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学活动的感想

合集下载

研学心得感悟15篇

研学心得感悟15篇

研学心得感悟15篇研学心得感悟【篇1】炎炎夏日,带着对文天祥的景仰,我们来到海门莲花峰风景区研学。

跟着研学老师,我们到了风景区的主要景点古莲花峰石。

在研学之前老师就给我们讲了传说:南宋丞相文天祥追随小皇帝来到海门,站在这块巨石上寻找帝舟。

可是,茫茫大海上并没有船只的踪影,文天祥长叹顿足,脚下岩石就裂成了莲花瓣状。

过后,文天祥在石上刻下了“莲花峰”三个字,“古”字是后人添上去的。

我从下面往上看,古莲花峰石果真像一朵含苞待放的莲花。

莲花峰周围很多石头上都刻有文字,但这些字都像是甲骨文,我和同学们仔细辨认,也只猜出几个。

老师告诉我们:这些石刻大部分是纪念和赞美文天祥的诗词。

离开莲花峰,我们沿着海边木栈道,再往山坡上走一段弯曲的小路,就来到文天祥的石像前。

文天祥的石像高高矗立在一块大石头上。

他左手按着宝剑,右手紧握拳头,胡子和衣袖在海风中飘动。

看着他皱着的眉头,我想,当时他一定很担忧,很绝望。

他脚下的大石上写着“鲲鹏变化”四个大字。

我知道鲲鹏是一种非常大非常厉害的鸟,能够飞得很高飞得很远,如果文天祥能像鲲鹏那样畅游大海展翅翱翔就好了,就不会被元军俘虏最终被杀害。

石头前面的草地上有两排红色大字,正是文天祥的千古名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文天祥真是永忠南宋的大臣啊!虽然他四十七岁就英勇就义,但他为后人留下的精神财富值得我们一代一代的中华儿女去传承。

研学心得感悟【篇2】这周我们去研学了。

看到“研学”这个词,你大概猜出来了——我们是去学东西的。

一到研学地点,我们就一会儿跑到那,一会到这儿,想把那里的景况弄清楚。

我了解了一些后,回归队伍,和边上的.同学说:“这儿真大,不过路不平,其他都还好。

”我们跟着导游行进,不久就到达了一个玩的地方。

第一个项目是“南瓜保龄球”,每个人拿南瓜滚,谁撞倒的球多,谁就胜利。

我抓起一个南瓜滚过去,一下子就撞倒了十个,我马上跳到边上,另一个同学马上拿起南瓜向前滚去,“有希望,有希望。

小学生研学活动心得感受和收获【10篇】

小学生研学活动心得感受和收获【10篇】

小学生研学活动心得感受和收获【10篇】小学生研学活动心得感受和收获【篇1】5月16日,我们整个四年级乘坐火车到达了南疆的皮山、喀什、阿克苏和生产建设兵团十四师阿拉尔市等地进行了我们期盼已久的研学活动。

这几天丰富多彩的活动和经历,像放电影一样在我的脑海里一幕幕重现,老师对我们悉心的照顾,同学之间的互相帮助,与皮山同学之间深厚的友谊……。

这些难忘的经历我对这次研学活动有了更多的感受:我们研学活动的第一站是和田地区皮山农场中学,我很荣幸作为学生代表进行发言,我即紧张又兴奋,同时也很感谢老师和同学们给我这个机会;那天,我们给皮山中学的老师和同学带去了精心准备的朗读节目——中华少年;在那里,我认识了我的结对同学如斯坦木。

阿布拉,他积极乐观,性格很开朗,我们很快成了无话不说的好朋友;在皮山县沙漠徒步,让我疲惫到了极点,也让我体会到了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壮观,但正是这次徒步活动,让我感受到我们的班集体是一个团结互助,勇于拼搏的温暖的大家庭;在喀什古城,我们去了十分有名的喀什夜市,品尝了很多当地的美食,在这让我想起了张老师说的那句话“来新疆不来喀什,就像来喀什不来巴扎一样”;在阿拉尔的二五九旅纪念馆,我们瞻仰了建设兵团第一代战士们的艰辛开拓历程;在阿克苏的湿地公园,在那里我采下了很有纪念意义的树叶标本,我们还经历了一场有惊无险的“寻人之旅”……。

