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蝎子养殖模式
蝎子养殖 方案

蝎子养殖方案蝎子养殖方案引言:蝎子是一种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动物,其身体结构独特,行动敏捷,且能适应各种环境。
因此,蝎子养殖成为了一种备受关注的养殖方式。
本文将从蝎子养殖的选择、养殖环境、饲养管理、疾病防治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为蝎子养殖提供一种可行的方案。
一、选择合适的蝎子品种在蝎子养殖中,选择合适的蝎子品种是至关重要的。
常见的蝎子品种有金蝎、黑蝎、白蝎等。
在选择蝎子品种时,需要考虑市场需求、养殖环境和自身技术实力等因素。
同时,还要注意选择健康、活跃的蝎子种群,以确保养殖的成功。
二、搭建适宜的养殖环境蝎子对环境要求较高,因此搭建适宜的养殖环境是保证养殖成功的关键。
首先,选择合适的养殖场地,应避免高温、潮湿、通风不良的地方。
其次,搭建蝎子养殖箱,箱体应具备一定的通风性能,并且容易清洁和消毒。
此外,还需要提供充足的光照和适当的温度,以模拟蝎子的自然生活环境。
三、科学合理的饲养管理蝎子的饲养管理是确保养殖成果的关键。
首先,要注意饲养密度,避免过度拥挤。
其次,要合理配饲,给予蝎子高蛋白、低脂肪的饲料,例如小型昆虫、蝶类幼虫等。
此外,还要定期清理养殖箱,保持环境的清洁和卫生。
同时,要定期观察蝎子的活动情况和饲料摄食量,及时调整饲养管理策略。
四、疾病防治与应急措施在蝎子养殖过程中,疾病防治是必不可少的。
首先,要保持养殖环境的卫生,定期消毒养殖箱,减少病原菌的传播。
其次,要注意观察蝎子的行为和身体状况,发现异常及时采取措施,如分离患病蝎子、调整饲养管理等。
此外,还可以使用一些绿色环保的防治措施,如植物提取物、微生物制剂等,以减少对蝎子的伤害。
结语:蝎子养殖是一项具有较高经济效益的养殖方式,它不仅可以满足市场需求,还可以为养殖者带来可观的收益。
但是,蝎子养殖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和挑战,需要养殖者具备一定的养殖技术和管理经验。
通过选择合适的蝎子品种、搭建适宜的养殖环境、科学合理的饲养管理和疾病防治措施,可以提高蝎子养殖的成功率和经济效益。
蝎场规划及养殖形式

蝎场规划及养殖形式一、蝎场规划合理规划蝎场所是科学养蝎的主要内容之一。
养殖地点的位置应首先考虑有利于防疫和防止重大污染。
养殖场所要远离疫区和重污染区。
由于果园要经常喷洒药物,所以有大片果园的地方不宜建设;由于火车震动较大,故主要铁路线附近也不适宜养殖。
各个养殖者应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来进行建设。
因为养蝎事业具有长效性,因而养殖场所应具备稳定性。
对养殖场来说一般要分为生活区和养殖区两个部分。
一般的养殖户来说,虽然说蝎子的生长不会产生污染,并且它的抗病能力也很强,但是要尽量减少人类活动对它们的影响,尽可能的要把蝎子养殖区与我们自己的生活区进行分开。
