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杆菌属
第十一章 弯曲菌属和螺杆菌属

采用C-13同位素呼吸试验检测的方法,患者只需要向特定 的一次性专用呼吸检测卡中轻吹一口气,就能检查出引起 胃肠病的病因“幽门螺杆菌”在患者体内的感染数量。通 过口服C-13尿素胶囊,进入胃部后,如果胃部存在幽门螺 杆菌,则此菌就会分解尿素酶水解尿素,尿素被水解后形 成CO₂(二氧化碳)随血液进入肺部并以气体排出,然后 检测患者呼出的气体中有没有被标记的C-13,如果有的话, 代表存在幽门螺杆菌。但需要注意的是,幽门螺杆菌正常 人体内都有,但是超过100dpm便易引起癌变。而且具有 传染性,是世界卫生组织指定的一类致癌源。
形小杆菌 • 暗视野或相差显微镜:投镖样或螺旋样运动
核酸检测
PCR方法检测粪便中弯曲菌核酸
(四)分离培养
• 关键:选择性培养基和孵育条件 • 常用培养基:改良的Skirrow’s 培养基、Campy-BAP等 • 培养条件:5%O2、10%CO2及85%N2 • 温度和时间:
空肠和大肠弯曲菌最适温度为42℃,一般72h后观察菌落; 胎儿弯曲菌最适温度是37℃,一般培养72h~7d观察菌落。 故临床标本需分别置于37℃和42℃中培养,以防漏检。 • 弯曲菌的菌落特征: 菌落细小,粉红灰色、灰白或黄灰色、轻微黏液样, 有些菌落沿接种线有拖尾样外观
• 弯曲菌能引起动物与人类的腹泻、胃肠炎和肠道外感染等疾 病。对人致病的有空肠弯曲菌、大肠弯曲菌、胎儿弯曲菌等。 可根据生长温度、生化反应结果进行鉴定
• 螺杆菌属有20余种,其中幽门螺杆菌是引起胃部疾病的重要 病原体,可以产生大量高活性脲酶。通过快速测定脲酶的活 性或代谢产物可以帮助诊断幽门螺杆菌感染
第十一章 弯曲菌属检验 螺杆菌属检验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张黎明
第一节 弯曲菌属
一、分类
幽门螺杆菌

生物学性状
形态染色 培养特性 生化反应 抵抗力
G- 细长弯曲呈螺形、S形或海鸥状 细长弯曲呈螺形、S 、S形或海鸥状 大小2-3µm×0.2-0.5µm 大小 × 在胃粘膜层中常呈典型螺旋形或弯曲形态 固体培养基上可出现杆状或球形。 固体培养基上可出现杆状或球形。 单端2-6根鞭毛 动力+ 单端 根鞭毛 动力
致病性
目前幽门螺杆菌致病的确切机制尚未完全 阐明,可能是多种因子的协同作用。 阐明,可能是多种因子的协同作用。 粘附作用 尿素酶 蛋白酶 细胞毒素等
致病机制
1.粘附作用 粘附作用 人体胃壁粘膜有一层较厚的不溶性粘液层, 人体胃壁粘膜有一层较厚的不溶性粘液层 在其表面尚有可溶性粘液层起滋润作用. 在其表面尚有可溶性粘液层起滋润作用 该菌比有鞭毛的非螺旋样细菌如大肠杆菌 更易穿过甲基纤维素,表明细菌经过胃的短时间 更易穿过甲基纤维素,表明细菌经过胃的短时间 几乎只有该菌能穿过不溶性粘液层. 内.几乎只有该菌能穿过不溶性粘液层 几乎只有该菌能穿过不溶性粘液层 在胃粘膜病理切片中,粘液和上皮细胞之间 在胃粘膜病理切片中 粘液和上皮细胞之间 几乎只有幽门螺杆菌,很少有其它细菌 很少有其它细菌,因此推论 几乎只有幽门螺杆菌 很少有其它细菌 因此推论 该菌特殊的螺旋状和端鞭毛运动方式有助于HP 该菌特殊的螺旋状和端鞭毛运动方式有助于 穿过胃粘膜表面的粘液层. 穿过胃粘膜表面的粘液层