最后,我们在喀什古城一起合影,留下珍贵的纪念,照片定格的瞬间将成为我们大家最美好的记忆。

这次研学活动,我们不仅走出了校园,走出了巴州,还让我们拓展了视野,丰富了知识,更了解了民族文化,亲近了自然。

同时,还锻炼了大家的生活自理能力,增强了集体观念。

我觉得这不仅仅是一次研学活动,更是一次不平凡的经历和成长!小学生研学活动心得感受和收获【篇2】今日,天空着毛毛细雨,琅琊小学五年级同学们一同徒步前去被称作“浙江文明村”的浩仁村去研学旅行。

历经一个多钟头的徒步,大家总算抵达了到达站——浩仁村,第一站到文化大礼堂,礼堂里齐整的摆着一排排的桌椅,礼堂很宽也非常大,大概能够容下300—600多的人。

研学活动的收获和感悟7篇

研学活动的收获和感悟7篇

研学活动的收获和感悟7篇在人生轨迹里,很多时候都会有新的想法,可以通过书写心得体会,把其中有意思的记录下来。

将不同时期的心得体会进行对比能够发现我们的成长。

我们为您整理了一些有用的信息:“研学活动的收获和感悟”,欢迎你参考,希望对你有所助益!研学活动的收获和感悟篇1研学游心得体会研学游,是指一种将学习和旅行结合起来的教育活动。

这次我有幸参加了一次以“探秘自然,发现未知”为主题的研学游活动,感受到了研学活动的独特魅力。

这次活动的目的是让我们了解自然界中一些未知的原理和规律,为我们创造更美好的未来提供思路和方法。

在活动的过程中,我们经历了许多趣味和富有挑战性的环节,让我感到很充实。

第一站是一所生态学研究所,这里是我们了解自然的起点。

在这里,我们学习到了许多关于生态的知识,学会了观察生态环境的变化和研究生物群落。

我们还去实地采集了各种生态样品,比如树叶、昆虫、水泥和蛇皮,了解了它们在生态研究和保护方面的作用。

接下来的几站是我们对自然界探索的一次冒险。

我们来到了一座美丽的山谷,为期3天的生存训练就在这里开始了。

我们要在这里自给自足地生活,从采集水和食物到搭建营地,都需要我们的团队共同努力。

整个过程中,我们遇到了许多挑战与困难,但也充满了乐趣与期望。

有时我们要爬山,有时要追寻河流的源头,有时还要面对野生动物。

但是,每个人都充满信心和勇气去面对挑战,相互帮助,相互支持,寻找生存和探险的乐趣。

在我们搜寻到最后一次营地时,在我们经历许多困难和挑战,相互鼓励和帮助的过程中,我学会了珍惜生命中每一个重要的人和事物。

最后,我们看到了我们所寻找的生存训练的奖励:一个多彩的寓言,一个关于自然的故事,一个我们共同探寻到的宝藏。

如此美好的体验,难以忘怀,有生之年必将成为我们珍贵的回忆。

从这个角度来看,研学游是一种富有教育性的、难忘的体验,这次活动让我深切地感受到了学习和旅行的融合带来的极致魅力,也让我意识到:探索未知,不断挑战,可以让我们对自己充满信心与勇气。

研学游心得体会(8篇)

研学游心得体会(8篇)

研学游心得体会(8篇)研学游心得体会(精选8篇)研学游心得体会篇1这是步入初中后,第一次与同学一起走出校门去学习,意义非同一般。

对于这堂远离校园的劳动课,由我们来说可谓是乐趣无穷呀!我们走出校门,坐上那辆充满快乐的大巴车,来到了五十头的尊贵生态果园,这样远离城市喧嚣的地方已是少之又少,黄绿黄绿的草坪,湿润的泥土散发着怡人的清香,看着秋景,闻着空气,我不由得想起一句诗:“石宫秋气清,清气宜山谷。

