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料原料的质量安全控制

合集下载

饲料质量安全管理规范生产部分

饲料质量安全管理规范生产部分

饲料质量安全管理规范生产部分导言饲料作为动物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安全直接影响着动物的健康和产品的质量。

因此,饲料生产过程中的质量安全管理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饲料质量安全管理规范的生产部分,包括原料采购、仓储管理、生产工艺等内容。

原料采购原料采购是饲料生产的第一步,合理的原料采购对于保证饲料质量安全至关重要。

供应商选择在选择供应商时,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供应商的信誉度和资质•供应商提供的原料的质量•供应商的交货周期和交货稳定性原料验收对于每一批收到的原料,都应进行严格的验收。

验收包括外观、气味、颜色等方面的检查,以及对原料中有害物质的检测。

只有合格的原料才能进入生产环节。

仓储管理仓储管理是保证饲料质量安全的重要环节。

合理的仓储管理能够防止饲料受潮、霉变以及害虫侵扰等问题发生。

仓库选择选择适当的仓库是仓储管理的首要任务。

仓库应干燥、通风良好,防止阳光直射和雨水渗透。

储存条件在仓库内,应对饲料进行分类、标记和储存。

不同种类的饲料应分开存放,使用专用的容器进行储存。

同时,要定期检查饲料的储存条件,及时清理和维修。

生产工艺生产工艺是饲料质量安全管理的核心环节。

采用正确的生产工艺能够保证饲料的均匀性、稳定性和营养价值。

配料过程配料是饲料生产的第一步,需要精确称量原料,并按照配方进行混合。

在配料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使用准确的称量设备,确保原料按照配方比例加入。

•配料过程中要注意原料的清洁和杂质的排除。

成型过程根据配方,将配料过程中混合好的饲料进行成型。

成型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使用适当的成型设备,确保饲料的形状和粒度符合要求。

•控制加热和冷却的温度和时间,确保饲料的品质。

包装过程对于成型好的饲料,应进行适当的包装,以保持其新鲜和干燥。

包装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使用适当的包装材料,防止饲料受潮和破损。

•包装后及时封口,确保饲料的密封性。

总结饲料质量安全管理的生产部分涉及原料采购、仓储管理、生产工艺等多个环节。

饲料质量要求

饲料质量要求

饲料质量要求
饲料质量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营养成分:饲料应含有足够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成分,以满足动物生长和生产的需要。

卫生安全:饲料应符合卫生标准,不含有有毒有害物质,确保动物食用安全。

适口性:饲料应具有良好的适口性,易于动物消化吸收。

稳定性:饲料应具有稳定的品质,不因储存和使用而变质。

为了确保饲料质量,需要采取以下措施:
选择优质原料:选用新鲜、无毒、无霉变、质地良好的原料。

严格生产过程:按照科学配方进行生产,确保饲料营养成分均衡。

加强质量检测:对饲料进行定期的质量检测,确保饲料符合质量标准。

规范储存和使用:饲料应按照规范进行储存和使用,避免因储存和使用不当而影响饲料质量。

总之,饲料质量要求是保障动物健康生长和生产的重要因素,必须严格控制饲料的质量。

饲料安全防范措施

饲料安全防范措施

饲料安全防范措施
饲料安全是保障家畜禽类健康和农产品安全的重要环节。

为了防范饲料中的有害物质,减少食品污染,需要采取以下措施:
1. 严格控制饲料原料的选择:选择有资质的供应商,对饲料原料进行严格的检验和筛查,保证原料的质量和安全。

