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复习】染色体变异与生物变异在育种上的应用
2014年高考生物复习素材:五 遗传变异和进化

五遗传变异和进化一遗传的分子基础探索遗传物质的过程一、1928年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1、肺炎双球菌有两种类型类型:●S型细菌:菌落光滑,菌体有夹膜,有毒性●R型细菌:菌落粗糙,菌体无夹膜,无毒性2、实验过程(看书)3、实验证明:无毒性的R型活细菌与被加热杀死的有毒性的S型细菌混合后,转化为有毒性的S型活细菌。
这种性状的转化是可以遗传的。
推论(格里菲思):在第四组实验中,已经被加热杀死S型细菌中,必然含有某种促成这一转化的活性物质—“转化因子”。
二、1944年艾弗里的实验:1、实验过程:2、实验证明:DNA才是R型细菌产生稳定遗传变化的物质。
(即: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等不是遗传物质)三、1952年郝尔希和蔡斯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1、T2噬菌体机构和元素组成:2、实验过程(看书)3、实验结论:子代噬菌体的各种性状是通过亲代的DNA遗传的。
(即:DNA是遗传物质)四、1956年烟草花叶病毒感染烟草实验证明:在只有RNA的病毒中,RNA是遗传物质。
五、小结:因为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所以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DNA的结构特点和DNA的复制:一、DNA的结构1、DNA的组成元素:C、H、O、N、P2、DNA的基本单位:脱氧核糖核苷酸(4种)3、DNA的结构:①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链盘旋成双螺旋结构。
②外侧: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构成基本骨架。
内侧:由氢键相连的碱基对组成。
③碱基配对有一定规律:A =T;G ≡C。
(碱基互补配对原则)4、DNA的特性:①多样性:碱基对的排列顺序是千变万化的。
(排列种数:4n(n为碱基对对数..)②特异性:每个特定DNA分子的碱基排列顺序是特定的。
5、DNA的功能:携带遗传信息(DNA分子中碱基对的排列顺序代表遗传信息)。
6、与DNA有关的计算:在双链DNA分子中:①A=T、G=C②任意两个非互补的碱基之和相等;且等于全部碱基和的一半例:A+G = A+C = T+G = T+C = 1/2全部碱基二、DNA的复制1、概念:以亲代DNA分子两条链为模板,合成子代DNA的过程2、时间:有丝分裂间期和减Ⅰ前的间期3、场所:主要在细胞核4、过程:(看书)①解旋②合成子链③子、母链盘绕形成子代DNA分子5、特点:半保留复制6、原则:碱基互补配对原则7、条件:①模板:亲代DNA分子的两条链②原料:4种游离的脱氧核糖核苷酸③能量:ATP④酶:解旋酶、DNA聚合酶等8、DNA能精确复制的原因:①独特的双螺旋结构为复制提供了精确的模板;②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保证复制能够准确进行。
高二生物染色体变异的类型以及在育种中的应用知识精讲

高二生物染色体变异的类型以及在育种中的应用各种生物的染色体,其结构和数目一般都是相对恒定的。
但是,在自然条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下,染色体的结构和数目都可能发生变化。
染色体的任何改变都必定引起遗传信息的改变,从而导致生物性状发生变异。
染色体变异又称染色体畸变,是指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的改变。
染色体变异与基因突变最大区别是:前者是一种较明显的染色体改变,在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而后者仅是染色体的某一位点上基因的改变,在显微镜下观察不到。
按发生的原因不同,可将染色体变异分为自发突变和诱发突变;按性质不同可分为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染色体数目变异。
一、染色体结构变异1、概念:指染色体的结构改变所引起的变异。
2、类型:主要有四种情况:(1)缺失,是指染色体部分区段的丢失;(2)重复,指染色体中增加了某个片段;(3)倒位,指染色体某一片段的位置颠倒了180°;(4)易位,常指非同源染色体之间片段的转移。
3、在育种中的应用:染色体结构变异已被应用到生产上。
例如,养蚕业中,通常利用雄蚕进行生产,因为雄蚕的桑叶利用率高,而且用雄蚕的茧抽丝,可以提高生丝质量。
家蚕育种工作者通过反复处理和严格选择,先使蚕的第10号染色体产生缺失,并易位到W染色体上,再经过系统选育,所育成的家蚕性别自鉴品系就是一个例子。
