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科临床常用计算公式

各科临床常用计算公式
各科临床常用计算公式

各科临床常用计算公式

1. 小儿体重的计算

1~6个月:出生体重+月龄X0.7

7~12个月:体重=6+月龄X0.25

2~12岁:年龄X2+8

注:出生体重平均为3kg,生后3~4个月时体重约为出生时的2倍。一岁时约为3倍,2岁时约为4倍。

2. 小儿身高的计算

出生时约为1250px,半岁时约为1625px,一岁时1875px,2岁时2175px。

2~12岁身高=年龄X7+70(或75)。

注:身高低于正常的百分之三十即为异常。

3.头围

出生时约为33~34,一岁以内增长最快。1岁时1150px,2岁时1200px,5岁时1250px。15岁接近成人54~1450px 注:头围测量在2岁前最有价值。

4.胸围

出生时平均800px。一岁时头围与胸围大致相等。约1150px。

5.牙齿

乳牙计算公式:月龄—4(或6)

注:出生后4~10个月乳牙开始萌出,12个月未萌出者为出牙延迟。

6.囟门

出生时为1.5~50px,1~1.5岁(12~18个月)应闭合

7.全脂奶粉配置

按重量时,其比例1:8;按容积1:4小儿每日每千克体重需要8%的糖牛乳100~110ml 例如:小儿,3个月,5kg,每日需要8%的糖牛乳的量为多少?即5X(100~110)=500~550

8.小儿药物的剂量计算

(1)按体重:每日(次)剂量=患儿体重kgX每日(次)每公斤体重所需药量(2)按体表面积:体重小于等于30kg,小儿体表面积=体重X0.035+0.1体重>30,小儿体表面积=【体重—30】X0.02+1.05(3)按成人剂量折算:小儿剂量=成人剂量X小儿体重/50

9.血压

2岁以后收缩公式

收缩压=年龄X2+80mmhg(年龄X0.27+10.67kpa)舒张压=收缩压X2/3

注:新生儿收缩压平均为60~70mmhg,1岁以内70~80mmhg,测血压时,袖带宽度约为上臂长度的三分之二为宜。

10.烧伤面积的计算

烧伤面积是以烧伤部位与全身体表面积百分比计算的。

第一个24小时补液计算=体重(KG)X 烧伤面积(%)X1.5(ml)加2000ml生理需要量(1)新九分法:头、颈、面各占3%,共占9%;双上肢(双上臂7%、双前臂6%、双手5%)共占18%;躯干(前13%、后13%、会阴1%)共占27%;双下肢(两大腿21%、两小腿13%、双臀5%、足7%)共占46%。

(2)手掌法:伤员自己掌的面积,等于自己身体面积的1%计算。

(3)儿童体表面积的计算小儿头部面积为9十(12一年龄):小儿双下肢面积为46一(12一年龄)

11.计算基础代谢

BMR=脉率+脉压—111

12.吸氧浓度(%)=21+4X 氧流量(L/min)

13.测量心率

5个或5个以上的P—P或R—R间期,计算其平均值,60除以该周期即为每分钟的心率,例如:某老人心电图检查,常规心电图平均p—p间隔为15个小格,其心率为?

即60除以(15X0.04)=100

14.流速和输液所用时间的计算:

滴数(ml)= [液体总量(ml)X滴系数(/ml)]/输液所用时间输液所用时间(min)=[液体总量*滴系数]/滴数注:滴系数可有多种,最常见的是15滴/min

15.老人远动后最宜心率=170 —年龄

16.预产期计算

末次月经第一天,月份减3或加9,日期加7(阴历日期加15天)17.贫血指标:

新生儿Hb<145g/L,1-4个月<90;4-6个月<100,6-6岁<110,6岁到14岁<120g/L;成年男性<120,成年女性<110,孕妇<100g/L为贫血。Hb由正常下限~90为轻度,~60为中度,~30为重度,<30为极重度。新生儿Hb为144~120为轻度,~90为中度,~60为重度,<60为极重度。

18.儿科补液

口服补液:口服补液盐(ORS)可用于腹泻时预防脱水及轻中度脱水而无明显循环障碍者。轻度脱水口服补液盐约为50-80ml/kg,中度脱水约80-100ml/kg,于8-12小时内将累计损失量补足。

静脉输液:适用于中度以上脱水、呕吐严重或腹胀患儿。第一天补液:总量:包括补充累计损失量、继续补液量和生理需要量,一般轻度脱水约为90-120ml/kg,中度脱水约为120-150ml/kg,重度脱水为150-180ml/kg。溶液种类:等渗性脱水用1/2张含钠液,低渗性用2/3张含钠液,高渗性用1/3张含钠液。

输液速度:中度脱水有循环障碍的,先快速扩容,20ml/kg等张含钠液,30-60分钟快速输入;累计损失量(扣除扩容量)在8-12小时内补完,每小时约8-10ml/kg。脱水纠正后,补充继续损失量和生理需要量宜慢,于12-16小时内补完,约每小时5ml/kg。见尿补钾:每日3-4mmol/kg,缺钾明显者可增至4-6mmol/kg,氯化钾静滴浓度不得超过0.3%(40mmol/L)。每日静脉补钾时间不少于8小时。

第二天补液:主要补充继续损失量和生理需要量,继续补钾,供给热量。一般改为口服补液盐。生理需要量每日60-80ml/kg,用1/3-1/5张含钠液。

继续损失量按“丢多少补多少,随丢随补”,用1/2-1/3张含钠液补充。

19.脱水程度

轻度脱水:丢失水分为体重的3%-5%(30-50ml/kg);中度脱水:丢失体重5%-10%(50-100ml/kg);中度脱水达体重的10%以上(100-120ml/kg)。

20.补钠量

需补充的钠量=[血钠正常值(mmol/L)-血钠测得值(mmol/L)]×体重(kg)×0.6(女性为0.5);如:女性病人,60kg,血钠130mml/L。补钠量=(142-130)×60×0.5=360mmol/L;以17mmolNa相当于1g钠盐计算,补充氯化钠21g,当天先补一半,即10.5g,加每天正常需要量4.5g,共计15g。输注5%葡萄糖盐水1500ml 即可,此外还需补充日需水量2000ml。其余一半第二天补充。

21.血浆渗透压(mOsm/L)=2(Na+K)+葡萄糖+尿素氮(单位均为mmol/L),血浆渗透压正常为280-310 mOsm/L,低于280为低渗,高于310为高渗。

各科临床常用计算公式

各科临床常用计算公式 1. 小儿体重的计算 1~6个月:出生体重+月龄X0.7 7~12个月:体重=6+月龄X0.25 2~12岁:年龄X2+8 注:出生体重平均为3kg,生后3~4个月时体重约为出生时的2倍。一岁时约为3倍,2岁时约为4倍。 2. 小儿身高的计算 出生时约为1250px,半岁时约为1625px,一岁时1875px,2岁时2175px。 2~12岁身高=年龄X7+70(或75)。 注:身高低于正常的百分之三十即为异常。 3.头围

