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考研原题---《景观设计学原理》

合集下载

北京大学2012年景观设计学专业课真题(综合自然地理和景观设计原理)

北京大学2012年景观设计学专业课真题(综合自然地理和景观设计原理)

北京大学2012年景观设计学专业课真题(综合自然地理和景
观设计原理)
综合自然地理学真题
一.名词解释(4*10=40分)
1.高原
2.不规则三角网
3.地图投影
4.沉积岩
5.季风
6.空间分辨率
7.编码
8.等高线
9.监督分类
10.栅格数据
二.解答题(5*15=75分)
1.举例说明叠加分析及其应用
2.数据误差的来源及其控制方法
3.简述GIS在某市公园选址所需的基础数据及其基本流程
4.简述土壤的功能
5.简述我国植被分布的特点及主要植被类型
三.综述题(35分)
试述我国近年来城乡水旱灾害频繁的原因和应对举措(要求:所用到的基本概念准确,层次分明,表述规范,逻辑清晰,否则酌情扣分)
景观设计原理真题
一、解释各项名词并扼要阐明二者关系(6*10’=60分)
1 种群与群落
2 生态型与生活型
3 栖息地与生物多样性
4 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
5 生态功能与生态系统功能
6 边缘效应与生态工程
二、简要回答(4*15=60分)
1阐明生态基础设施的含义并说明其对中国城市的影响
2景观与文化身份
3举例并扼要说明“有生命的景观”(living landscape)
4景观设计作品与公共艺术作品
三、评论社会热点(15’*2=30分)分别从三个角度分别论述,若前后出现矛盾,酌情扣分
1、当今中国社会“生态城市建设热”
2、“风景园林”成为一级学科。

考研原题---《景观设计学原理》答案

考研原题---《景观设计学原理》答案

问答题中的第4题:论述景观设计学在相关学科群中的定位(包括建筑学/城市规划/园林/ 环境艺术等的关系)”感觉不好做,故没有做。

希望有其他的朋友来给这个题一个满意的答 案。

考研原题---《景观设计学原理》考试时间为2007年1月21日下午2: 00-5: 00.启封前为机密•一.选择题.(2*20=40分)[在下列人名和学术观点/论著或景观作品之间建立联系•]M(12) N(13) O(10) P(18) Q(3) R(17) S(19) T ⑺二.名词解释.(5*10=5分)1. 文化景观(cultural landscape )2. 场所精神(Genius loci)3. 生态系统服务(Ecosystem's service )4. 乡土景观(Vernacular Iandscape )5. 绿道(Green way )7. 新城市主义(New urbanism )8. 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 )9. 景观安全格局(Lan dscape security patter n )10. 生态基础设施(Ecological infrastructure ) 答案:1. 文化景观(cultural landscape ):指居住在其土地上人的集团为了满足某种实际需要利用自然界所提供的材料有意识地在自然景观上叠加了自己的劳动所创造的景观。

文化景 观的空间性(表现在两个方面):(1)任何文化景观都占据一定的空间,不同的文化景观占 据的空间大小不同,即使同类文化景观占据的空间大小也不同;(2)每个文化景观所处的空 间位置是相对固定的。

