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一章 中国地方政府概述 《地方政府与政治》 马工程共27页
地方政府与政治课件 绪论

主要内容
第一节 地方政府与政治的含义与地位
一、地方政府的界定 二、地方政府与政治的界定 三、地方政府与政治的地位
第二节 地方政府与政治的学习内容、意义与方法
一、地方政府与政治的学习内容 二、地方政府与政治的学习意义 三、地方政府与政治的学习方法
1 第一节 地方政府与政治的含义与地位
一、地方政府的界定
●中国是一个地域辽阔、人口众多的大国,政府分为中央政 府和地方政府。地方政府在国家治理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并在
相应的地方政治关系格局下运行,形成地方治理体系和治理能 力。
●地方政府与政治 作为一门学科,是 研究地方政府与政 治的形成、运行及 其规律的科学。
●马克思主义政 ●中国的地方政府与 治学对于认识和 政治是在长期历史中 掌握地方政府与 形成的,是中国特色 政治的规律具有 社会主义政治体系中 强大的指导意义。 的重要组成部分。
1 第一节 地方政府与政治的含义与地位
二、地方政府与政治的界定
●地方政府与政治,是指地方政府的设立及在治理地方事务中受 特定的政治关系影响、制约并形成相应的规范,从而形成以地方 政府为主体并涉及相应政治关系的政治过程。
●地方政府与政 治是一个有机的 整体,包括三个 层层递进的含义:
●一是地方政府是地方事务治理的主要主 体;
●“地方政府”作为一个一般的学术概念,是指除中央政府以外的 治理国家部分地域的地域性政府。
●在中国,地方政府作为一个法定概念,主要指中央政府之下的地 方各级人民政府,是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和地方各级 国家行政机关,并接受上级国家行政机关领导的地域性政府。
●同时,在中央政府之下,除一般性地方政府以外,还有特殊类型 的地方政府。
国家类型
地方政府学全书课件整套电子教案

地方政府的设置目的:反映国家对所设置的地方政府应有作用的基本要求, 也是评判该地方政府活动是否有效的基本依据。
地方政府所居的层级位置:较高层级/较低层级
• 传统国家的特点及地方政府的产生 土地为地主阶层占有 政治权力支配财富 国家统治的地域范围和人口大大扩展 地方封闭性较强,形成较为独立的组织实体
亚洲传统国家的地方政府
秦朝:郡县体制 中央政府具有绝对权威,授予地方政府权力 皇帝通过官僚体制行使地方管辖权 地方政府一般不干预社会经济生活
欧洲传统国家的地方政府
地方政府单位:国家按照地方行政建制设置的治理所辖 地域的政府单位,是由相应的国家机关组成的整体。
内涵: 地方政府单位的基础是地方行政建制 地方政府单位由国家设置 地方政府单位必须实施对所辖地域的治理 地方政府单位是由相应的国家机关组成的整体
行政体地方政府单位的构成
存在于浓厚帝制色彩政治体制的国家、实行地方自治国家中的部 分高层级地方政府和联邦制国家中由联邦直接管理的地区的政府。
“议行合一”体制 绝对议行合一体制——英国的议会委员制 美国的委员会制 相对议行合一体制——美国的议会经理制 德国的市行政主任制
“议行分立”体制 绝对议行分立体制——日本的市长议会制 美国的强市长议会制
相对议行分立体制——法国的市议会-市长制
“双轨”体制
同一区域内存在两个依法行使行政权力的行政机关,一个是经由行 政区域地方政府议决机关选举产生的行政机关,另一个是由国家在该行 政区域设置的国家行政机关。
• 特殊型地方政府 包括除了民族区域型和城镇型两类地方政府以外的所有其他特殊型
第一章 中国地方政府概述 (《地方政府与政治》PPT课件)

