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2019-世纪金榜物理3-PPT课件

合集下载

《世纪金榜》2019届高三人教版物理一轮复习PPT课件:实验三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世纪金榜》2019届高三人教版物理一轮复习PPT课件:实验三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A.橡皮筋和细线的长度
B.橡皮筋的原长和伸长量
C.两细线的长度和方向
D.两测力计的读数和两细线的方向
【解析】选D。该实验的目的是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 定则,要根据两个弹簧拉橡皮筋时两个拉力的大小和方 向作出平行四边形求出其合力,然后与一个弹簧拉橡皮 筋时的拉力进行比较,最后得出结论,故需要记录的是两 弹力的大小和方向,故A、B、C错误,D正确。
(2)橡皮筋总长度l=6.00 cm+7.60 cm=13.60 cm,在
F-l图线上找到与13.60 cm对应的弹力F=1.80 N。
(3)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出平行四边形并求出对角线
表示的力F′。 (4)因为F′是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的,FOO′是实际测 量出的,如果在误差允许范围内,F′与FOO′近似相等,就验 证了平行四边形定则。
答案:(1)如图所示
10.00(9.80、9.90、10.10均正确)
(2)1.80(1.70~O′
【变式训练】
(2016·榆林模拟)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
验中,将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在水平木板上,另一端系上
两根细线,如图,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分别钩住两细线,成 一定角度地水平拉橡皮筋,记录橡皮筋与细线结点O的 位置。同时还记录( )
力F′的图示,再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出力F1和F2的
合力F的图示,比较F、F′在实验误差允许的范围内是
否大小相等、方向相同。
【实验器材】
方木板、白纸、弹簧测力计(两只)、橡皮条、细绳套 (两个)、三角板、刻度尺、图钉(几个)、铅笔。
【实验过程】
1.仪器安装:
(1)用图钉把白纸钉在水平桌面上的方木板上。
(2)用图钉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A点,橡皮条的另一端

《世纪金榜》2019届高三人教版物理一轮复习PPT课件:3.3牛顿运动定律的综合应用

《世纪金榜》2019届高三人教版物理一轮复习PPT课件:3.3牛顿运动定律的综合应用

(3)×。超重时,物体的加速度一定向上,但其速度可能
向上,也可能向下。
(4)√。失重时,物体可能向上做减速运动。 (5)×。对系统整体分析只分析外力,不需要分析内力。 (6)×。物体处于完全失重状态时,物体的加速度大小 为g,方向竖直向下。
【小题快练】基础小题 测基本能力 1.(多选)(超失重)用力传感器悬挂一钩码,一段时间后, 钩码在拉力作用下沿竖直方向由静止开始运动。如图 所示,实线是传感器记录的拉力大小变化情况,则( )
【解析】选B。对两木块整体进行分析,应用牛顿第二 定律,可得F=(m1+m2)a,然后再隔离甲,同理可得F′= m1a,其中F′=k(L-L′),解得两木块之间距离L′=LFm1 ,故选B。 m1 m 2 k
3.(连接体问题)如图所示,物块A、B叠放在粗糙的水平 桌面上,水平外力F作用在B上,使A、B一起沿水平桌面 向右加速运动。设A、B之间的摩擦力为f1,B与水平桌 面间的摩擦力为f2。在始终保持A、B相对静止的情况
下,逐渐增大F,则摩擦力f1和f2的大小变化情况为(
)
A.f1不变、f2变大 C.f1和f2都变大
B.f1变大、f2不变 D.f1和f2都不变
【解析】选B。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对A物体:f1=mAa, 对整体:F-f2=(mA+mB)a, 可见,当F增大时,加速度a增大,f1变大。
而f2=μ(mA+mB)g,μ、mA、mB都不变,则f2不变。故选B。
例:如图所示,光滑水平地面上有两块完全相同的木块 A、B,质量均为m,在水平推力F的作用下运动,用FAB代 表A、B间的相互作用力。
F=2ma 则:对A、B整体,如图甲,有:______;
FAB=ma 。 对B,如图乙,有:______

