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料级配ES-2稀浆封层配合比
稀浆封层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报告

稀浆封层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报告报告编号:工程名称:委托单位:批准:审核报告:二零一九年六月二十七日见证单位:见证人:(一)、原材料矿料采用石灰岩0~5石料,矿料级配选择符合ES-2型级配(见下表、图),乳化沥青为PC-1型乳化沥青,符合BCR标准。
乳化剂为慢裂快凝型乳化剂,水泥采用普通325硅酸盐水泥(调节成型时间用)。
表:稀浆混合料矿料级配图:稀浆混合料矿料级配图(二)、稀浆混合料验证试验(1)骨料的拌和试验拌和试验的目的是模拟施工集料和乳化沥青拌和情况,确定可施工时间和试验室稀浆混合料中拌和用水的添加量。
按照矿料配合比称取烘干至恒重的矿料100g(其中净米砂15g,石屑85g),与1g矿粉一起拌匀,再加水拌和均匀,最后加乳化沥青进行拌和,在24℃的环境温度内进行拌和,拌和时间大于120S。
合计进行了8组稀浆封层混合料的试拌,其结果汇总于下表中。
稀浆混合料稠度试验结果汇总表沥青稀浆封层施工技术规程》第5节配合比设计方法,初步确定稀浆混合料配合比为集料︰乳化沥青︰外加水= 。
该配比中的实际用水量为,实际施工时由现场技术人员根据施工环境(考虑日照及风力)加以微调。
(2)稀浆混合料验证试验根据初步确定的稀浆混合料配合比,按相关试验规程的规定进行拌和初凝试验、粘聚力试验、湿轮磨耗试验以及负荷轮压试验,逐一评估稀浆混合料的应用特性。
各项试验的结果汇总于下表中。
稀浆混合料试验室评估试验项目汇总从表上表的结果可以看出,各项试验结果均能满足要求,可供进一步确定最佳沥青用量使用。
我们采用湿轮磨耗试验(WTAT )和负荷轮压(LWT )试验综合确定稀浆混合料中的油石比。
1.湿轮磨耗试验WTAT湿轮磨耗试验结果可供确定稀浆混合料中油石比的下限,以8.0%为中值,以0.5%为间隔选择油石比为7.0%、7.5%、8.0%、8.5%、9.0%。
按照初步确定的稀浆混合料配比制作试件,依次进行WTAT 试验,试验结果列于表1(WTAT 及LWT 试验结果汇总表)中。
稀浆封层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报告

稀浆圭寸层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报告报告编号:工程名称:委托单位:批准:审核报告:零一九年六月二十七日见证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见证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原材料矿料采用石灰岩0~5石料,矿料级配选择符合ES-2型级配(见下表、图),乳化沥青为PC-1型乳化沥青,符合BCF标准。
乳化剂为慢裂快凝型乳化剂,水泥采用普通325硅酸盐水泥(调节成型时间用)。
矿料级配曲线图箱扎通过數渝—上限T-含咸级配—下限—中值倚孔孔ftCmm)(二八稀浆混合料验证试验(1)骨料的拌和试验拌和试验的目的是模拟施工集料和乳化沥青拌和情况,确定可施工时间和试验室稀浆混合料中拌和用水的添加量。
按照矿料配合比称取烘干至恒重的矿料100g (其中净米砂15g,石屑85g),与1g矿粉一起拌匀,再加水拌和均匀,最后加乳化沥青进行拌和,在24C的环境温度内进行拌和,拌和时间大于120S合计进行了8组稀浆封层混合料的试拌,其结果汇总于下表中。
稀浆混合料稠度试验结果汇总表对以上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发现第5、6两组的试验结果较好。
因此,根据《乳化沥青稀浆封层施工技术规程》第5节配合比设计方法,初步确定稀浆混合料配合比为集料:乳化沥青:外加水=。