出生时约为33~34,一岁以内增长最快。1岁时1150px,2岁时1200px,5岁时1250px。15岁接近成人54~1450px 注:头围测量在2岁前最有价值。 4.胸围 出生时平均800px。一岁时头围与胸围大致相等。约1150px。 5.牙齿 乳牙计算公式:月龄—4(或6) 注:出生后4~10个月乳牙开始萌出,12个月未萌出者为出牙延迟。 6.囟门 出生时为1.5~50px,1~1.5岁(12~18个月)应闭合 7.全脂奶粉配置

按重量时,其比例1:8;按容积1:4小儿每日每千克体重需要8%的糖牛乳100~110ml 例如:小儿,3个月,5kg,每日需要8%的糖牛乳的量为多少?即5X(100~110)=500~550 8.小儿药物的剂量计算 (1)按体重:每日(次)剂量=患儿体重kgX每日(次)每公斤体重所需药量(2)按体表面积:体重小于等于30kg,小儿体表面积=体重X0.035+0.1体重>30,小儿体表面积=【体重—30】X0.02+1.05(3)按成人剂量折算:小儿剂量=成人剂量X小儿体重/50 9.血压 2岁以后收缩公式 收缩压=年龄X2+80mmhg(年龄X0.27+10.67kpa)舒张压=收缩压X2/3 注:新生儿收缩压平均为60~70mmhg,1岁以内70~80mmhg,测血压时,袖带宽度约为上臂长度的三分之二为宜。

临床疾病常用诊断公式

临床疾病常用诊断公式 临床疾病常用诊断公式 循环系统疾病诊断公式 1.冠心病=胸骨后压窄性疼痛 (1)心绞痛=胸骨后压窄性疼痛<30分钟,3-5分钟/次,+休息或 口含硝酸甘油能缓解+ECG:ST段水平下移 (2)心梗=胸骨后压窄性疼痛>30分钟,休息或口含硝酸甘油不能 缓解+大汗淋漓+濒死感+ECG:ST段弓背向上抬高 V1-6广泛前壁心梗;V1-3前间壁心梗;V3-5局限前壁心梗;V5-6 前侧壁心梗;Ⅱ、Ⅲ、aVF下壁心梗;I、aVL高侧壁心梗 心功能Killip分级:用于评估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功能状态 I级:无肺部啰音和第三心音 II级:肺部有啰音,但啰音的范围小于1/2肺野 III级:肺部啰音的范围大于1/2肺野(肺水肿) IV级:心源性休克 2.高血压病 按患者的心血管危险绝对水平分层(正常140/90):1级140-159 或90-99低于160/100;2级160-179或100-109低于180/110;3级 ≥180或≥110 危险程度分层:低危:1级。改善生活方式。中危:1级+2个因素;2级不伴或低于2个因素。药物治疗。高危:1-2级+至少3个因素,靶器官损害。规则药物治疗。极高危:3级;1-2级+靶器官损害、有并发症。尽快强化治疗。 3.心衰=左肺(循环)右体(循环)

左心衰=咳粉红色泡沫样痰+呼吸困难(夜间不能平卧、端坐呼吸、活动后) 右心衰=颈静脉怒张+双下肢水肿+肝大 心功能分级:I级日常不受限;II级活动轻度受限;III级活动明 显受限;IV级休息时出现症状;左心衰+右心衰=全心衰 4.心律失常 (1)房颤=心律绝对不等+脉短绌+心电图f波+第一心音强弱不等 (2)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阵发性心慌+突发突止+ECG(无P波,心率160-250次/分) (3)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突发性心慌+既往发作史+ECG连续3次 以上的快速宽大畸形的QRS波+心室夺获/室性融合波 5.心脏瓣膜病 (1)二尖瓣狭窄=呼吸困难(劳力性、阵发性、夜间、端坐呼吸、 急性肺水肿)+急性大量咯血、粉红色泡沫痰+梨形心+隆隆样杂音 (2)二尖瓣关闭不全=急性左心衰/慢性晚期出现左衰或全衰+心尖部粗糙的全收缩期吹风样杂音,向腋下或左肩胛下角传导 (3)主动脉瓣狭窄=呼吸困难+心绞痛+晕厥+喷射性杂音并向颈部 传导 (4)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心悸+心绞痛+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 +AustinFliht杂音+周围血管征(水冲脉、Mussctz征、颈动脉波动 明显、毛细血管搏动征、动脉枪击音及Durozicz征) 主要瓣膜杂音出现时期开关瓣杂音性质 二尖瓣狭窄舒张期开隆隆样 二尖瓣关闭不全收缩期关吹风样 主动脉瓣狭窄收缩期开喷射样

临床医学常用计算公式十

临床医学常用计算公式十 常用医学计算公式 医学资料 1. 补钠计算 男性可选用下列公式 应补钠总量(mmol)=[142-病人血Na+(mmol/L)]×体重(kg)×0.6 应补氯化钠总量(g)=[142-病人血Na+(mmol/L)] ×体重(kg) ×0.035 应补生理盐水(ml)=[142-病人血Na+(mmol/L)] ×体重(kg)×3.888 应补3%氯化钠=[142-病人血Na+(mmol/L)] ×体重(kg)×1.1666 应补5%氯化钠(ml) =[142-病人血Na+(mmol/L)] ×体重(kg)×0.7 女性可选用下列公式 应补钠总量(mmol) =[142-病人血Na+(mmol/L)] ×体重(kg)×0.5 应补氯化钠总量(g)=[142-病人血Na+(mmol/L)] ×体重(kg)×0.03 应补生理盐水(ml) =[142-病人血Na+(mmol/L)] ×体重(kg)×3.311 应补3%氯化钠(ml)=[142-病人血Na+(mmol/L)] ×体重(kg)×3.311 应补5%氯化钠(ml)=[142-病人血Na+(mmol/L)] ×体重(kg)×0.596 注:①上述式中142为正常血Na+值以mmol/L计。

②按公式求得的结果一般可先总量的1/2~1/3然后再根据临床情况及检验结果调整下一步治疗方案。 ③单位换算: 钠:mEq/L×2.299=mg/dlmg/dl×0.435=mEq/L mEq/L×1/化合价=mmol/L 氯化钠:g×17=mmol或mEq,(mmol)×0.0585=g/L 2.补液计算 (1)根据血清钠判断脱水性质: 脱水性质血Na+mmol/L 低渗性脱水>130 等渗性脱水130~150 高渗性脱水>150 (2)根据血细胞比积判断输液量: 输液量=正常血容量×(正常红细胞比积/患者红细胞比积) (3)根据体表面积计算补液量: 休克早期800~1200ml/(m2·d); 体克晚期1000~1400ml(m2·d); 休克纠正后补生理需要量的50~70%。 (4)一般补液公式: 补液量=1/2累计损失量+当天额外损失量+每天正常需要量

