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时代的到来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

三、汽车和飞机的问世 1、汽车:
19世纪80年代,德国人卡尔.本茨等人设计出内燃 机,以此为动力,本茨在1885年试制汽车成功
2、飞机:
1903年12月,美国人莱特兄弟制成飞机,并试飞 成功
1831年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 找到了打开电能宝库大门的钥匙两次工业革 命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P90 P131)
第一次:主要是确立了资产阶级在世界的统治地 位;英国成为世界霸主;东方从属于西方。
第二次:由于各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帝国主 义之间重新瓜分世界的矛盾越来越激化,形成两 大军事侵略集团,最终导致一战的爆发。
真题演练:
起止时间
领先国家 开始标志 主要成就
第二次工业革命
18世纪60年代 –1840年 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
英国 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 纺织:珍妮纺纱机 动力:蒸汽机 交通:汽船、火车机车 新能源:煤炭 蒸汽时代
1、资本主义最终战胜封建 主义 2、逐步确立了西方 资本主义国家对世界的统治 3、世界形成了西方先进、 东方落后的局面。 4、创造 了巨大的生产力
一、“电气时代”的到来(第二次工业革命)
1、时间: 19世纪70年代 2、标志: 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发明和使用 3、影响:
电力逐渐取代蒸汽成为机器的主要动力,使人类进 入了“电气时代”;电力也被广泛地应用于生活领 域,众多的家用电器产品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
二、“发明大王”爱迪生
1、碳丝灯泡: 1879年研制成功 2、“发明大王”:
奔驰1号三轮汽车 于1886年1月29日获汽 车制造专利 这一天被公认为汽 车的诞生日,车速最快 为15km/h
马车型车身
奔驰西姆皮勒 克斯旅游车— —1907年制造, 最高时速80公 里/小时。
第20课 人类迈入“电气时代”

三、汽车和飞机的问世
1、技术条件:19世纪80年代德国人卡
尔·本茨设计出内燃机。
2、汽车的问世: 发明:1885年,本茨试制汽车成功。
增强了人们的生产能力,改变了人 影响: 们的生活方式扩大了人们的活动范 围,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
德国人卡尔 本茨设计出内燃机
马车型车身
奔驰1号三轮 汽车于1886年1 月29日获汽车制 造专利这一天被 公认为汽车的诞 生日,车速最快 为15km/h
一、“电气时代”的到来
1、时间: 19世纪70年代
2、标志:
电力作为新能源进入生产领域。 成为工厂机器的主要动力。
3、影响: 电力逐步取代蒸汽力,人类 历史进入了“电气时代”。
一、“电气时代”的到来
4、电力的发明和广泛应用: 新通讯工具:电报、电话等的发明。 新交通工具: 汽车、飞机的发明和应用 家用电器: 电灯等 新能源: 电力、石油
1、19世纪70年代在电力发展 方面,领先一步的国家是
A、美国和英国
B、美国和德国 C、英国和法国
D、英国和德国
B
2、人类告别油灯和蜡烛时代 得益于 A、爱迪生的发明 B、西门子的发明 C、卡尔.本茨的发明 D、莱特兄弟的发明
A
3、导致汽车和飞机试制 成功的重要发明是
A、有轨电车研制 B、可用的发电机 C、有线电报的发明 D、内燃机发明
答:它们给我们的启迪包括:①科学技 术是巨大的生产力;②科学技术推动社 会进步;③我们要学习科学家勇于创新, 努力探求科学奥秘的精神品质。
易混点:两次工业革命
