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第3单元《抓住细节》作文习作教学设计
抓住细节优秀教学设计

抓住细节优秀教学设计我们读文学作品时,有时会被其中的一个情节所吸引,读来如见其形,如闻其声。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抓住细节优秀教学设计,欢迎借鉴参考。
【教学目标】1.调动学生的阅读经验,揣摩细节描写在作品中的作用。
2.感悟细节,鼓励学生交流,评析细节描写。
3.让学生养成观察的习惯,留心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细节之美,从而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学会热爱生活。
【教学过程】一、回顾课文,初步感知1.导入主题。
同学们,我们的语文课本是一个丰富多*的世界,里面充满了形形**的人物。
在本学期学过的课文中,哪个人物最让你记忆犹新?这个人物的哪些举动,哪句话语,哪副表情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2.学生自由说,教师相机点拨。
灯片中储存五种细节描写的课文范例。
外貌描写:《少年闰土》动作描写:《老人与海鸥》语言描写:《詹天佑》心理描写:《穷人》神态描写:《唯一的听众》3.提出细节概念,并强调细节描写能够使我们笔下的人物生动起来。
4.出示《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的课文*图,回忆课文中的细节描写,体会细节描写对于表现人物的作用。
二、*图描摹,深入体会1.出示《顶碗少年》*图,学生观察后完成细节描写片段。
2.学生完成后交流。
3.总结:同学们,抓住细节描写让你们笔下的顶碗少年变得生动,仿佛让我们置身于杂技表演的现场,感受到紧张的一幕。
三、回顾习作,迁移巩固1.回顾本学期习作,交流成功的细节描写。
请同学们认真默读这些细节描写,看看你最欣赏哪位同学的作品。
2.学生交流。
说一说欣赏的理由。
3.自主修改作文中的片段。
请你选择一处细节描写进行修改,争取让你笔下的人物活起来。
4.修改后交流。
侧重谈自己的修改思路或感受。
5.小结:今天这堂课,我们通过创作和修改细节描写,体会到了抓住细节描写能让笔下的人物生动起来,人物特点会更加鲜明。
课后同学们可以尝试修改其余写人的文章,老师会进行二次批改。
文海拾贝俞维远长得虎头虎脑,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两颗惹人喜爱的小虎牙,额头上还有一撮长长的刘海。
初中写作教案抓住细节

初中写作教案抓住细节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细节描写的基本技巧,学会在写作中运用细节描写来丰富文章内容,增强文章感染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分析、讨论交流、练习写作等环节,培养学生观察生活、捕捉细节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写作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二、教学内容1. 细节描写的概念与作用2. 细节描写的技巧与方法3. 实例分析与讨论4. 练习写作与点评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掌握细节描写的基本技巧,学会在写作中运用细节描写来丰富文章内容,增强文章感染力。
2. 难点:如何运用细节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表现人物心理、描绘环境氛围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以一篇优秀的细节描写文章引入话题,让学生感受细节描写的力量。
2. 讲解:详细讲解细节描写的概念、作用以及技巧与方法。
3. 实例分析与讨论:分析一些典型的细节描写案例,让学生从中学会捕捉生活中的细节,并展开讨论。
4. 练习写作:布置一道写作题目,要求学生运用细节描写来完成作文。
5. 点评与指导:对学生的作文进行点评,指出其中的优点与不足,并给予修改建议。
五、教学策略1. 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 实例分析:以具体的案例为依据,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细节描写的技巧与方法。
