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园发展历程及案例

合集下载

中国的国家公园时代来了

中国的国家公园时代来了

中国的国家公园时代来了作者:耿国彪来源:《绿色中国》2020年第08期近日,在湖北省神农架国家公园科学研究院大龙潭金絲猴野外研究基地,母猴“小贝”诞下了一只雄性幼崽。

这个新诞生的机灵呆萌的小家伙儿名字叫做“扇贝”,是今年诞生的第9只金丝猴宝宝。

“国宝”金丝猴是神农架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旗舰物种,被誉为“华中屋脊精灵”。

神农架国家公园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姚辉介绍,大龙潭金丝猴群体是神农架金丝猴群体中最小的一个种群,数量有90多只,7个家庭,1个全雄单元。

据第三次金丝猴种群调查,目前神农架金丝猴种群数量已从2005年的8个增至10个,数量从1280余只增加到1470余只,栖息地面积从210平方公里增至354平方公里。

这只是各国家公园试点中一个物种种群数量改善的事例。

在其他国家公园试点也经常有这样的故事出现。

近日,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省管理局联合北京大学开展荒漠猫专项调查时,从野外回收的红外相机数据中发现了一组荒漠猫抚育幼崽的画面。

照片中是一只雌性荒漠猫安静的守护在旁边,看着4个孩子相互打闹、嬉戏玩耍的场景。

荒漠猫为中国所有猫科动物中仅有的特有物种,《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EN)物种,荒漠猫在全国数量稀少,分布密度低,对其生活史所知甚少。

据专家介绍,此次调查到一只雌性荒漠猫能成功抚育4只幼崽的情况实属罕见,这充分反映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内物种食物链完整,顶级野生动物食物充足,荒漠猫、雪豹等猫科动物种群繁殖率较高。

建立国家公园的目的是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的原真性、完整性,始终突出自然生态系统的严格保护、整体保护、系统保护,把最应该保护的地方保护起来。

国家公园坚持世代传承,给子孙后代留下珍贵的自然遗产。

截至目前,我国已建立东北虎豹、祁连山、大熊猫、三江源、海南热带雨林、武夷山、神农架、普达措、钱江源和南山10处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涉及青海、吉林、海南、浙江等12个省份,总面积约22万平方公里,占陆域国土面积2.3%。

国家公园

国家公园

1 国家公园的起源与发展简史1.1国家公园的起源“国家公园( National Park) ”这一提法最早出现于美国。

1832年,在去达科他州( Dakotas) 旅行的路上,美国艺术家乔治.卡特林( George Catlin) 对美国西部大开发对印第安文明、野生动植物和荒野(Wildness)的影响深表忧虑。

他写到“它们可以被保护起来,只要政府通过一些保护政策设立一个大公园,一个国家公园(A nation spark),其中有人也有野兽,所有的一切都处于原生状态,体现着自然之美”。

卡特林的理想开始局部实现于1864年。

这一年美国国会将约塞米蒂峡谷和玛瑞波萨森林赠与加利福尼亚州政府,由该州政府作为资源保护地进行管理,命名为州立公园(State Park)。

8 年以后,即1872 年,美国国会将位于现怀俄明州西北部的黄石地区辟为资源保护地,由联邦政府内政部直接管理。

黄石地区将成为“有益于人民,为人民所享用的公共公园(Public Park)或快乐地,黄石公园被认为是美国,也是世界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国家公园。

1.2国家公园发展简史紧随美国之后,加拿大于1885年、澳大利亚于1879年、新西兰于1887年分别建立了它们各自的国家公园。

1930 年前后国家公园运动飘洋过海,南非于1926 年、日本于1931年相继建立了第一个国家公园。

但应该注意到的是,国家公园运动大规模的发展应该是在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尤其是从1950 年代开始。

随着战后经济的逐步复兴和各国人民收入的不断提高,旅游业开始蓬勃发展,游憩需求压力日益增大。

在这种情况下,已设置国家公园的国家开始扩大国家公园的数量,南美洲、亚洲和非洲等许多发展中国家也相继建立自己的国家公园体系。

从1872~2001年,国家公园运动从美国一个国家发展到世界上225个国家和地区, 从单一的国家公园概念衍生出“国家公园与保护区体系”“世界遗产”“生物圈保护区”等相关概念。