文化景观的时代性:每个文化景观都是特定时代的产物,必然带 有创造性或生产它的那个时代的特点。

文化景观就如同社会文化史的化石”文化景观功能 的变化,反映了所在地区文化的变迁。

1. Rachel Carson 2. F rederic Law Olmsted3.ln McHarg4. P atrick Geddes5. Ebe nezer HoWard6. L e Cobusier7. Patric Abercrombie8. Walter Burly Grifin9. Kevi n Lynch10丄e Norte(雷偌)11. 伊利亚.沙里宁12. D aniel Burhnam13. C harles Eliot A. "田园城市"理想B. 有机疏散理论C. 光明城市”理想D. 植物学家E. 《寂静的春天》F. 美国当代景观设计师G. 纽约中央公园H. 英国风景园林I. 《景观生态学》J. 澳大利亚首都规划K. 《城市印象》L. 美国首都规划M."城市美化”运动 14. 朗方(Pierre charies L'Enfant) 15. C apability Brown 万能的布朗N.波士顿大公园系统O.凡尔塞宫设计16. P eter Walker 17. L ewis Mumford(芒福德) 18. J ohn simonds(西蒙兹) 19. C arl steinitz (施坦尼兹) 20. Richard Forma n 答案:A(5) B(11) C(6) D(4) P.《景观设计学》Q.《设计遵从自然》R.城市发展史学家S. G IS 在景观规划中应用的先驱T. "大伦敦”规划E(1) F(16) G(2) H(15) I(20) J(8) K(9) L(14)2.场所精神(Genius loci):茫茫大地上的每一寸土地都有它的神与灵,这便是现象学派所谓的场所精神(Genius Loci),这种精神是大自然和文化历史所给定的、人们所必须面对和适应的外在力量。

北京大学2012年景观设计学 考研 自我测试题

北京大学2012年景观设计学 考研 自我测试题

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考研模拟试题&复习要点1.请简述麦克哈格的设计思想(重点千层饼模式),并指出优缺点。

《景观学科与教育》2.请简要说明斯坦尼兹景观规划的六个模型,并阐述其逻辑关系。

3.简述“反规划”思想在当今城市规划当中的应用,并将其与传统规划思想进行比较,简述其利弊。

4.请简述生态基础设施建设的基本步骤。

5.请简述生态基础设施建设在新农村建设当中的应用。

6.新农村建设进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7.请分别简述景观都市主义、生态城市主义、新城镇主义的主要思想。

8.阐述景观安全格局理论、生态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反规划之间的辨析关系。

9.请分别简述乡土景观、生产景观、寻常景观、工业遗产的基本概念。

10.简要概括保护乡土景观的具体措施。

11.简要概括保护工业遗产的具体措施12.定位景观设计学体系,阐述其学科的功能与目的,学科内容与应用前景。

13.阐述景观设计学与建筑学、城市规划、环境艺术等相关学科的区别与联系。

14.如何看待中国古典园林体系,其与中国现代景观规划设计学科有何区别与联系?我们应如何继承。

15.对比中外景观设计学教育体系,分析中国景观设计学教育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并给予一些建议。

