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物 变异与育种练习题

合集下载

2020年高考生物生物的变异、育种和进化专题 (附答案)

2020年高考生物生物的变异、育种和进化专题 (附答案)

2020年高考生物生物的变异、育种和进化专题(附答案)一、变异与育种(共8题;共19分)1.图中,a、b、c、d 分别表示不同的变异类型。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①a 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② a、c 分别表示基因重组、基因突变③ b、d 都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④ b、c、d 都能使子代表现出相对性状A. ①③B. ②④C. ①④D. ②③2.果蝇的性别决定是XY型,性染色体数目异常会影响果蝇的性别特征甚至使果蝇死亡,如:性染色体组成XO的个体为雄性,XXX、OY的个体胚胎致死。

果蝇红眼和白眼分别由基因R和r控制。

某同学发现一只异常果蝇,该果蝇左半侧表现为白眼雄性,右半侧表现为红眼雌性。

若产生该果蝇的受精卵染色体组成正常,且第一次分裂形成的两个细胞核中只有一个细胞核发生变异,则该受精卵的基因型及变异细胞核产生的原因可能是()A. X R X r;含基因R的X染色体丢失B. X r X r;含基因r的X染色体丢失C. X R X r;含基因r的X染色体结构变异D. X R X R;含基因R的X染色体结构变异3.大豆植株的体细胞含40条染色体。

用放射性60Co处理大豆种子后,筛选出一株抗花叶病的植株X,取其花粉经离体培养得到若干单倍体植株,其中抗病植株占50%。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用花粉离体培养获得的抗病植株,其细胞仍具有全能性B. 放射性60Co诱发的基因突变,可以决定大豆的进化方向C. 植株X连续自交若干代,纯合抗病植株的比例会逐代提高D. 这些单倍体植株的有些细胞中最多有40条染色体4.下列关于育种的叙述,正确的是()A. 杂交育种一定要通过杂交、选择、纯合化等手段培养新品种B. 紫外线照射能增加DNA 分子上的碱基发生变化的几率导致染色体畸变C. 单倍体育种可直接通过表现型来判断它们的基因型,提高效率D. 在单倍体与多倍体的育种中,通常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5.现用矮秆不抗病(ddrr)品系和高秆抗病(DDRR)品系培育矮秆抗病(ddRR)品系,对其过程分析正确的是()A. F2中出现性状分离的原因是F1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导致基因重组B. 通常利用亲本的花粉逬行单倍体育种,可以明显縮短育种年限C. F1中虽未表现出矮秆抗病的性状组合,但已经集中了相关基因D. 选种一般从F3开始,因为F3中才有能稳定遗传的矮秆抗病品系6.科研人员测定某噬菌体单链DNA的序列,得到其编码蛋白质的一些信息,如下图所示。

高中生物高考专题06 变异、育种与进化(原卷版)

高中生物高考专题06 变异、育种与进化(原卷版)

2020年高考生物冲刺提分必刷题专题06变异、育种与进化1.(2020•云南省云南师大附中高三月考)下列有关生物变异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先天性疾病都是遗传病B.基因突变对生物进化是不利的C.非同源染色体间的片段互换不属于染色体变异D.基因工程可实现不同物种控制不同性状基因的重新组合2.(2020•肥城市第一高级中学高三月考)下列关于生物变异和育种的叙述,正确的是()A.秋水仙素抑制有丝分裂后期纺锤体的形成,使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加倍B.高茎豌豆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是基因重组的结果C.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是可遗传变异的来源D.普通小麦(6n=42)的花药经离体培养形成的个体都是单倍体3.(2020•江苏省高三二模)某同学在观察果蝇细胞中的染色体时,发现一个正常分裂的细胞中,共有8条染色体,呈现4种不同的形态。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若该细胞此时存在染色单体,则该果蝇的性别是雌性B.若该细胞此时没有染色单体,则该细胞可能取自卵巢C.若该细胞正处于分裂前期,则不可能在发生基因重组D.若该细胞正处于分裂后期,其子细胞的大小可能不同4.(2020•吉林省高三二模)研究者得到B基因突变、P基因突变和B、P基因双突变小鼠,持续在一定剂量紫外线照射条件下培养上述三组小鼠,一段时间后统计小鼠皮肤上黑色素瘤(一种皮肤癌)的数目,得到如图所示结果。

