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少版八年级音乐下册 川江船夫号子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川江船夫号子》教案

《川江船夫号子》教案

《川江船夫号子》教案教案:《川江船夫号子》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音乐教材的第五章第二节,主要学习中国四川地区的民间音乐——川江船夫号子。

通过学习号子的起源、特点以及演唱技巧,使学生了解川江船夫号子的文化背景,培养学生对民间音乐的热爱和传承意识。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川江船夫号子的起源、发展及其在中国音乐史上的地位。

2. 学习川江船夫号子的演唱技巧,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3. 培养学生对民间音乐的尊重和传承意识,增强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号子的节奏变化和音准掌握。

2. 教学重点:号子的演唱技巧和情感表达。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钢琴、音响设备、投影仪。

2. 学具:乐谱、歌词、录音机。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川江船夫号子的视频资料,让学生初步感受号子的特点,激发学习兴趣。

2. 讲解:介绍川江船夫号子的起源、发展及其在中国音乐史上的地位,讲解号子的节奏变化和演唱技巧。

3. 示范:教师演唱川江船夫号子,展示演唱技巧。

4. 练习:学生跟唱,教师逐一指导,纠正发音和节奏错误。

5. 课堂互动:学生分组,进行川江船夫号子的演唱比赛,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川江船夫号子2. 板书内容:起源与发展节奏变化演唱技巧情感表达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学生课后复习川江船夫号子的演唱技巧,并练习演唱。

2. 答案: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川江船夫号子的演唱技巧,正确演唱。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应反思课堂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组织学生进行川江船夫号子的演出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演唱中提高音乐素养,培养对民间音乐的热爱和传承意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难点:号子的节奏变化和音准掌握(1)分解教学:将号子中的复杂节奏分解成简单的音符,让学生逐一掌握。

(2)节奏练习:运用拍手、敲击等肢体动作,让学生感受节奏的变化,提高节奏感。

川江号子教案

川江号子教案

川江号子教案教案标题:川江号子教案教案概述:本教案旨在通过学习川江号子这一传统音乐形式,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音乐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通过了解川江号子的历史背景、乐器演奏方式以及音乐特点,学生将能够深入了解中国音乐文化,并通过参与音乐活动,提高音乐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教案目标:1. 了解川江号子的起源、历史背景和音乐特点。

2. 学习川江号子的基本演奏技巧和乐器知识。

3. 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音乐的欣赏能力和音乐表达能力。

4. 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音乐合作能力。

教案步骤:引入活动:1. 向学生介绍川江号子的概念和起源,并播放一段川江号子的音乐片段,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知识讲解:2. 介绍川江号子的历史背景和音乐特点,包括其在江苏和浙江地区的流行程度以及在农田劳动中的应用。

3. 介绍川江号子的乐器,包括号子、锣、鼓等,以及其演奏方式和基本技巧。

音乐欣赏:4. 听取学生对川江号子的第一印象,引导学生分析音乐中的乐器声音和节奏特点。

5. 播放一些川江号子的经典曲目,让学生欣赏并表达他们的感受和意见。

乐器体验:6. 给学生提供川江号子乐器的简单演奏体验,如敲击锣鼓、吹奏号子等,让学生亲身感受音乐的魅力。

7. 分组让学生尝试合奏川江号子的简单旋律,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音乐合作能力。

创作活动:8. 鼓励学生根据川江号子的音乐特点和乐器声音,进行创作,可以是编写简单旋律或设计新的乐器演奏方式。

9. 学生展示自己的创作成果,并进行互动和讨论。

总结评价:10. 总结川江号子的学习内容和体验,让学生回顾所学知识和感受。

11. 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和鼓励,指导学生如何继续深入学习和欣赏中国传统音乐。

教学资源:1. 川江号子音乐片段的音频或视频。

2. 川江号子乐器的实物或图片。

3. 川江号子的历史背景和音乐特点的介绍材料。

4. 川江号子的乐谱和简谱。

5. 学生创作乐曲的素材和工具。

教学评估:1. 学生对川江号子的理解和欣赏能力的评估,可以通过学生的口头表达、书面作业或小组讨论来进行。

7、川江号子

7、川江号子

《川江号子》教案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通过朗读和赏析感受本诗那一种悲壮的意味,特别是其中的悲慨与孤寂。

