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叶子上的小“血管”(1)》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人教小学美术二下《第8课叶子上的小“血管”》word教案 (1)

葉子上的小“血管”課時:1課時學習領域:造型*表現教學目標:1.觀察葉子的外形以及葉脈的造型,能夠說出葉脈生長的規律。
2.選擇自己最喜歡的一片葉子,用蠟筆、水彩結合的方法將它畫下來,著重表現美麗的葉脈。
3.說說自己對葉脈的感受,並嘗試著寫下來。
教學重難點:1.感受葉脈纖細的美麗。
2.靈活運用蠟筆、水彩結合的方法表現葉脈。
教學準備:教師:各種葉子的實物、葉脈書簽、課件、多媒體教學系統、蠟筆、水彩工具、圖畫紙。
學生:提前回家收集樹葉,觀察葉脈,瞭解有關葉脈的知識。
蠟筆、水彩工具、圖畫紙。
教學過程:活動一:學生展示各自收集到的葉子,說說自己是在哪兒收集到的,是什麼植物的葉子。
引導學生觀察葉脈:觸摸葉子的表面,並將葉子對著光線仔細觀察。
課件展示各種各樣的葉子,重點突出葉脈。
並出示課本上的那段話:“輕輕的,我走近你,你那纖細的美麗,讓我震顫。
”鼓勵學生用自己的話說說對葉脈的感受。
師生一起談談自己瞭解到的葉脈的作用。
出示課題。
活動二:再次問學生:你是否第一次從這樣的角度去觀察一片樹葉?說說感想。
通過課件觀察討論:葉脈的生長有什麼規律?根據葉脈的生長規律說說:可以運用那些工具、哪些學過的技法來表現葉脈?(根據學生說的教師給予建議)教師出示範畫,請學生觀察、說一說這是運用了哪些材料和技法畫的。
教師簡單演示用蠟筆描畫葉脈、用水彩塗色來表現葉子的方法,使學生初步感知這種新的繪畫方法。
鼓勵學生嘗試運用這種方法繪畫葉子。
教師指導。
活動三:鼓勵學生運用新學的和以前學的方法來繪畫葉脈和葉子,啟發學生自己創造出新的方法來進行表現,鼓勵合作。
將全班畫的葉子剪貼在一起,教師添畫樹幹成為一顆“成長樹”。
佈置在各班的展臺上。
每片葉子上寫上自己的名字,以後將自己得到的小紅花都貼到自己的葉子上,展示自己成長的足跡。
人教版二年级美术下册《叶子上的小“血管”》教学设计

人教版二年级美术下册《叶子上的小“血管”》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叶子上的小“血管”》这一课是人教版二年级美术下册的教学内容。
本课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描绘叶子上的脉络,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绘画能力。
教材中提供了丰富的叶脉图片,以及简单的绘画技巧指导。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叶脉的结构和特点,并能够运用简单的线条和颜色描绘出叶子的脉络。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绘画基础,对于观察和描绘物体也有一定的能力。
但是,对于叶脉的结构和特点,他们可能还不是很清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叶脉的形态和分布,并通过讲解和示范,帮助他们理解叶脉的绘画技巧。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叶脉的结构和特点,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
2.培养学生运用简单的线条和颜色描绘叶子脉络的能力。
3.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关注生态环境的观念。
四. 教学重难点1.叶脉的结构和特点。
2.叶子脉络的绘画技巧。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让学生仔细观察叶脉的形态和分布,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
2.讲解法:讲解叶脉的结构和特点,以及绘画技巧。
3.示范法:教师示范绘画叶子脉络的过程,引导学生模仿。
4.讨论法:学生之间相互交流绘画心得,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叶脉图片,用于展示和观察。
2.准备绘画工具,如铅笔、橡皮、水彩笔等。
3.准备彩色叶子脉络图片,用于引导学生模仿。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叶脉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叶子上的脉络,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展示叶脉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叶脉的形态和分布。
教师讲解叶脉的结构和特点,以及绘画技巧。
3.操练(10分钟)学生根据教师的讲解和示范,开始绘画叶子脉络。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
4.巩固(10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绘画作品,相互交流心得。
教师点评,给予鼓励和指导。
5.拓展(10分钟)学生自由发挥,用彩色叶子脉络图片为参考,进行绘画创作。
小学美术《叶子上的小“血管”1》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叶子上的小血管》教学设计《叶子上的“小血管”》是人教版小学美术二年级的内容,属于“造型·表现”领域。
对于孩子们来说叶子是很常见的,也是绘画作品里经常出现的绘画题材。
在学生平时的作品里更多的注重了叶子的色彩和外形的表现,包括日常的观察中都忽略了细小的叶脉的存在。