以养殖场为例,我们讲一下一般的蝎场布局。
生产区由育种室、繁殖室、育肥室、幼蝎室、供种室、饲料室和温室构成。
若采用我场的无冬眠恒温养殖的同时采用常温养蝎,可在室外划分若干小区,这些小区由若干饲养池构成。
恒温与常温养殖相结合的方式可以取得非常不错的效果,譬如我们现在这个养殖场。
生活区由业务室、宿舍、食堂、仓库、厕所等组成。
由于各地、各人情况不都不尽相同,所以对于场地的介绍就不再详细讲解。
二、养殖形式(一)常温养殖人工养蝎在我们开始以来,常温养殖所占比重比较大,这是一种传统的养蝎技术,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其技术已经全面、成熟。
近些年来,虽然无冬眠恒温养殖技术已得到快速发展,但常温养殖因其设备简陋、技术简单、管理方便,所以这种养殖方式还会存在下去的。
我场因为用常温和恒温相结合的方式,所以我在这里对常温养殖技术作一个简单的介绍。
1、引种时间常温养蝎的引种时间一般安排在春末夏初或者秋季。
加温无冬眠养殖一年四季均可引种。
这是由蝎子在一年四季中的活动情况决定的:初春时蝎子刚出蛰,未大量活动,体力尚未恢复,盛夏进入产仔时节,冬季气候寒冷;而春末夏初和秋季,无论从气候还是蝎子活动情况来说,都是运输的大好季节,另外,春末夏初即将进入繁殖期,便于当年产仔,提高经济效益。
2、养殖方式常温养蝎的主要方式有缸养、盆养、坑养、池养等。
【蝎子饲养】室内加温养蝎的两种方式

【蝎子饲养】室内加温养蝎的两种方式在自然气温条件下人工养殖蝎子生长周期长,见效慢,因此应建造温室进行短期加温养蝎,打破蝎子冬眠习性,使蝎在适宜温度条件下代谢旺盛,加速生长繁殖。
实践证明,通过加温饲养,可使母竭由原来1年1产变为1年3-4产。
蝎子养殖:无休眠养蝎技术要点1、巢格式养蝎巢格式养蝎模式可配合利用塑料大棚,全封闭式人工增温养殖。
大棚巢格养蝎模式分为四季和间歇加温两种方法。
间歇加温只用于非恒温初冬和早春养殖,很适合初养户。
加温设备有电炉、煤炉、火坑、电暖器等,以上设备各有优缺点:煤炉省钱却费工、麻烦,电炉方便但开支大,在寒冷地区利用火坑的效果较好,最好能多项设备综合利用。
在有条件的地区以自动控温控时的电暖器最为理想,更为理想的是使平均温度保持在27℃以上。
此时如果是采用煤炉或电炉加温,应结合加温烧开水蒸发水蒸气进行人工补温,使大棚温度保持在20℃左右。
巢格式蝎垛的土壤湿度的大小,直接关系到蝎子栖息处的温度是否适宜。
土壤湿度应保持在15%左右,以确保各龄蝎子的蜕皮、交配、胚胎孵化和正常生长。
2、温室养蝎温室选建在朝南向阳干燥的院地上,附近树林宜少,以保证阳光充足。
加温室的建造方法简单,在饲养室四周内离墙10厘米的地方砌一层两道的墙,夹墙空隙中用锯木屑或干细土填紧;室顶天花板应做成夹层填实,构成绝热层。
加温室门不宜过大。
房内设半地下室,一般长宽各45厘米左右,地下水位高者地上部分应筑高些,深挖0.5-1.0米,若地下水位深可挖深些,坑的四周用砖砌成,水泥抹光,地面上用砖砌些空心墙,便于蝎栖息。
冬季气温低,室内可使用煤炉、火坑或暖气,但应注意调整室内温度和通风,温度控制在25℃-30℃为宜。
蝎子在这种环境中饲养管理,食量加大,生长迅速。
