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沥青试验作业指导书
沥青混合料试密度试验作业指导书

沥青混合料试密度试验作业指导书目得与适用范围封蜡法适用于测定吸水率大于2%的沥青混凝土或沥青碎石混合料试件的毛体积相对密度或毛体积密度。
本方法测定的毛体积相对密度适用于计算沥青混合料试件的空隙率、矿料间隙率等各项体积指标。
9.3.10 仪具与材料浸水天平或电子秤网篮。
溢流水箱试件悬吊装置熔点已知的石蜡。
冰箱铅或铁块等重物。
滑石粉。
秒表。
电风扇。
其它:电炉或燃气炉。
9.3.11 方法与步骤3.1、选择适宜的浸水天平或电子秤,最大感量应不小于试件质量的1.25倍,且不大于试件质量的5倍。
3.2、称取干燥试件的空中质量(ma),根据选择的天平感量读数,准确至0.1g、0.5g或5g。
当为钻芯法取得的非干燥试件时,应用电风扇吹干12h以上至恒重作为空中质量,但不得用烘干法。
3.3、将试件置于冰箱中,在4℃~5℃条件下冷却不少于30min。
3.4、将石蜡熔化至其熔点以上5.5℃±0.5℃。
3.5、从冰箱中取出试件立即浸入石蜡液中,至全部表面被石蜡封住后迅速取出试件,在常温下放置30min,称取蜡封试件的空中质量(p m)。
3.6、挂上网篮,浸入溢流水箱中,调节水位,将天平调平或复零。
将蜡封试件放入网篮浸水1min,读取水中质量(c m)。
3.7、如果试件在测定密度后还需要做其它试验时,为便于除去石蜡,可事先在干燥时间表面涂一薄层滑石粉,称取涂滑石粉后的试件质量(s m),然后再蜡封测定。
3.8、用蜡封法测定时,石蜡对水的相对密度按下列步骤实测确定:3.8.1、取一块铅或铁块之类的重物,称取空中质量(g m);3.8.2、测定重物的水中质量('g m);3.8.3、待重物干燥后,按上述试件蜡封的步骤将重物蜡封后测定其空中质量(d m)及水中质量('d m);3.8.4、按式(1)计算石蜡对水的相对密度。
)()(''g d g d gd p m m m m m m ----=γ(1)式中:P γ——在常温条件下石蜡对水的相对密度;g m ——重物的空中质量,g ;g m '——重物的水中质量,g ;dm ——蜡封后重物的空中质量,g ; 'd m ——蜡封后重物的水中质量,g 。
沥青混合料试验作业指导书

沥青混合料试验作业指导书JW-03.14一.引用标准:JTG E20-2011《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GB50092-1996《沥青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JTGF40-2004《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二.适用范围:本指导书适用公路沥青路面等工程的设计、施工、养护以及质量检查、验收等各个阶段,试验包括试件制作、试件密度、马歇尔稳定度、沥青路面芯样马歇尔、理论最大相对密度、沥青含量、弯曲、单轴压缩、配合比设计三.一般规定:3.1取样数量:试样数量应根据试验目的决定,宜不少于试验用量的2倍,按现行规范规定进行沥青混合料试验的每一组代表性取样如下:马歇尔试验、抽提筛分取样数量20 kg,最少12 kg;弯曲试验取样数量25 kg,最少15 kg。
根据沥青混合料集料公称最大粒径,取样应不少于下列数量:细粒式沥青混合料,不少于4kg;中粒式沥青混合料,不少于8kg;粗粒式沥青混合料,不少于12kg;特粗式沥青混合料,不少于16kg。
