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用氨甲环酸治疗黄褐斑 氨甲环酸治疗黄褐斑

合集下载

氨甲环酸片治黄褐斑

氨甲环酸片治黄褐斑

氨甲环酸片治黄褐斑黄褐斑对于女人来说是历史性的难题了。

近年来,日本医生发现氨甲环酸片能有效治疗黄褐斑,氨甲环酸片原本是作为止血药应用于临床,日本的一位医生在一次治疗内科疾病时,偶然发现,氨甲环酸能治疗黄褐斑。

通过多年实验研究和临床应用观察,氨甲环酸片能抑制皮肤黑色素的合成和沉淀,临床用于治疗黄褐斑,副作用少,疗效显著,目前在国内作为治疗黄褐斑的首选药物。

★   1、氨甲环酸治疗黄褐斑有效的机理是什么?首先,现在被认为也是和它原来的作用——防止出血不止有关,通过抑制一些细胞因子对黑色素细胞的刺激,来达到改善黄褐斑的目的;其次,黑色素的生成需要酪氨酸以及酪氨酸酶的参与,才能让黑色素细胞合成黑色素,而氨甲环酸和酪氨酸在化学结构上相似,都有一个羧基(COOH),可以和酪氨酸争夺酪氨酸酶,进而干扰酪氨酸酶对酪氨酸代谢的催化作用,从而达到减少黑色素的合成,即竞争性抑制酪氨酸酶的作用。

(这可能才是关键)★2、氨甲环酸长期口服有没有副作用?特别是止血的副作用?其实氨甲环酸止血的机理并不是促进凝血,而是抑制纤溶,所以凝血功能的参数都不影响,国外已经研究的很成熟,在国内也有专家对口服氨甲环酸的患者进行了一年的随访观测,得出了相同的结论,所以大家都不用太担心。

更何况用于止血时的药量(每天1~2g,总量相当于2~4片,分2~4次口服)要远远大于治疗黄褐斑的剂量(开始阶段每天2次,每次半片,总量相当于0.5g,后期可每天半片,一次口服)。

但是是药三分毒,都有副作用,氨甲环酸最常见的副作用:一是胃肠道反应。

包括恶心反胃、腹泻、腹痛等(发生率在1~5.4%,远远小于另一种常用的也是需要长期服用的药物阿司匹林的发生率3~9%),如果发生这个情况,可以选择在餐后半小时服用;二是月经减少。

约8.1%的人出现暂时性的月经量减少,那么在月经期间停止服用,多数人都可自行恢复。

★  3、哪些人不适合用氨甲环酸治疗?有血栓史的患者(脑血栓、心肌梗塞、血栓静脉炎等)、有消耗性凝血障碍的患者(与肝素等并用)以及部分类型的黄褐斑,用氨甲环酸效果不佳者。

氨甲环酸注射液联合谷胱甘肽及维生素C治疗黄褐斑的近期临床观察

氨甲环酸注射液联合谷胱甘肽及维生素C治疗黄褐斑的近期临床观察

氨甲环酸注射液联合谷胱甘肽及维生素C治疗黄褐斑的近期临床观察作者:陈姮如邓列华来源:《中国医药科学》2014年第02期[摘要] 目的对氨甲环酸注射液联合谷胱甘肽及维生素C静滴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

方法将100例面部黄褐斑的患者分为两组。

治疗组使用氨甲环酸0.25g注射液+谷胱甘肽1.2g+维生素C 5g静脉滴注8周。

对照组仅用谷胱甘肽1.2g+维生素C 5g静脉滴注8周。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对照组总有效率62%。

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关键词] 黄褐斑;氨甲环酸;谷胱甘肽;维生素C[中图分类号] R7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4)02-10-04黄褐斑(melasma)俗称“肝斑”“蝴蝶斑”,常见于中青年育龄期妇女,是一种后天性面部皮肤局限性的色素障碍性疾病,表现多为面部两侧淡褐色或深褐色的不规则的斑片,边缘清楚,平于皮肤表面,严重者可蔓延至前额、口鼻等处,日晒后症状可加重,并随季节的不同或女性的生理周期而变化[1],属于慢性难治性疾病,病程长,病因复杂,治疗棘手,临床治疗效果不太理想,复发率高。