16.请列举三位最喜欢的景观设计师及作品,并结合作品进行评述。

17.请分别简要评价中山岐江公园、世博会后滩公园、秦皇岛汤河公园、天津桥园的设计手法与设计思想。

18.简要说明景观生态学的基本概念。

19.请简要说明景观生态学在城市与区域规划中的应用。

20.请简要说明景观设计学当中雨洪收集系统的基本原理与技术,以及相应的美学价值。

21.请简要说明湿地净化水质的基本原理与技术以及湿地的基本结构,并画图示意。

22.请简要说明湿地恢复的价值,以及湿地恢复的原理。

23.请阐述湿地恢复设计中的景观设计手法。

(参考几个案例)24.请阐述棕地的概念以及棕地的生态恢复原理。

25.请分别阐述场地规划设计的五种途径:风水途径、凯文林奇的城市意象途径、场所精神途径、麦克哈格的“千层饼”途径、景观安全格局途径。

北大景观设计学考研专题:反规划

北大景观设计学考研专题:反规划

反规划的
实践意义
4.3
1999年的《北京宪章》中把我们这个时代称作“混乱的城市化” 时代。事实也正是如此,我们在毁掉一个作为城市母体的生命土 地的同时,我们并没有用我们的智慧去建设一个高效的城市肌体。 相反,我们却看到了一个个结构畸形、功能混乱、行动别扭、体 态丑陋的城市怪胎。世纪之交的中国城市不但继承了西方工业化 时代的城市问题,并且还附加了中国这个时代特有的城市弊病, 包括:机械的功能区划带来城市效率低下,交通对小汽车的依赖, “化妆”的城市代替功能的城市,休憩系统的破坏,等等。 在城市的所有功能中,居住和生活是首要的功能,其它功能 本质上都是为了人的生活而发生。当今中国城市结构混乱和功能 低效的原因在于我们有意无意地从根本上忘却了建设城市的居住 和生活目的。那么,依据什么来建立一个城市和谐的结构和功能 的关系? 生态服务是人类社会经济系统最根本的依赖,和谐的城市结 构和功能关系和“宜居性”最终来源于人和土地的和谐关系。任 何一个脱离土地和人的本质需要的理想城市模式,都不能实现这 样一种和谐。
挑战之三:关于城市结构和功能
4.4
城市的特色不仅仅体现在它的历史人文景观和城市建筑风貌, 她最终来源于地域景观的自然过程和格局,以及人对它们的适应; 适应的过程就是文化的过程,时间使这种适应过程淀积为乡土文 化景观或历史文化遗产。所以,解读和重塑城市风貌,必须从认 识地域的自然过程和格局入手,也必须从人地关系、从当地人对 土地的格局与过程的适应机制入手,并最终归于重建当地人地关 系的和谐。 面对上述问题和挑战,我们习惯于采用头疼医头,脚痛医脚 的办法,结果,只能使城市的整体生存状态日趋恶化。“反规划” 强调用一种全面系统的空间规划途径,来综合地解决上述问题, 实现安全和健康的城市。
反规划的

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

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

2文献,发现之 间的联系和理由。 • 研究生阶段培养学生的最终目的是完成毕业论 文,基本上说也就是每个人最高的学术成就, 换而言之,需要培养学术精神。 • 自主学习,北大很重视这方面的能力,对于问 题的认识直接关系到能不能胜任在北大的学习, 也就意味着能不能录取。
• 1、解决单词 • 2、全方位了解北大景观,包括规划、建筑、 城市设计 • 3、准备考研书籍:图书馆、二手书市、亚马 逊 • 4、找师哥、师姐聊天 • 5、给自己做规划,详细到周,直到考研结束
4.2 六月至七月
• • • • • 1、巩固单词 2、考试和完成学校安排的课程设计 3、准备暑期冲刺 4、找师哥、师姐聊天 5、详细规划,对自己的时间精打细算
4.3 七月至九月
• • • • 1、攻克英语真题 2、继续了解北大景观,广泛阅读参考书 3、详细规划,对自己的时间精打细算 4、了解考研政治
4.4 九月至十一月
• 1、巩固真题单词 • 2、整理专业课资料,最终整理得到每门10页 纸左右 • 3、通读政治红宝书、圈画重点 • 4 、详细规划,对自己的时间精打细算
4.5十二月
• • • • • • 1、巩固真题单词 2、英语模拟冲刺 3、政治模拟冲刺 4、背诵专业课自己准备的资料 5、详细规划,对自己的时间精打细算 6、看各个组织机构的政治预测
4.6 一月
• 1、巩固英语单词 • 2、咬牙+放松
5.曾经给我的力量
1.哈工程 2.清华 3.铁人 4.战斗
谢谢大家!
像铁人一样战斗
2013-4-25
“为自奋之旅做好准备”
1.动机和 动力
2.如何学 习
研究生
3.应避免 的问题 4.时间安 排 5.曾经给 的力量

北大景观考研历年真题

北大景观考研历年真题

08年生态学第一题名词解释,大概的内容有:生物多样性;演替;关于热带雨林等一些物种的分布及适宜气候;水生态因子的作用等等第二大题简述题记忆中是四道题,包括:物质循环(画图);生态因子;指示生物;第三大题论述1,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分为哪几个方面(10分)2,一条河流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20分)3,一棵树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20分)08年景观设计学两道题第一大题11选10,简述工业遗产、绿道、世界文化遗产、景观设计师列举5位并说出代表作、景观设计与生态规划的关系、历史人物对景观设计学的推动、生态基础设施及与“反规划”的关系等等要求概念表达准确,并且举例,但不要论述。

