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互联网之父

合集下载

互联网之父

互联网之父

历史回顾:互联网有几位“父亲”?2009-10-06 14:57:28 来源: 网易科技报道跟贴 2 条手机看新闻编者按:互联网发展到现在,已经走过了40年,时间虽然很短,但发展速度却非常快、对社会的变革意义也非常巨大。

或许正因为发展太快,关于互联网起源的谜团也很多,除了关于互联网的具体诞生日期是1969年9月2日还是10月29日的争论外,“互联网之父”也是一大谜团。

我们常常看见不同的文章和报道将不同的人称之为“互联网之父”,那么互联网到底有几位“父亲”呢?《今日美国》杂志在1999年互联网诞辰30周年的时候,发表了标题为《荣誉归于谁——四位不同的祖先》的文章,对四位曾被媒体称作“互联网之父”的杰出人物进行了描述,以下是文章全文:撰文:叶平1999年,Internet的30年诞辰纪念盛典时,会议组织者干脆一并请来四位曾被媒体称作“因特网之父”的杰出人物——雷纳德•克兰罗克(Leonard Kleinrock)、拉里•罗伯茨(Lawrence G. Roberts)、文特•塞尔夫(Vinton Cerf) 和罗伯特•卡恩(Robert Kahn),郑重其事地为他们合影留念,让这一珍贵的镜头,永远定格在互联网络的史册中。

照片从左至右为:塞尔夫、卡恩、克兰罗克和罗伯茨《今日美国》杂志对此发表题为《荣誉归于谁——四位不同的祖先》署名文章,文章评论说:“虽然在因特网建立过程中,他们全都担任了至关重要的角色,但谁最适合戴上‘因特网之父’的桂冠至今尚无定论。

”文章还援引拉里•罗伯茨的谈话指出,希望这次会议能进行讨论,结束在这个历史“悬案”上“每个人对每件事都可以提出权力要求的”混乱状况。

我们不妨分别简述这四位“父亲”在因特网创立中做出的不同贡献,看看究竟谁最有资格。

第一位“父亲”,雷纳德•克兰罗克,为阿帕网第一节点远程通讯试验亲自“接生”的UCLA教授。

美国曾有传记文章用《从连环画到赛伯空间》的标题记载了他的传奇经历。

中国科技之父

中国科技之父

中国科技之父中国原子之父:钱三强
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
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
中国互联网之父:钱白天
中国力学之父:钱伟长
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中国激光照排之父:王选
中国3G之父:李世鹤
中国石油之父:孙健初
中国的氢弹之父:于敏
中国中子弹之父:于敏
中国钻探之父:刘广志
中国汽车业之父:饶斌
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
中国人造石油之父:赵宗燠
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中国桥梁之父:茅以升
中国卫星之父:孙家栋
中国舰载机之父:罗阳
中国天眼之父:南仁东
中国现代建筑之父:梁思成
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中国电磁弹射之父:马伟明中国克隆之父:童第周
中国航母之父:刘华清
,。

