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额本金和等额本息用案例讲解(吐血推荐)
等额本金计算公式例子

等额本金计算公式例子等额本金是指每个月还款金额固定,但每个月的还款利息逐渐减少,每月还款本金逐渐增加的一种贷款还款方式。
下面以一个例子来说明等额本金的计算公式。
假设小明贷款买了一辆价值20万的汽车,贷款期限为3年,年利率为5%。
首付款为10万,剩下的10万将通过贷款方式分期还款。
首先,我们需要计算每个月的还款本金和利息。
贷款总额为10万,贷款期限为3年,一年有12个月,所以贷款期限为36个月。
每个月的本金等额分配,首月为贷款总额除以还款期限,即10万除以36,约等于2778.89元。
从第一个月开始,每个月还款本金会增加,直到最后一个月全部偿还贷款本金。
每个月的还款利息为剩余未偿还贷款总额乘以年利率再除以还款期限。
首月的还款利息等于剩余贷款总额(即10万)乘以0.05再除以36,约等于138.89元。
每个月的还款利息逐渐减少,直到最后一个月的还款利息为0。
下面是每个月的还款金额的计算公式:第1个月还款金额=本金(2778.89元)+利息(138.89元)=2917.78元第2个月还款金额=本金(5557.78元)+利息(125.00元)=5682.78元第3个月还款金额=本金(8336.67元)+利息(111.11元)=8447.78元...第35个月还款金额=本金(9584.45元)+利息(13.89元)=9598.34元由此可见,每个月的还款金额是固定的,但还款利息逐渐减少,还款本金逐渐增加,直到贷款还清为止。
等额本金方式在贷款开始的时候还款额较高,但随着每次还款本金的增加,贷款后期的还款额较低。
相对于等额本息方式,等额本金方式总的还款金额较少,所以贷款期限较短的情况下,等额本金方式是更为划算的选择。
总结:等额本金的计算公式是根据贷款总额、还款期限和年利率计算出每个月的还款本金和利息,并累加计算出每个月的还款金额。
这种还款方式在贷款开始时还款额较高,但随着每次还款本金的增加,贷款后期的还款额较低。
等额本金例子计算过程

等额本金例子计算过程
等额本金是指借款人在还款期限内每月还款金额相同,但其中本金部分递减的还款方式。
下面是一个等额本金的计算过程示例:假设有一笔贷款,总金额为20万元,期限为5年,年利率为5%。
那么每年的还款额度为20/5=4万元,每月的还款额度为4/12=0.3333万元,即3,333.33元。
第一年还款:
每个月的本金部分为20/60=0.3333万元,利息部分为20×
0.05/12=0.0833万元,总还款额为0.4166万元。
第二年还款:
每个月的本金部分为20/60=0.3333万元-2万/60=0.3万元,利息部分为(20-2)/60×0.05/12=0.0783万元,总还款额为0.3783万元。
第三年还款:
每个月的本金部分为20/60=0.3333万元-4/60=0.2666万元,利息部分为(20-4)/60×0.05/12=0.0733万元,总还款额为0.34万元。
第四年还款:
每个月的本金部分为20/60=0.3333万元-6/60=0.2333万元,利息部分为(20-6)/60×0.05/12=0.0683万元,总还款额为0.3016万元。
第五年还款:
每个月的本金部分为20/60=0.3333万元-8/60=0.2万元,利息
部分为(20-8)/60×0.05/12=0.0633万元,总还款额为0.2633万元。
从上述计算过程可以看出,每月还款额度虽然相同,但随着本金部分的逐年递减,每年的利息也在逐年减少,总还款额也在逐年减小。
这种还款方式可以让借款人逐年减轻还款负担,同时也可以在还款期限内更早的还清贷款。
贷款购房还款方式解释,结合南京案例分析比较

贷款购房还款方式房贷利息计算系列一(一)等额本金还款法等额本金还款法是一种计算非常简便,实用性很强的一种还款方式。
基本算法原理是在还款期内按期等额归还贷款本金,并同时还清当期未归还的本金所产生的利息。
方式可以是按月还款和按季还款。
其计算公式如下:每月还款额=贷款本金÷贷款期月数+(本金-已归还本金累计额)×月利率如以贷款4.5万元,贷款期为5年,为例:每月等额归还本金:45000÷(5×12)=750元第一个月利息:45000×(5.58%÷12)=209.25元则第一个月还款额为750+209.25=959.25元;第二个月利息:(45000-750×1)×(5.58%÷12)=205.76元则第二个月还款额为750+205.76=955.76元……由此可见,随着本金的不断归还,后期未归还的本金的利息也就越来越少,每个月的还款额也就逐渐减少。
该方式1999年1月推出,正被各银行逐渐采用。
(二)等额本息还款法等额本息法比较简单=(45000+45000*5.58%*5)/(12*5)=959.25注:以上所用利率仅作为举例计算使用,应以银行现行利率为准目前贷款购房主要有以下几种:1、住房公积金贷款;2、个人住房商业性贷款;3、个人住房组合贷款。
1、住房公积金贷款:对于已参加交纳住房公积金的居民来说,贷款购房时,应该首选住房公积金低息贷款。
住房公积金贷款具有政策补贴性质,贷款利率很低,不仅低于同期商业银行贷款利率(仅为商业银行抵押贷款利率的一半),而且要低于同期商业银行存款利率,也就是说,在住房公积金抵押贷款利率和银行存款利率之间存在一个利差。
同时,住房公积金贷款在办理抵押和保险等相关手续时收费减半。
2、个人住房商业性贷款:以上两种贷款方式限于交纳了住房公积金的单位员工使用,限定条件多,所以,未缴存住房公积金的人无缘申贷,但可以申请商业银行个人住房担保贷款,也就是银行按揭贷款。
等额本金和等额本息的例子