《世纪金榜》2019届高三人教版物理一轮复习PPT课件:1.2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

《世纪金榜》2019届高三人教版物理一轮复习PPT课件:1.2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
9 则C正确;位移x 内的平均速 1.5s,且x3= 1 at′2= m, 3
2
x1 x 2 =2.5m/s,初速度v0一 2T
8
3 度 v= x =0.75m/s, 则D正确。
t
3.(多选)(自由落体运动)物体从离地面45m高处做自由
落体运动(g取10m/s2),则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
1∶2∶3∶…∶n 。 v1∶v2∶v3∶…∶vn=_______________
②1T内、2T内、3T内……位移的比为 12∶22∶32∶…∶n2 。 x1∶x2∶x3∶…∶xn=_________________
③第一个T内、第二个T内、第三个T内……位移的比为 1∶3∶5∶…∶(2n-1) 。 xⅠ∶xⅡ∶xⅢ∶…∶xn= ____________________ ④通过连续相等的位移所用时间的比为
1 2 1 2 C 正确 ;全程的平均速度 gt 3- gt 2= 25 m, 2 2
h 45 v= = m/s t 3
4.(竖直上抛运动)将一个物体以某一速度从地面竖直 向上抛出,物体在回到抛出点的运动过程中所受空气阻 力忽略不计,则物体( A.落地速度小于抛出速度 )
B.在最高点的加速度为零
C.上升时间大于下落时间
vt
2
v0 v = 2 。
②任意两个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T内的位移之差为一恒
aT2。 量,即Δ x=x2-x1=x3-x2=…=xn-xn-1=___ (m-n)aT2 。 可以推广到xm-xn=________
(2)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四个推论。
①1T末、2T末、3T末…瞬时速度的比为
1 2 (3)×。由x=v0t+ at 可知,匀加速直线运动的位移随 2

鲁科版(2019)高中物理必修三第2章复习—课件(共36张PPT)

鲁科版(2019)高中物理必修三第2章复习—课件(共36张PPT)
26
答案 BD
27
2.如图所示,三块平行放置的带电金属薄板A、B、C中央 各有一小孔,小孔分别位于O、M、P点。由O点静止释放 的电子恰好能运动到P点。现将C板向右平移到P′点,则 由O点静止释放的电子( )
A.运动到P点返回 B.运动到P和P′点之间返回 C.运动到P′点返回 D.穿过P′点
28
mvL2=2
3
3 mg
由A点到等效最高点,根据动能定理得 -233mgL(1+cos 30°)=12mv2-12mvA2
联立解得vA= 2gL 3+1 。
答案:(1)正电
3mg 3q
(2)
2gL 3+1
22
23
解析:(1)设小滑块到达Q点时速度为v,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mg+qE=mRv2

小滑块从开始运动至到达Q点过程中,由动能定理得
大小,选项C错误;沿着电场线方向电势降低,故x1处的电
势比x2处的电势低,选项D正确。
[答案] AD
15
(三) E-x图像 在给定了电场的Ex图像后,可以由图线确定电场强度的变化情
况,E>0表示场强沿正方向,E<0表示场强沿负方向;Ex图线 与x轴所围成的面积表示电势差,如果取x=0处为电势零点,则 可由图像的面积分析各点电势的高低,综合分析粒子的运动, 进一步确定粒子的电性、电场力做功及粒子的动能变化、电势 能变化等情况。
。 答案 B
10
重点题型分析 一、静电场中的三类常考图像问题
(一) φ-x图像
(1)φx图线上某点切线的斜率的绝对值表示电场强度的大小,φx图线存 在极值,其切线的斜率为零,则对应位置处电场强度为零。
(2)在φx图像中可以直接判断各点电势的大小,并可根据电势大小关系 确定电场强度的方向。

