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计量经济学-1共38页
高级计量分析第一讲

在过去的50多年里,经济科学在经济研究的数学规范化和统计定量化的方向上已经取得非常显著的成绩。
沿着这样的路线的科学分析,通常用来解释诸如经济增长、经济周期波动以及为各种目的来对经济资源重新配置那样的复杂经济现象。
在经济生活中,存在着一种难以琢磨的相当系统的内部关系的混合,对此,人们能够发现或多或少是有规则的重复图景,以及历史上独特的事件和规律的瓦解。
对于外行来说,在无法用实验支持的条件下,去寻求这些极为复杂的经济变化过程中的发展规律,可能被看作是有点异想天开。
然而,经济学家对有关战略性的经济关系构造数学模型的企图,已至借助于时间序列的统计分析来定量地阐明它们,事实上已经被证实是成功的。
经济研究的这条路线,也就是数理经济和计量经济学,已经在最近几十年里刻画了这一宗旨的发展。
但也有一些人觉得经济学太数学化了。
但在实际经济研究的过程中,大量事实证明,没有数学的帮助,即使有一个极度聪明的脑袋,非常好的直觉以及对经济深刻的观察,我们对很多经济问题的认识也不可能达到现在的水平。
这如同在理论物理学的研究过程中,我们是无法想象不用一个公式就在脑袋瓜里用文字把相对论和量子力学构想出来。
那么对经济学也是一样,一些理论,没有数学,根本就不可能直接用脑子想出来的。
绝大多数人是不能用文字进行比较复杂的抽象思维,绝大多数人是不能用文字思考一个随机的世界的,绝大多数人是不能用文字思考稍微复杂一点的动态过程的,绝大多数人是想象不出来高于三维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的。
但是,这些东西都可以借助数学来思考。
数学,是一个太有力量的工具,数学能让我们超越人脑天然的局限,用一种抽象和严密的方式,超越我们天然的直觉。
当然,经济学现在发展的水平,我觉得也许就跟早期的天气预报差不多吧。
我想,当人们最出开始用数学模型来预测天气的时候,对天气的预测水平也许还不如一个人看看天来得准。
人们嘲笑天气预报不准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
但是数学和数理模型,最终还是超越人的经验和直觉,现在,即使是民用的气象预报,7天的预报已经可以达到相当的准确度了,而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够通过经验和直觉来预测准一个星期之后的天气。
高级计量经济学绪论

第 1 章绪论1.1 什么是计量经济学“计量经济学”(Econometrics)是运用概率统计方法对经济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行定量分析的科学。
计量经济学常不足以确定经济变量间的因果关系(由于实验数据的缺乏);多数实证分析正是要确定变量间的因果关系(X 是否导致Y),而非仅仅是相关关系。
【例】看到街上人们带伞,可预测今天要下雨。
这是相关关系;“人们带伞”并不造成“下雨”。
计量分析须建立在经济理论基础上。
但即使有理论,因果关系依然不好分辨。
首先,可能存在“逆向因果”(reverse causality)。
【例】FDI 促进经济增长,但FDI 也可能被吸引到高增长地区。
其次,可能是被遗漏的第三个变量(Z)对这两个变量(X,Y)同时起作用。
2图1.1 可能的因果关系例:决定教育投资回报率(returns to schooling)的因素=α+βS i+εiln Wi其中,ln W (工资对数)为“被解释变量”(dependent variable),S (教育年限)为“解释变量”(explanatory variable, regressor),ε为“随机扰动项”(stochastic disturbance)或“误差项”(error term);3下标i 表示第i 个观测值(个体i);α与β为待估参数。
用数据估计此一元回归会发现,工资与受教育年限显著正相关,而且教育投资回报率β还挺高。
但工资收入也与能力有关;能力无法观测,而能力高的人通常选择接受更多教育。
教育的高回报率包含了对能力的回报。
影响工资收入的因素还可能包括工作经验、毕业学校、人种、性别、外貌等。
须尽可能多地引入“控制变量”(control variables),即多元回归的方法,才能准确估计“感兴趣的参数”(parameters of interest),即本例的教育投资回报率β。
45i现实中总有某些相关变量无法观测,即“遗漏变量”(omitted variables),都被纳入随机扰动项εi 中。
高级计量经济学-1

计量经济分析工作应注意的问题
• 认真思考研究目的; • 认真从理论上考虑变量的经济学定义和作用机制; • 注意统计数据是否与理论定义相一致,是否存在改变定义 和统计方法的情况; • 检验统计数量是否存在异常情况; • 利用时间序列数据估计模型,必须对用名义价值表示的指 标做消除通货膨胀的处理; • 利用时间序列数据建立模型,应考虑先对变量的平稳性做 统计检验,以避免虚假回归。 • 考虑到我国的改革迚程和数据情况,应注意将时间序列数 据和截面数据结合建立模型,幵检验模型结构的稳定性。