临床常用公式及数据

临床常用公式及数据 1. 平均动脉压 (MAP ) 计算公式 MAP =舒张压(DBP ) + 1/3 (收缩压SBP +舒张压DBP ) 正常值:10.67~13.3 Kpa ( 80 ~ 100 mmHg ) . 2. 血压指数 血压指数=踝部血压/上臂血压 正常值:1?1.3 临床意义:间隙性跛行者平均为0.7 ,休息下肢痛者一般在0.3 以下,坏疽者为0。 3 .周围总阻力公式 周围总阻力=平均动脉压( mmHg ) /心输出量( L/min ) *79.92 正常值约:600 ?2000 dyn*s*cm -5 4 .氧消耗量计算公式 氧消耗量 ( ml/min ) = 209 *基础热量*体表面积( m2) /60 注:209 为每卡热量需氧ml 数,60 系小时换算为分钟,基础热量或体表面积可根据公式计算或查有关表得出。 5. 心排血量计算(行右心导管检查) 心排血量( l/min ) =氧消耗量( ml/min ) /[ 动脉血氧含量( VOL% ) -混合静脉氧含量( V OL% ) ]*0.1 正常参考值:>3.5 L/min 6. 体循环血流量计算(行右心导管检查) 体循环血流量( L / min ) = 氧消耗量( ml/min ) /[ 周围动脉血氧含量( VOL% ) - 混合静脉血氧含量( VOL% ) ]* 0 .1 7. 肺循环血流量计算(行右心导管检查) 肺循环血流量( L/min ) = 氧消耗量( ml/min ) /[ 肺静脉血氧含量( VOL% ) -肺动脉血氧含量( VOL% ) ]*0.1 8 .估计休克程度指标公式 ( 1 )休克指数=心率( b/min ) /收缩压( mmHg ) 指数为0.5 :血容量正常 指数为 1 :约丢失20?30% 血容量指数>1:约丢失30?50%血容量 ( 2 )休克度=心率 ( b/min ) /脉压( mmHg ) 正常参考值为 2.4?2.6,值越大休克程度越重。 9 .心胸比计算公式 心胸比例=两侧心缘到正中线的两条最长垂线之和( T1+T 2) /胸廓最小横位 正常值小于0.5 10. 心输出量公式 心输出量(ml/min )=每搏输出量(毫升/次)*心率(次/分) 正常值4.5?6 L/min (静息时) 11. 正常人心输出量与体、肺循环血量的关系 心输出量(L/min)=体循环血流量(L/min)-肺循环血流量(L/min)

各种临床常用的公式

各种临床常用的公式(心外) 各种临床常用的公式 1. 补钠计算器 男性可选用下列公式 应补钠总量(mmol)=[142-病人血Na+(mmol/L)]×体重(kg)×0.6 应补氯化钠总量(g)=[142-病人血Na+(mmol/L)] ×体重(kg) ×0.035 应补生理盐水(ml)=[142-病人血Na+(mmol/L)] ×体重(kg)×3.888 应补3%氯化钠=[142-病人血Na+(mmol/L)] ×体重(kg)×1.1666 应补5%氯化钠(ml) =[142-病人血Na+(mmol/L)] ×体重(kg)×0.7 女性可选用下列公式 应补钠总量(mmol) =[142-病人血Na+(mmol/L)] ×体重(kg)×0.5 应补氯化钠总量(g)=[142-病人血Na+(mmol/L)] ×体重(kg)×0.03 应补生理盐水(ml) =[142-病人血Na+(mmol/L)] ×体重(kg)×3.311 应补3%氯化钠(ml)=[142-病人血Na+(mmol/L)] ×体重(kg)×3.311 应补5%氯化钠(ml)=[142-病人血Na+(mmol/L)] ×体重(kg)×0.596 注:①上述式中142为正常血Na+值,以mmol/L计。 ②按公式求得的结果,一般可先总量的1/2~1/3,然后再根据临床情况及检验结果调整下一步治疗方案。 ③单位换算: 钠:mEq/L×2.299=mg/dlmg/dl×0.435=mEq/L mEq/L×1/化合价=mmol/L 氯化钠:g×17=mmol或mEq,(mmol)×0.0585=g/L 2.补液计算器 (1)根据血清钠判断脱水性质: 脱水性质血 Na+mmol/L 低渗性脱水 >130 等渗性脱水 130~150 高渗性脱水 >150 。 (2)根据血细胞比积判断输液量: 输液量=正常血容量×(正常红细胞比积/患者红细胞比积) (3)根据体表面积计算补液量: 休克早期800~1200ml/(m2?d); 体克晚期1000~1400ml(m2?d); 休克纠正后补生理需要量的50~70%。 (4)一般补液公式: 补液量=1/2累计损失量+当天额外损失量+每天正常需要量 2. 补铁计算器

临床诊断公式

临床诊断公式 诊断公式执考版汇总。 呼吸系统: 1、肺炎=短期咳嗽咳痰+发热+肺部湿罗音+胸片 2、肺炎球菌肺炎=成人+着凉+高热+口角及鼻子周围单纯胞疹+咳铁锈色痰 3、葡萄球菌肺炎=突发高热+胸痛+肌肉酸痛+脓血痰+胸片状影 4、支原体肺炎=儿童或成年+刺激干咳+肌肉酸痛+青霉素或头孢类无效+胸片浸润影 5、克雷伯杆菌肺炎=老年+高热+砖红色胶冻样痰+胸片空洞 6、肺结核=青年+长期低热盗汗+咳血+抗生素无效+白细胞不高 7、原发性肺结核=儿童+轻微症状+胸片哑铃阴影 8、急性粟粒性肺结核=幼儿或青少年+结核+严重中毒症状+胸片三均匀(大小、密度、分布)的粟粒状结节 9、浸润性肺结核=青年+结核+肺尖或锁骨下斑点状阴影 10、纤维空洞性肺结核=成人+长期低热盗汗+胸片肺组织严重破坏、空洞、肺纹理垂柳样 11、干酪样肺炎=结核+高热+胸片大叶性密度均匀玻璃状阴影 12、结核性胸膜炎=结核+胸腔积液征(胸痛+语音震颤消失+叩诊实音呼吸音消失) 13、胸腔积液= 一侧胸痛+呼吸困难+纵隔偏移+患肺呼吸音消失、叩诊浊音 14、恶性胸腔积液=老年+低热盗汗+一侧胸痛+呼吸困难+纵隔偏移+患肺呼吸音消失、叩诊浊音 15、结核性胸腔积液=青年+低热盗汗+一侧胸痛+呼吸困难+纵隔偏移+患肺呼吸音消失、叩诊浊音 16、COPD=老年+长期咳痰喘+桶状胸+PEV1/FVC<70%+RV/TLC>40% 17、慢性肺心病=COPD+肺动脉高压+右心室肥大(P2>A2、颈静脉怒张、肝大、肝颈征阳性、下肢水肿) 18、支气管哮喘=反复发作性哮喘或咳嗽+满肺哮鸣音+过敏史 19、肺癌=中老年+痰中血丝+刺激性咳嗽+消瘦+固定局限性湿罗音+吸烟【助理不考】 20、呼吸衰竭=PaO2<60mmHg或/和PaCO2>50mmHg 【助理不考】 Ⅰ型呼衰=病程短+PaO2<60mmHgPaCO2正常 Ⅱ型呼衰=长期肺病+缺氧+PaO2<60mmHg/和PaCO2>50mmHg 循环系统: 1、慢性左心衰竭=长期心脏病史+心排量减低+肺循环淤血(心源性哮喘、呼吸困难) 2、慢性右心衰竭=长期心脏病史+心排量减低+体循环淤血(颈静脉怒张、肝大、腹水、双下肢水肿) 3、慢性全心衰竭=慢性左心衰竭+慢性右心衰竭 4、急性左心衰竭=心脏病史+急性肺水肿(粉红色泡沫痰) 5、心律失常【助理不考】 房颤=第一心音强弱不等+心率绝对不齐(心率>脉率)+短拙脉 室上性心动过速=陈发性心慌+突发突止 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心率规整+心率约40次/分 6、高血压=心痛心悸+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 7、冠心病=老年人+陈发性胸骨后疼痛

