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音乐活动方案设计

合集下载

中班音乐活动教案(4篇)

中班音乐活动教案(4篇)

中班音乐活动教案(4篇)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篇一一、设计意图歌曲《夏天到》旋律活泼欢快、内容形象生动,问答式的歌词描绘了一幅极富童趣的夏天场景。

歌词内容浅显易懂,音乐情绪活泼欢快,非常适合中班的小朋友演唱。

中班幼儿的思维方式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对音乐形象与情绪的感知必须借助于多种感官进行感知,因此,本次活动我采用多通道感知、情境对唱等方式,引导幼儿熟悉歌曲旋律,理解歌曲内容,感受歌曲情绪,激发幼儿积极参与歌唱活动,并能够倾听同伴的歌声、协调一致地演唱。

二、目标定位从中班幼儿的已有学习经验与年龄特点出发,本次教学活动目标确定如下:1、感受三拍子歌曲的强弱节奏,学会用愉快的情绪演唱歌曲并初步学习对唱。

2、进一步感知夏天的有关特征,懂得夏季卫生的重要。

3、激发幼儿积极参与歌唱活动,体验歌唱活动的快乐。

从活动目标出发,我把活动重点定位于:理解歌曲的性质和主要内容,学会用愉快的情绪演唱歌曲。

活动的难点是:能倾听同伴的歌声、协调一致地对唱。

为使活动呈现趣味性、综合性、活动性,寓教育于情境游戏之中,我作如下活动准备:1、经验准备:开展《快乐的夏天》主题活动,了解夏天的主要特征。

2、物质准备:关于歌曲的图片、歌曲磁带。

三、教法学法1、根据幼儿的具体形象思维占主要地位的特点和幼儿语言发展的特点,我采用视听唱法,引导幼儿在观察生动形象的图片,充分地刺激幼儿的视觉,用语言和音乐熏陶帮助他们轻松地理解歌曲内容,熟悉歌曲旋律。

2、根据“先行组织者理论”,采用难点前置的方法,引导幼儿感知歌曲的强弱节奏,并分段学唱。

从幼儿熟悉的雷声、蛙声入手,引导幼儿感受三拍子的强弱节奏,同时熟悉歌曲旋律,学唱歌曲。

3、根据幼儿活泼好动的年龄特点,采用游戏对唱的方式,引导幼儿倾听同伴的歌声,学习协调一致地进行演唱。

教学活动是老师和幼儿共同表演的舞台,而幼儿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的“表演”以及活动中所呈现的一切都必须为孩子自然的学习服务。

因此,我在本次活动中注重幼儿自身的学习和体验,采用体验学习法和多种感官参与法,引导幼儿在体验中学习,通过想一想、说一说、看一看、听一听、学一学、唱一唱等多种感官的活动,学习演唱歌曲。

幼儿园中班音乐活动教案五篇

幼儿园中班音乐活动教案五篇

【导语】⾳乐课不能单单的只是学习歌曲、欣赏名作、传授乐理知识,更为重要的应该是要参⼊多元⽂化,让学⽣在学习⾳乐的同时吸取多⽅⽂化。

以下是®⽆忧考⽹整理的《幼⼉园中班⾳乐活动教案五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幼⼉园中班⾳乐活动教案⼀:雪花和⾬滴 活动⽬标: 1、激发幼⼉热爱⼤⾃然的美好情感,引导幼⼉享受⾳乐活动的快乐体验。

2、培养幼⼉的节奏感、记忆⼒及⾳乐的表现⼒。

3、引导幼⼉⽤优美的声⾳唱歌,⿎励幼⼉为第⼆段填编新词。

4、培养幼⼉的⾳乐节奏感,发展幼⼉的表现⼒。

5、乐意参加⾳乐活动,体验⾳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过程: ⼀、导⼊: 1、律动:根据优美⾳乐,跟师做春夏秋冬四季的有关动作。