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皮肤上的黑色素瘤细胞增殖失去了控制B.黑色素瘤的发生可能是紫外线损伤DNA所致C.仅P基因突变会导致小鼠产生大量黑色素瘤D.多基因突变效应叠加会增加黑色素瘤产生的数目5.(2020•北京高三月考)枯草杆菌野生型与某一突变型的差异见下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注:P脯氨酸;K赖氨酸;R精氨酸A.S12蛋白结构改变使突变型具有链霉素抗性B.链霉素通过与核糖体结合抑制其转录功能C.突变型的产生是由于碱基对的缺失所致D.链霉素可以诱发枯草杆菌产生相应的抗性突变6.(2019•河北省高三一模)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致病机理是2号染色体与9号染色体发生了交换,导致酪氨酸蛋白激酶过度活化,引起细胞增殖失控。

2020届高考生物专题易错强化练习:生物的变异与育种(含答案)

2020届高考生物专题易错强化练习:生物的变异与育种(含答案)

生物的变异与育种1.(2019江苏卷·4)下列关于生物变异与育种的叙述,正确的是A.基因重组只是基因间的重新组合,不会导致生物性状变异B.基因突变使DNA序列发生的变化,都能引起生物性状变异C.弱小且高度不育的单倍体植株,进行加倍处理后可用于育种D.多倍体植株染色体组数加倍,产生的配子数加倍,有利于育种【答案】C2.(2019江苏卷·18)人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基因突变造成的,血红蛋白β链第6个氨基酸的密码子由GAG变为GUG,导致编码的谷氨酸被置换为缬氨酸。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该突变改变了DNA碱基对内的氢键数B.该突变引起了血红蛋白β链结构的改变C.在缺氧情况下患者的红细胞易破裂D.该病不属于染色体异常遗传病【答案】A3.(2018海南卷)杂合体雌果蝇在形成配子时,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相应片段发生对等交换,导致新的配子类型出现,其原因是在配子形成过程中发生了A.基因重组B.染色体重复C.染色体易位D.染色体倒位【答案】A4.(2018全国Ⅰ卷)某大肠杆菌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其突变体M和N均不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但M可在添加了氨基酸甲的基本培养基上生长,N可在添加了氨基酸乙的基本培养基上生长,将M和N在同时添加氨基酸甲和乙的基本培养基中混合培养一段时间后,再将菌体接种在基本培养基平板上,发现长出了大肠杆菌(X)的菌落。

据此判断,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A.突变体M催化合成氨基酸甲所需酶的活性丧失B.突变体M和N都是由于基因发生突变而得来的C.突变体M的RNA与突变体N混合培养能得到XD.突变体M和N在混合培养期间发生了DNA转移【答案】C5.(2017江苏卷)一株同源四倍体玉米的基因型为Aaaa,其异常联会形成的部分配子也可受精形成子代。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上图表示的过程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B.自交后代会出现染色体数目变异的个体C.该玉米单穗上的籽粒基因型相同D.该植株花药培养加倍后的个体均为纯合子【答案】B6.(2017北京卷)玉米(2n=20)是我国栽培面积最大的作物,近年来常用的一种单倍体育种技术使玉米新品种选育更加高效。

必修2(人教版)生物变异和育种测试题及参考答案

必修2(人教版)生物变异和育种测试题及参考答案

生物变异和育种专题测试题班级:——————————姓名:——————————第Ⅰ卷(选择题 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某二倍体生物的体细胞含有42条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四分体时期,细胞内含有的染色单体、染色体和DNA分子数、染色体组数依次是A.42、84、84 、2 B.42、42、84、1 C.84、42、42、4 D.84、42、84、2 2.基因重组、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三者的共同点是A.都能产生可遗传的变异B.都能产生新的基因C.产生的变异均对生物不利D.产生的变异均对生物有利3.下列有关变异的说法正确的是A.染色体中DNA的一个碱基缺失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B.染色体变异、基因突变均可以用光学显微镜直接观察C.基因重组是生物变异的来源之一D.单倍体和多倍体的形成都是源于细胞分裂过程受阻4.着色性干皮症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起因于DNA损伤。

深入研究发现患者体内缺乏DNA 修复酶,DNA损伤后不能修复从而引起突变。

这说明一些基因可以A.控制蛋白质的合成,从而直接控制生物性状B.控制蛋白质分子结构,从而直接控制生物性状C.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从而控制生物的性状D.发生突变,但与性状改变无关5.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是A.基因突变 B.基因重组C.染色体数目变异 D.染色体结构变异6.下图表示某高等植物卵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和形态示意图。