3.2拌和及压实温度:试件的拌和与压实温度可按下表选用,并根据沥青品种和标号作适当调整。
针入度小、稠度大的沥青取高限,针入度大、稠度小的沥青去低限,一般去中值。
对改性沥青,应根据改性剂的品种和用量,适当提高混合料的拌和压实温度,对大部分聚合物改性沥青,需要在基质沥青的基础上提高15℃~30℃左右,掺加纤维时,尚需再提高10℃左右。
常温沥青混合料的拌和及压实在常温下进行。
沥青混合料拌和及压实温度参考表四.沥青混合料试件制作方法(马歇尔标准击实法)4.1试件尺寸:标准击实法适用于马歇尔试验所使用的Ф101.6mm×63.5mm圆柱体试件的成型。
大型击实法适用于Ф152.4mm×95.3mm的大型圆柱体试件的成型。
4.2试件数量:沥青混合料试件制作时的矿料规格及试件数量应符合如下规定: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在试验室人工配制沥青混合料制作试件时,试件尺寸应符合试件直径不小于集料公称最大粒径的4倍,厚度不小于集料公称最大粒径应不小于1~5倍的规定。
沥青密度与相对密度试验作业指导书

沥青密度与相对密度试验作业指导书1、目的与适用范围本方法适用于利用比重瓶测定各种沥青材料的密度与相对密度。
非经注明,测定沥青密度的标准温度为15℃。
沥青与水的相对密度是指25℃相同温度下的密度之比。
本方法可以测定15℃密度,换算得相对密度(25℃—25℃);也可以测定相对密度(25℃/25℃),换算求得密度(15℃)。
二者之间可由下式换算:沥青与水的相对密度(25℃/25℃)=沥青的密度(15℃)×0.996注:对液体石油沥青,也可以采用适宜的液化比重计测定密度或相对密度。
2、仪器与材料2.1比重瓶:玻璃制,瓶塞下部与瓶口须经仔细研磨。
瓶塞中间有一个垂直孔,其下部为凹形,以便由孔中排除空气。
比重瓶的容积为20ml—30ml,质量不超过40g,形状和尺寸如图1。
2.2恒温水槽:控温的准确度为0.1℃。
2.3烘箱:200℃,装有温度自动调节器。
2.4天平:感量不大于1mg。
2.5滤筛:0.6mm、2.36mm各一个。
2.6温度计:0℃—50℃,分度为0.1℃。
2.7烧杯:600ml—800ml。
2.8真空干燥器。
2.9洗液:玻璃仪器清洗液,三氯乙烯(分析纯)等。
2.10蒸馏水(或去离子水)。
/2.11表面活性剂:洗衣粉(或洗)。
2.12其它:软布、滤纸等。
3、方法与步骤3.1准备工作3.1.1用洗液、水、蒸馏水先后仔细洗涤比重瓶,然后烘干称其质量(m1),准确至1mg。
3.1.2将盛有新煮沸并冷却的蒸馏水的烧杯浸入恒温水槽中一同保温,在烧杯中插入温度计,水的深度必须超过比重瓶顶部40mm以上。
3.1.3使恒温水槽及烧杯中的蒸馏水达至规定的试验温度±0.1℃。
3.2比重瓶水值的测定步骤3.2.1将比重瓶及瓶塞放入恒温水槽中,烧杯底浸没水中的深度应不少于100mm,烧杯口露出水面,并用夹具将其固牢。
3.2.2待烧杯中水温再次达至规定温度后并保温30min后,将瓶塞塞入瓶口,使多余的水由瓶塞上的毛细孔中挤出。
沥青粘韧性试验作业指导书

同一试样至少进行3次平行试验,当最大值或最小值与平均值之差不超过3倍标准差时,取平均值作为试验结果,准确至1位小数。
图2 粘韧性试验荷重~变形曲线
录纸方格数求算,也可用记录纸张的质量比例法求出,此时用剪刀剪下ABCE及CDFE,分别称取质量m1、m2,准确至1mg,再由已知面积的记录纸称取单位面积的记录纸质量m0,并按式(1)及(2)求得到曲线面积A1,A2。
A1=m1/m0 (1)
A2=m2/m0 (2)
式中:A1——曲线ABCE的面积,N.m;
A2——曲线CDFE的面积,N.m;
