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口语交际:身边的小事
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口语交际:身边的“小事”(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发现身边的“小事”,学会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2. 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交流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水平。
3.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心他人,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人文素养。
二、教学内容1. 话题:身边的“小事”2. 交流内容:学生在生活中遇到的“小事”,以及自己的看法和感受。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观察生活、发现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从“小事”中发现问题,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教学卡片、黑板2. 学具:学生准备一个小本子,记录身边的“小事”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出示一些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图片中的“小事”,引导学生关注生活。
2. 新课内容:教师讲解口语交际的基本技巧,如倾听、表达、交流等,并结合实例进行示范。
3. 实践环节: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小事”进行讨论,然后派代表上台分享。
4. 总结与反馈: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强调关注生活、关心他人的重要性。
六、板书设计1. 课题:身边的“小事”2. 教学内容:观察生活、发现问题、口语表达、交流分享3.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观察生活、发现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七、作业设计1. 学生回家后,观察身边的“小事”,记录下来,并尝试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2. 家长参与,与孩子一起讨论身边的“小事”,引导孩子关注生活、关心他人。
八、课后反思1. 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反思教学方法和策略,调整教学计划,以提高教学效果。
2. 教师关注学生的成长,引导他们关注生活、关心他人,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人文素养。
总结:本节课通过观察身边的“小事”,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口语表达能力,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心他人。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学生的实践环节,让学生充分参与,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教师还需关注学生的成长,培养他们的人文素养和道德品质。
部编本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口语交际《身边的“小事”》

在我们的身边都会发生这样的事,不过,不是自己的东西就不要拿。捡到 东西就交给老师或警察,不要做不诚实的人。
看图交流
说说图片上的内容及自己的感受
一位乘客不 遵守秩序随意插 队上车。
那个不排队随 意上车的乘客非常 不文明,破坏了社 会秩序。
看图交流
说说图片上的内容及自己的感受
一位游客在古 建筑墙上乱涂乱 画,另位爬到古 树上拍照留影。
这两位游客的 行为属于缺乏社 会公德的不文明 行为。
看图交流
说说图片上的内容及自己的感受
邻里之间见 面,非常热 情地打招呼。
邻里之间和 睦相处,让 人感到温暖。
看图交流
说说图片上的内容及自己的感受
一位叔叔随手 将小狗的粪便 铲进垃圾袋中 。 爱护生活环 境的文明行 为让人感动 和敬佩。
我知道上面四幅图中,前两幅是不 文明行为,后两幅图是让人感到温暖的 行为。在我们生少中还有很多这样的 “小事”。 由此看来,生活中这些“小事”, 既有反映真、善、美,看上去让人暖心 感动的,也有折射假、恶、丑,让人心 生不舒服甚至厌恶的。
我来说说