此植物体细胞的染色体组数目和染色体数目分别是A.12和36 B.16和48 C.8和24 D.6和247.下列关于水稻的叙述,错误的是A.二倍体水稻含有两个染色体组B.二倍体水稻经秋水仙素适当处理,可得到四倍体水稻,其稻穗米粒变大C.二倍体水稻与四倍体水稻杂交,可得到三倍体水稻,含三个染色体组D.二倍体水稻的花粉经离体培养,可得到单倍体水稻,其稻穗米粒变小8.某生物正常体细胞的染色体数为8条,下图中表示含有一个染色体组的细胞是9.下图为马的生活史,有关此图的叙述中正确的是①有丝分裂发生在Ⅰ→Ⅱ、Ⅳ→Ⅰ②基因重组发生在Ⅲ→Ⅳ之间③基因突变可发生在Ⅰ→Ⅱ、Ⅱ→Ⅲ、Ⅳ→Ⅰ④Ⅳ为新个体发育的起点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④D.②③④10.用花药离体培养出马铃薯植株,当该植株的细胞进行减数分裂时,观察到染色体正常联会,此时该细胞内共有12个四分体。

高三生物染色体变异与育种试题

高三生物染色体变异与育种试题

高三生物染色体变异与育种试题1.(13分)小麦的染色体数为42条。

下图表示小麦的三个纯种品系的部分染色体及基因组成:I、II表示染色体,A为矮杆基因,B为抗矮黄病基因,E为抗条斑病基因,均为显性。

乙品系和丙品系由普通小麦与近缘种偃麦草杂交后,经多代选育而来(图中黑色部分是来自偃麦草的染色体片段)(1)乙、丙品系在培育过程中发生了染色体的变异。

该现象如在自然条件下发生,可为提供原材料。

(2)甲和乙杂交所得到的F自交, F自交所得F中有种基因型,其中仅表现抗矮黄病的基因型有种。

(3)甲和丙杂交所得到的F自交,减数分裂中Ⅰ甲与Ⅰ丙因差异较大不能正常配对,而其它染色体正常配对,可观察到个四分体;该减数分裂正常完成,可生产种基因型的配子,配子中最多含有条染色体。

【答案】(12分,每空2分)(1)结构(1分)生物进化(2)9 2(3)20 4 22【解析】(1)乙和丙上的染色体都有来自偃麦草的染色体片段,普通小麦和偃麦草的染色体不是同源染色体,故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

在自然条件下,染色体变异可以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

(2)缺失的基因用0表示,由图可知甲和乙杂交得到的F1基因型是AABo,因为A、B基因位于不同对的同源染色体上,其自交得到F2应有9种基因型,仅表现为抗矮黄病的基因型有BB和B0两种。

(3)甲和丙都有42条染色体,得到的子一代是也是42条染色体,杂交后基因型是AAE0,减数分裂时因为第I对染色体因差异大不能配对,说明有40条能配对,形成的四分体有20个,该减数分裂正常完成,可生产AE、A0、AE和Ao4种基因型的配子,如果这不配对的染色体移向细胞的一极,此时配子中最多含有20+2=22条染色体。

【考点】本题考查变异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对图形分析能力。

2.如图表示细胞中所含的染色体,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①代表的生物可能是二倍体,其每个染色体组含4条染色体B.②代表的生物可能是二倍体,其每个染色体组含3条染色体C.③代表的生物可能是单倍体,其每个染色体组含2条染色体D.④代表的生物可能是单倍体,其每个染色体组含4条染色体【答案】B【解析】①所示的细胞有2个染色体组,每个染色体组含4条染色体,若它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个体的体细胞,则代表二倍体。

高考生物专题复习-专题十四生物的变异与育种-综合篇-模拟练习题(附答案)

高考生物专题复习-专题十四生物的变异与育种-综合篇-模拟练习题(附答案)

第六单元生物的变异与进化专题十四生物的变异与育种综合篇提升一生物变异类型的辨析1.(2023届河南名校摸底,8)如图是某二倍体哺乳动物某细胞中染色体及部分基因组成示意图。