虽然没有明显身体不适之自觉症状,但严重影响患者的面容美观,影响个人的自信与社交活动。

我们采用的氨甲环酸注射液及维生素C,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入选的100例黄褐斑女性患者,为2011年3月~2013年2月到门诊就诊患者,4周内未曾系统治疗或外用药物,年龄20~65岁,平均(46.3±10.9)岁。

1.2 诊断标准[2]按2003年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的标准:(1)面部淡褐色至深褐色界限清楚的斑片,通常对称性分布,无炎症表现及鳞屑;(2)无明显自觉症状;(3)青春期后女性多发;(4)病情有一定季节性,夏重冬轻;(5)无明显内分泌疾病,并排除其他疾病(如颧部褐青色痣、Riehl黑变病及色素性光化性扁甲苔藓等)引起的色素沉着。

氨甲环酸对斑的治疗原理

氨甲环酸对斑的治疗原理

氨甲环酸对斑的治疗原理
氨甲环酸是一种治疗斑的药物,其治疗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氨甲环酸可以抑制黑色素的合成和沉着。

黑色素是导致斑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它可以导致皮肤色素沉着,形成斑点。

氨甲环酸通过抑制黑色素生成酶的活性,阻断黑色素的产生和沉着,从而减轻斑的色素沉积。

第二,氨甲环酸可以抑制酪氨酸酶的活性。

酪氨酸酶是参与黑色素合成过程的关键酶,在黑色素的生成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氨甲环酸抑制酪氨酸酶的活性,可以减少黑色素的形成,从而改善斑的状况。

第三,氨甲环酸具有抗氧化作用。

氧化应激是导致斑形成和加剧的一个重要因素。

氧化应激可以导致细胞膜的损伤和黑色素的沉着,加速斑的形成。

氨甲环酸具有抗氧化作用,可以中和自由基,减少氧化应激的损伤,从而改善斑的状态。

第四,氨甲环酸可以促进皮肤细胞的更新和代谢。

皮肤细胞的正常代谢和更新对于减轻斑点的颜色非常重要。

氨甲环酸可以促进皮肤细胞的分化和新陈代谢,加速色素沉着的剥离,使斑点逐渐变浅。

第五,氨甲环酸还可以改善皮肤的光敏感性。

光敏感性是斑形成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氨甲环酸可以改善皮肤的光敏感性,减少光敏引发的色素沉着,从而减轻斑点的形成。

综上所述,氨甲环酸作为一种治疗斑的药物,可以通过抑制黑色素的合成和沉着、抑制酪氨酸酶的活性、抗氧化、促进皮肤细胞的更新和代谢,以及改善皮肤的光敏感性等多个方面来治疗斑。

它能够减轻斑点的颜色和数量,改善斑的状况,使皮肤恢复均匀和透亮。

因此,氨甲环酸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斑的药物。

氨甲环酸美容美白淡斑作用、治疗黄褐斑有效机理、绿疗效及药物副作用和使用建议

氨甲环酸美容美白淡斑作用、治疗黄褐斑有效机理、绿疗效及药物副作用和使用建议

氨甲环酸美容美白淡斑作用、治疗黄褐斑有效机理、绿疗效及药物副作用和使用建议氨甲环酸美容美白淡斑作用氨甲环酸又叫止血环酸,是一种抗纤溶止血药物。

氨甲环酸用于治疗黄褐斑已经有30多年历史,氨甲环酸治疗一部分黄褐斑患者有效的机理通过抑制一些细胞因子对黑色素细胞的刺激,来达到改善黄褐斑的目的。

氨甲环酸治疗黄褐斑有效机理氨甲环酸能够通过抑制一些细胞因子对黑色素细胞的刺激,来达到改善黄褐斑的目的。

同一黄褐斑,其皮损皮肤中肥大细胞数量明显多于非皮损部位,而氨甲环酸具有降低肥大细胞活性,抗血管和黑色素生成的特性被认为有助于黄褐斑的治疗。

另一方面,用于黄褐斑能够减少酪氨酸酶产生黑色素,黑色素的生成需要酪氨酸以及酪氨酸酶的参与,才能让黑色素细胞合成黑色素,而氨甲环酸和氨酸在化学结构上相似,都有一个羟基,可以和酪氢酸争夺酪氨酸酶,进而干扰酪氨酸酶对酪氨酸代谢的催化作用,从而达到减少黑色素的合成,即竞争性抑制酪氨酸酶的作用。