同学们,你的身边有哪些类似这样的 “小事”?和小组同学交流你发现的不不文 明的行为,或是令人感到温暖的行为,再谈 谈你对这些行为的看法。 要求:清楚地表达自己的看法。 汇总小组意见时,尽可能反映每个人 的想法。
我来说说
我来说说
踩踏草坪
我来说说
墙上涂鸦
我来说说
闯红灯
我来说说
爱护小动物
范文赏析
做人要诚实,是自己的东西就是自己的东西,不是自己的东西就不是自己 的东西,不要做一个不诚实的人。 记得一个星期天的早晨,我和妈妈到市场买菜。一车绿油油的小青菜 吸引了妈妈的目光。我们来到车前,妈妈弯腰挑菜,我在旁边等她。忽然, 我发现妈妈身旁的一个阿姨在付钱时不小心掉了十元钱,她一点儿也没感 觉到。这时,一位中年妇女发现了,她走过来,用脚踩住钱,蹲下来,假 装在系鞋带。当她刚把钱拾起来时,就听见一个小女孩大声说:“阿姨, 您的钱掉了。”当掉钱的阿姨正疑惑地看着地面时,小姑娘指着中年妇女 说:“阿姨,您的钱掉了,是这位阿姨帮您捡起来的。”中年妇女的脸通 红通红的,只见她把拾到手里的钱递给掉钱的阿姨,甩头走开了。这短短 的一幕让我意识到:这小小的十元钱,在一个大人和一个孩子心中的位置 是多么不同啊。小女孩一定知道,那些不属于自己的东西是绝对不可以拿 的。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口语交际:身边的“小事”

第七单元口语交际:身边的“小事”内容分析我们身边每天都在发生各种各样的“小事”,每件小事都以不同的方式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借助图片链接学生的生活场景,唤醒学生生活的体验,激发学生对发生事情的想法,产生表达的欲望。
口语交际应该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课堂上必须充分创设学生在话题建构之后的倾听、表达和应对的情境,小组合作给每位学生提供了学习与交流的平台。
课时目标知识与能力1.能在小组中简单讲述身边的令人感到温暖或不文明的行为,并清楚地表达自己的看法。
2.能汇总小组意见,汇总意见时能尽量反映每个人的想法。
过程与方法1.通过交流,清楚地表达自己的看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1.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能在小组中简单讲述身边的令人感到温暖或不文明的行为,并清楚地表达自己的看法。
教学难点1.能汇总小组意见,汇总意见时能尽量反映每个人的想法。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教学媒体选择图片教学活动小组讨论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图片导入,引入课题。
1.导语:我们的身边每天都在发生着各种各样的“小事”,每件“小事”都以不同的方式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这节口语交际课,我们就来聊聊身边的“小事”。
(课件:乱停乱放共享单车、志愿者把自行车摆整齐、乱倒垃圾、清洁工辛苦工作等图片。
)2.揭示课题:同学们,每天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小事,有一些是令人感到温暖的,值得我们学习,而有一些是不文明的,需要大家去纠正和防范。
今天我们就来找一找,我们身边的“小事”。
设计意图:借图片将生活的场景搬进课堂,唤起学生对生活中各种小事的回忆,激活事件发生时的情绪体验,激发学生主动交流的欲望,给学生搭建一个积极的口语交际平台,为后面聚焦具体场景、表达看法埋下伏笔。
二、直击画面,表达看法。
(一)看课本插图(课件)1.看图谈感想。
看完图后,说说图中的人做得对不对。
如果对,会产生什么积极影响;如果不对,会产生什么负面影响,应该怎么做才对。
2.先小组内交流,再由组长汇总,尽可能反映每个人的想法。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 口语交际:身边的“小事” 课件+素材

观察图片,说说图上画的是哪些“小 事”并说说你的看法。
公共礼仪
有一位叔叔进门 以后,手一直扶着门, 后面的人进来就很方 便。我觉得这位叔叔 很乐于助人。
讲事情 说看法
这位叔叔的行为让我想起了自 己的一次经历。我和妈妈去超市的 时候,前面也有一位叔叔为我们扶 着门帘,直到我们进去才放下,这 让我感觉很温暖。
身边的“小事”评价表
评价项目
星评价
能列举出身边文明或不文明的行为 表达
清楚地表达自己的看法
认真倾听,了解每个人的看法 倾听
注意记录关键词
汇总 汇总时涵盖每个人的看法
做得很棒
基本做到
还需努力
我们小组主要交流的是校园里 的温暖行为,比如:主动跟老师同 学打招呼;主动关紧水龙头;主动 帮助同学、老师;主动捡起地上的 垃圾等。我们都觉得这些虽是微不 足道的“小事”,但也为创建美好 校园贡献了一份力量。
审美创造
简单讲述 身边的令 人感到温 暖或不文 明的行为, 并清楚地 表达自己 的看法。
任务:说说身边的“小事”
活动1
“小事” 我来发现
我们身边的“小事”