二、染色体数目变异1、概念:指染色体的数目改变所引起的变异。
2、类型:各种生物的染色体数目恒定,如水稻有24条染色体,配成12对,形成的正常配子含有12条染色体。
遗传学上把一个配子的染色体数,称为染色体组。
根据染色体组的含义可以将染色体数目变异分为两大类型。
(1)整倍数性改变:染色体数的变化是以染色体组为单位的增减;(2)非整倍性改变:染色体数的变化不是完整的整数,通常以二倍体(2n)染色体数作为标准,在这个基础上个别增减几条染色体。
染色体数目变异可作以下分类。
3、在育种中的应用:染色体数目变异在育种中的应用最重要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生物变异在育种上的应用(一)

生物变异在育种上的应用(一)1,两个亲本的基因型分别为AAbb和aaBB,这两对基因按自由组合定律遗传,要培育出基因型为aabb的新品种,最简单的方法A.单倍体育种 B.杂交育种 C.人工诱变育种 D.细胞工程育种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育种方法。
利用基因型分别为AAbb和aaBB的两个亲本进行杂交,遵循自由组合定律遗传,实现基因重组,可在子二代中直接筛选出aabb类型,因此只需二年就可选育出。
要培育出基因型为aabb的新品种,单倍体育种能明显缩短育种年限,一般也需二年,但技术复杂。
杂交育种选材及技术较为简单。
人工诱变不能实现基因重组,且有很强的盲目性。
在诱变育种过程中,由于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所以需要处理大量的材料,才有可能筛选出有用的品种。
D细胞工程一般是指细胞融合或者细胞拆分,本题中都不需要2,现有黑色短毛兔和白色长毛兔,要育出黑色长毛兔.理论上可采用的技术是()①杂交育种②基因工程③诱变育种④克隆技术.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解答:解:现有黑色短毛兔和白色长毛兔,要育出黑色长毛兔,可以利用基因重组的原理通过杂交育种和基因工程育种获得黑色长毛兔,也可以利用基因突变的原理对黑色短毛兔或白色长毛兔进行辐射诱变,获得黑色长毛兔;但不能采用克隆技术,因为克隆技术不会改变后的性状.因此①②③④中理论上可以采用①②③育出黑色长毛兔.故选:D.3,太空育种()A,产生的突变都是有益的B,都会产生突变C,产生的突变都是定向的D,与其它诱变方法本质都是一样。
试题分析:太空育种产生的突变大多数是有害的,故A错误;基因突变产生的性状具有不定向性,故C错误;太空育种的原理是基因突变,与其他诱变育种原理相同,故D正确。
4,改良缺乏某种抗病性的水稻品种,不宜采用的方法是A.诱变育种 B.单倍体育种 C.基因工程育种 D.杂交育种B【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题中信息“缺乏某种抗病性”可知该水稻品种缺乏相应的抗病基因。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生物课件(人教版):染色体变异

色体数目加倍
(5)实例:三倍体无子西瓜
第一次传粉:杂交获得_三__倍__体__种__子__ ①两次传粉
第二次传粉:刺激子房发育成_果__实__
②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后,分生组织分裂产生的茎、叶、花染色体数目 加倍 ,而未经处理部分(如根部细胞)的染色体数 不变 。 ③三倍体西瓜无子的原因:三倍体西瓜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由于染色体 联会紊乱,不能产生正常配子。
由受精卵发育而来,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个体称为二倍体,但是二 倍体不一定都是由受精卵发育来的,比如单倍体育种中人工诱导加 倍后得到的二倍体,A错误; 单倍体生物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组数,但不一定只含 有一个染色体组,也可能含有多个染色体组,B正确; 采用花药离体培养的方法得到的个体与本物种配子中的染色体数目 相同,都是单倍体,C正确;
归纳 总结
(1)染色体结构变异和基因突变的比较
项目
染色体结构变异
本质
染色体片段的缺失、重复、 易位或倒位
对象
基因
变异水平
细胞水平
光镜检测
可见
基因数目或排列顺序改变 变异结果
基因突变
碱基的替换、增添或缺失
碱基 分子水平 不可见 碱基的排列顺序改变,基 因的数目、位置不变
归纳 总结
(2)染色体易位与互换的比较
拓展 提升科学思维 1.如图1表示果蝇某细胞内的相关染色体行为,1、2代表两条未发生变异 的染色体,3、4代表两条正在发生变异的染色体,图中字母表示染色体 上的不同片段。
(1)正常情况下,1与2是非同源染色体,图1中A中发生碱基的增添、缺失 或替换 不一定 (填“一定”或“不一定”)属于基因突变。