该配比中的实际用水量为,实际施工时由现场技术人员根据施工环境(考虑日照及风力)加以微调。
(2)稀浆混合料验证试验根据初步确定的稀浆混合料配合比,按相关试验规程的规定进行拌和初凝试验、粘聚力试验、湿轮磨耗试验以及负荷轮压试验,逐一评估稀浆混合料的应用特性。
各项试验的结果汇总于下表中。
(3)确定最佳沥青用量从表上表的结果可以看出,各项试验结果均能满足要求,可供进一步确定最佳沥 青用量使用。
我们采用湿轮磨耗试验(WTAT 和负荷轮压(LWT 试验综合确定稀浆混 合料中的油石比。
1. 湿轮磨耗试验WTAT湿轮磨耗试验结果可供确定稀浆混合料中油石比的下限,以8.0%为中值,以0.5%为间隔选择油石比为7.0%、7.5%、8.0%、8.5%、9.0%。
关于稀浆封层目标配合比设计

试验报告
样品名称:稀浆封层目标配合比设计
检验类别:委托检验
委托单位:
试验单位:
批准日期:
一.原材料试验
2.集料试验
二.稀浆封层技术要求
从上表及图中可得出稀浆封层混合料的用水量范围为9.7%-12.3%,其用水
量以11%较好。
3.湿轮磨耗WTAT试验:
从上表及图中可以得出稀浆封层混合料的最小沥青用量不得小于5.6%。
4.粘附砂量LWT试验
根据上表及图中可以得出稀浆封层混合料的最大沥青用量不得大于9.3%。
5.最佳沥青用量的确定
根据《路面稀浆封层施工规范》(CJJ66-95)4.2.5条规定可取6.3%-9.3%为沥青用量容许范围,取中值为最佳用油量,即沥青用量7.8%为最佳用有量。
6.拌和时间与粘结力试验
用最佳沥青用量为7.8%,用水量为11%的混合料进行拌和时间与粘结力试验,其试验结项目试验结果技术要求试验方法
可拌和时间Tm(S) 230 >120 《路面稀浆封层施工规范》(CJJ66-95)附录A.2
粘结力CT(N.m)30min 1.4 ≥1.2
T0754 60min 2.2 ≥2.
四、试验结果
通过上述试验,确定乳化沥青稀浆封层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结果如下:
项目试验结果技术要求项目试验结果技术要求可拌和时间Tm(S) 230 >120 最佳沥青用量(%)7.8
粘结力CT (N.m)30min 1.4 ≥1.2 最佳用水量(%)11 60min 2.8 ≥2.。
沥青封层配合比设计报告(ES-2型)

沥青封层配合比设计报告(ES-2型)介绍本报告主要涉及沥青封层配合比设计(ES-2型),旨在为相关工程提供合适的设计方案。
以下是设计报告的要点。
环境状况考虑到项目所在地区的气候和道路使用情况,本设计报告采用了ES-2型沥青封层配合比。
ES-2型沥青封层适用于中等交通量和气温范围的路面。
设计参数根据该项目需要,以下是采用的主要设计参数:- 沥青级别:AC-20- 石料级别:3/8英寸碎石- 沥青石料比例:5.5%- 稠度:4.0-4.3mm- 预计交通量:每日1000辆实施方法为实现所需的配合比,需要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实施:1. 选择合适的碎石等级和沥青级别,以确保路面的耐久性和稳定性。
2. 根据预计交通量和沥青石料比例确定所需沥青总量。
3. 根据沥青总量和稠度要求计算所需的碎石总量。
4. 确定沥青和碎石的比例,符合ES-2型沥青封层的配合比要求。
5. 进行实验室试验,验证所选配合比的性能和耐久性。
6. 根据试验结果进行必要的调整和最终确认。
结论本报告提供了沥青封层配合比设计报告(ES-2型)。
根据环境状况和项目需求,选择了合适的设计参数和实施方法。
通过实验室试验,可以验证所选配合比的性能和耐久性。
建议在实施过程中密切监测,确保设计方案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参考文献- [1] 标准编制委员会. "公路工程沥青封层设计规范." 中国交通出版社, 2018.- [2] 路面设计研究所. "沥青封层设计与施工技术指南." 中国交通出版社, 2019.以上是沥青封层配合比设计报告的要点,请查阅详细内容。