(1)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科学和技术尚未 真正地结合起来;而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 自然科学开始同工业生产紧密地结合起来并 取得了巨大的成果。 (2)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重要的 新机器和新生产方法主要是在英国发明的;而 第二次工业革命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 本主义国家。 (3)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时,存在某些未完成第 一次工业革命的国家如日本交叉进行两次工业革 命的情况。
第1课“电气时代”的到来

第二次工业革命
科学、技术和生产真正 科学、 结合, 结合,科学在推动生产 力发展方面发挥了更为 重要的作用。 重要的作用。 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的 资本主义国家, 资本主义国家,新的技 术和发明超出了一国的 范围,发展迅速。 范围,发展迅速。 有些资本主义国家两次工 业革命交叉进行
练习:
天才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1、“天才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上百分之一 的灵感。 的灵感。”这句话出自 C 比尔·盖茨 A.牛顿 B.爱因斯坦 C.爱迪生 D.比尔 盖茨 2、19世纪80年代促使飞机和汽车研制成功的重要 世纪80 、19世纪80年代促使飞机和汽车研制成功的重要 发明 C A.蒸汽机的发明 B.发电机的发明 C.内燃机的发明 D.石油提炼法的发明 1895年 3、在1895年,从英国伦敦到曼彻斯特可以选择的 交通工具有: 交通工具有: A ① 火车 ② 汽车 ③ 轮船 ④ 飞机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电气时代”的到来 电气时代”
早在1850年,马克思就预言“自然科学 年 马克思就预言“ 早在 正在准备一次新的革命。蒸汽大王一个 正在准备一次新的革命。蒸汽大王一个 世纪中翻转了整个世界, 世纪中翻转了整个世界,现在它统治已 到末日, 到末日,另外一种更大得无比的革命力 电力的火花将取而代之 量——电力的火花将取而代之。” 电力的火花将取而代之。
发明 棉纺织业、火车、 棉纺织业、火车、 轮船, 轮船,蒸汽动力 特点 熟练技工,科技 熟练技工, 含量小 影响 手工工场到机器 生产;农业社会 生产; 到工业社会
两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对比
第一次工业革命
发明来源于工匠的实 践经验, 践经验,科学和技术 尚为真正结合 首先发生在英国,其 首先发生在英国, 他国家的工业革命发 展进程相对缓慢
20 人类迈入“电气时代”

爱迪生成功的秘诀是什么?
一颗好奇的心,一种亲自试验的本能,超乎 常人的艰苦工作的无穷精力和果敢精神。
他的勤奋和创造性才能以及集体的力量 。
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想象力、活跃的创造 性思维。
“天才是1%的灵感加99%的汗水。” ——爱迪生
4、新通讯手段的发明
电话、电报为 迅速传递信 息提供了方便
在英国,1895年 6月,伊夫特· 埃利斯制造了英国第一辆汽 车,这种车没有车门和车顶,车速又慢,一路飞扬的灰尘是汽 车司机最大的烦恼。 1908年,美国的福特T型(Ford-T)汽车开始在市场上出 现,由此揭开了汽车批量生产的序幕。该车型从1908-1927年 19年间,一共累计生产了1500万辆,创造了当时汽车生产的 世界纪录。正因为如此,福特T型车被汽车界认为是大众化汽 车的开端.
1.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 阶段,资本主义国家逐渐成为垄断 组织利益的代言人。
2.无产阶级队伍发展壮大,国际工 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迎来新的 高潮。
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1.各帝国主义国家加紧对外侵略扩张, 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
2.各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加剧 和尖锐化。
单项选择题
1.读图判断, 属于第二次工 业革命成就的 是:( C )
汽车和飞机发明的前提条件是什么?
