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平量筒使用

合集下载

学习使用天平和量筒

学习使用天平和量筒

学习使用天平和量筒1、天平的使用(1)使用天平时,应将平放在水平工作台上。

(2)使用前,将游码移至称量标尺左端的“0”刻度线上,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针尖对准分度标尺中央的刻度线。

注:①若指针偏左,平衡螺母右调;若指针偏右,平衡螺母左调(左偏右调,右偏左调)例:如右图所示,此时,平衡螺母应该向(左、右)调②调完平衡后不能移动天平的位置,不能将两托盘对调,否则要重新调节天平平衡③若指针左右偏转的格数相同,此时天平也是平衡的(3)左物右码。

添加砝码应从大到小,添加到加上一个最小砝码太多,减去一个最小砝码太少,此时应调节游码(注:不能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标尺的中线处。

(4)读数:物品质量=砝码总质量+称量标尺示数值。

(砝码在称量标尺上的示数以左边刻度线为准)例:如右图所示,物体的质量是 g注:若左码右物,此时物体的质量m=托盘上砝码总质量-游码在称量标尺上的示数(5)取放砝码必须用镊子夹取,不能用手捏。

不能超过量程。

例:小明同学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操作情况如图所示,请指现其中的三处错误:(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量筒和量杯的使用(1)作用:测液体的体积(2)要会选择量程不同量筒,提高测量精确度。

(3)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底部或凸液面顶部在同一水平面。

1mL=1cm3 l L=1dm3 l L=103mL例:如右图所示,量筒里的液体体积是 mL。

天平和量筒的使用

天平和量筒的使用
2.保持天平干燥、清洁.不要把潮湿的物体 和化学药品直接放在天平盘里.不要用手直 接拿砝码,不要把砝码弄湿弄脏,以免锈蚀, 用镊子往右盘加减砝码,注意要轻取轻放.
3.天平与砝码若发生氧化、腐蚀或其他原因应 由专业计量人员修理,经计量鉴定机构鉴定 合格后方能使用。
小结:天平使用
1.
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使天平的底版水平, 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
三、认识量筒
质量可以用托盘天平测 出.液体的体积可以用量 筒或量杯来测量.
1.体积的单位: (1)L mL (2)m3 dm3 cm3 换算关系:1L=1000mL
1L=1 dm3 1mL=1 cm3 1 m3 = 103dm3 = 106cm3 = 109mm3
2、量筒的分度值:相邻两刻线之间的体积 大小。
2、将物体放在天平的左盘,在右盘中加 减砝码移动游码,直到横梁重新平衡。
3、读数物体质量=砝码质量+游码质量
即:左边质量=右边质量+游码质量
4、记录测量结果,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例:用一天平和一个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生刻度尺测一大捆棉线 的长度。
思考3:如何用托盘天平测液体物体的质量 1、调节天平(底座水平、横梁平衡)
3、量筒的量程:5mL~50mL
4.量筒的读法:
视线要与凹面(以底部为准)或凸面 对齐(以顶部为准)。
用量筒测液体 的体积.量筒里的 水面是凹形的,读 数时,视线要跟凹 面相平.
水银是凸面, 水是凹面。
5、如何用量筒测沉于水的物体的体积?
铝块的体积: VV2 V1
V1(cm3)
V2(cm3)
铝块放入前水的体积
铝块和水的总体积
如何用量筒测沉于水的物体的体积?