3. 练习与点评: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运用细节描写,并通过点评指导,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4. 小组合作:鼓励学生进行团队合作,共同完成写作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细节描写的概念、作用、技巧与方法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在写作中运用细节描写的能力,以及作文的质量。
3. 学生对写作的兴趣、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的培养。
七、教学资源1. 案例分析:收集一些典型的细节描写案例,用于教学演示。
2. 写作素材:提供一些写作素材,帮助学生丰富文章内容。
3. 作文点评:针对学生的作文进行点评,给出修改建议。
抓住细节写作教学设计

抓住细节写作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细节描写在写作中的重要性,认识到细节能够增强文章的真实感、生动性和感染力。
2、引导学生掌握细节描写的方法和技巧,能够运用多种感官观察、捕捉细节,并通过恰当的语言进行描述。
3、培养学生在写作中注重细节的习惯,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观察力,使学生能够写出内容具体、情感真挚的文章。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掌握细节描写的方法,如外貌、动作、语言、心理、神态等描写。
(2)通过实例分析和写作练习,让学生学会运用细节描写丰富文章内容。
2、教学难点(1)如何让学生在写作中敏锐地捕捉到有价值的细节。
(2)怎样指导学生将细节描写与文章的主题和情感表达有机结合,避免为了细节而细节。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细节描写的概念、作用和方法,让学生对细节描写有初步的认识和理解。
2、示例分析法通过分析优秀作品中的细节描写片段,引导学生体会细节描写的妙处,学习如何进行细节描写。
3、实践练习法让学生进行写作练习,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的细节描写方法,提高写作能力。
4、讨论交流法组织学生讨论交流自己的写作成果,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5 分钟)通过展示两段文字,一段是简单的叙述,另一段则充满了细节描写,让学生对比阅读,感受细节描写的魅力,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抓住细节写作。
例如:(1)他走进了房间。
(2)他轻轻地推开门,踮着脚尖走进房间,生怕发出一点声响。
他的目光急切地在房间里搜索着,当看到桌子上的那本书时,眼睛一下子亮了起来,嘴角不自觉地上扬。
提问学生:哪一段文字更生动、更吸引人?为什么?2、知识讲解(10 分钟)(1)讲解细节描写的概念:细节描写是指对人物、景物、事件等表现对象的细微而又具体的刻画。
(2)介绍细节描写的作用:可以使文章内容更加丰富、生动,增强文章的感染力;能够突出人物形象,展现人物性格;有助于烘托环境气氛,推动情节发展;还能更好地表达文章的主题和作者的情感。
《抓住细节》教案

3.赏评修改文《这样的人让我敬佩》,发现问题,补充动作、声音、神态及语言等多角度的细节描写突出人物“最强大脑”的特点。
格特点的主要问题,指导学生学习添加细节描写修改习作。
三、赏评优秀习作《这样的人让我深爱》,体会细节的作用。
1.边读遍思考:“这个人是谁?什么特点让我深爱?文中哪些地方写出了人物的这个特点?
2.引导学生发现作者抓住细节突出人物特点的精彩语句,体会动作、环境、神态、语言等多角度细节描写对突出爸爸这个“武林高手”人物特点的重要作用。
3.小结:我们既要用细节表现人物特点,也要用细节表现作者情感。
通过赏评优秀习作,进一步体会抓住细节突显人物特点的作用,深刻感受恰当、合理的细节描写让文章更胜一筹的效果。
四、比较两篇习作异同点
比较两篇习作异同点,突显《这样的人让我深爱》中细节描写对表现人物“武林高手”这个人物性格特点的重要作用。
回到整体,总结梳理。
《抓住细节》教案
教学目标及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目标:1.运用“写出人物精神”的方法和细节描写的方法,学会评价、修改习作。
2.结合习作《这样的人让我》,学会抓住细节进行习作赏评。
3.培养学生良好的修改习惯和合理表达建议的文明素养。
教学重点:结合习作《这样的人让我》,学会抓住细节进行习作赏评.