2. 建立完善的饲料生产管理制度:加强对饲料生产过程的监管和管理,确保饲料生产符合法律法规和质量标准,防止生产过程中的污染和混杂。

3. 细致的饲料生产过程控制:在饲料生产过程中,要严格控制生产环节,保持清洁卫生,防止污染和混杂,确保饲料的质量和安全。

4. 加强饲料存储及运输管理:饲料存储和运输环节要控制温度、湿度、防潮、防虫等,保证饲料的质量和安全。

5. 定期对饲料进行质量检验:饲料生产和使用过程中,要对饲料进行定期的质量检验,确保饲料符合质量标准和安全规定。

通过以上饲料安全防范措施的实施,能够有效地减少食品污染和家畜禽类疾病发生,确保饲料的质量和安全,最终保障人们的健康和安全。

- 1 -。

饲料质量安全管理规范相关制度

饲料质量安全管理规范相关制度

饲料质量安全管理规范相关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和背景为了保障企业产品的质量安全,在生产过程中,对饲料质量进行全程监控和管理,订立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规章制度适用于饲料生产管控全过程的各级管理人员和相关员工,包含原材料采购、加工生产、仓储和销售环节。

第三条生产管理原则生产过程中,本企业将坚持以下原则: 1. 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确保饲料合法、安全、符合质量标准; 2. 强化质量管理,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确保饲料质量掌控在合理范围内; 3. 加强内部沟通,形成全员质量管理的共识,保障质量安全; 4. 连续改进,不绝提高饲料质量安全管理水平。

第二章原材料采购管理第四条原材料子供应商资质审核1.企业应对全部原材料子供应商进行资质审核,确保其具备相关质量管理体系及国家标准的要求;2.审核内容包含原材料子供应商的生产设施、技术本领、质量管理体系等;3.审核结果需要进行记录并建立供应商评价体系,供应商质量评估结果作为合同签订的紧要参考。

第五条原材料采购合同管理1.原材料采购应订立严格的采购合同,合同中应包含双方商定的质量标准、交付日期、价格、数量、检测要求等内容;2.企业采购部门在与供应商签订采购合同之前,应对样品进行指定的质量检测,以确保原材料质量符合要求;3.采购部门应建立原材料采购记录,包含供应商信息、原材料批次、采购数量、检测结果等,以备查验。

第六条原材料收货检验1.原材料进厂后应依照质量安全规范的要求,组织专人进行收货检验;2.检验包含外观、气味、湿度等指标的检测;3.严禁使用未经检验合格的原材料进行饲料生产。

第三章加工生产管理第七条生产设备管理1.生产设备应依照相关标准选购,并定期进行维护、保养和检修,确保正常运行;2.设备操作人员应定期进行技术培训和安全教育,确保操作规范。

第八条饲料生产工艺管理1.企业应建立科学合理的饲料生产工艺标准,明确各工艺环节的操作规程;2.生产人员应依照工艺标准进行操作,严禁随便更改或调整;3.工艺参数和质量指标应在各个环节进行记录,以备查验。

饲料质量安全管理规范

饲料质量安全管理规范

饲料质量安全管理规范饲料质量安全管理规范是指在饲料生产、存储、运输、销售和使用过程中,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进行质量控制和安全管理的一系列制度和措施。