高级计量经济学
齐鲁工业大学商学院
1
教材及参考书目
教材: 高级计量经济学及STATA应用 陈强 高等教育出版社
参考书目:
1. 栺林《计量经济分析》 (上 下册)人大费剑平译 2. 李子奈《高等应用计量经济学》清华大学出版社 3. 李子奈《高等计量经济学》清华大学出版社 4. 靳云汇 金赛男 《高级计量经济学》(上 下册)北京
15
课程论文评分标准
16
计量经济学研究的范式
(The paradigm of econometrics )
• 计量经济学假定,每种经济现象均有其隐含的因 果关系结构(经济机制) ,或者说存在一个“真 实”的模型。
– 农产品供给 – 农产品需求 – 市场均衡
• 建立计量经济模型的目的是利用严谨的方法来研 究经济现象,从而揭示和验证隐含的因果关系:
计量经济学研究的重要収展方向
小型结构模型与大觃模模型; 对模型设定迚行检验; 更多地使用广义矩(GMM)估计方法; 对时间序列做单位根(unit root)检验,以确定时间 序列的稳定性,更多地关注变量间是否存在协整 关系; • 建立各种非线性模型和动态模型; • 计量经济学软件的开収应用。 • • • •
高级计量经济学课程

高级计量经济学课程(最新版)目录1.计量经济学的概述2.高级计量经济学课程的简介3.高级计量经济学课程的主要内容4.高级计量经济学课程的学习方法与技巧5.高级计量经济学课程的重要性和应用前景正文一、计量经济学的概述计量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运用统计学、数学和计算机科学等工具来研究经济现象和经济问题。
计量经济学通过建立经济模型,对经济现象进行定量分析和预测,为经济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二、高级计量经济学课程的简介高级计量经济学课程是计量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面向经济学和管理学等相关专业的研究生和学者。
高级计量经济学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计量经济学理论和方法的深入理解和掌握,提高学生运用计量经济学方法解决实际经济问题的能力。
三、高级计量经济学课程的主要内容高级计量经济学课程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计量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包括回归分析、时间序列分析、面板数据分析等。
2.计量经济学的模型建立和估计方法,包括最小二乘法、极大似然估计、贝叶斯估计等。
3.计量经济学的模型检验和优化方法,包括模型的拟合度、模型的显著性、模型的稳定性等。
4.计量经济学的应用领域,包括宏观经济分析、金融市场分析、政策效果评估等。
四、高级计量经济学课程的学习方法与技巧学习高级计量经济学课程需要掌握一定的数学和统计学基础,同时需要具备良好的逻辑思维和数据分析能力。
以下是一些学习高级计量经济学课程的方法和技巧:1.扎实掌握基础知识,包括数学、统计学和计算机科学等。
2.认真阅读经典教材和学术论文,理解并掌握计量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
3.多做练习题和案例分析,提高自己运用计量经济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积极参与学术讨论和研究,拓展自己的学术视野和思维。
五、高级计量经济学课程的重要性和应用前景高级计量经济学课程对于培养经济学和管理学等相关专业的研究生和学者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学习高级计量经济学课程,学生可以掌握计量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提高自己对经济现象和经济问题的分析和预测能力,为从事经济研究和经济政策制定提供有力支持。
高级计量经济学课件 (9)

用 Ø 对每个大学生的收入和消费这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进
行数量化,揭示收入增加一个单位(如100元),平
均而言,消费将增加的数量是多少。
§1.1 计量经济学的定义与应用
计
量
经
济
学 的 Alfred Cowles
形
As its motto (Theory and Measurement) indicates, the Cowles
济
学》的出版,标志着计量经济学作为经济学的一个 分支
学
而诞生,也极大地促进了计量经济学的形成和发展。
的
/default.asp Ø从计量经济学的形成过程我们可以看出:
形
计量经济学的产生源于对实际经济问题的研究,其主
成
要的研究内容是对经济关系的数量化。
济
•大学生可支配收入增加,是否对计算机和手机的需求也增加?