据图分析,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该细胞分裂产生次级卵母细胞和第一极体B.该细胞共有8条染色单体,同源染色体正在分离C.若①染色体上某片段移接到③染色体上,属于染色体变异D.该细胞中④号染色体上基因a的出现是基因重组的结果答案D2.(2023届江西五市九校一联,12)如图甲、乙、丙、丁表示基因型为AaBb(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的某二倍体生物中的几种细胞分裂图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丙图所示细胞产生的子细胞发生的变异属于染色体数目变异B.甲图中基因a来源于基因突变,乙图中基因a来源于基因重组C.甲图所示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后期,细胞内有4对同源染色体D.丁图所示细胞可能为次级精母细胞,细胞内有2对姐妹染色单体答案D3.(2022辽宁大连基础测试,5)某生物基因组成及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关系如图所示。

该生物性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了如图所示的几种配子。

关于这几种配子形成过程中所发生的变异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配子一的变异属于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分裂Ⅰ前期B.配子二发生了染色体变异,最可能发生在减数分裂Ⅱ过程中C.配子三发生了染色体易位,可能是基因b转移到了非同源染色体上D.配子四发生了染色体缺失,可能是染色体复制发生错误导致基因A或a缺失答案A4.(2022河北邯郸一模,16)(多选)果蝇的红眼(A)对白眼(a)为显性,且A、a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A基因存在位置效应,某杂合红眼果蝇的A基因转移到4号常染色体上的异染色质区后,由于异染色质结构的高度螺旋,某些细胞中的A基因不能正常表达,在眼睛中表现出红、白两色细胞镶嵌的现象,称之为花斑型眼,如图表示花斑型眼果蝇的基因所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A基因转移到4号染色体的异染色质区属于易位B.花斑型眼果蝇初级卵母细胞中,A基因和a基因所在的染色体片段不能发生互换C.转移到4号异染色质区的基因由于翻译受阻而不能正常表达D.4号染色体上的A基因距离异染色质区远可能容易表达答案AD提升二基因突变类型的判定方法5.(2023届安徽师大附中月考,8)野生型芦笋易感染茎枯病,用烷化剂EMS处理野生型芦笋愈伤组织获得了两个单基因抗茎枯病突变体M和N。

高三生物染色体变异与育种试题

高三生物染色体变异与育种试题

高三生物染色体变异与育种试题1.下列有关人工培育作物新品种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诱变育种和杂交育种均能定向的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B.杂交育种所依据的主要遗传学原理是基因重组C.只有单倍体育种能明显缩短育种年限D.基因工程属于定向改造新品种,选择育种属于定向选择新品种【答案】C【解析】诱变育种和杂交育种均需要人工选择优良品种,淘汰不良品种,故会定向改变基因频率,A正确。

杂交育种依据是减数分裂发生基因重组形成不同配子,从而子代形成重组类型,B正确。

诱变育种、基因工程育种、细胞工程育种等都能明显缩短育种年限,C错。

基因工程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定向表达性状,培养新品种,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育种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能力。

2.花生的含油量随选择世代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

据图分析,选择育种对高含油量花生品种的产生所起的作用是A.改变了控制产油的一对等位基因的总频率B.改变了花生的基因库,导致新物种的产生C.定向诱导了控制高含油量基因的自由组合D.淘汰部分表现型,使高含油量基因的基因频率增大【答案】D【解析】控制产油的一对等位基因的总频率为1,是不变的,A错误;新物种出现的标志为生殖隔离,选育高含油量花生品种,如果与原花生品牌不出现生死膈离,就不是新物种,B错误;变异是不定向的,而非定向诱导,C错误;选择育种是从每一代的变异个体中选出最好的类型进行繁殖培育,必然淘汰了许多产油量低的类型,进而使高含油量基因的基因频率增大,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选择育种与进化的知识。

意在考查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

3.基因型为AaBb的水稻两对基因独立遗传,将其花粉培养成幼苗,用秋水仙素处理,所得的成体自交,后代的表现型种类及比例为( )A.1种、全部B.4种、1∶1∶1∶1C.2种、3∶1D.4种、9∶3∶3∶1【答案】B【解析】AaBb减数分裂产生四种配子AB∶Ab∶aB∶ab=1∶1∶1∶1,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得到四种纯合子植株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ABB∶AAbb∶aaBB∶aabb=1∶1∶1∶1。

高中生物 高考一轮复习-育种与变异练习(新高考)