临床常用公式及数据之令狐文艳创作

临床常用公式及数据 令狐文艳 1.平均动脉压(MAP)计算公式 MAP=舒张压(DBP)+ 1/3(收缩压SBP + 舒张压DBP) 正常值:10.67~13.3Kpa(80 ~ 100 mmHg). 2.血压指数 血压指数=踝部血压/上臂血压 正常值:1~1.3 临床意义:间隙性跛行者平均为0.7,休息下肢痛者一般在0.3以下,坏疽者为0。 3.周围总阻力公式 周围总阻力=平均动脉压(mmHg)/心输出量 (L/min)*79.92 正常值约:600~2000 dyn*s*cm-5 4.氧消耗量计算公式 氧消耗量(ml/min)= 209*基础热量*体表面积(m2)/60 注:209为每卡热量需氧ml数,60系小时换算为分钟,基础热量或体表面积可根据公式计算或查有关表得出。 5.心排血量计算(行右心导管检查)

心排血量(l/min)=氧消耗量(ml/min)/[ 动脉血氧含量(VOL%)-混合静脉氧含量(VOL%)]*0.1 正常参考值:>3.5 L/min 6.体循环血流量计算(行右心导管检查) 体循环血流量( L / min)= 氧消耗量(ml/min)/[ 周围动脉血氧含量(VOL%)- 混合静脉血氧含量(VOL%)]* 0 .1 7.肺循环血流量计算(行右心导管检查) 肺循环血流量(L/min)= 氧消耗量(ml/min)/[ 肺静脉血氧含量(VOL%)-肺动脉血氧含量(VOL%)]*0.1 8.估计休克程度指标公式 (1)休克指数=心率(b/min)/收缩压(mmHg) 指数为0.5:血容量正常 指数为1:约丢失20~30%血容量 指数>1:约丢失30~50%血容量 (2)休克度=心率(b/min)/脉压(mmHg) 正常参考值为2.4~2.6,值越大休克程度越重。 9.心胸比计算公式 心胸比例=两侧心缘到正中线的两条最长垂线之和(T1+T2)/胸廓最小横位 正常值小于0.5 10.心输出量公式

基本公式,常见数据

投入产出比=投资回报率=ROI 点击转化率=总成交笔数/总点击量*100%(在20~30就近乎完美) 收藏数=宝贝收藏+店铺收藏 冲销量 增加日限额 增加日限额总体消费金额不超过销售额的10% 设置平台 站内 移动 设置投放时间 增加投放时间,除去凌晨1~7点不投放其余时间都开放 设置投放地域 增加投放地域除去海外和快递不到的地区,其余全部开放(宁夏慎选)宝贝 经过测款的宝贝不用改动(7分以下的不要)(影响平均点击花费)关键词 养分到15个词左右,冲销量到100个词此时,点击率转化率会变低出价 质量分在9~10分的关键词出价卡位4~6名 精准人群 店铺人群-优质人群打开,溢价100% 自定义人群以性别为目标与其他指标两两组合溢价100% 匹配模式 广泛匹配 定向 开启智能投放出行业均价 手机淘宝首页,猜你喜欢溢价200%~300% 手机淘宝消息中心,淘宝活动溢价200%~300% 做ROI投资回报率(成交/花费) 设置日限额 降低日限额 设置平台 站内 移动 设置投放时间 转化率差的时间段关掉 设置投放地域 关掉转化率低的投放地域 宝贝 不用优化 关键词 删除无展现关键词(1、没有人搜,没有热度;2、出价低)(最近7或30天) 删除高展现低点击词 删除高点击低产出词

删除质量分低的词 高投入低产出的词,设置精准匹配,转化率没有提高删除 添加自然搜索成交词 提高高产出词出价 出价 高ppc的关键词以5%比例降低出价(ppc:平均点击花费) 匹配方式 点击率高转化率低改为精准匹配 其余广泛匹配 定向 手机淘宝首页,猜你喜欢溢价150%~200% 低价引流(业内:广撒网,能不能捞到鱼不重要;会影响我们账户的推广整体权重;适用于客单价低的宝贝(20元以内)) 设置日限额 不限制 设置投放平台 站内 移动 设置投放时间 全天投放 出价 统一设置价格0.1元,上下以0.1元调整 人群 店铺人群-优质人群打开,溢价100% 自定义人群以性别为目标与其他指标两两结合 匹配方式 广泛匹配 定向 开启智能投放出行业均价 手机淘宝首页猜你喜欢溢价100%~150% 手机淘宝消息中心-淘宝活动溢价100%~150

西医诊断公式

医学各大系统重点精华总结!诊断公式+辅 助检查+治疗原则…… 消化系统疾病诊断公式 共同症状: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包块 1.急、慢性胃炎=饮食不洁或刺激物+上腹痛、腹胀、恶心呕吐 2.胃食管反流病=反酸+胸骨后烧灼感+胃镜检查食管下段红色条样糜烂带(烧心、反酸、返食) 3.消化性溃疡病 胃溃疡=慢性规律性上腹痛(饱餐后痛)+呕血黑便 十二指肠溃疡=饥饿时痛(餐后4小时以上)或夜间痛+呕血黑便 消化性溃疡穿孔=突发剧烈腹痛(腹膜炎体征)+X线膈下有游离气体 4.食管胃底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大出血+既往肝病史 5.细菌性痢疾=不洁饮食+腹痛+粘液脓血便+里急后重 6.溃疡性结肠炎=左下腹痛+粘液脓血便+(便意、便后缓解)+抗生素无效 治疗:柳氮磺吡啶(SASP) 7.急性胰腺炎(水肿型)=暴饮暴食/慢性胆道病史+持续上腹疼痛+弯腰疼痛减轻+淀粉酶检测 急性胰腺炎(出血坏死型)=水肿型症状+腰腹部或脐周紫斑+腹穿洗肉水样液体+血糖高+血钙低 出血坏死型:血尿淀粉酶值不一定高,有时反而会下降。确诊时选CT 一周内测血淀粉酶,超过一周测脂肪酶 8.幽门梗阻=呕吐宿食+振水音 9.肝硬化=肝炎病史+门脉高压(脾大+腹水+蜘蛛痣)+超声(肝脏缩小) 10.胆囊炎=阵发性右上腹绞痛+莫非征阳性+恶心呕吐 11.胆石症=阵发性右上腹绞痛+莫非征阳性+B超强回声光团、声影 12.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下柯三联征(腹痛+寒颤高热+黄疸)+休克表现+精神症状(如神情淡漠、昏迷)五联征 13.急腹症 (1)阑尾炎=转移性右下腹痛+麦氏点压痛(胀痛、闷痛)+WBC升高 (2)肠梗阻:腹痛+吐+胀+闭+X线(香蕉/液平) 病因:机械性和动力性 血运:单纯性和绞窄性 程度:完全性和不完全性 部位:高位和低位 (3)消化道穿孔=溃疡病史+突发上腹部剧痛+腹膜刺激征+膈下游离气体 (4)异位妊娠=阴道出血+停经史+下腹剧痛(宫颈举痛)+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5)卵巢囊肿蒂扭转=体位变化+突发腹痛+囊性肿物