奔驰1号三轮汽车于 1886年1月29日获汽 车制造专利 这一天被公认为汽车 的诞生日,车速最快 为15km/h
马车型车身
奔驰西姆皮勒克
斯旅游车——
1907年制造, 最高时速80公里 /小时。
箱型车身
各国汽车诞生史
在法国,定居在巴黎的里诺于 1858年发明了煤气发动机, 该发动机装在一辆三轮车上作动力,。一种使用液体燃料并采 用原始化油器的发动机,于1862年制成,且于1863年被装在 一辆三轮小客车上,从巴黎到乔维里博达来回跑了18公里。 在美国,第一辆汽车是 1891年约翰· 兰伯特制造的三轮汽 车。 1896年,亨利· 福特制造出一辆四轮汽车。
第1课电气时代的到来

三 汽车和飞机的问世
交通工具的新动力:内燃机(体积小,效率高) 德国的卡尔· 本茨——汽车之父 美国的莱特兄弟——1903年发明飞机
卡尔· 本茨先 生是世界汽车 工业的先驱者 之一(1844- 1929),是德 国奔驰汽车公 司的创始人, 被称为“汽车 鼻祖”。
奔驰1号三轮汽车 于1886年1月29日获汽 车制造专利 这一天被公认为汽 车的诞生日,车速最快 为15km/h
评 价
人们对爱迪生作出高度的评价:希腊神话 中说,普罗米修斯给人类偷来了天火;而 爱迪生却把光明带给了人类。
爱迪生的同事、中央电气公司的副 总监麦礼逊在与一位叫维尔的记者谈到 爱迪生的勋绩时说:“称爱迪生为一个 伟人,为一个杰出的发明家,为一个可 惊的天才,那是容易不过的事,毫无疑 义地,他是世界上一个最有用的人物— —他的功勋所影响于千万人的生活方面 的,比现在任何生着的人都要大”。
2、材料一:“资产阶级在它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出的生产力,比过 去一切时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 多……” ——《共产党宣言》 材料二:马克思预言:“自然科学正在准备一次新的革命。蒸汽大王在前一世纪 中翻转了整个世界,现在它的统治已到末日,另外一个更大得无比的革命力 量——电力的火花,将取而代之。” 材料三:高科技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但也带来了许多负面效应。在20世纪,人 类不止一次打开“潘多拉的盒子”:全球变暖、臭氧层受损、沙漠化加剧、 物种灭绝……以科技进步为核心的人类文明如何发展,怎样把我人类文明的 发展已成为人类迈向知识经济时代的重大课题。 (1)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反映了什么事件?这两个事件的共同影响是什么? (2)材料二中“蒸汽大王在前一世纪中翻转了整个世界”指的是什么? (3)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电力能够取代蒸汽动力,并且广泛应用的主要原因是 什么? (4)材料三分析的是科技负面影响,其中哪些是没有处理好人类与环境的关系 造成的?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1)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促进了
第20课人类迈入“电气时代”

莱 特 兄 弟
威尔伯·莱特
Wilbur Wright 1867.4.16~1912.5.12
奥维尔·莱特
Orville Wright 1871.8.19~1948.1.30
1903年12月17日进行的试飞实验
1903年12月17日,世界上第一架载人动力飞机在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的基 蒂霍克飞上了蓝天。这架飞机被叫做“飞行者—1号”。莱特兄弟的第一次 有动力的持续飞行,实现了人类渴望已久的梦想,人类的飞行时代从此拉开 了帷幕。
1908年9月17日莱特兄弟为美国军方进行飞行表演
1914~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飞机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1、人类由“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 代”。 2、促使交通运输业更大发展。 3、产生了一批新兴的工业部门。 4、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引起了社会生 活的深刻变化,推动了社会进步。
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较,第二次工业 革命具有哪些新特点?