国家公园发展历程及案例

国家公园发展历程及案例

国家公园发展历程及案例国家公园是国家为了保护珍稀生物、植物和生态系统而划定的特定区域。

国家公园旨在保护和提升国家自然和文化遗产,同时提供可持续发展的机会。

本文将介绍国家公园的发展历程以及一些成功的案例。

国家公园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19世纪,当时美国成为第一个建立国家公园的国家。

美国于1872年设立了全球第一个国家公园,黄石国家公园,以保护该地区的自然资源和野生动物。

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它国家也开始关注国家公园的价值和意义,并设立了自己的国家公园。

欧洲国家也在20世纪初开始设立国家公园。

瑞典于1909年成立了首个国家公园,第萨尔克巴登国家公园,该国家公园以其宏伟的山脉和壮丽的自然景观而闻名。

瑞典的成功案例引发了其他欧洲国家的兴趣。

在亚洲,日本于1931年成立了全球第一个国家级保护区,阿尔卑斯山国立公园。

阿尔卑斯山国立公园以其雄伟的山脉和日本特有的自然景观而闻名,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随着时间的推移,国家公园的概念越来越受到重视。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定义,国家公园可以保护珍稀物种、生态系统和文化遗产,同时提供休闲和教育的机会,以及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活动。

各国纷纷设立国家公园,以实现这些目标。

一个成功的国家公园案例是坦桑尼亚的塞伦盖蒂国家公园。

塞伦盖蒂国家公园成立于1951年,是非洲最著名和最受保护的国家公园之一、该国家公园位于坦桑尼亚北部,拥有广袤的大草原、独特的动植物物种和世界闻名的大迁徙景观。

塞伦盖蒂国家公园通过限制捕猎、野生动物保护和生态旅游开发等措施,成功地保护了当地珍稀物种的栖息地,为游客提供了难忘的野生动物观赏体验。

另一个成功的国家公园案例是加拿大的班夫国家公园。

班夫国家公园成立于1885年,是加拿大第一个国家公园。

该国家公园位于落基山脉,拥有壮观的山峰、湖泊和冰川。

班夫国家公园通过限制开发和促进可持续旅游,成功地保护了大片原始森林和野生动植物物种。

游客可以在这里进行徒步旅行、骑马和野营等户外活动,同时欣赏到壮丽的自然景观。

国内外国家公园研究综述

国内外国家公园研究综述
(六)营销方式人性化 在市场经济下,品牌形象和口碑是拓展市场的关键。合理推 行人性化促销方式,构建多元化的促销策略,建立品牌形象。比 如实行价格阶梯式优惠政策,两人出行第三人半价;拥有教师证 可以打八折等等。再比如,在旅游线路中推行人性化项目,满足 老人年需求和特殊爱好,喜欢茶叶的就安排茶叶观摩,喜欢戏曲 的就安全去欣赏当地时下最流行的戏曲节目等。 因此,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老年人群的消费和生活 必然市场关注。积极持开展老年旅游宣传和推广,培养品牌口碑和 形象,大力发展老年旅游市场,丰富老年人晚年生活和提供生活品 质,也有助于促进旅游行业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经济发展。
(作者单位:1.湖北大学旅游发展研究院;2.湖北大学商学院)
(上接第53页) 和新传媒等,积极营造老年旅游的良好宣传氛围。注重宣传老年 旅游的价值和健康生活的理念,对重点老年游游项目,如社区老 年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亲情老年游等作积极推广,树立大众对老年旅游的正确认 识,打造老年旅游品牌。
(四)推出个性化营销策略 长期且稳定促进老年旅游市场发展,关键在于改变传统营销 模式,为老年人制定特殊的营销策略。作为特殊的人群,老年人 出游,作为旅游行业、旅行社、相关餐饮、住宿企业等需要考量 更多。从消费需求来看,老年人缺乏尝试新鲜事物的热情也不存 在过度消费的观念,为此经过充分的市场调研和分析,精准定位 老年人在旅游过程的定位,推出大众老年人旅游产品和个性化老 年人旅游产品。前者适用于经济条件一般,但对旅游品质有着一 定的期待和要求的人群;后者适用于经济基础较好且追求更高品 质旅游体验的人群,在充足的时间下,享受旅游、购物和休闲的 乐趣,这部分人群主要有退休教师、企业管理层、政府人员、文 化工作者等。 (五)整合营销手段,深化淡季出游理念 现代营销学提倡个性化营销,对于整个旅游行业,受到市场 需求的影响,有着淡季和旺季之分。60岁以上的老年人大多已经