2、体会诗歌字里行间及其展现的生命意志背后隐藏着的人格的力量。

3、了解本诗的语言特点和想象思维。

过程与方法:读读议议评评点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船夫激昂的生命活力,了解其悲壮的情怀,更好地体会生命的意义。

【教学课时】2课时【情感导引】川江在连绵起伏的群山峻岭中,野性十足。

卷起巨大的浪涛,朝两岸陡峭的悬崖凶猛的撞了过去,“轰”的一声摔得粉碎,飞溅起无数个浪花和雪白的泡沫。

岸边纤夫们正呼着号子拉着一艘木船逆流而上,无论是烈日当头还是风雨交加,他们都裸着脊梁在沿江嶙峋的石岩上和松软的沙滩上,留下了一串串坚实的足迹。

纤带勒紧他们古铜色的胸膛,汗水从他们的面颊上流淌下去。

他们高亢的号子声和咆哮的江水声在两岸逶迤的石壁中回荡,发出震撼人心的共鸣。

他们以信念、勇气和力量,唱出了人与大自然抗争这个千古不朽的主题。

“脚蹬石头,手爬沙滩,风里来雨里去,牛马一般。

拉急流走遍了,悬崖陡坎。

”凄婉悲凉的川江号子在峡谷中回荡,汇合着江中的流水声悠扬流畅、逼人泪下。

一个船工就是一部历史,揪人心肺的号子唱出了船工的辛酸和苦难。

多少年来,一泻千里夹带泥沙的川江不知吞没了多少船只;吞噬了多少船工;吞下了多少纤夫号子手。

但是,苦难的生活铸造了纤夫号子手的坚强性格。

他们在奔腾不息的川江上,在万夫莫开的激流险滩上,敞开嗓门、高昂豪迈的唱起号子,把一只只木船送到水势平缓的地方,向江河显示出不可战胜的伟力。

川江的激流巨浪冲不走船工、号子客的追求,当他们象一张弯弓聚着力、憋着劲、赤着脚蹬在凸凹不平的石头上,在内力爆发的那一瞬间,发泄出对人世不平的愤怒。

雄浑悲壮、跌宕起伏的号子,是川江船工的生活写照。

他们以生命创造出人类与江河斗争的最强音。

【知人论世】蔡其矫(1918-2007)先生是我国现代著名的诗人,福建晋江人。

1930年入培元中学在学校壁报《激流》首次发表文章。

川江号子教案

川江号子教案

《川江号子》教案教学目标:通过意象解读诗歌。

在读中体会诗的感情。

提升学生解读诗歌的水平。

教学步骤:导入1、让学生挺歌曲《船工号子》提问:什么是号子?号子:号子也称劳动号子、哨子,是一种伴随着劳动而歌唱的民间歌曲,流传于中国各地。

早在原始时代,凡"举重",必唱"劝力之歌"。

所谓"劝力之歌"就是后来的劳动号子。

一些协作性较强而劳动动作在节奏、速度上经常变化的集体劳动,需要步调一致、动作协调,如果没有统一的指挥号令,动作就会参差不齐、力量分散,劳动就无法顺利实行。

劳动号子就是人们在这类劳动场合,为了统一节奏、协调动作、激发劳动热情和缓解疲劳而唱的一种歌。

所以,产生"号子"的必备条件首先是集体劳动,同时还必须是需要互相协作的集体劳动劳动号子曲调高亢激奋,节奏沉稳有力,调式调性变化频繁。

一领众和或众人齐唱,变化多端。

在节奏较缓的劳动中,“领”句较长,“合”句稍短。

而在较为紧张的劳动中,领句、合句都十分短促。

另外,多数情况下,领句唱完之后,合句再接唱,但也有合句在领句结束以前就进入的,两个声部由此构成重叠状态。

这种劳动号子虽然也有曲调,但主要还是强调节奏以便人们在同一的有规则的节奏中实行劳动。

紧张的劳动动作、沉重的体力负荷,赋予劳动号子的歌唱以吆喝呐喊的特点,所以,民间习惯称它为“吆号子”、“喊号子”和“哨子”等。

一、走近作者1、你了解蔡其矫吗?作者简介蔡其矫(1918.12.12——2007.1.3)著名诗人,福建作家协会副主席、名誉主席、顾问,中国诗歌学会副会长。

1918年12月出生于福建省晋江市紫帽镇园坂村,幼年随家迁居印尼泗水,少时回国读书、生活,1938年赴延安参加革命,在“鲁迅艺术学院”学习,1941年在晋察冀边区华北联大教书,以诗歌《肉搏》成名,上世纪50年代诗歌《雾中汉水》、70年代《祈求》曾闻名遐迩。