m0——单位面积记录纸质量,g/N.m;
m1——ABCE部分记录纸质量,g;
m2——CDFE部分记录纸质量,g。
4.3试样的粘韧性及韧性按式(3)及(4)计算。
T0=A1+A2 (3)
Te=A2 (4)
式中:T0——沥青的粘韧性,N.m;
Te——沥青的韧性,N.m。
2.1.2定位螺母:拧在连接杆上。
2.1.3定位支架:由一中孔套筒及与其相接的三根支杆组成,支杆在半径27mm处有刻槽。
2.1.4支架通过定位销固定拉伸半球圆头位置。
2.1.5试样器:金属制内径55mm,深35mm。
2.2恒温水槽:能控制恒温25℃±0.1℃,内有多孔的安放试样器的架子。
2.3温度计:0℃~50℃,分度为0.1℃。
由拉伸速度与X轴记录的拉伸时间求取。为使记录曲线清晰,记录仪时间轴的走纸速度可选用500mm/min或1000mm/min。
3.2.3 粘韧性试验器从恒温水槽中取出到试验结束的时间不能超过1min。
4计算
4.1在荷重变形曲线上将曲线BC下降的直线部分延长至E,用虚线表示。
沥青取样法作业指导书

沥青取样法作业指导书一、引言沥青是道路施工中常用的材料之一,为了保证沥青的质量,需要进行取样和实验分析。
本文档旨在提供沥青取样法的作业指导,以确保取样过程准确、规范。
二、取样设备准备1. 取样容器:使用无水铝罐或玻璃瓶作为取样容器,容器应干净、无油污。
2. 取样工具:取样用的铲子或铁钩应干净、无锈蚀。
3. 记录工具:准备好记录取样信息的笔和纸。
三、取样点选择1. 取样点应代表整个沥青批次的质量。
2. 取样点应避免有明显的污染或损坏的区域。
3. 取样点应远离施工现场,以避免受到施工活动的影响。
四、取样方法1. 清理取样点:使用清洁的刷子或布将取样点表面的杂质清除干净。
2. 取样容器准备:将取样容器清洗干净并晾干。
3. 取样操作:使用取样工具将沥青从取样点中取出,确保取样量足够。
4. 容器封口:将取样容器口封严,并在容器上标明取样点的编号和日期。
5. 记录信息:记录取样点的位置、时间、温度等信息。
五、取样注意事项1. 取样过程中应避免污染沥青样品,避免使用有油污或杂质的工具。
2. 取样点应避免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如雨水、灰尘等。
3. 取样容器应严格遵守密封要求,以防止样品受到空气、水分等的污染。
4. 取样时应注意自身安全,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六、取样样品保存1. 取样样品应保存在干燥、通风、避光的地方。
2. 样品应尽快送至实验室进行分析,以避免样品质量受到影响。
3. 样品保存期限一般为7天,超过期限的样品应丢弃。
七、取样记录1. 记录取样点的位置、时间、温度等信息。
2. 记录取样容器的编号和日期。
3. 记录取样时的天气情况和工作人员信息。
八、取样质量控制1. 根据工程要求,确定取样点和取样数量。
2. 对取样点进行随机抽样,确保取样的客观性和代表性。
3. 定期对取样工具和容器进行检查和校准,确保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九、取样结果分析1. 将取样样品送至实验室进行分析,获取沥青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成分等数据。
2. 根据分析结果,判断沥青的质量是否符合要求。
沥青恩格拉粘度试验作业指导书恩格拉粘度计法

沥青恩格拉粘度试验作业指导书(恩格拉粘度计法)
1目的与使用范围
本方法采用恩格拉粘度计测定乳化沥青及煤沥青的恩格拉度,用恩格拉度(E v)表示。