石料级配ES-2稀浆封层配合比

``````````````````````````公司````公路```标稀浆封层配合比试验报告试验项目:稀浆封层配合比试验试验单位:试验日期:二○○七年五月试验总说明1、试验依据:《路面稀浆封层施工技术规程》,《乳化沥青及稀浆封层技术》,《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
2、试验容:细集料石屑筛分、砂当量、改性乳化沥青各指标、稀浆封层混合料最佳沥青用量、稀浆封层混合料最佳用水量等。
3、试验结果:通过试验室相关配比试验,确定以下数据:最佳沥青用量:7.5%最佳外加水量:7.5%在施工时,油石比应控制在7.5%±1%一、原材料试验1、集料实验稀浆封层选用的集料要有一定的颗粒级配组成,使其形成密实而又稳定的稀浆混合料,在集料中要有一定数量的粗粒料起骨架作用,也需要适当数量的细料填充空隙,已保证稀浆具有较好的密实性、耐久性而不会离析分散。
根据本项目的具体情况,其集料级配组成采用石灰石,使用ES—2型级配,对每批料必须进行筛分,筛分结果应符合规要求,其集料级配容许偏差围见下表:集料筛分实验,其用以测量集料的规格和级配的组成。
结果如下图:集料筛分示意图从上图可以看出此石料的级配满足ES—2型集料的要求。
砂当量实验,它是评价集料的清洁程度,其用以测量粘土和有机质的数量。
本集料的砂当量如下表:此石料的砂当量已完全满足规要求:2、矿物填料的选择矿物填料主要有水泥、消石灰、硫酸铵粉、粉煤灰等在添加填料时,应充分考虑填料与矿料、乳化沥青的反映及相容性。
应有利于稀浆混合料的拌和、摊铺和成型,保证稀浆封层的整体强度,填料的用量必须通过配合比试验来确定,由于这里我们采用ES-2型级配。
级配比较密实,从在实验室多次实验来看,可以不采用填料。
3、乳化沥青沥青试验我们采用的是慢裂慢凝型SBR改性乳化沥青,用与本项目的稀浆封层施工,改性乳化沥青要满足级配矿料的拌和要求,使得稀浆混合料在拌和摊铺过程中保持均匀、不破乳、不离析的良好流动状态我们所采用的是阳离子中裂乳化沥青作为本次稀浆封层的结合料,由于阳离子乳化沥青对碱性石料有良好的粘附性,因此对矿料的选择也较广。
ES-2型稀浆封层报配合比

委托单位:湖北长江路桥股份有限公司质量检测分公司沙公高速第二标段项目名称:沙公高速第二标段样品名称:BC-1乳化沥青、0mm-9.5mm机制砂样品数量:BC-1乳化沥青50公斤、机制砂100公斤检验类别:委托试验测试内容:ES-2型稀浆封层配合比设计、乳化沥青破乳速度、粒子电荷、筛上残留物、粘度、蒸发残留物、常温贮存稳定性检测单位:中南安全环境技术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主要试验人员:报告编写人:报告审核人:报告签发人:签发时间:2017年月日一、概述受湖北长江路桥股份有限公司质量检测分公司沙公高速第二标段的委托,中南安全环境技术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进行了ES-2型稀浆封层配合比设计、乳化沥青破乳速度、粒子电荷、筛上残留物、粘度、蒸发残留物、常温贮存稳定性试验。
二、主要仪器设备试验主要仪器设备一览表(表1)序号仪器设备名称仪器型号仪器编号1 路面沥青集料筛直径300mm CL20092 乳化沥青湿轮磨耗机LM-11 CL70243 乳化沥青稀浆封层稠度仪- CL70184 电子天平DT-KA CL3006-15 负荷车轮试验仪SYD-0755 CL80266 黏聚力试验器SYD-0754 CL80287 电热恒湿鼓风干燥箱101-3A CL80108 电热鼓风干燥箱101A-3 CL8011-19 标准恒温水浴CF-B CL800710 恒温水浴ST4509-4 CL801811 游标卡尺0-150mm CL802012 红外测温仪200℃CL702213 乳化沥青电荷实验仪WXT-0653 CL701314 