临床通用公式定理及数据

临床常用公式及数据 1.平均动脉压(MAP)计算公式 MAP=舒张压(DBP)+1/3(收缩压SBP + 舒张压DBP) 正常值:10.67~13.3Kpa(80 ~ 100 mmHg). 2.血压指数 血压指数=踝部血压/上臂血压 正常值:1~1.3 临床意义:间隙性跛行者平均为0.7,休息下肢痛者一般在0.3以下,坏疽者为0。 3.周围总阻力公式 周围总阻力=平均动脉压(mmHg)/心输出量(L/min)*79.92 正常值约:600~2000 dyn*s*cm-5 4.氧消耗量计算公式 氧消耗量(ml/min)= 209*基础热量*体表面积(m2)/60 注:209为每卡热量需氧ml数,60系小时换算为分钟,基础热量或体表面积可根据公式计算或查有关表得出。 5.心排血量计算(行右心导管检查) 心排血量(l/min)=氧消耗量(ml/min)/[ 动脉血氧含量(VOL%)-混合静脉氧含量(VOL%)]*0.1 正常参考值:>3.5L/min 6.体循环血流量计算(行右心导管检查) 体循环血流量(L / min)= 氧消耗量(ml/min)/[ 周围动脉血氧含量(VOL%)- 混合静脉血氧含量(VOL%)]* 0 .1

7.肺循环血流量计算(行右心导管检查) 肺循环血流量(L/min)= 氧消耗量(ml/min)/[ 肺静脉血氧含量(VOL%)-肺动脉血氧含量(VOL%)]*0.1 8.估计休克程度指标公式 (1)休克指数=心率(b/min)/收缩压(mmHg) 指数为0.5:血容量正常 指数为1:约丢失20~30%血容量 指数>1:约丢失30~50%血容量 (2)休克度=心率(b/min)/脉压(mmHg) 正常参考值为2.4~2.6,值越大休克程度越重。 9.心胸比计算公式 心胸比例=两侧心缘到正中线的两条最长垂线之和(T1+T2)/胸廓最小横位 正常值小于0.5 10.心输出量公式 心输出量(ml/min)=每搏输出量(毫升/次)*心率(次/分) 正常值4.5~6L/min(静息时) 11.正常人心输出量与体、肺循环血量的关系 心输出量(L/min)=体循环血流量(L/min)-肺循环血流量(L/min) 12.肾衰指数(RFI) 肾衰指数=尿钠*血肌酐/尿肌酐 正常值:1

临床常用公式及数据

临床常用公式及数据 1。平均动脉压(MAP)计算公式 MAP=舒张压(DBP)+1/3( 收缩压SBP +舒张压DBP) 正常值:10、67~13。3Kpa(80~ 100mmHg)。 2。血压指数 血压指数=踝部血压/上臂血压 正常值:1~1、3 临床意义:间隙性跛行者平均为0。7,休息下肢痛者一般在0。3以下,坏疽者为0。 3。周围总阻力公式 周围总阻力=平均动脉压(mmHg)/心输出量(L/min)*79。92 正常值约:600~2000 dyn*s*cm—5 4、氧消耗量计算公式 氧消耗量(ml/min)= 209*基础热量*体表面积(m2)/60 注:209为每卡热量需氧ml数,60系小时换算为分钟,基础热量或体表面积可根据公式计算或查有关表得出。 5.心排血量计算(行右心导管检查) 心排血量(l/min)=氧消耗量(ml/min)/[动脉血氧含量(VOL%)-混合静脉氧含量(VO L%)]*0、1 正常参考值:>3.5L/min 6、体循环血流量计算(行右心导管检查) 体循环血流量( L/ min)=氧消耗量(ml/min)/[周围动脉血氧含量(VOL%)- 混合静脉血氧含量(VOL%)]*0、1 7.肺循环血流量计算(行右心导管检查) 肺循环血流量(L/min)= 氧消耗量(ml/min)/[肺静脉血氧含量(VOL%)-肺动脉血氧含量(VOL%)]*0。1 8。估计休克程度指标公式 (1)休克指数=心率(b/min)/收缩压(mmHg) 指数为0.5:血容量正常 指数为1:约丢失20~30%血容量 指数>1:约丢失30~50%血容量 (2)休克度=心率(b/min)/脉压(mmHg) 正常参考值为2。4~2。6,值越大休克程度越重。 9.心胸比计算公式 心胸比例=两侧心缘到正中线得两条最长垂线之与(T1+T2)/胸廓最小横位 正常值小于0。5 10。心输出量公式

临床常用公式

临床常用公式 临床常用公式及数据 1. 平均动脉压(MAP)计算公式 MAP=舒张压(DBP)+ 1/3(收缩压SBP + 舒张压DBP) 正常值:10.67~13.3Kpa (80 ~ 100 mmHg) 2.血压指数 血压指数=踝部血压/上臂血压 正常值:1~1.3 临床意义:间隙性跛行者平均为0.7,休息下肢痛者一般在0.3以下,坏疽者为0。 3.周围总阻力公式 周围总阻力=平均动脉压(mmHg)/心输出量(L/min) 正常值约:600~2000 4.氧消耗量计算公式 氧消耗量(ml/min)= 209*基础热量*体表面积(m2)/60 注:209为每卡热量需氧ml数,60系小时换算为分钟,基础热量或体表面积可根据公式计算或查有关表得出。 5.心排血量计算(行右心导管检查) 心排血量(l/min)=氧消耗量(ml/min)/[ 动脉血氧含量(VOL%)-混合静脉氧含量(VOL%)]*0.1 正常参考值:>3.5 L/min 6.体循环血流量计算(行右心导管检查) 体循环血流量(L / min)= 氧消耗量(ml/min)/[ 周围动脉血氧含量(VOL%)- 混合静脉血氧含量(VOL%)]* 0 .1 7.肺循环血流量计算(行右心导管检查) 肺循环血流量(L/min)= 氧消耗量(ml/min)/[ 肺静脉血氧含量(VOL%)-肺动脉血氧含量(VOL%)]*0.1 8.估计休克程度指标公式 (1)休克指数=心率(b/min)/收缩压(mmHg) 指数为0.5:血容量正常 指数为1:约丢失20~30%血容量 指数>1:约丢失30~50%血容量 (2)休克度=心率(b/min)/脉压(mmHg) 正常参考值为2.4~2.6,值越大休克程度越重。