出版《回声集》《涛声集》《祈求》、《福建集》、《迎风》、《醉石》、《诗歌回廊八册》等共22本单合本诗集。

初中音乐苏少版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演唱黄河船夫曲》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初中音乐苏少版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演唱黄河船夫曲》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初中音乐苏少版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演唱:黄河船夫曲》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1教学目标
1.感受号子音乐中传达的民族气概和民族精神。

2.用高亢、流畅的声音演唱《黄河船夫曲》,了解音乐旋律的对比和反复。

3.大方参与音乐活动,和同学配合喊号子。

2学情分析
学生对于民族音乐作品的认识不够,教师需要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号子音乐
教学难点:唱出歌曲的陕北风格,表现出船夫面对惊涛骇浪时坚韧不拔的精神。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1【讲授】黄河船夫曲
一、导入
中国民歌浩如烟海,有同学们熟知的诸如《茉莉花》类婉转柔情的的小调,有热情奔放的如《山丹丹开花红艳艳》类的山歌。

今天我们将走进一种特别的民歌,劳动号子。

1.播放相声《劳动号子》
首先我们通过一段相声,开始今天的话题。

2.了解号子分类
播放图片和音乐
二、学唱《黄河船夫曲》
1.播放石占明演唱视频《黄河船夫曲》
提问:A我们了解了劳动号子的基本分类,请你判断这段演唱属于哪一类型的劳动号子?(渔船号子—行船号子)。

《川江船夫号子》教学设计

《川江船夫号子》教学设计

《川江船夫号子》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川江船夫号子》,能够认识劳动号子的特点。

2、通过欣赏,体验川江船夫号子和劳动歌曲的风格与特点。

3、通过学习劳动号子,使学生了解我国灿烂的民族文化,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之情。

教学重点:劳动号子的音乐特点。

教学难点:《川江船夫号子》的各段体验和感受,辨别各段的不同音乐特点。

教学过程:一、导入劳动号子1、学生活动:四人抬一重物。

先请4位学生抬一重物,这时候学生搬起来不一致。

师:谁有办法能让他们抬起重物?这时候学生就会提出,让一个学生喊口令。

师接着喊:“一、二”学生一起叫“加油”搬。

请同学说说感受。

通过有口令和没口令两种方式,目的是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口令的作用。

2、学生感受劳动号子:赛龙舟。

将全班学生分成三组,做划船姿势,师当领队喊口令,同学们划桨赛龙舟。

(通过这样学生感兴趣的活动,让他们进一步感受号子的特点。

)3、讨论交流劳动号子的特点。

(这种讨论是基于刚才的实践体验基础上的。

)师:刚才老师和同学们喊得就是号子。

通过刚才我们的活动知道劳动号子有什么特点呢?A、在集体活动中B、一领众和C、节奏与动作的节奏一致。

4、列举生活中,哪些活动还需要号子?在打夯、伐木、采石等劳动中使用的工程号子;在装卸、挑担、推车等劳动中使用的搬运号子;在打麦、舂米、车水等劳动中使用的农事号子;在水运、打渔、船务等劳动中使用的船渔号子……二、欣赏《川江船夫号子》1、出示图片,介绍船夫背景。