非经注明,测定温度为25℃。
2仪具与材料
2.1恩格拉粘度计:符合国标GB266标准,包括盛样用的内容器和作为水或油浴用的外容器、堵塞流出管用的硬木塞、金属三角架和接受瓶等。
2.1.1 盛样器:由黄铜制成,底部为球面形,内表面要经过磨光并镀金。
从底部起以等距离在内壁上安装有三个向上弯成直角的小尖钉,作为控制试样面高度和仪器水平的指示器。
在容器底部中心处有一流出孔,此孔焊接着黄铜小管,其内部装有铂制小管,铂管内部必须磨光。
内容器的铜制盖为中空凸形,盖上有两个孔口,供插入木塞和温度计使用。
表1。
沥青作业指导书

篇一:沥青作业指导书1、编制目的用来检验沥青产品的质量2、引用标准: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j 052-20003、适用范围:适用于在生产厂,储存或交货验收地点为检查沥青产品质量而采集各种沥青材料的样品。
4、仪具与材料:4.1、盛样器:液体或粘稠沥青采用广口、密封带盖的金属容器;固体沥青可用塑料袋,但需有外包装,以便携运。
4.2、沥青取样器:金属制、带塞、塞上有金属长柄提手。
5、方法与步骤:5.1、准备工作检查取样和盛样器是否干净、干燥,盖子是否配合严密。
对供质量仲裁用的沥青试样,应采用新容器存放,且由供需双方人员共同取样,取样后双方在密封上签字盖章。
5.2、实验步骤5.2.1、从无搅拌设备的储油罐中取样(1)、液体沥青取样时应先关闭进油阀和出油阀,然后取样。
(2)、用取样器按液面上、中、下位置个取规定数量样品。
(3)、将取出的3个样品充分混合后取规定数量样品作为试样,样品也可分别进行检验。
5.2.2、从槽车、罐车、沥青洒不车中取样(1)、设有取样阀时,可旋开待流出至少4kg或4l后再取样。
(2)、仅有放料阀时,放出沥青的一半再取样。
(3)、从顶盖处取样,可用取样器从中部取样。
5.2.3、从沥青储存池中取样(1)、沥青储存池中的沥青应待加热融化后,经管道或沥青泵流至沥青加热锅之后取样。
分间隔每锅至少取3个样品,然后将这些样品充分混匀后再取规定数量作为试样,样品也可分别进行检验。
5.2.4、从沥青桶中取样(1)、当能确认是同一批生产的产品时,可随机取样。
(2)、将沥青捅桶加热使捅中沥青全部熔化成流体后,按罐车取样方法取样。
(3)、若沥青桶不便加热熔化沥青时,亦可在桶高的中部将桶凿开取样,但样品应在距桶壁5cm以上的内部凿取,并采取措施防止样品散落地面沾有尘土。
6、试样的保护与存放:6.1、试样应存放在阴凉干净处,注意防止试样污染。
装有试样的盛样器应加盖密封,外部檫拭干净,并在其上标明试样来源、品种、取样日期、地点及取样人。
沥青混合料沥青抗剥落剂试验作业指导书

文件编号:ZY01-051-2006作业指导书(沥青抗剥落剂性能评价试验)编写:日期:审核:日期:批准:日期:受控状态:持有者姓名:分发号:持有者部门:江苏省交通科学研究院中心试验室(江苏省交通工程质量检测中心)目录1.主标准、配套设备及开展项目2.仪器设备操作规程3.环境要求4.检测工作程序及样品处置5.测量结果,数据处理规定6.测量不确定度报告1.试验主要设备及开展项目2.仪器设备操作规程2.1沥青薄膜加热烘箱:2.1.1接通仪器电源,检察仪器附件是否齐全;2.1.2设定仪器试验温度为163℃±1℃,并将一水银温度计垂直悬挂于转盘轴上,位于转盘中心,水银球应在转盘顶面上的6mm处。
2.2微机沥青混合料材料性能试验系统:2.2.1装好试件;2.2.2将数控采集仪的温控电源打开,设置好所需温度;2.2.3打开主机“制冷”开关;2.2.4装好试件,按“上升“或”“下降”健调整至压头位置;2.2.5根据电脑桌面软件进行操作;3.环境条件无具体要求。