《世纪金榜》2019届高三人教版物理一轮复习动态演示实验课件:实验10 练习使用多用电表

《世纪金榜》2019届高三人教版物理一轮复习动态演示实验课件:实验10 练习使用多用电表

答案: 红
5
变大
3.如图甲所示为一黑箱装置,盒内有由两节干电池和 几个电阻等元件组成的电路,a、b为黑箱的两个输出 端,a端连接盒内电池的正极. (1)为了探测黑箱,某同学准备进行以下几步测量: ①用多用电表的电阻挡测量a、b间的电阻. ②用多用电表的直流电压挡测量a、b间的输出电压.
③用多用电表的直流电流挡测量a、b间的输出电流.
(5)多用电表电阻挡内部电路可等效为由一个 无内阻的电池、一个理想电流表和一个电阻
串联而成的电路,如图丁所示。根据前面的实
验数据计算可得,此多用电表内电池的电动势

路的总电阻为
V,电阻“×1 k”挡内部电
kΩ 。
【解题指南】解答本题可按以下思路进行:
(1)多用电表欧姆挡测电阻的步骤:选挡、调零、测量;
你认为以上测量中不妥的有:_______(填序号),理由是________.
(2)若他用多用电表测其电阻,已经调零且选择开关指向欧姆挡 “×10”挡位的多用电表测量,发现指针的偏转角度太大,这时他 应将选择开关换成欧姆挡的“_______”(填“×100”或“×1”) 挡位;调零后测量,其表盘及指针所指位置如图乙所示,则此段电 阻丝的电阻为________Ω .
答案:(1)①断开待测电阻,将选择开关旋到“×100”挡;②将两 表笔短接,调整“欧姆调零旋钮”,使指针指向“0 Ω”;③再接入 待测电阻,将指针示数 100,即为待测电阻阻值. (2)见解析 (3)电阻 1、2 1
2.图示为简单欧姆表原理示意图,其中电流表的偏电流
IR=300μ A,内阻Rg=100Ω ,可变电阻R的最大阻值为
(2)多用电表欧姆挡测电压表内阻的电路、电流表调零:将红表笔和黑表笔短接,使指针指电阻0刻度。 (2)多用电表欧姆挡测电压表的内阻应使电流从电压表的“+”接线 柱流入、“-”接线柱流出,而黑表笔连接多用电表内电池的正极,所 以多用电表的红表笔和“-”端相连,黑表笔连接“+”端。 (3)多用电表和电压表的读数分别为15.0 kΩ和3.60 V。

1.6 章末专项 —【新教材】鲁科版(2019)高中物理必修第三册课件(共25张PPT)

1.6 章末专项 —【新教材】鲁科版(2019)高中物理必修第三册课件(共25张PPT)

EF q
F
k q1q2 r2
静力学:平衡 动力学
静力学、动力学
2. 用细线将质量为4×10-3㎏的带电小球P悬挂在O点下,当空中有方向为水平向 右,大小为1×104N/C的匀强电场时,小球偏转37°后处于静止状态。 (sin37°=0.6 , cos37°=0.8 ,g=10m/s2) (1)判断小球的带电性质 (2)求小球的带电量和求细线的拉力
第一章 静电场
章末专项习题课
静电场 思维导图
EF q
F
k q1q2 r2
01 库仑定律
F
k q1q2 r2
EF q
典型题型
接触起电 分配律
三电荷平衡
接触起电分配律
1. 两个相同的金属小球,带电量绝对值之比为1∶5,当它们相距r时
的相互作用力为F1.若把它们互相接触后再放回原处,它们的相互作
用力变为F2,则F1:F2可能为( )
O
P
解析
(1)小球受力如图,电场力方向与电场同向,故带正电
2)小球受力平衡 在水平方向:qE=mgtan37° q =3×10 -6 C 由受力图根据三角函数关系可知F= mg/ cos37° F=0.05N
解题关建点:受力分析 场强定义式 牛顿第二定律
解题思路:对小球受力分析,根据共点力平衡得出电场力的方向和 大小,以及细线拉力的大小,从而根据 电场强度的定义式求出小球 的电荷量.再根据力的合成求剪断细线后的合外力,再由牛顿第二 定律解出加速度。
A.A,B两点场强大小方向都相同
B.A,BLeabharlann 点的场强方向相同,大小不同。C.C,D两点的场强大小方向都相同。
D.C,D两点的场强方向相同,大小不同。

