桡动脉采血的护理常规
动脉血标本采集的护理

动脉血标本采集的护理摘要】[目的] 总结动脉血气分析采集的技术与护理。
[方法] 对283例胸外科术前病人动脉采血进行血气分析,观察采集技术与分析影响动脉血气分析的相关因素。
[结果] 经桡动脉穿刺240例,穿刺一次性成功212例,经股动脉穿刺243例,穿刺一次性成功238例,经足背动脉穿刺180例,穿刺一次性成功140例。
[结论] 加强动脉血气分析采集技术的护理,是动脉血气结果准确性的重要保证。
【关键词】动脉血气分析;动脉血采集;护理动脉血气分析是检测血中参与气体交换及与呼吸有关的氧和二氧化碳,是呼吸衰竭、酸碱平衡失调的监护以及机械通气参数调节、疗效分析和预后判断的重要依据之一,并对吸氧浓度和药物治疗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血气分析作为胸外科术前的常规检查,其结果直接关系到手术是否进行,这就对血气分析结果的准确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正确采集标本,将标本的误差降到最低,是保证动脉血气结果准确性的重要保证。
1、桡动脉穿刺技术传统穿刺方法:患者手臂自然放平于床上,常规消毒前臂掌侧腕关节上2cm处[1],穿刺部位皮肤及操作者的左手示指、中指、无名指。
操作者以左手示指、中指、无名指沿桡骨骨头摸动脉,中指置搏动最明显处,抬起中指,以示指及无名指固定皮肤进针。
传统的取血部位以桡动脉搏动最强处作为定标点行穿刺术,采血进针点以操作者的感觉来定。
桡动脉较细,搏动点为条索状,在较长一段内均能触及搏动,取血位置误差较大。
2、股动脉穿刺技术在临床上,对年龄幼小的患儿及循环衰竭的危重病人,股动脉常作为血气分析采血的首选部位。
股动脉因其血管粗壮,血流丰富,行穿刺采血术具有易定位,取血快速等优势。
定位时,患者平卧,术侧大腿外展和旋外位,自腹股沟中点至内收肌连线的上2/3为股动脉的体表投影。
操作者可于腹股沟韧带(髂前上棘与耻骨结节体表连线位置)中点触及股动脉搏动。
然后,根据患者体形的胖瘦选择足够长的针头,常规消毒穿刺部位及操作者左手示指、中指及无名指。
新生儿桡动脉采血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新生儿桡动脉采血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In the process of collecting blood samples from the radial artery of newborns, several steps need to be followed. The first step is to properly prepare the equipment and materials required for the procedure. This includes ensuring that the collection kit is complete and sterile, as well as having available all necessary labels and forms for proper sample identification.接下来,护士需要选择合适的部位进行采血。
通常情况下,新生儿的桡动脉在手腕处较为突出且容易操作。
然而,在操作过程中要小心保护好患者的肢体,尽可能减少对其造成的不适。
After selecting the appropriate site, it is important to clean the selected area thoroughly with an alcohol swab. This helps to ensure that the area is free from any potential contaminants that could compromise the integrity of the blood sample. Additionally, cleaning the area also helps to minimize the risk of infection.Once the area has been cleaned, it is time to perform acapillary puncture. This involves using a lancet or a needle to create a small hole in the skin overlying the radial artery. It is crucial to use caution and skill during this step to minimize any potential damage to surrounding tissues.After puncturing the skin, gentle pressure should be applied around the site of puncture to encourage blood flow towards the surface. This makes it easier to collect a sufficient amount of blood for analysis. It is important not to apply excessive pressure as this can result in hemolysis or other complications.Next, a microcontainer or capillary tube can be used to collect the blood sample. Care should be taken not to contaminate or introduce air bubbles into the sample during collection. Additionally, it may be necessary to gently mix the sample to ensure homogeneity before further analysis.After the blood sample has been collected, it is important to properly label and handle it. This includes recording necessary information such as patient identification, dateand time of collection, and any other relevant details. The sample should be handled and stored in accordance with proper laboratory protocols to maintain its integrity until analysis.评分标准是对操作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综合评估,以确保采集到的血样质量可靠。
桡动脉采血操作1