农村多采用蔬菜栽培使用的玻璃温室或塑料大棚的建造结构改建而成。
在温室内挖长、宽、深各20米的正方形土坑。
南墙一侧砌地下炉灶,然后单砖砌坑壁、炉灶留烟口连接温室内垂直设置的散热管道,各管道口连接散热管道上,通过烟囱下留烟口,烧火时即可提高室温。
大棚养蝎子养殖方法

大棚养蝎子养殖方法
一、大棚养蝎子的优势:
1. 可以提高养殖效益:大棚内环境比野外稳定,种蝎子可以避免气温、湿度等不稳定因素影响,有利于蝎子的成长和繁殖。
2. 节约能源和水资源:蝎子大部分是夜行动物,夜间温度低,大棚内
可以供应暖空气,不用过多地消耗引火材料,且蝎子对水的需求较低,可以节约水资源。
3. 有利于防疫:大棚可以有效地防止蝎子被外部的病毒和疫病侵染,
提高蝎子存活率。
二、大棚养蝎子的基本要素:
1. 温度:适宜的温度为摄氏25度到30度之间,大棚内设有电热器保
持室内温度。
2. 湿度:适宜的湿度为70%到80%之间,大棚内设置水源来维持湿度。
3. 光照:蝎子一般在夜间活动,白天需要遮挡阳光,因此大棚内不需
要过多的光源。
4. 饲料:蝎子是肉食性动物,主要以虫类为食,如蟑螂、蜈蚣等。
5. 空气流通:大棚内需要有一定的空气流通,避免二氧化碳积累。
三、大棚养蝎子的注意事项:
1. 大棚应该建在昼夜温差小的地方,尽量有遮蔽防雨的设施,防止蝎子受外部环境的干扰。
2. 大棚内的饲料要保持新鲜,避免喂食变质的蟑螂、蜗牛等,以免蝎子因此受到感染。
3. 对于蝎子的繁殖,需要控制温度和湿度,以提高孵化率。
4. 需要定期清理大棚,避免蝎子繁殖过多导致大棚内空气污染,影响蝎子的健康。
5. 注意安全措施,大棚内的蝎子具有一定的毒性,建议配戴手套和口罩进行操作。
总体来说,大棚养蝎子的方法相对野外养殖更为稳定,更有利于蝎子的繁殖和生长,也更方便管理。
但同时需要注意细节和安全,才能得到更好的养殖效果。
蝎子模式

模式目前,国内外医药、保健对全蝎和蝎毒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而我国东亚钳蝎的野生资源却因种种原因日益贫乏,大力发展人工养蝎作为补充已为共识。
人工养蝎已为我国近年特种养殖项目之一。
能否选择好一个适于自己条件的养蝎模式,如何把握住养殖发展方向,这是养殖成功的先决条件和重要保证。
现将我院养蝎场业已实践研究过的几种养殖模式介绍如下:一、“盆养――瓶譬――池育”模式此模式集盆、瓶、池养于一身,以盆养为主,具有便于提毒、易于观察、清理方便和提高2龄蝎成活率、适应2―3龄蝎生长发育、利于4―5龄蝎恒温立体养殖等优点。
但也存在温湿度控制不易协调、工作量较大等弊端。
这种模式养殖规模不宜过大,一般养殖成蝎在几千到几万只之间,适于场地较小、经济条件一般的养殖户选用。
“盆养”,即在口径较大的塑料盆内叠瓦养殖。
箱、缸等其它容器养殖也属此范畴,但要防止蝎子爬出。
这一比较好的方法主要饲养种蝎和4―5龄幼蝎。
15平方米的房间可立体养成蝎5万只,放养幼蝎40―50万只。
盆养具有便于提取蝎毒,并每间隔一定时间随提毒随倒盆清窝一次等优点。
所谓“瓶繁”,是指雌蝎在罐头瓶等大口瓶容器内完成产仔及产后休养期、仔蝎完成吸收蜕变期的养殖比较好的方法。