第2课时 染色体变异
课标要求
举例说明染色体结构和数目的变异都可能导致生物性状的改变甚至 死亡。
染色体变异在育种上的应用 2

例:玉米2X=20 花粉(10) 烟草4X=48 花粉(24) 小麦6X=42 花粉(21)
单倍体1X=10 单倍体2X=24 单倍体3X=21
单倍体是染色体数(组)减半的变异
3、多倍性变异
与正常的二倍体 细胞相比,具有 更多染色体组的 变异。
(1).二倍体:
①概念:由受精卵发育而成,体细胞中含有 两 个染色体组的个体。
②存在:几乎全部动物,多数的高等植物。
人:2N=46 果蝇:2N=8 水稻:2N=24
(2).多倍体:
①概念:由受精卵发育而成,体细胞中含有 三个 或 三个以上 染色体组的个体。
②存在:主要是植物,动物极少见。
香蕉: 三倍体
普通小麦: 六倍体
马铃薯是四倍体
体倍六是麦小通普
香蕉是三倍体
思考:能否依据染色体组判断生物体 的倍性?
染色体缺失示意图
染色体缺失引起的疾病
症状:患儿 哭声轻,音 调高,很像 猫叫声。
猫叫综合征患者
2. 重复
染色体上 增加 了相同的某个区 段而引起变异的 现象,叫做重复。
染色体重复 示意图
3. 倒位
染色体在 两个点发生断 裂后,产生三个区段 ,中 间的区段发生 180。的倒 转,与另外两个区段重新 接合而引起变异的现象
倒位过程示意图
4.易位
一条染色体的 某一 片段移接到另一条 非同源染色体 上, 从而引起变异。
易位过程示意图
染色体结构变异
发生时间: 真核细胞有丝分裂及减数分裂过程
结果:染色体上的基因的数 目和排列顺序改变
影响:导致生物性状的变异。 多数对生物体是有害的,甚 至导致死亡。
二、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1. 非整倍性变异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件: 染色体变异染色体变异在育种上的应用

解离根尖细胞
与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等体积混合, 作为解离液
解离根尖细胞
浸泡解离后的根尖约10 min
漂洗根尖,去掉解离 液
把漂洗干净的根尖放进盛有改良苯 酚品红染液的玻璃皿中染色3~5 min
使染色体着色
3.杂交育种 (1)原理:基因重组。 (2)过程 ①培育杂合子品种:选取符合要求的纯种双亲 杂交(♀×♂)→F1(即所需品种)。 ②培育隐性纯合子品种:选取符合要求的双亲 杂交(♀×♂)→F1自交 → F2,从中选出表现型符合要求的 个体种植并推广。 ③培育显性纯合子品种
植物 选择具有不同优良性状的亲本杂交,获得F1→F1自交→获得 F2→鉴别、选择需要的类型,自交至不发生性状分离为止
6.针对不同育种目标的育种方案
育种目标
育种方案
集中双亲
单倍体育种(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优良性状
杂交育种(耗时较长,但简便易行)
对原品系实施“定向” 基因工程育种及植物细胞工程(植物
改造
体细胞杂交)育种
让原品系产生新性状 诱变育种(可提高变异频率,期望获
(无中生有)
得理想性状)
使原品系营养器官 “增大”或“加强”
5.基因工程与作物育种 (1)目的:把各种优良基因通过基因工程导入生物体内, 从而改变生物的遗传特性,获得高产、稳产和具有优良品 质的农作物,培育出具有各种抗逆性的作物新品种。 (2)原理:基因重组。 (3)优点:降低生产成本,减少因农药的使用而对环境造 成的污染,提高农作物对不良环境的适应能力。 (4)缺点:技术复杂,可能会产生食品安全问题。 (5)实例:转基因抗虫棉的培育
第五章 基因突变及其它变异
染色体变异在育种上的应用 (第2课时)
1.单倍体育种 (1)原理:染色体(数目)变异。 (2)过程:具不同优良性状的亲本杂交→F1→花药离体 培养→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幼苗→选育。 (3)优点:明显缩短育种年限,子代均为纯合子。 (4)缺点:技术复杂。
染色体变异在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染色体变异在遗传育种中的应用王璐(生物技术4班生命科学学院黑龙江大学哈尔滨150080)摘要:随着染色体技术的不断发展,畜禽的染色体研究被广泛地应用到遗传育种工作中,对畜禽的染色体研究,不但对于了解畜禽的染色体进化及其在畜种形成中的作用有着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对于选择、基因定位、新品种培育等都有重大的实际价值。
