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小篮球校本课程纲要设计
小篮球教案训练大纲内容

小篮球教案训练大纲内容教案标题:小篮球教案训练大纲内容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小篮球运动的兴趣和热爱。
2. 提高学生的篮球基本技能,包括传球、接球、运球、投篮和防守等。
3. 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4. 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包括灵敏度、协调性和耐力等。
教学内容:1. 热身活动:a. 跑步热身:进行适度的跑步活动,以增加学生的身体热量和血液循环。
b. 关节活动:进行关节活动,如转动手腕、摆动腿部等,以准备身体进行篮球运动。
2. 基本技能训练:a. 传球技巧:教授正确的传球姿势和技巧,包括胸传、头顶传和反手传等。
b. 接球技巧:教授正确的接球姿势和技巧,包括用手接球和用胸接球等。
c. 运球技巧:教授正确的运球姿势和技巧,包括单手运球和交替运球等。
d. 投篮技巧:教授正确的投篮姿势和技巧,包括站立投篮和跳投等。
e. 防守技巧:教授正确的防守姿势和技巧,包括盯人防守和区域防守等。
3. 战术训练:a. 进攻战术:教授基本的进攻战术,如快攻、配合进攻和挡拆等。
b. 防守战术:教授基本的防守战术,如人盯人防守和区域防守的基本原理和技巧。
4. 比赛实践:a. 组织小规模比赛: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能力,组织小规模的篮球比赛,让学生在实战中运用所学技能和战术。
b. 观摩专业比赛:组织学生观摩专业篮球比赛,培养学生的篮球兴趣和提高他们对篮球运动的了解。
评估方法:1. 技能评估:通过观察学生在训练中的表现,评估他们的传球、接球、运球、投篮和防守等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
2. 战术评估:通过观察学生在比赛中的表现,评估他们对进攻战术和防守战术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3. 课堂参与评估:评估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和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资源:1. 篮球场地:确保有足够的篮球场地,以便学生进行训练和比赛。
2. 篮球设备:准备足够的篮球、篮球架和传球器等设备,以满足学生的训练需求。
3. 视频资源:准备一些篮球教学视频,用于向学生展示正确的技巧和战术。
小学校本课程--篮球纲要

篮球课程纲要一、基本项目课程名称:《蓝球》课程类型:活动类课程授课教师:孟海亭魏霞授课对象: 1-6年级学生二、课程目标1.运动参与目标:喜爱篮球运动,积极参与课内外篮球活动,基本形成自觉锻炼的习惯,具有一定的欣赏篮球比赛的能力。
2.运动技能目标:掌握篮球运动所授基本技术和战术配合,能合理运用篮球技术的学习方法科学的进行锻炼,提高自己的运动能力,掌握篮球运动中常见运动损伤的处置方法。
3.身体健康目标:具有能测试和评价自身体质健康状况的能力,结合篮球课的学习,安排切实可行的锻炼计划,掌握锻炼身体的基本知识和方法,能合理选择人体需要的营养食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具有健康体魄。
4.心理健康目标:通过自觉参与篮球课的实践活动,改善心理状态,提高抗挫折能力,养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在运动中感受乐趣,体验成功的喜悦。
5.社会适应目标:通过篮球课的学习和锻炼,不断提高体育文化和道德修养,在各类体育活动中表现出良好的体育道德和团结合作精神,正确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提高自身的社会适应能力和组织能力。
三、课程内容(一)初级班(第一学期)1.理论部分:(1)基础理论:基础理论部分详见纲要第二部分基础理论的教材纲要与教学计划。
(2)专项理论:①篮球运动概况及发展趋势②篮球竞赛基础规则与裁判法③篮球运动的训练与营养④篮球运动常见的运动损伤和处置方法⑤观赏篮球比赛、网络教学2.实践部分:(1)篮球基本技术(视频内容详见篮球网络教学课件)①脚步移动②运球技术③传球技术④投篮技术⑤个人防守技术⑥持球突破技术⑦抢篮板球技术(2)篮球基本战术①快攻战术②传切、掩护战术③人盯人防守战术④进攻人盯人防守战术(二)中级班(第二学期)1.理论部分(1)篮球运动发展趋势及锻炼价值(2)篮球竞赛规则与裁判法(3)篮球竞赛制度(编排比赛日程)(4)篮球运动常见的运动损伤和处理(5)观赏篮球比赛、网络教学2.实践部分(1)篮球基本技术①脚步移动②运球技术③传球技术④投篮技术⑤个人防守技术⑥持球突破技术⑦抢篮板球技术(2)篮球基本战术①快攻战术②传切、掩护、策应配合战术③人盯人防守战术④进攻人盯人防守战术⑤联防战术⑥进攻联防战术三、教学评价实施方案(一)评价内容与要求1.学习态度(30%)(1)评价内容①学习积极性与出勤情况 10%积极参加课内外组织的篮球活动,学习认真、练习主动;积极主动承担班内、组内分配的任务,有责任感。
《篮球校本课程活动》教案(全套)