1882
无 轨 电 车
1785年瓦特制成改良的蒸汽机并应用于许多生产部门以后,人类进入蒸 汽时代。电力的广泛应用标志着人类从蒸汽时代跨入了电气时代。
“电话之父”
亚历山大·格拉汉姆·贝尔 Alexander Graham Bell 1847.3.3~1922.8.2 英国苏格兰爱丁堡
1876年贝尔在演示使用电话
1904年的法国巴黎电话总局
“无线电之父”
爱迪生发明的电报机 马可尼的简陋实验室
伽利尔摩·马可尼
Guglielmo Marconi 1874.4.25~1937.7.20 意大利博洛尼亚市 1909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在此工作时,马可尼才 20岁。1896年发明 早期的电报机,一次只能传递一个讯息, 无线电,世界上第一台实用的无线电装置就是 而且不能同时交换信号。爱迪生着手改良传 在这里诞生的。 统发报机,制造出二重发报机,1874年又研 发出四重发报机,也就是同步发报机。
第20课人类迈入“电气时代”

联线中考:
一、单选题:
1、(2006· 株洲中考)下列用于工厂机器的主要动力, 其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A.水力—电力—蒸汽
C.蒸汽—水力—电力
B.水力—蒸汽—电力
D.电力—水力—蒸汽
2、(2007· 辽宁中考)现在很多公交车上都用上了“非 接触式”IC卡,人们上车后用刷卡代替买票,方便了乘 客。这种卡应用了物理学上的电磁感应原理,电磁感 应现象的发现者是: ( )
制成功耐用碳丝灯泡)
“发明大王”——托马斯•爱迪生 (1847---1931)(美国) “打开电气时代的领袖”, 把“电”的福音传播到人间的天使。
爱迪生成功的秘诀是什么?
一颗好奇的心,超乎常人的艰苦工作,不断
实验的毅力,坚持不懈和果敢精神。
他的勤奋和创造性才能以及集体的力量
。
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想象力、活跃的创造
三、第二次科技革命的影响 改善了生产和生活条件,提高生产力 ; 密切了 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 ; 推动了 社会的进步 。
结论:科学技术推动了社会进步。
据1922年美国国会统计,爱迪生使美国政府在 50年内的税收增加了15亿美元。而1928年的 一项调查则显示,全世界的资本用在与爱迪生
发明有关的事业上的数目达到157.25亿美元
启示:科技推动社会进步与发展
新能源的使用-----电 气时代 科技改变人们的生活
新通讯技术的发明 ----电讯时代 科技加强世界的联系
《第二次工业革命博览会》 新交通工具的创制 ----汽车时代 新工业部门的出现---钢铁时代 科技扩大人类活动范围 科技推动经济发展
两次工业革命的比较
第一次 第二次 19世纪70年代 电力的广泛应用 电力、内燃机 美国、德国 电气时代 汽车、飞机 电力、石油
电气时代的来临

电气时代的来临1.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条件:政治上的稳定,经济上的繁荣,自然科学的新突破。
2.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表现:新能源的发现和应用、新机器和新产品的创制、新交通运输工具的出现,以及远距离传递信息的新技术和新设备的发明与应用等。
3.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第二次工业革命是以电为核心的革命。
电力的广泛应用,使人类社会从蒸汽时代跨进了电气时代。
三、围绕“电”的发明1.爱迪生:美国科学家,一生共有2 000多项发明,其中包括电灯、留声机、蜡纸、油印机等,被称为“发明大王”。
2.影响:电的发明和应用成为人类技术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它带动了其他工业部门,特别是钢铁行业的发展,使人类从“棉花时代”进入到“钢铁时代”。
“电气化时代”和“钢铁时代”的到来标志着现代工业的崛起。
【问题1】19世纪中后期为什么会兴起第二次工业革命?探究:(1)从科技方面来看,科学的突破、技术的创新、新发明的涌现,对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兴起至关重要。
(2)从经济方面来看,第二次工业革命是在第一次工业革命取得丰硕成果的基础上直接发展起来的。
(3)从政治方面来看,欧美主要国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最终确立,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政治前提。
【问题2】请比较蒸汽时代与电气时代的区别。
1.人类对电的认识经历了长期的过程。