2、发声练习: (1)师⽣问好。

引起兴趣:⼩朋友闭上眼睛,数3下睁开,教师吹⽩⾊碎纸屑,问:“是谁从天空飞下来?”“⼩雪花是怎样飞下来的?”(沙沙沙,轻轻飘下来。

) ⼆、展开 (⼀)看图⽚学第⼀段: 1、看图⽚第⼀段语⾔节奏朗诵:“每年的冬天,⼩雪花都要来到⼩朋友中间,让我们⼀起看⼤屏幕”。

2、理解分析歌词: (1)咱们⼀起问问“是谁,敲着窗户沙沙沙?”“⼩雪花会怎样回答?” (2)“⼩雪花怎样来的?” (3)“⼩雪花要来告诉我们什么?”(冬天来到了) 3、语⾔节奏朗诵: (1)师问第⼀句,幼⼉朗诵后三句。

(2)集体完整朗诵。

4、学唱歌曲:“今年⼩雪花还是唱着歌飘来的呢,你听”! (1)看图⽚欣赏范唱。

“你听到什么?”“第⼀句是我们学过的什么⾳,⼀⾳⽐⼀声⾳⾼?”(上⾏⾳)“第⼆句是我们学过的什么⾳,⼀⾳⽐⼀声⾳低?”(下⾏⾳) (2)完整演唱两遍。

(⼆)填编第⼆段: 1、填编歌词:“冬天过去了,春天来到了,你听,猜猜是谁‘滴滴滴滴答’?”“⼩⾬滴会说些什么?”“⼩雪花飘下来,那⼩⾬滴呢?”(落下来)“⼩⾬滴想告诉我们什么?”(春天来到了) 2、朗诵歌词: (1)教师说前半句,幼⼉填编不⼀样的后半句。

中班音乐活动教案20篇

中班音乐活动教案20篇

中班音乐活动教案20篇《中班音乐活动教案20篇》这是优秀的幼儿园教案设计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快来看看中班音乐活动教案20篇!(1)中班音乐教案《小小雨点》含反思活动目标1.学唱歌曲,能唱出歌曲活泼、欢快的情绪。

2.尝试用替换的方式仿编歌曲,体验其中的乐趣。

3.在感受歌曲的基础上,理解《小小雨点》的意境。

4.尝试仿编歌词,乐意说说歌曲意思。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准备1.经验准备:幼儿会玩石头剪刀布的游戏2.图片卡(小雨点、花园、花朵、鱼池、鱼儿、田野、麦苗、大树、大海、草地、池塘)、歌曲伴奏。

3.花园、鱼池、田野的图片或栅栏活动过程一、出示小雨点卡片引入活动。

(一)引导语:这是谁呀?(小小雨点)我们跟着小雨点,和着《小小雨点》的歌曲边做动作边走进教室吧。

(二)教师带着幼儿随着歌曲节奏,边做动作边入场,三段播完后,幼儿自由选择座位坐下。

二、学习歌曲《小小雨点》(一)出示小雨点图片,学习歌曲。

1.学习第一段歌曲。

过渡语:小雨点从天上落下来,发出了什么声音?(“沙沙沙沙沙”)引导幼儿用清脆有力、轻轻的声音模仿小雨点“沙沙沙沙沙”的声音问题:,它最先落到了哪里?谁会怎样?(1)教师清唱第一段歌曲,之后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相应的图片,帮助幼儿理解歌词。

(落到花园里,花儿乐得张嘴巴。

解释“乐”的意思。

)(2)配乐唱第一段,请幼儿轻声跟唱第一段。

2.学唱第二、第三段歌曲。

过渡语:小雨点还会落到哪里呢?谁又乐了?(1)教师唱第二、第三段,后提问,并请幼儿找出对应的图片贴上。

(2)教师用唱的方式进行验证。

结合图片进行小结,帮助幼儿梳理歌词:你们觉得这首歌容易学吗?旋律、歌词有什么规律?前半段和后半段旋律重复,前半段和后半段歌词重复。

歌词好记:小小雨点落在了花园里、落在了鱼池里、还落在了田野里,花儿、鱼儿、苗儿都乐了,花儿乐得张嘴巴、鱼儿乐得摇尾巴、苗儿乐得往上爬。

3.学习用活泼、欢快情绪完整唱歌曲。

幼儿园中班音乐教学活动策划方案【5篇】

幼儿园中班音乐教学活动策划方案【5篇】

幼儿园中班音乐教学活动策划方案【5篇】幼儿对音乐的兴趣,是幼儿园教育中提高音乐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