教学难点:运用“写出人物精神”的方法和细节描写的方法,学会评价、修改习作。
教学过程(表格描述)
教学环节
主要教学活动
设置意图
一、回顾细节描写法,导入新课
1.回顾前期学方法程,聚焦细节描写价值
2.回顾经典课文中案例,明确细节描写的作用
部编版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第③单元写作《抓住细节》教案设计

部编版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第③单元写作《抓住细节》教案设计。
篇一1.让学生理解细节描写的含义,感悟细节描写在作文中的运用效果。
2.学习细节描写的方法。
3.让学生养成细心观察的习惯,留心生活,体验生活,发现生活中细节之美,从而热爱生活。
教学重难点重点:1.揣摩细节描写的作用。
2.学会进行合适的细节描写来反映生活或描写人物。
难点:1.学习细节描写的方法。
2.激发情感,用恰当的细节描写把对生活、社会、人生的真实、独特的感受进行形象的表达。
教学过程一、导入1.火眼金睛辨身份2.猜猜他是谁。
(出示对孙悟空的细致描写,然后出示对一个同学的大众化描写。
)一个个传神的细节,犹如人体身上的细胞,没有了它,人就失去了生命;文章少了细节,人物形象就失去了血肉和神采。
因此我们作文时应注重从细处着手,为文章增添神韵。
出示课题:抓住细节二、明确定义细节描写是指抓住生活中的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它具体渗透在对人物、景物或场面描写之中。
它是最生动、最有表现力的手法,是作者精心的设置和安排,不能随意取代。
三、感悟细节l.例文呈现:出示甲文愚人节那天,英语课代表告诉我,老师叫我去她办公室背英语课文,我的心慌起来,但又怀疑是他人的愚弄,最后我还是去了。
我走进了办公室,迎面正碰上英语老师的目光,里面充满了责备,我喊了一声“张老师”,张老师点了下头,只是“嗯”了一声,我不知如何是好。
学生点评发言,提出修改方法。
教师总结:如,接到通知时“我”有怎样的心理活动,“我”是怎么走进办公室的?英语老师的目光是怎么样的,看到那样的目光我又有什么感受,我是怎么“喊”老师的,老师点头的神态如何,“嗯”一声的语调如何,“我”又有什么样的心理活动,这些都是可以展开描写的。
2.出示乙文。
愚人节那天,大家都有些心不在焉,惶惶欲动,我也在寻机下手,想要享受节日的感觉。
第二节课下课的时候,英语课代表告诉我,老师叫我去她办公室背英语课文。
我还没有练习背诵呢,这下我的心悬了起来,心跳得像在打鼓。
七年级-统编版-语文-下册-[教学设计]第三单元-写作-抓住细节
![七年级-统编版-语文-下册-[教学设计]第三单元-写作-抓住细节](https://img.taocdn.com/s3/m/d2eca6a3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1e2d61f.png)
第三单元写作抓住细节教学目标1.了解细节描写及常见类型,理解细节描写在写作中的作用。
2.学习如何捕捉生活的细节,描写生动的细节。
3.注意在写作中运用细节描写来刻画人物、表达情感。
教学重点1.了解细节描写及常见类型,理解细节描写在写作中的作用。
2.掌握进行细节描写时应当注意的问题,学习如何捕捉并表述细节。
教学难点掌握进行细节描写时应当注意的问题,学习如何捕捉并表述细节。
教学过程新课导入(教师出示课件,引导学生根据文字描述猜人物,学生自由朗读。
)他的面孔是黄里带白,瘦得教人担心,好像大病新愈的人,但是精神很好,没有一点儿颓唐的样子。
头发约莫一寸长,原是瓦片头,显然好久没剪了,却一根一根精神抖擞地竖着。
胡须很打眼,好像浓墨写的隶体“一”字。
本单元中课文的作者或课文中的人物,哪一个人符合上述的描写?新知探究一、学以致用【活动内容】1.教师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整理所学课文中含有细节描写的句子,品味其中的传神之处,并分析其运用的描写方法。
2.结合所赏析的语句,教师引导学生思考细节描写的含义,并分析其作用。
3.教师引导学生思考细节可以划分为哪几类,提示学生可根据整理的课文中有关细节描写的句子进行归纳总结。
【设计意图】通过回顾所学内容,引导学生掌握细节描写的含义及作用。
二、写作指导【活动内容】1.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应如何捕捉细节,提示学生结合日常生活中的经验思考。