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会发生一些令人感 到温暖或是不文明的行为。这些看上去微不足 道,甚至是有些司空见惯的“小事”,却紧密 地关联着我们的生活。每天都以不同的方式, 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和心情。所以,事虽小,意 义却很大。
注意倾听每位同学的发言 要记住别人说的主要信息 必要时可以记录几个关键词
不明白时可以追问 汇总时,每个同学的看法都不要遗漏
同学们,我最近发现大家的午餐经 常没有吃完,剩下的全都倒掉了。这种 行为真的很浪费粮食,现在我提出倡议: 光盘行动从我们自身做起,让我们一起 行动起来,拒绝舌尖上的浪费。
2024年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及教学第七单元口语交际:身边的“小事” 优质版教案

课题口语交际:身边的“小事”主备教师【核心素养目标】文化自信: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小事”,标题在“小事”上加引号,隐含了事小意义大的价值导向。
语言运用:把对生活中常见行为的看法讲清楚。
思维能力:小组交流时注意倾听记忆,了解每个人的想法,汇总时尽量涵盖每个人的意见,渗透着彼此尊重的交际意识。
审美创造:简单讲述身边的令人感到温暖或不文明的行为,并清楚地表达自己的看法。
【课前解析】关注文本:教材提供了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的4幅情境图。
帮助学生勾连生话、唤起回忆。
上面两幅图表现的是令人感到温暖的行为。
下面两幅图表现的是社会生活中的不文明行为。
关注描写:本次“清楚地表达自己的看法”的要求,重在把对生活中常见行为的看法讲清楚。
“汇总小组意见时,尽可能反映每个人的想法”是要求小组交流时注意倾听记忆,了解每个人的想法,汇总时尽量涵盖每个人的意见,渗透着彼此尊重的交际意识。
【教学目标】1.能在小组中简单讲述身边的令人感到温暖或不文明的行为,并清楚地表达自己的看法。
2.能汇总小组意见,汇总意见时能尽量反映每个人的想法。
【教学重点】能在小组中简单讲述身边的令人感到温暖或不文明的行为,并清楚地表达自己的看法。
【教学难点】能汇总小组意见,汇总意见时能尽量反映每个人的想法。
【课前准备】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设电子版教案授课教师“二次备课”(手写)【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揭示课题(出示课件2-5)1.教师导入:今天,老师在学校车棚看见一个小同学把被风吹计倒的自行车一辆辆扶起来摆放整齐,当时我的心里感到特别温暖,你对这件事有什么看法?想一想,你在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小事呢?2.揭示课题:这些小事在我们生活当中很常见,有的时候一些小事也会给别人带来温暖,这节课我们就来做个生活的有心人,说说我们对身边“小事”的看法。
(板书:身边的“小事”)(设计意图:借助身边事把生活的场景引入课堂,唤起学生对生活中小事的回忆,激发学生交流的欲望,为后面关注具体场景、表达看法打下基础。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口语交际《身边的“小事”》 PPT课件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课件
汇报人:XXX
目 录
壹 交际内容 贰 交际指导 叁 交际示范 肆 课外实践
第一章节
交际内容Biblioteka 交际内容本次口语交际以“身边的‘小事’” 为话题,和小组同学交流你发现的令人感 到温暖的行为,或是不文明的行为,再谈 谈你对这些行为的看法。
➢同学们看一看图片上的行为是否文明, 谈谈你对这些行为的看法。
第四章节
课外实践
课外实践
课外实践作业,选做其中一项: 向自己的家人描述身边看到的某件“小事”,
并说清楚自己的看法。 汇总印象深刻的几位同学的发言,说给家
人听。
感谢观看
汇报人:XXX
2.表达看法,清晰明了 可以先针对某种行为表明自己的看法,
再用一两句话说说理由;也可以先说感受, 再表明自己的看法。说理由时,可以讲清楚 某种行为带来的结果,还可以联系其他事例 来补充说明。
3.总结交流,付诸行动 小组交流时,要注意倾听和记忆,了
解每个人的想法,汇总时尽量涵盖每个人 的意见。然后,在全班汇报,把小组成员 的看法综合起来,连贯地说一说。
第三章节
交际示范
交际示范
成成:其实有时候别人一个小小的举 动也会让我们感到十分温暖。一次我去图 书馆,前面的大哥哥推开那扇会自动关闭 的大门,直到我们都进去了他才轻轻放手。 我当时觉得大哥哥很有爱心。
才才:我们小区有很多人养狗,他们出 来遛狗时,会拉上狗绳,而且还会带上铲 子和方便袋及时清理狗狗的粪便。他们这 样做保护了小区的环境,真是文明养狗的 典范。
元元:每天早上我乘公交车去上学,总 会遇到一些人不排队就上车,车一停就拼 命往上挤,有一次还差点儿把我挤倒了。 我觉得这种行为太不文明了。大家以后看 到这种不文明的行为都要制止,让那些不 文明的人认识到自己行为的不当。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口语交际:身边的“小事”

路遇垃圾,一位同学弯腰将垃圾捡起来并扔进了垃圾桶。这种维护公共卫生的行为多么值得赞赏啊!
