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子和香蕉的实验

合集下载

猴子的经典实验

猴子的经典实验

猴子的经典实验(强烈推荐)-道德的起源-把五只猴子关在一个笼子里,上头有一串香蕉实验人员装了一个自动装置。

一旦侦测到有猴子要去拿香蕉,马上就会有水喷向笼子,而这五只猴子都会一身湿。

首先有只猴子想去拿香蕉,当然,结果就是每只猴子都淋湿了。

之後每只猴子在几次的尝试后,发现莫不如此。

于是猴子们达到一个共识:不要去拿香蕉,以避免被水喷到。

后来实验人员把其中的一只猴子释放,换进去一只新猴子A。

这只猴子A看到香蕉,马上想要去拿。

结果,被其他四只猴子海K了一顿。

因为其他四只猴子认为猴子A会害他们被水淋到,所以制止他去拿香蕉,A尝试了几次,虽被打的满头包,依然没有拿到香蕉。

当然,这五只猴子就没有被水喷到。

后来实验人员再把一只旧猴子释放,换上另外一只新猴子B。

这猴子B看到香蕉,也是迫不及待要去拿。

当然,一如刚才所发生的情形,其他四只猴子海K了B一顿。

特别的是,那只A猴子打的特别用力(这叫老兵欺负新兵,或是媳妇熬成婆^O^)。

B猴子试了几次总是被打的很惨,只好作罢。

后来慢慢的一只一只的,所有的旧猴子都换成新猴子了,大家都不敢去动那香蕉。

但是他们都不知道为什么,只知道去动香蕉会被猴扁。

这就是道德的起源。

-阶级的起源-实验人员继续他们的实验,不过这一次他们改变了喷水装置。

一旦侦测到有猴子要去拿香蕉,马上就会有水喷向拿香蕉的猴子,而不是全体。

然后实验人员又把其中的一只猴子释放,换进去一只新猴子C。

不同以往的是猴子C特别的孔武有力。

当然猴子C看到香蕉,也马上想要去拿。

一如以前所发生的情形,其他四只猴子也想海K猴子C一顿。

不过他们错误估计了C的实力,所以结果是反被C海K了一顿。

于是猴子C拿到了香蕉,当然也被淋了个透湿。

C一边打着喷嚏一边吃着香蕉,美味但是也美中不足。

A、B、D、E没有香蕉吃却也比较快乐,毕竟没有被淋到嘛。

后来C发现只有拿香蕉的那个才会被淋到,他就要最弱小的A替他去拿。

A不想被K,只好每天拿香蕉然后被水淋。

B、D、E越发的快乐了起来,这就叫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嘛:)于是五只猴子有了三个阶级。

猴子吃香蕉

猴子吃香蕉

猴子吃香蕉曾经有人做过一个实验,叫做猴子吃香蕉。

首先是把一根香蕉放在猴子旁边,只要有猴子来拿就会喷水,受到惊吓的猴子也就不敢再拿,因为每次拿香蕉都会导致大家淋水,后来大家在心里达成一致,那根香蕉谁也不许动。

过两天进来一个新猴子,此时的它看到香蕉自然是蠢蠢欲动,可每次一拿其他老猴子就会把它揍一顿,而它莫名其妙,为什么要揍我?可老猴子也不解释,就揍它,最后它就知道了这根香蕉不能碰。

同理,当后面再来新猴子时,只要敢拿香蕉就会被揍,至于为什么不能拿,没人告诉它,就这样一次又一次的重蹈覆辙,直到形成新的习惯为止。

其实很多事情都是如此,甚至我们都不知道其中的缘由,它是如何形成的呢?不重要,重要的是它已然形成了。

新到一个企业,会发现这里有很多不成文的规定,虽然没有人宣布规则,可它却真真实实的刻画在每个人的心里,实则它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演化所行成,并不是某个人下达的命令,因为它绝非人力所及。

如果老员工都是担当和付出的老猴子,新猴子进来时消极怠工就会被揍,反之,如果老猴子总是偷奸耍滑,好吃懒做的混日子,而新猴子想要上进和努力同样会被揍,直到他和大家变成一个样子或者离开为止,这就是企业文化。