理
•类似于(1.1.1)的需求函数是否发生变化,如何变化? •估计或度量结果是否与(1.1.2)类似?
论
计量经济学还要分析什么?(二)
ü 计量经济学是以检验和发展经济理论为目的的经济度量。
——斯隆(Sloan, 1949, p. 88) ü对以上Id系数的统计检验,应设定什么样的假设?使用什么
(1.1.2)
估计结果表述为:当猪肉价格和鱼的价格保持不变,可支配收入增加
构
1个单位(如100元),猪肉的需求将增加0.14个单位(如0.14公斤)。
分
计量经济学揭示了什么?
析
刻画猪肉需求如何由自身价格、替代品价格和可支配收入所决定的 现实,揭示需求与价格和收入间的数量关系。
对本例而言,其含义是揭示需求与收入和价格之间的数量关系,进
第一讲_高级计量经济学_绪论

建模流程
下页
理论模型的设计
对所要研究的经济现象进行深 入的分析,根据研究的目的,选择 模型中将包含的因素,根据数据的 可得性选择适当的变量来表征这些 因素,并根据经济行为理论和样本 数据显示出的变量间的关系,设定 描述这些变量之间关系的数学表达 式,即理论模型。
设计理论模型的步骤
理论模型的设计主要包含三部分工作 1. 选择变量 2. 确定变量之间的数学关系 3. 拟定模型中待估计参数的数值范围
确定模型的数学形式
选择了适当的变量,接下来就要选择适当的 数学形式描述这些变量之间的关系,即建立理 论模型。 (1)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 (2)用散点图判断 (3)用多个模型模拟,再进行比较选择
拟定理论模型中待估参数的理 论期望值
理论模型中的待估参数一般都具有特定的 经济含义,它们的数值,要待模型估计、检验 后,即经济数学模型完成后才能确定,但对于 它们的数值范围,即理论期望值,可以根据它 们的经济含义在开始时拟定。这一理论期望值 可以用来检验模型的估计结果。
设计、非参数方法、生存分析、时间序列分析、谱分析、投影寻踪等。)
12.Ox V. 1.11, GAUSS V. 3.2.19 13.SPSS, SAS
学习要求及达到的目的
学习要求: 1.不迟到、不早退、不无故旷课 2.课内外学习时间比例至少为1︰3 3.课内的案例课后一定要自己动手做一遍 4.认真完成课后作业 达到的目的: 1.进入应用计量经济学的殿堂 2.充分了解计量经济学理论背景 3.熟练应用计量经济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0世纪80年代至今计量经济学经典计量初级中级高级微观计量非参数半参数时间序列paneldata一理论模型的设计二样本数据的收集三模型参数的估计四模型的检验建模流程对所要研究的经济现象进行深入的分析根据研究的目的选择模型中将包含的因素根据数据的可得性选择适当的变量来表征这些因素并根据经济行为理论和样本数据显示出的变量间的关系设定描述这些变量之间关系的数学表达式即理论模型
高级计量经济学消费行为模型(共48张PPT)

Ct≡CPt+CTt,Yt≡YPt+YTt 假定现期的偶然性消费独立于过去的偶然性收入,并独立于持久性收入,其期望
值等于零。
持久性消费仅取决于持久性收入 CPt=YPt+ut
YP可以用现期和过去收入的加权平均值来表示,过去收入的效应随时间 推移而逐步减小到零。 Ct=+tYt+ut
也可以用微观个体调查的截面数据估计模型。
案例分析:商品组模型
(我国城镇居民这肉类N消个费) 方程反映了商品需求的决定因素;
同X 时i 也可D 以i 解P 1 出, P ,2 , 该值, 为P 收n , 入I 的 边际效i 用 。1 , 2 ,, n
10 第10页,共48页。
微观消费模型:理论基础
被看作是质量价格。
消除质量因素的价格可以按下式计算:
pi*h pih ˆjzijh
思考:这种处理方式j 可能引起什么问题?