饲料质量安全管理规范的实施,能够保障动物饲料的质量、安全和合规性,保证动物健康和食品安全。

下面是具体的饲料质量安全管理规范,总共约1000字。

一、饲料生产管理规范1.建立完善的饲料生产管理制度,包括原料采购、质量控制、生产工艺、设备管理、生产环境、人员培训等方面。

2.建立饲料生产车间的质量控制制度,确保原料、辅料、添加剂等符合要求,杜绝使用变质、污染、超过保质期的材料。

3.制定生产工艺和操作规程,明确操作流程和操作规范,防止交叉污染和操作失误。

4.加强设备管理,做好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确保设备运行平稳,生产工艺可控。

5.控制生产环境,保持车间干净整洁,防止有害物质、病原微生物进入饲料。

6.对从业人员进行饲料生产管理方面的培训,提高其质量控制和安全意识。

二、饲料存储管理规范1.建立饲料存储管理制度,包括存储场所选择、存储设备、存储条件、饲料分类存放、入库出库管理等。

2.选择适宜的存储场所,确保通风、干燥、清洁,防止饲料受潮、发霉、变质。

3.维护存储设备的正常运行,定期清洗、消毒存储容器、输送设备,以防止交叉污染。

4.严格控制饲料入库出库管理,对入库饲料进行检验,合格才能入库,并设立合理的存货周转制度。

三、饲料运输管理规范1.建立饲料运输管理制度,包括运输车辆的选择、清洁消毒、运输记录、运输过程中的温度控制等。

2.选择运输车辆时要求选择符合卫生标准的车辆,保证饲料不会受到外界污染。

3.严格要求运输车辆的清洁消毒,减少病原微生物传播。

4.运输过程中要控制运输温度,避免因高温或低温导致饲料质量下降。

四、饲料销售管理规范1.建立饲料销售管理制度,包括销售许可证、销售合同、销售记录、产品追溯等。

2.获得合法的销售许可证,保证销售合法合规。

3.建立完善的销售记录,包括销售日期、销售数量、销售对象等,以备查证。

饲料生产过程质量控制点有哪些你都知道吗

饲料生产过程质量控制点有哪些你都知道吗

饲料生产过程质量控制点有哪些引言概述:饲料生产过程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环节之一,质量控制是确保饲料产品安全、营养均衡的关键。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们已经介绍了一些饲料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点,本文将继续探讨这一话题,详细阐述饲料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要点。

正文内容:一、原料采购和储存1.原料选择:选择符合饲料生产标准的原料,包括谷物、油料、蛋白质原料和添加剂等。

2.原料质量检验:进行原料的理化指标检测、微生物检测等。

3.原料储存管理:采取适当的储存方式,控制原料的湿度、温度和酸碱度等因素。

二、配料和混合1.配料精确性:确保配料的精确度,避免过量或不足的情况发生。

2.配料均匀性:确保混合器混合均匀,避免存在不均匀现象。

3.配料时间:控制配料时间,确保每个原料的投料时间适当。

三、破碎、扩容和膨化1.破碎:控制破碎设备的运行状态,确保破碎粒度符合要求。

2.扩容:控制扩容设备的扩容率,确保饲料在扩容过程中良好的吸水性。

3.膨化:控制膨化设备运行参数,确保膨化程度达到要求。

四、干燥和冷却1.干燥:控制干燥设备的温度和湿度,确保饲料的水分达到合适的标准。

2.冷却:控制冷却设备的风量和温度,确保饲料的温度达到合适的标准。

五、包装和储存1.包装:选择适当的包装材料,并进行合理的包装,确保饲料的密封性和保质期。

2.储存:控制饲料的储存条件,包括温度、湿度和通风等,确保饲料的品质不受损害。

总结:饲料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点是确保饲料产品质量的关键所在。

原料采购和储存、配料和混合、破碎、扩容和膨化、干燥和冷却,以及包装和储存等环节都需要严格控制,以确保饲料产品的安全性和营养均衡性。

质量控制点的执行需要科学的设备配置和操作规范,同时需要严格的质量检测和管理制度。

只有充分把握这些质量控制点,才能保持饲料的优质性和稳定性,确保畜禽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饲料产品质量保障的措施

饲料产品质量保障的措施

饲料产品质量保障的措施饲料产品质量保障的措施一、引言随着农业的发展,饲料行业在农业生产中日益重要。

饲料作为动物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动物的生产性能和产品质量起着重要的影响。

为了确保饲料产品的质量,保障动物生产的健康发展,饲料行业不断加强产品质量控制和监管。

本文将从饲料生产的全过程来探讨饲料产品质量保障的措施,包括原料选择、生产工艺、质量监控、质量管理和法规合规等方面。

二、饲料产品质量保障的措施1. 原料选择饲料产品的质量直接取决于原料的质量。

因此,选择合格的原料是保障饲料产品质量的第一步。

原料的选择应遵循以下原则:(1)合法合规:选择符合国家食品安全要求和饲料法规的原料。

(2)品种齐全:选择合适的原料种类,以满足不同动物的营养需求。

(3)优质可靠:优选优质原料,确保其营养成分符合标准,减少污染物含量。

(4)稳定供应:选择稳定的供应商,确保原料的质量和供应量。

2. 生产工艺生产工艺是影响饲料产品质量的重要因素。

饲料生产工艺应具备以下特点:(1)先进科学:采用先进的饲料加工设备和技术,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2)适度加工:根据不同的原料特性和动物需求,选择适当的加工方法,保留营养成分的同时提高物料的利用率。