据我场试验,只要能满足孕蝎产前生理需求,适时分居定瓶,并把握住产中特殊的温湿度要求,这种比较好的方法可使雌蝎平均产仔15只以上,2龄幼蝎成活率达95%以上。
“池育”,即将2龄蝎转入近于自然条件的简易人工圈养池养育。
此池为塑料拱棚砖垛结构,具有成本低、保温保湿、防雨防天敌等功能,能够克服盆养或一般池养的某些缺点。
周转程序:(1)春天引种进入常温盆养;(2)7月上旬开始,将盆养的孕蝎陆续转入瓶繁;(3)8月上旬开始,将瓶繁的2龄陆续转入池养。
将完成产后休养期的雌蝎陆续人盆集体调养(不与雄蝎混养);(4)10月中旬将池养的3龄幼蝎转入恒温室内盆养;(5)翌年3月中下旬,将4―5龄幼蝎重新转入池养;(6)盆养成蝎据情按期提毒。
蝎子的生活习性

蝎子的生活习性蝎子喜欢阴暗潮湿,怕风,怕光(活动场所偏湿些,栖息穴窝稍干燥些),昼伏夜食,下午6-8时左右活动觅食,生长繁殖的最佳温度35℃-38℃,空气相对湿度60-75%,5℃以下处于休眠状态,(零下25℃的地方,只要蝎子在窒内养殖或在1米深的地下坑养殖,都不会冻死),蝎子的寿命8-9年,生育能力6年左右,每平方米密度为800只左右。
人工怎样养蝎子一、蝎子的养殖设备及养殖形式(一)、盆养:选内壁光滑的瓷盆或塑料盆,在盆底垫有1至2寸厚的土,拌水压平、压实,然后在土上面用砖块或瓦片或土坯垒成留有许多缝隙的假山供蝎子栖息。
(二)、箱养、没有放过化学农药的废旧包装箱均可使用,大小不限,养殖方法与盆养一样,不同的是箱内壁四周钉有2寸宽的塑料布,以防蝎子逃跑,凡是光滑面,蝎子爬不动,跑不了。
(三)、池养、用砖池或水泥池都能养殖(室外养殖要搭棚盖,以防雨水),规格视引种数量而定,一般池长1米,宽06米,高0.5米,在池底垫有1至2寸土拌水压实,压平。
在压实的土上面又垒有蝎窝,池口四周边缘钉上条宽为2寸左右的塑料薄膜条。
(四)、坑养、坑养形式在北方较为普遍,建坑深度为1米,面积大小视投养蝎多少而定,挖好坑后,也要用瓦片和碎石垒于坑内,供蝎子活动,防逃方法参照池养防逃措施。
坑养的优点是利用坑内适度的潮湿的空气,满足蝎子对空气湿度的要求。
(五)、架养、居住条件比较紧张的养殖户,可利用空间,饲养管理也比较方便。
制造养殖架可采取任何木材作框架,规格大小根据空间位置而定,一般长3米左右,宽为0.5米,每层高0.5米,其它同池养方法一样。
(六)、墙养、房养,散养缸养参看尾面图。
(七)加温养殖(1)、加温设备,用煤炉、火墙、电暖气、水暖气等,无论结采用那种加温方式,温度和温度都要达到要求,同时加温方式和规模取决于饲养数量,要求薄膜布封窗,不能有漏洞和缝隙,职用煤炉加温,要通过铁皮做成烟道排出烟气,为了使热量最大限度地散发在室内,管道宜长些,尽量多拐几个湾,如果饲养量大,可采用透明塑料大棚养殖,棚内用瓦片土坯等垒假山,棚体规模和构造可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为了加强保温,棚外可加设风障,薄膜加盖蒲帘,整个棚体要严密,蝎子对恒温要求不高,一般昼夜温差范围为5℃-8℃,根据外界气温变化及温室内的温度情况适时调节火候,增温或降温,一般白天开炉增温,晚上加足燃料即可,恒温温度在35℃-38℃,空气相对温度60%-75%(在北方加温时间长些120天-150天,在南方有的一些地方无须加温)采用加温方法,就可以打破蝎子冬眠的习性,一年四季照常生育繁殖,8-10个月仔蝎便可以长成蝎,母蝎在一年之中便可以繁殖。