《论语》讲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习后整个人变得积极向上,浑身充满正能量,此时负能量想进来就会被赶走。

例如在减肥期间身材变得越来越苗条,突然某一天想要放纵自己,另一个我就会说:不能吃,好不容易瘦下来,还是锻炼比较好。

反之,有的人遇事就抱怨,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喜欢抱怨,当有一天想要出去走走时,另一个我也会说:算了吧,还是躺平看手机比较舒服,于是选择了放弃,一生也就止步于此。

这就叫惯性,它是由过去的点点滴滴积累而成。

有一句话叫做习惯决定命运,而习惯往往来源于自己的认知,所以,想要改变自己的前提一定是学习,只有长期的建立某种习惯性思维和认知,它才可以打败一切负能量和不好的事情。

一个团队的根基出现问题时,就要培养新人去替代他,打败他,直到把他全部打掉为止。

让猴子吃香蕉

让猴子吃香蕉

让猴子吃香蕉铁笼里关了五只猴,实验者放进一挂鲜嫩甜美的香蕉,五猴顿时兴奋起来,环视了周围,其中一只率先伸手去抓。

这时,实验者以高压水枪冲击,包括那四只仅有念头尚未行动的,也受到了惩罚。

过了会儿,看看没有动静,水果香气四溢,又一只猴跃跃欲试窜到香蕉前,高压水枪的集体惩罚再次启动。

如此这般几个回合下来,猴都变得老实了,眼睁睁看着令之馋涎欲滴的果实,竟无一只敢再尝试——因集体受罚的经验令之胆寒。

此时,实验者撤出一只水淋淋浑身发抖之猴,换进只新猴,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家伙一进笼就奔香蕉而去;这时,一种现像出现了:四只吃尽苦头的猴一拥而上,撕扯、阻挠这冒失鬼,不让它接近深具诱惑力的美味,以免大家跟着受罪。

至此,高压水枪这专政手段暂且搁置,威慑效果依旧。

等猴子一只只置换完毕,五只新猴面对香蕉皆不敢造次,个个循规蹈距,成就了“自律”的一群。

在这个笼里一个奇异的景象出现了:猴们最爱吃的香蕉,成了“禁果”!这个禁区的秩序又是由它们自己维护的,达到了群体控制的最高境界!这个试验,屡试不爽!足见“路径依赖”法则不仅限于实物路径,以传统形态存在的硬件限制如全世界铁道轨距的荒唐标准——英国斯图亚特王朝沿袭下来的皇家马车两匹辕马屁股之间的距离——一旦更动将遭致自身难堪,载运性价比更高一些的俄罗斯宽轨在国境线上就大费周折。

与无处不在的实物限制相比,思想禁锢年深日久形成的“路径依赖”,同样成为人们不敢逾越的红线,形同内心的魔咒。

(2006年第 3 期《随笔》朱家泰)猴子是高级灵长类动物,很有灵性,与人类最为接近。

从这个“猴吃香蕉”实验中,我们能够得到一些管理方面的启迪。

面对美味诱人的香蕉,猴子虽然垂涎三尺,但最终却循规蹈矩,不越“雷池”,完全是一次次严厉惩罚的结果,高压水枪不管老猴、新猴,一律严惩不贷,让它们建立起强烈的条件反射。