2.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表述细节,提示学生结合所学课文中表述细节的方式进行分析,总结出可以遵循的原则。
3.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在进行细节描写时应当注意哪些问题。
教师提示学生,结合细节描写的作用思考应注意的问题。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了解如何捕捉细节、表述细节,引导学生思考细节描写应注意哪些问题。
三、写作实践【活动内容】教师出示课件,引导学生按照要求完成作文。
教师提示学生结合课上所学的方法,运用细节描写,完成作文。
【设计意图】通过写作实践,巩固课上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写作《抓住细节》一等奖创新教案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写作《抓住细节》一等奖创新教案以微见著,瞬间传情——人物细节描写附属中学丛雪瑶一、教材分析《抓住细节》是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教学内容。
好文章所以可以动人肺腑,精彩的细节功不可没。
细节描写有利于情节的发展,有利于人物形象的塑造,有利于主题思想的表达,从而更好的反映事物的本质特征,个性特点,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细节的魅力令人叹服,正所谓细节是文章鲜活的花朵,本节课真实的细节来源于对生活的认真观察。
二、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对写作充满了浓厚的兴趣,反思同学们的写作困境,一是不善于观察生活,选材单一;二是描写空泛,不知道如何将自己的生活片段写得细致动人有感染力。
这就需要教师教会学生发现并抓住细节,发掘出生活中真实感人的瞬间,提高学生对细节描写的能力。
三、教学设想记叙文的生命力在于细节描写,没有细节描写的作文是空洞的,解读起来很生涩,没有感染力。
七年级的学生在作文里有能力把某件事写完整,但捕捉细节描写的能力较为欠缺。
针对这一现状,借助第一单元写作训练《写出人物的精神》再结合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作文训练《抓住细节》,设计了这节作文指导训练课。
利用视频的形式对学生进行写作训练,激发学生写作热情。
四、课型:作文指导训练课五、教学目标1.明确细节描写的内涵,初步了解细节描写的作用。
2.学习如何捕捉生活中的细节,学会细节描写的要求。
3.学习在写作中运用细节描写来刻画人物表达情感。
4.养成观察的习惯,留心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细节之美,从而激发写作兴趣,学会热爱生活。
(素养目标)六、教学重难点1.重点:体会细节描写的作用,学会如何生动刻画细节的要求2.难点:用所学的方法写出生动的细节,反映人物精神面貌和内心世界。
(1)从知识角度分析为什么难:学会抓住真实典型生动的细节(2)从学生角度分析为什么难:学生缺少对人物生活细致的观察,记叙不具体,不会抓住细微处具体刻画文章内容。
七、教学方法:讲授法,情境教学法,练习法八、教学媒介:多媒体九、教学准备学生在第一单元进行过学写人物的训练,其中不乏运用细节表现写作个性精神的作文,选取这方面成功和有欠缺的文例做素材制作课件。
七下第三单元习作《抓住细节》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七下第三单元习作《抓住细节》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七下第三单元习作《抓住细节》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生活,抓住典型细节表现人物特点。