究其原因,我们平时就缺少细节的观察,因此,本课的教学设计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突出美术学科的审美性、情感性、想象性、人文性,在一系列的观察、欣赏、探究的过程中促进学生基本美术素养的形成。
【教学目标】:1. 观察叶子的外形以及叶脉的造型,能够说出叶脉生长的规律2. 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片叶子,能灵活运用点、线、面的组合装饰叶面。
着重表现美丽的叶脉3. 根据叶脉的排列造形展开丰富的想象。
【教学重点】观察叶脉的排列方式,感受叶脉纤细的美丽【教学难点】体会叶脉中的线带来的各种感觉,灵活运用油画棒、水彩笔结合的方法表现叶脉【教学准备】教师:各种叶子实物、课件、多媒体、油画棒、水彩笔、素描纸。
叶子的艺术品。
学生:提前收集树叶,观察叶脉,了解有关叶脉的知识、油画棒、水彩笔、素描纸【教学过程】一、观察与发现——渗透人文精神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请来了一位客人,看看他是谁?生:树爷爷师:树爷爷今天有点不开心,看看他说什么?师扮演树爷爷说:“春姑娘走了,夏姑娘来了,可是她们都没有给我穿上新衣服,是不是把我这把老骨头给忘了呀!”师:原来树爷爷为自己的新衣服着急呢,那树爷爷的衣服是什么呢?生:树叶。
(板书:叶子)师:你们愿意帮帮树爷爷给他穿上新衣服吗?生:愿意师:你们真有爱心,树爷爷穿上你做的衣服会很开心的。
那树爷爷的新衣服会有哪些样式呢?现在让我们一块走进奇妙的大自然看一看(播放幻灯片)。
师:有哪位同学来说一说树爷爷新衣——叶子的形状呀?生:掌形、心形、圆形、针形……(形状课件)二、体验与联想——感受叶脉造型1.认知叶脉师:现在拿出我们带来的叶子看一看,动手摸一摸叶子的正面、反面,你又能感受到什么?生1:有一些突起的线条,摸起来凹凸不平。
二年级美术下册教学设计-第8课 叶子上的小“血管”(1)-人教版

二年级美术下册教学设计第8课叶子上的小“血管”(1)人教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叶脉的基本结构,认识叶子上的小“血管”。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
3.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内容1. 叶子的基本结构。
2. 叶脉的观察与描绘。
3. 叶子上的小“血管”的意义。
4. 叶脉艺术作品的欣赏与创作。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叶脉的基本结构。
2. 叶子上的小“血管”的意义。
3. 叶脉艺术作品的创作。
难点1. 叶脉的细致观察与描绘。
2. 叶脉艺术作品的创意与表现。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叶子标本、叶脉图片、PPT、画纸、彩笔等。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叶脉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叶子上的小“血管”,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介绍叶子的基本结构,讲解叶脉的组成和功能。
3. 观察:让学生观察叶子标本,了解叶脉的形态和特点。
4. 绘制:指导学生用彩笔描绘叶脉,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5. 创作:鼓励学生发挥创意,用彩笔和画纸创作叶脉艺术作品。
6. 展示与评价:展示学生的作品,进行互相评价和讨论,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板书设计1. 叶子上的小“血管”2. 副叶脉的艺术3. 插图:叶脉图片4. 内容:叶子的基本结构、叶脉的组成和功能、叶脉艺术作品的创作方法等。
作业设计1. 让学生回家后观察身边的叶子,描绘叶脉。
2. 创作一幅叶脉艺术作品,发挥自己的创意。
3. 写一篇关于叶子上的小“血管”的观察日记。
课后反思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详解1. 导入导入环节是激发学生兴趣、引起学生注意的重要环节。
在本节课中,教师可以通过展示叶脉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叶子上的小“血管”,并提出问题,如“你们知道这些小‘血管’有什么作用吗?”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
2. 讲解讲解环节是传授知识、解释概念的重要环节。
在本节课中,教师需要详细介绍叶子的基本结构,包括叶片、叶柄、叶脉等组成部分,并解释叶脉的组成和功能。
美术课《叶子上的小血管》教案

教案设计:叶子上的小“血管”教材分析《叶子上的“小血管”》是人教版小学美术二年级的内容,属于“造型·表现”领域。
因为孩子观察能力还有待于提高,平时生活中只停留在观察叶子外形和颜色上,忽略了叶脉细微的变化!所以本课的教学设计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突出美术学科的审美性、情感性、想象性、人文性,在一系列的观察、欣赏、探究的过程中促进学生基本美术素养的形成。
课时:1课时课堂类型:造型.表现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观察各种叶子的外形以及叶脉的造型,能够说出叶脉生长的规律。
2、过程与方法:选择最喜欢的一片叶子,培养学生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拓展思维,想象力和创造力!将它画下来,着重表现美丽的“叶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充分体会创作带来的乐趣,逐步培养学生,产生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教育学生爱护树木、花草,热爱自己的家园。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对叶脉细致入微的观察能力教学难点:充分发挥想象力,把对叶子的感情用点线面表现在画面中。