高中生物 高考一轮复习-育种与变异练习(新高考)

育种与变异11.下列关于染色体变异及其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染色体增加某一片段可提高基因表达水平,是有利变异B.三倍体西瓜植株的高度不育与减数分裂同源染色体联会行为有关C.用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植株萌发的种子或幼苗,一定能获得纯合子D.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体是多倍体2.下图为某二倍体动物细胞甲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出现的三个细胞乙、丙、丁。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乙细胞正在进行有丝分裂,不可能发生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B.乙细胞的子细胞含有四个染色体组,丙细胞连续分裂后的子细胞含有一个染色体组C.丙细胞发生染色体结构变异,丁细胞是染色体结构变异导致的异常联会D.一个丙细胞能产生四种基因型不同的精子,丁细胞能产生两种基因型的精子3.如图表示某对常染色体的结构对比,其中字母表示染色体片段,该染色体的结构变异属于( )A.缺失 B.重复 C.倒位 D.易位4.果蝇的性别决定是XY型,性染色体数目异常会影响果蝇的性别特征甚至使果蝇死亡,如性染色体组成为XO的个体为雄性,XXX、OY的个体胚胎致死(O表示缺失染色体)。

果蝇红眼和白眼分别由基因R和r控制。

某同学发现一只异常果蝇,该果蝇左半侧表现为白眼雄性,右半侧表现为红眼雌性。

若产生该果蝇的受精卵染色体组成正常,且第一次分裂形成的两个细胞核中只有一个细胞核发生变异,则该受精卵的基因型及变异细胞核产生的原因可能是( )A.X R X r;含基因R的X染色体丢失B.X r X r;含基因r的X染色体丢失C.X R X r;含基因r的X染色体结构变异D.X R X R;含基因R的X染色体结构变异5.图中字母代表正常细胞中所含有的基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③为多倍体,通常茎秆粗壮、子粒较大B.④为单倍体,通常茎秆弱小、子粒较小C.若①和②杂交,后代基因型的比例为1∶5∶5∶1D.①②③④细胞所代表的个体分别是四倍体、二倍体、三倍体和单倍体6.下列关于染色体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A.染色体结构变异可导致染色体上基因的数目或排列顺序发生改变B.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交换片段导致染色体结构变异C.染色体组成倍地增加或减少不改变基因的种类和数量D.染色体结构和数目的变异不会增加生物的多样性7.水稻的高秆、矮秆分别由基因A和a控制,抗病和不抗病分别由基因B和b 控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生物变异与育种练习题一、选择题⒈同一品种的小麦,在肥料充足的条件下会出现穗大、粒多的性状,引起这种性状变异的原因是A.基因重组B.基因突变C.环境条件的改变D.染色体变异⒉控制小鼠毛色的灰色基因(A+)可突变成黄色基因(A y),也可突变成黑色基因(a),且黄色纯合时胚胎早期死亡,则100对杂合的黄色鼠的产仔量相当于多少对灰色鼠的产仔量A.125 B.100 C.75 D.50⒊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的比较中,叙述不正确的是A.基因突变是在分子水平上的变异B.染色体结构变异可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到C.基因重组没有产生新基因D.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结构变异最终都会引起生物性状的改变⒋下列各种育种过程中,存在科学性错误的是A.小麦育种,F1自交,选择F2中矮秆抗锈类型,不断自交,不断选择B.亲本杂交,取F1花粉,花药离体培养,秋水仙素处理,选择所需类型C.酶解法去除细胞壁,物理法或化学法诱导原生质体融合,植物组织培养D.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导入受体细胞,需用鉴别培养基鉴定,用病原体感染⒌下列生命活动可能会使DNA分子结构发生改变的是①同源染色体分离②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③基因突变④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互换⑤染色体结构变异⑥染色体数目变异A.①②③B.③④⑤C.②③④D.③④⑥⒍水稻的糯性,无子西瓜,黄圆豌豆×绿皱豌豆→绿圆豌豆,这些变异的来源依次是A.环境改变、染色体变异、基因突变B.染色体变异、基因突变、基因重组C.基因突变、环境改变、基因重组D.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基因重组⒎三倍体植株的培育过程是A.三倍体×三倍体B.单倍体×二倍体C.二倍体×四倍体D.六倍体花粉培养⒏下列基因型所表示的一定是单倍体基因型的是A.AaBbB.AaaC.AaaBBbD.ABCD⒐把成年三倍体鲫鱼的肾脏细胞核移植到二倍体鲫鱼的去核卵细胞内,培养获得了克隆鱼,该克隆鱼A.是二倍体B.是有性生殖的产物C.高度不育D.性状与三倍体鲫鱼完全相同⒑香蕉是三倍体,所以它A.无果实、有种子、靠种子繁殖B.无果实、有种子、靠营养繁殖C.无果实、无种子、靠营养繁殖D.有果实、无种子、靠营养繁殖⒒小麦抗锈病对易染病为显性。