谢谢观看!
口语交际 身边的小事身边发生的各种各样的,以不同方式影响着我们的“小事”。 先观察课本上的四幅图,谈谈你从中发现的不文明的行为和令人感到温暖的行为,用简要的话表达自己对这种行为的看法。
可以分小组讨论,再汇总小组意见,推荐代表在全班交流。汇总小组意见时,要尽可能反映每一个人的想法。 也可以全班同学自由发言,最后形成意见或倡议书。 在讨论交流的过程中,要做到把话说清楚,说具体,做到言之有序、言之有理。
交际示范
在图书馆,有的人脚步声很重,甚至大声说话,严重影响他人看书。看书需要一个安静的环境,进入图书馆,步子要轻,不要大声喧哗。
有人看到鲜花开得正艳,就随手摘走,或是随意践踏。这种行为是非常不文明的,不仅破坏了花草,还暴露了缺乏社会公德的缺点。
几个人排着整齐的队伍,车里的乘客先下车,他们才上车。这正是文明乘车的好榜样,不仅方便了他人,还方便了自己。
口语交际:身边的“小事”(教案)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口语交际:身边的“小事”(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和掌握口语交际中常用的一些表达方式;2.通过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小事”场景,帮助学生掌握情景语言应用;3.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口语表达的意识和能力;4.引导学生自觉遵守交际规范,培养良好的交际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掌握一些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口语表达方式;2.难点:引导学生在交际过程中注意语态、用词、发音等细节,构建正常良好的交际习惯。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1.利用PPT或者实物道具提出一个“小事”场景,如同桌在写作业时用嘴巴吹纸,或者同学在课堂上打瞌睡;2.询问学生对这种现象持何态度,并引导学生讲述一些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类似情境。
(二)讲解1.在教室中挑选一些常用的交际用语,提供正确说法、错误说法、合理的改进方法等示范和讲解;2.通过角色扮演等形式实际演练学生的口语表达,引导学生逐步熟悉和掌握常用的对话表达方式;3.通过一些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引导学生掌握语调、语气等方面的细节问题。
(三)操练1.小组活动:老师将实物或者图片与一些“小事”情境搭配,让学生在小组中练习论述这些情境下应该如何交流,掌握语言应用;2.对话训练:通过角色扮演、游戏、习惯养成小计等活动,引导学生在交际过程中多注意语言细节的表达,锻炼口语表达能力。
(四)归纳总结1.让学生总结、归纳前面所学的表达方式,提高学生对语言细节的敏感度;2.根据所学内容,让学生自主准备一些口语表达的练习材料,进行集体展示。
(五)拓展应用1.鼓励学生将学到的口语技巧应用到生活中,彰显自我风采;2.指导学生在生活、学习中遵守语言交际规范,养成良好交际习惯。
四、教学评估通过教师在课堂上的针对性提示、帮助以及小组活动、对话训练等形式进行教学评估,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
五、课后作业1.让学生根据所学内容,自己编写几句表达方式,实际应用到生活中;2.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发现和记录身边的一些“小事”,并总结出正确的交际方式和应对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