1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认真听讲,积极主动的思考
3学生大胆展现自己,仔细观察,从老师的讲解中去体会动作
4在练习前分组把全班分成4个大组,
1听哨声练习
2全班分成四个小组练习每一组由小主长负责
3教师巡回观察,进行集体纠错与个别纠错相结合反思归纳总结
4大胆的赏识不怕失败,气氛活跃
示范讲解比赛的方法,观察学生的运球水平,为学生加油,调节课堂气氛。
做一些有关的表现球性的动作。
讲解示范运球的基本动作(结合小黑板讲解)
观察学生原地(坐着)的模仿练习
观察学生原地(站着)的模仿练习
讲解示范整个行进间运球的过程。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检查督促学生犯规情况。
组织讲解,观察和鼓励学生练习
讲解示范整个过程。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检查督促学生犯规情况。
题
1、整队
2、小结
3、收器材
4、作业布置
检查整队过程
小结
收器材布置
作业布置
持凳子快速整队
听小结
被安排的人员收器材
记清作业
图解:同1
要求:记住作业,整齐、迅速。
《篮球校本课程活动》教案四
教材
1、原地双手胸前投篮 2、游戏运球接力
重难点
重点:双手胸前投篮抛弧线身体的协调用力
难点:出手角度
教学目标
运动参与目标
1分组练习
2老师重点指导定点投篮练习
3评价时提醒学生一瞄篮,二蹬伸,三翻拨。
4全身用力协调
5老师鼓励学生,用口哨指挥学生练习
1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认真听讲,积极主动的思考
3学生大胆展现自己,仔细观察,从老师的讲解中去体会动作
小篮球教学示范课程设计

小篮球教学示范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并掌握小篮球的基本技能,如运球、传球、投篮等。
2. 学生能了解小篮球比赛的基本规则和战术。
3. 学生能认识小篮球运动对身体素质和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技能目标:1. 学生能熟练运用小篮球的基本技能,具备一定的竞技水平。
2. 学生能在比赛中运用所学战术,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3. 学生能通过小篮球锻炼,提升自身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热爱小篮球运动,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
2. 培养学生团结协作、顽强拼搏的精神风貌。
3. 培养学生遵守比赛规则,尊重对手、教练和裁判员的良好品质。
4. 培养学生通过体育锻炼,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小学体育学科的小篮球教学示范课程,旨在让学生在掌握小篮球基本技能的基础上,提高身体素质,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学生特点:小学年级的学生具有好奇心强、活泼好动、模仿能力强等特点,对小篮球运动充满兴趣。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在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取得具体的学习成果。
二、教学内容1. 小篮球基本技能- 运球:原地运球、行进间运球- 传球:双手胸前传球、击地传球- 投篮:原地投篮、跳投2. 小篮球比赛规则与战术- 比赛规则:场地、时间、得分、犯规等- 基本战术:进攻战术、防守战术3. 团队协作与身体素质训练- 团队协作:传球练习、协同进攻与防守- 身体素质训练:速度、力量、耐力、灵敏性等教学大纲安排:第一课时:小篮球基本技能(运球、传球、投篮)介绍与实践第二课时:小篮球比赛规则与基本战术讲解第三课时:团队协作训练与实践第四课时:身体素质训练与实践教材章节关联:本教学内容与小学体育教材中“球类运动”章节相关,具体涉及小篮球基本技能、比赛规则和战术等内容。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掌握教材中所要求的小篮球知识与技能。
小篮球教案训练大纲模板