第二大题2道1、关于造园、园林景观、景观设计学在学科定位和发展及历史根源的认识?2、关于景观设计学对于建设生态文明的作用和意义?要求表达准确,思路清晰,观点明确07生态学一.名词解1生态系统;2栖息地;3廊道;4流域;5互利共生;6温室效应;7食物链;8物质循环;9限制因子;10边缘效应二. 对错题(无题目,仅答案)1 错;2 对;3 对;4 错;5 错;6 对;7 对;8 对;9 对;10 对三. 简答题1,什么是生物多样性,我国当前生物多样性保护面临的主要问题有哪些?2,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有哪些特点,结合这一概念说明“发展循环经济和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3,什么是演替,掌握这个概念对土地生态恢复和城市园林绿化建设有何指导意义?4,什么是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并说明生态服务功能被破坏,将带来哪些后果?四. 论述题“截至2006年12月5日,已经进行了一个月的长江白暨豚搜寻活动,完成了从宜宾到上海1700多公里的距离,确没有发现一条白暨豚。

”(省略,只有大意)应用掌握的生态学知识,结合上述信息,分析导致目前长江所面临的生态问题的原因,提出应该采取的措施。

07年景观设计学一、名人及贡献二、名词解释文化景观场所精神乡土景观生态系统服务绿道新城市主义可持续发展生态基础设施景观安全格局三、问答题1 景观设计学在解决城市水问题中的作用和途径。

育明考研: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考研重点资料——景观设计学案例总结

育明考研: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考研重点资料——景观设计学案例总结

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考研重点资料——景观设计学案例Q:白话景观与新乡土(农田理念)的案例A: ①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和中心区景观方案<BR><BR> ②稻田校园:沈阳建筑大学<BR><BR> ③深圳福田中心区广场<BR><BR> ④首都机场国际机场3号航站楼全区“长林方田”景观方案<BR><BR> ⑤2007年厦门园博园之蔗园<BR><BR> ⑥2010上海世博园后滩公园Q:工业遗产再利用的案例A: ①北京燕山煤气用具厂旧址公园设计<BR><BR> ②中山岐江公园Q:足下文化和野草之美的案例A: ①中山岐江公园;<BR><BR> ②浙江黄岩永宁公园Q:节约型城市绿地的案例A: ①“反规划”之台州案例;<BR><BR> ②中山岐江公园项目;<BR><BR> ③沈阳建筑大学稻田校园;<BR><BR> ③浙江黄岩永宁公园;<BR><BR> ④取样天津:桥园设计方案;<BR><BR> ⑤秦皇岛汤河公园。

Q:举例说明如何理解“走向新景观”A: 解答思路:①新景观新在概念,景观设计的实质是土地的设计,论述景观的概念及其与传统风景园林的区别。

<BR><BR> ②通过案例在四个方面对“新”进行注解:场地与地域性、对生态与环境的照应、对人的关怀、现代艺术的融入。

<BR><BR> ③主要案例:"非农时代"的稻田--沈阳建筑大学景观设计;与大海相呼吸--秦皇岛滨海植物园和鸟类博物馆设计;平山漾--一个新都市公园:上海市宝山区绿龙公园设计方案;V-通道:北京燕山煤气用具厂旧址公园;与洪水为友的艺术--浙江黄岩永宁公园;取样天津:桥园设计方案。

育明考研: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考研重点资料——设计学理解题

育明考研: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考研重点资料——设计学理解题

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考研重点资料——设计学理解题“大脚的革命”当代城市建设需要一场革命,大脚的革命。