4.磷脂酶 和C 磷脂酶A和 磷脂酶 5.细胞毒素 细胞毒素 6.其他酶类 其他酶类 可产生大量的超氧化物岐化酶、 可产生大量的超氧化物岐化酶、过氧化 氢酶, 氢酶,可削弱宿主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 的氧化杀伤作用。 的氧化杀伤作用。 7.免疫损伤作用 免疫损伤作用 能分泌一种低分子多肽趋化因子,体外实 能分泌一种低分子多肽趋化因子 体外实 验证实能吸引单核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可 验证实能吸引单核细胞和中性粒细胞 可 能是感染后局部出现炎症细胞浸润的原因. 能是感染后局部出现炎症细胞浸润的原因
医学微生物学 螺杆菌属

螺杆菌属螺杆菌属是一个新的菌属,其成员之间有很多类似的特征。
1982年澳大利亚学者Marshall和Warren首次从人胃黏膜组织中分离出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
1989年又根据此菌的RNA序列、细胞脂肪酸谱、生长特征及其他分类上的特征,认为此菌不应属于现有的任何菌属,而正式划分出一个新的菌属——螺杆菌属(Helicobacter),共有23个种。
幽门螺杆菌的发现成为胃肠疾病研究史上的里程碑式事件,并由此激发20多年全球范围内的研究热潮。
除幽门螺杆菌外,从雪貂胃内分离到的螺旋形细菌被正式命名为H.mustelae,是该菌属的第二位成员,后又从平顶猴胃内分离到H.nemi strinae,从猫胃内分离到H.felis。
现在已从人和其他动物的胃内鉴定出10余种螺杆菌。
除胃内有螺杆菌外,在人和其他哺乳动物及鸟类的肠肝内也有螺杆菌存在,目前已报道达20种,这些肝肠螺杆菌(Enterohepatic Helicobacter species,EHS)具有与胃内螺杆菌相类似的形态学和生理、生化特征。
肝肠螺杆菌与人类及某些动物的胃肠炎、肝炎及肝癌的发生相关,已引起国际学者的极大关注。
幽门螺杆菌幽门螺杆菌是螺杆菌属的代表菌种。
它与胃窦炎、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胃腺癌和胃黏膜相关B细胞淋巴瘤(MALT)的发生关系密切。
感染胃黏膜的其他种类螺杆菌少见。
1979年,澳大利亚珀斯皇家医院42岁的研究人员Warren在一份胃黏膜活体标本中,意外地发现无数细菌紧黏着胃上皮。
1981年该院消化科的年轻医生Marshall加人该菌的相关试验,一年后他成功地从胃活检组织中分离培养出幽门螺杆菌,从而引起全球极大的轰动。
各国科研人员从此对幽门螺杆菌导致胃炎、胃溃疡与十二指肠溃疡等疾病的致病机制进行大量研究,并取得可喜的结果。
为表彰Marshall和Warren发现了导致人类罹患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的细菌——幽门螺杆菌所作出的突出贡献,2005年10月3日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宣布,将200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澳大利亚学者巴里·马歇尔(Barry Marshall)和罗宾·沃伦(Robin Warren)。
第16章 弯曲菌属与螺杆菌属