等额本金和等额本息的例子
等额本金和等额本息是两种常见的贷款还款方式,下面将分别给出其例子。
等额本金的例子:
小明在银行贷款10万元,期限为5年,年利率为5%。
按照等额本金的还款方式,每月需要还款10万÷60=1666.67元。
每个月的本金还款是相同的,但是由于每个月的利息是根据剩余本金计算的,因此每个月还款的利息不同。
第一个月的利息为10万×5%÷12=416.67元,第二个月则为9.6万×5%÷12=400元,以此类推,最后一个月的利息为833.33元。
因此,每个月的还款总额为1666.67元+利息。
等额本息的例子:
小红在银行贷款10万元,期限为5年,年利率为5%。
按照等额本息的还款方式,每个月需要还款2462.22元。
每个月的还款总额是相同的,但是由于每个月的利息是根据剩余本金计算的,因此每个月的本金还款不同。
第一个月的本金还款为10万÷60=1666.67元,利息为10万×5%÷12=416.67元,因此每个月的还款总额为1666.67
元+416.67元=2083.34元。
第二个月的本金还款为1666.67元,利息为9.8万×5%÷12=408.33元,因此每个月的还款总额为2462.22元。
以此类推,最后一个月的本金还款为1708.76元,利息为83.46元,每个月的还款总额仍为2462.22元。
以上是等额本金和等额本息的例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 1 -。
等额本息案例

等额本息案例等额本息是指每个还款期限内,借款人偿还的本金和利息之和是相等的。
这种还款方式在贷款中比较常见,下面我们通过一个案例来详细了解等额本息的计算方法和特点。
假设小明向银行贷款10万元,年利率为5%,贷款期限为3年,采用等额本息方式还款。
根据等额本息的计算公式,我们可以计算出每个月的还款额。
首先,我们需要计算出每个月的利息和本金。
利息的计算公式为,剩余本金×月利率。
而每个月的本金还款额是固定的,为总贷款额除以还款期限的月数。
接下来,我们可以列出每个月的还款计划表:第一个月,利息=10万元×5%/12=416.67元,本金=10万元/36=2777.78元,总还款额=3194.45元。
第二个月,利息=(10万元-2777.78元)×5%/12=410.65元,本金=2777.78元,总还款额=3188.43元。
第三个月,利息=(10万元-2777.78元×2)×5%/12=404.44元,本金=2777.78元,总还款额=3182.22元。
......第三年第十二个月,利息=(10万元-2777.78元×35)×5%/12=25.93元,本金=2777.78元,总还款额=2803.71元。
通过上面的计算,我们可以得出小明每个月需要还款的金额。
可以看到,每个月的还款额是固定的,但是每个月的利息和本金比例会逐渐变化。
在还款初期,利息占比较大,随着时间推移,本金占比逐渐增加。
等额本息的优点是每个月的还款额固定,方便借款人进行资金安排。
但是缺点是在还款初期利息占比较大,还款期限较长的情况下,借款人需要支付的利息总额会比等额本金方式高出一些。
在实际贷款中,借款人可以根据自己的资金情况和还款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还款方式。
等额本息适合资金周转能力较强的借款人,而等额本金适合希望尽快减少利息支出的借款人。
总之,等额本息是一种常见的还款方式,通过上面的案例,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等额本息的计算方法和特点。
冯先生于2007年购买了一套80万元的房子