马化腾的成功之道

马化腾的成功之道

QQ之父马化腾的成功之道
做事理念
马化腾很忌讳一上来就烧钱圈地的方式。他认为,慢 慢摸索逐步见效,可以控制好成本;而如果支出太大却 在短期见不到成绩,“资本市场上会有压力,内部会不 好交代”。长远而言,逻辑也一样。马化腾坚持先做容 易见到效果的事情,在企业发展上“希望是稳,长期健 康的成长,不一定冲得太高,慢慢走。” 马化腾认为:任何一个新业务的开展,并不是请个高 人来就可以搞定的。“你自己一定要有了解”,需要 “不断充电”。在拍板行动之前,马化腾要想清楚几个 事情:比如是否做搜索,哪些是技术的问题,哪些非技 术的问题;有哪些是可以用合作解决的;还是哪些是必 须自己投入的;商业模型是否成型,收费还是不收费。 而一旦决定做了,大到框架怎么搭、小到具体如何实施 都放手给选定的人。
QQ之父马化腾的成功之道
官司缠身
初期发展过程中,腾讯经过一个很 重要的赔偿官司:在1999-2000年左 右,仿照ICQ开发的OICQ抢了很多 ICQ的用户群,尤其是中国大陆用户, 后来ICQ公司通过法律途径,最终判 定腾讯败诉,停止使用OICQ这个名 称,并归还OICQ域名给ICQ公司,同 时赔偿了一定金额的费用,自此腾讯 便使用了QQ这个名称。
QQ之父马化腾的成功之道
创业理念
马化腾凭着对网络市场一种朦胧却又相当有预见性的理解:搭起腾讯的架 子,牢固坚持以技术为核心的公司理念,极端专注于技术开发和提升质量。做 软件工程师的经历使马化腾认为:开发软件的意义就在于实用,而不是写作者 的自娱自乐。 QQ最早只是作为公司的一个副产品存在的,马化腾对QQ所蕴含的巨大市 场价值并没有足够的认识。而且无论从技术上还是资金上,他对自己究竟能保 持多大的竞争优势并没有把握。初期腾讯所采取的策略是“三管齐下”;一方 面继续巩固传统网络寻呼系统带来的大量利润;一方面将精力更多集中在改进 QQ功能和开发新版本上;一方面寻找风险投资的支持。事实证明,这样的策 略是正确的。 马化腾认为,作为领导者,需要胆魄、胸怀、眼光,其中眼光最重要。专 注做自己擅长的事情;在前进的过程中,发现机会就要立刻去把握它,要有敏 锐的市场感觉,这予人以压力,却也是成功的契机。

10年前他是中国互联网第一人是怎么把一手好牌打烂

10年前他是中国互联网第一人是怎么把一手好牌打烂

10年前他是中国互联网第一人是怎么把一手好牌打烂在中国互联网历史上,从来没有一个人能像他这样,对BAT三巨头都产生过如此深远的影响。

1998年,他到硅谷为自己的互联网公司寻找人才,遇到了一个叫做李彦宏的年轻人。

李彦宏拒绝他之后,以他的公司为案例去游说硅谷投资人,不久之后就回国创办了百度。

1999年,他的公司渐入佳境,准备招聘一个COO,几轮面试之后只剩下两位候选人,其中一个叫做马云。

他留下了另外一位,被拒绝的马云只能一门心思做起了自己的阿里巴巴。

对了,留下的那个叫做古永锵,后来也离职办起了公司,叫做优酷。

还是1999年,他已经是“中国互联网第一人”,到深圳做演讲,受到了明星般的礼遇。

据说台下听讲的700多人中,有个年轻人叫做马化腾,被他的演讲深深打动,不久就做出了个OICQ,后来改了个名字,叫做QQ 。

当时,他的公司位列四大门户网站之一,从拿到第一笔融资到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前后只花了不到四年。

他的身家仅次于丁磊,位列中国富豪榜第二位。

但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过早的成功、一帆风顺的创业之路,让他失去了人生的方向,他声色犬马、追求享乐,甚至还患上了抑郁症。

他的公司也因此一落千丈,错过了互联网发展的风口,只能眼睁睁看着曾经仰视他的马云马化腾李彦宏们,成为巨头中的巨头。

现在,他终于醒悟过来,发誓要重新出发,再战江湖!他是谁?他就是搜狐公司创始人、董事局主席兼CEO张朝阳!一帆风顺的创业之路除了他估计也没谁了我们都听过不少企业家创业初期的苦逼故事,譬如马云被骂是骗子、马化腾扮女生陪聊、潘石屹从铁丝网的洞钻进了深圳,诸如此类的。

和他们不一样的是,张朝阳从成长到创业成功,每一步都非常顺利,几乎没遇到过什么挫折。

1964年,张朝阳出生在陕西西安,父母都是医生,家境非常不错,更重要的是,父母对他很宽松,给了他一个自由发展的空间,对他以后的发展影响很大。

更难得的是,比起马云三次高考失败,张朝阳是个不折不扣的学霸。

马云成功之道

马云成功之道

马云成功之道马云是中国大陆第一位登上美国权威财经杂志《福布斯》封面的企业家,到底是什么造就了这样的马云呢?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马云成功之道,欢迎阅读!马云成功之道:从创业的第一天起,你每天要面对的是困难和失败,而不是成功。