黄褐斑患者进行氨甲环酸外用,患者皮肤不良反应少于常规激素治疗,证实了氨甲环酸在治疗疗效较好的同时,不良反应也较少。

但需要注意的是对存在血管内高凝患者应禁止使用。

氨甲环酸治疗黄褐斑临床疗效氨甲环酸常见的给药方式包括口服、静脉注射以及外用,其中外用包括使用含有氨甲环酸(传明酸)成分的护肤品和纳米微晶导入氨甲环酸注射液。

1、口服氨甲环酸推荐剂量为250 mg每日2次,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胃肠道不适、月经过少等。

临床研究显示,口服氨甲环酸250 mg 每日2次治疗12周能有效改善黄褐斑皮损,且对难治性黄褐斑亦疗效显著。

2、外用氨甲环酸通常为乳膏,在疗效上与氢醌相比并无明显优势,但不良反应较少,仅有少数患者有刺激感。

外用氨甲环酸常被用作辅助治疗,研究显示局部外用3%氨甲环酸可以提高 1 064 nm QS-Nd:YAG激光治疗黄褐斑的疗效。

近年来氨甲环酸也可以皮内注射和微针注射。

在常规氢醌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氨甲环酸注射可以提高局部治疗的疗效。

氨甲环酸联合疏肝活血汤治疗黄褐斑临床观察

氨甲环酸联合疏肝活血汤治疗黄褐斑临床观察

氨甲环酸联合疏肝活血汤治疗黄褐斑临床观察发表时间:2020-11-24T11:00:31.677Z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25期作者:方晓甜[导读] 目的观察氨甲环酸联合疏肝活血汤治疗黄褐斑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黄褐斑患方晓甜开远市中医医院云南开远 661699[摘要]目的观察氨甲环酸联合疏肝活血汤治疗黄褐斑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黄褐斑患者98例,均选自2018年1月~2019年12月期间患者,随机分成甲组(口服氨甲环酸治疗)和乙组(口服氨甲环酸+疏肝活血汤治疗),各49例。

对比两组应用效果。

结果乙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甲组(2=4.009,P=0.045)。

结论对于黄褐斑患者,应用氨甲环酸联合疏肝活血汤治疗,疗效确切,值得推荐。

[关键词]:黄褐斑;氨甲环酸;疏肝活血汤;疗效观察前言:黄褐斑属损容性皮肤病,临床表现为面部黄褐色或深褐色斑块,常见于颧颊部,亦可见于鼻部、眶周等,且患者无主观症状、全身不适症状。

近年来,黄褐斑患病人数逐渐增加,多见于育龄期女性,对女性面容美观影响较大[1]。

中国黄褐斑治疗专家共识(2015杭州)中讲述氨甲环酸可竞争性结合酩氨酸的底物(酪氨酸)结合位点,从而抑制黑色素形成,还具有抑制血管形成、减轻红斑的作用。

可口服或静脉给药,口服是最方便有效的用药方式,小剂量即有效,用法为250~500mg/次,每日2-3次,用药1~2个月起效,治疗时间越长,疗效越好,建议连续使用6个月以上。

氨甲环酸安全性较好,常见不良反应包括肠道反应、月经量减少等[5]。

目前,临床以氨甲环酸治疗为主,但临床疗效并不满意。

中医认为黄褐斑属“蝴蝶斑”“肝斑”范畴,故以疏肝活血汤治疗,取得较好成效[2]。

为此,现以黄褐斑患者为例,应用氨甲环酸联合疏肝活血汤治疗,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8年1月~2019年12月期间入我皮肤科治疗的黄褐斑患者98例,随机分成甲组和乙组,各49例。