第十六章弯曲菌属与螺杆菌属一、选择题(一)、A1型题(标准型)1.引起牛的感染性不育的是A.胎儿弯曲菌胎儿亚种B.胎儿弯曲菌性病亚种C.空肠弯曲菌D.简明弯曲菌E.海鸥弯曲菌2.25℃生长,42℃不生长的是A.胎儿弯曲菌B.大肠弯曲菌C.猪肠弯曲菌D.空肠弯曲菌E.简明弯曲菌3.HP定植的最佳部位是A.胃体B.胃窦C.十二指肠D.喷门E.幽门4.诊断HP的无创伤性检查方法是A.快速脲酶试验B.分离培养C.碳标记尿素呼吸试验D.病理组织活检E.直接镜检5.可鉴别大肠弯曲菌与胎儿弯曲菌的是A.生长温度差异B.革兰染色镜检C.营养要求不同D.菌落特征E.生长所需气体环境的不同6.微需氧菌的培养条件为A.3%O2,17%CO2,80%N2B.5%O2,10%CO2,85%N2C.10%O2,15%CO2,75%N2D.15%O2,5%CO2,80%N2E.10%O2,5%CO2,85%N27.与胃癌密切相关的是A.嗜肺军团菌B.空肠弯曲菌C.恶臭假单胞菌D.幽门螺杆菌E.流感嗜血杆菌8.弯曲菌属中引起腹泻的常见病原菌是A.胎儿弯曲菌B.大肠弯曲菌C.简明弯曲菌D.海鸥弯曲菌E.空肠弯曲菌9.马尿酸水解试验阳性的是A.胎儿弯曲菌胎儿亚种B.胎儿弯曲菌性病亚种C.痰液弯曲菌痰液亚种D.空肠弯曲菌空肠亚种E.空肠弯曲菌多依尔亚种10.在25℃,42℃都能生长的是A.胎儿弯曲菌B.猪肠弯曲菌C.空肠弯曲菌D.黏膜弯曲菌E.直线弯曲菌11.HP与空肠弯曲菌的鉴别可用A.快速脲酶试验B.氧化酶试验C.触酶试验D.γ-谷氨酰转肽酶试验E.精氨酸胺肽酶试验(二)、A1 型题(否定型)1.HP的生物学性状不包括A.微需氧菌B.生长缓慢C.营养要求较高D.对温度要求较高E.生化反应活跃2.HP的快速诊断方法不包括的是A.分离培养B.血清学试验C.快速脲酶试验D.直接镜检E.碳标记呼吸试验3.HP的生化鉴定试验错误的是A.快速脲酶试验阳性B.氧化酶阳性C.触酶阴性D.硝还阴性E.马尿酸水解试验阴性(三)、B1型题(配伍题)问题1~3A.CAMP 试验B.Ascoli试验C.霍乱红试验D.Elek平板毒力试验E.快速脲酶试验1.可用于HP快速诊断的是2.炭疽芽孢杆菌的初步鉴定试验为3.可用于弧菌属细菌初步鉴定的是二、填空题1.与HP毒力密切相关的两种物质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07.螺形菌

第二节 副溶血性弧菌
副溶血性弧菌是一种嗜盐性细菌,存在 于近海岸的海水和鱼、贝类海产品中,具有 致病性的菌株能引起人类食物中毒,是我国 沿海地区最常见的一种食物中毒
1、G- 菌,常呈弧状、杆状、丝状等多 形性,菌体一端有单鞭毛,营养要求不高, 故在外界可长期生存。本菌特点嗜盐,在含 3.5%-4.5%NaCl的培养基中最易生长,在无 盐蛋白胨水中生长很差,甚至不生长。生长 的pH范围是7.0-9.5,最适pH为7.7
2、绝大多数致病性副溶血性弧菌能产
生溶血毒素使人或家兔的红细胞溶解。其溶
血能力与该菌的致病力呈平行关系,而大多
数非致病性菌株则无此毒素。该毒素也具有
肠道毒性
3、副溶血性弧菌引起的食物中毒 经海产品及盐淹渍后,经2-26h潜伏期后
发病 主要症状是腹痛、腹泻,呕吐及发热,粪便为水样 或糊状,少数有血水样便或粘液血便。多发于夏秋季, 病程较短,一般恢复较快
90%以上。
幽门螺杆菌与萎缩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和胃癌等
疾病相关。
一、生物学特性
形态结构 G-,细长弯曲呈螺形。一 端或两端有多根带鞘鞭毛, 运动活泼有动力。鞭毛在定 居中起锚住作用。