这个革命有两个关键的战略,第一“反规划”解放和恢复自然之大脚,改变现有的城市发展建设规划模式,建立一套生态基础设施。

第二,必须倡导基于生态与环境伦理的新美学――大脚美学,认识到自然是美的,崇尚野草之美,健康的生态过程与格局之美,丰产之美。

走向灭亡:城市性的历史有两种类型的人:一类是普通、谦逊的,但却是健康、多产的,并且依然生机勃勃;另一类则是特殊的、高贵的,但却是扭曲的、已经死亡的城市贵族。

直到上世纪初,中国的少女们被迫“裹脚”,以便能够嫁入豪门,成为“城里人”,那种正常的“大脚”姑娘则被视为粗俗、低下。

有两种不同的大地景观:一种是朴素、真实的,饱含了辛勤的劳动,繁荣至今;另一种则是宏伟、壮丽,却都已成为废墟,包括古罗马的城市、玛雅的金字塔,还有中国的圆明园。

这些已然为自然所同化、却曾辉煌壮丽的城市和景观,都是由城市权贵在所谓的上层文化价值观指导下建造的。

这两种不同的文化:第一种属于下层文化,充满了乡土气息,它常常隐形于世,鲜见于历史教科书中,却充满了生存的智慧和艺术,并创造了真正实用的建筑与景观;而另一种是所谓的上层文化,来自于城市贵族,声名显赫,却根本不懂得如何生存,纵情于享乐与装饰的艺术,创造产生虚幻的景观和虚假世界,最终走向灭亡。

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将自然而健康的小脚变为畸形而无用的小脚,认为是一种从粗野到高雅的城市化过程。

而今这种被士大夫和贵族们讴歌过近千年的审美和价值观正随着国学热的兴起,而被继承甚至发扬。

从“粗野”到“城市性”的运动以及生存的挑战我们正在经历史无前例的城市化,我们有13亿人,在未来20年内有65%到70%的人要进入城市,这些人会带着同样的梦想,带着“小脚”的梦想,带着贵夫人和土皇帝的梦想进入城市。

他们背后需要消费的资源,是日常普通农民消费的十几倍到上百倍。

过去30年内,城市里面的自然资源,自然的河流、自然的土地都被裹上了水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这是我自己做的,仅供朋友们参考,不妥的地方也请朋友们指出来。

问答题中的第4题:“论述景观设计学在相关学科群中的定位(包括建筑学/城市规划/园林/环境艺术等的关系)”感觉不好做,故没有做。

希望有其他的朋友来给这个题一个满意的答案。

考研原题---《景观设计学原理》考试时间为2007年1月21日下午2:00-5:00. 启封前为机密.一.选择题.(2*20=40分)[在下列人名和学术观点/论著或景观作品之间建立联系.]1.Rachel Carson A."田园城市"理想2.Frederic Law Olmsted B.有机疏散理论3.In McHarg C.“光明城市”理想4.Patrick Geddes D.植物学家5.Ebenezer HoWard E.《寂静的春天》6.Le Cobusier F.美国当代景观设计师7.Patric Abercrombie G.纽约中央公园8.Walter Burly Griffin H.英国风景园林9.Kevin Lynch I.《景观生态学》10.Le Norte(雷偌) J.澳大利亚首都规划11.伊利亚.沙里宁 K.《城市印象》12.Daniel Burhnam L.美国首都规划13.Charles Eliot M."城市美化"运动14.朗方(Pierre charies L'Enfant) N.波士顿大公园系统15.Capability Brown万能的布朗 O.凡尔塞宫设计16.Peter Walker P.《景观设计学》17.Lewis Mumford(芒福德) Q.《设计遵从自然》18.John simonds(西蒙兹) R.城市发展史学家19.Carl steinitz(施坦尼兹) S.GIS在景观规划中应用的先驱20.Richard Forman T."大伦敦"规划答案:A(5) B(11) C(6) D(4) E(1) F(16) G(2) H(15) I(20) J(8) K(9) L(14) M(12) N(13) O(10) P (18) Q(3) R(17) S(19) T(7)二.名词解释.(5*10=5分)1.文化景观(cultural landscape)2.场所精神(Genius loci)3.生态系统服务(Ecosystem's service)4.乡土景观(Vernacular landscape)5.绿道(Greenway)7.新城市主义(New urbanism)8.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9.景观安全格局(Landscape security pattern)10.生态基础设施(Ecological infrastructure)答案:1. 文化景观(cultural landscape):指居住在其土地上人的集团为了满足某种实际需要利用自然界所提供的材料有意识地在自然景观上叠加了自己的劳动所创造的景观。