2.通过欣赏名家作品,分析归纳运用细节描写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通过观察生活,抓住典型细节表现人物特点;通过欣赏名家作品,分析归纳运用细节描写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课前导入我们之前认识了很多个性鲜明的“小人物":大大咧咧却又真诚细腻的阿长;善良平凡,用生命传达感谢的老王;淳朴老实,用双手追求生活的台阶上的父亲。
作者抓住他们独特的个性,通过细致生动的描写带给我们深刻的印象。
我们今天就来学习如何从细微之处凸显人物形象特点。
二、细节描写注意要点(一)真实感受1.观察细节(资料:学生听课、做操、扫地等活动时的特写照片)这是我们班同学在“寻找身边最美人物”活动中抓拍到的关于意博同学的画面,请大家认真观察图片,说说最打动你的细节。
2.围绕中心找细节不同的细节可以体现人物不同的特点,如果我们要突出意博同学学习认真的特点,可以放大哪些细节?如果突出他自我要求严格,可以抓住什么细节?如:听课时紧盯黑板的眼神……小结:通过大家的探究,我们可以发现,每个人身上的细节我们可以观察到很多,但是我们在写作时选择的细节,都必须围绕所要表达的中心。
3.写一写运用之前学习过的刻画人物的方法,将意博同学认真思考时的画面描写出来。
活动:片段分享(二)典型细节1.每个人思考时的表现是不相同的,小组成员之间讨论一下,在日常生活中,思考时的表现还有哪些?如:有的人是习惯皱着眉头,咬笔杆;有的人是习惯性托着腮转着笔……2.欣赏名家在描写人物时,会抓住哪些细节之处。
分析《骆驼祥子》中的语段,说说从片段中哪些地方你能体会到小人物的不容易?地上的水过了脚面,湿裤子裹住他的腿,上面的雨直砸着他的头和背,横扫着他的脸。
他什么也不知道了,只茫茫地觉得心有点热气,耳边有一片雨声。
他就那么半死半活地,低着头一步一步地往前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抓住细节》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单元的写作要求是“抓住细节”,这一单元的写作目的是指导学生抓住细节,刻画人物,表达情感。
教材中首先指出什么是细节描写;接着列举《阿长与<山海经>》中的例子帮助学生更好理解;然后通过回忆学过的课文内容,简短记录记忆深刻的细节的方式,更好的体会细节描写的作用;最后提示学生细节描写要注意的问题:要学会抓住真实、典型、生动的细节进行描写,才能更好地表现事物特征或作者情感。
二、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的写作类型主要以写人叙事的记叙文为主,他们虽然有小学六年写作经验的积累,但是缺少对人物、生活细致的观察。
记叙事件不具体,很笼统,描写人物和写景状物时,不会抓住细微处具体刻画,造成文章空洞,缺少细节,不能很好刻画人物,表达情感。
因此,对学生进行细节描写的指导与训练尤为重要。
三、教学目标1.了解细节描写及常见类型,理解细节描写在写作中的作用。
2.学习捕捉生活的细节,描写生动的细节。
3.在写作中运用细节描写表达情感。
四、教学重点掌握几种细节描写的方法并会运用。
五、教学难点学会运用典型、生动的细节表达真情实感。
六、教学准备学案:人物描写分析材料七、教学时数一课时八、教学过程(一)对比句子——明确什么是细节描写导语:请同学们读两个句子,帮助老师判断哪一句更好。
句子1:烈日当空,火热的太阳炙烤着大地,热极了。
句子2:烈日当空,火热的太阳炙烤着大地,道路两旁的庄稼热得低下头,弯下腰;河里的水烫手;地里的土冒烟。
出示任务:1.你认为哪一个句子好?为什么?2.第2句比第1句增加了一些内容,说说增补了哪些内容?3.什么是细节描写:细节描写是对人物、景物、事件等表现对象的细微而具体的刻画。
小结:根据表现内容,细节可以大致分为肖像细节、语言细节、动作细节、景物细节等。
大家之所以认为第二个句子好,正是因为与第一个句子相比较,第二句对周边景物进行了更加细致的描写,更好表现了天气的炎热。
因此,要想更好表情达意,抓住细节描写是非常重要的。
(二)欣赏典型细节描写——体会细节描写作用1.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他面色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的,就像我想象里的僵尸……2.父亲头发上像是飘了一层细雨,每一根细发都艰难地挑着一颗乃至数颗小水珠,随着父亲踏黄泥的节奏一起一伏。
晃破了便滚到额头上,额头上一会儿就滚满了黄豆大的露珠。