我们的管理难道不应该这样吗?!一旦深思熟虑制定出台了规章制度,就应该坚决执行,严格遵守,对违规者坚决处理,绝不姑息迁就,“言必行,行必果”。

最新猴子和香蕉的实验

最新猴子和香蕉的实验

最新猴子和香蕉的实验一天,在大家冲凉时,饱受折磨的HERO闻到了香蕉的清香,生物本能使它在别的猴子心有旁鹜时将香蕉吃了。

而且此后没有了新的香蕉来填补空缺。

猴子们陷入了另一个尴尬境地:没有冲凉的水,也没有香蕉,只有HERO。

于是,另一个规则形成了。

猴子在烦躁的时候会痛打HERO出气,HERO不得反抗。

当笼子里的旧猴子被新猴子换掉时,新猴子会在最快的时间内学会殴打HERO。

终于有一天,老天有眼,历尽沧桑的HERO被另一只猴子代替了。

猴子们失去了发泄的对象,只能任意选取一个目标进行攻击。

从此以后,笼子里的猴子们不吃不喝不冲凉,唯一的举动就是打架。

这就是道德的沦丧。

-道德的重建-实验人员对猴子们的争斗不休感到不安。

为了重建道德秩序,他们决定继续供应香蕉。

一天,正在混战的猴子们发现头顶多了一串香蕉,它们其中的一个A不顾身上的剧痛,把香蕉摘了下来。

于是久违的甘露出现了,未曾尝过甜头的猴子们先是茫然失措,继而争先恐后的加入冲凉的行列。

香蕉反而被遗忘了。

当猴子B、C、D、E发现A在享受淋浴的同时还吃着美味的香蕉,嫉妒心使它们暂时团结起来,共同K了A一顿,将A吃剩的香蕉夺过来,但是,此刻的香蕉成了匹夫怀里的宝玉,得到它的猴子虽然可以享受美味,但付出的代价也是巨大的。

实验人员不断放入香蕉,却发现战斗比以前更激烈了。

分析清楚原因后,他们用木头做了一个假香蕉扔进了笼子。

此时猴子们已经学聪明了,它们知道触摸香蕉可以享淋浴,而试图独占香蕉则会遭到痛扁。

于是,一个新的现象出现了,当猴子们有冲凉的需要时,会有一只猴子将香蕉拿起来,而当它发现有遭到攻击的可能时,它会马上放下香蕉逃到一边去。

这样,猴子们都能冲凉,但是又不至于再象以前那样N败俱伤。

没有猴子发现那个香蕉是假的。

-信仰的起源-五只猴子A、B、C、D、E三个阶级快乐地生活了很久他们精确的给出了三个阶级的定义,即吃香阶级、拿香阶级和干看着阶级可惜猴子A由于长期的水中作业无可避免地引发了它肺部功能的衰竭一天他在例行的拿香蕉作业中跌倒了就再也没有爬起来于是实验人员又送进了一只同样孔武有力的猴F当然他还是对屋顶的香蕉很有兴趣不幸的是他最终以微弱的劣势被以C为首的群猴再次海K第二天,又到了拿香蕉的时候猴子C很无所谓,反正他还要吃香蕉,反正他不会被水淋到真正恐慌的是B、D、E三猴F是那么的健壮,他们这些媳妇是熬不成婆了他们将面临一个艰难的抉择,谁该去步A的后尘?猴子B、D、E展开了激烈的争论,讨论谁最应该做下一个拿香阶级猴子F很奇怪也很好奇,什么叫“拿香阶级”呢?猴子B、D、E解释道:所谓“拿香阶级”就是猴子界勇敢者的阶级需具备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大无畏精神方能得此殊荣猴子F闻听不禁有些神往,有些跃跃欲试当然他最终达到了目的,作了唯一的拿香阶级再后来,B、D、E三猴陆续被换出局,换来的猴子个个健壮如C他们继续大大出手,不过目标不是香蕉,而是那个唯一的拿香阶级于是信仰也出现了。

不敢碰香蕉的猴子

不敢碰香蕉的猴子

不敢碰香蕉的猴子心理学家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一个大笼子里关了10只猴子,笼子的上方悬挂了一把香蕉,香蕉和一桶热水连着,只要猴子去抢香蕉,桶里的热水就会泼下来,把整笼的猴子都烫到。