文化景观的空间性(表现在两个方面):(1)任何文化景观都占据一定的空间,不同的文化景观占据的空间大小不同,即使同类文化景观占据的空间大小也不同;(2)每个文化景观所处的空间位置是相对固定的。

文化景观的时代性:每个文化景观都是特定时代的产物,必然带有创造性或生产它的那个时代的特点。

文化景观就如同社会文化史的“化石”。

文化景观功能的变化,反映了所在地区文化的变迁。

2. 场所精神(Genius loci):茫茫大地上的每一寸土地都有它的神与灵,这便是现象学派所谓的场所精神(Genius Loci),这种精神是大自然和文化历史所给定的、人们所必须面对和适应的外在力量。

设计或建筑是否具有意味,即是否具有场所性,本质在于是否显现场所的精神。

这种精神蕴含在场所的性格和空间之中,前者是由自然和文化的现象所构成的氛围,是环境的全部,后者是三维空间结构。

要使设计具有场所性,同样需要符合两个方面基本标准,即认同(Identity)和定位(Qrientation)。

认同即使人类及其活动归属于某一地方,这个地方是一个环境的总体。

通过认同人类拥有外部世界,使人的设计与广阔的世界相联系,并成为世界的一部分。

定位则是对空间的结构和秩序的认知和适应。

一个有意义的地方,必须是具有结构和秩序的。

设计的过程即是解读场所结构和秩序的过程,也是重建结构和秩序的过程。

3. 生态系统服务(Ecosystem's service):是指人类直接或间接从生态系统得到的利益,主要包括向经济社会系统输入有用物质和能量、接受和转化来自经济社会系统的废弃物,以及直接向人类社会成员提供服务(如人们普遍享用洁净空气、水等舒适性资源)。

与传统经济学意义上的服务(它实际上是一种购买和消费同时进行的商品)不同,生态系统服务只有一小部分能够进入市场被买卖,大多数生态系统服务是公共品或准公共品,无法进入市场。

生态系统服务以长期服务流的形式出现,能够带来这些服务流的生态系统是自然资本。

4. 乡土景观(Vernacular landscape):乡土景观是指当地人为了生活而采取的对自然过程和土地及土地上的空间及格局的适应方式,是此时此地人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在大地上的投影。

因此,乡土景观是包含土地及土地上的城镇、聚落、民居、寺庙等在内的地域综合体。

这种乡土景观反映了人与自然、人与人及人与神之间的关系。

乡土景观的这种理解包含几个核心的关键词:即, 它是适应于当地自然和土地的,它是当地人的,它是为了生存和生活的,三者缺一不可。

5. 绿道(Greenway):绿道就是沿着诸如河滨、溪谷、山脊线等自然走廊,或是沿着诸如用作游憩活动的废弃铁路线、沟渠、风景道路等人工走廊所建立的线型开敞空间,包括所有可供行人和骑车者进入的自然景观线路和人工景观线路。

它是连接公园、自然保护地、名胜区、历史古迹,及其他与高密度聚居区之间进行连接的开敞空间纽带。

从地方层次上讲,就是指某些被认为是公园路(parkway)或绿带(greenbelt)的条状或线型的公园。

7. 新城市主义(New urbanism):形成于20世纪90年代的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

尽管比较早的时候,在《大西洋月刊》、《旅游与休闲》等杂志上都有这一浪潮的讨论,但是真正在建筑界确立的标志是1992年皮特•康兹(Peter Katz)编辑整理的阐述新都市主义的专门论著――《新都市主义The New Urbanism》的出版。

新都市主义提倡兴建密度比较高的社区,强调社区关系的重建,讲究步行距离,集中努力于少开车的重点。

20世纪90年代,新城镇开始普遍发展,主要的方式具有以下特点:•自然:如果区内原来有水流、高坡、沼泽等自然条件,尽量不扰动它们,保持原始面貌,为整个社区提供自然娱乐的资源。

