标本时应注意生物安
全防范:
• 1、病人的标本可能感染了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或乙型
肝炎病毒(HBV)。所有血片应当按照血源性标本对待,严格 遵守标本采集技术降低各类工作人员(采血人员、信息录入及 实验室工作人员等)的危险性,在接触血标本过程中须戴手套 。
.
34
不合格的血样标本(二)
• 重复滴血 • 可能原因:两滴或两滴以上的血滴汇于同一
血斑
.
35
不合格的血样标本(三)
• 标本未干 • 可能原因:血斑未完全干透即放入冰箱保存
.
36
不合格的血样标本(四)
• 血样稀释、血斑周围有血清环 • 可能原因: • (1)穿刺皮肤前没有将酒精擦干 • (2)滤纸片接触酒精、水等物质 • (3)过度挤压/揉搓穿刺部位使组织液
.
44
采血机构人员职责
1、宣教、知情同意
2、填写完整的血片信息
3、采血
4、指导家属扫描新筛微信公众号并进入 微信号录入条码及血片信息,点击提
新生儿疾病筛查检验技术

新生儿疾病筛查检验技术新生儿疾病筛查技术是指用于检测新生儿某些危害严重的先天性遗传代谢性疾病的先进实验室检测技术。
从而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根据我国《母婴保健法》要求至少开展先天性甲低(CH)和苯丙酮尿症(PKU)两项筛查。
CH和PKU患儿在出生后往往缺乏疾病的特异表现,一般要到月龄6个月才逐渐出现固有的临床症状,并日趋加重。
然而,一旦出现了疾病的临床症状,表明疾病已进入了晚期。
即使治疗,智力低下等也难以恢复;相反,若能在出生不久即发现疾病,及时治疗,极大多数患儿能正常发育,其智力亦可达到正常人的水平。
筛查试验结果是早期发现阳性患儿的唯一指征,因此筛查实验室的管理和规范是整个筛查环节的重中之重。
一、苯丙氨酸测定(一)检验方法学以苯丙氨酸(Phe)作为新生儿疾病苯丙酮尿症的筛查指标。
筛查方法主要有荧光分析法、定量酶法、细菌抑制法和串联质谱法。
1.荧光分析法(1)原理:从干滤纸血片上提取出的苯丙氨酸,与茚三酮形成一种荧光化合物。
在激发光波长390nm,发射波长485nm处测定荧光强度。
苯丙氨酸含量与荧光强度成正比,通过检测已知浓度的标准血斑的荧光值并绘制曲线,可求得各样本的苯丙氨酸浓度。
试验中加入二肽L亮氨酰-L丙氨酸后可大大增强此荧光反应,用琥珀酸盐缓冲液严格控制反应条件pH在5.8±0.1,保证理想的荧光值和最大的特异性。
加入铜试剂进一步增强反应并降低背景。
(2)器材:荧光读数仪、60℃恒温孵育箱、孵育/振荡仪、3.2mm打孔器或打孔钳、加样器、八道加样器。
(3)试剂:苯丙氨酸标准品(phenylalanine calibrtors)、苯丙氨酸质控品(phenylalanine controls)、硫酸锌试剂(zinc sulfate reagent)、PKU试剂即茚三酮(PKU reagent)、铜试剂(copper reagent)、PKU 复溶缓冲液(PKU Reconstitution buffer(内含琥珀酸钠缓冲液L 亮氨酰-L丙氨酸和防腐剂)、白色微孔板96孔(white microtiter plate)。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仪器
荧光 电脑 读数仪 显示屏
孵育 八道 振荡仪 加样器
单道 加样器
3 mm 自 动 打孔器 洗板仪
1、仪器
①、荧光读数仪; ②、孵育/振荡仪; ③、3mm打孔器,或打孔钳; ④、加样器;八道加样器。 以上仪器均由芬兰Labsystems公司提供。 ⑤、3mm实验血片塑料支架; ⑥、电脑、打印机; ⑦、冰箱。
2、试剂
⑥质控品 (6) :含有 2个质控品的l 张滤纸,存于 (7) : 白色板(12*8孔)。 平底,聚苯乙烯; ⑧酶标板覆盖物: 在保温和洗脱期 间均使用塑料薄 膜将板覆盖;
2、试剂
⑨质控品和标准品的苯丙氨酸浓度数值的 卡片及说明书;
标准血片
S1 S2 S3 S4 S5
1、原 理
从干滤纸血片上先提取出的苯丙氨 酸,与茚三酮形成一种荧光化合物。
苯丙 氨酸
茚 三 酮
荧光 化合物
1、原 理
加入二肽L亮氨酸—L丙氨酸后可大大提 高此荧光反应。
荧光 化合物
L亮氨酸 L丙氨酸
荧光 化合物
用琥珀酸盐缓冲液严格控制反应条件pH 值在5.8土0.1,可保证理想的荧光值和最 大的特异性。
浓度mg/dl 0 2 4 10 20
质控血片 C1 C2
浓度mg/dl 3 7
2、试剂
标准品和质控物(品)具有批号特征性。确 切值需参照每一试剂盒中校正品的记录单。 校正品由血细胞比容为50%一54%的人血 液制备。
⑩80%分析纯无水乙醇(自配)
三、实验操作
3.实验操作步骤
(1)做好实验登记,包括检测日期、检测 区间、复查样本号等。