”我们来到第一个大棚,没想到竟模拟了热带雨林,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百香果,菠萝蜜,龙舌兰等等,看得我口水直流但也不忘做下了笔记。

往里走,鹦鹉的羽毛绚丽多彩,蝴蝶的翅膀千奇百怪,勾起了我们的兴趣。

又是一个大棚,一进去,青青的小小的,仔细一看是番茄,一旁的'辣椒又矮又绿散发着刺鼻的气味,教官叫我们近距离观察,有些人就不声不响的摘下几个绿衣使者似的小番茄,小心翼翼的装进口袋。

真热啊!来到无土配植大棚,打眼一看,咦?生机勃勃的菜长在泛红水上!没有土,隔着水,蔬菜怎么生长?我好奇的问了教官,原来这水是从地下8000多米抽取的来的地下水富含多种矿物质营养有助于植物生长,再通过水管传输到植物根底,这就叫作无土培植技术,我伸出我的好奇之手摸了摸这远离地表的水,好冰呀!水面泛起一丝微波,定睛一看,鱼!是鱼!没想到这水还能养鱼,真是长知识了!最享受的地方莫过于培植大棚了,因为我们能用舌尖去品尝那一个个惹人爱的番茄,我小心翼翼的将一个葡萄大的塞进嘴里,啊!一股清凉酸甜汁水在我舌尖流动,别提多么过瘾了。

来到黄瓜大棚由于果实稀少,我们的舌尖享受不到那种快感,但却能一饱眼福。

我本想偷摘一个,但不远处菜农们正细细地护理着,我的手僵硬了,我收回我那僵硬的手,一阵心酸莫名而来,他们正把这些果实当宝宝一样呵护,而我却伸出了恶魔之手。

我们跟着教官走,看到了爬山虎和幼儿园宝宝种的菜,忽然有人喊了一声“好臭啊!”只闻见一股恶臭,大家纷纷戴上了口罩,“这是化肥,菜杆发酵出来就是化肥,纯天然无公害。

初中生研学活动心得体会8篇

初中生研学活动心得体会8篇

初中生研学活动心得体会8篇第1篇示例:初中生研学活动心得体会研学活动是一种特色教育活动,旨在通过学生亲身参与实践、观察、实验和体验等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积累知识,增长见识,培养能力。

本文旨在分享我参与初中生研学活动的心得体会。

在这次研学活动中,我所在的班级前往了乡村体验生活。

一开始,我对这样的活动并不是很感兴趣,因为我总觉得这样的活动跟我的生活无关,反而浪费了我宝贵的时间。

但是随着活动的进行,我慢慢改变了对研学活动的看法。

研学活动让我认识到了农村生活的艰辛。

在农村,我们参观了一户农民家,了解了他们的日常生活和耕种情况。

我看到了他们每天的辛苦劳作,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农民的不易。

这让我更加珍惜我现在的生活,也让我更加懂得了节约的重要性。

研学活动扩展了我的知识面。

在农村,我们学到了很多在学校里无法学到的知识,比如农作物的生长过程、农村生活的文化传统等。

这些知识对我来说是全新的,让我获益匪浅。

而且通过实地观察和体验,这些知识更加深入了解。

研学活动培养了我的实践能力。

在农村,我们亲自下地耕种,体验了农民的劳作,这让我觉得自己学到的知识不是死的,而是可以应用到实际生活中的。

通过实践,我不仅更加深入地理解了所学知识,还提高了我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经验。