1.须重复采集血标本做血气分析、血氨及乳酸盐监测。
2.在静脉采血困难时,用此法获取大量血标本。
3.需要准确监测动脉血压者。
禁忌症:1.Allen试验阳性。
(Allen试验方法步骤:①术者用双手同时按压桡动脉和尺动脉;②嘱患者反复用力握拳和张开手指5~7次至手掌变白;婴幼儿按压至手掌变白。
③松开对尺动脉的压迫,继续保持压迫桡动脉,观察手掌颜色变化。
若手掌颜色10s之内迅速变红或恢复正常,表明尺动脉和桡动脉间存在良好的侧支循环,即Allen试验阴性,可以经桡动脉进行介入治疗,一旦桡动脉发生闭塞也不会出现缺血;相反,若10s手掌颜色仍为苍白,Allen试验阳性,这表明手掌侧支循环不良,不应选择桡动脉行介入治疗。
)2.局部感染、外伤。
3.高凝状态。
4.有出血倾向或抗凝治疗并发症及预防:1、血肿:拔出针头后,立即压迫5-10分钟,避免反复穿刺2、动脉痉挛、血栓形成和栓塞:熟练操作,准确评估动脉情况3、感染:严格无菌技术操作4、血气结果试验误差:严格操作规程,避免混有空气及误入静脉。
定位方法:1、目测定位法(1)在小儿腕部横纹线的中间线(为一条人为地想象的平行于两横纹线的直线,它与上下两横纹间距离相等)与大鱼际肌腱向腕部延长线的交叉点处, 即桡侧腕横纹肌上2cm。
(2)穿刺点:在腕横纹肌上0.5cm穿刺2、触摸法(1)直接触摸桡动脉的搏动点,在最明显处以15~20°进针抽取所需血量即可。
(2)穿刺点:触摸波动点(用指甲按印),在波动点下0.5cm-1cm处进针。
3、十字法(1)患儿手腕部的腕中纹(即第二道腕横纹)桡侧1/4处。
穿刺点:约为中线与大拇指外侧的1/2处为穿刺点。
动脉血标本采集

——桡动脉穿刺技巧
•动脉采血目的 •动脉采血操作要点 •桡动脉采血穿刺技巧 •采血过程中影响结果的相关因素
动脉采血目的
• 能够反映肺功能及酸碱平衡状态,适用于低氧血症、呼 吸衰竭、呼吸困难等病症的鉴别和诊断。
动脉采血常见并发症: • 感染,皮下血肿,假性动脉瘤,误刺神经,血管痉挛。
动脉采血操作要点
桡动脉采血穿刺技巧
➢选桡动脉穿刺时应先做 Allen 试验 ➢术 者 将 病 人 的 尺 和 桡 动 脉 用 双 手 同 时 压 迫
后, 嘱病人交替握拳和放松动作 5-7 次, 至手掌部变苍白。 ➢术 者 松 开 对 病 人 尺 动 脉 的 压 迫 , 观 察 手 掌 颜色变化,若 10 秒内手掌颜色变正常, 则 Allen 试验阴性,说明尺动脉存在侧支 循环好,是桡动脉穿刺的适应证; ➢若 1 5 秒 后 , 手 掌 仍 未 转 红 , 为 A l l e n 试 验 阳性,说明尺动脉在侧枝循环差,不能做 桡动脉穿刺。
病人腕部及操作者左手食指中指进行常规皮肤消毒。
操作者左手食指、中指并拢定位到穿刺位置桡动脉搏动 最强处,并用指腹感受动脉搏动,以判断桡动脉具体的 位置。
沿桡动脉走向将食指中指轻轻分开约 2-3 厘米,固定 血管,在两指间、呈 30-40°角进针。
采血过程中影响结果的相关因素:
➢ 病人状态的稳定性 ➢ 抗凝剂的影响 ➢ 标本的存放:从标本采集到完成测定,时间≤ 30 min。 ➢ 患者体温的影响
桡动脉采血穿刺技巧
➢桡动脉采血优势:表浅易触及、穿刺方便、有侧支循环
➢桡动脉采血缺点:血管较细、痛觉敏感、病人可见
➢桡动脉的穿刺位置:腕横纹上一横指 (1-2 厘米),距 外侧 0.5 厘米处;或以桡骨茎突为基点,向尺侧移动 1 厘米,再向肘方向移动 0.5 厘米。
老年肺结核患者桡动脉采血的护理体会