4.检测工作程序及样品处置4.1样品处置程序委托送样或现场取样→样品编号→样品区→从待检样品区取样品→试验室进行样品试验/检测→样品试验/检测完毕→剩余样品放入已检样品区按规定集中处理→完毕4.2检测工作程序测定抗剥落剂的物理指标→对沥青进行薄膜加热试验→不老化沥青和集料粘附性及老化沥青和集料粘附性试验→掺加抗剥落剂的混合料进行短期老化→成型无需老化的浸水马歇尔试件和冻融劈裂试件和短期老化试件→成型浸水马歇尔试件和冻融劈裂试件进行长期老化→进行马歇尔试验和冻融劈裂试验(包括老化)→进行原始记录数据的处理4.3操作过程4.3.1试验准备4.3.1.1按要求将沥青加热、过滤加入要求的抗剥落剂,让抗剥落剂均匀的分散在沥青试样中,测定抗剥落剂的物理指标。
4.3.1.2按沥青蒸发损失作业指导书对沥青进行老化。
4.3.1.3用老化的沥青进行沥青和集料粘附性试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石油沥青试验作业指导书1、适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道路石油沥青、建筑石油沥青、专用石油沥青、普通石油沥青的质量指标的检验。
2、引用标准:GB494SYB1661SYB1665SYB1663GB4509GB4508GB4507SY2805SY2808GB45103、试验方法3.1 取样3.1.1 采样工具(1)采取膏状石油产品试样时,当在铁盒、白铁桶或袋子中取样时,使用长度约400mm的螺旋形钻孔器或活塞穿孔器;当在大桶或鼓形桶中取样时,使用长度约800mm的螺旋形钻孔器或活塞穿孔器。
3.1.2 一般要求(1)用来鉴定全部质量指标,必须按照产品的国标、部标或技术规格中所规定的数量采取用于复查某项或数项质量指标,应采取足够分样,这些指标所需的试样数量。
(2)采样工具和容器必须清洁。
采样工具和容器使用前后必须用汽油洗净、晾干、收藏。
(3)对于用来掺成一个平均试样所需的试样,允许用同一件采样工具,每次放入石油产品前不必洗涤。
3.1.3 不同试样取样要求(1)从容器中采取可熔性固体石油产品试样①按容器的总件数的2%(但不应少于2件)采取试样。
采出的试样以大约相等的体积制成一份平均试样。
②将采样的大桶立起,顶盖朝上,用抹布将顶盖擦净后取下。
刮掉产品表面直径约200mm,厚约10mm的一层,用灼热的刀子割取一块约1kg重量的试样。
将采样的木箱放好,盖子朝上,用抹布将盖子擦净后取下。
袋装的产品将袋子打开,然后在每箱或袋中取出一块试样。
③从每块试样的上、中、下部份割取3块体积大约相等的小块试样。
④将割取的小块试样装在一个清洁、干燥的容器中,交给实验室进行熔化,搅拌均匀后注入铁模内。
(2)从散装可熔性固体石油产品采取试样在一批产品中要从不同位置选取一些大小相同的块料作为试样。
同模铸成的石油产品每100件中采取的件数不应少于10件。
未经模铸的石油产品,要在每吨中采取一块试样,但采出的块数不应少于10块。
从每块试样的不同部份割3块体积大约相等的小块试样。
将采出的试样装在一个容器中,交实验室熔化搅拌均匀后注入铁模内。
3.1.4 试样保管(1)采取的试样(铸块),分成大约相等两份,每份用牛皮纸或羊皮纸包好。
(2)试样上应贴上标签,标签内容包括:产品名称、牌号、发货工厂、货物批号或大桶、铁盒、车、箱等编号,取样日期、产品标准代号及本中心对样品的所需要注明的内容。
(3)一份试样供实验分析用,另一份保存两个月,供仲裁试验用。
3.2 针入度测定3.2.1 仪器设备(1)针入度计(2)标准针(3)试样器:金属圆柱形平底容器。