这次研学活动让我受益匪浅。

通过参与这样的活动,我不仅拓宽了视野,增长了见识,还培养了实践能力和感恩之心。

我相信,这次研学活动对我的成长是有着积极意义的,也希望以后能有更多这样的机会让我参与进去。

希望更多的同学也能加入到研学活动中来,让我们共同学习、共同成长。

第2篇示例:初中生研学活动心得体会近年来,研学活动逐渐成为学校教育的一部分,在初中生中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研学活动是一种以体验式、项目化的方式开展的教育活动,通过学生参与实地考察、调查研究等方式,达到知识的传授、技能的培养、素质的提升等多种教育目标。

参加研学活动不仅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之外获得更多的知识和技能,还可以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研学活动的收获和感悟【13篇】

研学活动的收获和感悟【13篇】

研学活动的收获和感悟【13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教育资料,如幼儿教案、音乐教案、语文教案、知识梳理、英语教案、物理教案、化学教案、政治教案、历史教案、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education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preschool lesson plans, music lesson plans, Chinese lesson plans, knowledge review, English lesson plans, physics lesson plans, chemistry lesson plans, political lesson plans, history lesson plans, and other sample text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研学活动的收获和感悟【13篇】本店铺为各位搜集整理了研学活动的收获和感悟【13篇】,供您查阅。

研学活动的收获和感悟(10篇)

研学活动的收获和感悟(10篇)

研学活动的收获和感悟(10篇)研学活动的收获和感悟(10篇)研学活动以在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全过程中学习到的科学研究方法、获得的丰富且多方面的体验和获得的科学文化知识为基本内容;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研学活动的收获和感悟,希望可以提供给大家进行参考和借鉴。

研学活动的收获和感悟(精选篇1)今天,在校方的精心组织下,全体同学来到创新园园区开展研学活动,此次研学活动让我们学习了许多妙趣横生的植物生长知识,感受了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变化,激发了我们对未来生活的期待,这真是一次难以忘怀的经历。

首先,我们来到的是无土栽培馆。

我们了解了两种不同的植物栽培方法。

第一种是水培法,就是利用立体式管道栽培,让水肥在管道中流动,而植物生长在管道上的洞里面。

第二种是基质土栽培,利用草炭蛭石和植物所需要的微量元素等合成的土壤来栽培植物。

通过参观,开拓了我们的视野,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当我们还沉浸在无土栽培馆的奇妙场景中,不知不觉就走进了花卉馆。

这些鲜花来自不同地域,生长习性也大不相同,有草本的`也有木本的,其中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宝塔花和生命源。

宝塔花也称金塔花,它开出花瓣后就叫金虾花。

宝塔花色彩鲜艳,形态各异。

生命源安家在广袤无垠的大漠里,人们一旦找到了它们就相当于找到了水源,它是大漠中最美的一道风景线。

花卉馆真是百花争艳,让人流连忘返。

美好的东西总是稍纵即逝,不一会我们来到了盆景馆,场馆内有许多奇珍异树,最的是日本五针松,这种植物目前在全世界仅存两株,它们活的时间比较长,大约有三百年,被称为植物界的活化石,如今这里居然就有一盆,真是让人大开眼见啊!除此而外,还有另一种名为“一位”的植物,它的名字很奇怪,让人听起来就觉得很有趣。

它大约活了一百年,上部早已经枯死了,而下部分却生长的极为茂盛,虽是同一植物,可上下两部分的景色却截然不同,真的是一株很奇妙的植物。

盆景馆的几株植物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引发了我对生命价值的思考,让我的心绪久久不能平静。

研学活动学生体验及心得感悟20篇

研学活动学生体验及心得感悟20篇

研学活动学生体验及心得感悟20篇研学活动学生体验及心得感悟(精选篇1)今天,我们乘着大巴车来到了期待已久的黔阳古城。

首先,我们来到了古城主体,走过被岁月磨得光滑的大青石板,周围的小店铺别致新颖。

走着走着,同学们突然发现,有一些大青石板旁,还有一个类似铜钱模样的镂空花样,导游说,那是用来排水的,水象征着吉祥,而水流过铜钱,也就意味着财运滚滚、百财归来,所以才要设计成铜钱的样子,有意思。