蝎子养殖技术

蝎子养殖技术一、引种前的准备做好引种前的准备工作,是十分重要的。
从思想上和设施上没有作好准备,盲目地引进种苗,将会造成不应有的损失。
首先,饲养室内的保温保湿措施要准备妥当。
无论是塑料大棚还是平房,实践证明,室内顶部和四周墙面用塑料布再封闭起来,它的保温保湿效果是比较好的。
制作时,塑料布要离开顶部30-50厘米,以防加温时塑料布隆起贴到项面上;墙面与塑料布也要留出5厘米的空隙,使之有一较好的保温层。
窗中处要留出排气孔,有条件的安装换气扇更好。
大棚内的顶面塑料布最好是用黑色的,这样既能起到吸热作用又能起到期避光作用。
有计划内地把立体式蝎池组装好后,还要检查加温措施,做到随时都能启用。
一切准备妥当,然后进行饲养室消毒灭菌。
先备一器皿,用高锰酸钾和福尔马林溶液按1:3的比例进行。
先把高锰酸钾粉剂倒入器皿中,在倒入福尔马林溶液之前,身体要远离容器,面孔不要直对。
倒入之后,要立刻离开房间,闭门10余小时后,可彻底灭除影响喝子生长发肓的隐患。
熏蒸时的用量,每立方米的空间不得少于25ML的福尔马林溶液。
产仔瓶的多少,要根据引进蝎种的数量而定。
一般每个产仔瓶放两只待产蝎。
购买的产仔瓶,要涮净后用0.3%的高锰酸钾水溶液消毒,严防用盛过农药、油类的瓶子。
根据需要还要备好小浅碟,日常用的塑料盆、金属镊子、干温湿度计,同时还要准备好无毒无污染经过消毒后的饲养土。
二、种蝎引进注意事项引进的种蝎,对其培育时的各方面的情况要了解,除了向售种户了解种质的情况外,还要从面上观察品种的优劣。
首先挑选体个大、精力旺盛,无病态残缺的蝎子,然后挑选孕期为中后期的。
因为孕蝎能明显地分辩出产仔量的多少,且繁殖快、经济效益高。
一般引进种蝎时,大都是按7雌3雄的比例分配的,在挑选雄厚时,也要选择体个大、末节卷曲的背上,性欲旺盛的蝎子。
从时间上来说,蝎种的引进除天外,根据自己的需要,随时都可以引进。
在有的养蝎场里,一年中,有计划地分期分批地进行杂交育种,茬次多,每月都有孕蝎待产。
蝎子高效养殖技术

蝎子高效养殖技术一、食料投喂普通家庭小规模养殖蝎子,其主要食料是鲜活的黄粉虫。
大蝎子喂大黄粉虫,小蝎子喂小黄粉虫。
一般每日可按5-7条蝎子吃1条黄粉虫来计算投食量。
投食时将黄粉虫盛在小塑料盘中,再将小盘放在蝎子经常活动觅食的场地。
饲喂时应保证蝎子吃饱吃足,以防蝎子争食互残。
植物性饲料一般不适宜喂养蝎子,但适当喂一些多汁蔬菜类可代替蝎子饮水,起到补充维生素、无机盐的作用。
二、供足饮水1、海绵吮吸用吸足水的海绵块放在小塑料盘中,将小盘放在蝎子经常活动的场地上,蝎子即可在海绵块上吮吸水分。
最好是每天下午6时洗换1次海绵和小盘,以免水质变坏,造成污染,引发蝎病。
2、泥土吸取蝎子除从海绵块内吮吸水分以外,还可以从泥土里吸取一部分水分。
因此,人工养蝎在做好海绵体供水的同时,还应每隔3-5天在上午8时,用喷壶均匀地往蝎子经常活动的场地周围喷洒清洁的饮用水,以泥土湿润但不积水为准。
三、选择种蝎应选择体型大、体表发亮、健壮活泼、食欲旺盛、尾部向背弯曲、适应性强的蝎子作为种蝎。