日本国家公园案例分析

日本国家公园案例分析

日本国家公园生态旅游发展现状分析———以九州阿苏国家公园为例【摘要】日本在发展生态旅游的过程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尤其体现在统一生态旅游概念、建立和健全生态旅游评价体系、加强生态旅游示范地区建设、提高生态旅游地居民对当地资源价值的认识以及充分发挥生态旅游协会的作用等方面。

通过研究日本的相关经验,可以为我国自然景观和文化遗产保护起到一定的引导和借鉴作用。

日本国家公园生态旅游的现状20世纪60年代,日本的旅游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其旅游形态经历了海岛旅游、人文旅游,再逐步过渡到了现在被人们所推崇和喜爱的绿色生态旅游。

同时,在日本旅游业中,自驾旅游的比例一直很高。

而近十年来,由于日本国家政府方面大力倡导和发展生态发展,日本国内刮起了一股生态旅游的流行热潮。

在日本生态旅游目的地当中,国家公园最受旅游者的青睐和喜爱。

国家公园以其和谐的生态环境吸引游客的到来。

国家公园以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改善为宗旨,其相对独立的区域环境让人们感受到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日本国家公园的生态管理在日本,涉及到的生态环境保护的制度很多,而这些制度通常被国立公园作为生态旅游的场所利用。

在政治生态旅游和进行相关的旅游开发之前,日本相关部门和专家首先对国家公园及其生态资源做了如下定义:日本的国家公园是指那些全国范围内规模最大并且自然风光秀丽、生态系统完整、有命名价值的国家风景及著名的生态系统。

①国家公园、准国家公园和都道府县自然公园共同组成了日本的自然公园系统,日本的国家公园由国家环境厅厅长主管,自然保护委员会协管,并由国家环境厅制定相关的国家公园保护和旅游的法规,每5年修订一次。

②20世纪80年代后期,日本自然环境保护审议会对自然公园的利用方式进行了探讨,③日本开始思考在开展生态旅游的同时,如何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受此影响,自然公园的其他各种作用也得到强化和充实。

九州阿苏国家公园管理案例分析九州阿苏ASO国家位于九州的中央,北纬32.88度,东经131.10度,海拔592米。

近30年来国外国家公园研究进展与启示

近30年来国外国家公园研究进展与启示

近30年来国外国家公园研究进展与启示一、本文概述近30年来,随着全球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和可持续发展的深入推进,国家公园作为自然保护和生态旅游的重要载体,其研究与实践逐渐受到广泛关注。

本文旨在综述国外国家公园的研究进展,通过分析其成功经验和存在的问题,为我国国家公园的建设和管理提供启示和借鉴。

文章首先回顾了国家公园的发展历程和基本概念,然后重点梳理了国外国家公园在生态保护、游憩管理、社区参与、政策法规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最后探讨了国外国家公园研究对我国国家公园建设的启示和意义。

通过对国外国家公园研究的系统分析和总结,本文旨在为我国国家公园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二、国外国家公园的发展历程与现状国外国家公园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最早的国家公园概念起源于美国。

1872年,美国黄石公园的建立标志着世界上第一个国家公园的诞生。

随后,国家公园理念逐渐在全球范围内传播开来,各个国家纷纷开始建立自己的国家公园体系。

在过去的近30年里,国外国家公园经历了快速的发展。

一方面,随着全球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重视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国家公园作为重要的自然保护工具,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另一方面,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国家公园也成为了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参观和体验。

目前,国外国家公园的发展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国家公园的数量和面积不断增加,许多国家都建立了自己的国家公园体系,保护了大量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二是国家公园的管理和运营水平不断提高,许多国家都加强了国家公园的管理和监管,确保了国家公园的可持续发展;三是国家公园的旅游功能日益突出,许多国家都加强了国家公园的旅游开发和推广,提高了国家公园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对于我国来说,国外国家公园的发展历程和现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我们应该加强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建立完善的国家公园体系;我们也应该加强国家公园的管理和监管,确保国家公园的可持续发展;我们还应该加强国家公园的旅游开发和推广,提高国家公园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为旅游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中国国家公园发展现状研究