▲从纵向而言,地方政府既具有程度不同的服从性,又具有相对的 独立性,一般都扮演着执行与被执行、领导与被领导、调控与被调 控、指导与被指导的双重角色。
第二节 中国地方政府的内涵与特征
二、中国地方政府的特征
(一)地方政府角色的双重性
在我国,地方政府具有明显 的双重隶属关系。
▲一方面从属于中央政府, 必须在它所设定的权限内活 动。中央政府可以创设或解 散地方政府机构,也可以增 减地方政府的职能权限,还 可以依法直接决定地方政府 首长的任免去留;
一般目的
特殊需要或 局部需要
▲作为一个地方政府,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具有一般地方政府所不 具备的功能:通过高度自治来实现“一国两制”。
第三节 地方政府的类型
一、地方政府的类型划分
(三)地方政府层级结构中的角色
▲单一制国家中除极个别“袖珍国家”仅有一个政府层级外,都 设置地方政府层级为二级或为三级;一些面积大、人口多的国家, 地方政府的层级也有设四级的,个别国家还有超过四级的。
第二节 中国地方政府的内涵与特征
二、中国地方政府的特征
(一)地方政府角色的双重性
▲各国地方政 府一般都具有 执行性职能和 领导性职能。
▲所谓执行性职能是指地方政府执行国家法 律,执行中央政府的政策指令,推行中央政 府的决策。
▲所谓领导性职能是指地方政府在其辖区内, 都以地方法人的身份对行政事务进行管理、 指导、协调,以保证和促进地方社会和经济 的顺利发展。
第二节 中国地方政府的内涵与特征
一、中国地方政府的内涵
▲我们现在论述的地方政府,是××人民政府简称,仅指地方行政 机关,是地方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与司法机关分离。地方政府内 涵主要承载地方政府权力结构的疏密、强弱、大小关系的变迁。
地方政府与政治 第一章

地方政府与政治第一章中国地方政府概述第一节地方政府的产生与演变(二)中国古代地方政治制度变迁1.秦汉到隋朝时期,郡县二级制到三级制演变(6)三国:州—郡—县三级政制成为正式制度,一州辖十多个郡。
到西晋前期,州(19个)均八、九郡(172个)均七、八县(1232个)。
地方行政结构呈合理状态。
(7)魏晋南北朝:南北朝:州(230,膨胀11倍)、郡(999,膨胀5倍),增设都督区(成为四级制),州牧、刺史、都督扩大自己的权势,导致国家分裂,对抗中央。
北周:州(221),郡(508),县(1124)。
并出现双头州郡。
隋朝抛弃了北周地方政府三级制。
2.唐宋辽金元时期,地方政府从二级制到三级制的演变回复(1)一般型地方政府,唐(续隋朝):州、县二级制,由于招抚人才的需要,刺史与州的数量激增。
1)贞观元年:划分10个监察区(道),道管州。
【前期,道只是巡查州县政府的检察机关,不拥有地方行政、军事、民政的管理权,是一种虚体行政机关。
】2)贞观十三年(639年),州(358个)。
【中央政府无力直接统制这么多刺史。
】3)唐睿宗景云二年(711年),巡察使、巡抚使按察使,差遣制常设制,道成为州县新一级实体行政机关。
4)开元二十二年(734),10道 15道,正式确定监察区体制,检察官成为常职,形成道、州、县三级地方政府体制,为宋代开创先河,也为后代诸朝借鉴。
5)特殊性政府:府、羁縻府州、君、监。
羁縻府州有都护府、都督府、州、县四级。
为土司制度提供了借鉴。
(2)宋:1)军:是特殊型政府,军与大多与州平级,少数与县平级。
2)监:中央派驻地方专管盐、铁、冶铁、铸钱等经济事务的政府机构,不问地方事务,后演化为地方政府区划名,其地位分别相当于州与县。
3)州政府权力分属诸司,御史台(地方政府的最高检察者)形成二级半或需三级地方行政建制,并开创了“合议制”先河。
(3)辽效仿唐,金参照宋。
(4)元:比较复杂。
行政建制普遍实行三级制、四级制,也有二级制。
地方政府学课课件