开始的时候,猴子并不明白,还是去抢香蕉,但是,只要一只猴子碰到香蕉,所有的猴子就会被热水烫得乱窜。

后来,猴子们吸取了教训,再也不敢碰香蕉了。

心理学家把笼子里的一只猴子拿出来,换了一只新猴子。

新猴子到了笼子里,马上注意到了那把香蕉就去抓,但是还没等它碰到香蕉,笼子里其他9只猴子就上来把它狠狠地揍了一顿。

经过多次挨打,这只猴子也变得十分老实。

接着心理学家又拿出一只猴子,换了一只进去。

像第一只猴子一样,这只猴子也去抢香蕉,可想而知,这只猴子也被狠狠揍了一顿,而下手最重的则是上次那只被打的猴子。

最后,笼子里的10只猴子都被换了,这些新猴子都不知道不能吃香蕉的真实原因,但是,那条“吃香蕉就会被暴打”的心理暗示却是很强烈地存在着,虽然此时心理学家早已经把盛放热水的桶取下了。

事实上,股市经常会出现一些像猴子不能吃香蕉这样极为错误的(盛放热水的桶早已被取走)“潜规则”。

任何事物都是变化与发展的,所以真理是相对的,凡是在适当的时候正确的而且是改变常理的道理都可以称之为真理。

一个道理只有当它正在改变常理的时候才可以用真理来称谓,而当它被广泛接受以后又变为常理了。

实际上,一些真理在被人们认可前往往表现出许多缺陷与谬误,因此,大多数人只能拘泥于常理,满足于大多数的经验,而对于那些超出自己认识范围的东西,或者反常规的道理不理不睬,甚至完全诋毁。

那些跳出常理的思维中,有绝大多数都逊于常理,甚至是荒谬的,但这不是要求自己必须拘泥于常理的理由。

因为,在探索真理的路上,幼稚和荒谬永远伴随着这些人。

所以,不仅真理在少数人手里,而谬误也在少数人手里。

正因为谬误也在少数人手里,那么多数人认为的谬误反而不一定是谬误,往往又变成少数人赚钱的真理。

例如,在股市中多数人认为股票应下跌时买入,上涨时卖出,如果上涨时买入就是谬误。

猴子与香蕉

猴子与香蕉

猴子与香蕉研究人员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每天固定给猴群中的每只猴子3支香蕉。

当偶尔每天给每只猴子5支香蕉时,猴子们都会变得兴高采烈。

有一次,实验人员给了每只猴子10支香蕉,随后再从猴子手中收回2支。

虽然猴子们实际获得的香蕉数量超过以往任何一次,但是它们却对实验人员拿走它们手里的2支香蕉感到非常愤怒。

激动的情绪几个小时都不能平复。

管理启示这样的现象在我们人类社会中也十分常见。

比如,每个月给员工固定发放300元的奖金,员工很高兴。

突然一个月给发了1000元奖金,之后又告之是计算错误,追回了500元多发的奖金,之后又告之是财务部门计算错误,追回了500元多发的奖金。

尽管员工还是多得到了200元奖金,但是他们对公司的抱怨却远高于每月领300元奖金的时候。

这就是人性中一个有趣的特点,我们常常会和猴子一样,存在思维误区,做出同样的反应与行为。

所以,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不注意这种思想对员工的影响,可能会让企业花费很多心力,员工却不买帐,甚至是费力不讨好。

两个送水工从前有个奇异的小村庄,村里除了雨水没有任何水源,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村里的人决定对外签订一份送水合同,以便每天都能有人把水送到村子里。