现有甲、乙两种抗锈病的小麦,其中一种为纯种,若要鉴别和保留纯合的抗锈病小麦。

下列最简便易行的方法是A.甲×乙B.甲×乙得F1再自交C.甲、乙分别和隐性类型测交D.甲×甲,乙×乙⒓某种植株的三对相对性状是由三对等位基因控制的,利用它的花药进行离体培养,再用浓度适当的秋水仙素处理,经此种方法培养出来的这种植物的表现型最少和最多的可能性分别是A.2种和4种B,2种和8种C.4种和8种D.8种和8种⒔用纯合的二倍体水稻品种高秆抗锈病(DDTT)和矮秆不抗锈病(ddtt)进行育种时,一种方法是杂交得到F1,F1再自交得到F2;另一种方法是用F1的花药进行离体培养,再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得到相应植株。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前一种方法所得的F2中重组类型、纯合子各占5/8、l/4B.后一种方法所得到的植株中可用于生产的类型比例为2/3C.前一种方法的原理是基因重组,原因是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D.后一种方法的原理是染色体变异,是由于染色体结构发生改变⒕下列哪种情况下后代的遗传不会发生性状分离⒖(多选)进行染色体组型分析时,发现某人的染色体组成为44+XXY,可能是由于该病人的亲代在形成配子时A.次级精母细胞分裂的后期,两条性染色体移向一侧B.次级卵母细胞分裂的后期,两条性染色体移向一侧C.初级精母细胞分裂的后期,两条性染色体移向一侧D.初级卵母细胞分裂的后期,两条性染色体移向一侧⒗(多选)长翅红眼雄蝇与长翅白眼雌蝇交配,产下一只染色体组成为XXY的残翅白眼雄蝇。

已知翅长、眼色基因分别位于常染色体和X染色体上,在没有基因突变的情况下,与亲代雌蝇参与受精的卵细胞一同产生的极体,其染色体组成及基因分布正确的是(A-长翅,a-残翅,B-红眼,b-白眼)⒘在下列有关育种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培育无籽西瓜和培育无籽番茄的原理相同B.利用植物体细胞杂交的方法可以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合的障碍C.培育青霉菌高产菌株是利用基因突变的原理D.培育抗虫棉和培育能生产人胰岛素的大肠杆菌都是通过基因工程实现的⒙科学家将一段控制某药物蛋白质合成的基因转移到鸡胚胎细胞的DNA中,发育后的雌鸡就能产出含该药物蛋白的鸡蛋,而且这些鸡蛋孵出的鸡,仍能产出含该药物蛋白的鸡蛋,据此分析不正确的是A.这些鸡蛋是基因工程的产物 B.这种变异属于可遗传变异C.该种变异属于定向变异 D.该过程运用了胚胎移植技术⒚下列关于植物体细胞杂交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需用适当的酶除去细胞壁获得原生质体B.需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促使两个原生质体融合C.杂种细胞需通过脱分化与再分化过程才能形成杂种植株D.两个二倍体细胞杂交所获得的杂种植株还是二倍体⒛已知番茄的红果(R)对黄果(r)为显性,高茎(H)对矮茎(h)为显性。

两对性状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右图为用基因型是RrHH的红果高茎番茄植株的花粉进行有关操作的示意图,试分析回答:(1)图中的植株A称为,基因型种类及比例是(2)株c可能有种基因型,种表现型。

(3)植株B、C相同的基因型有种。

(4)植株B与植株C相比,特点是。

(5)如果该红果高茎番茄植株自交,所结果实的颜色有。

21.棉花的纤维有白色的,也有紫色的;植株有抗虫的也有不抗虫的。

为了鉴别有关性状的显隐关系。

用紫色不抗虫植株分别与白色抗虫植株a、b进行杂交。

结果如下表。

(假定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独立遗传;颜色和抗虫与否的基因可分别用A、a和B、b 表示),请回答:(1)上述两对性状中,_____________是显性性状。