购房规划是家庭消费支出规划中的重要规划。
许多刚工作不久的年轻人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就是买房的问题。
由于年轻人往往工作时间不长,积蓄不多,贷款买房便成为解决燃眉之急的重要途径。
贷款买房后不可避免的事就是还房贷,银行通常提供的有等额本息还款法、等额本金还款法、等额递增还款法和等额递减还款法。
到底哪种还款方法最适合自己呢?很多人对此存在疑问。
笔者将对这几种还款法里最基本的两种还款法(即等额本息还款法和等额本金还款法)的还款计算原理进行分析。
等额本息还款法是在贷款期限内每月以相等的还款额足额偿还贷款本金和利息的方法。
每月等额偿还贷款本息是个人住房抵押贷款中最常见的一种还款方式。
等额本息还款可以可通过下面的公式来进行计算,这实际上是依据财务管理中的年金原理。
等额本息还款公式而等额本金还款法是指在贷款期限内按月偿还贷款利息和本金,其中每月所还本金相等。
其计算公式如下:等额本金还款法公式等额本金还款法的特点是本金在整个还款期内平均分摊,利息则按贷款本金余额逐日计算,每月还款额在逐渐减少,但偿还本金的速度是保持不变的。
使用本方法,开始时每月还款额比等额本息还款要高,在贷款总额较大的情况下,相差甚至可达千元,但随着时间推移,还款负担会逐渐减轻。
到底哪种还款方法比较合算呢?笔者通过一个案例具体解释这个问题。
例:张先生购买了一套总价100万的新房,首付20万,贷款80万,利率为6%,期限为20年。
如果采用等额本息方式,根据上面的计算公式,可以得出以下结果:每月还款额为5731.45元第一个月所还利息=800000×6%/12=4000第一个月所还本金=5731.45-4000=1731.45偿还完所有房贷后一共还的利息=5371.45×240-800000=575548如果采取等额本金法,根据上面的计算公式,可以得出以下结果:第一个月还的本金=800000/240=3333.33第一个月所还利息=800000×6%/12=4000偿还完所有房贷后一共还的利息=3333.33×0.005×(240+239+…+1)=3333.33×0.005×(240+1)×240÷2=482000通过计算后,我们发现采用等额本金法所还利息总额要比采用等额本金法所还利息总额要少,这时一些人就得出结论:采用等额本金法比等额本息法合算。
等额本金 等额本息

等额本金等额本息等额本金和等额本息是两种常见的还贷方式。
在贷款过程中,银行和借款人可以商定一种还贷方式,来确定贷款的偿还方式和金额。
接下来,我将详细介绍等额本金和等额本息的定义、特点以及适用场景。
首先,我们来了解等额本金。
等额本金是指在贷款还款期限内,每月偿还的本金金额相同,而利息金额则逐渐减少。
这意味着每个月的还款金额是固定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还款中利息所占比例逐渐减少,本金所占比例逐渐增加。
具体来说,每个月的还款金额等于贷款总额除以贷款期限的月份数。
以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等额本金是如何计算的。
假设小明借款10万元,贷款期限为5年,利率为5%。
根据等额本金的计算公式,小明每个月需要偿还的本金金额为100000元除以60个月,即1666.67元。
而每月的利息金额则根据剩余本金金额与利率进行计算,例如在第一个月,利息金额为100000元乘以0.05乘以1/12,即416.67元。
随着时间的推移,每月的本金和利息金额逐渐减少,直到还清全部贷款。
接下来,我们来了解等额本息。
等额本息是指在贷款还款期限内,每月偿还的金额相同,包括了本金和相应的利息。
与等额本金不同,等额本息每个月的还款金额都是相同的,但其中本金和利息的比例并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变化。
每月的还款金额可以根据贷款总额、利率和贷款期限通过等额本息计算公式来确定。
继续以上面的例子说明等额本息的计算方法。
假设小明仍然借款10万元,贷款期限为5年,利率为5%。
根据等额本息的计算公式,小明每个月需要还款的金额可以通过以下步骤来确定:首先,将贷款总额乘以月利率,即100000元乘以0.05乘以1/12,得到每个月的利息金额416.67元。
然后,将贷款总额乘以月利率,并除以1减去每月利率的负数幂,即100000元乘以0.05除以1减去(1加上0.05)的负五十九次幂,得到每个月的本金金额1432.25元。
最后,将每月的本金和利息金额相加,得到每个月需要偿还的等额本息金额,即1848.92元。
等额本金和等额本息,一张图便知道