中国国家公园发展现状研究

中国国家公园发展现状研究近年来,中国国家公园的发展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

国家公园的建设是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旨在保护珍稀濒危物种和生态系统,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对中国国家公园的发展现状进行研究。

一、国家公园的概念与发展目标国家公园是指政府依法建立、统一管理、具有较高生态适宜度和科学保护价值的大型自然保护地。

其发展目标是在保护自然生态系统和文化资源的基础上,通过生态修复和生态旅游等方式,实现生态环境保护、社会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的有机统一二、国家公园分类和分布情况自然保护区主要分布在西北、东北和西南地区,涵盖了青藏高原、祁连山脉、黄土高原、长白山等重要保护地。

森林公园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和东南沿海地区,其中包括了张家界、武夷山、黄山等著名旅游景点。

湿地公园主要分布在东北和东南沿海地区,涵盖了万里长江、松花江、黑龙江等重要湿地保护区。

地质公园主要分布在西南和西北地区,包括了张掖丹霞、三江平原、鄂尔多斯高原等地质奇观。

文化景观公园主要分布在中原地区和沿海地区,包括了故宫、慈禧园、九寨沟等颇具历史文化价值的景点。

三、国家公园的建设和管理中国国家公园的建设与管理包括公园规划设计、生态修复、游客接待和公园监管等多个方面。

规划设计是国家公园建设的基础,要充分考虑自然生态和人文景观的保护与利用,确保公园的可持续发展。

生态修复是重要环节,通过治理和修复,使公园的生态系统得到保护和恢复。

游客接待是国家公园的主要任务之一,要提供便利的服务设施和优质的游览体验,吸引更多游客参观和了解公园。

公园监管是国家公园的重要职责,要加强对游客行为的规范管理,防止人为破坏和资源浪费。

四、国家公园的保护成效和亟需解决的问题中国国家公园的建设和管理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保护了大量珍稀濒危物种和生态系统,改善了生态环境,提升了旅游服务质量。

但是,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首先,一些地方国家公园建设进展较慢,存在管理不到位和资金不足等问题。