教学准备:1、教具:展示课件、不同形状的叶子,学生范作;2、学具:课下收集各种形状的叶子,水彩笔,卡纸。
教学设计:一、导入(2分钟)(1)、触摸叶子观察叶脉师:同学们,课前老师让大家搜集了树叶,同学们都准备了各种各样的叶子,任务完成的非常好。
下面,请同学们选出一片你最喜欢的叶子,说说你为什么选择这片叶子,它美在哪里?生:形状美、色彩美!师:其实每一片叶子不仅形状色彩美,它还有更美的地方,仔细观察,用手去触摸,它的正面与反面给你什么不同的感觉?(同学们按着老师的提示去做)。
生:正面光滑,反面粗糙!师生一起去触摸叶子,感受叶子正反两面的不同感觉!(2)、观察叶脉师:叶子的背面为什么会粗糙呢?生:学生回答有一些突起,有一些像线一样的东西。
师:同学们观察的真仔细!那你们知道它有什么作用呀?生:......师:你们知道的可真不少,叶片上有很多线,有粗有细,这些细线支撑着叶片!同时它们就像我们人体里的血管一样,能输送各种养料与水份,所以我们叫它“叶子上的小血管”。
二年级美术教案《叶子上的小血管》

二年级美术教案《叶子上的小血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叶子的结构和脉络,观察叶子上的小血管。
2. 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的感知和欣赏能力,激发学生对美术创作的兴趣。
3. 培养学生运用彩泥塑造和刻画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重点1. 观察叶子上的小血管,了解叶子的结构。
2. 学会用彩泥塑造叶子的形状和小血管的纹路。
三、教学难点1. 刻画叶子上的小血管,使之具有立体感和生动感。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创作出具有个人特色的作品。
四、教学准备1. 彩泥2. 各种形状的叶子3. 画纸、画笔4. 范例作品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各种形状的叶子,引导学生观察叶子上的小血管。
2. 讲解:讲解叶子的结构和脉络,让学生了解叶子上的小血管。
3. 示范:教师示范如何用彩泥塑造叶子的形状和小血管的纹路。
4. 练习:学生动手操作,用彩泥塑造叶子的形状和小血管的纹路。
5. 创作:学生自由创作,完成自己的叶子作品。
6. 展示:将学生的作品展示出来,互相欣赏、交流。
六、教学拓展1. 邀请植物学专家进行讲座,深入讲解叶子的结构和功能,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
2. 组织学生进行户外写生,观察不同种类、形状的叶子,锻炼学生的观察力和绘画技巧。
七、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的作品,评价其对叶子形状和小血管纹路的掌握程度。
2. 关注学生在创作过程中的表现,如观察力、想象力和动手能力等。
3. 收集学生和同伴的反馈意见,了解教学效果。
八、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如教学方法、时间安排等。
2. 根据学生的表现和反馈,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3. 不断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提高自身教学水平。
九、教学建议1. 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发言,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2. 注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锻炼和提高。
3. 增加课堂互动,让学生在交流中学习,提高他们的合作能力。
十、课后作业1. 观察身边的叶子,深入了解其结构和特点。
《叶子上的小“血管”》(教案)2023-2024学年美术二年级下册

《叶子上的小“血管”》(教案)2023-2024学年美术二年级下册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叶子的基本结构,认识叶脉,知道叶脉的作用。
2.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表现的能力,学会用线条描绘叶脉。
3.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叶子的基本结构2. 叶脉的认识和作用3. 叶脉的表现方法三、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叶脉的认识和表现方法。
2. 教学难点:如何用线条描绘叶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a. 出示一片叶子,引导学生观察叶子的基本结构。
b. 提问:叶子有哪些部分组成?c.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叶子由叶片、叶柄和叶鞘组成。
2. 新课内容a. 讲解叶脉的概念和作用。
b. 出示不同植物的叶子,引导学生观察叶脉的特点。
c. 讲解叶脉的表现方法,示范如何用线条描绘叶脉。
d. 学生练习描绘叶脉,教师巡回指导。
3. 练习a. 分发叶子,让学生观察并描绘叶脉。
b.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
4. 课堂小结a.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复述叶脉的概念和作用。