等额本金和等额本息,一张图便知道目前的房贷或者像上文的借贷还款方式有两种:等额本金还款法和等额本息还款法。
反正大家都是跟风选择还款方式,但是有时间还是要了解一下还款方式的不同,以及哪种方式更加适合自己(还是有很大不同的)先一句话来概括他们的区别等额本金:本金保持相同,利息逐月递减,月还款数递减;等额本息:本金逐月递增,利息逐月递减,月还款数不变。
接下去是干枯的原理和加上案例分析,有兴趣的可以接着往下看,只想知道哪种适合自己的,那就看文末最后一段吧!等额本金和等额本息的区别1、二者相比,在贷款期限、金额和利率相同的情况下,在还款初期,等额本金还款方式每月归还的金额要大于等额本息。
但按照整个还款期计算,等额本金还款方式会节省贷款利息的支出。
2、等额本金还款方式适合有一定经济基础,能承担前期较大还款压力,且有提前还款计划的借款人。
等额本息还款方式因每月归还相同的款项,方便安排收支,适合经济条件不允许前期还款投入过大,收入处于较稳定状态的借款人。
通过一个实例来说明等额本金和等额本息的区别和优劣。
例:李先生买了一套商品房,面积120平米,他向银行贷款60万,还款期限为20年,年利率为基准利率6.5%,现在我们分别用等额本金和等额本息法进行分析:等额本金:等额本息:等额本金和等额本息哪个适合提前还款,等额本金前期还的本金多、利息支出少,显然更适合。
等额本息前期每个月还款额度中,本金额度少,利息额度较多,不适合提前还款。
等额本金和等额本息哪个划算等额本息利息总额会比等额本金利息总额高出接近14万元左右。
所以,等额本金还款较为划算,但是考虑资金占有上,其实两个选项是差不多的,只是还款方式有所区别等额本金的特点每月的还款额不同,呈现逐月递减的状态;它是将贷款本金按还款的总月数均分,再加上上期剩余本金的利息,这样就形成月还款额,所以等额本金法第一个月的还款额最多,然后逐月减少,越还越少等额本息的特点每月的还款额相同,从本质上来说是本金所占比例逐月递增,利息所占比例逐月递减,月还款数不变,即在月供“本金与利息”的分配比例中,前半段时期所还的利息比例大、本金比例小,还款期限过半后逐步转为本金比例大、利息比例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吐血推荐
详细说明等额本金和等额本息的计算方式与利弊
关于利率表请查看以下的帖子,这里只给举出例子,相信大家看后都可以自己计算了。
注:
1.贷款年限5年以上的年利率一律为5.4%。
2.月利率等额本金与等额本息的都一样为0.0042。
3.以贷款20万20年为例。
一、等额本金贷款利率计算
1.20年应付利息:200000(元~贷款额)*5.04%(年利率)*20(年限)=201600(元)
2.20年应付本息总计:200000(元~贷款额)+201600(元)=401600(元)
3.首月还款:401600(元)÷240(月~期数)=1673.333(元)
注:月还款额至此依次递减,绝对不会再超过这个数目。
4.首月利息:200000(元~贷款额)*0.0042(月利率)=840(元)
5.首月本金:1673.333(元)-840(元)=833.333(元)
注:一直到偿还全部贷款,每月本金保持833.333元不变,这也就是等额本金的命名来源。
6.第二月利息:
200000(元~贷款额)-833.333(元)=199166.667(元)(贷款额减去已还本金)
199166.667*0.0042(月利率)=836.500(元)
7.第二月还款:833.333(元~本金)+836.500(元)=1669.833(元)
8.第三月利息:
199166.667(元~剩余贷款额)-833.333(元)=198333.334(元)
198333.334(元)*0.0042(月利率)=833.000(元)
9.第三月还款:833.333(元~本金)+833.000=1666.333(元)
10.依次类推。
注:请注意每月还款额依次递减3.5元,和等额本息相比等额本金仍然是在先还利息,只
不过在每月还款中利息与本金的比例降低了。
换句话说就是让你每月多还些本金且固定
本金数额,这样逐月所付利息相应减少,这也就是等额本金还贷的前期压力较大的原因。
二、等额本息贷款利率计算
1.首月还款:200000(元)*66.217(速算表系数)=1324.340(元)
注:月还款额至还贷结束保持不变。
2.首月利息:200000(元~贷款额)*0.0042(月利率)=840(元)
3.首月本金:132
4.340(元)-840(元)=484.340(元)
4.第二月利息:
200000(元~贷款额)-484.340(元)=199515.660(元)(贷款额减去已还本金)199515.660*0.0042(月利率)=837.966(元)
5.第二月本金:1324.340(元)-837.966(元)=48
6.374(元)
6.第三月利息:
199515.660(元~剩余贷款额)-486.374(元)=199029.286(元)
199029.286(元)*0.0042(月利率)=835.923(元)
7.第三月本金:1324.340(元)-835.923(元)=488.417(元)
8.依次类推。
注:请注意每月利息逐月递减2.043元,本金逐月递增2.043元,这就是所谓的等额本息,换句话说就是每月利息的减少数额与本金增加的数额基本相等。
三、以上两种还贷方式的比较(按三个月计算)
1.等额本金三个月共还款5009.499元,其中利息2509.5元,本金2499.999元。
2.等额本息三个月共还款397
3.02元,其中利息2513.889元,本金1459.131元。
注:相比较而言两者利息相差不多,只不过等额本息每月支付的本金较少就降低了每月的还款额,正是减少的这部分本金增加了额外的利息,这也就是造成两种方式最后的利差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