用天平和量筒测量密度的原理

用天平和量筒测量密度的原理

用天平和量筒测量密度的原理1. 密度是什么,为什么要测量它?说到密度,大家可能会想,“这玩意儿有什么用?”其实啊,密度在我们的生活中可是一块宝藏。

简单来说,密度就是物体的质量和体积的比值。

想象一下,咱们吃的东西,比如豆腐和铁,虽然体积差不多,但豆腐轻得像一片羽毛,而铁却沉得像个小山。

就是这个密度把它们区分开来了。

你想啊,搞明白了密度,我们就能更好地选择材料,甚至能预判物体的浮沉,像个小小的科学家一样。

谁不想成为生活中的小聪明呢?2. 用天平和量筒测量密度的步骤2.1 先说说天平的使用行,咱们先从天平开始。

天平,就像是科学界的称重大师,分分钟帮你搞清楚一个物体有多重。

使用天平测量质量,其实是个简单的事。

你只需要把物体放到天平的托盘上,看看那指针是不是稳稳地停在中间。

没错,就是那么简单!不过,记得先把天平调零哦,省得让你的测量结果“多此一举”。

每个细节都得仔细对待,不然就像做饭时没放盐,结果可就太大了。

2.2 接着是量筒的妙用接下来,咱们要用量筒来测量体积。

量筒就像是一位聪明的水管工,能准确告诉你里面有多少液体。

把你要测量的物体轻轻放入量筒中,水位会发生变化。

这个变化的水位,就是你所需测量的体积。

注意哦,别忘了要读取液面底部的凹槽,这样才不会错过任何“水份”。

这一步就像是给你的测量加了个保险,确保结果万无一失。

真是心细如发,才能出奇制胜嘛!3. 计算密度,得出结论3.1 密度的计算公式好啦,现在我们有了质量和体积,接下来的步骤就是运用我们的数学天赋了。

密度的计算公式是:密度 = 质量÷ 体积。

听起来简单吧?可别小看这个公式,它可是解锁物理世界的一把金钥匙。

像是一道数学题,咱们把天平上得来的质量数字放进去,再把量筒里读到的体积数字代进去,咔嚓一下,密度就出现了!这感觉就像是完成了一幅画,满满的成就感。

3.2 注意事项不过在测量的过程中,咱们可不能掉以轻心。

要知道,任何一个小错误都可能让你前功尽弃。

学习使用天平和量筒总结

学习使用天平和量筒总结
相当于: m码 m物 m游
则: m物 m码 - m游
(4)对于平衡螺母来说,调时不称,称时不调;调好不动,动后必调。
二、学会使用量筒和量杯 1、对于量筒和量杯,要注意他们的分度值和量程。 2、在使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时,无论液面下凹还是上凸,测量者读数 时其视线都应与凹面的底部或凸面的顶部在同一水平线上。
记忆口诀:一放水平;二游码拨零;三转螺母梁平衡;哪边高往 哪调,针指中央才算完。(左右摇摆的幅度相同也可判定平衡) (3)称:天平的左盘放置需称量的物品,右盘放置砝码;添加砝码并移动 游码,使指针对准分度标尺的中央刻度线。
记忆口诀:左物右码两边盛,先放大后放小,最后的平衡游码找; (移动游码相当于给右盘增加小砝码) (4)读:此时砝码质量与称量标尺上的示数值(游码左边所对应的示数)之 和,即为所称量物品的质量。
记忆口诀:砝码游码加起来,物体质量测出来; (如果物体和游码的位置放反了,那物体的质量m=砝码质量-游码质量)
(5)整理:砝码归位,游码归0。 3、使用天平时可能出现的问题: (1)称量到最后加上一个小砝码后有点多,取下小砝码后又有点少, 处理方法:把小砝码取下来,开始调节游码; (2)若游码没拨0就开始测量,测量值比真实值偏大(什么都还没放 就有个示数了,所以最终测出来的值比真实值大); (3)物体和砝码放成了左码右物,调节平衡后
第二节 学习使用天平和量筒 一、学会使用天平 1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认识天平:
托盘天平是实验室测量物体质量的常用工具,下图是托盘天平的结构:
横梁
2、使用天平:(将这一整页笔记整理到课本89页!!!)
(1)放:使用天平时,应将天平放在水平工作台上,将天平底座调至水平; (2)调:使用前,将游码移至称量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上,调节平衡螺母, 使指针尖对准分度盘的中央刻度线;