沥青标准粘度计SYD-0621 CL700915 乳化沥青存储稳定性试验器SYD-0655 CL702716 沥青延伸度试验器SYD-4508D CL700117 低温针入度试验器SYD-2801F CL701018 电子分析天平FA2004N TG1047三、主要试验检测人员试验检测人员一览表(表2)残留物溶解度(%) 98.0 ≥97.5针入度(25℃)(0.1mm)61 45-150 延度(15℃)(cm) 54 ≥40常温贮存稳定性(%) 1d 1 ≤1 5d 5 ≤5七、稀浆封层配合比级配设计ES-2型级配设计计算表(表4)筛孔尺寸(mm) 矿料级配(%) 上限(%) 下限(%) 中值(%)9.5 100 100 100 1004.75 98.4 100 95 97.52.36 73.6 90 65 77.51.18 56.7 70 45 57.50.6 47.1 50 30 40.00.3 26.7 30 18 24.00.15 20.7 21 10 15.50.075 14.9 15 5 10.0 0mm-9.5mm掺配比例(%)100试件编号 1 2 3 4 5乳化沥青用量(%)13.0 14.0 15.0 16.0 17.0 砂黏附量 (g/㎡) 244 274 326 393 474ES-2型稀浆封层湿轮磨耗值和砂黏附量曲线图(图2)2根据《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对稀浆封层的技术指标要求,稀浆封层初凝时黏聚力试验的扭矩≥1.2N·m,开放交通的黏聚力试验的扭矩≥2.0N·m,由图3确定ES-2型稀浆封层混合料的初凝时间为18h, 早期开放交通时间为30h。
稀浆封层配合比报告(ES-2型)

``````````````````````````公司````公路```标稀浆封层配合比试验报告试验项目:稀浆封层配合比试验试验单位:试验日期:试验总说明1、试验依据:《路面稀浆封层施工技术规程》,《乳化沥青及稀浆封层技术》,《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2、试验内容:细集料石屑筛分、砂当量、改性乳化沥青各指标、稀浆封层混合料最佳沥青用量、稀浆封层混合料最佳用水量等。
3、试验结果:通过试验室相关配比试验,确定以下数据:最佳沥青用量:7.5%最佳外加水量:7.5%在施工时,油石比应控制在7.5%±1%一、原材料试验1、集料实验稀浆封层选用的集料要有一定的颗粒级配组成,使其形成密实而又稳定的稀浆混合料,在集料中要有一定数量的粗粒料起骨架作用,也需要适当数量的细料填充空隙,已保证稀浆具有较好的密实性、耐久性而不会离析分散。
根据本项目的具体情况,其集料级配组成采用石灰石,使用ES—2型级配,对每批料必须进行筛分,筛分结果应符合规范要求,其集料级配容许偏差范围见下表:集料筛分实验,其用以测量集料的规格和级配的组成。
结果如下图:集料筛分示意图从上图可以看出此石料的级配满足ES—2型集料的要求。
砂当量实验,它是评价集料的清洁程度,其用以测量粘土和有机质的数量。
本集料的砂当量如下表:此石料的砂当量已完全满足规范要求:2、矿物填料的选择矿物填料主要有水泥、消石灰、硫酸铵粉、粉煤灰等在添加填料时,应充分考虑填料与矿料、乳化沥青的反映及相容性。
应有利于稀浆混合料的拌和、摊铺和成型,保证稀浆封层的整体强度,填料的用量必须通过配合比试验来确定,由于这里我们采用ES-2型级配。
级配比较密实,从在实验室多次实验来看,可以不采用填料。
3、乳化沥青沥青试验我们采用的是慢裂慢凝型SBR改性乳化沥青,用与本项目的稀浆封层施工,改性乳化沥青要满足级配矿料的拌和要求,使得稀浆混合料在拌和摊铺过程中保持均匀、不破乳、不离析的良好流动状态我们所采用的是阳离子中裂乳化沥青作为本次稀浆封层的结合料,由于阳离子乳化沥青对碱性石料有良好的粘附性,因此对矿料的选择也较广。
稀浆封层施工技术方案

稀浆封层施工技术方案一、工程概述本标段全长19.834km,配合比采用米石:石屑=7:93;油石比容许范围为7.2%-8.7%,最佳油石比为:8.2%。