国内外国家公园研究综述

国内外国家公园研究综述
国家公园实践
在国家公园的实践方面,应注重管理体制和机制的创新,加 强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实施,提高公众参与意识,推动社区共 管模式等。同时,还应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借鉴国外经验 ,提高中国国家公园建设的水平。
04
国家公园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国家公园生态环境保护现状
1
全球国家公园数量不断增加,覆盖范围广泛, 旨在保护自然生态系统和文化遗产。
研究目的与方法
目的
本研究旨在梳理和分析国内外国家公园的研究现状、特点与问题,提出我国国家公园建设的对策建议。
方法
采用文献综述法,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梳理和分析,归纳总结出国内外国家公园的研究现状、特点和问题 ,并提出我国国家公园建设的对策建议。
02
国内外国家公园概述
国外国家公园发展历程
国外国家公园的起源
THANK YOU.
中国国家公园的起源
中国国家公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当时中国开 始关注自然环境和生态保护,并逐步建立了国家公园制度。
中国国家公园的发展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国家公园逐渐发展壮大,并成为 保护自然环境和生态多样性、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目前,中国已有数百个国家公园,分布在各个省份和地区。
未来研究方向与意义
未来研究方向
深入研究国家公园与其他自然保护地类型 之间的异同,加强国家公园规划设计方面 的研究,探索更加科学、全面的国家公园 保护和管理模式。
研究意义
通过对国家公园的深入研究,提高人们对 国家公园的认识和重视程度,推动国家公 园事业的可持续发展,为人类与自然和谐 共生作出更大的贡献。
起源于19世纪中叶的美国,最初目的是保护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为公众提供休 闲和娱乐场所,同时推动生态旅游和环保意识的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蒂卡尔国家公园(危地马拉) 蒂卡尔国家公园,位于危地马拉北部的佩腾省西北部伊腾察湖东北。坐标:北纬17°13′19″ 西经 89°37′22″。是玛雅文明中最大的遗弃都市之一,是典型的遗址国家公园。 蒂卡尔是玛雅文明的文化和人口中心之一。公元前9世纪—前3世纪,蒂卡尔就已经形成村落。公 元前3世纪—公元3世纪,这里是玛雅人重要的祭祀中心。这里最早的纪念碑建造于公元前四世纪。 城市在玛雅古典时期——大约公元200年到公元850年左右,达到顶峰。 公园遗址包括3000多个单独的寺庙、宫殿、坟墓等建筑残骸。现存主要有6座顶上有着神庙的阶梯 金字塔。这些神庙金字塔是在大约7世纪末到9世纪初蒂卡尔的巅峰时期建造的。蒂卡尔一号神庙在 695年左右建成,约47米高。蒂卡尔二号神庙建于700年,约38米高。蒂卡尔三号神庙建成于810年, 约55米高。最大的蒂卡尔四号神庙,有70米高,于741年建成,是马雅文明最高的建筑。蒂卡尔五号 神庙在750年左右完工。蒂卡尔六号神庙建成于766年。城中还有古代皇宫的遗迹。除此之外有不少 小金字塔,宫殿,住所、石刻纪念碑,和一些用来进行古代玛雅球赛的球场。蒂卡尔被一圈6米宽的 的沟渠和城墙围绕着。现在只有9公里被勘探过。估计这至少圈起了125平方公里的土地。最近的研 究发现这不仅仅有防御用途,似乎还是一个运河系统的一部分。 公元3世纪—9世纪,是蒂卡尔的繁荣时期,城中建起了规模宏大的金字塔、宫殿、神庙、广场,还出现 了大批刻有象形文字的石碑,并且会使用复杂的计时系统记载碑刻日期。据考证,最早的象形文字 石碑刻于公元292年,是目前发现的最早的玛雅石碑。 公园内保存着包括沼泽雨林到山地森林的多种丛林模式。周围茂密的原始森林中动植物资源非常丰 富,而且许多珍稀独特。动物有美洲虎、黑掌蜘蛛猴,白喉三趾树懒,狐鼬等数十种。植物有大叶 桃花心木,比尔松尼木属乔木等。鸟类有绯红金刚鹦鹉等。爬行类和两栖类有泥龟、银环蛇和几种 特有的蟾蜍等。特有的丽鱼鱼类就有十几种。 置身蒂卡尔国家公园,会有一种时光倒流恍如隔世之感。