以下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的幼儿园中班音乐教学方案,下面小编就和大家分享,来欣赏一下吧。

幼儿园中班音乐教学方案1活动目标:1.初步熟悉乐曲旋律,通过熊行走、喝蜜、躲藏等游戏情节了解乐曲结构。

2.根据游戏情景,借助角色的暗示,知道“蜜蜂”追捉时,小熊应躲避不动。

3.乐于参与游戏,愿意在集体面前大胆表现自己,体验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1.音乐《海琼斯小夜曲》2.课件、图谱3.、狗熊妈妈胸饰,蜜蜂胸饰活动过程:一、复习歌曲二、演示课件,了解游戏的故事情节。

1.出示图片,师:孩子们,你们看这是谁呀?(熊)这个呢?(蜜蜂)小熊和蜜蜂之间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我们一起来看一看2.课件演示师:熊和蜜蜂发生了一件什么事?三、完整欣赏乐曲,进一步感知乐曲的旋律和节奏,理解每段音乐所表现的不同情节1.师:这件有趣的事藏在一段音乐里,我们一起来听听,哪里是熊出来了?哪里是小熊喝蜂蜜,哪里蜜蜂飞来了?哪里小熊跑回家?2.完整欣赏乐曲3.师:开始的时候是谁来了?什么地方你听出来了?三、分段感知乐曲,创编角色游戏动作与图谱。

1.师:如果你是小熊,肚子饿的时候是怎么走路的?我们跟着音乐一起来走一走?(幼儿自由行走)师:让我来看看小熊是怎么走的?刚刚有几个熊宝宝走的很像,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师:他是怎么走的?有这样走的,嗯,还有那样走的,肚子很饿,能不能走的快?师:我们一起跟这个小熊学一学。

师:走不快,一下一下的,我们跟着音乐,看着图谱,一起来做一做师:熊宝宝,我们去找一找吃的2.师:走了半天,瞧!好大一罐蜂蜜呀!熊宝宝,你们怎么喝的?还会怎么喝?师:啊!小熊喝了蜂蜜,感觉怎么样?)师:我们回忆一下,小熊喝蜂蜜,做了哪些动作?师:我们跟着音乐来做一做。

3.师:哎呀!不好了!蜜蜂来了!小熊该怎么办?师:只能蹲在那儿不动,但是蜜蜂飞来飞去,(他心里会怎么样?(很害怕)师:我们来看看这个熊宝宝怎么表示害怕的?师:熊宝宝们~你们听……4.师:熊宝宝们,我们什么时候才能逃回家?听好,(蜜蜂打哈欠啦)~让我们一起逃回家吧!5.回忆4个游戏环节,完整做2遍动作(1)师:刚刚老师把这个有趣的故事画了一张图谱。

中班音乐教案精选5篇

中班音乐教案精选5篇

中班音乐教案精选5篇中班音乐教案篇一活动目标:1、感受歌曲中鱼由少变多的情绪的变化,由孤单到和其它小鱼成为好朋友的愉快的情绪,在歌唱的基础上能够初步了解歌词的内容2、能够大胆的用身体动作来表现小鱼不同的情绪变化,并能合着音乐节奏做动作。

3、享受游戏情景所带来的快乐,发展空间协调能力和结伴交往游戏的能力。

4、学唱歌曲,掌握断顿、欢快和连贯、舒缓的不同演唱方法。

5、通过图片理解歌词内容,并能根据歌词内容展开大胆的想象。

活动准备:1、在幼儿熟悉歌曲《三条鱼》的背景下。

2、条鱼的头饰若干。

3、《三条鱼》音乐。

活动过程:一、导入部分(音乐)1、听音乐《三条鱼》2、回忆复习小朋友们,你们都还记得这首歌吗?(幼儿回答后一起唱)二、基本部分1、说一说,做一做那你们还记得我们的小鱼怎么了吗?⑴、教师戴上鱼的头饰饰演小鱼,一边做鱼游行动,一边用迟钝的速率读出一条鱼,水里游,孤孤独单在发愁,并随同孤单、伤心的心情。