二、准备工作l、施工调查:投标前我方已组织技术人员参加了现场调查,对现场情况进行了细致的调查研究,初步确定了施工队伍及上场机械设备。
对施工场地、临时用水、等都做了相应的安排。
2、现场准备:(1)施工用电:拟采用动力电方案,生活用电和拌和场用电采用动力电,施上现场也采用动力电。
(2)施工用水:施工用水直接从井中抽取。
3、技术准备(1)测量:根据设计图纸和监理工程师提供的测设基准资料和测量标志,进行导线点和水准点的复测,并将复测结果报送监理工程师核查,待批复后,作为施工放样的依据,在以上工作进行完成后,再根据导线点和设计图纸定出各施工部位的平而位置。
在施工时,在每项测量完成并经监理工程师核查前,该项工程不能动工。
测量工作是施工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环,它贯穿整个过程,为了能够准确无误的将设计意图放样施工出来,专门成立测量组,由具有专业知识和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组成,并配备必要的测量仪器。
(2)实验:建立满足现场施工进行质量控制和自检及其它试验所需的没施齐全、仪器配套的工地试验室;试验室主任由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经验的工程师承担,接受监理工程师的监督。
开工前的试验工作,包括原材料的采购试验,稀浆浆封层的配合- 1 -比设计等。
三、分项工程施工工艺1、施丁准备(1)工程复测:开工前,根据业主提供的设计图纸和现场线路中心控制桩点,认真细致的复测,内容包括:中心距离、平面位置、水准现场地面标高及复核横断面,计算工程量送监理工程帅审定。
(2)认真熟悉设计图纸,学习招标义件和监理程序。
- 2 -稀浆封层施工组织一、施工准备l、清洁表面,洒水预湿2、施工用的矿料必须过筛,把超大粒径的石料筛出去,并对筛后的矿料进行质量检查,检查的内容包括:级配、砂当量、干容重等,检测的结果必须符合要求,与实验室的结果一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司````公路```标稀浆封层配合比
试验报告
试验项目:稀浆封层配合比试验
试验单位:
试验日期:二○○七年五月
试验总说明
1、试验依据:《路面稀浆封层施工技术规程》,《乳化沥青
及稀浆封层技术》,《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
2、试验容:细集料石屑筛分、砂当量、改性乳化沥青各指
标、稀浆封层混合料最佳沥青用量、稀浆封层混合料最佳用水量等。
3、试验结果:通过试验室相关配比试验,确定以下数据:
最佳沥青用量:7.5%
最佳外加水量:7.5%
在施工时,油石比应控制在7.5%±1%
一、原材料试验
1、集料实验
稀浆封层选用的集料要有一定的颗粒级配组成,使其形成密实而又稳定的稀浆混合料,在集料中要有一定数量的粗粒料起骨架作用,也需要适当数量的细料填充空隙,已保证稀浆具有较好的密实性、耐久性而不会离析分散。
根据本项目的具体情况,其集料级配组成采用石灰石,使用ES—2型级配,对每批料必须进行筛分,筛分结果应符合规要求,其集料级配容许偏差围见下表:
集料筛分实验,其用以测量集料的规格和级配的组成。
结果如下图:
集料筛分示意图
从上图可以看出此石料的级配满足ES—2型集料的要求。
砂当量实验,它是评价集料的清洁程度,其用以测量粘土和有机质的数量。
本集料的砂当量如下表:
此石料的砂当量已完全满足规要求:
2、矿物填料的选择
矿物填料主要有水泥、消石灰、硫酸铵粉、粉煤灰等在添加填料时,应充分考虑填料与矿料、乳化沥青的反映及相容性。
应有利于稀浆混合料的拌和、摊铺和成型,保证稀浆封层的整体强度,填料的用量必须通过配合比试验来确定,由于这里我们采用ES-2型级配。
级配比较密实,从在实验室多次实验来看,可以不采用填料。
3、乳化沥青沥青试验