(3)控制环境:严格控制生产环境和加工工艺参数,如温度、湿度、时间等,确保生产过程的合理性和稳定性。

(4)防交叉污染:严格执行生产工艺流程,防止原料交叉污染,避免混入有害物质。

3. 质量监控质量监控是饲料产品质量保障的重要环节。

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原料检验:对每批进厂的原料进行检验,确保其质量符合标准。

(2)生产过程监控:对生产过程中的关键环节进行监控,如温度、湿度、机械参数等,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3)成品检验:对每批成品进行检验,确保其营养成分和微生物指标等符合标准。

(4)质量评价:建立质量评价体系,对饲料产品进行定期评估,了解产品的市场反馈和用户满意度,及时调整生产工艺和配方。

4. 质量管理饲料产品质量管理是保障产品质量的关键。

试述饲料原料质量安全控制程序

试述饲料原料质量安全控制程序
用大. 多数 中小企 业 难 以普 及 运用 。探讨 源 头 的 控 制 程 序 . 好 原 料 质 量 关 . 于 有 效 控 制 饲 料 把 对 质量尤 为 重要 和必 要 1 原 料采购 计 划和 质量 控 制指标 的 制订
现 场考 察 : 于新供 货企 业 , 对 采购 人 员应深 人
白饲 料 、 复合 蛋 白质 饲 料 等 , 不要 轻 信 一些 供 货 商过 度 的宣传
4 采购 评议 和协 议
采 购 、 管 、 务 等 部 门对 供 货 商资 质 、 品 财 市场 信誉 、 料质量、 原 同行 价 格 进行 综 合 分析 。 拟定 采 购 方 案 . 送 企业 负 责人 批 准 。重 要 原 料 和大 批 报 量 原料 应 每批进 行 : 辅料 应定 期进 行 。 签 订 购 销协 议 , 议应 明确 质 量标 准 、 量 、 协 数
5 供 货商档 案
严建 刚 : 苏省饲 料 工作 办公 室 。 江
为 提 高 原 料 质 量 的 可 追 溯 性 及 稳 定 的 供 货
质 量 与 安 全
3 0
铂科广萄 o9 2o 年第1 期 1
QM 一 d 秒 5
饲 料 原 料 质量 安全 控 制 程 序
程 序 标 准 和 检 验 项 目。 内 容 备 注
得 省 饲 料 管 理 部 门颁 发 的 动 物 源 性 产 品卫 生 合
格证 。
质 量体 系 认证 情 况 : 括 IO质 量 管 理 体 系 包 S
的认 证 、 C P认 证情 况 等 , 提供 相应 证 书 HA C 并
价格 、 货时间、 供 供货 方 式 、 款方 式 、 付 违约 事 宜 、 不 含 国家规 定禁 用 物 品的承 诺等 . 一批 一 协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引言随着工业饲料每年超越GDP增速的高速增长,国内饲料原料相对比较紧张,价格也在不断攀升。

与此同时,自2012年5月1日起,新《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正式实施,国家进一步提高了饲料原料的使用要求和规范,并对添加剂和药物做出了许多限制。

要保证饲料的安全性,首先要保证饲料原料的质量安全控制。

1通过采购程序控制目前市场上原料掺假事例屡见不鲜,掺假造假的手段、方法越来越高明,参假的物质也越来越复杂,饲料生产企业和养殖户对此防不胜防,给饲料质量和畜禽及水产品安全带来了很大的隐患。

一些大型的饲料企业购置气相、液相等仪器进行检验,技术要求高、费用大,多数中小企业难以普及运用。

探讨源头的控制程序,把好原料质量关,对于有效控制饲料质量尤为重要和必要。

1.1原料采购计划和质量控制指标的制订企业首先根据生产计划议定原料采购计划和备选供货商,制订原料质量企业控制标准和检验项目。

玉米应重点控制水分、容重、霉粒比例和杂质比例;小麦控制水分、容重;糠麸控制新鲜度和蛋白质成分;豆粕重点是粗蛋白质、蛋白溶解度、尿酶活性和掺假成分;棉、菜粕重点是粗蛋白质和掺假成分;鱼粉重点是感观、粗蛋白质、真蛋白质、盐分和掺杂成分;其他动物性饲料重点是感观、粗蛋白质和微生物。