有两个人接受了合同,其中一个叫艾德,他立刻行动了起来。

每日奔波于一公里外的湖泊和村庄之间,用两只桶从湖中打水并运回村庄的大蓄水池中。

每天早晨他都必须起得比其他村民早,以便当村民需要用水时,蓄水池中已有足够的水供使用。

由于起早贪黑地工作,艾德很快就开始挣钱了。

尽管这是一项相当艰苦的工作,但是艾德和高兴,因为他能不断地挣钱。

另外一个获得合同的人叫比尔。

令人奇怪的是,自从签订合同后比尔就消失了,几个月来,人们一直没有看见过他。

这令艾德兴奋不已,由于没人与他竞争,他挣到了所有的水钱。

比尔干什么去了?他做了一份详细的商业计划书,并凭借这份计划书找到了4位投资者,和他们一起开了一家公司。

六个月后,比尔带着一个施工队和一笔投资回到了村庄。

猴子和香蕉的故事

猴子和香蕉的故事

猴子和香蕉的故事:
一个科学家做了一个实验,先将六只猴子关进一间小屋,天花板上挂了一串又大又黄的香蕉,同时香蕉周围设置了一张无形的电网,这群猴子看着香蕉发搀,于是其中一只猴子踩在另一只猴子的身上跳上去抓香蕉,被电网电得龇牙咧嘴,掉了下来,接着又一只猴子又重复,同样被打了下来,当所有的猴子都尝试一遍后,这群猴子泄气了,知道这串香蕉不能吃,吃不到。

第二天,从这群猴子中拉出两只,换了两只新猴子进去,并且把电网撤掉了,这只新猴子看到香蕉后,准备跳起来抓香蕉,不料,其他四只猴子赶紧把它抓起来打了一顿,它莫名其妙的看着他们,准备再去抓香蕉,又被这些猴子抓过来打了一顿,虽然不知道为什么,但是它们再也不敢去抓顶上的香蕉了。

第三天,又换了两只猴子进来,同样的事情发生了,当它们准备去抓香蕉的时候,同样被暴打了一顿,第二天进来那两只猴子也跟着一起打。

到第四天,又换了最后两只猴子,这时候,它们要吃香蕉,也被暴打了。

分析:之前的猴子打抓香蕉的猴子是因为自己的经验知道香蕉吃不得,担心它受伤,后来的这些猴子真正知道自己为什么要打去抓香蕉的猴子吗?这就像我们在家庭教育中,很多家长会一味的模仿前人的教育方法,也不知道对错,更不知道这样做的原因,在自己的无知中扼杀了孩子很多机会。

猴子与香蕉的实验

猴子与香蕉的实验
:猴子与香蕉的实验
然后,再放一只新猴子进笼子内 新猴子进到笼子后,见到香蕉,本能去拿 其它猴子马上把新猴子按住,一通爆打 几次反复下来,新猴子尽管不明究理,但很快也明白了香 蕉不能动,一动就会触犯众怒 这样,猴子们“不能动香蕉”的默契建立起来了 ---------
“不能动香蕉”的文化形成了
在冬天把一群猴子关在一个笼里笼子上方安装一个洒水的花洒花洒的开关拉手绑着一个香蕉刚进笼的猴子见到香蕉本能会去拿香蕉结果拉动开关花洒撒出冷水把笼里的猴子浇大冬天身体被淋湿的滋味不好受一来二去猴子们明白这个香蕉不能动一动就会受到浇冷水的惩罚即使偶尔还有个别猴子贼心不死想去拿香蕉别的猴子也会去制止它的行为免得大家被个别猴子的行为遭罪文化的建立
文化的建立: 文化的建立:猴子与香蕉的实验
管理学上做过一个实验: 管理学上做过一个实验
在冬天把一群猴子关在一个笼里 笼子上方安装一个洒水的花洒 花洒的开关拉手绑着一个香蕉 刚进笼的猴子见到香蕉,本能会去拿香蕉 结果拉动开关,花洒撒出冷水,把笼里的猴子浇 湿 大冬天身体被淋湿的滋味不好受,一来二去,猴 子们明白这个香蕉不能动,一动就会受到浇冷水的 惩罚 即使偶尔还有个别猴子“贼心不死”想去拿香蕉, 别的猴子也会去制止它的行为,免得大家被个别猴 子的行为遭罪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猴子和香蕉的实验:猜测道德、阶级、信仰、宗教的起源
-道德的起源-
把五只猴子关在一个笼子里,上头有一串香蕉实验人员装了一个自动装置
一旦侦测到有猴子要去拿香蕉,马上就会有水喷向笼子而这五只猴子都会一身湿
首先有只猴子想去拿香蕉,当然,结果就是每只猴子都淋湿了
之后每只猴子在几次的尝试后,发现莫不如此
於是猴子们达到一个共识:不要去拿香蕉,以避免被水喷到
后来实验人员把其中的一只猴子释放,换进去一只新猴子A
这只猴子A看到香蕉,马上想要去拿
结果,被其他四只猴子海K了一顿
因为其他四只猴子认为猴子A会害他们被水淋到,所以制止他去拿香蕉A尝试了几次,虽被打的满头包,依然没有拿到香蕉
当然,这五只猴子就没有被水喷到
后来实验人员再把一只旧猴子释放,换上另外一只新猴子B
这猴子B看到香蕉,也是迫不及待要去拿
当然,一如刚才所发生的情形,其他四只猴子海K了B一顿
特别的是,那只A猴子打的特别用力(这叫老兵欺负新兵,或是媳妇熬成婆 ^O^)
B猴子试了几次总是被打的很惨,只好作罢
后来慢慢的一只一只的,所有的旧猴子都换成新猴子了,大家都不敢去动那香蕉
但是他们都不知道为什麽,只知道去动香蕉会被猴扁
这就是道德的起源
-阶级的起源-
实验人员继续他们的实验,不过这一次他们改变了喷水装置
一旦侦测到有猴子要去拿香蕉,马上就会有水喷向拿香蕉的猴子,而不是全体
然后实验人员又把其中的一只猴子释放,换进去一只新猴子C
不同以往的是猴子C特别的孔武有力
当然猴子C看到香蕉,也马上想要去拿
一如以前所发生的情形,其他四只猴子也想海K猴子C一顿
不过他们错误估计了C的实力,所以结果是反被C海K了一顿
于是猴子C拿到了香蕉,当然也被淋了个透湿
C一边打着喷嚏一边吃着香蕉,美味但是也美中不足
A、B、D、E没有香蕉吃却也比较快乐,毕竟没有被淋到嘛
后来C发现只有拿香蕉的那个才会被淋到,他就要最弱小的A替他去拿
A不想被K,只好每天拿香蕉然后被水淋
B、D、E越发的快乐了起来,这就叫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嘛
于是五只猴子有了三个阶级
这下子阶级也随着道德的起源了
-道德的沦丧-
天变热了,笼子里的猴子们想冲凉却找不到地方。