提问:有几条鱼呀?在哪里游呢?它在干什么呀?(引导幼儿回答)⑴、引导幼儿评论辩论:这条鱼怎么了?幼儿:它在发愁,它想妈妈了。

(请幼儿上台做一下伤心、孤单的动作)⑴、我们应当如何帮助它?幼儿:帮它找朋友和它一起玩。

(找朋友和它一起玩)⑴、找朋友教师师将小鱼头饰拿下,放在黑板上,请出另一条鱼:太好了,有条小鱼乐意和它做朋友了。

两条小鱼碰在一路,会做些什么呢?①、请幼儿勇敢想象两条鱼在一起的景象,引导幼儿用简单的动作、心情来表示。

幼儿:手拉手、握握手、抱抱(引导幼儿做两个朋友在一起玩耍时的一些动作)。

②、教师和一个幼儿一边做鱼游的动作,一边用中速读出两条鱼,水里游,摇摇尾巴点头,并随同表现出开心的心情。

提问:刚才两条小鱼都在做什么事情呀?幼儿:摇摇尾巴点头。

教师引导幼儿学习动作,边学边做。

提问:另一条小鱼看到两条鱼这么快乐,也来和他们做朋友了。

三条小鱼碰在一起会怎么样呢?③、请幼儿想象三条鱼在一起玩耍的景象,鼓励幼儿勇敢地用符合的行动、心情来表示。

幼儿园中班音乐活动方案5篇

幼儿园中班音乐活动方案5篇

幼儿园中班音乐活动方案5篇幼儿园中班音乐活动方案5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幼儿园中班音乐活动方案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幼儿园中班音乐活动方案1【活动目标】1、在引导幼儿用肢体表达刷子特征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音乐活动的愉悦。

2、在聆听不同乐曲性质的过程中,提升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力和表现力。

【活动准备】各种各样的刷子、音乐。

【活动过程】一、热身活动,教师与幼儿共同跳“我爱洗澡”二、开刷子舞会,幼儿学习用各种动作表现刷子的特征。

1、出示刷子,引起幼儿的兴趣。

幼儿玩刷子。

“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哎,今天我的洗刷刷专卖店开业了,店里面专门卖各种各样的刷子,欢迎大家来参观。

”2、幼儿玩刷子。

3、讨论刷子的用途,学习用刷子的动作。

幼儿回答问题并做出动作。

三、通过小锅刷与雨刷的不同音乐的体验,幼儿感受音乐节奏的快与慢。

1、教师随三拍子音乐做小锅刷转圈动作。

2、幼儿猜老师表演的是哪一种刷子,并展示动作。

3、幼儿随音乐来舞蹈。

“你可以用自己喜欢的动作来转圈圈。

”4、幼儿尝试正反转圈。

5、“小朋友,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刷子呢?”“你知道小雨刷是怎么工作的吗?”幼儿编雨刷的动作,并集体学习。

6、幼儿随喜刷刷的音乐表演小雨刷的动作。

7、请个别动作较好的幼儿上来表演。

8、比较不同“这个洗刷刷的音乐跟我们刚才听的小锅刷的音乐一样吗?有什么不一样?四、刷子宝宝找朋友与客人老师一起舞蹈。

“刷子宝宝很能干,也很愿意帮助别人,现在请刷子宝宝去找你的好,朋友,两个好朋友在一起,互相刷,看哪个刷子宝宝跳得最棒。

”幼儿园中班音乐活动方案2活动目标:1、通过游戏使幼儿熟练掌握双脚蹦跳步、单脚蹦跳步、踵趾小跑步(以下简称“三个舞步”)。

2、培养幼儿创编舞蹈的兴趣及自觉遵守游戏规则的良好习惯。

3、在学习歌表演的基础上,结合游戏情节,注意随着音乐的变化而变换动作。

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10篇

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10篇

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10篇幼儿园中班音乐活动教案篇一活动目标:1、能初步理解歌词,并学会边表演边唱歌曲。