14
第14页,共48页。
单一商品需求模型:理论基础
标准模型
微观消费行为理论(收入、商品的自身价格和替代商品的价 格)
局部均衡分析框架(假定该商品市场上发生的变化不会影响到 其他市场)
需要将未来的效用折现
模型选择主要受到研究目的和数据的限制
8
第8页,共48页。
微观消费模型:理论基础
基本模型形式:
Ma U X x1 ,X 2, ,X n
s.t. P 1 X 1 P 2X 2 P nX nI
写成拉格朗日方程形式
L= U(X1,X2,Xn)+ ( I-P1X1-P2X2--PnXn) 一阶条件:
n
viP i iiV P j ju i, i 1 ,2 , ,n j 1
高级计量经济学-1

高级计量经济学-1引言高级计量经济学是经济学领域中的一门重要的学科,它主要研究经济现象的测量与分析方法,并利用各种统计工具来揭示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
本文将介绍高级计量经济学的基本概念、方法和应用。
一、基本概念1.1 计量经济学定义计量经济学是一门关于经济现象和经济变量的量化研究方法的学科。
它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和利用统计推断的方法来解释和预测经济现象。
1.2 经济变量经济变量是指反映经济现象和经济活动的数量特征。
常见的经济变量包括国内生产总值、物价指数、劳动力市场数据等。
二、计量模型2.1 线性回归模型线性回归模型是计量经济学中最常用的模型之一,它假设解释变量和被解释变量之间存在线性关系。
该模型通常用最小二乘法来估计模型参数。
2.2 时间序列模型时间序列模型是一种特殊的计量经济模型,它研究的是同一变量随时间变化的模式。
常见的时间序列模型包括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ARMA)、自回归条件异方差模型(ARCH)等。
三、计量经济学方法3.1 最小二乘法最小二乘法是计量经济学中最常用的估计方法之一,它通过最小化观测值与模型预测值之间的差异来估计模型的参数。
3.2 极大似然估计极大似然估计是一种常用的参数估计方法,它通过寻找参数使得观测数据出现的概率最大化来估计模型的参数。
3.3 工具变量法工具变量法是一种常用的处理内生性问题的方法,它利用外生变量作为工具变量来消除内生性引起的估计偏误。
四、计量经济学应用4.1 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动态面板数据模型是一种处理面板数据的方法,它结合了时间序列数据和横截面数据的特点,用于研究经济变量随时间的变化和个体之间的关系。
4.2 处理选择性偏误选择性偏误是指由于个体选择行为的特殊性质引起的估计偏误。
计量经济学可以通过处理选择性偏误来提高研究结果的准确性。
结论高级计量经济学是一门重要的经济学学科,它利用计量方法和统计工具来研究经济现象和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
本文介绍了高级计量经济学的基本概念、模型、方法和应用,希望能为读者提供有关该领域的基础知识和理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
△ 经典计量经济学和非经典计量经济学
• 经典计量经济学(Classical Econometrics) 一般指20世纪70年代以前发展并广泛应用的计 量经济学。 R.Frish创立 T.Haavelmo(特吕格韦·哈韦尔莫)建立了它的 概率论基础 L.R.Klein克莱因成为其理论与应用的集大成
10
• 微观计量经济学教科书和课程有: “Microeconometrics” “Advanced Microeconometrics” “Applied Microeconometrics” “Topics in Microeconometrics” “Methods in Microeconometrics”
• 现代宏观计量经济学的主要研究方向:单位根 检验、协整理论以及动态计量经济学。
12
课程的主要内容
• 导论
• 经典计量经济学模型与方法回顾
• 联立方程模型
• 其他回归方法(GMM与2SLS)
• 时间序列模型(平、非平稳与协整)
• 条件异方差模型(ARCH、GARCH模 型)
• 特殊变量数据模型分析(离散、受限
9.Robert S. Pindyck and Daniel L. Rubinfeld《计量 经济学模型与经济预测》,机械工业出版社。
10.Ramu Ramanathan.《应用经济计量学》,机械 工业出版社。
3
计量经济学软件 • 目前国内容易获得的计量经济学软件有:
– EVIEWS – SPSS – STATA(最流行的统计与计量软件)
• 其他使用较多的软件
– SAS/SPSS/LIMDEP (Nlogit)/GAUSS/MATLAB…
• 本课程推荐使用EVIEWS、STATA作为练习用软 件。
• EVIEWS软件使用可以参考:
– 易丹辉主编(2019).《数据分析与EVIEWS应用》.北京: 中国统计出版社
– 高雪梅主编(2019).《计量经济分析方法与建模: EVIEWS应用及实例》.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大学出版社 5. 高铁梅《计量经济分析方法与建模》清华大学出版社 6. 张晓峒 《计量经济分析》经济科学出版社
2
参考书目 7.William H. Greene《计量经济学分析》,中国社 会科学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出了该书的英文影印本
8. Michael Intriligator, Ronald Bodkin and Cheng Hsiao.《Econometric models, techniques, and applications》, Prentice Hall Inc.