b. 展示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和总结。
五、作业布置1. 让学生收集不同植物的叶子,观察并描绘叶脉。
2. 家长协助,让学生了解更多关于叶脉的知识。
六、教学反思1. 教师在教学中要关注学生对叶脉的认识和理解,及时纠正错误。
2. 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表现叶脉,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现能力。
3. 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让学生热爱大自然。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叶子的基本结构,认识叶脉,知道叶脉的作用。
同时,学生也学会了用线条描绘叶脉,培养了观察、分析、表现的能力。
希望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叶脉的表现方法”。
叶脉的表现方法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也是学生需要掌握的关键技能。
在本节课中,我们将详细讲解叶脉的表现方法,并通过示范和练习,让学生学会用线条描绘叶脉。
一、叶脉的表现方法1. 观察叶脉的特点在描绘叶脉之前,首先要观察叶脉的特点。
二年级美术上册《叶子上的小血管》教案、教学设计

4.通过美术创作,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激发他们持续学习的动力。
5.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爱他人的情感,让他们在创作中传递美好情感。
二、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在经过一年级的美术学习后,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绘画基础和审美能力。他们对美术课程充满兴趣,好奇心强,善于观察和表现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在此基础上,针对本章节《叶子上的小血管》的学情分析如下:
2.教学步骤:
-引入:通过展示不同种类的叶子,引导学生关注叶脉,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观察:让学生亲自观察叶子,通过触摸、பைடு நூலகம்较等方式,认识叶脉的结构和功能。
-学习:教授线描和水彩绘画技巧,通过示范和练习,帮助学生掌握表现叶子血管的方法。
-创作与展示:鼓励学生运用所学技巧,创作出个性化的作品,并进行展示和分享。
(三)学生小组讨论
1.分组: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4-6人。
2.任务:各小组观察叶子,讨论叶脉的特点和绘画方法。
3.交流:各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合作:小组内成员共同完成一幅以叶子血管为主题的作品,互相交流、学习,提高绘画技巧。
(四)课堂练习
1.学生根据所学知识,独立完成一幅叶子血管的绘画作品。
2.教师巡回指导,针对学生的问题给予及时纠正和指导。
3.学生互相欣赏、评价作品,提出改进建议。
4.教师挑选部分优秀作品进行展示,并邀请作者分享创作心得。
(五)总结归纳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叶子的基本结构、叶脉的特点与功能以及绘画技巧。
2.强调观察、想象、创造在美术创作中的重要性。
3.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关注大自然,发现美、表现美、创造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叶子上的小“血管”》教学设计教材分析:
《叶子上的“小血管”》是山教版小学美术二年级的内容,属于“造型·表现”领域。
因为孩子观察能力还有待于提高,平时生活中只停留在观察叶子外形和颜色上,忽略了叶脉细微的变化!所以本课的教学设计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突出美术学科的审美性、情感性、想象性、人文性,在一系列的观察、欣赏、探究的过程中促进学生基本美术素养的形成。
课时:1 课时课堂类型: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观察各种叶子的外形以及叶脉的造型,能够说出叶脉生长的规律
2、过程与方法:选择最喜欢的一片叶子,培养学生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拓展思维,想象力和创造力!将它画下来,着重表现美丽的“叶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充分体会创作带来的乐趣,逐步培养学生,产生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教育学生爱护树木、花草,热爱自己的家园。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对叶脉细致入微的观察能力
教学难点:充分发挥想象力,把对叶子的感情用点线面表现在
画面中。
教学准备:
1、教具:不同形状的叶子,学生范作;
2、学具:课下收集各种形状的叶子,水彩笔,卡纸。
教学过程:
壱、观察与发现——渗透人文精神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请来了一位客人,看看他是谁?
生:树爷爷
师:树爷爷今天有点不开心,看看他说的什么?
师扮演树爷爷说:“秋姑娘走了,把我的衣服都带走了,我的宴会服装可怎么办呢?”你们愿意给树爷爷设计一身新衣服吗?
生:愿意
师:树爷爷的衣服是什么呢?