2、在学唱歌曲的基础上能对歌曲进行改编。

3、在进行表演时,能和同伴相互配合,共同完成表演。

4、感受歌曲诙谐幽默的特点,能听着音乐游戏。

活动准备:王老先生头饰、动物头饰若干,农场背景图一张。

活动过程:1、幼儿跟随老师做各种小动物动作进入农场,师:“我爱我的小鸡,小鸡怎样叫?”幼儿“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

”2、出示背景图,请幼儿观察农场里有什么?①幼儿完整欣赏歌曲。

提问:“农场里的谁在唱歌?”②你听到王老先生在歌曲里唱了什么?请幼儿说说、唱唱。

③还有谁在唱歌?——小鸡再完整地听一遍提问:小鸡是怎样唱的?请幼儿说说、唱唱④请幼儿和老师一起尝试完整的演唱歌曲。

3、练习部分① 请幼儿唱小鸡的部分,老师扮演王老先生。

② 提问:“还有什么其他方法来唱这首歌?”分组对唱、男女对唱、分两部分对唱等。

并用幼儿说的方法试试看。

4、幼儿创编进行演唱歌曲农场上除了有小鸡还会有什么动物?——小狗、小猫、小羊等请幼儿把它们唱到歌曲里。

5、角色游戏请幼儿找一个好朋友,商量谁做王老先生,谁做农场的动物来进行边表演边唱歌的游戏。

游戏可交换角色重复进行。

中班音乐教案篇二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在一定时间内,注意力比较集中地倾听乐曲作品。

2、在对比欣赏乐曲的情况下,辨听乐曲中高低、快慢、强弱特征和音色的变化,感受小猫弱小与狮子威武的不同乐曲形象。

3、乐意尝试用身体动作模仿小猫和狮子,表现不同的'音乐形象。

活动准备乐曲磁带;小猫与狮子的图片及头饰若干。

活动过程一、听乐曲(小猫和狮子的乐曲)做律动入活动室。

1、听猫的乐曲时,边做律动边走到座位上,先不要坐下。

2、再听狮子的乐曲,原地做律动。

乐曲结束后,坐下。

二、再次听乐曲,引出小猫和狮子。

1、引导第二次听乐曲。

师:今天,森林里来了两位小动物客人。

你们知道他们是谁吗?仔细听听再介绍给我。

中班音乐优质课教案5篇

中班音乐优质课教案5篇

中班音乐优质课教案5篇编写教案是教师认真思考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的重要方式,教案其实是教师对课程目标、内容和方法的具体规划和安排,以下是作者精心为您推荐的中班音乐优质课教案5篇,供大家参考。

中班音乐优质课教案篇1活动目标:1. 幼儿通过律动掌握二分音符及部分音符的练习。

2. 幼儿用肢体语言表现小鞋匠的各种动作。

3. 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

4. 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 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打击乐器:手铃.彩蛋若干。

活动过程:一、教师引题今天钟老师要带宝宝们去森林里玩。

(听音乐律动)二、手指游戏:《绕线线》三、幼儿听音乐感受音乐1、刚才小朋友都要做特别棒的小鞋匠了,下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今天钟老师给小朋友带来的音乐。

2、教师引导幼儿听出钉鞋子和缝鞋子的不同乐句的风格。

前面比较慢的音乐像是小鞋匠在干什么?后面比较快的音乐像是小鞋匠在干什么?3、教师引导幼儿根据音乐做动作。

下面,我们一起做小鞋匠。

四、教师引导幼儿用打击乐器为乐句伴奏。

1、我们小朋友都会修小鞋了,下面我们用小乐器为小鞋匠的舞伴奏。

2、演奏时,穿线的时候由钟老师来演奏,敲击的时候由小朋友来演奏。

五、游戏(修理小拖鞋)。

咦,看一看,老师这里有我们大班的大哥哥大姐姐的鞋都坏了要请我们中四班的小朋友来修。

六、放松活动:合拢放附:歌词绕绕线,绕绕线,拉拉拉拉 #,拿一根针儿缝一缝,拿一根钉子#。

绕绕线,绕绕线,拉拉拉拉 #,鞋子做得牢又牢,鞋子做得多又好。

教学反思:在进行本次活动中,我在音乐技能方面,首先让幼儿随音乐合拍地做鞋匠做鞋子的各种动作,让幼儿能够对不同的节奏做出反应,自如地跟随音乐变化节奏动作。

在情感与社会方面,我强调幼儿与同伴合作舞蹈能力的发展。

让幼儿合作扮演不同的角色,也就是合作的幼儿要知道自己扮演的是鞋匠还是顾客,并在相同音乐的地方做出不同的动作反应,要求幼儿能够不受同伴动作的干扰,做自己的动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班音乐活动方案设计:接妈妈
活动名称:《接妈妈》
活动目标:1、巩固本首歌曲的第一段,会按2/4拍唱歌曲的第二段。