7
• 经典计量经济学在应用方面的特征是: ⑴ 应用模型方法论基础—实证分析、经验分 析、归纳; ⑵ 应用模型的功能—结构分析、政策评价、 经济预测、理论检验与发展; ⑶ 应用模型的领域—传统的应用领域,例如 生产、需求、消费、投资、货币需求,以及宏 观经济等。
8
• 非经典计量经济学一般指20世纪70年代以来发展的计量 经济学理论、方法及应用模型,也称为现代计量经济学。
高级计量经济学
齐鲁工业大学商学院
1
教材及参考书目
教材: 高级计量经济学及STATA应用 陈强 高等教育出版社 参考书目: 1. 格林《计量经济分析》 (上 下册)人大费剑平译 2. 李子奈《高等应用计量经济学》清华大学出版社 3. 李子奈《高等计量经济学》清华大学出版社 4. 靳云汇 金赛男 《高级计量经济学》(上 下册)北京
• 微观计量经济学的主要内容包括: 平行(penal)数据模型的理论方法 离散选择模型的理论方法 选择性样本模型的理论方法
11
• 宏观计量经济学名称由来已久,但是它的主要 内容和研究方向发生了变化。
• 经典宏观计量经济学:利用计量经济学理论方 法,建立宏观经济模型,对宏观经济进行分析、 评价和预测。
• 非经典计量经济学主要包括:微观计量经济学、非参数 计量经济学、时间序列计量经济学和动态计量经济学等。
• 非经典计量经济学的内容体系:模型类型非经典的计量 经济学问题、模型导向非经典的计量经济学问题、模型 结构非经典的计量经济学问题、数据类型非经典的计量 经济学问题和估计方法非经典的计量经济学问题。
9
△ 微观计量经济学和宏观计量经济学
• 微观计量经济学 于200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公报 中正式提出。
• 微观计量经济学的内容集中于“对个人和家庭 的经济行为进行经验分析”;
• “微观计量经济学的原材料是微观数据”,微 观数据表现为截面数据和平行(penal)数据。
• 赫克曼(J.Heckman)和麦克法登 (D.McFaddan) 对微观计量经济学作出原创 性贡献。
者
6
• 经典计量经济学在理论方法方面特征是: ⑴ 模型类型—随机模型; ⑵ 模型导向—理论导向; ⑶ 模型结构—线性或者可以化为线性,因果 分析,解释变量具有同等地位,模型具有明确 的形式和参数; ⑷ 数据类型—以时间序列数据或者截面数据 为样本,被解释变量为服从正态分布的连续随 机变量; ⑸ 估计方法—仅利用样本信息,采用最小二 乘方法或者最大似然方法估计模型。
4
△ 初、中、高级计量经济学
• 初级以计量经济学的数理统计学基础知识和经 典的线性单方程模型理论与方法为主要内容;
• 中级以用矩阵描述的经典的线性单方程模型理 论与方法、经典的线性联立方程模型理论与方 法,以及传统的应用模型为主要内容;
• 高级以非经典的、现代的计量经济学模型理论、 方法与应用为主要内容。
– 数据来源和质量评价(要求将数据附上) – 待检验的理论假说(研究的理论框架) – 选择函数形式的理由 – 选择估计方法的理由 – 对估计结果的分析解释(特别是假说检验结果) – 研究结论(明确说明经验研究支持何种假说) – 认识到的局限性(说明对结果的影响和改进建议)
13
教学方式和考核
• 教学(32学时+8学时):
– 课堂讲授(包括案例分析) – 练习(大约5个练习)
• 专题研讨(结合课程练习)
– 文献阅读(每章均附有参阅文献) – 课程论文写作(1篇课程论文)
• 考核(考查课)
– 实验报告(40%) – 课程论文(60%)
14
对课程论文的要求
• 自选题目,独立完成。 • 要求在6月底提交。 • 课程论文写作应时应严格按照计量经济学论文规范 • 写作时注意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