量筒和天平的使用

量筒和天平的使用

量筒量筒是用来量取液体的一种玻璃仪器。

量筒是量度液体体积的仪器。

规格以所能量度的最大容量(ml)表示,常用的有10 ml、25ml、50 ml、100 ml、250 ml、500 ml、1000 ml 等。

外壁刻度都是以 ml为单位,10 ml量简每小格表示0.2 ml,而50 ml量筒每小格表示1ml。

可见量筒越大,管径越粗,其精确度越小,由视线的偏差所造成的读数误差也越大。

所以,实验中应根据所取溶液的体积,尽量选用能一次量取的最小规格的量筒。

分次量取也能引起误差。

如量取70ml液体,应选用 100ml量筒。

观察刻度时,应把量筒放在平整的桌面上,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再读出所取液体的体积数。

否则,读数会偏高或偏低。

俯视时视线斜向下,视线与筒壁的交点在水面上所以读到的数据偏高,实际量取溶液值偏低;仰视是视线斜向上,视线与筒壁的交点在水面下所以读到的数据偏低,实际量取溶液值偏高。

注意事项:1.不能作反应容器;2.不能加热;3.不能稀释浓酸、浓碱;4.不能储存药剂;5.不能量取热溶液;6.不能用去污粉清洗以免刮花刻度托盘天平:使用方法:1.要放置在水平的地方,游码要指向0刻度线。

2.调节平衡螺母(天平两端的螺母)调节零点直至指针对准中央刻度线。

3.左托盘放称量物,右托盘放砝码。

(根据称量物的性状应放在玻璃器皿或洁净的纸上,事先应在同一天平上称得玻璃器皿或纸片的质量,然后称量待称物质。

)4.添加砝码从估计称量物的最大值加起,逐步减小。

托盘天平只能称准到0.1克(量程为100g的托盘天平)。

加减砝码并移动标尺上的游码,直至指针再次对准中央刻度线。

【砝码不能用手拿要用镊子夹取.游码也要用镊子拨动。

】5.物体的质量 =砝码的总质量+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

6.若砝码与要称重物体放反了又使用了游码,则所称物体的质量比实际的小,应用砝码质量减去游码质量。

若没使用游码,则称的质量与实际相等。

学习使用天平和量筒(课件)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沪科版)

学习使用天平和量筒(课件)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沪科版)

5、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金属块的质量,如图所示,则 金属块的质量是____7_2___g。
6、形状不规则的固体的体积可以用___量__筒___来测 量,使用它时应首先观察了解量筒的__量__程____和 __分__度__值__,读数时,视线要跟液体的___凹__液__面___底 部或___凸__液__面___顶部在同一水平线上。
沪科版 八年级全册物理 质量与密度
5.2 学习使用天平和量筒
复习回顾
1. 生活中测质量的一些工具:
杆秤
案秤
台秤
2. 实验室里常用的测量质量的工具
托盘天平
物理天平
电子天平
一、天平
1. 使用天平的注意事项 ①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时,
不能超过天平的“称量”,即最 大测量值;
②向右盘中加减砝码时,要用镊子,不能用手接触砝码,不能把 砝码弄湿、弄脏;
俯视×
平视√ 40
仰视× 30
提示:俯视偏大 仰视偏小
使用量筒和量杯测液体体积时的注意事项: (1)不能用量筒和量杯配制溶液或做化学反应实验. (2)不能用量筒和量杯来加热液体,也不能用来装热溶液,以免炸裂. (3)量取液体时应该在室温下进行.
提问:你能找出量筒和量杯的不同点和相同点吗?
思考 (1)这个量筒是以什么单位标度的? 是毫升( mL )还是立方厘米(cm3)?
(注意:当天平接近平衡时,改用胶头滴管进行吸取或添加 少量的水).
拓展、 电子天平 电子天平精确度很高。对5×10-11千 克大小的质量(相当于一个红细胞的质 量)都能反映出来。
学生实验用 电子天平
二、量筒的使用
提出问题:如何得到60mL水呢?
量筒
量杯
认识量筒和量杯 1. 量筒:上下同细