3、武陵源国家公园(中国) 中国还没有正式的国家公园设置,武陵源只是世界自然遗产和世界地质公园,它由张家界国 家森林公园、索溪峪自然保护区和天子山自然保护区组成,面积约500平方公里。本人感觉,张 家界比武陵源好像更出名,公园以张家界命名又何妨。这里景色和特色为世界少有,可以说非 常震撼,仅叫地质公园或森林公园实在片面和委屈,暂且归名为国家公园。 武陵源位于中国 中部湖南省西北部,1982年,中国第一处森林公园——湖南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批准建立。 亿万年前,武陵源是一片汪洋大海,大自然不停地搬运、雕琢,变幻出今日武陵源砂岩峰林 峡谷的地貌。这里以“五绝”:奇峰、怪石、幽谷、秀水、溶洞闻名于世,遍地奇峰异石,突 兀耸立,溪绕云谷,绝壁生烟,具有极高的自然价值和浓郁的原始野性。 武陵源独特的石英砂岩峰林在国内外均属罕见,素有“奇峰三千”之称。在217.2平方公里的 核心景区中,有石英砂岩山峰3103座,峰体分布在海拔500-1100米,高度由几十米至400米不等。 峰林造型若人、若神、若仙、若禽、若兽、若物,变化万千,这些突兀的岩壁峰石,连绵万顷。 公园众多的瀑、泉、溪、潭、湖各呈其妙。其中金鞭溪穿过索溪峪,两岸峰林对峙,山水相依, 别具韵味。 公园地质遗迹景观奇特,包容了砂岩峰林、方山台原、天桥石门、岩溶峡谷、岩溶洞穴、沉 积构造、地层剖面、古生物化石等丰富多彩的地质遗迹。其千姿百态、变幻莫测的地貌景观, 包存几乎没被扰动的原始自然状态,其砂岩峰林地貌、石林地貌、丹霞地貌与美国的丹佛地貌 相比,其景观、特色更胜一筹,是世界上极其特殊的、珍贵的地质遗迹景观。 境内森林覆盖率已达74.75%,并保存着两处原始次森林,为我国重要的古老孑遗生物的生长 地区,植物资源十分丰富。这里有高等植物3000余种,首批列入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濒危种子 植物有珙桐等35种。园内野生动物繁多,仅陆生脊椎动物就有50科116种,其中包括国家一级 保护动物3种,二级保护动物10种。被当地人叫做“娃娃鱼”的大鲵,则遍布于溪沟、泉眼和深 潭之中。
1、黄石国家公园(美国) 黄石国家公园世界上第一个正式的国家公园,景色优美并具有鲜明 的特色,列世界第一不为过。 黄石国家公园位于美国中西部怀俄明州的西北角,并向西北方 向延伸到爱达荷州和蒙大拿州,面积达7988平方公里。公园成立于 1872年,是世界第一座国家公园。 公园的显著特征是地质地热现象,这里拥有比世界上其他所有地方 都多的间歇泉和温泉、还有彩色的黄石河大峡谷、化石森林,以及 黄石湖。这里有3000多眼间歇泉、喷气孔和温泉,是世界上最大的 间歇泉集中地带,全球一半以上的间歇泉都在这里。这其中尤以每 小时喷水一次的“老实泉”最著名。 公园东南方最高点鹰峰3,462米。园内森林茂密,有300多种野生动 物(包括60多种哺乳动物)、18种鱼和225种鸟。其中有黑熊、灰熊、 美洲狮、灰狼、金鹰、麋鹿、白尾鹿、美洲大角鹿、野牛、羚羊等。 园内黄石大峡谷园深度达到60米,宽200米,长约32公里,形成两道 壮丽的瀑布,气势磅礴。内设有历史古迹博物馆。
6、大峡谷国家公园(美国) 大峡谷国家公园位于美国西部亚利桑那州西北部的科罗拉多高原上。全 长443公里,是世界奇景之一。峡谷由于受到科罗拉多河的强烈下切作用而形 成,所以又称科罗拉多大峡谷。1919年美国国会通过法案,将大峡谷最深最 壮观的一段长约170公里划为大峡谷国家公园。 大峡谷由雄伟的科罗拉多河冲刷而成,形状呈东西走向,东起科罗拉多 河汇入处,西到内华达州界附近的格兰德瓦什崖附近。形状蜿蜒曲折,迂回 盘旋,峡谷顶宽在6~30公里之间,往下收缩成V形。两岸北高南低,最大谷 深1500 米以上,谷底水面宽度不足千米,最窄处仅120米。 大约经过150万年河水的冲刷,河谷地层在结构、硬软上的差异,致使漫长 的峡谷,百态杂陈,有的地方宽展,有的地方狭隘;有的地方尖如宝塔,有 的地方堆如础石;有的如奇峰兀立,有的如洞穴天成。峡谷两岸为红色巨岩 断层。岩层嶙峋,呈现出光怪陆离的形态。更为神奇的是峡谷两壁的岩石和 土壤看上去都是红褐色的,但因所含矿物质不同,在阳光的照射下却呈现出 五光十色的光彩,时而紫色,时而深蓝色,时而又呈棕色,就象一块五彩斑 斓的调色板。谷壁地层断面,节理清晰,层层叠叠,就像万卷诗书构成的曲 线图案,缘山起落,循谷延伸。从谷底向上,沿崖壁出露着从前寒武纪到新 生代的各个时期的岩系,水平层次清晰,并含有代表性生物化石,被称为 “活的地质史教科书”。