临床常见疾病诊断公式

消化系统诊断公式 共同症状: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包块 1.急、慢性胃炎=饮食不洁或刺激物+上腹痛、腹胀、恶心呕吐 2.胃食管反流病=反酸+胸骨后烧灼感+胃镜检查食管下段红色条样糜烂带(烧心、反酸、返食) 3.消化性溃疡病 胃溃疡=慢性规律性上腹痛(饱餐后痛)+呕血黑便 十二指肠溃疡=饥饿时痛(餐后4小时以上)或夜间痛+呕血黑便 消化性溃疡穿孔=突发剧烈腹痛(腹膜炎体征)+X线膈下有游离气体 4.食管胃底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大出血+既往肝病史 5.细菌性痢疾=不洁饮食+腹痛+粘液脓血便+里急后重 6.溃疡性结肠炎=左下腹痛+粘液脓血便+(便意、便后缓解)+抗生素无效 治疗:柳氮磺吡啶(SASP) 7.急性胰腺炎(水肿型)=暴饮暴食/慢性胆道病史+持续上腹疼痛+弯腰疼痛减轻+淀粉酶检测 急性胰腺炎(出血坏死型)=水肿型症状+腰腹部或脐周紫斑+腹穿洗肉水样液体+血糖高+血钙低 出血坏死型:血尿淀粉酶值不一定高,有时反而会下降。确诊时选CT 一周内测血淀粉酶,超过一周测脂肪酶 8.幽门梗阻=呕吐宿食+振水音 9.肝硬化=肝炎病史+门脉高压(脾大+腹水+蜘蛛痣)+超声(肝脏缩小) 10.胆囊炎=阵发性右上腹绞痛+莫非征阳性+恶心呕吐 11.胆石症=阵发性右上腹绞痛+莫非征阳性+B超强回声光团、声影 12.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下柯三联征(腹痛+寒颤高热+黄疸)+休克表现+精神症状(如神情淡漠、昏迷)五联征 13.急腹症 (1)阑尾炎=转移性右下腹痛+麦氏点压痛(胀痛、闷痛)+WBC升高 (2)肠梗阻:腹痛+吐+胀+闭+X线(香蕉/液平) 病因:机械性和动力性 血运:单纯性和绞窄性 程度:完全性和不完全性 部位:高位和低位 (3)消化道穿孔=溃疡病史+突发上腹部剧痛+腹膜刺激征+膈下游离气体 (4)异位妊娠=阴道出血+停经史+下腹剧痛(宫颈举痛)+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5)卵巢囊肿蒂扭转=体位变化+突发腹痛+囊性肿物 (6)急性盆腔炎=刮宫手术史+白带异常+下腹痛+下腹剧痛(宫颈举痛)+脓性分泌物14.消化系统肿瘤 (1)胃癌=老年人+黑便+龛影+慢性溃疡疼痛规律改变+上腹痛+腹部包块+消瘦+左锁骨上淋巴结肿大 (2)食管癌=进行性吞咽困难(中晚期)+胸骨后烧灼样疼痛(早期)+进食哽咽感(早期)(3)肝癌:肝炎病史+肝区疼痛+AFP升高+肝大质硬+腹水黄疸+B超占位 (4)直肠癌=直肠刺激症状+指诊带血+脓血便+消瘦+大便变形 (5)胰腺癌(胰头癌、壶腹周围癌)=老年人+无痛进行性加重黄疸+陶土色大便+皮肤瘙

临床常用公式

临床常用公式 1.?补钠计算器?男性可选用下列公式?应补钠总量(mmol)=[142-病人血Na+(mmol/L)]×体重(kg)×?应补氯化钠总量(g)=[142-病人血Na+(mmol/L)] ×体重(kg) ×?应补生理盐水(ml)=[142-病人血Na+(mmol/L)] ×体重(kg)×?应补3%氯化钠=[142-病人血Na+(mmol/L)] ×体重(kg)×?应补5%氯化钠(ml) =[142-病人血Na+(mmol/L)] ×体重(kg)×?女性可选用下列公式?应补钠总量(mmol) =[142-病人血Na+(mmol/L)] ×体重(kg)×?应补氯化钠总量(g)=[142-病人血Na+(mmol/L)] ×体重(kg)×?应补生理盐水(ml) =[142-病人血Na+(mmol/L)] ×体重(kg)×?应补3%氯化钠(ml)=[142-病人血Na+(mmol/L)] ×体重(kg)×?应补5%氯化钠(ml)=[142-病人血Na+(mmol/L)] ×体重(kg)×?注:①上述式中142为正常血Na+值,以mmol/L计。?②按公式求得的结果,一般可先总量的1/2~1/3,然后再根据临床情况及检验结果调整下一步治疗方案。?③单位换算:?钠:mEq/L×=mg/dlmg/dl×=mEq/L?mEq/L×1/化合价=mmol/L?氯化钠:g×17=mmol 或mEq,(mmol)×=g/L 2.补液计算器 (1)根据血清钠判断脱水性质:?脱水性质血Na+mmol/L?低渗性脱水>130?等渗性脱水130~150?高渗性脱水>150 。?(2)根据血细胞比积判断输液量:?输液量=正常血容量×(正常红细胞比积/患者红细胞比积)?(3)根据体表面积计算补液量:?休克早期800~1200ml/(m2od);?体克晚期1000~1400ml(m2od);?休克纠正后补生理需要量的50~70%。?(4)一般补液公式:?补液量=1/2累计损失量+当天额外损失量+每天正常需要量?2.?补铁计算器?总缺铁量[mg]=体重[kg]x(Hb目标值-Hb实际值)[g/l]+贮存铁量[ mg]?贮存铁量=10mg/kg体重 (<700mg)?如果总需要量超过了最大单次给药剂量,则应分次给药。如果给药后1-2周观察到血液学参数无变化,则应重新考虑最初的诊断。 计算失血和支持自体捐血的患者铁补充的剂量?需补充的铁量[mg]=失血单位量x200 ?4.电解质补充计算器

Excel常用的函数计算公式大全(一看就会)