小篮球教案训练大纲模板教案标题:小篮球教案训练大纲模板教案概述:本教案旨在为小学生设计一套系统的小篮球训练计划,通过培养学生的基本篮球技能、团队合作精神和身体素质,提高他们的篮球水平和综合能力。
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小篮球的兴趣和热爱。
2. 掌握基本的篮球技能,如传球、接球、运球、投篮等。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4. 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如灵敏性、协调性和耐力等。
教学内容:1. 热身活动:包括拉伸运动、基本身体素质训练等,旨在预备学生进行篮球训练。
2. 基本技能训练:依次进行传球、接球、运球和投篮等基本技能的训练,注重基本动作的规范和技术细节的讲解。
3. 综合技能训练:将基本技能进行组合和应用,进行综合技能的训练,如快速传接球、运球过人、投篮训练等。
4. 篮球战术训练:介绍基本的篮球战术,如进攻战术、防守战术和团队配合等,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战术意识。
5. 比赛和评估:组织学生进行小规模的篮球比赛,并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估和反馈,激励学生继续努力提高。
教学方法:1. 示范法:教师通过示范正确的动作和技能,引导学生模仿并练习。
2. 分组合作: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练习和比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3. 游戏化教学:通过设置有趣的篮球游戏和挑战,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兴趣。
4. 反馈与评估: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和评估,帮助他们发现问题并改进。
教学资源:1. 篮球场地和篮球设备。
2. 篮球教学视频和图片。
3. 篮球教材和参考书籍。
4. 训练计划表和学生评估表。
教学安排:本教案建议将小篮球训练分为多个阶段进行,每个阶段的训练时间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进展进行调整。
建议每周进行2-3次训练,每次训练时间为60分钟左右。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训练中的表现,包括技能的掌握程度、团队合作精神和身体素质的提高等。
2. 组织小规模的篮球比赛,评估学生在比赛中的表现。
3. 定期进行学生的技能测试,评估学生的进步和掌握程度。
小学篮球校本课实施方案

小学篮球校本课实施方案一、课程背景。
篮球作为一项全面发展体育项目,对学生的身体素质、协调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方面都有着积极的影响。
因此,将篮球纳入小学体育课程中,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档旨在提出小学篮球校本课实施方案,帮助学校更好地开展篮球课程,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二、课程目标。
1. 培养学生对篮球的兴趣和热爱,提高学生的篮球基本技能水平;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3. 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4. 培养学生的纪律性和自律性。
三、课程内容。
1. 篮球基本功训练。
通过传球、运球、投篮等基本动作的训练,提高学生的篮球基本技能水平。
2. 篮球战术训练。
通过比赛模拟和战术训练,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战术执行能力。
3. 篮球比赛。
定期组织篮球比赛,让学生在实战中提高自己的篮球水平,培养比赛意识和应变能力。
四、教学方法。
1. 示范教学法。
通过教师的示范,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篮球动作的要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2. 游戏化教学法。
通过各种游戏形式的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参与度。
3. 个性化教学法。
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和水平,采取个性化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篮球技能。
五、教学环境。
1. 安全设施。
确保篮球场地的安全性,保障学生在课程中的安全。
2. 球具设备。
提供符合学生身高的篮球,保证学生在训练中的舒适度。
3. 篮球场地。
提供宽敞、平整的篮球场地,为学生的篮球训练提供良好的环境。
六、教学评价。
1. 课堂表现。
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参与度。
2. 技能水平。
通过定期的技能测试,评价学生的篮球基本技能水平。
3. 比赛表现。
通过学生在比赛中的表现,评价学生的篮球综合能力。
七、课程实施效果评估。
1. 学生满意度调查。
定期开展学生满意度调查,了解学生对篮球课程的反馈意见。
2. 教师评估。
教师对课程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总结经验,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篮球校本课程教案

篮球校本课程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篮球的基本知识,掌握篮球运动的基本技巧。
2.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增强集体荣誉感。
3. 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篮球基本知识介绍篮球起源与发展篮球比赛规则简介篮球场地及设备要求2. 篮球基本技巧学习投篮:原地投篮、移动投篮传球:胸传、肩、地面传球运球:原地运球、行进间运球防守:盯人防守、团队防守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篮球基本技巧的掌握,团队合作意识的培养。
2. 教学难点:篮球技巧的熟练运用,团队配合的默契。
四、教学资源1. 篮球场地一幅2. 篮球若干个3. 教学视频资料4. 篮球教学挂图五、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篮球运动的起源和发展,激发学生兴趣。
学生观看篮球教学视频,了解篮球基本技巧。
2. 技能学习(15分钟)投篮:教师示范原地投篮、移动投篮,学生分组练习。
传球:教师示范胸传、肩、地面传球,学生分组练习。
运球:教师示范原地运球、行进间运球,学生分组练习。
防守:教师示范盯人防守、团队防守,学生分组练习。
3. 课堂练习(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篮球技巧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学生互相观摩,交流学习心得。
4. 课堂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篮球运动的重要性。
学生分享学习收获,提出改进意见。
5. 课后作业(课后自主练习篮球技巧)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态度、纪律性等。
2. 技能掌握:通过分组比赛或个人展示,评估学生对篮球技巧的掌握程度。
3. 团队合作:评估学生在团队中的配合意识、沟通能力等。
七、教学策略1. 示范法:教师亲自示范篮球技巧,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动作要领。
2. 练习法:学生分组进行篮球技巧练习,教师巡回指导,提高技能水平。
3. 比赛法:组织学生进行分组比赛,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八、教学拓展1. 组织篮球比赛:校内比赛、校际交流等,提高学生竞技水平。
小学体育《小篮球》教学计划