高三物理一轮复习世纪金榜 实验一 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精品PPT课件

高三物理一轮复习世纪金榜 实验一 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精品PPT课件

2.测量与记录: (1)把小车停在靠近打点计时器处,先接通电源,后放开小车,让 小车拖着纸带运动,打点计时器就在纸带上打下一系列的点,换 上新纸带,重复三次。 (2)从三条纸带中选择一条比较理想的,舍掉开头一些比较密集 的点,从后边便于测量的点开始确定计数点,为了计算方便和减 小误差,通常用连续打点五次的时间作为时间单位,即计数点的 时间间隔为T=0.1s。正确使用毫米刻度尺测量每相邻两计数点 间的距离,并填入设计的表格中。
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判断: (1)沿直线运动的物体在连续相等时间T内的位移分别为x1、 x2、x3、x4…,若Δx=x2-x1=x3-x2=x4-x3=…则说明物体在做匀 变速直线运动,且Δx=aT2。 (2)利用“平均速度法”确定多个点的瞬时速度,作出物体运动 的v-t图像。若v-t图线是一条倾斜的直线,则说明物体的速度 随时间均匀变化,即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3.由纸带求物体运动速度的方法: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某段时 间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vn= x n x n 1 。
2.由实验得出的v-t图像进一步得出小车运动的速度随时间变 化的规律: (1)直接分析图像的特点得出。小车运动的v-t图像是一条倾斜 的直线,如图所示,当时间增加相同的值Δt时,速度也会增加相 同的值Δv,由此得出结论:小车的速度随时间均匀变化。
(2)通过函数关系进一步得出。既然小车的v-t图像是一条倾斜 的直线,那么v随t变化的函数关系式为v=kt+b,显然v与t成线性 关系,小车的速度随时间均匀变化。
【注意事项】 1.平行:纸带、细绳要和长木板平行。 2.靠近:释放小车前,应使小车停在靠近打点计时器的位置。 3.先后顺序:实验时应先接通电源,后释放小车;实验后先断开 电源,后取下纸带。 4.防止碰撞:在到达长木板末端前应让小车停止运动,防止钩 码落地,小车与滑轮碰撞。

世纪金榜物理3-PPT精品文档

世纪金榜物理3-PPT精品文档

FT
3故G 1选. A.
12
题 · 知








·






·








基 础
4.如图所示,猎人用两根轻绳将猴子悬于空中,猴子处于静止
析 · 误

点 状态.以下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区 警
·

自 测
A.猴子受到三个力的作用

评 B.绳拉猴子的力和猴子拉绳的
经 典 考

·
力相互平衡
拟 考 场
·








基 础 盘

· 误 区


·


测 自 评
经 典 考

·









·






·





一、整体法和隔离法的选择


当物理情景中涉及物体较多时,就要考虑采用整体法和隔离
基 础
盘 法.
剖 析
· 误 区


·


测 自 评
经 典 考

·









·


点击进入相应模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图所示,不计滑轮质量与摩擦,重物挂在滑轮下,绳A端

· 误 区


· 固定,将右端绳由B移到C或D(绳长不变),绳上张力分别为



自 评
FTB 、FTC和FTD,若右端绳与水平方向的夹角θ 分别为θ B 、
经 典 考
θ C和θ D,则( )
题 ·









· 典
拟 考



·






析 · 误

点 向上的拉力F的作用下,向右做匀速运动,则下列说法中正确
区 警
·

自 测
的是( )

评 A.物体A可能只受到三个力的作用
经 典 考

·
B.物体A一定受到了四个力的作用



点 透
C.物体A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Fcosθ
检 验
析 ·
D.物体A对水平地面的压力的大小一定为Fsinθ
模 拟




·








基 础 盘

· 误 区


·

自 测
整体法和隔离法有时要交叉使用,但必须使用力的

评 相互作用才能从整体法过渡到隔离法.
经 典 考

·









·






·





【例证1】(2019·山东高考)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m1、m2的
易 错
基 两个物体通过轻弹簧连接,在力F的作用下一起沿水平方向做
拟 考 场
·