1、原 理
加入铜试剂稳定荧光复合物并终止反应, 在485nm波长处测定荧光强度。激发光波 长390nm。
其苯丙氨酸含与荧光强度成正比,即苯 丙氨酸含量越高荧光强度则越强,通过 检测已知浓度的标准血斑的荧光值并绘 制曲线则可求得各样本的苯丙氨酸浓度。
2、特点
:①荧光物质苯丙氨酸—茚三酮复合物, 吸收特定波长(390nm)的光能后,发生 原子重排,同时发射出波长(485nm)更 长的光。
2、试剂
②.L-亮氨酸L— 丙氨酸溶液(2): 加入0.05% Bronidoxe(作为防 腐剂);
2、试剂
③.水合茚三酮 (3):水合茚三 酮溶液;
2、试剂
④.铜试剂(4): 无水硫酸铜、酒 石酸钠钾和碳酸 钠溶液;
2、试剂
⑤.标准品(5) : 含5种不同苯丙氨 酸浓度(mg/d1)的 干滤纸标准血斑。 存于装有干燥剂 的铝箔袋中;
90072
试剂批号:85ZE1B-1 质控批号:85ZE1B- 1
标准浓度:0.4、2.4、4.7、10.0、20.0。 范 围:①高值:4.7-8.7,中值6.7。②低值:1.5-2.8,中值2.1。
3.实验操作步骤
(2)对照实验操作卡用打孔器在滤纸上围绕 血斑园心与边缘的中点打下直径3mm的标 准品和质控物(双孔)、复查和标本(单孔), 并依次放置到洁净的白色板孔内。 (3)每孔加入80ul的80%乙醇溶液,用塑料 粘胶盖密封酶标板孔,室温振荡(900转/ 分)30分钟。
干血片苯丙氨酸荧光测定及质控
一、苯丙酮尿症筛查的实验方法
目前用于PKU筛查的方法主要有: 1. 细菌抑制法 2. 荧光分析法 3. 酶法 4. 高效液相色谱法 5. 氨基酸分析法 6. 高效毛细管电泳法 目前我国苯丙酮尿症筛查的实验方法主要是细 菌抑制法和荧光分析法。我们省大都使用荧光 分析法。
编写好实验操作卡;把本次实验要做的 标准、质控、复查标本、重查标本及常 规标本的卡片号用不同的颜色写在操作 卡,看上去一目了然,严防打孔时张冠 李戴。
佛山市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实验操作卡 检测项目: PKU 检测时间: 2003年11月11日 操作者:
1 第一板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在pH5.8土0.1条件下,L甲硫氨酸、L半胱氨酸、 L谷氨酸、L组氨酸、L亮氨酸和L—甘氨酸对L 苯丙氨酸含量的测定无影响。
然而在高pH,例如pH6.5条件下,其他氨基酸 均会产生干扰,荧光强度明显减低。
L甲硫氨酸L半胱氨酸 L谷氨酸L组氨酸 L亮氨酸L—甘氨酸
茚
三
无荧光反应
酮
PH5.8土0.1
2、试剂
芬兰Lab—systems苯丙氨酸荧光测定法试剂盒,包含如下物品:
白色酶标板(7) 标准品(5) 质控品(6)
铜试剂(4)
酶标板覆盖物
(1)琥珀酸缓冲液
(2)
(3)水合茚三酮 L-亮氨酸L—丙氨酸溶液
2、试剂
①琥珀酸缓冲 液(1) : pH5.8土0.1, 加入0.05% Bronidoxe(作为 防腐剂);
苯丙氨酸 荧光测定法
一、原 理
1、原 理
苯丙氨酸的荧光测定法是McCaman和 Robins在1962年建立的测定法,故又称 McCaman和Robins法。 四十年来不断改正和完善,现已有专门的 荧光检测仪及相配套的试剂盒。
它比细菌抑制法更灵敏、更快速、操作更 方便。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使用此方法, 并延续至今。
2、特点
各种改进后的荧光测定法(McCaman和 Robins法)已广泛用于血清和干血滤纸 标本中的苯丙氨酸定量测定。
由芬兰Labsystems公司首先推出基于现代 微量反应板的荧光测定法(McCaman和 Robins法)测定干血斑中苯丙氨酸含量 的方法,适用于大规模新生儿疾病筛查。
二.仪器和试剂
激发光 波长390nm
荧光 化合物
发射光 波长485nm
2、特点
②荧光法测定苯丙氨酸含量结果可靠, 批内和批间变异系数(CV)均小于10%。
③商业试剂盒的苯丙氨酸检测低限为 0.5mg/dl (30umol/L)。
④血胆红素浓度小于200umol/L时对实 验结果无干扰。
2、特点
⑤通过严格控制pH值可最大程度地降低其他氨 基酸的干扰。
AAE
33399 90001 90009 90017 90025 90033 90041 90049 90057 90065
B A E 33399
C B C1 66666
D B C1 66666
E C C2 88888
F C C2 88889
G D 33366 89993
H D 33366 89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