我最困难的时候还没有到,但有一天一定会到。

困难不是不能躲避,但不能让别人替你去抗。

九年创业的经验告诉我,任何困难都必须你自己去面对。

创业者就是面对困难。

我认为要成功的话,永不放弃的精神是非常重要的。

这对于每个创业家都非常重要。

很多年轻人在入睡前都非常有创意,但是当他们醒来后,还是在重复相同的事情,从来不采取行动。

永远激情下去美国微软集团董事长兼首席软件设计官比尔·盖茨曾说过,“我们公司的核心文化就是激情文化,员工必须要有激情,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而技巧是可以培养出来的……”微软公司的创办正是源自于比尔·盖茨的“不做就一辈子都不会甘心”的创业激情,为此他放弃了学业,全身心地投入到了软件创业的理想中,最终成就了大名鼎鼎的微软公司。

创业的首要条件是“要有激情”,对于这点,马云作为阿里巴巴的缔造者,同样深有感触。

电子商务是一个新的领域,我们最重要的是永远为你所激情的事情激情下去,做电子商务不容易,今天有这么多人在,我非常高兴。

从事网络的人,尤其是这几年活下来的人,经历的事情太多……2004年,在国际电子商务大会上,马云说出这一段话时无疑带着一种由衷的感慨。

1995年,马云辞掉了大学英语教师的职位,毅然“下海”,至这次国际电子商务大会的召开,已经过去了9个年头,而马云所走过的路程,用“永远激情”来概括再合适不过了。

让我们一起来回顾马云的创业之路吧。

在1994年的一次美国之旅中,马云“触网”,并立即意识到互联网可能有潜在的巨大的价值。

1995年,马云告别大学讲坛,下海创办了“中国黄页”,这是第一家网上中文商业信息站点,是国内最早的面向企业服务的互联网商业模式。

丁磊励志创业史内容

丁磊励志创业史内容

丁磊励志创业史内容随着社会知识经济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不确定性展现在社会发展中。

一个国家的竞争力更多的展现在创新和创业发展的基础上。

下面让店铺来告诉你丁磊励志创业史,希望能帮到你。

丁磊励志创业史丁磊,宁波人,于1997年6月创立网易公司,凭借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扎扎实实的工作,网易公司为推动中国互联网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丁先生也将网易从一个十几个人的私企发展到今天拥有超过3000多名员工在美国公开上市的知名互联网技术企业。

与王志东、张朝阳被称为“网络三剑客”。

个人经历丁磊,网易公司首席架构设计师,1971年10月1日生于宁波奉化;1989年毕业于浙江省奉化中学;1993年毕业于电子科技大学(原成都电讯工程学院);1993~1995年在浙江省宁波市电信局工作;1995年-1996年就职于Sybase广州公司;1996年-1997年就职于广州飞捷公司。

1997年6月创立网易公司,网易成立后的最初两年,丁磊把资金和精力主要放在开发互联网应用软件上,其中1997年11月推出了中国第一个双语电子邮件系统。

网易从一个十几个人的私企发展到今天拥有近3000员工在美国公开上市的知名互联网技术企业。

2000年3月,丁磊辞去首席执行官出任网易公司联合首席技术执行官,2001年3月,担任首席架构设计师,专注于公司远景战略的设计与规划。

在创立网易公司之前,丁磊曾是中国电信的一名技术工程师后担任一家美国数据库软件公司——美国赛贝斯(中国)公司(Sybase)的技术支持工程师。

丁磊毕业于电子科技大学,获工学学士学位。

在2010年以22亿美元位居福布斯全球第437位。

在2012年以250亿元位居胡润百富排行榜第19位。

同年福布斯中国富豪榜单,丁磊以185.9亿元排15位。

2013新财富中国富豪榜以154.8亿排名第34名。

“2013甬商百富榜”发布丁磊188亿再次问鼎,同年成为中国首富。

初入社会丁磊在电子科技大学读书时,成绩一直是班上的中等偏上,他学习的是通讯,但是爱好计算机平时都看计算机书,只有在考试前两周才学习通讯专业。

马云-中国网络之父

马云-中国网络之父

马云:中国网络之父马云、中国杭州人,阿里巴巴创办人、首席执行官1988-1995:杭州电子工学院英文及国际贸易讲师,1995-1997:创办“中国黄页”,是中国第一家互联网商业信息发布站,1997-1999:加盟外经贸部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1999:至今在杭州设立研究开发中心,以香港为总部,创办阿里巴巴网站阿里巴巴第一次融资就获得了高盛等世界著名风险投资机构的500万美元投资,创造了一个网站,一分收入没有而每日品牌增值100万元人民币的奇迹。