基 础 盘

· 误 区


·


测 自 评
经 典 考

·









·






·





一、整体法和隔离法的选择


当物理情景中涉及物体较多时,就要考虑采用整体法和隔离
基 础
盘 法.
剖 析
· 误 区


·


测 自 评
经 典 考

·









·


基 础 盘

· 误 区


· 自
(1)三力平衡问题.作出平行四边形后,要寻找菱形、 示

自 评
直角三角形、相似形等,用相应的几何知识解决.
经 典 考

(2)用正交分解法时,要建立适当的坐标系,使尽可能多的力与
·

要 坐标轴重合.
能 检





·






·





【例证2】(2019·镇江模拟)如图所示,水平细杆上套一细环 易

盘 点
匀速直线运动(m1在地面,m2在空中),力F与水平方向成θ 角.
剖 析
· 误 区 警
·
自 测
则m1所受支持力FN和摩擦力Ff正确的是( )
自 评
A.FN=m1g+m2g-Fsinθ

经 典 考

B.FN=m1g+m2g-Fcosθ
· 知

要 点
C.Ff=Fcosθ
检 验

析 ·
D.Ff=Fsinθ
拟 考 场
精 讲
尽可能多的力落在坐标轴上.
· 实



(3)三角形法


对受三力作用而平衡的物体,将力矢量图平移使三力组成一个 剖

础 盘
首尾依次相接的封闭力三角形,进而处理物体平衡问题的方法

· 误 区

· 叫三角形法;力三角形法在处理动态平衡问题时方便、直观,
警 示


自 容易判断.

经 典 考
经 典 考
的竖直半径垂直时,两球刚好能平衡,则杆的作用力为( )
题 ·

要 点 透 析
A .3 m g B .23 m g C .3 m g D .2 m g
3
3
2
【解析】选A.以球A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如图,则
能 检 验

·
典 例
F=mgtan30°,故杆的作用力F 3 m故g ,A正确.

3
·









·






·








基 础
3.跳伞运动员和伞正匀速下落,已知运动员体重G1,伞的重
析 · 误

点 ·
量G2,降落伞为圆顶形(如图所示).8根相同的拉线均匀分布
区 警 示
自 测
于伞边缘,每根拉线均与竖直方向成30°夹角,则每根拉线

评 上的拉力为( )
经 典 考

·
3
· 误 区


· 自
A.风力增大时,轻质绳对B球的拉力保持不变


自 评
B.B球受到的风力F为mAgtanθ
经 典 考
C.杆对A环的支持力随着风力的增加保持不变
题 ·

要 D.A环与水平细杆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m B
能 检
点 透
mA mB



·






·









础 盘
【解题指导】解答本题的关键点为

基 A,环A和球B间用一轻质绳相连,质量分别为mA、mB(mA>mB),由

盘 于B球受到水平风力作用,A环与B球一起向右匀速运动,已知
剖 析
· 误 区


· 自
细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测 自 评
经 典 考

·









·






·








基 础 盘

模 拟
典 例 精
【解题指导】由于题目中只涉及m1、m2组成的系统受到
考 场
·
讲 的外力,故受力分析时采用整体法.
实 战


【自主解答】选A、C.把m1、m2和弹簧组成的系统看作整
易 错

基 体,受力分析如图,由平衡条件知:
础 盘

· 误 区


·


测 自 评
经 典 考

·


要 点
水平方向:Ff=Fcosθ
FT
3故G 1选. A.
12
题 · 知








·






·








基 础
4.如图所示,猎人用两根轻绳将猴子悬于空中,猴子处于静止
析 · 误

点 状态.以下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区 警
·

自 测
A.猴子受到三个力的作用

评 B.绳拉猴子的力和猴子拉绳的
经 典 考

·
力相互平衡



· 典
拟 考



·





【易错分析】对易错选项及错误原因具体分析如下:



基 础
析 · 误




·


测 自 评
经 典 考

·









· 典
拟 考



·







【正确解答】把握隐含条件:绳长L不变,两墙壁间距离d不 剖

础 盘
变,因为是滑轮,AO、CO是同一根绳子上的两部分,因此




·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