地方政府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
研究对象
地方政府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包括地方政府的组织结构、职能 权限、运作机制、政策创新与扩散、治理模式等方面。
研究内容
研究内容包括地方政府的起源与发展、地方政府的类型与特 点、地方政府的职能与权力、地方政府的组织与人事、地方 政府的财政与预算、地方政府的政策创新与扩散等。
治理创新的经验与教训
总结了治理创新实践中的成功经验和存在的问题 ,以及需要吸取的教训和改进的方向。
地方政府治理的未来发展趋势
01
治理发展的国际趋势
分析了国际上地方政府治理发展的趋势和方向,如数字化、智能化、绿
色化等。
02
我国地方政府治理的未来展望
结合我国国情和发展阶段,提出了我国地方政府治理未来发展的战略方
地方府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与政治学的关系
地方政府学与政治学密切相关,政治学为地方政府学提供了理论框架和研究方法,地方政府学丰富了政治学的研究领 域和应用价值。
与行政学的关系
地方政府学是行政学的一个分支学科,行政学为地方政府学提供了基础理论和方法论,地方政府学进一步细化了行政 学的研究内容,推动了行政学的学科发展。
地方政府获得中央政府的财政转移支付,用于支持地方经济和 社会发展。
地方政府通过发行地方政府债券等方式获得债务收入,用于补 充财政支出和投资基础设施建设。
地方政府的财政支出结构
公共服务支出
地方政府用于提供公共安全、教育、卫生、 文化等领域的支出。
基础设施建设支出
地方政府用于城市基础设施、交通、水利等 领域的支出。
供给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探讨了公共服务供给模式改革的方向和趋势,以及创新的具体措施 和实践案例。
地方政府的治理创新与实践
第一章中国地方政府概述《地方政府与政治》 ppt课件

▲北洋军阀时期 县级政府主要总 理全县行政事务, 县知事公署内设 二至四个科,科 内设科长一人、 科员二至四人, 另设技士一至三 人。
第一节 地方政府的产生与演变
二、近代中国的地方政府
(二)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地方政府形式
▲地方政府设置市、乡、镇,形成基层城乡分治格局。 ▲南京国民政府撤销道一级地方政府建制,完全恢复秦代 的省—县二级制。
▲1979年7月五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对1978年《宪法》进行了修改, 并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 政府组织法》。修改后的《宪法》和《地方组织法》取消了革命委 员会,人民政府重新成为各级地方政府。自此,革命委员会消失。
第一节 地方政府的产生与演变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的地方政府
第二节 中国地方政府的内涵与特 征
一、中国地方政府的内涵
▲我们现在论述的地方政府,是××人民政府简称,仅指地方行政 机关,是地方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与司法机关分离。地方政府内 涵主要承载地方政府权力结构的疏密、强弱、大小关系的变迁。
(一)秦汉到隋朝时期地方政府职权关系
(二)唐及宋辽金元时期地方政府职权关系
第一节 地方政府的产生与演变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的地方政府
(二)革命委员会
第二时期:“文化大革命”时期至1978年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人民委员会被革命委员会取代。 所谓“三结合”的地方全权性的政权机构。
▲1976年秋“文化大革命”结束一直到1978年,五届全国人民代表 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仍然规定:“地方各级革命委员会, 即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是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执行机关,是地 方各级国家行政机关。”
(三)明清及民国初期地方政府职权关系
地方政府学复习重点