老年肺结核患者桡动脉采血的护理体会发表时间:2014-12-26T09:11:59.763Z 来源:《医药前沿》2014年8月第23期供稿作者:曾小华[导读] 老年肺结核患者合并阻塞性肺病发病时往往情况危急,患者心理恐惧感强烈,我们要充分安抚患者情绪,使其避免躁动,配合操作。
曾小华(苏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江苏苏州 215101)【摘要】目的探讨不同进针角度对桡动脉采血成功率的影响方法将我科2012年1月至2014年4月来对76位老年结核病合并阻塞性肺病患者进行150次桡动脉采血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1,对照组2.对照组采用传统的90°和45°进针,而观察组采用<45°进针法。
结果观察组采血成功率高于对照组。
结论桡动脉采血使用<45°角度进针可明显提高穿刺成功率。
【关键词】桡动脉采血不同角度老年人护理【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23-0280-01 随着疾病的发展,老年肺结核患者合并阻塞性肺病的情况增多,为了了解患者是否缺氧及二氧化碳潴留、血液酸碱平衡情况,必须对患者进行多次动脉采血。
动脉采血的成功与否不仅影响着对病患的疾病的治疗,也给患者身心带来不同的意义。
由于传染科的特殊性,隔离的要求,这对我们护理人员的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现在将我科桡动脉采血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我科2012年1月至2014年4月来对76位老年结核病合并阻塞性肺病患者进行150次桡动脉采血。
其中男性106例,女性44例,年龄60~88岁。
穿刺均由工作5年以上责任护士进行。
由于桡动脉部位表浅,上肢易于摆放体位,不暴露患者隐私,便于操作,合并阻塞性肺病患者进行150次桡动脉采血。
其中男性106例,女性44例,年龄60~88岁。
穿刺均由工作5年以上责任护士进行。
由于桡动脉部位表浅,上肢易于摆放体位,不暴露患者隐私,便于操作,患者愿意配合。
总结桡动脉采血在儿科护理操作中的体会

总结桡动脉采血在儿科护理操作中的体会【摘要】目的:本文旨在于总结桡动脉采血在儿科护理操作中的体会。
方法:本次选择8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这些患儿来自2021年1月~2021年6月间于本院进行桡动脉采血的患儿。
经过研究将其细划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
对两组患儿在桡动脉采血使用不同护理方法上进行比较。
结果:对照组的患儿进行传统的护理方式,观察组的患儿使用针对性的护理,发现使用针对性护理组的患儿患儿家属满意度更高,患儿疼痛感较轻,P<0.05,可进行研究。
结论:综上所述,针对性的护理方式对小儿在桡动脉采血可以减轻患儿疼痛,提高患儿家属的满意度,具有统计学意义。
【关键词】桡动脉采血;儿科护理操作;体会;桡动脉采血,是指患儿因为疾病需要对体内的血液情况进行检测来确定患儿的病情,而采血的部位通常会选择桡动脉,主要是因为这个位置的脂肪相对较少,且血管位置浅,形成血肿的概率低,而且患儿年龄小,配合度差,很大程度上会影响采血的进度。
为了尽可能缓解患儿因为采血导致的并发症,减轻患儿的疼痛感,所以针对性的护理不可缺少【1】。
具体详见下文。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参与本次研究的有80例患儿,均是来自2021年1月~2021年6月间于本院进行桡动脉采血的患儿。
80例患儿月龄在6岁至9岁之间,且平均年龄为7.5岁,其中包含女宝45例,剩余为男宝。
将本院2021年1月至2021年6月间所有到我院进行桡动脉采血患儿的月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对后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P>0.05,可开展本研究。
1.2方法对照组的患儿进行常规的桡动脉采血护理,观察组患儿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具体如下:①准备好采血所需的用品棉球,注射器,无菌棉签等【2】。
②根据患儿的年龄段对患儿进行不同情况的安抚,保证患儿在尽可能安静的状态下进行采血,之后根据患儿的个人意愿,选择舒适的姿势,坐位,卧位或者平躺。
将患儿的上肢伸展开来,尽可能的暴露需要采血的整个前臂,保证患儿的手掌朝上,负责采血的护士伸出一只手并拢食指和中指,在患儿前壁的桡动脉位置进行触摸,寻找到有明显的动脉搏动后,选择穿刺点并进行消毒,护理人员轻轻的握住患儿需要采血的手掌,略微弯曲,保证穿刺处的皮肤保持紧绷的状态,使用头皮针,自患儿的桡动脉方向刺入,保持缓慢、平稳,尽可能的减少患儿的疼痛感。
简述动脉血标本采集法的注意事项