边工作边考大学跟很多搞网站的技术精英比较起来,马云的学历并不突出.他第一次考大学考不上,因此投身社会.他当过秘书,也做过搬运共工作,踩着三轮车帮人家把书刊扎在一起,25本成一包,踩10公里路通过火车渠道转发到其他地方。

后来边工作边考大学,考试成绩还是不怎样。

他说:“当时的成绩只能选杭州师范,因为那是师范没人念嘛!”但是他进入杭州师范后却非常用功,由于从小自己就在西湖旁边苦修英文,也找外国人“陪练”,所以进入师范的英文系后,马云驾轻就熟,不仅读出好成绩,同时也参与了许多活动,成为学生会和杭州市联合会的主席,结识了许多朋友。

毕业后,他成为500个毕业生中唯一被分配到大学里教书的学生,其他同学都成为中学教师。

他被派到杭州电子及工程学院当英语及国际贸易讲师时,师范学院的校长对他说,他是学校的骄傲,希望他能够至少教上五年书。

马云说:“所以我信守承诺,认真教书教了六年。

不过,我觉得年纪太轻当老师不好,没有生活经验。

”尽管年纪轻,他还是被选上全校最好的10位老师之一,而且破格被提升为“讲师”。

在美国接触电脑之后,马云离开教职。

这位老师成为“网中人”,依他自己的法,完全是一种“意外”。

1995年第一次到美国时,对电脑一窍不通,有朋友向他介绍,让他输入一个词时,他输入了Beer这个词,结果显现的有德国、美国等地的啤酒,唯独没有中国的。

他再好奇地输入了China,电脑的反应是“没有数据”。

中国互联网史

中国互联网史

中国互联网史1987.9.14 21:07中国第一封电子邮件发出,内容为:Across the Great Wall, we can reach every corner in the world.由中国互联网之父钱天白发出1990钱天白注册了中国第一个顶级域名:CN1993.3.2中科院第一次连上了美国的网络,64K,史称[第一条网线]1994钱天白完成了国家顶级域名服务器的设置中国第一家真正意义上的互联网公司——瀛海威成立,创始人为张树新女士,该互联网公司学习美国AOL一站式提供资讯娱乐、中文论坛甚至虚拟货币等服务。

同年,张朝阳创立爱特信公司(特别指出:在这段时期有两个未来中国互联网标杆式人物正处于他们的蛰伏期①1992年,马云搞了一个海博翻译社②1993年,马化腾正在深圳润迅公司做研发)1997丁磊创办网易公司张小龙创办Foxmail1998张朝阳将爱特信改名搜狐周鸿祎创办了3721公司,3721是第一个中文上网服务的网站同年网易推出免费邮箱马化腾联合4位同事创立腾讯1999李国庆与俞渝创立当当网,后夫妻俩反目成仇国内第一个导航网站成立——好123(5年后被百度收购)出现第一款下载软件——网际快车马云带领18人在杭州创立阿里巴巴OICQ出现2000新浪、搜狐、网易三家门户网站均在纳斯达克挂牌上市张小龙将foxmail卖给博大,拿到1200万现金,实现财务自由国内第一家电商网站卓越网上线(雷军创办),四年后被亚马逊投资。

2001李彦宏在北京一家宾馆创立百度,同年5月,遇到俞军网易股价暴跌,同时停牌,丁磊的网易陷入困境,段永平慷慨买了网易6.8%的股权,并鼓励网易做游戏(后来丁磊为了感谢段永平,答应帮他提携一名叫做黄峥的年轻人,黄峥后来创办了一款叫拼多多的APP)段永平早年公司叫小霸王,其旗下有两家公司。