计算机等级考试 =公式名称(参数1,参数2,。。。。。) =sum(计算范围) =average(计算范围) =sumifs(求和范围,条件范围1,符合条件1,条件范围2,符合条件2,。。。。。。) =vlookup(翻译对象,到哪里翻译,显示哪一种,精确匹配) =rank(对谁排名,在哪个范围里排名) =max(范围) =min(范围) =index(列范围,数字) =match(查询对象,范围,0) =mid(要截取的对象,从第几个开始,截取几个) =int(数字) =weekday(日期,2) =if(谁符合什么条件,符合条件显示的内容,不符合条件显示的内容) =if(谁符合什么条件,符合条件显示的内容,if(谁符合什么条件,符合条件显 示的内容,不符合条件显示的内容)) EXCEL的常用计算公式大全 一、单组数据加减乘除运算: ①单组数据求加和公式:=(A1+B1) 举例:单元格A1:B1区域依次输入了数据10和5,计算:在C1中输入=A1+B1 后点击键盘“Enter(确定)”键后,该单元格就自动显示10与5的和15。 ②单组数据求减差公式:=(A1-B1) 举例:在C1中输入=A1-B1 即求10与5的差值5,电脑操作方法同上; ③单组数据求乘法公式:=(A1*B1) 举例:在C1中输入=A1*B1 即求10与5的积值50,电脑操作方法同上; ④单组数据求乘法公式:=(A1/B1) 举例:在C1中输入=A1/B1 即求10与5的商值2,电脑操作方法同上; ⑤其它应用: 在D1中输入=A1^3 即求5的立方(三次方); 在E1中输入=B1^(1/3)即求10的立方根 小结:在单元格输入的含等号的运算式,Excel 中称之为公式,都是数学里面的基本 与 运算,只不过在计算机上有的运算符号发生了改变——“×” 与“* ”同、“÷” “/ ”同、“^”与“乘方”相同,开方作为乘方的逆运算,把乘方中和指数使用成分数 就成了数的开方运算。这些符号是按住电脑键盘“Shift ”键同时按住键盘第二排 相对应的数字符号即可显示。如果同一列的其它单元格都需利用刚才的公式计算,只 需要先用鼠标左键点击一下刚才已做好公式的单元格,将鼠标移至该单元格的右下 角,带出现十字符号提示时,开始按住鼠标左键不动一直沿着该单元格依次往下拉到 你需要的某行同一列的单元格下即可,即可完成公司自动复制,自动计算。

2020临床执业助理医师 病例分析诊断公式

一、呼吸系统 1.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老年人(吸烟史)+咳、痰、喘+桶状胸+肺功能检查(一秒率FEV1/FVC%<70%+RV/TLC>40%) 慢性肺心病=(肺病+心病)慢性肺部疾病病史+右室肥大(P2>A2、颈静脉怒张、肝大、肝颈征阳性、下肢水肿) 2.支气管哮喘=反复发作性、周期性喘息+听诊满肺哮鸣音+过敏史+支气管扩张剂缓解分期:急性发作期(满肺哮鸣音);非急性发作期。 3.肺炎 ①大叶性肺炎=年轻人+受凉+高热+咳铁锈色痰 ②支原体肺炎=年长儿童+刺激性干咳+关节痛+抗生素无效 ③支气管肺炎=婴幼儿+发热+鼻翼扇动+三凹征阳性 ④金葡菌肺炎=儿童+高热+胸痛+脓血痰+胸片片状影 ⑤克雷伯杆菌肺炎=老年人+高热+咳砖红色胶冻痰+胸片空洞 ⑥右上肺炎、左下叶肺炎=咳嗽咳痰+发热+肺部湿啰音+根据X线判断位置 4.结核 ①肺结核=青年+午后低热+夜间盗汗+咯血+抗生素治疗无效 ②结核性胸膜炎=结核+胸腔积液征(胸痛+语颤消失+叩诊实音/呼吸音消失) ③原发型肺结核=儿童+轻微症状+胸片哑铃形阴影(原发综合征) ④结核性心包炎=结核+心包积液体征(心前区痛+呼吸困难+上腹部闷胀+下肢浮肿) ⑤肠结核=结核+腹部症状(腹痛、腹泻、右下腹部肿块) ⑥结核性腹膜炎=结核+腹部炎症(腹痛、腹泻、腹壁柔韧感) ⑦肾结核=结核+膀胱刺激征+肾实质变薄并有破坏 5.肺栓塞=呼吸困难+咯血+胸痛+下肢肿胀+D-二聚体增高+血气分析(低氧血症、低碳酸血症)+窦性心动过速+CTPA/DSA/MRPA提示肺动脉内充盈缺损 6.肺癌=中老年人+吸烟+痰中血丝+刺激性咳嗽+消瘦+X线毛刺 7.血胸和气胸 ①血胸=胸外伤史+气管偏移+叩诊浊音(患侧)+呼吸音减弱+胸片示肋膈角消失、弧形高密度影 ②气胸=胸外伤史+呼吸音减弱/消失 闭合性气胸=呼吸困难+胸廓饱满+气管偏移+叩诊鼓音+呼吸音减弱 张力性气胸=呼吸困难+皮下气肿(握雪感)+气管偏移+叩诊鼓音+呼吸音消失 开放性气胸=呼吸困难+气管偏移+纵隔扑动+叩诊鼓音+呼吸音消失 8.肋骨骨折=胸外伤史+骨擦音或骨擦感+反常呼吸(多处骨折) 二、心血管系统 1.心衰→左肺右体 ①慢性左心衰竭=长期心脏病史+心排量减低+肺循环瘀血(心源性哮喘、呼吸困难) ②慢性右心衰竭=长期心脏病史+心排量减低+体循环瘀血(颈静脉怒张、肝大、腹水、双下肢水肿) ③慢性全心衰竭=慢性左心衰竭+慢性右心衰竭 ④急性左心衰=心脏病史+急性肺水肿(咳粉红色泡沫痰) ⑤心功能分级 1)NYHA分级(单纯心衰):I无II轻III明显,IV级不动也困难 2)Killip分级(急性心梗):I无II啰半,III肿IV休克 2.冠心病=中老年人+阵发性胸骨后疼痛 ①心绞痛=胸骨后疼痛<30min+休息/硝酸甘油可缓解+心电图ST段水平下移 稳定型:发病稳定,常与劳累有关 不稳定型:既往有胸骨疼痛病史,现在疼痛次数增加,程度加重 ②心肌梗死=胸骨后疼痛>30min+休息/硝酸甘油不缓解+濒死感+ST段弓背向上抬高

临床医学常用计算公式

临床医学常用计算公式 一、补液 补液原则:先快后慢、先胶后晶、先浓后浅、先盐后糖、见尿补钾、却啥补啥。注:休克时先晶后胶。 补液量=1/2累计损失量当天额外损失量每天正常需要量。 粗略计算补液量=尿量+500ml。若发热病人+300ml×n 1.补钾: 补钾原则:①补钾以口服补较安全。②补钾的速度不宜快。一般<20 mmol/h。 ③浓度一般1000ml液体中不超过3g。④见尿补钾。尿量在>30ml/h。 细胞外液钾离子总含量仅为60mmol左右,输入不能过快,一定要见尿补钾。 ⑤低钾不宜给糖,因为糖酵解时消耗钾。100g糖=消耗2.8g 钾。 轻度缺钾3.0——3.5mmol/L时,全天补钾量为6——8g。 中度缺钾2.5——3.0mmol/l时,全天补钾量为8——12g。 重度缺钾<2.5 mmol/l时,全天补钾量为12——18g。 2. 补钠:血清钠<130 mmol/L时,补液。先按总量的1/3——1/2补充。 公式: 应补Na+(mmol)=[142-病人血Na+(mmol/L)]×体重(kg)×0.6<女性为0.5> 应补生理盐水=[142-病人血Na+(mmol/L)] ×体重(kg)×3.5<女性为3.3> 氯化钠=[142-病人血Na+(mmol/L)] ×体重(kg) ×0.035<女性为0.03> 或=体重(kg)×〔142-病人血Na+(mmol/L)〕×0.6<女性为0.5>÷17 3.输液速度判定