2、塞伦盖蒂国家公园(坦桑尼亚) 塞伦盖蒂国家公园位于东非大裂谷以西,处坦桑尼亚阿鲁沙西北偏西130公 里处,总面积25063平方公里。公园一部分狭长地带向西伸入维多利亚湖达8 公里,北部延伸到肯尼亚边境。 塞伦盖蒂平原主要是火山灰覆盖的结晶岩,伴有大量露出地面的花岗岩丘陵。 北部和西部狭长地带主要是火山爆发形成的山地。两条向西的河流常年有水, 还有不少的湖泊、沼泽、泉眼。公园呈现热带草原景象,植被以开阔草原型 植物为主,但在严重干旱时几乎全部变为沙漠。主要植物是马唐和鼠尾粟等 茅草,低地和山地植物主要是金合欢。 公园由于拥有现今极大规模的动物群落而闻名遐迩。这里是“非洲五霸”狮 子、非洲象、非洲水牛、豹和黑犀牛主要聚居地。其中最多的动物有牛羚100 万、斑马20万、羚羊30万及狮子、斑鬣狗等。其中狮子就有3000多只。 塞伦盖蒂草原上发生的一年一度的动物大迁徙是这个世界上最伟大的自然景 观,动物们靠迁徙的方式找寻水源和牧草。每年大约有150万只牛羚和斑马会 在塞伦盖蒂大范围地巡游一周。除了牛羚和斑马外,走在这条迁徙路上的还 有约30万只汤姆森瞪羚和3万只格兰特瞪羚。不断壮大的迁徙队伍形成了一个 触目惊心的浩浩荡荡的兽群。在这里蕴藏着无限生机与死亡,动物在迁徙途 中面临各种危险,无时无刻上演着的适者生存的故事,这也是这片土地魅力 永恒之所在。
7、卡卡杜国家公园(澳大利亚) 卡卡杜国家公园位于澳大利亚北部地区首府达尔文市东部200公里处,距达尔 文港以东约100公里处。面积19804平方公里。 公园内保存着完整的自然生态原始环境,郁郁苍苍的原始森林景色优美,各种 珍奇的野生动植物种类繁多,有不少是澳洲特有的。公园内还保存着澳大利亚大 陆最初的人类足迹,以保存有2万年前的山崖洞穴间的原始壁画、石雕以及考古 遗址而闻名于世。这些崖画丰富多样,既有神话传说也有生活场景,非常奇特。 1972年以前,这里是地球上最后一片不为外界人所知的与外界隔离的土著人居住 地。数百名土著人仍然过着石器时代群居的原始生活。这里是考古学和人种学唯 一保存完好的地方,并连续有人类居住达40000多年之久,文化价值极高。 卡卡杜国家公园处澳大利亚最北部的广阔荒原,属热带草原气候,其自然风光 因地而异,随季节而变。公园及其毗邻的阿海姆地高原有着难以计数的独特的动 植物种群,植物种类超过1600种,仅红树属植物就有22种,这在世界上也是罕有 的。如柠檬桉、大叶樱、南洋杉等树木,是澳大利亚的特产。公园内大约有58种 植物具有重要的保护价值。 公园中有64种土生土长的哺乳动物,75种爬行动物,占澳大利亚已知的全部陆 生哺乳动物的1/4还多,其中有著名的咸水鳄。鸟类有280多种,最常见的黑颈鹳, 是北澳大利亚热带地区的象征。每到旱季,这里湖泊和湿地聚集有上百万只群鸟。 卡卡杜草地上散布着许多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土堆。有的高逾数米,有的低 矮。这些都是白蚁垤,非常独特。
1872年美国国会批准设立了美国、也是世界最早的国家公园,即黄石国家公园。 自黄石国家公园设立以来,全世界已有一百多个国家设立了多达1200处风情各异、 规模不等的国家公园。
世界上各种类型、各种规模的世界国家公园,一般都具有二个比较明显的特征: 一是国家公园自然状况的天然性和原始性,即国家公园通常都以天然形成的环境 为基础,以天然景观为主要内容,人为的建筑、设施只是为了方便而添置的必要 辅助。二是国家公园景观资源的珍稀性和独特性,即国家公园天然或原始的景观 资源往往为一国所罕见,并在国内、甚至在世界上都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而特别盟(IUCN)开会认定的国家公园标准为:1、 面积不小于一千公顷的范围内,具有优美景观的特殊生态或特殊地形,有国家代 表性,且未经人类开采、聚居或开发建设之地区。2、为长期保护自然原野景观, 原生动植物,特殊生态体系而设置保护区之地区。3、由国家最高权宜机构采取步 骤,限制开发工业区、商业区及聚居之地区,并禁止伐林、采矿、设电厂、农耕、 放牧、狩猎等行为,同时有效执行对于生态、自然景观维护之地区。4、维护目前 的自然状态,仅准许游客在特别情况下进入一定范围,以作为现代及未来世代科 学、教育、游憩、启智资产之地区。 设立国家公园,其主要的意义和作用大致可概括为三大方向:1、景观资源的保存 与保护;2、资源环境的考察与研究;3、旅游观光业的可持续发展。 国家公园则是具备四项功能:1、提供保护性的自然环境;2、保存物种及遗传基 因;3、提供国民游憩及繁荣地方经济;4、促进学术研究及环境教育。 国家公园搞得最好的是美国。它建成国家公园最早,个数最多,管理最完备。美 国的国家公园现有54个,面积约20万平方公里。美国的国家公园由美国内政部国 家公园管理局管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