(2)作出上述判断所运用的遗传定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亲本中紫色不抗虫、白色抗虫a、白色抗虫b的基因型分别是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⑷现有杂合的白色不抗虫品种,欲在最短时间内,获得可稳定遗传的白色抗虫棉品种,最可选取的育种方法是_____________,试简述其主要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 下表是二三种不同育种方式的程序。

请分析回答:(1)方式I是___________育种;设高秆受基因A控制,抗病受基因B控制,写出F2矮秆抗病个体的基因型___________,其中能稳定遗传的占___________。

(2)方式II中用物理因素等对青霉菌进行处理时,如果引起基因编码区上游的非编码区中碱基序列的改变,可导致___________不能与其结合,从而影响___________。

(3)方式Ⅲ获得单倍体幼苗是应用细胞工程中的技术,该技术的理论基础是___________;从花粉粒到单倍体幼苗形成,细胞结构和功能上经历的两次重大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 回答下列关于育种的问题:⑴利用高杆抗病(DDTT)和矮杆不抗病(ddtt)的小麦亲本培育矮杆抗病(ddTT)新中种;首先将两亲本杂交得F1(DdTt),再让F1自交得基因型为D_T_、D_tt、ddT_、ddtt四种类型的F2,从F2中选基因型为ddTT的植株自交得F3,F3中的矮杆抗病自交所结种子即为新品种。

⑵单倍体培育矮杆抗病新品种:首先将两亲本杂交得F1,再从F1得到四种基因型分别为DT、Dt、dT、dt的配子,然后从选出dT的配子使其染色体加倍,得F2、F2所结种子即为新品种。

上述育种过程中有三处错误,指出并纠正a.b.c. 。

24. 李振声院士获得了2006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其主要成就是实现了小麦同偃麦草的远缘杂交,培育成了多个小偃麦品种,请回答下列有关小麦遗传育种的问题:(1)如果小偃麦早熟(A)对晚熟(a)是显性,抗干热(B)对不抗干热(b)是显性(两对基因自由组合),在研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试验中,以某亲本与双隐怀纯合子杂交,F1代性状分离比为1:1,请写出此亲本可能的基因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决定小偃麦抗寒与不抗寒的一对基因在叶绿体DNA上,若以抗寒晚熟与不抗寒早熟的纯合亲本杂交,要得到抗寒早熟个体,需用表现型为____________的个体作母本,该纯合的抗寒早熟个体最早出现在________代。

(3)小偃麦有蓝粒品种,如果有一蓝粒小偃麦变异株,籽粒变为白粒,经检查,体细胞缺少一对染色体,这属于染色体变异中的__________变异,如果将这一变异小偃麦同正常小偃麦杂交,得到的F1代自交,请分别分析F2代中出现染色体数目正常与不正常个体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除小偃麦外,我国也实现了普通小麦与黑麦的远缘杂交。

①普通小麦(六倍体)配子中的染色体数为21,配子形成时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每个细胞中的染色体数为__________;②黑麦配子中的染色体数和染色体组数分别为7和1,则黑麦属于________倍体植物;③普通小麦与黑麦杂交,F1代体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数为_____,由此F1代可进一步育成小黑麦。

25. 有一批开白花的植物,在栽培过程中发现有一株开了紫花,科学工作者把这株开紫花的植株的种子收集起来,第二年种下去,让其自交(或相互授粉),结果在后代中,有126株开紫花,46株开白花。

(1)假定控制花色的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的基因,则紫花性状的突变为_____性突变,理由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2)如果该植物的性别决定为XY型,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探究紫花基因是位于X染色体上还是常染色体上。

用图解和简洁的语言回答。

26.右图是某优良烟草的几种育种技术。

请据图回答(1)该图中的优良母株是经过“化学诱变”、“物理诱变”和“远缘杂交”三结合的方法培育而成的优良植株,为了使该优良性状得到推广,科学家通过A、B过程培育大量的优良植株的技术叫,如果该优良植株的染色体的组成为右图所示,则用该植株的花药离体培养成的植株为。

(2)通过A和B过程培养出的优良植株再通过①②过程实现田问种植,①和②是生殖行为,它们的共同特点是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