2、幼儿理解歌词大意,并能边唱边自己创编一些简单的动作。

3、幼儿学会爱妈妈。

活动准备:根据歌词大意绘制的一张挂图、接妈妈歌曲、小狗头饰、钢琴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律动《我快乐》,幼儿跟着音乐拍手和拍肩。

2、老师弹琴,幼儿唱音阶(唱的同时依次轻拍头、肩、腰、胯、大腿、膝
盖、小腿、脚)
二、基本部分:
1、导入:上次×老师讲到宝宝去接妈妈了,可后来怎么样了呢,今天我们接着讲(老师讲根据第二段歌词改编的故事)
2、师:听完了故事,小朋友们你们觉得宝宝是不是很爱妈妈呀?
幼:是
师:为什么呀?
幼:宝宝给妈妈送伞
师:对了,妈妈也很爱丫丫,老师也很喜欢像丫丫这样的小朋友,所以老师想和小朋友一起来编一首儿歌。

3、师:小朋友想一想,上次我们唱第一段的时候我们唱到雨点雨点下的时候是什么声音呀?
幼:沙沙沙
师:对了,连起来怎么说的呀?
幼:雨点雨点沙沙沙
师:小朋友真棒,再想想下雨天,天上怎么样呀?(老师出示挂图,指着天空中的乌云,引导幼儿说“黑”)幼:有黑云/下雨/好黑呀
师:我们用一个字怎么说呢?好听一点的
幼:黑
师:好,小朋友真聪明,又想呀,下雨了,地上都是什么?
幼:水
师:对,有很多的雨水,就会怎么样?
幼:滑
师:那小朋友自己做做动作,怎么样个滑法
幼儿自己自由想动作做。

师:看看这儿(老师指着挂图)妈妈和宝宝的动作你们自己学学
幼儿之间互相拉手,学妈妈和宝宝手拉手的动作。

师:我们说妈妈怎么样宝宝的手呀?
幼:拉着宝宝的手。

师:再看看小阳伞(老师指着挂图),小阳伞的样子怎样呀?
幼:高兴
师:是呀,那小朋友高兴时会发出什么声音呀?
幼:哈哈/呵呵
师:对了,小阳伞也会笑哈哈。

师:好了好了,我想出来了,我知道这首儿歌怎么编了,小朋友来听听:“雨点雨点沙沙沙,天也黑来地也滑,妈妈拉着我的手,小阳伞,小阳伞,笑哈哈。

”(老师在说到幼儿较难理解的天黑,地滑等字时,可指着挂图引导幼儿自己说出)
4、1)老师指着挂图和幼儿一起念儿歌,念到那句,老师就应该指到画中相对应的地方。

2)老师带领幼儿按2/4拍的节奏,边拍手,边念儿歌。

5、师:小朋友都念的很好听,那我们再想一个办法让它变得更好听,我们让它怎么样呀?
幼:唱起来
师:好的,我们先听一段音乐(老师弹这首歌,幼儿唱起第一段来)
师:好的,小朋友都唱的是我们上次课说到的宝宝要去接妈妈,可后来怎么唱呢?听听老师怎么唱(老师唱第二段)
6、师带领幼儿唱第二段(边唱边指到挂图中相对应的地方,反复多唱两次)
7、老师带领幼儿按2/4拍的节奏,边拍手,边唱。

8、老师请个别幼儿上台唱《接妈妈》第二段。

9、老师和幼儿一起把歌曲一、二段完整的唱一次。

10、师:刚才我们唱的很好,但都是用什么唱的呀?
幼:嘴
师:那现在,老师要请小朋友做动作,想想你怎么去接妈妈
幼儿自由讨论,自由表演,助理老师弹琴,任课老师完整唱《接妈妈》一、二两段,并走到幼儿中去,引导幼儿做一些动作,观注个别幼儿。