地方政府学复习重点第一篇:地方政府学复习重点第一章地方政府学——绪论60分一、地方政府学的含义(P4)地方政府是由中央政府为治理国家一部分地域或部分地域某些社会事务而设置的政府单位。
二、地方政府学的基本特点(P8)1、地方政府拥有的权力不具有主权性。
2、地方政府的权限是局部的。
3、地方政府的职责是完成地方社会管理。
三、地方政府学的分类1、按地方制度的不同安排,地方政府可分为三种类型:行政体地方政府;自治体地方政府;混合体地方政府。
(1)行政体地方政府是由中央政府或上级政府任命产生的地方政府。
它不存在通过选举产生的、代表当地居民利益和意愿的地方权力机关,只存在一个作为中央或上级政府下级机构的行政机关。
行政体地方政府实质上只是一个治理国家部分地域的地方国家行政机关。
(2)自治体地方政府是由当地居民依法选举产生的地方政府。
国家部分地域的居民,依据国家相关的法律规定,组成地方自治社团,选举产生治理本地域社会公共事务的地方政府。
由地方自治社团成员(即当地居民)选出的地方政府,依据国家法律所赋予的权限,在法律规定的自治事务范围内,按照并代表当地居民的利益和愿望,处理地方社会公共事务,独立地行使职权,只对选举产生它的当地居民负责。
(3)混合体地方政府也是由当地居民选举产生的,但它的行政机关同上级政府的行政机关之间却存在着不同形式的上下级关系。
将这类政府称为混合体地方政府,是因为:从这类地方政府的产生看,它相同于自治体地方政府,不同于行政体地方政府;但从它的行政机关与其他政府(中央或上级政府)的行政机关之间关系看,它又相同于行政体地方政府,不同于自治体地方政府。
2、从行政区划单位设置的目的看,地方政府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般性地方政府;特殊性地方政府。
结合我国国情,按照行政区划的设置目的,地方政府又可以细分为四种类型:一般地域型;民族区域型;城镇型;其他特殊型(1)一般地域型地方政府一般地域型地方政府的基本特征在于:第一,它是纯出于地域治理需要而设置的地方政府,对它不存在其他特定需要;第二,它所辖的地域范围,通常都包含城镇地区和乡村地区,即便出现为城镇地区专设的地方政府后,除部分基层地方政府外,其他地方政府和大多数高层地方政府仍然是兼辖城乡的地域性政府;第三,这类地方政府所在的行政区划单位,设置时不存在某种特定的要求,如关于人口数量或经济发展程度的要求(这不同于城镇地方政府),或关于民族构成比例的要求。
马工程版政治学概论笔记(完整版)

政治学概论笔记导论第一节政治学及其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一:政治的涵义:1.政治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2.政治是以一定的阶级利益和阶级关系为基本内容的社会关系3.政治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4.政治作为一种特定的社会现象,有其自身运行和发展的规律二:政治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1.政治学以社会政治现象、政治关系及其发展作为其研究对象。
2.政治学的研究领域:(1)政治学理论与方法(2)中国政治与政治制度(3)比较政治与政治制度(4)行政管理(5)公共政策三、政治学的研究方法1.历史分析方法2.阶级分析方法3.经济–政治分析方法4.矛盾分析方法5.调查研究方法6.综合交叉研究方法第一章阶级与国家第二节国家的本质一、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本质的基本观点第一,国家是一个历史范畴,是社会内部矛盾运动发展的结果第二,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第三,国家的作用缓和冲突,把冲突控制在秩序的范围内。
第三节国家的职能一、内部职能和外部职能内部职能主要是实行社会控制,以维护政治经济秩序和稳定;外部职能主要是防御外来侵略,保卫国家安全。
二、政治职能和社会职能1.国家的政治职能即国家的阶级统治职能,是国家按照统治阶级意志,综合作用各种手段并以强制力保障实施的,维护社会秩序的职能。
2.国家的社会职能,即统治阶级运用国家权力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管理的职能。
第二章国家权力与国家形式第一节国家权力一、国家权力的涵义国家权力是按照统治阶级意志,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管辖政治和社会公共事务,对内对外正式代表国家并以国家机构保障实施的权力。
二、国家权力的特征:1.主权性2.强制性3.普遍性三、国家权力的结构1.国家功能性权力通常分为三个部分: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2.国家层级性权力是国家在不同行政层级上的配置权力,主要中央与地方层级上的配置权力。
第二节国家政权组织形式一、国家政权组织形式概述1.政体的涵义国家政权组织形式,又称政体,是指一个国家的统治阶级为了实现阶级统治所采用的一定的政权组织形式,即统治阶级组织国家政权机关的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