简述动脉血标本采集法的注意事项
动脉血标本采集法是一种用于获取动脉血样本的方法,在临床诊断和监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然而,这种采集方法需要注意以下几个关键点。
首先,动脉血采集需要严格的无菌操作。
在进行动脉血采集前,操作者应洗手并戴上无菌手套,确保采集过程中不会引入细菌或其他污染物。
此外,采集器械和采集部位也需要提前消毒。
其次,选择合适的采集部位也是非常重要的。
常用的动脉血采集部位有桡动脉和股动脉。
选择采集部位时,需要考虑到其血管位置清晰、无明显肿胀或感染的特点。
同时,在采集过程中需要避免血管的压迫或损伤,以确保采集到的血样品质。
另外,操作者需要熟悉采集器械的使用方法。
动脉血采集需要使用专门的动脉穿刺针或导管。
操作者应该熟悉这些器械的结构和使用方法,并掌握正确的穿刺技巧,以减少疼痛和出血。
在采集过程中,需要注意采血速度的控制。
动脉血采集过程中,应该将血样缓慢地抽取到采集器中,以避免过快或过慢引起的不良反应。
过快的采集速度可能导致血液凝固,从而影响采样结果。
而过慢的采集速度则可能引起血样的氧化或变质。
最后,采集后要妥善处理和保存血样。
动脉血样采集完成后,应该将采集器密封并标注好采集时间和患者信息,以便后续检测或分析。
若需要进一步处理,如离心分离血浆或血细胞,应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避免血样质量的下降。
总之,动脉血标本采集法需要注意无菌操作、合适的采集部位、熟悉采集器械使用方法、控制采血速度,以及妥善处理和保存血样。
这些注意事项的遵守将有助于获得准确和可靠的动脉血样本,提高临床诊断和监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动脉采血技巧

动脉采血技巧
动脉采血技巧是指在护理中,采取特定技术,从动脉采集血液的护理技术。
动脉采血技巧的重要性不容忽视,正确的采血技术可以确保采集的血液质量,有效地满足临床检测的要求,提高诊断准确性,减少对患者的伤害,保证患者的安全。
一、准备工作动脉采血技巧的准备工作很重要,需要检查和熟悉患者的病史,为了确保安全,需要选择合适的采血部位,并且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和血液变化,确定采血量。
另外,还需要准备好采血工具,如采血管、采血针、铁叉、毛巾、指套、纱布等,并按照规定的护理流程准备好。
1.确定采血部位:应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和血液变化,选
择合适的采血部位。
2.洗手:洗手是动脉采血的基本步骤,洗手时应注意洗净
手指和手腕,以防止污染血液。
3.消毒:用75%酒精消毒采血部位和采血工具,以防止污
染血液。
4.采血:采血时应注意控制采血针的深度,尽量不要深入
动脉,以免造成患者不必要的痛苦和伤害。
5.拔针:采血完毕后,应立即拔针,用毛巾把血液擦拭干净,以防止血液滴到病人的身体上。
三、后续护理
1.清洁手:采血完毕后,应立即清洁手,并使用洗手液洗手,以防止感染。
2.应用冰敷:采血完毕后,应立即用冰敷把采血部位冰敷,以减轻血管收缩,减少出血。
3.观察患者:采血完毕后,应观察患者的身体状况,如果
出现轻微出血、头晕、头痛等症状,应及时给予护理。
动脉采血技巧是护理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技能,正确的采血技术可以确保采集的血液质量,有效地满足临床检测的要求,提高诊断准确性,减少对患者的伤害,保证患者的安全。
动脉采血技巧的步骤要求严格,护士应按照规定的护理流程进行操作,以确保采血的安全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桡动脉采血的护理常规
[目的]:进行血液气体分析,血气分析常用于呼吸衰竭、酸碱平衡失调的监护以及机械通气参数调节、疗效分析和预后判断。
对于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可为医生确定治疗方案、调整药物、观察疗效等,提供准确的依据。
[用物]:无菌注射器、头皮针、或血气针、治疗盘、采血试管、
[护理常规]:
1、评估病人的病情、年龄、意识状态,有无特殊用药及配合情况,做好沟通及心理护理,避免因二次穿刺引起与患者发生纠纷。
2、在使用动脉血气针穿刺前,回抽活塞至1毫米处,因为在大部分情况下血液不能将活塞顶至1毫米处,采血量不够会直接影响检测结果,若穿刺后再回抽活塞,血气针内会出现大量的气泡。
3、在肱动脉或桡动脉处取血,针头与皮肤呈30~45度角,穿刺的成功率会提高很多
4、标本采集成功后一只手用棉签重压取血部位5~10分钟,另一只手迅速将针头刺入橡胶塞内,以隔绝空气,并充分揉搓血样标本,使其与抗凝剂混合并立即送检。
5、动脉血必须防止空气混入,取血后不可抽拉注射器,以免空气混入,若血标本有气泡,针头向上竖直即可排除。
6、下肢静脉血栓患者,避免从股动脉及下肢动脉采血。
7、若饮热水、洗澡、运动后,需休息半小时再取血。
8、如有特殊用药患者,应适当延长压迫止血时间(例如抗凝药物),尽量避免进行股动脉穿刺
9如标本不能立即送检,可放入0℃冰盒内保存,最长不超过两小时,避免细胞代谢耗氧,PaO2 下降,PaCO2升高。
、
10、填写血气分析申请单时,务必要注明采血时间、体温,患者吸氧方法,氧浓度、氧流量,机械通气的参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