关键词:染色体变异,遗传育种,应用Application of Chromosome mutation to Genetic breedingWanglu(The 4th class of Biotechnology , College of Life Science, Heilongjiang University, Harbin,150080)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hromosome technology, Livestock and poultry chromosomes research is widely applied to breeding and genetics work.The study of livestock and poultry chromosomes,Not only for understanding the evolution of livestock and poultry and livestock species form chromosomes role has very important theoretical significance,and for selection, gene localization and breeding has great practical value too.Keyword:Chromosome mutation,Genetic breeding ,Application1 染色体变异在真核生物的体内,染色体是遗传物质DNA的载体。
考向三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2023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在进行减数分裂时,有可能形成正常的生殖细胞
9.替代年年制种,获取无子西瓜的方法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法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工蜂虽然不能繁殖后代,但它们适于采集花粉的性状在进化上仍是有意义的。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也正是由于工蜂有这些性状,才能使蜂王获得充足的食物来繁殖后代。
决定这些性状(有利变异)的基因存在于蜂王和雄蜂的基因组中,可以遗传给后代
10. 射线照射野生型链孢霉能使其不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但在基本培养基中加入某种维生素后又能生长,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基因突变可能影响了酶的合成从而影响了某种维生素的合成
5.生物的进化
(1)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两、两、三、三”
(2)隔离、物种形成与进化的关系①生物进化≠物种的形成生物发生进化,并不一定形成新物种,但是新物种的形成要经过生物进化,即生物进化是物种形成的基础。②物种形成与隔离的关系:物种的形成不一定要经过地理隔离,但必须要经过生殖隔离。③协同进化并不只包括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协同进化,还包括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协同进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答案
体细胞染
_≥__1_
2
色体组数
_≥__3_
雄配子 —直—接—发—育—成—个—体→ 单倍体
+ 雌配子 —直—接—发—育—成—个—体→ 单倍体
形成过程
受精作用
受精卵 —发—育→ 生物体
_二__倍__体__(两个染色体组)
_多__倍__体__(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
答案
形 自然 成 原因
单性生殖
正常的有性生殖 外界环境条件剧变(如低温)
答案
(3)单倍体、二倍体和多倍体
项目
单倍体
二倍体
多倍体
概念
体细胞中含有本 体细胞中含
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
物种_配__子__染色体 有两个_染__色__
以上染色体组的个体
数目的个体
_体__组__的个体
发育起点
_配__子__
受精卵
受精卵
植株特点
(1)植株弱小 (2)高度不育
正常可育
(1)茎秆粗壮 (2)叶片、果实和种子较大 (3)营养物质含量丰富
02 考点二 生物变异在育种上的应用
03 矫正易错 强记长句
04 重温高考 演练模拟
05 课时作业
考点一
染色体变异
1.染色体结构的变异 (1)类型(连线)
知识梳理
答案
(2)结果:使排列在染色体上的基因的_数__目__或__排__列__顺__序__发生改变,从而导致 性状的变异。 2.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答案