3.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出示任务:请同学们欣赏以上带有细节描写的语段,并说一说分别运用了什么细节描写,这些细节描写好在哪里,有什么作用。
反馈指导:1.作者对老王送香油和鸡蛋时的动作、肖像细节进行描写,写出了作者当时惊讶又有些害怕的心态,为后文表达内心的愧怍做了很好的铺垫,这种真实的感受,让读者也仿佛置身文中,令人难忘。
2.作者对父亲踩黄泥的细节描写,很好地表现了父亲的勤劳能干。
3.作者描写了卖油翁观看陈尧咨射箭的表情和动作,只用了“睨之”和“但微颔之”两个语句,就惟妙惟肖地表现出人物的态度和心理,非常精彩。
小结:细节描写有很重要的作用,在写人记事的文章里,如果没有细节描写,就没有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人物。
细节描写是塑造人物形象,彰显人物个性的关键。
在写景的文章里,细节描写能更好地突出景物的特点,起到以小见大、画龙点睛的作用。
(三)回忆生活细节——总结细节描写方法请同学们说说你曾经留心过的生活细节。
当我冬夜苦读时,母亲为我送热腾腾的奶茶,这是一个爱的细节;当我不小心犯错时,父亲的手掌愤怒举起又轻轻落下,这是一个爱的细节;当我____________时,老师(同学、父母……) _____________,这是一个爱的细节。
出示任务:回忆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讨论细节描写的方法。
指导反馈:1.善于仔细观察身边的人和物,用心去感悟。
发挥想象和联想,做生活的有心人。
2.写人记事的时候,要抓住人物的特征,善于运用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神态等描写方法。
3.用心灵捕捉身边的一人一事一物,养成反思、省悟的习惯,在描写中渗透个人独特体验。
(四)学习细节描写方法——学会运用1.那天,他在雪地里罩住了一只小鸟。
课文示例:他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枝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下面撒些秕谷,捧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
出示任务:先让学生比较后分析总结其中的方法,教师引导补充。
指导反馈:这段文字增加了许多动词,从而把整个捕鸟的过程描写得细致、生动、到位,这种方法就是——细化动作,延长过程学以致用:她好不容易捉住了一只蝴蝶,一不小心又让蝴蝶飞了。
出示任务:细化动作,延长过程,具体写出动作的过程。
提示:细化“好不容易”“捉住”的过程。
给学生5分钟时间写完,分组交流,推荐,全班展示优秀的细节描写片段。
2.我看见一个小姑娘,年龄不大,长得很瘦,穿得也很差。
提示:(1)“小”到什么程度?(2)怎么个“瘦法”?(3)穿得有多“差”?课文示例:我看见一个小姑娘,只有八九岁光景,瘦瘦的苍白的脸,冻得发紫的嘴唇,头发很短,穿一身很破旧的衣裤,光脚穿一双草鞋。
——《小桔灯》指导反馈:这段文字之所以写得生动,是因为作者抓住特征,步步追问,在细微处驻足,这也是我们在写作时要学习的。
学以致用:请抓住人物特征,给下面的句子加上细节描写:那天,迎面走了一位老爷爷,他弯着腰,拖着笨重的身子在风中慢慢走着。
提示:老爷爷什么样子?可以扣住他的脸、头发、眼睛等外貌特点展开细节描写。
3.出示任务:下列语段的细节描写都很成功,分析作者运用了什么方法才写得这么生动吸引人?(1)除夕晚上,儿子、孙子都到她身边,她满脸皱纹都舒展开了,就像盛开的菊花瓣,每根皱纹里都洋溢着笑意。
(2)三个月后,小草莓结出了果实,小小的果实竟然压弯了枝头,但纤柔的茎并不生气,兴奋地背着自己的硕果炫耀着:“看,这是我的果实。
”(3)那抹夕阳红,如丝绸般挂在天边,好似随风飘舞的仙女,令我如醉如痴。
指导反馈:巧妙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使语言更加具体生动,展现人、事、物的特征,更好地表情达意。
出示任务:运用至少一种修辞手法刻画细节,使下面的语句更加充实生动。
小草发芽了。
学生写完后分组交流。
(五)牛刀小试出示任务:读一读前两个单元写的作文,看看是否做到了抓住细节进行描写。