培养特性
1. HP为微需氧菌,最适温度为37℃
2. HP对湿度(85%以上)要求较高,营养要求较高
需含血液才能生长,常用血琼脂培养基,经
72h才长出菌落
3. HP的菌落形态为圆形孤立的小菌落,无色半 透明呈露滴状
生化反应
• HP生化反应不活跃,不能利用糖类。
• HP具有大量高活力的胞外脲酶,故脲酶活性的
测定可作为HP的快速诊断方法。
• 还能产生氧化酶、触酶、碱性磷酸酶、α-谷
氨酰转肽酶、亮氨酸胺肽酶和DNA酶等。
幽门螺杆菌科普

幽门螺杆菌科普资料简介我协会于2017年9月16-17日在汇南喷泉广场通过社团招新对养胃知识进行了相应的普及与宣传,其内容如下:幽门螺杆菌,微生物学中是一种呈S形或弧形弯曲的革兰阴性杆菌,主要寄生在胃幽门、等附近的黏膜上,是人类至21世纪初唯一一种已知的胃部,其他种的螺杆菌也于部分哺乳动物及鸟体内找到。
据研究发现,目前我国有超过50%,约7亿人感染了此病菌。
幽门螺杆菌感染居具有可传染性,主要通过唾液、粪便传染,接吻、共餐、共用牙具等都有可能中招。
幽门螺杆菌感染是慢性活动性胃炎、、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和的主要致病因素。
在中国,青壮年的幽门螺杆菌感染率为30%左右,50岁以上的人群中感染率为50%~80%,在胃溃疡患者中幽门螺杆菌检出率高达几乎为80%;萎缩性胃炎患者检出率更高达90%。
幽门螺杆菌感染使患胃癌的危险增加了~12倍,如果没有幽门螺杆菌感染,至少有35%~89%的胃癌不会发生。
因此,如果有家人确诊感染了幽门螺杆菌,其他人应特别注意。
发现过程1982年,两名来自澳大利亚的科学家,(Barry?J.?Marshall)和(J.?Robin?Warren)并证明人体的、等疾病是因为该种细菌在胃部繁殖,而非人们长久认为的吃辛辣食品、压力等造成的。
这一研究结果最终于二十余年后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奖。
生物学特征幽门螺杆菌(Hp)是一种单极、多、末端钝圆、螺旋形弯曲的细菌。
长~μm,宽~μm。
革兰氏染色阴性。
有动力。
在胃粘膜上皮细胞表面常呈典型的螺旋状或弧形。
同时,Hp是微需氧菌,环境氧要求5%~8%,在大气或绝对厌氧环境下是生长。
症状表现1、幽门螺杆菌使口腔感染后,会直接产生有臭味的碳化物,引起口臭。
2、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患者大多数在餐后会出现、恶心、腹胀、腹部不适的胃肠疾病症状,而且这些症状随时都会出现,但是有些患者没有明显的症状,只有到医院做相对的检查才能发现。
3、随着病情的严重,会逐渐破坏胃肠道壁,引发癌变的发生,而且,感染幽门螺杆菌患者一般都患有胃病,发生胃病的患者,多数与幽门螺杆菌有一定的关系。
弯曲菌与螺杆菌解析

李向阳
弯曲菌属与螺杆菌属
弯曲菌属与螺杆菌属是分类学上两个独立 的菌属
大小及形态相似,显微镜下为革兰染色阴 性菌,呈弧形或螺旋形菌,较难区别 为了便于鉴别诊断,将这两类细菌放在同 一章介绍
第一节 弯曲菌属
弯曲菌属(Campylobacter)是一类呈逗点 状或S形的革兰阴性菌,广泛分布于动物 界 其中有些可引起动物与人类的腹泻、胃肠 炎和肠道外感染等疾病 对人致病有空肠弯曲菌、大肠弯曲菌、胎 儿弯曲菌等,其中空肠弯曲菌是腹泻的常 见病原菌