其中甲组,男15例,女34例;年龄20~50岁,平均年龄(38.56±2.23)岁;病程3个月~13年,平均病程(5.45±1.46)年。

氨甲环酸联合微针针灸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疗效经验分析

氨甲环酸联合微针针灸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疗效经验分析

氨甲环酸联合微针针灸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疗效经验分析【摘要】目的:本文研究氨甲环酸联合微针针灸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疗效。

方法:研究时间:2017年12月到2021年12月。

研究对象:我院收取的100例黄褐斑患者,随机进行分组,每组患者数量:50例。

药物组采用氨甲环酸。

联合组采用氨甲环酸联合微针针灸。

最后收集并分析患者的治疗效果、满意度、不良事件等数据。

结果:联合组治疗有效率高于药物组,P<0.05。

其中,联合组治疗有效率:98.00%(49例);药物组治疗有效率:86.00%(43例)。

联合组满意度高于药物组;P<0.05。

联合组不良事件数量低于药物组,P<0.05。

其中,联合组未发生不良事件;药物组不良事件数量:5例(10.00%)。

结论:在针对黄褐斑的临床治疗中,通过氨甲环酸联合微针针灸为患者予以治疗能够进一步提高治疗质量,有效改善患者黄褐斑症状,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和满意度,建议在实际的治疗工作中予以采纳和借鉴。

【关键词】氨甲环酸;微针针灸;黄褐斑;临床疗效黄褐斑是一种面部黄褐色的色素沉着疾病。

主要在患者面颊部发病,发病患者通常为女性,主要是由于血液当中雌激素过导致,同时与患者月经紊乱、妊娠、长期口服避孕药等因素有一定关联,患者发病后会对面部美观造成影响[1]。

这就需要为患者及时予以有效、彻底的治疗。

因此,本文将选择2017年12月到2021年12月期间我院收取的100例黄褐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针对氨甲环酸联合微针针灸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疗效展开分析。

1一般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研究时间:2017年12月到2021年12月。

研究对象:我院收取的100例黄褐斑患者,随机进行分组,每组患者数量:50例。

一般资料:联合组:平均病程:(7.15±8.65)个月,平均年龄:(37.15±6.67)岁;药物组:平均病程:(7.62±7.99)个月,平均年龄:(37.56±7.15)岁。

氨甲环酸治疗黄褐斑作用研究

氨甲环酸治疗黄褐斑作用研究

氨甲环酸治疗黄褐斑作用研究目的对口服氨甲环酸治疗黄褐斑的作用进行分析和探讨。

方法通过对氨甲环酸的作用机制以及应用情况的研究分析,从而揭示氨甲环酸具有治疗黄褐斑的作用。

结果在治疗黄褐斑的时候氨甲环酸具有十分明显的疗效,其能够使酪氨酸酶失去活性,最终能够实现使色素消退并且使黄褐斑得到治疗的目的。

结论氨甲环酸治疗黄褐斑具有十分明显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标签:氨甲环酸;黄褐斑;治疗作用氨甲环酸又叫做止血环酸,其属于一种抗纤溶止血药物,在临床上已经得到了将近四十年的应用,在三十年前发现其具有对黄褐斑进行治疗的作用。

经过最新的研究显示,其能够对增强酪氨酸酶产生的血浆酶原激活体起到有效的抑制作用,从而使酪氨酸酶失去活性,最终能够实现使色素消退并且使黄褐斑得到治疗的目的[1]。

1黄褐斑诊断以及分型1.1诊断标准:目前还没有一致的黄褐斑诊断标准,现在比较流行的观点就是:其特征为淡棕至深褐色的色素沉着;会在人的面度等外露的部位出现;具有左右对称的特征;具有发展比较缓慢的病情;存在着一定的周期性变化;在对色斑的边界认识上,学界多数人认为其属于一种具有清楚界限的色斑,不过也有人认为很多色斑具有不清晰的边界,其分布特征为网状以及弥漫性[2]。

1.2色斑分型:黄褐斑具有不尽一致的临床分析,以其发病部位为根据,在国内通常认为可以将其分为泛发型、面下部型、面上部型以及蝶形型;在国外一般将其分为下颌支型、中面部型以及颧部型等三种类型。