VIVO和OPPO网易开始做游戏,代表有《大话西游》和《梦幻西游》,后来《梦幻西游》的主策划徐波出走,做出游戏《神武》,与网易的《梦幻西游》开始对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互联网之父在浮夸的中国互联网界中、马云是一个异数,他似乎是所有网络公司老总的反义词:他不懂电脑,不懂管理学,不懂广告并且不许公司做广告;他不仅不会高薪聘人,对进来的人还减工资,他说:“网络公司没好日子了,中国新经济就有希望了,现在热闹的是造工具的人。

”他认为自己很傻,“像阿甘一样简单”。

然而正是一个看上去并不起眼,甚至有些弱不禁风的人,却创造出了中国网络界的许多奇迹。

由他创办仅六年的阿里巴巴网站,现在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电子商务网站。

去年,马云率领他的阿里巴巴公司收购了世界上最大的门户网站——雅虎在中国的全部资产,这让马云和他的阿里巴巴公司一夜之间身价达到了四十亿美元,跻身于中国亿万富豪的行列。

马云给中国互联网公司.吹来一股返璞归真的清新之风。

在马云的性格中,始终有着这样一股无法掩饰的张狂。

由于做事一贯不按常理出牌、敢说敢干,马云被许多同行称为“狂人”。

他的作风一向是语不惊人死不休。

这是一个一直很坚定的人。

许多人认为他的成功就得益于他说话的简单和直接。

用马云的话说,因为自己脑袋小,只能想一个问题,想三个问题就承受不了,所以思维方式很简单,这样反而会导致成功。

马云说未来几年我们会因为各种各样的竞争、各种各样的诱惑而改变我们的想法,也许有一天我们会放弃某一个产品,但我们永远不会放弃我们的使命,永远不会放弃这个公司,要追求伟大的梦想,中国电子商务、世界电子商务并没有历史,而我们去创造,没有最好,让我们去创造最好。

娶回搭上10亿美元嫁妆的“中国雅虎”1996年马云推销互联网公司时,由于当时国内对互联网十分陌生,马云要挨家挨户去推销自己的网站。

此时的马云被称之为骗子。

已经是晚上了,忙了一天的马云还是一无所获。

倚靠在车窗旁,望着昏黄的灯光,马云对我们说,再过几年,北京就不会这么对我,再过几年你们都得知道我是干什么的,我在北京也不会这么落魄。

事隔9年,2005年的8月11日,在中国大饭店,阿里巴巴和雅虎中国公司召开新闻发布会,已经是阿里巴巴首席执行官的马云宣布,阿里巴巴收购雅虎中国全部资产,同时得到雅虎10亿美元的投资,这是目前我国互联网史上最大的一起并购。

会上的马云意气风发,雄心勃勃:“我觉得这次收购行为并不亚于任何一个上市公司,所融来的资已经影响太大了,连华尔街都震荡了,这几天全世界所有的地方都在报道这个事情。

”马云最欣赏风清杨出招无形,却无招胜有招。

他希望阿里巴巴在市场竞争中也能做到,出奇制胜。

而阿里巴巴这次收购中国雅虎,似乎就达到了这样的境界,雅虎不仅把中国的全部资产和业务交给了马云,而且还另外搭上10亿美元的嫁妆,这在中国IT业还是大姑娘上轿——头一回。

阿里巴巴这次收购雅虎中国,不仅得到了10亿美元的嫁妆,还得到了一长串的大礼包,雅虎中国的门户网站、搜索、即时通讯、广告、3721业务以及易拍网中的雅虎部分,还有就是雅虎品牌在中国的无限期使用权。

而阿里巴巴为此付出的是40%的股份、35%的投票权和董事会中的一个席位。

可以这样表示:用100%的雅虎中国资产+10亿美元=(换了)40%的新阿里巴巴的股份,根据这个等式,我们算了一下,现在阿里巴巴的资产怎么算都会值几十亿美元,而阿里巴巴从成立到现在只有6年,短短的6年,马云怎么把阿里巴巴打造成电子商务的全球老大呢?那马云究竟有什么魔法,能让雅虎甘心把中国公司嫁给他呢?进“网”前出身是大学英语老师1964年,马云出生于浙江杭州。