我们采用的是慢裂慢凝型SBR改性乳化沥青,用与本项目的稀浆封层施工,改性乳化沥青要满足级配矿料的拌和要求,使得稀浆混合料在拌和摊铺过程中保持均匀、不破乳、不离析的良好流动状态我们所采用的是阳离子中裂乳化沥青作为本次稀浆封层的结合料,由于阳离子乳化沥青对碱性石料有良好的粘附性,因此对矿料的选择也较广。
采用的慢裂慢凝型SBR改性乳化沥青各项指标如下表:
4、水
水是构成稀浆混合料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用量大小是决定稀浆稠度和密实度的主要因素。
稀浆混合料的水相是由矿料中的水、乳液中的水和拌和时的外加水构成的。
任何一种级配良好的混合料都可以由集料、乳液及有限围的外加水组成稳定的稀浆。
一般矿料的含水量相当与矿料质量的3%—5%。
矿料输出量应随其含水量的不同而做出相应调整。
矿料的含水量影响封层的成型,含水量饱和的矿料,其成型开放交通时间要更长。
稀浆混合料太稀,易发生离析、流淌,而且可能产生集料下沉、沥青上浮现象,成型后表面一层油膜而下面是松散集料,与原路面粘结不牢,容易起皮脱落,因此慎重控制总外加水量对保证稀浆封层的质量非常重要。
二、配合比设计及试验
合理的稀浆混合料配合比,是保证稀浆封层质量的前提,所以在稀浆封层施工前,必须有一套合理的配合比设计作为现场施工的指导。
1、湿轮磨耗试验(WTAT)。
湿轮磨耗试验是模拟行车轮胎与路面的磨耗作用,检验设计的混合料的配比能否
满足行车磨耗的需要,其重点是检验稀浆封层中沥青含量是否充足。
湿轮磨耗试验是按规定的成型方法,将成型后的稀浆混合料试件放在水中,用磨耗头磨耗5分钟,测定磨耗损失。
稀浆封层要求浸水1小时的WTAT值要小于800g/㎡。
以下是不同沥青用量的试件,WTAT试验结果如下:
备注:表上的油石比是基质沥青与石料的比例。
磨耗值与沥青用量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磨耗值与不同沥青用量示意图
上图可以得出稀浆封层混合料的最小沥青用量为5.5%
2、负荷车轮试验(LWT)
沥青用量过多易引起路面波浪与泛油,负荷车轮试验既是确定稀浆混合料中饿沥青用量的上限,与湿轮磨耗试验一起确定乳化沥青的最佳用量,它用封层表面对热砂的粘附量为检验标准,规中要求粘砂量测试值应小于450 g/㎡,轮迹宽度变化率小于5%。
粘砂量试验(LWT)试验。
不同沥青用量的试件,试验结果如下:
粘砂量与沥青用量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粘砂量与不同沥青用量示意图上图可以得出稀浆封层混合料的最大沥青用量为8.5%
最佳沥青用量的确定:
湿轮磨耗限定值
最佳沥青用量
沥青用量示意图
从上图可以确定稀浆封层的最佳油石比为7.5%,由于改性乳化沥青的蒸发残留物为60.9%,所以最佳乳化沥青用量为12.3%
3、粘聚力试验
粘聚力试验是测定试件在0.193MPa压力下不同时段的最大扭矩,以次来确定稀浆混合料的固化时间。
每一组试件采用多个平行试件,每隔30分钟测定一次试件的最大扭矩,试件最大扭矩达到2N·M的时间即为早期开放交通的时间。
粘聚力试验如下表:
从上图可以看出早期开放交通的时间大约需要3个小时。
由于现场施工温度与湿度的不同开,交通时间可能与现场的有点误差。
4、稠度试验。
稠度试验用水量的多少与试验温度与湿度有很大的关系,ASTN D3910及ISSA 106试验方法中,规定本试验必须在25℃±1℃的条件下进行,考虑到我们各地很难达到此要求,而且与实际施工的条件不一致,因此我们规程要求在室温下进行即可,以下是稠度试验表:
从图上可以得出最佳的外加水量为7.5%,由于稠度试验与现场施工的温度、湿度等有着很大的关系,试验室所做的稠度试验往往在现场难以进行,因此在现场施工时用水量可以做相应的调整。
`````````````````````````````公司
````````高速公路
二○○七年五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