1.2供货商资质审定备选供货企业应具备相应的生产经营资质,具备有效的营业执照,其生产、经营范围应包括饲料、添加剂等项目。

非动物源性单一饲料应取得省级饲料管理部门颁发的饲料审查合格证;饲料添加剂应取得农业部颁发的生产许可证;添加剂预混合饲料应取得农业部颁发的生产许可证;动物源性原料产品应取得省饲料管理部门颁发的动物源性产品卫生合格证。

质量体系认证情况:包括ISO质量管理体系的认证、HACCP认证情况等,并提供相应证书。

现场考察:对于新供货企业,采购人员应深入现场考核生产、经营条件;必要时现场取样检测。

信誉度调查:向当地饲料、工商管理部门咨询,了解企业生产、质量管理情况,索取质量抽检报告,调查客户对产品质量的反映,评估企业及产品的市场信誉度。

综合拟供货企业各方面情况,进行审定,确定是否列入供货企业。

对无证、无照、管理部门挂牌督查的企业坚决排除。

对新供货企业首次必须认真审定,老供货企业一般每年进行1-2次评审。

1.3原料质量评估对大宗原料应索取产品检测报告和合格证;饲料添加剂和添加剂预混料产品应索要产品批准文号的批件、产品执行标准、产品检验合格证和产品标签;首次采购非常规原料的应索取产品说明及相关资料,对产品安全、营养水平进行评估,必要时进行试用;重要原料和大批量原料应进行送检。

1.4采购评议和协议采购、品管、财务等部门对供货商资质、市场信誉、原料质量、同行价格进行综合分析,拟定采购方案,报送企业负责人批准。

重要原料和大批量原料应每批进行;辅料应定期进行。

签订购销协议,协议应明确质量标准、数量、价格、供货时间、供货方式、付款方式、违约责任、不含国家规定禁用物品的承诺等,一批一协议。

1.5供货商档案为提高原料质量的可追溯性及稳定的供货渠道,应建立供货商的档案。

主要包括:营业执照复印件;生产许可证(审查合格证)复印件;市场信誉调查记录;产品批准文号批件复印件;产品执行标准复印件;产品检验合格证;产品标签;产品检验报告复印件;报价单;协议;发货单;供货商地址、联系人、电话、传真、网址等;留存样品;现场考核记录等。

一个供货商建立一本案卷。

2通过产品鉴别技术控制2.1饼、粕类饲料原料掺假的鉴别感官鉴别。

优质大豆粕(饼)色泽新鲜一致,粕呈浅黄褐色或淡黄色,饼呈黄褐色;呈不规则的碎片状,饼呈饼状或小片状,无发酵、霉变、虫蛀及杂物;具有烤黄豆香味,无酸败、霉坏焦化等味道,无生豆味。

而劣质大豆粕(饼)颜色深浅不一,加热过度颜色太深,加热不足颜色太浅;大小不均,有结块(粕),有霉变、虫蛀并有掺杂物;有霉味、焦化味或生豆臭味。

显微镜鉴别。

取被检大豆粕(饼)于30-50倍显微镜下观察,如掺有棉籽饼,可见样品中散布有细短绒棉纤维,卷曲、半透明、有光泽、白色;混有少量深褐色或黑色的棉籽外壳碎片,壳厚且有韧性,在碎片断面有浅色和深褐色相交叠的色层。