这个从小就看上去比别人瘦弱的孩子,天生有着一副火爆脾气,弱小的身体里常常迸发出巨大的能量。

马云爱看武侠小说,少年时期学习成绩并不理想,但他却因为经常跟别人发生冲突在学校里很出名。

马云不仅没有令人炫目的世界一流高校的学历和一流企业的从业背景,相反,他从不讳言自己不懂互联网技术,至今还只是会收发E-mail和上网浏览等基本操作。

他笑言自己小学考重点中学考了三次没有考上,大学考了三次才考了个师范学院,且是由专科升本科。

值得庆幸的是,马云从12岁起就开始学习英语。

没有家学渊源,父母连ABC都不会,只是由于自己喜欢。

1979年刚改革开放那阵儿,到杭州旅游的外国人多起来,马云一有机会就在街上逮着人家开练。

就这样,没有出过一天国,马云练就了一口纯正、流利的英语,这对他日后的发展大有裨益。

多年后,他在面对BBC等各大媒体采访时应对自如,在世界各地演讲时侃侃而谈,表现出来的气度丝毫不逊色于人,令人不敢小觑。

在开始独立创业前,马云的经历也并非乏善可陈。

他在进入互联网之前是杭州电子工业学院的英语教师,作为毕业时在500多人里分配到大学里(其他人都到了中学)唯一的一人,可谓很不容易,所以毕业时母校的校长要求他至少在分配的单位呆5年。

尽管自己“三天没有新的想法就难受”,尽管5年当中有各种诱惑、各种机会,但为了信守诺言,马云都没有动,而是认认真真教了6年多书,并曾被学校评为十佳杰出青年教师。

当老师的这段经历,马云认为对自己日后创业也有帮助。

“我跟学生之间是真诚的感情,后来跟同事之间也是这样一种关系,不象老总与下属的关系。

”怪不得他公司的员工都是直呼其名,外人尊称他马总时,他也很不习惯,赶紧纠正“别叫我马总,叫马云”一个巨大的梦想诞生了1995年4月、马云成立中国黄页互联网公司,7月份上海才正式开通互联网。

黄页成为中国最早的互联网公司之一,这个公司专门给企业做主页,一张主页2000字,一张彩照,中英文对照,2万元人民币,马云在第三年就赚了500万元利润。

1997年在经贸部的邀请下,马云带着自己的创业班子北上建立国家经贸部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的MOFTEC网站。

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他们开发了外经贸部官方站点、网上中国商品交易市场、网上中国技术出口交易会、中国招商、网上广交会和中国外经贸等一系列站点。

其中,外经贸部站点成为国内部委中最早上网的政府站点;网上中国商品交易市场是中国政府首次组织的互联网上的大型电子商务实践。

马云与雅虎杨致远合作,使国富通成为雅虎在中国的独家广告代理。

1998年底,马云决定离开经贸部,因为一个巨大的梦想诞生了。

1999年2月、无业游民马云被邀请参加在新加坡举行的亚洲电子商务大会。

参加大会的人80%是欧美人,谈的也是欧美式的电子商务。

马云忍不住站了起来,讲了一个小时:“亚洲电子商务步入了一个误区。

亚洲是亚洲,美国是美国,现在的电子商务全是美国模式,亚洲应该有自己独特的模式。

”那是什么模式马云没有说、因为这是他要做的事。

和所有的互联网精英不一样,马云从小就没有生活在顶尖的那部分人当中,他活在平常的普通人当中,所以他决定和目前所有的电子商务不同,他不做那15%大企业的生意,只做85%中小企业的生意。