天平和量筒的使用

天平和量筒的使用

测量的具体步骤:1、把天平水平放置,观察天平的零刻度、最大测量值和游码上的最小刻度值。

2、调节托盘天平平衡①游码归零;②调节平衡螺母。

首先把游码拨到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其次,调节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哪边高往哪边调),直到指针指在分盘的中线处。

3、测量前要估测物体的质量物体放在左盘,用镊子向右盘加减砝码。

测量:①左物右码;②从大到小增减砝码;③用镊子拨动游码,直到指针指在分盘的中线处。

物体质量=砝码+游码。

5、称量完毕,要清点砝码,并装入盒内。

同时要把天平、被测物体排放整齐,整理器材。

测量微小固体的步骤:(例如大头针)测量小固体时要以多测少1、把天平水平放置,观察天平的零刻度、最大测量值和分度值。

2、调节托盘天平平衡①游码归零;②调节平衡螺母。

测量液体和气体的步骤:1、把天平水平放置,观察天平的零刻度、最大测量值和分度值。

2、调节托盘天平平衡①游码归零;②调节平衡螺母。

3、测出烧杯(或气瓶)的质量4、测出烧杯(或气瓶)和液体(或气体)的总质量重点强调:1、被测物体的质量不能超过量程。

2、向盘中加减砝码时,要用镊子,不能用手接触砝码,不能把砝码弄湿、弄脏。

游码也要用镊子。

3、潮湿的物体和化学药品不能直接放到天平的盘中。

4、至少要测量三次,取平均值。

(减少误差,测量次数越多,测出的结果越准确)5、左物右码思考:1、天平调节好之后,换到另一张桌子上测量,还需要调节吗?答:每次测量前,都要重新调节。

天平调节平衡后,不要改变天平的位置,也不要调换两个秤盘的位置,更不能移动游码,否则要重新调节天平平衡。

2、增减砝码,天平还不能平衡,这时能调节平衡螺母吗?答:测量开始后,就不能再移动平衡螺母。

3、要测量一枚大头针的质量,小华认为:“只要把一枚大头针放在天平上称就行了”,小明认为:“应该在托盘上多放一些大头针来称量”,究竟哪种测量方法更准确呢?答:小华的观点不正确,1枚大头针可能因为质量太小,而无法直接用托盘天平测出。

w 天平和量筒2

w 天平和量筒2

7
8
9
10g
一、天平的特殊测量3: 天平的特殊测量3
游码未归零
1、一学生调节天平,使横梁平衡后,发现游码恰好在3g的 、一学生调节天平,使横梁平衡后,发现游码恰好在 的 位置,他用这个天平称一物体的质量,他把物体放在左盘中, 位置,他用这个天平称一物体的质量,他把物体放在左盘中, 右盘中放入27 砝码 未调节游码,天平恰好平衡, 砝码, 右盘中放入 g砝码,未调节游码,天平恰好平衡,则物体 的实际质量是 __________ .
如 图所示,在石蜡甲的下 图所示, 方拴一重物乙(如铁块 如铁块), 方拴一重物乙 如铁块 ,则 V3-V2 石蜡的体积V=____。 石蜡的体积 =____。
方法:助沉法 方法:
二、量筒的特殊测量3: 量筒的特殊测量3
如果是体积过大的固体不能放入 量筒或量杯里呢? 量筒或量杯里呢?
(1)
(2)
(3)
测量结果偏大偏小问题
一、天平的特殊测量4: 天平的特殊测量4 1、指针问题: 、指针问题:
1.测量前,如果指针向左偏, 1.测量前,如果指针向左偏,则测量结果会 测量前 偏大 偏小 _______;之则__________ 2.读数时 指针偏向左边, 读数时, 2.读数时,指针偏向左边,测量结果会 偏小
4、体积单位的换算: 、体积单位的换算:
1L= 1000 ml = 1L =
1
dm3 cm3 cm3
1ml= 1 = 1m3= 106
(第二课时 第二课时) 第二课时
本节目标
1、熟练掌握天平和量筒的基本测量 、 2、知道天平的一些特殊测量 、 3、会用量筒测固体的体积 、
一、天平的特殊测量1: 天平的特殊测量1
物体和砝码的位置颠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节测量物质的密度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认识量筒,会用量筒测液体(如盐水)体积和测小块固体(如石块)的体积。