化学鉴别。

取被检大豆粕5-10g于烧杯中,加入100mL四氯化碳,搅拌后放置10-20min,大豆粕漂浮在四氯化碳表面,而砂土沉于底部。

将沉淀物灰化,以稀盐酸煮沸,如有不溶物即为砂土。

取被检大豆粕(饼)3g于烧杯中,加10%盐酸20mL,如有大量气泡产生,则样品中掺有石粉、贝壳粉。

纯豆粕粗灰分含量应≤8%,掺入大量沸石粉类物质后,粗灰分含量就会大大提高。

粗灰分是饲料高温灼烧后剩余的残渣。

根据灼烧后残渣的多少,可初步判定该豆粕有无掺假。

容重鉴别。

饲料原料中假如含有掺杂物,体积质量就会改变(变大或变小)。

因此,测定体积质量也可判定豆粕有无掺假。

一般纯豆粕体积质量为594.1-610.2g/L。

假如超出此范围较多,说明该豆粕掺假。

2.2蛋氨酸的掺假鉴别外观鉴别。

蛋氨酸是经水解或化学合成的单一氨基酸。

一般呈白银或淡黄色的结晶性粉末或片状,在正常光线下有反射光发出。

市场假蛋氨酸多呈粉末状,颜色多为纯白色或浅白色,正常光线下没有反射光或只有零星反射光发出。

手感鉴别。

蛋氨酸手感油腻,无粗糙感觉;而掺假蛋氨酸一般手感粗糙,不油腻。

气味、口味鉴别。

蛋氨酸具有较浓的腥臭味,近闻刺鼻,口尝有少许甜味;而掺假蛋氨酸味较淡或有其他气味。

PH试纸法。

蛋氨酸灼烧产生的烟为碱性气体,有特殊臭味,可使湿的广泛试纸变蓝色;假的灼烧往往无烟(如用石粉、石膏粉冒充时),或者产生的烟使湿的广泛试纸变红(如用淀粉冒充时)。

溶解法。

蛋氨酸易溶于稀盐酸和稀氢氧化钠,略难溶于水,难溶于乙醇,不溶于乙醚。

取约5g样品用100mL蒸馏水溶解,摇动数次,约2-3min后,溶液清亮无沉淀,则样品是蛋氨酸;如溶液混浊或有沉淀则样品不是蛋氨酸或是掺假蛋氨酸。

掺入植物成分的检查。

蛋氨酸的纯度达98.5%以上且不含植物成分;而许多掺假蛋氨酸含有大量面粉或其他植物成分。

检验方法如下:取样品约5g加100mL蒸馏水溶解,然后滴加碘-碘化钾溶液,边滴边晃动,此时溶液仍为无色,则该样品中没有面粉中其他植物成分,是真正蛋氨酸;如果溶液变为蓝色,说明该样品中含有面粉或其他植物成分,是掺假蛋氨酸。

颜色反应鉴别。

取约0.5g样品加入20mL硫酸铜硫酸饱和溶液,如果溶液呈黄色,则样品是真蛋氨酸;如果溶液无色或呈其他颜色,样品是假蛋氨酸。

2.3赖氨酸的掺假检查赖氨酸属高价原料,掺假情况较为严重,掺假的材料基本同蛋氨酸掺假的材料一样。

外观鉴别。

赖氨酸为灰白色或淡褐色的小颗粒或粉末,较均匀,无味或稍有酸味。

假冒赖氨酸色泽异常,气味不正,个别有氨水刺激味或芳香气味,手感较粗糙,口味不正,具有杂样涩感。

溶解度检验。

取少量样品加入100mL水中,搅拌5min后静置,能完全溶解无沉淀物为真品,若有沉淀或漂浮物,即为掺假和假冒产品。

PH试纸法。

赖氨酸燃烧产生的烟为碱性气体,并散发出一种难闻的气味,可使湿的广泛试纸变蓝色;掺假的赖氨酸燃烧往往无烟(如用石粉、石膏粉冒充时),或者产生的烟使湿的广泛试纸变红(如用淀粉假代时)。

颜色反应鉴别。

取样品0.1-0.5g,溶于100mL水中,取上液5mL加入1mL0.1%茚三酮溶液,加热3-5min,再加水20mL,静置15min,溶液呈红紫色即为真品,否则为假品。