终于出现了一位反潮流英雄,猴子HERO。

HERO在无意中碰到了香蕉,理所当然的引来
了一顿饱打。

但在挨打的过程中,猴们享受到了冲凉的乐趣。

等身上的水干了之后,猴子A在无意中碰撞了HERO,使HERO又一次接触到
了香蕉,于是,猴子们享受了第二次冲凉,HERO遭到了第二次痛殴。

在此之后,只要大家有冲凉的需要,就会有一只猴子X挺身而出,对HERO进行合理冲撞。

大家对HERO的态度也有了明显的不同,在平时大家会对HERO异常温和,以弥补在冲凉时为维护规则而不得不对它进行的暴力举动。

一天,在大家冲凉时,饱受折磨的HERO闻到了香蕉的清香,生物本能使它在别的猴子心有旁鹜时将香蕉吃了。

而且此后没有了新的香蕉
来填补空缺。

猴子们陷入了另一个尴尬境地:没有冲凉的水,也没有香蕉,只有HERO。

于是,另一个规则形成了。

猴子在烦躁的时候会痛打HERO出气,HERO不得反抗。

当笼子里的旧猴子被新猴子换掉时,新猴子会在最
快的时间内学会殴打HERO。

终于有一天,老天有眼,历尽沧桑的HERO被另一只猴子代替了。

猴子们失去了发泄的对象,只
能任意选取一个目标进行攻击。

从此以后,笼子里的猴子们不吃不喝不冲凉,
唯一的举动就是打架。

这就是道德的沦丧。

-道德的重建-
实验人员对猴子们的争斗不休感到不安。

为了重建道德秩序,他们决定继续供应香蕉。

一天,正在混战的猴子们发现头顶多了一串香蕉,它们其中的一个A不顾身上的剧痛,把香蕉摘了下来。

于是久违的甘露出现了,未曾尝过甜头
的猴子们先是茫然失措,继而争先恐后的加入冲凉的行列。

香蕉反而被遗忘了。

当猴子B、C、D、E发现A在享受淋浴的同时还
吃着美味的香蕉,嫉妒心使它们暂时团结起来,共同K了A一顿,将A吃剩的香蕉夺过来,但是,此刻的香蕉成了匹夫怀里的宝玉,得到
它的猴子虽然可以享受美味,但付出的代价也是巨大的。