生:树叶
师:树爷爷的新衣服会有哪些样式呢?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奇妙的大自然看一看(播放幻灯片),有哪些同学来说一说叶子的形状?生:心形、圆形、针形········师:老师想知道同学们喜欢的叶子形状,请用一分钟把自己喜欢的叶子的形状画在纸上。
(强调1 要画的大一些)
生:绘画
师:时间到,每一位同学都把自己喜欢的叶子形状画在纸上,各种各样的叶子形状真漂亮,小组之间互相展示一下。
【设计意图】通过了解树爷爷的烦恼,激起学生的爱心,明白植物也是有生命的,要爱惜保护树爷爷的衣裳,从而产生学习的动力。
课堂上这些细微之处体现一种人文精神。
观看课件激发兴趣、加深树叶形
状的印象,提高学生观察事物的能力。
弐、体验与联想——感受叶脉的造型
师:我们画的叶子形状与大家带来的叶子比较一下,缺少哪些部分?我们一起来动手摸一摸叶子的正面、反面,你又能感受到什么?
生:有一些突起的线条,摸起来凹凸不平。
师:叶子上这些突起的线条是什么呢?
生:叶脉师:你们知道叶脉又什么作用吗?
生:吸收水分和养料
师:对,每棵植物都是通过树根、树干、树枝、叶脉把水分和养料输送
到每一片叶子上的,叶脉就像人身上的血管一样,我们把叶脉称为
叶子上的小血管,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叶子上的小“血管”。
师:我们来看大屏幕(放大的叶脉图片),你感觉叶脉像什么?
(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对叶脉的感受)
生:逐一回答自己的想法
师:请大家仔细观察,每一根叶脉长得一样吗?生:不一样,有的
粗有的细。
师:叶脉是有主叶脉、次叶脉、支叶脉构成的。
了解叶脉的生
长规律。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摸得动作注意到叶子的正面、反面纹理的不同,
再用眼睛观察放大的叶脉,学生都被这种强烈的美感所震撼。
通过学
习叶脉的组成、了解叶脉的生长规律,让学生更深入的了解叶脉。
参、欣赏与作画——解决教学重点
师:我们知道一幅画有三个构成要素,它们是点、线、面。
你们觉得今
天画叶脉用的最多的是哪一个?
生:线2
师:太对了,说到线,老师想问你们,你知道哪些形状的线?
生:直线、曲线、波浪线、漩涡线······
师:哪位同学上讲台把你知道的线画在黑板上的叶子上。
生:学生画
师:这些跳动的线丰富多彩,但是为了不让线孤单,我们给他们找一些好朋友,可以添加一些点和面来和他们作伴。
(师板画添加)欣赏学生作品,看一下他们运用了哪些方法把点、线、面添加在叶子上的?
师:学生设计的叶子漂亮吗?
生:漂亮
师:我们一起学习这些作品运用了哪些方法把点、线、面添加在叶子上的?方法:线描、色彩、刮画纸(教师逐一讲解)
【设计意图】复习以前学过的点、线、面的知识的目的是使学生对美术知识有一个连贯的认识,每一节课都不是孤立存在的,美术的基础知识贯穿始终。
了解运用多种方法表现叶脉,使学生的思维开阔。
四、作品创作——发散创新思维
师:同学们想不想自己尝试画一下?
生:想师:现在大家赶快拿起画笔把点、线、面添加在自己的小叶子上。
一起为树爷爷穿上美丽的衣服把!(出示作业要求)
生:绘画
师:巡回指导
五:评价与拓展——实现完美表达
师:每组推选一位同学上台为树爷爷穿衣服(贴树叶),其余同学当评委,评一评这些作品。
从以下两方面来评价:1、哪一张画面最生动,颜色最好看?2、谁设计的花纹疏密有致,丰富而不乱?
师:树爷爷的衣服太少了,请其余的同学也把自己创作的树叶给树爷爷穿上吧。
(学生有序的贴树叶)
总结:树爷爷的新衣服真美,看树爷爷的嘴都笑的合不拢嘴了,树爷爷的衣服——树叶作用可大了。
它能吸收废气释放人类、动物需要的氧气。
树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我们要爱护树木,让我们的环境变得更美丽。
拓展:下课后我们还可以用创作的叶子做成精美的书签,这样我们看书时就可以用到自己新手制作的东西了。
最后我们用美术大师的一句名言结束我们这节美术课。
(生活中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展示学生作品,让学生有成就感,这是本课人文精神和情感层面的一个升华。
教师又对学生作品进行积极的评价,从中发现创新点、闪光点,使学生愉快地品味成功的果实,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