2.判断下列有关染色体数目变异的叙述 (1)体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是二倍体,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 体组的个体是多倍体( × ) (2)染色体组整倍性变化必然导致基因种类的增加( × ) (3)水稻(2n=24)一个染色体组有12条染色体,水稻单倍体基因组有12条染 色体( √ ) (4)用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植株后得到的一定是二倍体( × ) (5)单倍体含有的染色体组数都是奇数( × )
答案
2.多倍体育种 (1)方法:用_秋__水__仙__素__或低温处理。 (2)处理材料:_萌__发__的__种__子__或__幼__苗__。 (3)原理 分裂的细胞 —秋—水—仙—素—或——低—温—处—理→ 抑制_纺__锤__体__形成 —导—致→ _染__色__体__不能移向细胞两极,从而引起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
解析
答案
方法 技巧
变异类型实验探究题的答题模板
考点二
生物变异在育种上的应用
知识梳理 1.单倍体育种 (1)原理:_染__色__体__(数__目__)_变__异__。 (2)过程
秋水仙素 (3)优点:_明__显__缩__短__育__种__年__限__,所得个体均为_纯__合__子__。 (4)缺点:技术复杂。
B.甲图是由于个别碱基对的增添或缺失,导致染色体上基因数目改变的结果
C.乙图是由于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交叉互换的结果
√D.甲、乙、丙三图均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
解析
答案
易混 辨析
利用四个“关于”区分三种变异 (1)关于“互换”: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属于基因 重组;非同源染色体之间的互换,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 (2)关于“缺失或增加”:DNA分子上若干基因的缺失或重复(增加),属于染色 体结构变异;DNA分子上若干碱基对的缺失、增添(增加),属于基因突变。 (3)关于变异的水平: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属于分子水平的变化,在光学显微镜 下观察不到;染色体变异属于细胞水平的变化,在光学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 (4)关于变异的“质”和“量”:基因突变改变基因的质,不改变基因的量;基 因重组不改变基因的质,一般不改变基因的量,转基因技术会改变基因的量; 染色体变异不改变基因的质,会改变基因的量或基因的排列顺序。
不能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
提示
(2)图乙、丙均发生了某些片段的交换,其交换对象分别是什么?它们属于 哪类变异?
提示 图乙发生了非同源染色体间片段的交换,图丙发生的是同源染色体上 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相应片段的交换;前者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 位”,后者属于交叉互换型基因重组。
提示
(3)下图中丁是某二倍体生物体细胞染色体模式图,戊、己、庚是发生变异 后的不同个体的体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成模式图,据图回答:
解析
答案
6.番茄是二倍体植物。有一种三体,其6号染色体的同源染色体有3条,在减 数分裂联会时,3条同源染色体中的任意2条随意配对联会形成一个二价体, 另1条同源染色体不能配对而形成一个单价体。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组 成二价体的同源染色体正常分离,组成单价体的1条染色体随机地移向细胞 的任何一极,而其他染色体正常配对、分离。请回答问题: (1)从变异类型的角度分析,三体的形成属于_染__色__体__数__目__变__异__。 解析 由题意可知,正常番茄中体细胞的6号染色体是2条,三体的6号染色 体是3条,属于现以马铃薯叶型(dd)的二倍体番茄为父本,以正常叶型(DD或DDD)的三体 纯合子番茄为母本,设计杂交实验,判断D(或d)基因是否在第6号染色体上, 最简单可行的实验方案是_F_1_的__三__体__植__株__正__常__叶__型__与__二__倍__体__马__铃__薯__叶__型__杂__交__。 实验结果: ①若杂交子代_正__常__叶__∶__马__铃__薯__叶__=__1_∶__1_,则_D_(_或__d_)_基__因__不__在__第__6_号__染__色__体__上__。 解析 马铃薯叶型的基因型是dd,正常叶型的基因型是DD,杂交子代的基因 型是Dd,与dd进行测交,测交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是Dd∶dd=1∶1,前者是 正常叶,后者是马铃薯叶;