以黄褐斑的组织学差异为根据,可以对黄褐斑进行四种类型的划分:表皮型,呈现出片状分布为主的皮损特征,该类型在黄褐斑患者总数当中大约占到了70%;②真皮型,呈现出点状分布的主要特征,在黄褐斑患者总数当中大约占到了10%—15%;③混合型,呈现出点状分布的部分特征,在黄褐斑患者总数当中大约占到了20%;④不确定型,这种类型仅仅占到了2%—3%[3]。

2黄褐斑的病理变化因为大量的黑素小体在黑素细胞当中形成,并且出现了过多的沉淀,最终导致了黄褐斑的发生。

多种途径应用氨甲环酸联合治疗黄褐斑的研究进展

多种途径应用氨甲环酸联合治疗黄褐斑的研究进展

黄褐斑是一种常见的获得性色素沉着性疾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面中部、颧骨和下颌部位对称性褐色斑片[1],女性和深肤色人群发病率较高。

黄褐斑病因复杂,包括遗传、紫外线、雌激素等因素,劳累、熬夜会使其加重。

发病机制不明,可能与黑色素代谢异常有关。

目前治疗方法较多,以联合治疗为主。

本文总结了近年来氨甲环酸通过口服、外用和皮内注射等多种途径联合不同方法治疗黄褐斑的相关进展,现综述如下。

1 氨甲环酸氨甲环酸(tranexamic acid,TA)是一种抗纤溶剂,由赖氨酸合成衍生,通过阻断纤溶酶原与纤维蛋白的相互作用,从而防止纤维蛋白凝块的溶解[2]。

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纤维蛋白溶解亢进引起的出血异常。

1979年,Nijor 最早报道氨甲环酸用于黄褐斑的治疗[3]。

氨甲环酸结构与酪氨酸化学结构部分相似,可以通过产生竞争性抑制,减少酪氨酸代谢的最终产物黑色素的合成。

也有观点认为,氨甲环酸通过抑制纤溶酶原-纤溶酶系统干扰黑色素细胞和角化细胞的相互作用,降低酪氨酸酶的活性,从而抑制黑色素细胞中黑色素的合成[4]。

目前,已有多个临床试验证明[5-6],口服、外用和皮内注射氨甲环酸是作为治疗难治性黄褐斑安全有效的方法。

2 口服氨甲环酸联合治疗2.1 口服氨甲环酸联合激光Agamia等[7]对60名黄褐斑患者进行了治疗,比较氨甲环酸单独治疗与联合1064nm Q开关Nd:YAG激光治疗黄褐斑的疗效。

患者每天口服 250 mg氨甲环酸,连续3个月;使用1064nm Q开关Nd:YAG激光治疗,能量2J/cm2,光斑4 mm,频率3 Hz,两周治疗1次,一共6次。

治疗后采用皮肤镜、mMAS进行评估疗效。

结果显示,低能量1064nm Q开关Nd: YAG激光联合口服氨甲环酸治疗黄褐斑安全有效,其中表皮型黄褐斑的治疗效果最佳,两组患者的毛细血管扩张均有明显改善。

在Lee等[8]一项半脸对照试验中,12名黄褐斑患者右脸使用755nm皮秒,能量0.88~1.18J/cm2,光斑4.4-5.1 mm,脉宽650 ps,另一侧脸部使用1064nm Q 开关Nd: YAG激光,8mm,2.0 J/cm2;6mm,3.5 J/多种途径应用氨甲环酸联合治疗黄褐斑的研究进展李 真,林飞燕(海南省第五人民医院激光美容科 海南 海口 571100)【摘 要】黄褐斑是一种临床常见的损容性皮肤疾病,因黑色素生成障碍导致局部、慢性获得性皮肤色素增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怎么用氨甲环酸治疗黄褐斑氨甲环酸治疗黄褐斑
黄褐斑是一种获得性色素沉着性皮肤病,表现为色素对称性沉着,呈蝶翅状,轻者为淡黄色或浅褐色,点片状散布于面颊两侧,以眼部下外侧多见;重者呈深褐色或浅黑色,似面罩般散布于面部。