2.进一步熟悉天平的调节和使用,能较熟练地使用天平、量筒测算出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探究活动学会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
2.对利用物理公式间接测定物理量这种科学方法有感性认识.
3.通过探究过程的体验,使学生对测量性探究方法,从实验原理、实验器材的选取和使用、实验步骤的设计、数据的采集与处理到得出结果,分析实验误差有初步认识和感受.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实验数据记录、处理的体验,使学生养成实事求是、严谨的科学态度.
2.通过探究活动中的交流与合作体验,使学生认识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养成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精神.敢于提出与别人不同的见解,也勇于放弃或修正自己的错误观念.
【教学重点】
会根据实验原理设计并选择最佳实验方案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

【教学难点】
实验方案的选择及误差分析。

【教学准备】
学生实验:天平、砝码、烧杯、量筒、细线、盐水、小石块。

【教学过程】
主要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创设情境
激趣诱思】
利用多媒体展示“鉴别皇冠”的故事导入新课。

[故事导入] 传说两千多年前,古希腊
的叙拉古国的国王希罗让工匠为他做
了一顶纯金的皇冠。

国王给了工匠一些
黄灿灿的金子,工匠也很快为国王做好
了。

金灿灿的皇冠戴在国王头上很合
适,并且非常漂亮。

可是希罗国王总怀
疑工匠少用了一些黄金,偷偷掺进了一
些等重的白银。

于是,他让人称了皇冠
的重量,不多不少,与给工匠的黄金质
量不差毫厘,这就难了,怎样能既不损
坏皇冠,又能辨别皇冠是否是纯金做的
呢?
【板书课题】这节课我们就来测量固体
和液体的密度。

(设计意图:以生动的故事导入新课,
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诱导了学生的
思维,为新课的学习奠定基础。


听故事
思考故事中的问题:怎
样辨别皇冠是否是纯金
做的呢?想出各种各
样的办法,其中有测量
皇冠的密度的。

【教学过程】量筒的使用[问题引导]要测量一杯盐水的密度,需
要测量盐水的哪些物理量?依据哪个
公式进行计算?
[板书] 实验原理:
V
m
=
ρ
[问题引导]测量盐水的质量要用到天
平,要测量盐水的体积用什么工具呢?
[自学阅读]课本上“想想做做”提出的
问题:(1)这个量筒是以什么单位标
度的?是ml还是cm3?
(2)量筒的最大测量值(量程)
是多少?
(3)量筒的分度值是多少?
(4)图11.4-2中画出了使用量筒
时的两种错误,它们分别错在哪里?
[归纳总结]三观察:观察单位标度、
量程、分度值。