针入度<200时试样器内径55mm,内部深度35mm;针入度在200-350时,试样器内径70mm,内部深度45mm。
(4)恒温水浴:容量不小于10L,能保持温度在试验温度±0.1℃范围内。
水中应备有一个带孔的支架,位于水面下不少于100mm,距浴底不少于50mm处。
(5)平底玻璃器:容量不小于0.5L,深度不少于80mm。
内设一个不锈钢三脚支架,能使试样器稳定。
(6)秒表:刻度0.1S或小于0.1S,60S间隔内的准确度达到±0.1S。
(7)液体玻璃温度计,刻度范围0-50℃,分度0.1℃。
(8)熔化试样用的金属器或瓷柄器。
(9)金属网筛:筛孔0.3-0.5mm。
(10)砂浴或可控温密闭电炉。
3.2.2 试验设备(1)将预先除去水份的沥青试样在砂浴或密闭电炉上小心加热,不断搅拌,加热热温度不得超过估计软化点100℃,加热时间不得超过30min,用筛过滤除去杂质。
(2)将试样倒入预选好的试样器中,试样深度应大于预计穿入深度10mm。
(3)试样器在15-30℃的空气中冷却1-1.5h(小试样器)或1.5-2h(大试样器),防止灰尘落入试样器。
然后将试样器移入保持规定试验温度的恒温水浴中,小试样器恒温1-1.5h,大试器恒温1.5-2h。
3.2.3 试验步骤(1)调节针入度计的水平,检查连杆、导轨无明显磨擦。
用甲苯清洗针,用净布擦干,固紧好针,放好规定重量的砝码。
(2)取出试样器,放入水温控制在试验温度的平底玻璃器中的三脚支架上,试样表面以上的水层高度不小于10mm,将平底玻璃器入于针入度计的平台上。
(3)放下针连杆,使针尖刚好与试样表面接触,拉下活干,使与针连杆顶端相接触,调节针入度计到底盘使指针为零。
(4)用手紧压按钮,同时起动秒表,使标准针自由下落穿入沥青试样,到规定时间停压按钮,使针停止移动。
(5)按下活杆与针连杆顶端接触,此时刻度盘指针的读数即为试样的针入度。
(6)同一试样重复试定至少3次,各测点之间及测点与试样器边缘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10mm,每次测定前应将平底玻璃器放入恒温水浴。
每次测定摸一根干净的针或取下针用甲苯擦干净,再用干布擦干。
(7)测定针入度大于200的沥青时,至少用3根针,每次测定后将针留在试样中,直至3次测定完成后才能把针从试样中取出。
3.2.4 精密度(1)取3次测定针入度的平均值,取整数,作为实验结果,3次测定的针入度值相差不应大于表中数值。
若差值超过表中数值,试验应重做。
针入度测定允许最大差值3.3 延度测定3.3.1 原理和适用范围用既定的试件在一定温度下以一定速度拉伸至断裂时的长度,以cm表示。
非经特殊说明,试验温度为25±0.5℃,延伸速度为5±0.5cm/min,本法适用于测定石油沥青的延度。
3.3.2 仪器和材料(1)延度仪:凡能将试件浸没于水中,按照5±0.5cm/min速度拉伸试件的仪器均可使用。
该仪器在开动时应无明显振动。
(2)试件模具:由两个端模和两侧模组成试件模具由黄铜制造,装配完好后可浇铸成以下尺寸的试件。
总长 7.45—7.55cm端模间距 2.95—3.03cm端模口宽 1.98—2.02cm最小横断面宽 0.99—1.01cm厚度(全部) 0.99—1.01cm(3)水浴:容量至少为10L,能保持试验温度变化不大于0.1℃玻璃或金属器皿。
试件浸入水中深度不得小于10cm,水浴中设置带孔搁架,搁架距底部不得小于5cm。
(4)瓷皿或金属皿,熔沥青用。
(5)温度计:0-50℃,分度0.1℃和0.5℃各一支。
(6)筛:筛孔为0.3—0.5mm的金属网。