用马云的话说:“只抓虾米”。

很简单,大企业有自己的专门信息渠道,有巨额广告费,小企业什么都没有,他们才是最需要互联网的人。

“如果把企业也分成富人穷人,那么互联网就是穷人的世界。

”马云说,“而我就是要领导穷人,起来闹革命。

”马云生长在私营中小企业发达的浙江,从最底层的市场滚打过来,深知中小企业的困境,被压榨,被控制。

“例如市场上一支钢笔订购价是15美元,沃尔玛开出8美元,但是是1000万美元的订单,供应商不得不做,但如果第二年沃尔玛取消订单,这个供应商就完了。

而通过互联网,这个小供应商就可以在全球范围内寻找客户。

”马云要做的事就是提供这样的世界,将全球的中小企业的进出口信息汇集起来。

“小小企业好比沙滩上一颗颗石子,但通过互联网可以把一颗颗石子全粘起来,用泥凝土粘起来的石子们威力无穷。

可以向大石头抗衡。

而互联网经济的特色正是以小搏大、以快打慢。

”长城上的誓言至今马云还清楚地记得,在滴水成冰的北京的冬天,整个公司团队共18个人,马云只给他们3天时间考虑,回杭州的条件是每月只有500元工资,在加拿大MBA毕业的也一视同仁。

而这些人在外经贸部要名有名,要利有利。

与此同时,各大互联网公司正好在招兵买马。

但他们都跟着马云回到了杭州,一边是实惠,一边是梦想,大家被梦想所激动,来到长城,在长城上宣誓“要做一个伟大的企业”,一幅风萧萧易水寒的感觉。

春节后在杭州的创业动员会上,大家把各自口袋里的钱掏出来,凑了50万元,开始创办阿里巴巴网站,明确其发展方向是为商人建立一个全球最大的网上商业机会信息交流平台。

为了这个目标,一段时间里,他们似乎销声匿迹了。

没有办公室,就在马云家办公(家里最多的时候坐了35个人),把自己封闭在房间里,埋头苦干,每天工作16到18个小时。

员工住的地方不能离马云家超过5分钟,每天深夜回家睡几个小时马上又开始工作。

买东西要砍价到对方毫无利润的地步,然后用三轮车拉回公司。

由于抓住了商人最关心的焦点“买”与“卖”,更重要的是简单易用,能找到要用的求购及销售信息,会员纷至沓来。

阿里巴巴网站迅速引起了关注。

在没有一分钱收入的情况下,相继获得了高盛500万美元和Softbank2000万美元的风险投资。

“东方的智慧+西方的运作+全球大市场”的运作模式吸引了众多优秀人才,包括全球最著名的互联网投资家孙正义担任首席顾问,前WTO总干事萨瑟兰担任顾问,全球网络界举足轻重的人物吴炯担任技术总监。

很快,互联网进入了狂热期,IT风险投资界的大佬孙正义出现在北京,约了众多国内互联网企业的CEO面谈,其中包括王志东、张朝阳、丁磊等人。

因来访的人太多,孙正义只给了每人20分钟时间。

与众不同的是,马云欲擒故纵,说不缺钱。

孙正义反而请他一定要去日本面谈,结果6分钟敲定了2500万美元的投资,包括软银、日本亚洲、富达、汇亚基金、TDF风险投资、瑞典投资等六家,其中软银为2000万美元。

阿里巴巴管理团队仍绝对控股。

有这些钱,马云渡过了互联网的寒冬,2003年,中国遭遇了突如其来的非典袭击,阿里巴巴的办公场所被隔离,但公司的业务照常进行,电子商务发挥了它潜在的巨大能量,马云成功的将这次挑战变成了机遇,阿里巴巴的业务量在非典期间增长了6倍。

也就是在这一年,抓住了机遇的阿里巴巴实现了一天收入一百万元;2004年,阿里巴巴又实现了一天利润一百万元。

事实证明马云在商业模式和资本博弈上确有一手。

他们所开创的为商人与商人之间实现电子商务而服务的模式,被认为是符合亚洲,特别是符合中国发展特点的B2B模式被称为“互联网的第四模式”。

阿里巴巴之道阿里巴巴尽管有上千万的资金,但从不做大的广告推广,马云认为“广告如果是钱能做到的事,钱能做到的事还要做企业的人干吗”阿里巴巴只靠口碑传播不做广告,“做得好让客户去说,而不是自己去说。

”阿里巴巴对员工薪酬从不按市场价格定价。

几乎所有进来的员工与管理者都比原公司收入减少一大半,从8000元、9000元降到3000元是常事,跳到阿里巴巴的雅虎搜索引擎发明人吴炯到了阿里巴巴不仅工资降了一半。

还失去了每年7位数的雅虎股权收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