三、生物学特性
本属细菌的抗原成分有菌体(O)抗原、热不 稳定抗原(HL系统)和鞭毛(H)抗原。 根据O抗原不同,将空肠弯曲菌和大肠弯曲 菌分为65个血清型。 根据HL系统抗原,将空肠弯曲菌、大肠弯 曲菌和海鸥弯曲菌至少分160个血清型
三、生物学特性
弯曲菌为微需氧菌,空肠弯曲菌和其他大 多数弯曲菌生长时需氧浓度为5%~10% (V/V)。最佳气体环境为含5%氧气、10% 二氧化碳及85%氮气 细菌抵抗力不强,室温可迅速死亡。对热 敏感,标本在4℃冰箱可保存3周。
一、分类
弯曲菌原归属于弧菌属,1973年正式命名为 弯曲菌属 Campylobacter源自希腊语意为弯曲的杆状 1984年在伯杰手册中将其分为5个种(亚种)。 近年来发现了弯曲菌的许多新种和亚种。
二、临床意义
空肠/大肠弯曲菌广泛分布于温血动物。未经处理的水以及 生牛乳是人类感染的主要来源。弯曲菌的传播途径主要以食 物和水的传播为多见,经口摄入是本菌最主要的传播方式
HP致病机理
尚不清楚,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
第章 螺杆菌属

第章螺杆菌属螺杆菌属(Spirillum)是革兰氏阴性杆菌的一类,外观呈螺形、弯曲环状或蛇形,是一类存在于土壤、水体、动植物体内等各种环境中的微生物。
本文将着重介绍螺杆菌属的分类、特征、分布、应用等方面。
一、分类螺杆菌属隶属于螺杆菌科(Spirillaceae),包含有多种不同的菌种,其中较为常见的有:1.小螺杆菌(Spirillum minor)2.大螺杆菌(Spirillum volutans)3.细螺杆菌(Spirillum serpens)4.光合螺杆菌(Spirillum winogradskyi)其中,小螺杆菌是一种被广泛应用于乳酸菌饮品发酵的优良乳酸菌。
大螺杆菌是螺杆菌属中最大的一个种类,通常是由多个单细胞生长而成,能在淡海水中自由运动。
细螺杆菌则是一种球形、神经元样的菌株,可以通过钻入其他微生物来获取营养。
而光合螺杆菌可以进行光合作用,被认为是一种独特的深海微生物。
二、特征螺杆菌属的菌株具有较为明显的形态特征,通常呈螺旋状、弯曲状态,其中一端比另一端略为尖锐。
此外,螺杆菌属的菌株还具有以下特征:1.非芽胞形成:螺杆菌属的菌株无法形成芽胞,通常通过分裂来进行繁殖。
2.非革兰氏阳性:由于螺杆菌属的菌株细胞壁上缺乏革兰氏阳性菌株所具有的染色体着色特征,因此无法被染成紫色。
3.厌氧/兼性厌氧:螺杆菌属的菌株可以在有氧和无氧环境下生长繁殖,被认为是一类相对较为厌氧的微生物。
三、分布螺杆菌属的菌株广泛存在于自然环境中,如水体、土壤、淡水、深海等各种环境。
此外,一些螺杆菌属菌株被发现存在于动植物体内,成为一些生物的共生体。
比如,小螺杆菌存在于乳酸菌饮品中,能够促进发酵;而细螺杆菌则会与某些寄生虫和其他微生物形成联合菌群。
四、应用由于螺杆菌属菌株具有一些特殊的生理特性,因此在各种研究和应用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以下是几个例子:1.生物防治:某些螺杆菌属菌株可以被用作有害昆虫和真菌的生物防治剂,如 S. entomophilum 能够对抗某些害虫的幼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生物学性状
(一)形态与染色 • 1.G-菌体细长,弯曲呈 螺形、S形或海鸥形陈旧 培养物可呈球形。 • 2.菌体一端或两端可有 多根带鞘的鞭毛。运动活 泼。