种蝎的饲养密度不要太大,以防止因交尾场所不够而互相残杀。
交尾期间,场地要平整,窝内要干燥,饮食要充足,温度要保持在33℃-36℃。
四、饲管孕蝎如发现母蝎腹部肥胖,透过膜壁可见到腹内有白色大米粒状的胚胎时,说明此孕蝎快要产仔。
产仔孕蝎的适宜温度是33℃-36℃。
温度偏低会延长孕期,还可能导致难产,死胎率也高。
孕蝎怀孕期间饲料搭配应多样化,同时注意饲养密度。
对即将临产的母蝎应及时挑出来放在产房,一条孕蝎一个产房,产房内温、湿度调好,便于管护。
产房采用玻璃罐头瓶或塑料瓶均可。
还要防止强光、响动、异物等对蝎群的干扰。
参考资料:蝎子繁殖育种五、饲管仔蝎1、母仔分离产后约10天的仔蝎,也就是从母蝎背上爬下来能独立生活的仔蝎,应及时与母蝎分开饲养。
因为母蝎经过妊娠、分娩及背仔后,体力消耗甚大,尤其是在分娩和背仔期间,多数母蝎不吃食、不饮水,当仔蝎爬下母背、母蝎完成背仔抚养仔蝎任务后,就会进入一个盛食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种是大棚蝎子养殖模式:生态化塑料大棚蝎子养殖模式,属于常温养殖,它来源于露天散养和温室恒温养殖的基础之上,吸取了露天散养和恒温养殖的优点,剔除了散养与恒温的弊端,不加温充分利用大自然太阳能,优越于自然界和暖房的大棚生态化环境。
使蝎子一年生长6个月,如果当年5月份投种,当年出生的蝎子能变为5龄蝎子。
而且母蝎子在10月份能二次生产。
而露天散养和野生蝎子当年最多变为3龄蝎子,两年才能变为5龄蝎子。
而温室恒温养殖蝎子需最少10个月才能变为5龄蝎子。
大棚蝎子在阳历11月份冬眠,到第二年四月份复苏,5月份开始生长,到7月份小蝎子都能变为成年蝎子。
也就是说,大棚蝎子一年零两个月就成为成年蝎子了。
大棚蝎子当年投种,如果当年小蝎子只有二龄,那么第二年到10月份都能变为成年蝎子。
塑料大棚蝎子养殖的生长速度与温室恒温生长速度基本一样。
但是塑料大棚养殖蝎子的代价比温室恒温养殖低多了。
温室恒温生产一公斤蝎子的成本是300元左右,塑料大棚生产一公斤蝎子的成本是120元左右。
温室养殖蝎子一年加温8个月,塑料大棚蝎子养殖不加温,利用的是太阳能,并且塑料大棚蝎子冬天冬眠,节省了大量的能源费用,节省了大量的人力,使蝎子回到了原始的生存本能,使大棚蝎子和野生蝎子一样,享受到了春夏秋冬的变化轮回,使大棚蝎子按照野生蝎子的生活规律来生产、交配、进食、蜕皮,几乎不会得病,
几乎不会死亡,只要管理合理,成活率最低70%以上。
温室恒温养殖蝎子有三大死亡时期,特别是产后母蝎大量死亡,让很多蝎子养殖者失败于此,而大棚蝎子不存在产后母蝎死亡的情况,在温室内繁育的母蝎子,往往受到声音、震动、光线等惊扰,造成早产、死胎、难产、母蝎死亡等状况,而大棚蝎子根本不存在惊扰的问题,根本不会产生早产、难产、死胎、母蝎死亡的后果。
大棚蝎子如果在5月份生产,在9-10月份有可能会繁殖第二胎,我场大棚蝎子在10月份发现很多孕蝎开始二次生产的。
温室恒温蝎子养殖蜕皮是最难得大事,在暖房内有单杯蜕皮法、集体蜕皮法,还有人用蜕皮器蜕皮等等,单杯蜕皮成活率高但是费事,集体蜕皮和蜕皮器蜕皮成活率太低,温室恒温蝎子蜕皮,让很多养殖者捞而劳而无获甚至血本无归,可以说蜕皮技术是温室养殖失败的最大原因。