•中心:新城镇社区内部设计中心区,为本社区的住户提供生活、工作的方便,包括办公、商业、交通枢纽,形成一个相对自给自足的社区,减少对外部的依靠,从而减少交通流量,在区内创造就业机会。

•交通:强调步行道路系统,在工作空间、居住空间、商业空间之间,建立人行道联系网。

做到居民能够步行到区内的任何一个功能空间;根据自然地形状况,内部道路采用弯曲的形式,增加趣味性和人情味,并且可以有效的降低机动车的车速;内部道路设计好象树干与树枝的关系,树干是通往外部的干道,树枝是区内部通往住宅的不贯通车道。

即用“尽端路”(cul-de-sacs)的方式,减少交通流量和噪声干扰。

•风格:新城镇的设计,是自始至终贯穿一个特定的风格,通过建筑、布局、户型、材料、标志、色彩设计等因素强烈地反复强调主题风格,强调品味感,使整个居住区的形象得到突出的表达。

新城市主义有两个主要的发展方向:其一,在郊区建立具有传统城镇式的新住宅区,比如佛罗里达州的滨海市;其二,在市中心荒废的旧区重新开发,比如洛杉矶的帕萨迪纳市的老城。

8.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可持续发展是指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换句话说,就是指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它们是一个密不可分的系统,既要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又要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淡水、海洋、土地和森林等自然资源和环境,使子孙后代能够永续发展和安居乐业。

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既有联系,又不等同。

环境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

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发展,但要求在严格控制人口、提高人口素质和保护环境、资源永续利用的前提下进行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9.景观安全格局(Landscape security pattern):景观中存在某些关键性的局部、元素、和空间位置及联系,它们对维护景观中某种过程(包括生态过程、社会文化过程、空间体验、城市扩张等)的健康和安全具有关键性的意义,这些具有战略意义的景观局部、元素、空间位置和空间联系构成景观安全格局。

通过判别、保护和建立景观安全格局,可以更有效地维护、或阻止某种景观过程。

不同安全水平上的安全格局为城乡建设决策者的景观改变提供了辩护策略。

这种通过尽量少的土地和景观空间的控制来实现对景观过程最可能大的调控的规划途径,就是景观安全格局途径。

景观安全格局的理论和方法在生态保护与恢复,城市空间研究,遗产保护及旅游规划等不同领域都有一些探索和应用。

10.生态基础设施(Ecological infrastructure):生态基础设施是城市所依赖的自然系统,是城市及其居民能持续地获得自然服务的基础,它不仅包括习惯的城市绿地系统的概念,而是更广泛地包含一切能提供自然服务的城市绿地系统、森林生态系统、农田系统及自然保护地系统。

如同城市的市政基础设施一样,城市的生态基础设施需要有前瞻性,更需要突破城市规划的既定边界。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必须从战略高度规划城市发展所赖以持续的生态基础设施。

三.问答题.(15*4=60分)1.试阐述景观规划与设计在解决城市水问题中的作用和途径.2.试阐述你对景观设计学作为“生存艺术”的理解.3.试阐述景观设计学视野下中国新农村建设.(问题/挑战与对策)4.论述景观设计学在相关学科群中的定位(包括建筑学/城市规划/园林/环境艺术等的关系)1.试阐述景观规划与设计在解决城市水问题中的作用和途径.1.答:水是所有环境规划的中心环节,场地规划通过它可以统一起来。

在景观规划设计中与水相关的主要有九大问题:地下水保护、雨水治理、流域水网与土地利用、河川径流与洪水治理、雨水污染、土壤侵蚀与沉积物控制、河流生态恢复、海岸带管理。

这些问题都直接或间接受人类的土地利用活动控制和影响。

就地下水问题而言,以往规划师过多的关注水源位置和规模问题,而对地下水过量开采导致的地面沉降以及地下水污染关注不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