师:瞧,老师这儿有雨伞,雨披,我要请一个小朋友当妈妈,另一个当宝宝,看看他们是怎么去接妈妈的。

老师请个别幼儿上台表演,其他幼儿唱歌。

三、结束部分
师:听,什么声音,老师去开门哈(助理老师在门外敲门)
助理老师:小朋友你们好,我小狗的妈妈,还有小猫、小鸡、小鸭......的妈妈都在很远的地方上班,现在那边下雨了,他们回不来了,想请你们去帮忙接接他们,好吗?(助理老师戴小狗的头饰)
幼:好
全体幼儿跟着老师边唱边做动作去接妈妈。

(放《接妈妈》歌曲)
活动前的思考:
在上此次课之前,幼儿已上过一课,会唱《接妈妈》第一段。

第一段的歌词简单易记,而第二段的歌词较难理解一些,要会唱第二段,先要让幼儿记住歌词,要记住歌就先要理解歌词,所以在教学活动的开头,老师就请幼儿和自己一起编儿歌,并用挂图在视觉方面帮助幼儿记忆。

还针对幼儿较难理解的“天黑,地滑”等词,让幼儿自己做动作,自己感觉帮助记忆。

在念和唱歌词时,都出示挂图帮助幼儿记忆,并用拍手帮助幼儿能按2/4拍来唱这首歌<BR><P></P>。

在幼儿用动作表演时,老师没有请幼儿跟着自己做动作,而是让幼儿自己讨论,自己去想像,然后表演出来,这样不但给了幼儿很大的自由,并且可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

最后,在故事的情景中结束活动,幼儿兴趣很高,并能在享受中结束这次教学活动。

附歌词:
《接妈妈》
雨点雨点沙沙沙,地上开满雨花花,
撑起我的小阳伞,干嘛去,干嘛去,接妈妈。

雨点雨点沙沙沙,天也黑来地也滑,
妈妈拉着我的手,小阳伞,小阳伞,笑哈哈。

我是一片树叶(音乐)
目标
1.丰富幼儿有关生活经验,激发幼儿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并运用到音乐活动中去。

2.能在音乐的伴奏下,自由地用动作表现对歌曲的理解和感受。

准备
长的硬纸条、钉书器。

歌曲《秋叶》的录音带。

过程
1.带幼儿到户外欣赏秋季景象,感受秋风拂面、天高气爽的宜人气候,以及树木花草的变化,培养幼儿热爱秋天的情感。

2.观察秋季树叶的变化
①树叶的颜色有什么变化?
②刮风的时候树叶怎么样?刮大风和刮小风树叶有什么不同?
③树叶变黄以后怎么样?
④树叶飘落到什么地方?
3.带幼儿拾落叶,做成头饰(将树叶用针书器钉在长纸条上,再围成圆圈)带在头上。

在制作头饰过程中,播放歌曲《秋叶》的录音,使幼儿进一步感受歌曲优美的旋律,理解内容。

鼓励幼儿跟唱歌曲。

4.在此基础上,启发幼儿结合观察活动扮成树叶边唱边自由表演。

5.请不同水平的幼儿说说自己表演动作的内容。

然后反复进行表演。

建议
1.此活动应结合认识秋季特征进行,丰富幼儿的感性经验,理解歌曲内容、动作与大自然的关系,让幼儿自己获得知识经验,自由地舞蹈。

幼儿的任何动作都会表达出自己的感受,不要强求统一。

教师要使不同水平的幼儿都有表现的机会,都要给以肯定。

2.这种活动还可以结合认识春季的柳条发芽,让幼儿获得有关知识经验,选择恰当的歌曲让幼儿自由地进行表现杨柳的舞蹈。

3.4岁的幼儿可以分两次进行。

第一次观察、捡落叶,教师帮助幼儿每人做一个头饰。

制做头饰时,教师可自唱这首歌曲让幼儿欣赏。

第二次学唱歌曲和在歌曲音乐伴奏下,幼儿自由舞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