(作为背景音乐第一次为学生播放完整的川江船夫号子)来,我们一起看一组图片,你知道这些人是做什么的吗?(船夫)。

这些船夫世代生活在我国四川省川江岸边。

在这段航道上布满了艰险,密布着险滩、暗礁、石林等,水流湍急。

千百年来,在这航道上柏木船就是唯一的交通工具,而木船的动力可不是机械的,你们猜木船靠什么动力前行的?江上木船的动力来自我们船夫的身体。

川江船夫顺水推桡,逆水拉纤,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在川江上闯荡。

2、你对船夫劳动时的哪个姿势印象最深刻。

苏少版八年级下册音乐精品教案

苏少版八年级下册音乐精品教案

苏少版八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目录第一单元乐鸣江河第一课时长江之歌第二课时黄河船夫曲第三课时欣赏《川江船夫号子》及《山丹丹开花红艳艳》第二单元海滨音诗第一课时大海啊,故乡第二课时踏浪第三课时欣赏《海港之夜》和《海洋与辛巴德的船》第三单元清明雨花第一课时雨花石第二课时共和国之恋第三课时游击队歌第四单元曲坛音韵第一课时江南好第二课时演唱《情系二人转》及欣赏《忆江南》《重整河山待后生》第五单元亚非拉掠影第一课时演唱《划船曲》第二课时咿呀呀欧雷欧第三课时欣赏《樱花》及《小伙伴》第六单元交响时空第一课时钟声嘀嗒第二课时G大调小步舞曲(贝多芬)第三课时第五(命运)交响曲第四课时在中亚细亚草原上第一单元乐鸣江河第一课时长江之歌教学目标:1.通过演唱《长江之歌》、欣赏《祖国颂》体会对祖国壮丽河山的赞美之情。

2.能够主动参与与分析《长江之歌》的曲式结构,并在理解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演唱《长江之歌》教学重点:学唱《长江之歌》课时:1课时教具:磁带、录音机、幻灯片、幻灯机、投影片、投影仪、录像带、录像机、黑板、钢琴、银幕。

教材分析:《长江之歌》是一首抒情风格的进行曲。

它们气势宏大,舒展起伏的旋律形象地描绘了长江的波澜壮阔、曲折回转的情景,乐曲用单三部曲式写成A+B+A+尾声的结构。

教学过程:1.创作练习(1)聆听《长江之歌》的旋律教师:请听一段旋律,这段旋律的节奏、旋律是什么?(教师弹奏《长江之歌》的旋律)学生:节奏比较平稳、宽阔,比较舒展。

学生:旋律起伏比较大。

教师:我们一起来唱一唱这段旋律。

从情绪上你的感受是什么?(师生共同唱《长江之歌》歌谱)(2)为旋律创作歌词教师:下面我们以“祖国母亲”或者老师为题,为这段旋律填词。

你可以按照原来的节奏填词,也可以自己设计。

分成4个人为一组进行讨论。

(学生分组进行讨论)教师:我们听一听各组同学的歌词,一起来唱一唱学生的创作。

学生创作:“你是历史古国,经过风雨的洗礼,你是东方巨龙,蕴藏着无穷的力量。

苏少版八年级音乐下册(简谱)第一单元《黄河船夫曲》教学设计(表格式)

苏少版八年级音乐下册(简谱)第一单元《黄河船夫曲》教学设计(表格式)
师生问好
二、导入
出示中国地图简图,黄河 长江。
用词语形容黄河 。
1、播放《黄河大合唱》第一乐章
歌曲表现了什么场景?你有什么感受?
2、教师总结:黄河船夫们凝聚着千千万万劳动人民不畏艰难的豪迈气概。
3、练习船夫呐喊的节奏
× ×× × ××
嗨 咗咗 嗨 咗咗
(练习时并带上身体的节奏)
小组讨论后,进行发言。
加入歌词演唱
采用领唱、伴唱的方式表现歌曲。
找出歌曲重复的地方。对比乐句练唱,并重点练习难点乐句从而唱准歌曲
课题
黄河船夫曲
课型
教学目标
(一)通过学唱《黄河船夫曲》,体会黄河船夫的生活,了解劳动号子的特点。
(二)学习本课让学生感受船工们不畏风浪,不怕风险的豪迈气概,鼓励学生要有面对困难勇敢迎上的勇气。
教学重点
通过学唱歌曲,学习黄河船夫刚毅果敢的精神。
教学难点
把握好歌曲演唱的情绪和演唱的特点。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学生喊节奏,教师示范歌曲《黄河船夫曲》。
三、学习歌曲《黄河船夫曲》
1、初听录音的范唱,让学生感受黄河船夫的歌声。
思考:歌曲表现了黄河船夫怎样的精神?
2.介绍歌曲,是一首陕西民歌,以质朴、粗犷的语言,高亢悠扬、起伏跌宕的旋律,集中表现了黄河船夫自豪、英勇的气概。
出示图片,学生直观的感受。
欣赏《黄河大合唱》第一乐章,体会感受。
学生尝试喊号子,提高学习兴趣。
听录音的范唱,感受歌曲情绪
感受歌曲的演唱情绪,分析歌曲并理解歌曲,为后面的学唱打基础。
教学过程
教 学 内 容
学生活动
备课札记
民歌可以分为三类:劳动号子、小调、山歌。这首歌是一首劳动号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川江船夫号子》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川江船夫号子》,能够认识劳动号子的特点。