下列对电的认识按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摩擦生电→雷电→电磁感应→电池B.雷电→摩擦生电→电池→电磁感应C.电池→电磁感应→摩擦生电→雷电D.电磁感应→电池→雷电→摩擦生电2.下图中富兰克林的试验,有力地证明了()A.摩擦生电B.雷电存在C.电磁感应D.电流存在3.19世纪最后几十年,科学技术的新发明、新创造集中表现的领域有()①新能源的发展和利用②新机器和新产品的创制③新交通运输工具的出现④新的传递信息工具的发明A.②③④ B.①②③C.①③④ D.①②③④4.爱迪生一生共有2 000多项发明,被称为“发明大王”。
请问他发明的电器是()5.将下列人物和发明连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892 年纽约— —芝加哥 的电话线 路开通。 贝尔第一 个试音: “喂,芝 加哥”, 这一历史 性声音被 记录下来。
二 “发明大王”爱迪生
发明数量多:正式注册的有
1300种 著名发明有:留声机 、活动电 影机 、电灯、电报、电话、第 一架 实用打字机、 他最伟大的发明:电灯(1879 年研制成功耐用碳丝灯泡)
经济的迅速发展(2)指瓦特改良蒸汽机,是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3)蒸汽能源有很大的局限性,电是一种高效、清洁的能源,使 用它可以节约能源,保护环境。 (4)全球变暖、臭氧层受损、沙漠化加剧、物种灭绝等。启示:科 技是一把双刃剑,应趋利避害,要发挥科技的重大作用,保护环 境,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一 “电气时代”的到来
不 平 凡 的 夜 晚 ( 一 )
爱迪生宣布门罗公园将于1880年新年除夕用这种神奇的 新光源来照亮。 这是一个非常不平凡的除夕晚会。在1879年最后一个寒 冷、大雪纷飞的晚上,宾夕法尼亚铁路公司载了3000人来 到门罗公园。他们来自纽约和费城。纽约《先驱报》于 1880年初对这一非凡的景象进行了报道: “由于来客络绎不绝,一个容纳二、三十位技工工作 的实验室已经停工一个星期了。这些参观者从四面八方赶 来,使这个方圆数英里的小镇堆满了形形色色的车辆—— 这当中有男、有女,有农民、技工,也有各种体力劳动者 和孩子—与此同时,火车上又走下银行家、资本家、观光 者,以及急于要做生意的有关方面代理人。” 庆祝会计划在天黑时开始,爱迪生叫所内人员从研究 所到车站一路上都装上电灯,等第一班火车进站,立刻亮 灯。当火车开始到达这个冬天的黑暗时,爱迪生开动机器, 40个白炽灯泡全部点亮。电灯像金色的花朵闪闪发光,把 雪地照得通明。
第2课 工业革命新发展
【课堂预习案】 1、内燃机的创制: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另一标志性的动力机 是 。在其推动下, 和 作为新型交通 工具和产业部门迅速崛起。1876年,德国热机工程师 研制成功第一台以煤气为燃料的内燃机。 2、汽车的出现: 技术为汽车提供了理想的驱动机。1885 年, 国工程师 和 发明汽车;不久,以 公司为代表的 国汽车成为当时世界最大汽车制造商。 3、本茨:1885年本茨制成首辆以 内燃机为动力的三轮 汽车,本茨创建了世界上第一家汽车生产公司—— ,成批生产“本茨牌”汽车。(“本茨”中文译 名“奔驰”) 4、福特:美国的 以汽车大王的称号载入史册。1903年 组建福特汽车公司,为了大批量生产汽车,福特建造了第一 条 。到1929年,美国成为世界汽车王国,被称 为“ ”。
【课堂练习案】 1、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的时间、标志,把人们 带入了什么时代? 2、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哪些发明创造改变了人们 的生活方式?举出两例。 (1)开始于19世纪下半叶,以电力和内燃机的 广泛应用为标志,把人类带人“电气时代”。 (2)电灯泡改变了人们的照明方式,汽车、飞 机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使出行更加方便快 捷。
马车型车身
奔驰西姆皮勒 克斯旅游车— —1907年制造, 最高时速80公 里/小时。
箱型车身
课堂导学案】 世博会被誉为经济、科技、文化界的奥林匹克盛会。2010 年世博会来到中国上海……让我们了解世博,走进历史。 材料一:1851年伦敦世博会展示了大功率蒸汽机、高速汽轮 船、起重机……。 材料二:1904年圣路易斯世博会展示了飞机、电动公共汽车, 首次出现冰淇淋和汉堡包。 (1)写出材料中蒸汽机的改进者和飞机的发明者。结合材料内 容说说科技进步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2)下列世博会举办是为了纪念重大历史事件,请将相关的事 件连线搭配。 1876年费城世博会 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400周年 1889年巴黎世博会 美国独立100周年 1893年芝加哥世博会 法国大革命100周年 (3)近代中国哪一不平等条约使上海被迫开放为通商口岸? (4)上海从屈辱开放到世博会,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