接下来小编为大家介绍吧。

治疗黄褐斑的方法介绍
黄褐斑的形成、治疗和预防
关于黄褐斑的形成机理,一般认为是在老化过程中,身体内的糖分会逐渐附着在蛋白质、脂质与DNA上,产生一种叫做“高级糖苷化终点产物”AGE的物质,就是人们常说的“糖化蛋白”,糖化蛋白可以导致多种疾病如白内障、动脉硬化、老年痴呆等。

面部色素斑种类颇多,如黄褐斑、雀斑、黑斑以及各种激素引起的后遗症色斑,其中以黄褐斑为多见。

黄褐斑的形成、治疗和预防
80岁的皮肤真皮胶原间的糖化产物是20岁皮肤的5倍。

糖化蛋白是一种黄褐色的沉积物,如果沉积在皮肤表面就会引起皮肤变成黄褐色,黄褐斑就是这样形成的,因此30多岁之后变成“黄脸婆”就不足为奇了。

不仅如此,这种黄褐色的糖化蛋白还会引起胶原蛋白降解,因而皮肤会失去弹性而变得松弛、下垂。

面部色素斑种类颇多,如黄褐斑、雀斑、黑斑以及各种激素引起的后遗症色斑,其中以黄褐斑为多见。

黄褐斑的形成、治疗和预防
AGE的形成途径可分三个步骤:碳水化合物的自动氧化、游离氨基共价结合与碳水化合物,以及糖苷化合物的氧化。

其中,碳水化合物自动氧化对整个过程最为重要。

抑制AGE 的形成就是通过以上三个途径而实现。

黄褐斑的形成、治疗和预防
烟酰胺即维生素B3是目前公认的可以阻止糖基化反应的物质,烟酰胺可以阻止糖基化反应,防止和减轻黄褐斑与皮肤发黄。

由于烟酰胺可以帮助皮肤屏障功能的修复而减少了经皮水份流失,因而烟酰胺也有令人满意的深部锁水效果。

黄褐斑的形成、治疗和预防
也有研究认为,一些植物类黄酮物质如芦丁、曲克芦丁、槲皮素等,可抑制碳水化合物的自动氧化、糖苷化过程以及糖苷氧化过程,是胶原糖苷化过程的有效抑制剂。

还有一些常用的抗氧化物质如维生素C、维生素E、谷胱甘肽,及氨甲环酸,也常被用来治疗黄褐斑。

黄褐斑的形成、治疗和预防
二甲基氨基乙醇DMAE是一种氨基与合成的维他命B、胆碱类似物的复合体,长期以来作为用于改善记忆力和增强体质的口服营养产品,在市场上被广泛使用。

DMAE用在护肤产品,可消除老化的皮肤外观,以及改善面部皮肤的紧实程度。

局部外用DMAE对皮肤的紧实性、改善皮肤下垂、改善皮肤细纹和皱纹及改善老化和光老化皮肤整体的质地和色泽等均具有直接的功效。

黄褐斑的形成、治疗和预防
下一代果酸是代表了未来的一种多羟基果酸,对皮肤没有刺激,因此可以使用较高的浓度,充分而又很安全地促进皮肤新陈代谢,让老化的细胞慢慢褪去,新的细胞渐渐显现,皮肤就会逐渐恢复往日的细嫩与光滑,必定是那些新的细胞才让肌肤展现年轻。

所以,下一代果酸就如传说中的”皮肤年龄的橡皮擦”。

下一代果酸对皮肤还有诸多的益处,可以清除自由基,抗氧化,防晒,因为分子中有多个羟基与水结合,因而对干性敏感性肌肤会有额外的好处
黄褐斑的形成、治疗和预防
小结:使用含有烟酰胺与DMAE的护肤品对改善皮肤老化与黄褐斑较为有效,如果同时使用下一代果酸来促进皮肤的新陈代谢,则效果可能更为突出。

但无论如何,都要充分认识到黄褐斑治疗的长期性,不可急于求成。

防止皮肤老化,千万不要等到25岁才开始
猜你感兴趣:
1.治疗黄褐斑方法
2.脸上长黄褐斑治疗方法
3.黄褐斑是怎么形成的及治疗方法
4.治疗黄褐斑食疗法
5.黄褐斑和雀斑的区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