掺入植物成分的检查。

取样品5g,加100mL蒸馏水溶解,然后滴加1%碘-碘化钾溶液1mL,边滴边晃动,此时溶液仍为无色,则该样品中没有植物性淀粉存在,即为真赖氨酸;如溶液变为蓝色,则说明该样品中含有淀粉,为搀假的赖氨酸。

掺入碳酸盐的检查。

称取约1g样品置于100mL烧杯中,加入1∶2盐酸溶液20mL,如样品有大量气泡冒出,说明其掺有大量碳酸盐,如无则为真赖氨酸。

3通过仓储管理控制3.1验货入库原料入库时应认真核对原料品名、规格、数量、重量;生产日期、供货单位、生产单位、包装、标签等,应与供货协议一致,原料包装完好无损,无受潮、虫蛀,并作详细登记。

分区、分类、分期码放,留足物流通道。

未检验的标示待检原料;检验合格后改标可使用原料(绿牌)和暂不发原料(黄牌),不合格原料标示禁用(红牌),并及时出库。

入库原料水分含量应在安全线以下。

如散装堆贮,堆厚不应超过3m,且每隔2m设一通气孔;袋装堆贮时,垛高可达3m,垛与垛之间留一行人小道,以便检查温度和防止自燃。

在拿取原料时,要从一端取用;动物性饲料及化工合成的原料,应开启一袋用完一袋,如一时用不完,应将袋口扎严,不使透气。

对流散性强而干燥的大宗原料,一般采用圆桶仓贮藏。

在原料水分高于14%,相对湿度大于80%,气温高于30℃的持续高温天气下,应每天测定圆桶仓的料温。

对于原料水分含量在14%以下的原料,在天气干燥晴朗时,应每周鼓风1-2次;原料水分在14%以上时,应天天鼓风;在相对湿度高于80%的阴雨天气,应禁止鼓风。

原料水分过高、仓贮时间较长、气温渐高的季节,应及时倒仓处理,以降低原料水分含量。

露天存放处的箱装、袋装原料,存放位置应平坦而高于地平面,以便于排水、运输和消防。

其地面应为具防潮层的水泥地板,必要时应加托盘或垫以帆布,堆放原料后应加盖防雨帆布或架设顶棚,以防止雨淋、风蚀等。

对于部分结块、发热、有轻微异味的原料可立即进行散热处理,有条件的应进行挤压膨化处理;对于已经有轻度霉变的饲料原料,在使用时可添加专用的霉菌毒素吸附剂或添加一定量沸石粉、粘土等进行毒素的吸附。

必要时可根据水分与季节,添加一定量的在“允许使用添加剂目录”中的防霉剂,防止霉变和滋生虫害。

如果霉变严重则应坚决不用。

3.2检验、留样对原料进行抽检,检验项目根据企业制订的原料质量控制要求进行。

每批原料样品留存,妥善保管,并作详细登记,以备溯源。

3.3仓库管理设置货位卡,包括:品种、供货单位、进货日期、进货数量、出库时间、数量、生产单位和检验结果等信息,标识明显。

遵循先进先出、后进后出的原则发货。

发货时核对发货单:品种、数量。

定期检查:防潮、防鼠、防鸟、防污染,发现异常及时上报评估;超出保质期的原料须检验评估后再使用;有毒性的原料须要双人管理。

建立原料库存明细台帐。

3.4原料的贮藏管理原料库地面和墙壁应作防潮处理,夏季库温在30℃以下,相对湿度不超过75%,并应通风干燥、隔热、无鼠洞,避免光照,不漏雨。

玉米中含有较多的不饱和脂肪酸,加工成粉状后,容易腐败变质,不能长久贮存,若想长期保存,应尽量以原粮的形式贮藏。

米糠中含有较多的不饱和脂肪酸,容易腐败变质,应新鲜使用。

花生饼、蚕蛹、肉粉、肉骨粉、鱼粉等蛋白质原料,因含有较多的脂肪,夏秋季节易腐败变质,也不耐贮藏,必须新鲜使用。

尤其是花生饼最容易寄生黄曲霉菌,产生黄曲霉毒素,既能危害动物,又会通过畜产品等影响人的健康,还有诱发癌症的危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