随后,我们便来到了许愿树下,据说,这颗许愿树特别灵,曾经在这个许愿树下,还出过一位文状元。

老师给每一组的代表每人发了一条红丝带和一只白板笔,写下每组所有人的心愿,而我写的是——全家人幸福健康又快乐!写完之后,我们组的代表就把红丝带绑在许愿树上,然后,我还看到了王昌龄的画像、拜见了孔圣人。

我们吃完中饭以后,便随着向导来到最初集合的地方,来到了剪纸艺术中心,黔阳剪纸艺术文化传承人秦老师,为我们讲授我国传统剪纸艺术文化的成就秦老师还亲自教我们如何剪窗花,做的好的同学,他还会奖励他们一只纸蝴蝶,还给我们展示了他的作品,简直不要太好看!紧接着,我们又来到我国四大发明之一——印刷术。

首先把宣纸放到刻有字的石板上,再用蘸了水的刷子在上面刷一点水,再用报纸吸掉多余的水分,最后用蘸了墨水的布包把墨水打在上面,取下来,再晾干,就可以带回家做纪念品。

真是充实快乐的一天啊!收获满满。

研学活动学生体验及心得感悟(精选篇2)“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

唐代大诗人王昌龄的这首鼎鼎有名的七言绝句便出自芙蓉楼。

这次研学,我们便来到了芙蓉楼所在的黔阳古城。

白墙黑瓦、乌衣小巷……这里古朴得仿佛另一个世界。

铺满青石板的路,窄窄的小巷,布满青苔的砖墙,木房散发着古朴的味道……这些对我们常年关在教室的“小鸭子”而言,是最新奇的。

拐过钉子路,又绕了几道弯,映入眼帘的便是芙蓉楼了。

它静静地矗立在那里,诉说着古老又芬芳的故事。

我们踏进去,王昌龄的画像正挂在门口对面的墙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研学活动的感想
2018年4月,实验小学组织六年级学生进行了研学活动。

我作为家长,对此次活动是支持的。

在具有游乐性质的旅行中融入学习和教育的元素,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教学内容需要,组织学生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的方式走出校园,在与平常不同的生活中拓展视野、丰富知识,加深与自然和文化的亲近感,增加对集体生活方式和社会公共道德的体验。

彰显着其不可替代的现实教育意义。

其一,研学旅行能拓展学生视野,夯实知识的纹理。

学生所学的大多是书本知识,以间接经验和理性知识为主,接地气的感性知识始终欠缺,在进入信息化时代依然如此。

因此,如何破解将知识生活化,即由理性知识获得为主转变为理性知识和感性知识获得兼顾,就成了当前教育的一大难题。

而研学旅行也许就是破解这一难题。

从而促进学生学习和成长的第二次飞跃。

其二,研学旅行能增强和坚定学生对德育的理解与认同。

教育的根本任务只有一个,那就是立德树人。

而研学旅行恰恰另辟蹊径,让学生在游历中“感受祖国大好河山,感受中华传统美德,感受革命光荣历史,感受改革开放伟大成就”。

这种游历活动正是让中小学生增强德育教育的理解与认同的绝佳契机。

增强对德育的理解与认同的路径主要是通过以身体变化影响心理变化,以心理不断趋于成熟促进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

其三,研学旅行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学生“学习压力”。

而借助研学旅行的契机,大家一同走出校门 ,奔赴自然,畅游文化历史,深入乡土民俗,感怀经济社会发展,以愉快的心境,通过以游兼学、学游相济的方式,开阔视野、增智启慧、涵养德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学习压力”。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教育中应该有生活,生活中应该由教育。

游学思想由来已久,研学旅行政策也是一以贯之。

为此,我们要重视研学旅行的重要意义,树立学、思、游相互促进的观念,走出从“学校到学校”、从“课堂到课堂”的封闭圈,不断地拓展教育的边界,引领学生走出学校教室,走向更为广阔的天地,在真实的情境之中体验、合作、探究,真正形成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