2、通过欣赏,体验川江船夫号子和劳动歌曲的风格与特点。

3、通过学习劳动号子,使学生了解我国灿烂的民族文化,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之情。

教学重点:
劳动号子的音乐特点。

教学难点:
《川江船夫号子》的各段体验和感受,辨别各段的不同音乐特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劳动号子
1、学生活动:四人抬一重物。

先请4位学生抬一重物,这时候学生搬起来不一致。

师:谁有办法能让他们抬起重物?这时候学生就会提出,让一个学生喊口令。

师接着喊:“一、二”学生一起叫“加油”搬。

请同学说说感受。

通过有口令和没口令两种方式,目的是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口令的作用。

2、学生感受劳动号子:赛龙舟。

将全班学生分成三组,做划船姿势,师当领队喊口令,同学们划桨赛龙舟。

(通过这样学生感兴趣的活动,让他们进一步感受号子的特点。


3、讨论交流劳动号子的特点。

(这种讨论是基于刚才的实践体验基础上的。


师:刚才老师和同学们喊得就是号子。

通过刚才我们的活动知道劳动号子有什么特点呢?
A、在集体活动中
B、一领众和
C、节奏与动作的节奏一致。

4、列举生活中,哪些活动还需要号子?
在打夯、伐木、采石等劳动中使用的工程号子;在装卸、挑担、推车等劳动中使用的搬运号子;在打麦、舂米、车水等劳动中使用的农事号子;在水运、打渔、船务等劳动中使用的船渔号子……
二、欣赏《川江船夫号子》
1、出示图片,介绍船夫背景。

(作为背景音乐第一次为学生播放完整的川江船夫号子)来,我们一起看一组图片,你知道这些人是做什么的吗?(船夫)。

这些船夫世代生活在我国四川省川江岸边。

在这段航道上布满了艰险,密布着险滩、暗礁、石林等,水流湍急。

千百年来,在这航道上柏木船就是唯一的交通工具,而木船的动力可不是机械的,你们猜木船靠什么动力前行的?江上木船的动力来自我们船夫的身体。

川江船夫顺水推桡,逆水拉纤,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在川江上闯荡。

2、你对船夫劳动时的哪个姿势印象最深刻。

你能模仿吗?
3、初听。

A、请同学们竖起耳朵来聆听这惊天动地的川江船夫号子,请你说说你的听后感。

B、介绍歌曲的劳动场景:平水、见滩、上滩、险滩、下滩(出示视频或图片)
刚才我们已经知道在这段航道上布满了艰险,密布着险滩、暗礁、石林等,水流湍急。

船只在运行当中往往会出现平水、见滩、上滩、险滩、下滩等劳动过程。

船上的号工是一船之主,船行船停,闯滩斗水,该快该慢,众船工都听专门的号工。

号工根据江河的水势水性不同,明滩暗礁对行船存在的危险性,根据劳动节奏,编创出一些不同节奏、不同音调、不同情绪的号子。

就是流行于这一带的一种船工劳动号子,有“平水号子”、“见滩号子”、“上滩号子”、“拼命号子”、“下滩号子”联缀而成。

4、听“平水号子”。

师:老师这有段音乐,听听看这段音乐是这些劳动号子中哪一段?
师:为什么你会这么觉得?
5、聆听“见滩号子”,完成表格。

师:接下来听听见滩号子的音乐,看看平水号子与见滩号子在速度、情绪上有什么不一样。

6、欣赏“上滩号子”,说说船工们是怎么样上滩的?然后模仿。

师:前面就是明滩暗礁,惊涛骇浪,船工们却不畏惧,做好准备迎刃而上,我们来听听船工是怎样上滩的?
7、听两段音乐,哪段是拼命号子?哪段是下滩号子?
8、介绍《川江船夫号子》。

9、完整的欣赏《川江船夫号子》。

说说你最喜欢哪一片段?
10、小结。

昔日里川江上那几人、几十人划船,十几人乃至上百人合力拉纤,号子声震撼河谷的场面已经看不见了,甚至连昔日的号工也余下无几。

但是“川江号子”作为一种颇具地方特色的文
化已经深深地融进了川江流域广袤的大地中,让我们爱护它、保护它如同珍惜中华民族的每一项文化遗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