而大棚蝎子养殖蜕皮就不是事,根本不用人的参与和管理,蝎子在大棚里面是无声无息的就蜕皮了,在蜕皮期间几乎没有互相惨食的险情。
在温室内蝎子经常有八种疾病产生,特别是关节炎、黑腹病让很多养殖者为此失败,而大棚蝎子几乎没有病情,不用担心因为得病而死亡或者养殖失败。
在温室内很多养殖者把温度升不上去,长期将蝎子处于死亡温度,蝎子不吃不喝慢慢消瘦而死,而大棚蝎子不存在死亡温度的说法,更谈不上因死亡温度而造成蝎子死亡。
在暖房内孕蝎繁育如果采用集体繁育,一龄蝎子几乎不会成
活,如果采用单杯繁育,劳动量大,被子少了还好,如果几万只杯子就需要大量人工了。
而大棚蝎子不用单杯繁育,采用集体繁育,一龄蝎子上背率几乎是100%,根本不需要人来管理,并且可以无限制的大规模养殖。
温室恒温养殖蝎子,适合小规模养殖,适合初学者试养,但是失败几率高,我场温室恒温蝎子养殖了10多年,现在只有两亩地的养殖面积。
而大棚蝎子养殖即可小规模试养,也可大规模养殖,只要掌握了技术几乎不会失败。
我场现有生态化塑料大棚养殖面积50亩。
我场一个生态化塑料大棚180平米,一个周期可生产蝎子50-100公斤,市场价值4-8万元左右,一个周期是一年半。
这个效益无论是温室恒温模式还是露天散养模式都无法实现的。
有的露天散养宣传一亩地年收入几十万是绝对不可能的。
塑料大棚生态化养殖蝎子是蝎子土元养殖专家陈超峰的专利技术,是中国成功塑料大棚生态化养殖首例。
温室恒温模式和露天散养模式养有着先天性缺陷,而塑料大棚模式就是为避免以上两种模式的弊端而开发的新技术。
露天大田散养只适合长江以北地区养殖,不适合江南地区养殖蝎子。
而塑料大棚生态化蝎子养殖,不仅长江以北地区可以养殖,江南地区也可以成功养殖蝎子。
生态化塑料大棚蝎子养殖模式是人工养殖蝎子的必然归宿。
想大规模养殖蝎子必然走生态化塑料大棚养殖模式,既比温室成功率高,又和温室生长速度一样快,既比野外露天
散养生长速度快一倍,又没有露天散养的弊端。
大家记住:模式不对,努力白费。
一个正确的抉择,胜过千百次的努力。
着重警示,加温必须温度加在25-38度之间,温度长期在25度一下,蝎子土元是不会蜕皮生长的,相反会大量得病死亡。
因此,平顶山市蝎子土元养殖基地研究所最重要提醒养殖爱好者,如果参观蝎子土元养殖基地或者公司,除了6至9月份外蝎子土元养殖场必须加温,不加温的就不是恒温养殖,不是恒温养殖除了6至9月份外,是养殖不成蝎子土元的。
否则即使你养殖了,也是必然要失败的,甚至会要血本无归。
加温的方式要根据当地的能源而定,可用煤,电,暖气等。
我场用煤加温,平均20平米每天加温费大约6元。
塑料大棚蝎子养殖,一年蝎子生长个月,即5、6、7、8、9、10六个月。
孕蝎如果5月份繁殖,到10月份小蝎子最少成为5-6龄蝎子,到11月份冬眠,来年7月份全部成为7龄蝎子。
塑料大棚蝎子养殖的生长速度和温室恒温一样快,并且不加温,节省很多能源和人工,蝎子成活率在70%以上。
大家随时可以来免费参观考察老场,新场区拒绝参观。
也可以随时来学习技术,不用预约。
可以先参观我场,也可以先听听讲课内容。
也可以与在场学习的学员沟通,感觉有价值了就学习,否则就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