小篮球
一、指导思想
教学中体现区别对待,挖掘篮球教材中的思想教育和人文教育价值,使学生在与同伴、对方、裁判的交往中提高社会适应能力,保持健康的情绪反应。
二、教学目标
水平二:采用游戏的形式学习和掌握小篮球的基本技术和简单的技能,并进行简单化的比赛。
激发学生的兴趣和主动参与意识,培养学生反应速度,灵敏等素质。
水平三:学习单个技术的基础上,介绍有关比赛方法。
通过游戏和比赛发展学生的速度和灵敏素质,提高控球能力,培养学生创造思维和团结合作意识以及勇敢顽强,机制果断等优良品质。
三,教学思路
尽早归还学生完整的篮球运动,使学生感受智谋、反应、运用技能获得成功的感受、篮球运动的教育蕴涵于游戏、比赛中,教师要关注这些培养健康心理和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的教育机会,挖掘篮球教材价值,不是一味地盯在基本技术的规范上。
四、教学设计
本册选了典型教材、教案10篇。
实际教学中应扩大单元、增加课时,注意课堂教学向课外活动延伸。
确定篮球教材在本册分水平二,水平三分占5、5课时。
五、课时计划
(见各课次教学详案)
水平二单元教学计划
水平三单元教学计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小篮球校本课程纲要设计
一、课程名称:小篮球
二、授课时间:一学年
三、授课对象:1—6年级学生
四、课程目标:
1、1—2年级主要通过游戏活动,在动中玩,在玩中学,发现与认识成功的学习方法,从中得到乐趣。
2、3—4年级以球性学习为兴趣,原地运球为基础,行进间运球为掌握点,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来提高学生对控球能力。
3、5—6年级学生在一定的竞争环境中学习,掌握双手胸前传接球,单、双手投篮,多点三步上篮以及教学比赛,攻防战术学习等。
五、课程内容:
一年级:原地左右手运球、直线运球、篮球游戏。
二年级:原地左右手运球、往返运球、八字运球、篮球游戏
三年级:后撤步运球、运球接力、投篮比赛、直线运急停跳起、胸前传接球。
四年级:变方向运球、跑动传接球、双手胸前投篮。
五年级:跑步传接球上篮、攻防练习、三步上篮。
六年级:多点上篮与投篮、区域攻防练习。
六、课程理念
小篮球是一项集体竞技、健身、娱乐和益智为一体的集体性运动项目,集体运动的对抗性比赛结果的不确定性、活动游戏性和观赏的娱乐性以及各种传媒的效应,都是吸引小学生参与篮球活动的重要因素,使得篮球成为小学生最喜欢的运动项目之一,也使得小篮球成为小学生最热门的教学内容。
“小篮球校本课程”的实施开展,首先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加大对学生的宣传力度,小篮球是我市“校本课程”中的一个重点项目;篮球也是我市传统项目,为此我们为了继承我市
的优良传统,将篮球项目推广普及到全市中小学生,其次体育课程越来越被国家所重视(体育学科纳入中考),深受家长和学生喜欢。
因此小篮球为校本教材,贯彻落实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精神,满足广大学生的需要,为学生健康锻炼和身心健康服务。
七、课程实施:
(一)实施形式:
1、课时安排:每周1—2课时,可以得用课外时间为课时。
2、组织形式:采用班级活动、小组活动、合班活动或跨班级活动。
3、活动地点:校内外相结合。
4、活动准备:提高思想认识,大力宣传开发小篮球课本课程的重大意义。
制定校本课程开发的方案、计划及有关措施。
5、成果展示:在校内开展各种比赛及展示活动,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的方法开展篮球友谊赛。
(二)实施办法:
1、坚持以发展学生兴趣入手、坚持从提高学生技术技能为本。
2、坚持每节课安排球性练习,各种运球练习。
3、教师对技术教学、动作要规范。
4、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展学生身体素质及提高学生篮球技术教学相结合。
5、明确考查内容,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促进学习。
6、实行1人一球或2人一球,提高练习密度,提高教学效果。
7、坚持每周一次全校性篮球练习活动。
8、实行每年一次阳光体育展示活动,为创造校园篮球文化增添色彩。
八、课程评价:
期末测试及评价标准:
1、低年级考核项目:一分钟原地拍球,一分钟双方交替拍球或20米行进间运球往返。
2、中年级考核项目:行进间运球、运球上篮。
3、高年级考核项目:原地持球突破上篮、一分钟罚球线罚球。
4、评价标准:考核成绩和技术成绩及平时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