(7)砂浴或可控制温度的密闭电炉。
(8)甘油滑石粉隔离剂:甘油2份,滑石粉1份,重量计。
3.3.3 准备工作(1)将隔离剂拌和均匀,涂于磨光的金属板上和铜模侧模的内表面,将模具组装在金属板上。
(2)将除去水份的试样,在砂浴上小心加热并防止局部过热,加热温度不得高于估计软化点100℃,用筛过滤,充分搅拌,混入气泡,然后将试样呈细流状,闭模的一端至他端往返侧入,使试样略高出模具。
(3)试样在15—30℃的空气中冷却30min,然后放入25±0.1℃的水浴中,保持30min后取出,用热刀将高出模具的中间刮向两边,表面应刮到十分光滑。
将试样连同金属板再浸入25±0.1℃的水浴中1-1.5h。
(4)检查延度仪拉伸速度是否符合要求,移动滑板使指针对着标尺的零点,保持槽中水温为25±0.5℃。
3.3.4 试验步骤(1)将试件连模移至延度仪水槽中,将模具两端的孔分别套在滑板及槽端的金属柱上,水面距试件表面应不小于25mm,然后去掉侧模。
(2)确认水槽中水温为25±0.5℃时,开动延度仪观察沥青的拉伸情况。
在测定时,如发现沥青细丝浮于水面或沉入槽底时,则应在水中加入乙醇或食盐水调整水的密度至与试样的密度相接近后再进行测点。
(3)试样拉断时指针所指标尺上的读数,即为试样的延度,以cm表示。
在正常情况下,试样应拉伸成锥尖状,在断裂时实际横截面为零。
如不能得到上述结果,则应报告在此条件下无测定结果。
(4)取平行测定3个结果的平均值为测定结果。
若3次测定值不在其平均值的5%以内,但其中两个较高值在平均值5%之内,则弃去最低测定值,取两个较高值的平均值作为测定结果。
3.3.5 精密度两次试验结果之差,不应超过下列数值:重复性平均值的10%再现性平均值的20%3.4 软化点测定3.4.1 原理和适用范围将规定重量的钢球放在内盛规定尺寸金属环的试样盘上,以恒定的加热速度加热此组件,当试件软到足以使被包在沥青中的钢球下落达25.4mm时的温度,作为软化点,以℃表示。
3.4.2 仪器和材料(1)沥青软化点测定器①钢球:直径为9.53mm,重量为3.50±0.05g的钢制圆球;②试样环:黄铜制的锥环或肩环;③钢球定位器:黄铜制能使钢环定位于试样环中央;④支架:由上、中及下承板和定位套组成。
环可水平地安放在中承板上的圆孔中,环的下边缘距下承板应为25.4mm,其距离由定位套保证。
3块板用长螺栓固定在一起;⑤温度计:应符合GB514-83中沥青软化点专用温度计的要求。
(2)其他①电炉及其他加热器;②金属板或玻璃板、金属板一面磨光,光洁度Δ8;③刀:切沥青表;④甘油滑面粉隔离剂:甘油2份,滑石粉1份的重量计;⑤筛:筛孔为0.3—0.5mm的金属网;⑥新煮沸过的蒸馏水;⑦甘油。
3.4.3 准备工作(1)黄铜环置于涂有隔离剂的金属板或玻璃板上;(2)将预先脱水的试样加热熔化,不断搅拌,防止局部过热,加热不得高于估计软化点100℃,加热时间不超过30min。
用筛过滤,将试样注入黄铜环内至略高出环为止。
若估计软化点在120℃以上时,应将黄铜环与金属板预热至80—100℃。
(3)试样在15-30℃的空气中冷却30min后,用热刀刮去高出环面的试样,使与环面齐平。
(4)估计软化点不高于80℃的试样,将盛有试样的黄铜环及板置于盛水的保温槽内,水温保持在5±0.5℃,恒温15min。
估计软化点高于80℃的试样,将盛有试样的黄铜环及板置于盛满甘油保温槽内,甘油温度保持32±1℃,恒温15min,或将盛试样的环安放在环架中承板的孔内,然后放在盛有水或甘油的烧杯中恒温15min,温度要求同保温槽。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