( 19 世 纪 年 代 ) 70 “ 两 机 ” 的 发 明
标 志 : 电 力 的 广 泛 应 用
生产 领域
取代“蒸汽” , 成为机器主要动力
新通讯工具的出现
生活 领域
新交通工具:电车 家用电器的发明
莫尔斯及其发明的早期电报
马可尼(1874~1937) 意大利 裔英国物理学家、发明家
1876年的液体电话筒 1876年3月10日贝 尔就是通过这个话筒 实现了电话的第一次 通话。其经典名句是 贝尔喊出的"瓦特森 先生,快来,我需要 你帮助。
5、飞机的发明:1903年,美国的 成功 地驾驶自行设计制造的安装有机械动力的载人飞 行器升空飞行,宣告了航空新时代的到来,把人 类的飞天梦想变为现实。 6、飞机和汽车的发明对人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 影响?
5、飞机的发明:1903年,美国的 莱特兄弟成功 地驾驶自行设计制造的安装有机械动力的载人飞 行器升空飞行,宣告了航空新时代的到来,把人 类的飞天梦想变为现实。 6、飞机和汽车的发明对人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 影响? 答:对经济: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创造巨大 的经济效益;对社会生活:方便了人们的生活, 扩大了人类的活动范围,加强了人际交往、交 流,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
课堂导学案】 1、“天才不过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1)这是谁的名言?他被人们誉为什么? (2)他正式注册的发明有多少项?列举四项他的发明。 (3)他的话语和事迹给了怎样的启示? 2、材料一:“资产阶级在它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出的生产力,比 过去一切时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 多……” ——《共产党宣言》 材料二:马克思预言:“自然科学正在准备一次新的革命。蒸汽大王在前一世 纪中翻转了整个世界,现在它的统治已到末日,另外一个更大得无比的革 命力量——电力的火花,将取而代之。” 材料三:高科技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但也带来了许多负面效应。在20世纪, 人类不止一次打开“潘多拉的盒子”:全球变暖、臭氧层受损、沙漠化加 剧、物种灭绝……以科技进步为核心的人类文明如何发展,怎样把我人类 文明的发展已成为人类迈向知识经济时代的重大课题。 (1)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反映了什么事件?这两个事件的共同影响是什么? (2)材料二中“蒸汽大王在前一世纪中翻转了整个世界”指的是什么? (3)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电力能够取代蒸汽动力,并且广泛应用的主要原因 是什么? (4)材料三分析的是科技负面影响,其中哪些是没有处理好人类与环境的关 系造成的?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7、第一、二次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答:第一次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①西方列强发动 两次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②中国近代工业产生;③先进的中国人开始向西方学 习。 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①列强发动一系列侵 华战争,并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完全沦为半殖 民地半封建社会;②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③ 中国人民救亡图存运动高涨(如:戊戌变法、义和团 运动、辛亥革命)。
成功的秘诀是什么?