第七单元 生物的变异、育种和进化
第21讲 染色体变异与生物变 异在育种上的应用
考试内容及活动要求
KAO SHI NEI RONG JI HUO DONG YAO QIU
1.简述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数目变异。 2.搜集生物变异在育种上应用的事例。
内容索引
NEI RONG SUO YIN
01 考点一 染色体变异
提示
命题探究
命题点一 辨析三种可遗传变异 1.(2019·贵阳调研)下图中,甲、乙分别表示两种果蝇的一个染色体组,丙表 示果蝇的X染色体及其携带的部分基因。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甲、乙杂交产生的F1减数分裂都正常 B.甲、乙1号染色体上的基因排列顺序相同
C.丙中①过程,可能是发生在X和Y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易位
原 因
人工 诱导
_花__药__离__体__培__养_
秋水仙素处理_单__倍_ _体__幼__苗_
秋水仙素处理_萌__发__的__种__子__或_ _幼__苗_
举例
几乎全部的动物和 香蕉(三倍体);马铃薯(四倍 蜜蜂的雄蜂
过半数的高等植物 体);八倍体小黑麦
答案
常考基础诊断
CHANG KAO JI CHU ZHEN DUAN
①染色体形态法
同一形态的染色体→有几条就有几组,如图中有4个染色体组。
②等位基因个数法
控制同一性状的等位基因→有几个就有几组,如AAabbb个体中有3个染色体组。
③公式法
染色体数
染色体组数=
,如图中有4个染色体组。
染色体形态数
(2)“两看法”判断单倍体、二倍体和多倍体
命题点三 变异类型的实验探究 5.遗传学上将染色体上某一区段及其带有的基因一起丢失的现象叫做缺失, 若一对同源染色体中两条染色体在相同区域同时缺失叫做缺失纯合子,若仅 一条染色体发生缺失而另一条正常叫做缺失杂合子。缺失杂合子的个体生活 力降低但能存活,缺失纯合子常导致个体死亡。 现有一红眼雄果蝇XAY与一白眼雌果蝇XaXa杂交,子代中出现一只白眼雌果 蝇。请采用两种方法判断这只白眼雌果蝇的出现是由于缺失造成的,还是由 于基因突变引起的。
个__别__染__色__体__的增加或减少 (1)类型
以_染__色__体__组__的形式成倍地增加或减少
答案
(2)染色体组(根据果蝇染色体组成图归纳)
①从染色体来源看,一个染色体组中_不__含__同__源__染__色__体__。 ②从形态、大小和功能看,一个染色体组中所含的染色体_各__不__相__同__。 ③从所含的基因看,一个染色体组中含有控制本物种生物性状的_一__整__套__基__因_, 但不能重复。
√D.丙中①②所示变异都可归类于染色体结构变异
解析
答案
2.生物的某些变异可通过细胞分裂某一时期染色体的行为来识别,甲、乙两模 式图分别表示细胞分裂过程中出现的“环形圈”“十字形结构”现象,图中字 母表示染色体上的基因,丙图是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在某一时期所呈现的形 态。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甲、乙两种变异类型分别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基因重组
①若果蝇的某细胞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X染色体和Y染色体没有分离,最 终形成的精子中含有的是不是一个染色体组?_不__是__。
答案
②上图中戊所示个体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种类及比例如何? 提示 b∶B∶ab∶aB=1∶1∶1∶1。
提示
③辨析“三体”=“三倍体”吗?
提示 三体是二倍体(含两个染色体组),只是其中某形态的染色体“多出了 一条”,其余染色体均为两两相同(如上图己);三倍体则是指由受精卵发育 而来的体细胞中含三个染色体组的个体,其每种形态的染色体为“三三相 同”(如上图庚)。
解析
答案
(2)若三体番茄的基因型为AABBb,则其产生的花粉的基因型及其比例为 _A_B_B__∶__A_B_b__∶__A_B_∶__A__b_=__1_∶__2_∶__2_∶__1,其根尖分生区一细胞连续分裂两次所 得到的子细胞的基因型为_A__A_B__B_b_。
解析 三体番茄的基因型为AABBb,依题意分析,其产生的配子的基因型 及比例是ABB∶ABb∶AB∶Ab=1∶2∶2∶1;根尖细胞进行有丝分裂,分 裂后形成的子细胞的基因型与亲代细胞相同,都是AABB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