(二)培养特点
1.微需氧,在在需氧或厌氧条件下均不长。 2.最适生长温度37℃,25℃不长,42℃少数生长。此为 和弯曲菌属区别点之一。 3.对湿度要求高,相对湿度98%以上为宜。 4.营养要求较高。普通培养基不生长,须加入血液或血 清才能生长。 5.生长缓慢。分离培养72h,传代48h才可见到菌落。 6.显现两种形态菌落: (1)圆形、0.5~1.0mm,无色半透明弧立的小菌落。 在血平板上有轻度溶血。 (2)扁平、无色、半透明,沿接种线扩散生长,融合成 片。
(五)分离培养
活体组织 进行鉴定 磨碎 接种于鉴别培养基
2~7d
四、防治原则
目前,尚无有效的预防措施,疫苗正 在制中。 治疗:抗菌疗法。幽门螺杆菌在血平板上菌落
(三)生化反应
• 不活泼与弯曲菌属相似。但其突出特点 为脲酶迅速强阳性(鉴定的要点和快速 诊断的依据)。硝酸盐还原阴性。
二、致病性和免疫性
• (一)HP与疾病的关系 1 .现已证实, HP 是非自身免疫性慢性浅 表性胃炎或萎缩性胃炎的致病菌。 2.有活动性炎症的十二指肠粘膜HP阳性率 可达 100% ,表明 HP 感染与十二指肠炎密 切相关。 3.胃癌发病率在一些HP感染率高的人群中 较高。
(二)传染源与传播方式
1.传染源 • (1)人类是HP的主要传染源 • (2)动物源性传染学说 2.传播途径 • 推测经口感染。
• (三)发病机制
• 尚不明了。很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 • 1. HP 具有特殊的螺旋状菌形和端鞭毛推进式的运动 方式有助于HP穿过胃粘膜表面的粘液层,与胃粘膜上 皮细胞接触。 • 2.HP具有高活性胞外酶—脲酶分解尿素,产生氨。 (1)中和胃酸,有助于细菌定植。 (2)氨的产生使粘液层离子发生变化,最后导致粘膜 中的氢离子反向扩散。 • 3 . HP 产生细胞毒素相关蛋白( CagA )和空泡毒素 (VaeA)。 • 4 . HP 细胞壁中的 LPS 为内毒素成分,但其毒性作用 明显低于肠道菌的LPS。
一、掌握 幽门螺杆菌的生物学性状、致病性。 二、熟悉 幽门螺杆菌的微生物学检查法。 三、了解 幽门螺杆菌的防治原则
幽门螺杆菌
螺杆菌属约有17种。其中引起人类疾病的有3个种,即幽门螺杆 菌(H.pylori)、H. fennelliae和H.cinaedi。代表菌为幽门螺杆 菌(H.pylori)。
(四)免疫性
幽门螺杆菌刺激机体产生IgM、IgG、 IgA型抗体,但是否对机体有保护作用尚不清 楚。
三、微生物学检查法
• (一)标本的采集
• 经胃镜用活检钳在近幽门、胃窦部或病变邻近 处等多部位取材。每处两块,一份送病理检查, 一份作细菌学及快速诊断检查。 • 要求: • (1)受检者术前一周停服铋剂及抗生素; • ( 2 )尽量不作咽喉麻醉,活检钳清毒后用清 水冲洗干净。 • ( 3 )立即床边接种或置 200g/L 葡萄糖运送液 内4℃冰箱保存不得超过5h。
(二)标本的直接检查
(三)快速脲酶试验
• 活组织快 Chris+ensen尿素培养基的瓶内, 如培养基由黄变为红色为阳性.。
放入
(四)核酸检测
• 从克隆的幽门螺杆菌( HP )染色体 DNA 的特 异性片段中构建引物;从HP脲酶A基因序列中 构建引物。用PCR扩增结合限制性内切酶多态 性分析技术鉴别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