一颗好作的无穷精 力和果敢精神。 他的勤奋和创造性才能以及集体的 力量 。 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想象力、活 跃的创造性思维。
【课堂练习案】 1、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的时间、标志,把人们 带入了什么时代? 2、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哪些发明创造改变了人们 的生活方式?举出两例。
第1课 “电气时代”的到来
【课堂预习案】
1、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初,欧美诸国兴起一场以发 动机、电动机的发明和应用为核心的新工业革命,史称 “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人类由“蒸汽时代”进入“电 气时代”。美国和德国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策源地。 2、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揭示了创制 发电机的基本原理,为制造发电机和电动机提供了理论 依据。 3、在电气的发明和应用方面,当推美国“发明大王” 爱迪生。他一生的发明成果累累,获准专利的项目就有 1300余种,发明的范围大多与电有关,如电灯泡、电报、 留声机、摄影机 、放映机 等。
第2课 工业革命新发展
【课堂预习案】 1、内燃机的创制: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另一标志性的动力机是 内燃机。在其推动下,汽车和飞机作为新型交通工具和产业部 门迅速崛起。1876年,德国热机工程师卡尔本次研制成功第一 台以煤气为燃料的内燃机。 2、汽车的出现:内燃机技术为汽车提供了理想的驱动机。 1885年,德国工程师卡尔本次和 戴姆勒发明汽车;不久,以 福特公司公司为代表的 美 国汽车成为当时世界最大汽车制造 商。 3、本茨:1885年本茨制成首辆以汽油 内燃机为动力的三轮汽 车,本茨创建了世界上第一家汽车生产公司——本茨汽车公司, 成批生产“本茨牌”汽车。(“本茨”中文译名“奔驰”) 4、福特:美国的 福特 以汽车大王的称号载入史册。1903年 组建福特汽车公司,为了大批量生产汽车,福特建造了第一条 汽车生产流水线 。到1929年,美国成为世界汽车王国,被称 为“装在轮子上的国家”。
第1课 人类迈入“电气时代”
————第二次工业革命
第1课 “电气时代”的到来
【课堂预习案】
1、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初,欧美诸国兴起一场 以 、 的发明和应用为核心的新工业 革命,史称“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人类由“蒸汽时代” 进入“ ”。 和 是第二次 工业革命的策源地。 2、英国科学家 发现电磁感应现象,揭示了创 制发电机的基本原理,为制造发电机和电动机提供了理 论依据。 3、在电气的发明和应用方面,当推美国“发明大 王” 。他一生的发明成果累累,获准专利 的项目就有1300余种,发明的范围大多与电有关, 如 、 、 、 、 等。
评 价
人们对爱迪生作出高度的评价:希腊神话 中说,普罗米修斯给人类偷来了天火;而 爱迪生却把光明带给了人类。
爱迪生的同事、中央电气公司的副 总监麦礼逊在与一位叫维尔的记者谈到 爱迪生的勋绩时说:“称爱迪生为一个 伟人,为一个杰出的发明家,为一个可 惊的天才,那是容易不过的事,毫无疑 义地,他是世界上一个最有用的人物 — — 他的功勋所影响于千万人的生活方面 的,比现在任何生着的人都要大”。
2、材料一:“资产阶级在它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出的生产力,比过 去一切时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 多……” ——《共产党宣言》 材料二:马克思预言:“自然科学正在准备一次新的革命。蒸汽大王在前一世纪 中翻转了整个世界,现在它的统治已到末日,另外一个更大得无比的革命力 量——电力的火花,将取而代之。” 材料三:高科技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但也带来了许多负面效应。在20世纪,人 类不止一次打开“潘多拉的盒子”:全球变暖、臭氧层受损、沙漠化加剧、 物种灭绝……以科技进步为核心的人类文明如何发展,怎样把我人类文明的 发展已成为人类迈向知识经济时代的重大课题。 (1)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反映了什么事件?这两个事件的共同影响是什么? (2)材料二中“蒸汽大王在前一世纪中翻转了整个世界”指的是什么? (3)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电力能够取代蒸汽动力,并且广泛应用的主要原因是 什么? (4)材料三分析的是科技负面影响,其中哪些是没有处理好人类与环境的关系 造成的?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1)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促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