根据提示,做出修改:(1)修改时,注意写一些能表现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或者心理特点的细节。
(2)带上自己的情感。
比如赞赏或厌烦某个人,可以在用词或者语气上有所体现,也可以直接写自己的评价。
(3)将修改后的作文和原文对比着读一下,体会修改后的优点。
指导反馈:完成修改后小组内交流,教师指导学生关注修改前后的不同,然后每个小组推选一名修改最成功的同学参与全班展示,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修改成功的方法。
小结:同学们,大千世界中的美无处不在,我们要有一双敏锐的眼睛,更要有一颗善感的心灵,发现生活中每一细微处的美,做一位具有丰富情感,细腻笔触的幸福之人。
(六)作业:我们的记忆中总会有许多难忘的时刻。
所谓难忘,可能是惊喜、兴奋、有趣,也可能是惭愧、尴尬、甚至是难堪。
回忆一个自己难忘的时刻,并以《的那一刻》为题,写一篇作文。
不少于500字。
(七)板书设计:抓住细节细心观察细化动作,延长过程以小见大用心感悟抓住特征,步步追问画龙点睛运用修辞,充实生动例文评析我感到了愧怍有一个人,他普通平凡,甚至有些卑微,但他却使我明白了做人的道理。
这个人,便是我家店门口的一个修车人。
他是一个哑巴,皮肤黝黑,泛着脏兮兮的油光,两只大手也总是沾满黑乎乎的污垢,和他那身破旧的军绿色迷彩衣裤一样,仿佛永远也洗不干净。
所以,一直以我总是憎恶地远远绕过他的身边,即便这样,我还是怀疑他身上的那种脏臭会沾染到我的身上。
而他却仿佛全然不知,远远看见我总是咧嘴微笑。
这天,我和朋友出去骑行,聊得正高兴,没注意路上有一个破碎的酒瓶,直到车轮“吱嘎”压过,前胎“嘭”地爆裂时,我才发现大事不妙。
可是后悔已晚,我只好颓丧地推着车子慢悠悠返回家。
一路阳光灿烂,我心中却是懊恼,各种滋味齐聚心头,就像打翻了五味瓶。
不知不觉,我到店门口,远远看到那个一直被我嫌恶的哑巴,心内有些犹豫,不知道是否上前,要怎么开口。
而他正忙完手头的活,四处张望。
瞥见我的前胎,他会意地向我招招手,示意我过去。
我想推车上前,脚底却好像钉了钉子,怎么也抬不动脚。
他仿佛看穿了我的心思,连忙跑过,一把把车子接过去,而我就像一个木头人,默默地跟在后面。
哑巴熟练地停车,立撑,弯腰捡起地上的螺丝刀和扳手,蹲下身就要拔下气门,翻开外胎。
这时我赶紧上前对他比画:我没有钱!他抬头咧嘴一笑,摆了摆手,意思是不要钱,接着便埋头干了起。
望着他那黝黑而专注的脸,沾满污垢却上下翻飞的大手,我的心中好像又打翻了五味瓶,有感动,有不好意思,更多的是满满的愧怍:曾几何时,我以貌取人,对他如此嫌恶,如此无礼,但他却不以为意,一直用这样憨厚的微笑默默地回应我……很快,他修好了车子,站起身,用黝黑的手背抹了抹额头的汗水,再次向我微微一笑。
我禁不住也报以微笑,我不知道他是否知道我微笑的含义:在这个阳光灿烂的日子,他用一颗真诚善良的心和宽容无私的行为让我感到了愧怍,认识到了自己的狭隘,懂得了如何平等待人,尊重别人![评析]本文犹如一张速写画,把日常生活中的一件小事写得婉曲有致。
哑巴的衣着、神态、修车的动作,小作者都观察得极为细致,描述得十分真实,用词也十分准确、简洁,很好地表现了人物的朴素、憨厚、善良和“我”由厌恶、歧视到感动、愧怍的心理变化。
最美对于小学,真的是一点儿回忆也没有了,却唯独清楚地记着她———我美丽的语文老师。
当真是美丽呢,她有着一头如瀑的长发,软软的,温柔地散落在背上,娴静着,又高雅着。
我们常去摸她的头发,当真喜爱着。
用小手仔细地慢慢地帮她梳理,偶尔弄疼了,她也从不恼,总是温柔地笑着,真诚地对我们说:“真好,我有这么多孩子。
”她该有三十多岁了吧,看着却不像,倒像是位刚刚二十出头的大姑娘。
她也有自己的孩子,是个女孩儿,随她,俊俏着。
老师唤她“果果”,当真像果儿一样可爱,灵动的眸子忽闪忽闪,招人爱怜。
她常在课上讲故事给我们听,是她童年的趣事。
故事里的她又成了另一个人,变得调皮、机灵、可爱。
她讲小时候随爷爷去田里拔草,爷爷怕丢了她,便用一根小草绳拴住她的腰,另一头也系在自己身上,祖孙俩就这样一大一小地开始工作。
其实,又哪能算得上工作呢?小孩子的瞎闹罢了。
她跟在爷爷屁股后面,看着爷爷不断地弯腰拔东西,像是很有趣的样子,便也学着弯下腰,去拔。
初春的玉米才刚露头,嫩绿的一小抹,掺在株株冷绿的杂草之间,扎眼着。
她对这株嫩绿着了迷,兴奋地拔了一棵又一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