实验人员不断放入香蕉,却发现战斗比以前更激烈了。

分析清楚原因后,他们用木头做了一个假香蕉扔进了笼子。

此时猴子们已经学聪
明了,它们知道触摸香蕉可以享淋浴,而试图独占香蕉则会遭到痛扁。

于是,一个新的现象出现了,当猴子们有冲凉的需要时,会有一
只猴子将香蕉拿起来,而当它发现有遭到攻击的可能时,它会马上放下香蕉逃到一边去。

这样,猴子们都能冲凉,但是又不至于再象以
前那样N败俱伤。

没有猴子发现那个香蕉是假的。

-信仰的起源-
五只猴子A、B、C、D、E三个阶级快乐地生活了很久
他们精确的给出了三个阶级的定义,即吃香阶级、拿香阶级和干看着阶级
可惜猴子A由于长期的水中作业无可避免地引发了它肺部功能的衰竭一天他在例行的拿香蕉作业中跌倒了就再也没有爬起来
于是实验人员又送进了一只同样孔武有力的猴F当然他还是对屋顶的香蕉很有兴趣不幸的是他最终以微弱的劣势被以C为首的群猴再
次海K
第二天,又到了拿香蕉的时候
猴子C很无所谓,反正他还要吃香蕉,反正他不会被水淋到
真正恐慌的是B、D、E三猴
F是那么的健壮,他们这些媳妇是熬不成婆了
他们将面临一个艰难的抉择,谁该去步A的后尘?
猴子B、D、E展开了激烈的争论,讨论谁最应该做下一个拿香阶级
猴子F很奇怪也很好奇,什么叫“拿香阶级”呢?
猴子B、D、E解释道:所谓“拿香阶级”就是猴子界勇敢者的阶级
需具备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大无畏精神方能得此殊荣猴子F闻听不禁有些神往,有些跃跃欲试当然他最终达到了目的,作了唯
一的拿香阶级
再后来,B、D、E三猴陆续被换出局,换来的猴子个个健壮如C
他们继续大大出手,不过目标不是香蕉,而是那个唯一的拿香阶级
于是信仰也出现了。

-宗教的起源-
宗教的起源
后来A终于被好心的实验人员拉出了苦海。

新来了猴子F
C觉得有必要维护自己的阶级地位,B、D、E则生怕自己顶了A的缸……在各种复杂心情的作用下,B、D、E在C的带领下爆扁了
F一顿,然后强令F做拿香蕉阶级。

F开始不乐意,后来慢慢在B等的劝说下等“待多年的媳妇熬成婆”这一宿命。

慢慢的老资格的B、D、E猴子渐渐被淘汰,C发现自己在体力上不再占有优势,很难再通过武力让这一游戏规则继续下去,觉得十分
苦恼。

这时,一只最有希望升级为吃香蕉阶级(暨C的理所当然接班人)也是C谋臣的H向C进言。

于是君臣定计。

H开始依靠自己多懂几种猴语而在其他若干猴面前树立的权威形象向其他猴鼓吹:“每一只新来笼子的猴子都是有罪的,这种罪责来自
血统。

……只有摘香蕉的猴子才能被(实验人员)送到天堂。


事实上,因为被水冲很容易得肺炎病倒而被实验人员淘汰掉,猴子们不知道反而以为被淘汰的猴子真的进了天堂。

渐渐,猴子都相信了这套理论,并且讲给每一只新猴子听。

然后就这么流传下去越传越神奇。

以至于后来摘香蕉阶级的猴子都为了能摘香蕉而大打出手。

……
这些都是C没有想到,H没有看到的,那时他们都已经死了。

然而宗教就这么诞生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