使用时,要会放、会读
数。

读数时,视线要与凹形液面的底部
回答:测量盐水的质量
和体积。

根据公式
V
m
=
ρ计算
回答:用量筒。

学生认真观察实验桌上
的量筒,回答问题。

测量盐水的密度相平。

有些液面(如水银)是凸形的,
读数时应以凸形的顶部为准。

[设计实验方案]
怎样测量这杯盐水的密度,实验步骤怎
样设计?让学生说出方案。

[误差分析]
烧杯里的水能不能倒干净,如果倒不干
净会给测量结果带来怎样的影响。

那么
要消除这种影响,实验需要如何改进?
启发学生想出更好的实验方案。

方案二:
1、先用天平测量烧杯和水的总质量m1。

2、再把烧杯里面的水倒到量筒里一部
分测量水的体积V。

3、再用天平测量剩下的水和烧杯的总
质量m2。

4、再根据公式计算水的密度ρ=(m1-m2)
/V。

[温馨提示]量筒是测量液体体积的工
具,不能放在天平上测量质量。

对于学
生用量筒代替烧杯放在天平测质量的
实验方案加以否定。

(设计意图:在测量盐水的密度方案设
计时,学生最容易想到的是方案一,通
过误差分析,实验步骤的调整,自然过
渡到方案二,优化的实验方案不是直接
灌输给学生,而是引导学生分析,水到
渠成,顺理成章。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
验,测量水的体积,
方案一:
1、先用天平测量空烧杯
质量m
2、向烧杯中倒入一部分
水,测烧杯和水的总质
量m1
3、将烧杯的水全部倒入
量筒中,读出示数为V
4、再根据公式计算水的
密度ρ=(m1-m)/V
[进行实验]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
验,测量盐水的密度。

记录并展示实验数据,
分析测量结果各组有差
异的原因。

测量石块的密度[设计实验方案]让学生讨论怎样测量
小石块的密度。

[进行实验]
让学生分组完成实验,把测量的数据记
录在表格中:
[误差分析]
如果先测小石块的体积,再利用量筒测
量石块的质量,测量结果偏大还是偏
小?
(设计意图:测量小石块的密度比测量
盐水的密度简单的多,放手让学生设计
实验方案,进行实验,误差分析,让学
生成为课堂的主角。


根据现有的器材,学生
以小组为单位,分组讨
论测量石块密度的方法
方案设计:
(1)用天平测量出小石
块的质量m
(2)在量筒中装入适量
的水,读出水的体积V
1
(3)把用细线吊着的小
石块浸入到量筒的水
中,读出水的体积V
2
(4)利用公式计算ρ=
m/ V
2
- V
1
[进行实验]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
验,测量小石块的密度。

记录并展示实验数据,
分析测量结果各组有差
异的原因。

【盘点收获】引导学生总结收获,通过本节知识的学
习帮助国王皇冠的真伪。

学生交流讨论自己的收
获和困惑。

【课堂检测】教师巡视点评完成检测题(见附件1)
【家庭作业】完成课本119页“动手动脑学物理”1—4

课后完成
【板书设计】
§6.3测量物质的密度
一、实验原理:ρ=m/v
二、量筒的使用
三观察:1.单位标度
2.量程
3.分度值
读数:视线与凹形液面的底部相平
三、测量小石块的密度
小石块质量m(g) 水的积
V1(ml)
放入小石块后总体
积V2(ml)
小石块体积V
(cm3)
小石块密度ρ
(g/cm3)
四、测盐水的密度
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1 (g) 烧杯和剩余盐
水的总质量m2
(g)
量筒中盐水的
体积V(cm3)
量筒中盐水的
质量m(g)
盐水的密度ρ
(g/cm3)
【教学反思】
一、案例中的“亮点”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合作交流能力的培养,让学生体验成功的愉悦。

二、教学中易出现的问题
1.我发现在时间上有些紧张,学生的交流还不是很充分,主要在设计测量盐水的方案时,花费的时间较多。

为了节约时间,在测量盐水的密度时,可以设计成让学生分别用三种不同的方案去测量,既可以节省时间,又能让学生切身体验不同的方法带来的实验结果的偏差,对于帮助学生理解记忆起来效果会更好。

2.学生在设计实验方案时想的不够全面,实验操作过程中动手能力较差,有的小组读数时姿势不规范,不能学以致用,使测量结果偏差较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