每小时输入量(ml)=每分钟滴数×4 每分钟滴数(gtt/min)=输入液体总ml数÷[输液总时间(h)×4] 输液所需时间(h)=输入液体总ml数÷(每分钟滴数×4) 4.静脉输液滴进数计算法 每h输入量×每ml滴数(15gtt) ①已知每h输入量,则每min滴数=------------------------------------- 60(min) 每min滴数×60(min) ②已知每min滴数,则每h输入量=------------------------------ 每min相当滴数(15gtt) 5. 5%NB(ml)=〔CO2CP正常值-病人CO2CP〕×体重(kg)×0.6。 首日头2——4小时补给计算量的1/2。CO2CP正常值为22——29%。 如未测定二氧化碳结合力,可按5%碳酸氢钠每次溶液5ml/kg计算 (此用量可提高10容积%)。必要时可于2~4 小时后重复应用。 二、20%甘露醇8克静点正常情况下能带出液体为100毫升。 三、热量(能量)的计算 正常成人一般每日约需热量(能量):25——30kcal/kg/日 成人每天基础热量(能量):1kcal×24×体重(kg) 三大产热营养素:蛋白质 4.1kcal/g 脂类(脂肪)9.3kcal/g 碳水化合物(糖类) 4.1kcal/g 注:卡路里(cal)的定义:将1克水在1大气压下提升1摄氏度所需要的热量。热量单位换算公式: 1kcal=1000cal

诊断公式

呼吸系统: 1、肺炎=短期咳嗽咳痰+发热+肺部湿罗音+胸片 2、肺炎球菌肺炎=成人+着凉+高热+口角及鼻子周围单纯胞疹+咳铁锈色痰 3、葡萄球菌肺炎=突发高热+胸痛+肌肉酸痛+脓血痰+胸片状影 4、支原体肺炎=儿童或成年+刺激干咳+肌肉酸痛+青霉素或头孢类无效+胸片浸润影 5、克雷伯杆菌肺炎=老年+高热+砖红色胶冻样痰+胸片空洞 6、肺结核=青年+长期低热盗汗+咳血+抗生素无效+白细胞不高 7、原发性肺结核=儿童+轻微症状+胸片哑铃阴影 8、急性粟粒性肺结核=幼儿或青少年+结核+严重中毒症状+胸片三均匀(大小、密度、分布)的粟粒状结节 9、浸润性肺结核=青年+结核+肺尖或锁骨下斑点状阴影 10、纤维空洞性肺结核=成人+长期低热盗汗+胸片肺组织严重破坏、空洞、肺纹理垂 柳样 11、干酪样肺炎=结核+高热+胸片大叶性密度均匀玻璃状阴影 12、结核性胸膜炎=结核+胸腔积液征(胸痛+语音震颤消失+叩诊实音呼吸音消失) 13、胸腔积液= 一侧胸痛+呼吸困难+纵隔偏移+患肺呼吸音消失、叩诊浊音 14、恶性胸腔积液=老年+低热盗汗+一侧胸痛+呼吸困难+纵隔偏移+患肺呼吸音消失、叩诊浊音 15、结核性胸腔积液=青年+低热盗汗+一侧胸痛+呼吸困难+纵隔偏移+患肺呼吸音消失、叩诊浊音 16、COPD=老年+长期咳痰喘+桶状胸+PEV1/FVC<70%+rv/tlc>40% 17、慢性肺心病=COPD+肺动脉高压+右心室肥大(P2>A2、颈静脉怒张、肝大、肝 颈征阳性、下肢水肿) 18、支气管哮喘=反复发作性哮喘或咳嗽+满肺哮鸣音+过敏史 19、肺癌=中老年+痰中血丝+刺激性咳嗽+消瘦+固定局限性湿罗音+吸烟【助理不考】 20、呼吸衰竭=PaO2<60mmhg或/和paco2>50mmHg 【助理不考】 Ⅰ型呼衰=病程短+PaO2<60mmhgpaco2正常 Ⅱ型呼衰=长期肺病+缺氧+PaO2<60mmhg/和paco2>50mmHg 循环系统: 1、慢性左心衰竭=长期心脏病史+心排量减低+肺循环淤血(心源性哮喘、呼吸困难) 2、慢性右心衰竭=长期心脏病史+心排量减低+体循环淤血(颈静脉怒张、肝大、腹水、双下肢水肿) 3、慢性全心衰竭=慢性左心衰竭+慢性右心衰竭 4、急性左心衰竭=心脏病史+急性肺水肿(粉红色泡沫痰) 5、心律失常【助理不考】

案例常用数据公式及计算题

公式常用数据技术题 ◎损失计算及其他公式: 1、死亡工日:人数×6000;重伤工日:人数×105 2、直接经济损失:抢救费+抚恤费+机修费+财产损失 3、间接经济损失:停产+工作损失+资源损失+环境处理费+补充新员工 4、混合气体下(上)极限L=1/n/L+……×100% 百分数/下限 5、千人工伤率工伤总人数/职工人数×1000‰ 6、千人死亡率死亡总人数/职工人数×1000‰ 7、千人经济损失率全年损失(万)/职工人数×1000‰ 8、百万经济损失率全年损失(万)/总产值(万)×100% 9、工作损失价值税利×总损失工日/工作日数×职工人数 10、重大危险源㎡×相对密度×充装数系q1 /Q1+q2 /Q2+q3 /Q3……≥1 11、加权平均浓度C T+…/8×60 12、物质超标C/L+…>1 13、爆炸危险度R浓度/ 爆炸下限 14、危害风险评价标准D=LEC Ⅰ级>320分极其危险Ⅱ级160分~320分高度危险Ⅲ级70分~159分显著危险Ⅳ级20分~69分一般危险Ⅴ级<20分稍有危险 输入可靠度是0.9992,判断可靠度是0.995,输出可靠度是0.9994,则人在进行作业操作时的基本可靠度是()。技术189页r=a1a2a3 ◎建筑安全检查标准公式: 1、汇总表分项得分

◎总表分项得分×分项检查表得分/100 2、汇总表分项得分(缺项) ◎检查表得分之和/(100-缺项分)×100 3、检查表分表缺项计算 ◎检查表实得分/(100-缺项分)×100 4、保证项目缺项 ◎保证项目实得分/(60-缺项分)>66.7% ◎《条例》罚款规定: 1、对单位处100万元以上500万元以下的罚款;对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上一年年收入60%至100%的罚款; 2、单位1)发生一般事故的,处10-20万元以下的罚款;2)发生较大事故的,处20-50万元以下的罚款;3)发生重大事故的,处50-200万元以下的罚款;4)发生特别重大事故的,处200-500万元以下的罚款; 3、主要负责人1)发生一般事故的,处上年收入30%的罚款;2)发生较大事故的,处上年收入40%的罚款;3)发生重大事故的,处上年收入60%的罚款;4)发生特别重大事故的,处上年收入80%的罚款。 4、单位主要负责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上一年年收入40%至80%的罚款。 ◎《条例》事故分类规定: ①特别重大事故:30—100—1亿【上】 ②重大事故:10-30【下】50—100【下】5仟—1亿【下】 ③较大事故:3-10【下】10—50【下】1仟—5仟【下】 ④一般事故:3—10—1仟【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